上海市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
《智慧社区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社区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539fe303d8ce2f016623b9.png)
(三)社区综合统计分析系统——经济运行分析
管理功能
➢ 工业研究报告 ➢ 关键数据分析 ➢ 经济结构分析 ➢ 经济运行预警
客➢户经价济值运行预测
➢ 能耗情况监测 ➢ 用能设备统计 ➢ 月报、季报、年报
应用价值
• 结构自定义,数据自动填充,图表
自动生成,列表自动获取,可保留 模板。
• 查询订制,可将各查询条件进行保
管理功能
无线数据采集应用 事件联动处置 案件督办管理
客户价值
• 事件联动处置流程:按照“事件采
集、现场调解、案卷建立、任务派 遣、事件处理、任务反馈、核查结 案、考核评价”八步闭环处理流程, 全方位收集、共享、互通、掌握、 处置社会事件(矛盾)信息,实现 区、街道、社区(居委)、块区四 级联动处置模式,构建全程闭环、 无缝对接、扁平高效的事件处置流 程。
管理功能
房屋管理 块区管理 门面房管理 出租房管理
应用特点 • 以三维仿真GIS地图的形式做到以图
管房、以房管人模式的精细化管理
(一)基础资源库——实有单位库
管理功能
单位管理 单位采集 单位人员管理
应用特点 • 实现社区单位信息与工商等部门的
资源整合
(一)基础资源库——经济运行库
经济运行 数据库
• 各村居委及处理部门对下发的事件
更加明确,事件分类更加细致。
• 对于各村居委综治工作的考核更加
全面,使得考核更为公平。
(二)社区事务管理系统(6)——社区业务延伸
社区组织、会议
社区代表会议 社区协商议事会 居委会组织 群团组织 居民小组 业主委员会 民间组织 社团管理
工会管理
组织成员 活动管理 合同管理 会费管理 工会帮困
2024年公需科目答案单选题
![2024年公需科目答案单选题](https://img.taocdn.com/s3/m/abb2ce8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c3.png)
2024年公需科目单选题答案信息化的术语最早出现在()。
正确答案:C日本当前,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以()为主要标志的全新历史阶段。
正确答案:B数字化生产力为了推进两化融合,我国于2008年组建了()部。
正确答案:D工业和信息化()的规划里面提出要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正确答案:B十二五成都《城市场景机会清单》涵盖了城市的()大共享机遇。
正确答案:D十浙江省发改委发布未来社区()大场景。
正确答案:C 九()一直在发展城市大脑。
正确答案:C郑州《北京市加快新场景建设培育数字经济新生态行动方案》主要围绕()个领域进行。
正确答案:B 10工信部为了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开展了先进制造业集群()。
正确答案:A竞赛()的矛盾,随着消费升级的加快,更加地突出。
正确答案:C低端过剩高端不足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比较薄弱,有三个()的深层次矛盾非常突出。
正确答案:B不相适应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呈()态势。
正确答案:C平稳发展多国将人工智能技术上升为()。
正确答案:B国家战略()是人机交互的重要接口。
正确答案:B语音2016年10月,()发布了《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
正确答案:D美国过去()年来,世界主要国家都把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抢占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正确答案:C 5()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
正确答案:D 操作系统无人驾驶汽车需要边缘计算与()感知能力。
正确答案:B 物联网智能电网的管理属于()类人工智能。
正确答案:C 能源()更多的是提供数据洞察能力。
正确答案:B 大数据()是指如何把大数据智能化的潜力挖掘出来。
正确答案:A 数据智能()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要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面向产业智能转型、政务服务升级和民生品质改善等切实需求,推动智能制造、智慧港口、智慧社区等重点领域突破发展。
正确答案:B 天津()组织实施了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我国智慧社区的发展现状及功能设计
![我国智慧社区的发展现状及功能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4a5438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4.png)
总738期第四期2021年2月河南科技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我国智慧社区的发展现状及功能设计张建鑫1,2杨柳2韩麟之1,2(1.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400039;2.中煤科工集团重庆智慧城市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401121)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更多人认识到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及必然性,推动了我国智慧社区建设进入加速落地阶段。
通过对国内外智慧社区建设现状展开分析,笔者发现,智慧社区普遍包含基础设施完善、社区服务、社区治理三个基本建设单元。
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达地区智慧社区建设逐渐以加强风险防控、推进绿色节能为重点。
本文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结合城市发展特征,对智慧社区平台功能结构展开设计。
平台考虑了社区居民、企业、政府等相关者的应用需求,除了包含基础设施监测、智慧政务、社区各类服务之外,还融合了风险防控和绿色节能版块,功能更加完善和具体。
关键词:智慧社区;社区服务;节能减排;智慧防灾;功能设计中图分类号:D66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1)04-0050-03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Function Design of SmartCommunities in ChinaZHANG Jianxin1,2YANG Liu2HAN Linzhi1,2(1.China Co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Group Chongq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Chongqing400039;2.China Co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Group Chongqing Smart Cit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Chongqing401121)Abstract:The COVID-19has made more people realize the importance and inevitability of smart community con⁃struction,and promoted the smart community construction of China into an accelerated landing stage.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communities at home and abroad,the author found that smart com⁃munities generally included three basic construction units:perfect infrastructure,community services,and communi⁃ty governance.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ties,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communities in eco⁃nomically developed areas had gradually focused on strengthening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promoting green energy conservation.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this paper combin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development to design the functional structure of the smart community platform.The platform considers the application needs of community residents,enterprises,governments and other stakeholders,in addition to includ⁃ing infrastructure monitoring,smart government affairs,and community services,it also integrates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green energy-saving sections,with more complete and specific functions.Keywords:smart community;community service;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smart disaster prevention;functional design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社区作为居民日常生活的空间单元和城市治理单元,是风险产生的第一场所,也是风险后果最直接的承担者[1]。
申论分类模拟题71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申论分类模拟题71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https://img.taocdn.com/s3/m/8ddde6fef18583d0486459dc.png)
申论分类模拟题71(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1.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强调:“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是竞争高地。
”政府工作报告在“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部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这是“互联网+”概念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首次现身,也是第一次被纳入国家经济的顶层设计,表明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正式向全国发出“互联网+”的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所提的四个建议之一就是“互联网+”。
马化腾在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后向记者表示:“‘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对全社会、全行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振奋。
”中关村下一代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张建宁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则提出,“互联网+”的提出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政府此前已经明确提出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更多的提法是“培育”,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近两年,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加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更快融入传统产业以及金融理财、打车等民生领域。
而PC互联网时代升级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后,互联网技术与两化融合相结合会有更多看点。
2.要通过“互联网+”的形式,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开发出全新的产品和服务。
有人说,“互联网+”,不是要做简单的物理拼盘,而是要创造“聚变效应”和“乘数效应”。
这个“聚变效应”和“乘数效应”不是喊出来,而是用智慧干出来的。
2015年3月初,南开大学“农梦成真”创业团队的“创客”们,来到S省山区帮临县枣农卖枣,就很好地诠释了总理所说的“双创”和“互联网+”乘数效应。
2015年年底,“创客”们通过与枣农沟通,通过互联网、微信平台等渠道发布销售信息,使枣农的供枣信息和顾客的需求信息实现互通……如今,12万份网络、微信订单购买的120万余斤红枣让他们忙得不可开交。
上海新区智慧社区研究报告浦东新区智慧社区研究报告(2015(精)
![上海新区智慧社区研究报告浦东新区智慧社区研究报告(2015(精)](https://img.taocdn.com/s3/m/27c4f3e0910ef12d2af9e760.png)
研究报告】浦东新区智慧社区研究报告(2015一、浦东新区智慧社区建设综述近年来,浦东新区从便民、利民、惠民出发,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围绕社区生活服务、社区管理及公共服务、智能小区和智能家居等方面,发挥地区优势特色,建成了陆家嘴街道、南码头街道等一批具有示范典型的智慧社区,实现了社会管理的智慧化、公共服务的精细化,生活方式的高效化,形成了智慧、生态、可持续的社区发展治理模式。
通过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创新实践和先行先试,浦东新区在顶层设计、信息协同共享、政社合作共建、惠民示范引领、产用联动等方面逐步探索和凝练出具有浦东特色的智慧城市发展路径和推进模式。
2013年8月,浦东新区率先在上海市推出了智慧社区试点,编制发布《浦东新区智慧社区建设指导意见》和《浦东新区智慧社区应用建设指南》,在10个街镇开展社区服务、城市管理、居家养老等领域的应用试点。
新区未来还将结合智慧社区建设实际需求,融入更多成熟做法和经验模式,每年对《指南》进行修订和完善,从整体架构、应用版块、项目推进等方面为新区智慧社区建设提供指导。
目前,上海市17个区县共确定了50家试点智慧社区,其中浦东新区确定10家试点智慧社区(如表1,占全市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单位总数的20%。
浦东各试点社区围绕社区生活服务、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智能小区、智能家居等方面开展特色应用,形成了如陆家嘴、金桥、南码头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智慧社区。
2013年,浦东新区再次推动建设18个智慧社区街镇。
浦东新区智慧社区建设的特色在于,从居住环境到基础设施、从生活服务到文化娱乐、从治安秩序到人际关系等方面,以更加智慧化的手段,全方位改善社区管理与服务水平,尤其是侧重以感知化、智能化、平台化的手段提升社区管理模式,并通过主动服务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基层社区管理服务从粗放管理型向精细互动型转变,达到推动社区和谐幸福的目标。
从智慧社区建设内容来看,浦东新区围绕上海市智慧社区建设试点总体部署,积极应用新技术和新模式,推动智能服务从“分散低效”向“智能互动”明显转变:其一,实施“智慧社区”计划,促进社区管理和服务方式转变;其二,试点推进“市民卡”计划,形成“多卡合一、全区通用”的“市民卡”;其三,实施“智慧家居”计划,建立智能生活新模式。
2017年上海市智慧社区需求调研报告
![2017年上海市智慧社区需求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3d6319133d4b14e852468a7.png)
2017年上海市智慧社区需求调研报告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等网络通信技术把物业管理、安防、通信等系统集成在一起,并通过通信网络连接物业管理处,为小区住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生活环境。
下面是学识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17年上海市智慧社区需求调研报告,欢迎阅读!一、浦东新区智慧社区建设综述近年来,浦东新区从便民、利民、惠民出发,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围绕社区生活服务、社区管理及公共服务、智能小区和智能家居等方面,发挥地区优势特色,建成了陆家嘴街道、南码头街道等一批具有示范典型的智慧社区,实现了社会管理的智慧化、公共服务的精细化,生活方式的高效化,形成了智慧、生态、可持续的社区发展治理模式。
通过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创新实践和先行先试,浦东新区在顶层设计、信息协同共享、政社合作共建、惠民示范引领、产用联动等方面逐步探索和凝练出具有浦东特色的智慧城市发展路径和推进模式。
2013年8月,浦东新区率先在上海市推出了智慧社区试点,编制发布《浦东新区智慧社区建设指导意见》和《浦东新区智慧社区应用建设指南》,在10个街镇开展社区服务、城市管理、居家养老等领域的应用试点。
新区未来还将结合智慧社区建设实际需求,融入更多成熟做法和经验模式,每年对《指南》进行修订和完善,从整体架构、应用版块、项目推进等方面为新区智慧社区建设提供指导。
目前,上海市17个区县共确定了50家试点智慧社区,其中浦东新区确定10家试点智慧社区(如表1),占全市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单位总数的20%。
浦东各试点社区围绕社区生活服务、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智能小区、智能家居等方面开展特色应用,形成了如陆家嘴、金桥、南码头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智慧社区。
2013年,浦东新区再次推动建设18个智慧社区街镇。
浦东新区智慧社区建设的特色在于,从居住环境到基础设施、从生活服务到文化娱乐、从治安秩序到人际关系等方面,以更加智慧化的手段,全方位改善社区管理与服务水平,尤其是侧重以感知化、智能化、平台化的手段提升社区管理模式,并通过主动服务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基层社区管理服务从粗放管理型向精细互动型转变,达到推动社区和谐幸福的目标。
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
![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f4d7702c2f60ddccda38a090.png)
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〇一四年五月前言智慧社区是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区域人、地、物、情、事、组织和房屋等信息,统筹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等资源,以智慧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支撑,依托适度领先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社区治理和小区管理现代化,促进公共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智能化的一种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创新模式,也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和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
我国智慧社区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比如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应用尚未形成规模;社区治理职能亟待完善,公共服务项目少且使用不便;小区房屋和物业管理服务层次低,社区自治能力尚未充分发挥;便民利民领域应用未能广泛推广;缺乏统筹规划,体制机制不顺畅,相关人才队伍欠缺,可持续的建设运营模式尚未形成。
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智慧社区建设具有见效快、惠民利民的特征,智慧社区还能增强社区居民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感知度和社会认同度,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普及和宣传增光添彩。
积极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有利于提高基础设施的集约化和智能化水平,实现绿色生态社区建设;有利于促进和扩大政务信息共享范围,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增强行政运行效能,推动基层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促进社区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有利于减轻社区组织的工作负担,改善社区组织的工作条件,优化社区自治环境,提升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有利于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进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以及拓展社区服务内容和领域,为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社区服务体系打下良好基础。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居民对便捷、高效、智能的社区服务需求与日俱增,倒逼政府优化行政管理服务模式,引导建立健康有序的社区商业服务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国内智慧社区建设相关的技术基础较为扎实,面向移动网络、物联网、智能建筑、智能家居、居家养老等诸多领域的应用产品及模式已基本成熟。
上海智慧园区建设指南
![上海智慧园区建设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f664f9d91a37f111f1855b6c.png)
上海智慧园区建设指南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上海市智慧园区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二○一三年九月一、总则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是上海加快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深化实践“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重要举措。
为进一步落实《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关于加快推进本市智慧园区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推进本市智慧园区建设发展,特制定《上海市智慧园区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工业开发区、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创意产业集聚区、软件信息园、科技创业园、商贸流通园等各类产业园区。
本指南旨在为园区高端化、智慧化、生态化发展提供规划、建设、运营等指导意见,各园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实施相关内容。
本指南围绕信息基础设施、智慧办公、智慧物业、产业服务、生活服务、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等七个方面提出智慧园区建设内容,开展智慧化探索。
本指南涉及的相关建设内容,均应符合国家、行业、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要求。
二、工作目标、关键技术及建设原则工作目标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为目标,以创新园区管理、服务产业发展为主线,运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园区内外部资源和服务,提升园区信息基础设施能级、运营管理效率、配套服务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促进本市产业园区发展模式由企业集中型向产业集聚型、由资源招商型向品牌价值型转变。
具体目标如下:(1)高速泛在的通信网络;(2)整合开放的园区管理;(3)集成共享的平台应用;(4)丰富便捷的生活服务;(5)高端集聚的智慧产业。
关键技术2.2.1 技术特点(3I)■更透彻的感知(Instrumentation):利用园区中的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视频摄像机、移动终端和手持设备、电脑和多媒体终端等,感知环境、设施、人员状态。
上海市智慧园区建设的指南
![上海市智慧园区建设的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0766a223f46527d3240ce0e4.png)
上海市智慧园区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二○一三年九月一、总则1.1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是上海加快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深化实践“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重要举措。
为进一步落实《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关于加快推进本市智慧园区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推进本市智慧园区建设发展,特制定《上海市智慧园区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1.2 本指南适用于工业开发区、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创意产业集聚区、软件信息园、科技创业园、商贸流通园等各类产业园区。
1.3 本指南旨在为园区高端化、智慧化、生态化发展提供规划、建设、运营等指导意见,各园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实施相关内容。
1.4 本指南围绕信息基础设施、智慧办公、智慧物业、产业服务、生活服务、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等七个方面提出智慧园区建设内容,开展智慧化探索。
1.5 本指南涉及的相关建设内容,均应符合国家、行业、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要求。
二、工作目标、关键技术及建设原则2.1 工作目标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为目标,以创新园区管理、服务产业发展为主线,运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园区内外部资源和服务,提升园区信息基础设施能级、运营管理效率、配套服务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促进本市产业园区发展模式由企业集中型向产业集聚型、由资源招商型向品牌价值型转变。
具体目标如下:(1)高速泛在的通信网络;(2)整合开放的园区管理;(3)集成共享的平台应用;(4)丰富便捷的生活服务;(5)高端集聚的智慧产业。
2.2 关键技术2.2.1 技术特点(3I)■更透彻的感知(Instrumentation):利用园区中的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视频摄像机、移动终端和手持设备、电脑和多媒体终端等,感知环境、设施、人员状态。
■更全面的互联(Interconnection):融合广播电视网络、电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全面连接园区内各感知设备,全面互联园区运营、管理、服务等信息化应用系统。
2024年公需科目参考答案
![2024年公需科目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79d78e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2b.png)
2024年公需科目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以人民为中心”是我国经济发展的( )A、A、根本原则B、B、根本立场C、C、根本动力D、D、主题主线请选择本题答案:B2、浙江凌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通过( )仿真模拟设计软件开发,为相关服装企业提供设计软件。
A、A、2DB、B、3DC、C、4DD、D、5D请选择本题答案:B3、《上海市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指出,是指在街道、镇、村等地理区域范围内,利用信息技术整合社区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和智慧的服务,提升社区居民对智慧城市的体验度和感受度。
A、A、功能社区B、B、智慧社区C、C、养老社区D、D、成长社区请选择本题答案:B4、数字文明的特点是用( )模拟物理世界的运行。
A、A、互联网B、B、AIC、C、数据D、D、物联网请选择本题答案:C5、在智慧社区的建设中,属于资源数据的为()。
A、A、人口信息资源B、B、物业服务类事件C、C、重点建筑BIMD、D、城市骨架建模请选择本题答案:A6、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发布的《数字生态就业创业报告》显示,2021年微信数字生态衍生就业收入机会()万个,同比增长25.4%。
A、A、4618B、B、4236C、C、3478D、D、5124请选择本题答案:A7、数字经济的价值形态是()。
A、A、链式经济B、B、价值链C、C、价值网D、D、平台经济请选择本题答案:C8、如今( )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第五大生产要素。
A、A、人才B、B、土地C、C、数据D、D、技术请选择本题答案:C9、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公布,这是中央第()份关于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文件。
A、A、五B、B、三C、C、二D、D、一请选择本题答案:B10、建设网络强国的“根本制度”为()。
A、A、数据采集制度B、B、数据传输制度C、C、数据基础制度D、D、数据存储制度请选择本题答案:C11、北京市委书记、市长调研小米集团,并指出,要把科技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锚定“()”方向,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现代化进程中更好体现北京智能制造水平。
上海市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
![上海市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eccc25114afe04a1b171de7b.png)
上海市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2013年11月社区是城市的基础,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是上海加快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深化实践“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重要举措,也是上海新一轮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为进一步落实《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更好地引导社区开展智慧社区建设工作,提高投资效益,保障建设质量,制订本指南。
一、智慧社区建设的含义智慧社区建设是指在街道、镇、村等地理区域范围内,利用信息技术整合社区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和智慧的服务,提升社区居民对智慧城市的体验度和感受度。
二、指导原则(一)需求导向,便民惠民。
智慧社区建设要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导向,突出为民、便民、惠民的基本要求,通过智慧化的社区管理与服务,打造安全、便捷、宜居的社区。
(二)统筹规划,因地制宜。
统筹考虑、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智慧社区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因地制宜,扎实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工作,并做好与市级层面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项目的衔接工作,减少重复建设。
(三)创新模式,合作推进。
探索智慧社区的建设模式和运维模式,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积极利用社会各方资源,合力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建立长效运行机制.三、智慧社区建设内容(一)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化按照规划引导、集约建设、资源共享、规范管理、满足需求的原则,开展智慧社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信息网络综合承载能力和信息通信集聚辐射能力,提升信息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和普遍服务能力,满足居民对通信质量和服务的要求.各区县、社区应制定信息基础设施的整体规划,并依托通信运营商开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1。
光纤宽带网部署光纤宽带网络,实现光纤到户、百兆接入,家庭平均接入带宽达到20Mbps,为社区居民提供高速、安全、优质的宽带网络服务。
2。
无线局域网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生活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社区重点区域,实现无线局域网(WLAN)全覆盖,为市民提供便捷的上网服务.3。
上海市智慧园区建设指南
![上海市智慧园区建设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2a24d760029bd64793e2c41.png)
上海市智慧园区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二○一三年九月一、总则1.1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是上海加快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深化实践“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重要举措。
为进一步落实《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关于加快推进本市智慧园区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推进本市智慧园区建设发展,特制定《上海市智慧园区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1.2 本指南适用于工业开发区、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创意产业集聚区、软件信息园、科技创业园、商贸流通园等各类产业园区。
1.3 本指南旨在为园区高端化、智慧化、生态化发展提供规划、建设、运营等指导意见,各园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实施相关内容。
1.4 本指南围绕信息基础设施、智慧办公、智慧物业、产业服务、生活服务、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等七个方面提出智慧园区建设内容,开展智慧化探索。
1.5 本指南涉及的相关建设内容,均应符合国家、行业、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要求。
二、工作目标、关键技术及建设原则2.1 工作目标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为目标,以创新园区管理、服务产业发展为主线,运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园区内外部资源和服务,提升园区信息基础设施能级、运营管理效率、配套服务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促进本市产业园区发展模式由企业集中型向产业集聚型、由资源招商型向品牌价值型转变。
具体目标如下:(1)高速泛在的通信网络;(2)整合开放的园区管理;(3)集成共享的平台应用;(4)丰富便捷的生活服务;(5)高端集聚的智慧产业。
2.2 关键技术2.2.1 技术特点(3I)■更透彻的感知(Instrumentation):利用园区中的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视频摄像机、移动终端和手持设备、电脑和多媒体终端等,感知环境、设施、人员状态。
■更全面的互联(Interconnection):融合广播电视网络、电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全面连接园区内各感知设备,全面互联园区运营、管理、服务等信息化应用系统。
静安区智慧小区建设方案
![静安区智慧小区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db0fda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9f.png)
静安区智慧小区建设方案作为上海市的核心区之一,静安区一直以来都十分注重城市化建设和智慧化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智慧小区已经成为城市化建设和社区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静安区智慧小区建设的方案。
一、智慧小区建设的意义智慧小区是基于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小区内的设备、设施进行联网,实现集成化运营与管理的智能化社区。
智慧小区对形成良好的社区氛围、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优化社区管理服务、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智慧小区可以实现智能化巡检、报修、安防、车辆管理等服务,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例如,小区居民可以通过APP提交报修申请,物业公司可以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自动分派维修人员,实现快速响应和及时处理。
2. 优化城市环境智慧小区可以通过智能化垃圾分类、智能节能、污染源监测等手段,有效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例如,居民通过APP进行垃圾分类,在投放垃圾时会自动提示分类,从而减少垃圾污染。
3. 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智慧小区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智能化的生活服务,例如智能停车、社区娱乐等,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4. 防范社区安全事件智慧小区可以实现全面覆盖的视频监控,智能布控、警报等,提升社区安全水平,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社区安全事件的发生。
二、静安区智慧小区建设方案1.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静安区智慧小区建设首先需要将小区内的设备、设施进行联网,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数据的分析。
因此,需要从网络基础设施入手,构建小区内部的物联网。
2. 部署智能化应用平台静安区物业企业可以建立智能化应用平台,通过APP门户网站等方式,方便小区居民进行事项申报、异常维修、缴费查询等操作,同时为物业管理提供服务调度、统计查询等方便。
3. 安装智能设备静安区可以安装智能电表、燃气表等设备,实现智能化的物业管理服务。
同时,在小区内安装智能化照明、智能化停车、智能化门禁等设备,为小区居民提供便利化的生活服务,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浦东新区智慧社区建设指导意见导则第一条为加快推进智慧
![浦东新区智慧社区建设指导意见导则第一条为加快推进智慧](https://img.taocdn.com/s3/m/25c2e2f10975f46527d3e170.png)
浦东新区智慧社区建设指导意见第一章导则第一条为加快推进智慧浦东建设,打造以街道、镇为载体的智慧城市建设单元,指导浦东新区智慧社区建设,特制定《浦东新区智慧社区建设指导意见》。
第二条智慧社区是指在智慧城市建设的框架下,运用新技术新模式,对社区管理、生活、公共服务等现代社区的组成部分进行智慧化提升,从而形成更适合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形态。
第二章原则与框架第三条智慧社区建设应注重统筹规划、集约建设、需求引领、多方推动的原则,突出智慧度与感知度、参与度相融合,有针对性、有侧重地开展智慧社区建设工作,鼓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推动智慧社区建设可持续性发展。
第四条智慧社区建设应注重顶层设计,尤其是注重和智慧浦东总体规划相衔接。
智慧社区建设至少应包括网络基础、社区信息平台、智慧化应用、服务载体等四大方面以及相应的信息安全、建设管理和运营制度等保障措施。
第三章网络基础第五条网络基础是建设智慧社区的重要内容,应与相关电信运营商合作,形成更移动、更高速、更融合的网络基础设施,实现网络一体化和覆盖基本无缝化。
第六条光纤宽带网络建设应主要依托电信等运营商,以居民小区和重点楼宇为核心,推进实现光纤网络“百兆进户、千兆进楼”。
第七条无线网络建设应根据实际发展需求,以电信运营商、相关商家为建设和运营主体,鼓励在主要的公共场所、商业区域提供免费无线宽带网络服务,政府部门在建设推进过程中应予以支持。
第八条政务专网设施是政务办公、管理和服务的主要网络通道,连接范围包括所有的政府办公区域、所有村居委以及公共服务场所,并与区级政务网络实现互通。
第四章社区信息平台第九条社区信息平台是智慧社区建设和运营的枢纽,以集约化、共享化为建设理念,优先利用区级或社区已有的信息资源,为智慧社区相关应用系统提供数据存储、交换、共享、分析等服务。
第十条社区信息平台具备数据中心、协同系统、数据资源等功能。
其中数据中心指用于存储和管理智慧社区数据资源的物理载体;协同系统指用于支撑公共信息平台数据交换、挖掘分析等功能的软件系统;数据资源主要包括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资源和相关应用系统所产生的业务数据资源。
住建部-智慧社区建设指南-指标体系
![住建部-智慧社区建设指南-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4b5ad23d3968011ca300917e.png)
是指社区内安装安全技防设备,包括环境监控、安保监控、可视对讲等 是指社区内的车辆智能化管理,包括车辆出入管理、车位动态感知、车位引导等 是指社区的火灾报警设备,能识别火灾并与消防系统联动 是指家庭里智能家电控制 是指水、电、气的远程抄表 是指有毒、有害气体自动检测预警 是指家庭或楼栋安装的门禁对讲系统 是指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和使用情况 是指社区健身设施的建设和使用情况 是指社区文化中心的建设和使用情况 是指社区党建活动的开展情况 是指社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 是指社区文化创建活动的开展情况 指成立专门的领导组织体系和执行机构,负责智慧社区整体设计和系统推进实施工作。 指保障智慧社区建设和运行的政策法规,包括高标准的政策和指标支持体系、社会服务企业 和商家考评机制 指智慧社区建设的经费保障措施,包括财政预算和多元投入的经费保障机制 指明确智慧城市的运营主体并建立运行监督体系。 指建立政府指导、社会协同、市场参与、共同关注、共建共享推进机制,倡导整合发挥、企 业、社会力量为辖区居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 评估内容:分为协同度、便利度、安全度、感知度四个维度考评。 协同度主要考核:建立了科学、有效的条块协同配合机制,使居民能够及时获得各个部门的 公共服务信息。建立了服务资源的整合利用机制,使社区内各类服务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利用 并服务居民。 便利度主要考核:居民在出行、就医、教育、旅游、购物、就餐、政府公共服务信息获取等 各方面的便捷程度。 安全度主要考核:居民生活环境的安全感,交通安全、应急安全信息等的及时获取和感知程 由社区居民、专家、新闻媒体等有关方面对智慧社区建设情况按照智慧社区指导标准进行考
智பைடு நூலகம்管理
智慧管理 安全管理 公共安防 智能停车 消防 家电控制 远程抄表 安全预警 门禁对讲 社区图书馆 健身设施 文化中心 党建活动 爱国主义教育 文化创建 组织保障 政策 保障体系 经费 队伍 推进 保障与评估
智慧社区建设指南
![智慧社区建设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089e8433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e6.png)
智慧社区建设指南随着科技的不断迭代,智慧社区已经成为了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
智慧社区是建立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应用智能硬件、软件、平台等技术手段,提供智能化、信息化、便捷化、高效化的服务。
如何建设一座智慧社区,成为了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智慧社区建设首先要确保基础设施完善。
包括宽带网络、智能化照明、安防设施、环境监测、智能停车等,这些设施是实现智能化服务的前提。
在这方面,政府作为重要的投资主体,应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金保障,同时招商引资,鼓励科创企业落地。
二、数据资源整合数据资源整合是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环节。
智慧社区将产生大量的数据,涉及居民生活,公共安全,绿化环保等诸多方面。
如何将这些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和分析,找到有价值的信息,提供更好的服务,成为了智慧社区建设的关键。
政府应该负责数据开放和合理的数据共享,同时建立起数据分类、标准化管理和安全保障体系。
三、服务优化升级智慧社区应该以优化升级服务为目标。
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人性化、差异化、品质化服务。
在居民方面,要提供便利快捷的在线预约、报修等服务,以及便利支付、查询等功能。
在公共服务方面,应该借助智能系统和大数据分析提供更加智能化的交通管理、环保清洁等服务。
四、政策法规保障政策法规的保障是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保障。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统筹规划、协调管理、风险防范。
同时,在智慧社区应用方面,涉及到隐私保护、信息安全等重要问题,政府应制定出合理的政策,明确各方的权利和责任。
总之,智慧社区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居民共同的努力,需要跨部门、跨领域的协作。
只有做好前期的规划,科学地进行布局,高效且全面地利用技术资源,才能够打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智慧社区。
智慧社区建设是城市景观的升级,是改善人居环境的必然之路。
在推进中,要坚持科技引领,注重人性化服务,创新机制逐步提高规模效益和社会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上海市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2013年11月社区是城市的基础,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是上海加快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深化实践“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重要举措,也是上海新一轮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进一步落实《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更好地引导社区开展智慧社区建设工作,提高投资效益,保障建设质量,制订本指南。
一、智慧社区建设的含义智慧社区建设是指在街道、镇、村等地理区域范围内,利用信息技术整合社区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和智慧的服务,提升社区居民对智慧城市的体验度和感受度。
二、指导原则(一)需求导向,便民惠民。
智慧社区建设要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导向,突出为民、便民、惠民的基本要求,通过智慧化的社区管理与服务,打造安全、便捷、宜居的社区。
(二)统筹规划,因地制宜。
统筹考虑、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智慧社区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因地制宜,扎实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工作,并做好与市级层面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项目的衔接工作,减少重复建设。
(三)创新模式,合作推进。
探索智慧社区的建设模式和运维模式,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积极利用社会各方资源,合力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三、智慧社区建设内容(一)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化按照规划引导、集约建设、资源共享、规范管理、满足需求的原则,开展智慧社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信息网络综合承载能力和信息通信集聚辐射能力,提升信息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和普遍服务能力,满足居民对通信质量和服务的要求。
各区县、社区应制定信息基础设施的整体规划,并依托通信运营商开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1.光纤宽带网部署光纤宽带网络,实现光纤到户、百兆接入,家庭平均接入带宽达到20Mbps,为社区居民提供高速、安全、优质的宽带网络服务。
2.无线局域网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生活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社区重点区域,实现无线局域网(WLAN)全覆盖,为市民提供便捷的上网服务。
3.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实现社区3G网络深度覆盖,保障通信质量。
4.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有条件的社区应进行有线电视用户NGB网络改造,具备提供高清电视、高速数据接入和语音等三网融合业务的能力。
5.应用终端可根据社区实际情况,通过互联网、IPTV、数字电视等多个渠道,借助电脑屏、手机屏、电视屏、社区屏等多种载体,面向不同群体发布和推送具有针对性的公共服务信息。
(二)生活服务便利化以社区居民生活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建立完善的服务网络,提供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等各类信息和服务。
各区县、社区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以相关企业为依托,推进社区生活服务建设。
1.生活信息汇聚社区周边生活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准确地提供给社区居民。
(1)生活服务信息发布社区便民生活信息,如家政服务、菜价等信息。
(2)社区商家信息发布社区内及社区周边各类商家的基本信息、各类宣传促销等活动信息。
(3)社区活动信息发布社区社团、居民自建团体所开展的各类活动信息,如书法协会、社区足球队、摄影小组活动等。
(4)社区电子地图建立社区及社区周边的电子地图,标注政府办事服务机构、学校、文化、体育、卫生、宾馆、娱乐、购物、餐饮以及社区便民服务等场所的具体地理位置和相关信息。
可扩展显示社区交通出行信息。
2.便捷服务创新为居民服务的方式、方法,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使居民生活更加便利。
(1)自助服务为居民提供不出社区即可自助完成的便利服务,如各类公共事业费查询和支付、交通卡充值、手机充值、快递自助取寄件等。
(2)预约与预订社区周边商户和服务单位通过网络和电话等方式提供商品预订和服务预约,如家政服务预约、居民食堂或就餐点送餐预订、餐饮商家餐位预订等。
(3)便捷支付可在社区选择银行卡受理尚未全面覆盖的领域开展小额便民支付,加快移动支付、手机钱包等新兴应用拓展,提高社区居民在便捷化电子支付方面的体验度和参与度。
(三)社区管理与公共服务信息化完善社区管理与公共服务功能,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推进广覆盖、易使用的社区管理与公共服务信息化应用,提高社区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
各区县、社区应积极协调民政、卫生、文化、教育、体育、交通等部门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
1.社区管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社区管理模式,加强居(村)委会信息管理,推进社区精细化管理,提高社区管理效率和效益。
(1)社区公共信息发布及时发布各类政府通知、公告,让社区居民了解各类公共信息,应享尽享各类政策。
(2)社区事务办理充分发挥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作为政府服务窗口和社区管理载体的作用,提升方便社区居民办事方面的功能,完善社区事务办理流程,拓展网上办事服务事项范围,提供社区事务在线咨询、在线办理、办事进度查询、主动提醒等服务,推进服务模式转变,提升社区事务受理的便捷性和透明度。
(3)实有人口、房屋、单位管理准确采集并应用实有人口、房屋、单位的数据,为社区各项工作提供数据基础支撑和决策辅助,提升实有人口、房屋和单位信息的动态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4)城市综合管理应急联动实行城市综合管理应急联动,完善智能监控设施,创新管理方法,建立监控规范,提升社区综合防控和应急处置的能力。
2.医疗卫生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社区建设集诊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科学的医疗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
(1)家庭保健医疗服务结合家庭医生制度,创新社区居民就医模式,为家庭医生提供随访、诊疗服务的信息化支撑,如家庭医生可利用视频进行问诊,可实时记录、查阅随访内容等。
(2)预约挂号提供社区周边医院网上预约挂号服务,建立完善的预约挂号服务流程,实现实时查看联网医院挂号就诊情况。
(3)电子健康档案为社区居民建立涵盖个人基本信息和主要卫生服务记录的电子健康档案。
(4)远程医疗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实现远程医疗会诊、远程健康监护等,构建社区远程医疗服务模式。
3.社区文化充分发挥社区文化中心的公益文化服务功能,主动向社区居民推送书报阅读、影视放映、娱乐健身、展览展示等各类服务信息和内容,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1)文化资源共享利用信息化手段,多渠道发布社区图书馆共享资源、社区学校培训、讲座、书报、科普教育等学习资料和视频课件,实现社区居民居家共享。
(2)预约预订实现文化讲座、活动、场馆网上预订预约等。
4.关爱救助通过加强关爱救助信息管理,助力社区帮扶救助和养老助老工作的开展。
(1)帮扶救助建立和完善特殊群体帮扶救助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避免遗漏或重复帮扶,为特殊群体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
(2)养老助老建立和完善社区养老助老综合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实现社区养老助老管理与服务信息的共享,支撑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的开展,满足社区不同类型的老年人群的养老需求。
5.教育与体育关注社区学生教育和居民体质,营造社区和谐教育、健康环境。
(1)“家校互动”应用加强辖区学校和学生家庭的信息互通,将校内信息及时定向送达学生和家长。
(2)居民体质健康监测为社区居民提供身体素质监测服务,分析体质健康情况,指导居民正确健身、运动,增强居民体质。
6.交通出行实现社区交通立体化、可视化管理,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公共交通出行服务,创建有序、便利的出行环境。
(1)公交出行引导实现在社区公交车站上及时准确滚动播报公交车辆的运行信息。
居民可通过手机、电脑、电视等多个渠道实时查询社区周边公交车的实时信息,也可通过实时出行信息推送功能,及时快速获得交通出行相关信息。
(2)停车诱导提供社区道路信息及停车场(库)的具体位置、车位状态实时数据等,做到停车有效诱导,提高社区停车效率。
7.特色旅游在具备资源优势的社区开展特色旅游服务,开发完善的旅游服务功能,满足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提升游客满意度。
(四)小区管理智能化通过运用多种技术手段,打造安全、舒适、高效的智能化小区。
各区县、社区应引导鼓励房地产开发商在新建小区开展智能小区建设,引导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在有条件的已建居民小区开展智能小区建设。
1.安全防范做好居住区周界、重点部位和住户室内的安全防范,由居住区物业管理中心进行统一管理,并与社区综合管理应急联动中心进行对接,提高居住区整体安全防范水平。
(1)访客对讲居民住户可与来访客人进行音视频对讲,直观地了解访客情况。
(2)周界防越报警可对封闭式管理的居住区周界实施全面防范,具备与闭路电视监控、周界照明等联动功能,并对接社区综合管理应急联动中心。
(3)闭路电视监控可根据居住区安全防范管理的需要,对居住区的主要出入口、通道及公建重要部位进行监控,全面记录实时情况。
(4)电子巡更保安巡更人员按设定路线进行值班巡查,及时发现安全情况,及时响应处理。
2.管理与监控规范物业管理,提高居住区智能化监控水平,实现居住区规范、高效的管理。
(1)物业运营管理全方位管理小区的各类物业服务,实现物业运营管理信息化、规范化。
(2)公共设备监控对小区公共设备进行监控管理,实现全面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控制。
公共设施监控信息可与相关部门或专业维修部门联网。
(3)小区门禁管理小区门禁管理做到信息传输可靠、控制操作灵活,满足小区安全管理的需要。
(4)车辆出入与停车对车辆进出、停放时间、车位状态和收费等进行智能化管理,并与社区停车诱导应用相联动。
(5)公共广播公共广播除平时可播放背景音乐外,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可及时通知居民避险。
(五)家居生活智能化利用先进技术,实现家居生活设备设施和家庭生活环境的智能化管理和监控,使居家生活更加舒适、安全、低碳。
各区县、社区应引导鼓励房地产开发商及相关企业在有条件的新建小区和已建小区开展智能家居建设,引导鼓励社区居民开展智能家居应用。
1.家庭设备监控实现对家庭生活设备设施的智能自动调控,提升居家生活的舒适度。
(1)家用电器监控与调节可对空调、洗衣机、电饭锅、音响、电视等家用电器进行远程智能监控与调节。
(2)照明设备监控与调节可根据自然光线、居民个性化照明需求,对室内照明设备进行监控与调节。
(3)窗帘控制可通过对室内环境状况的感应自动调节窗帘的开合,调节室内光线强度等。
(4)远程抄表实现居民住户水、电、燃气等表具的电子自动抄表,表具自动计量的数据远程传至相应的公共事业管理部门。
2.家庭安全防范利用各种探测手段,对居家环境进行监控,保障人身和家庭财产安全,提升居家生活安全感。
(1)烟雾与气体泄漏报警可通过对室内烟雾、气体的监测,探测感应室内环境变化,发生危险情况时及时报警。
(2)防盗报警可远程视频监控家庭内部情况,通过对室内探测是否有非法入侵,实现防盗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