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知识大集锦
中秋节文化知识点大全

中秋节文化知识点大全中秋节文化知识点大全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被称为“仲秋”,而且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称为“中秋”。
先开始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慢慢的演变称为“中秋节”。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中秋节文化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秋节来历由祭祀土地神演变而来,在农耕社会,农作物的收获对于农民至关重要,所以人们经常有祭祀土地的活动。
在以前有春播、夏收、秋获、冬藏之说,在秋季收获时,农民会祭祀土地神,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农作物收获的时节,所以可能是由这延续下来的习俗。
中秋节的地位与习俗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嫦娥奔月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
一天,后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一天,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后羿的徒弟)假装生病,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中秋知识摘抄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秋节的知识摘抄:
1.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又称月圆节、团圆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月神崇拜。
根据历史记载,中秋节的起源与唐朝有关,那时人们已经开始在八月十五这天赏月、拜月。
2.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中秋节有许多传统习俗,如赏月、吃月饼、提灯笼、猜灯谜等。
其中,吃月饼是中秋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月饼象征着团圆和和谐。
3. 月亮的象征意义:在中秋节,月亮是一个重要的象征。
它代表着团圆、思念和希望。
人们在这一天赏月、咏月,以表达对家人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 中秋节与诗歌:中秋节是中国古代诗人喜爱的主题之一。
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都是描写中秋节的,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白的《月下独酌》等。
5. 中秋节与家人团聚:中秋节是一个家人团聚的节日。
在这一天,无论人们身在何处,都会尽力回家与家人团聚。
这种传统体现了中国人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
6. 中秋节与现代庆祝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中秋节的庆祝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如今,人们除了遵循传统习俗外,还会通过举办晚会、旅游等方式庆祝中秋节。
7. 中秋节的文化影响:中秋节不仅是中国的重要节日,还影响了许多亚洲国家。
许多亚洲国家也有庆祝中秋的传统,
这表明了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
这些是关于中秋节的一些基本知识摘抄。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这个传统节日。
关于中秋节资料大全

关于中秋节资料大全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以下是关于中秋节的资料大全:
1. 起源和历史:
- 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可追溯到周朝。
- 最早的中秋节形式是崇拜月亮的祭祀活动,后来逐渐融入到
民间习俗中。
2. 时间:
- 中秋节又称“秋节”、“八月节”等,农历八月十五。
- 据阳历计算,中秋节通常在9月或10月份的满月夜。
3. 相关传说:
- 最有名的中秋节传说是“嫦娥奔月”,讲述了嫦娥嫁给后羿后,误食不死药而飞上月亮的故事。
4. 月饼:
- 中秋节最传统的食物是月饼,既是传统的糕点,也是亲朋好
友之间的礼物。
- 月饼有多种口味和形状,如蛋黄月饼、豆沙月饼等,花纹也
丰富多样。
5. 赏月:
- 中秋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是赏月,家人团聚在一起,赏月、唱歌、跳舞。
- 中秋赏月是表达对亲人思念之情和美好祝愿的方式。
6. 其他习俗:
- 中秋节还有猜灯谜、玩兔子灯、打地秧龙船等民俗活动。
- 中秋夜期间,还会举行各种文艺演出和传统游戏。
7. 传统文化:
- 中秋节与中国传统的农历节气有关,代表了秋天的丰收和团圆之意。
- 中秋节和其他中国传统节日一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些都是关于中秋节的一些基本资料,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和学习有关中秋节的知识。
中秋节文化知识大总结

中秋节文化知识大总结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人们会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个美好的节日。
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中秋节的文化知识。
一、中秋节的起源和传说中秋节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农耕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
据传,古代人们在秋天举行祭月仪式,以祈求丰收和家庭的团圆。
而中秋节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周礼》中的“夕酌”和《礼记·月令》中的“太一”之节。
中秋节也有许多传说与之相关。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关于嫦娥奔月的传说。
相传,古代有十个太阳,炎热无比,人们生活在水草枯竭的环境中。
于是,传说中的英雄后羿射下九个太阳,拯救了人们的生活。
为了感谢后羿的英勇行为,人们将他尊为神明,并在每年的中秋节举行祭祀仪式。
而后羿的妻子嫦娥,因为误食了不死药而飞升到了月亮上,成为了月宫中的仙女。
二、中秋节的习俗和食品中秋节有着丰富多样的习俗,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赏月和吃月饼。
赏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人们会在家人的陪伴下,一起赏月、品茗、吟诗,共度一个温馨的夜晚。
而月饼则是中秋节的传统食品,它的外形圆润,寓意着团圆和圆满。
古代人们在月饼中夹入各种馅料,如豆沙、莲蓉、五仁等,使得月饼的口感更加丰富。
除了赏月和吃月饼,中秋节还有其他许多有趣的习俗。
比如,人们会在中秋节晚上放天灯,将自己的心愿写在天灯上,希望随着天灯的升空能够实现。
还有一种叫做“猜灯谜”的游戏,人们会在灯谜上写下一些谜语,让别人猜出谜底。
这些习俗不仅增加了节日的趣味性,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
三、中秋节的诗词和歌曲中秋节是中国文人墨客们最喜欢吟咏的节日之一,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和歌曲都与中秋节有关。
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杜牧的《秋夕》、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都是表达了对中秋节的美好祝愿和对家人团聚的思念之情。
同时,中秋节也有许多动听的歌曲。
中秋节知识大全

中秋节知识大全中秋节,又称月圆节、团圆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庆祝。
这个节日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间习俗。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秋节的知识大全吧。
一、中秋节的起源和传说中秋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最为流传的是关于嫦娥奔月的传说。
相传,后羿射下九个太阳后,成为英雄,并娶得美女嫦娥为妻。
后羿从西王母处获得不死药,准备与嫦娥共同飞升。
然而,嫦娥在一次误食仙药后,独自飘向月宫。
后羿思念成疾,便在月下设宴,祈求团圆。
由此,中秋节便成了象征团圆、寄托思念的节日。
二、中秋节的传统习俗1.赏月:中秋节当晚,人们会抬头仰望明亮的满月,寄托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祈求家庭团圆、生活美满。
2.吃月饼: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食品,象征着团圆。
月饼种类繁多,口味各异,常见的有豆沙、五仁、蛋黄等口味。
3.点灯笼:中秋节期间,人们会在家门口或院子里点亮灯笼,寓意着驱散黑暗、祈求光明。
4.赏桂花:桂花盛开于中秋时节,花香四溢。
人们会欣赏桂花,品尝桂花糕、桂花酒等美食,享受节日的氛围。
5.猜灯谜:猜灯谜是中秋节的一项趣味性活动。
在月圆之夜,人们将谜语写在灯笼上,供人们猜测,增添节日的欢乐气氛。
三、中秋节的现代庆祝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中秋节的庆祝方式也在不断演变。
如今,人们除了遵循传统习俗外,还会以更现代的方式庆祝中秋节。
例如:1.家庭聚餐:中秋节成为家庭团聚的时刻,亲朋好友相聚一堂,共享美食佳肴,共度欢乐时光。
2.旅游度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中秋节期间外出旅游度假,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放松心情。
3.网络庆祝:在互联网时代,人们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分享中秋节的喜悦与祝福,传递思念之情。
4.举办文化活动:各级政府和文化机构会举办各类中秋节主题活动,如文艺演出、民俗展览等,丰富人们的节日生活。
四、中秋节的文化意义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代表着团圆、思念、和谐与美满,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视家庭、亲情的价值观。
中秋节资料大全

中秋节资料大全中秋节,又称为月圆节、团圆节、嫦娥节,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也就是中秋节这一天,人们将会共同庆祝并感受这个特殊的节日氛围。
下面,我们将从中秋节的历史起源、传统习俗、食品文化、赏月活动、民间故事等方面为大家介绍中秋节的资料。
一、历史起源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周代时期。
那时,人们已经开始用阴历来计算时间,农历八月十五被定为中秋节。
这个节日最初是用来祭祀月亮和感谢丰收的节日。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秋节逐渐发展成一种家人团聚、感恩祈福的传统节日。
二、传统习俗1. 赏月:中秋节的核心活动之一就是赏月。
人们会在这一天晚上,和家人一起赏月,或者在露天空地上合影与拍照,共同欣赏明亮的月亮。
2. 家人团聚:中秋节是一个团聚的节日,人们会努力与家人团聚在一起,一同享受团圆的幸福和温馨。
3. 赠送月饼:中秋节期间,人们会互相赠送月饼,作为表达家人、朋友之间亲情和友谊的象征。
月饼是中秋节最重要的食品之一,有各种各样的口味和馅料。
4. 传统游戏:人们在中秋节期间还会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如放飞孔明灯、掷柚子、比赛吃月饼、猜灯谜等,增加节日的乐趣。
三、食品文化1. 月饼:中秋节最重要的食品是月饼。
月饼是一种圆形的糕点,有各种不同的馅料,如莲蓉、豆沙、五仁等。
由于其寓意团圆,所以人们通常会在中秋节期间赠送月饼,以表达对家人和朋友的祝福。
2. 柚子:柚子也是中秋节期间常见的水果。
柚子的外皮可以剥掉,里面的果肉可以直接食用。
人们相信吃柚子可以带来好运和健康。
3. 汤圆:在南方地区,人们通常会食用汤圆来庆祝中秋节。
汤圆是一种圆形的糯米团子,有各种不同的馅料,如芝麻糊、红豆沙、花生、绿豆沙等。
四、赏月活动中秋节的赏月活动是这个节日最具特色的一部分。
人们会在晚上和家人一起赏月,或者参加社区举办的赏月活动。
除了赏月,人们也会欣赏月亮的优美并尝试着通过诗歌、歌曲、故事等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关于中秋节的小知识科普(精选6篇)

关于中秋节的小知识科普(精选6篇)关于中秋节的小知识科普篇1中秋节传统习惯中秋节这个节日起源于上古天象崇拜——也就是祭月。
古时候,在二十四节气“秋分”这一天,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就是由传统的“祭月”而来。
既然是中秋节,适合月亮有关的节日,所以中秋节的赏月是必不可少的活动,很多地方边赏月边吃月饼俨然成为了一种习俗。
而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据说此中秋节一般在这个时候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因此中秋节也有团圆节的别称。
另外中秋节也有赏灯的习俗,但是一般都是小规模的,家庭内部的小灯会,和元宵节的赏灯会自是没法比。
当然,元宵节中的猜谜等活动在中秋节中也比较常见。
另外,还有追月、扎灯笼等活动,很多都是我国人民在中秋节形成的风俗。
关于中秋节的小知识科普篇2中秋节的发展历程尽管中秋节在我国流传时间甚远吗,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在先秦时期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
不过其实中秋节普及于汉代,在汉代“中秋”一词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献,成书于两汉之间的《周礼》(世传为周公旦所著,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中说。
而中秋节被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则是在唐代。
唐代时中秋风俗在我国北方已流行。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赏月风俗在唐代的长安一带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比如唐朝时期的大诗仙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
”“玉阶生白露,bai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等等。
当然,越接近于现代,对于中秋节这个节日也就越看重,北宋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普遍的民俗节日,并正式定阴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
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
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有关中秋节的知识

有关中秋节的知识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它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举行。
这一天,人们会欢聚一堂,共同观赏圆月,吃月饼,赏花灯等。
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中秋节的知识。
一、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月节。
相传早在商朝时期,人们就开始举行祭月的活动,用以祈求丰收和福寿安康。
到了秦汉时期,人们开始将祭月节与农历八月十五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中秋节的风俗。
二、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有着许多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相传古时候,有十日并出狱的后羿,获得了长生不老药。
然而,为了阻止后羿的傲慢和贪婪,王母娘娘将长生不老药偷偷藏在了桂树下。
不料,这一幕被后羿的妻子嫦娥看到并偷走了药。
嫦娥吞下药后,飞升至月宫成为仙女。
每当中秋佳节,人们就会仰望天空,在明亮的月光下怀念嫦娥和后羿。
三、中秋节的习俗1. 赏月:中秋节的主要活动之一就是赏月。
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在户外远离尘嚣的地方或者自家的庭院中,观赏皎洁的月亮。
同时,赏月也是一种思念家人和亲朋好友的方式。
2. 吃月饼:中秋节必不可少的美食就是月饼了。
传统的中秋月饼一般是圆形,寓意圆圆满满,美满团圆。
而在现代,各种口味的月饼层出不穷,如蓝莓、巧克力、豆沙等,为人们增添了更多的享受。
3. 点灯笼: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通常会点亮各种彩灯笼,将其悬挂在室外或室内。
五彩斑斓的灯笼既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又寓意着光明和美好的未来。
4. 赏菊花:中秋节正值菊花盛开的季节,这时赏菊成为一种常见的活动。
人们会前往公园或花市,观赏五彩斑斓的菊花,感受秋日的芬芳和美丽。
四、中秋节的象征意义中秋节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的节日,它还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首先,中秋节象征着团圆。
中国人视团圆为最美好的事情之一,而中秋节则是人们团圆的时刻,所以被誉为"月圆人团圆"。
其次,中秋节还象征着丰收和感恩。
在中秋节这个秋季收获的时刻,人们会感谢大自然的恩赐和辛勤劳动的成果。
中秋节小知识

中秋节小知识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是在农历八月十五日举行的。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秋节的小知识:
1. 由来: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业社会,人们在秋季丰收之后,用这个节日来表达感恩之情。
2. 赏月:中秋节的主要活动之一是赏月。
传统的中秋节认为八月十五的月亮最圆、最亮,人们会聚在一起赏月、吃月饼,以表达思念和团圆之情。
3. 月饼:中秋节必不可少的食品是月饼。
月饼是一种圆形的糕点,有各种口味,如莲蓉、豆沙、核桃等。
月饼通常代表着团圆和祝福,人们会互赠月饼以表达思念和祝福之意。
4. 传统习俗:中秋节还有其他一些传统习俗,如:家人团聚吃饭、贴灯笼、儿童玩具等。
5. 节气:中秋节恰好是农历的秋分节气,标志着秋天正式开始。
这一天白昼和黑夜的长短相等,也标志着农谚中的“昼长夜短”。
6. 传统故事:中秋节和许多古老的传说和故事有关。
最著名的故事是“嫦娥奔月”,讲述了嫦娥嫁给了玉兔宝宝并成为月亮上
的仙女的故事。
这些是关于中秋节的一些小知识,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中秋
节是中国文化中十分重要的节日之一,人们通过赏月、吃月饼、团圆等方式来庆祝这一节日。
中秋节的十大知识点

中秋节的十大知识点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举行。
有许多有趣的知识点与这个节日相关,以下是中秋节的十大知识点。
1.起源与传说: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可追溯到周朝时期。
传说中,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救了人们的生命,并娶了仙女嫦娥。
为了表示对嫦娥的感激之情,人们在每年八月十五敬拜月亮。
2.农历和公历的区别:中秋节是根据农历来计算的。
农历每月都是以每个月的新月开始,因此农历八月十五表示农历一些月的第十五天。
与之相对,公历是以太阳历来计算的,每个月的天数并不一定相同。
3.月饼的象征意义:月饼是中秋节最重要的传统食品之一、它通常是圆形或方形的,代表着团圆和完美。
月饼内部一般填有甜蜜的馅料,如红豆沙、莲蓉和核桃。
吃月饼的习俗源自元朝,当时的起义领袖周文王利用月饼传递秘密消息,成功驱逐了蒙古占领者。
4.八月十五的象征意义:八月十五代表着丰收的季节,也是农历年中最圆的月亮出现的时间。
在中国文化中,圆形象征着团结和完美,因此月亮成为中秋节的象征。
人们通过赏月来庆祝团圆和祈愿家庭的和睦。
5.赏月习俗:中秋节的一个重要习俗就是赏月。
传统上,家人会一起在户外或阳台上赏月,有时还会放放风筝。
古人认为赏月可以带来好运和幸福。
6.环绕中秋节的传统节目:中秋节期间,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传统活动,如舞狮、舞龙、击鼓传花等。
这些活动往往是为了庆祝丰收和互相祝福。
7.杨贵妃与中秋争夺:据传,唐朝的杨贵妃非常喜欢赏月,在她去世后,人们就在中秋节这一天向她献上美食和祭品。
这个传统传承至今,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活动。
8.中秋节忌讳:中秋节也有一些忌讳,人们要避免吃一些食物,如螃蟹和柿子,因为它们在中秋节时容易导致消化问题。
9.中秋节在世界各地的庆祝方式:中秋节不仅在中国庆祝,还在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庆祝。
各地的庆祝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包括赏月和吃月饼等传统元素。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秋节小知识精选

中秋节小知识精选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情感寄托。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人们欢聚一堂,共赏明月,品尝月饼,寄托着对团圆、美好的向往。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中秋节,了解一些有趣的小知识。
一、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月习俗。
在我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
”夕月就是祭月亮。
后来,这种祭月的风俗逐渐传到民间,形成了中秋节。
另一种说法与农业生产有关。
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
还有一种传说与嫦娥奔月的故事有关。
相传,后羿射下九个太阳,拯救了苍生。
西王母赐给后羿一粒不死之药,然而,后羿的徒弟逢蒙心怀不轨,想要偷取仙药。
嫦娥为了不让仙药落入坏人之手,无奈之下吞服了仙药,飞向月宫。
从此,嫦娥在月宫中居住,后羿只能在人间遥望。
人们为了纪念嫦娥,便在每年的八月十五这一天,向月亮祭拜,祈求吉祥平安。
二、中秋节的习俗1、赏月赏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中秋之夜,明月高悬,人们会在庭院、阳台或户外,摆上桌椅,放上月饼、水果等美食,一边品尝,一边欣赏明月。
赏月不仅是一种视觉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让人感受到宁静与美好。
2、吃月饼月饼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美食。
月饼象征着团圆,其形状通常是圆形,寓意着家庭团圆、美满。
月饼的口味多种多样,有豆沙、莲蓉、蛋黄、五仁等。
不同地区的月饼也各具特色,如广式月饼皮薄馅大、苏式月饼皮层酥松、京式月饼口感香脆等。
3、猜灯谜猜灯谜是中秋节的传统娱乐活动。
人们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谜。
灯谜增添了节日的气氛,也展现了人们的智慧和才华。
4、玩花灯中秋玩花灯也是一种流行的习俗。
花灯的种类繁多,有兔子灯、月亮灯、孔明灯等。
孩子们提着花灯在街上游玩,充满了欢乐和童趣。
5、祭月在一些地区,人们还保留着祭月的习俗。
在月圆之夜,设香案,摆上月饼、水果等祭品,向月亮祭拜,祈求月神保佑家庭平安、幸福。
中秋节文化知识

中秋节文化知识
中秋节是一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节日,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庆祝。
以下是关于中秋节的一些文化知识:
1. 猜灯谜:中秋节期间,人们习惯在灯笼上写下谜语,其他人则要猜出谜底。
这是一种增加节日氛围和娱乐的活动。
2. 赏月:中秋节的主要活动之一是赏月。
据传,古代中国人相信月亮是家庭团聚和友谊的象征,因此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聚集在一起,一边赏月一边品尝月饼。
3. 吃月饼:中秋节的传统食物是月饼。
月饼通常是由糯米或豆沙制成,有各种不同的馅料,如蛋黄、莲蓉和核桃。
人们相互赠送月饼,以表达团圆和祝福之意。
4. 嫦娥奔月:中秋节的传说中,有一个神话故事讲述了仙女嫦娥嫁给了后羿,并偷走了不死药,最后她因为后羿的追赶而逃到了月亮上。
因此,中秋节也和嫦娥奔月这个传说有密切的联系。
5. 传统舞蹈:中秋节期间,人们也会进行一些传统的舞蹈表演,如踩高跷、舞龙等。
这些舞蹈形式丰富多样,能够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
总的来说,中秋节是中国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它强调团圆、和谐和家庭的重要性。
这个节日不仅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也是人们享受自然美好、表达感情和祈求好运的时刻。
中秋节知识大全

中秋节知识大全中秋节,又称月夕、八月十五、追月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下面将为您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传统习俗、食物与饮品以及现代庆祝方式等相关知识。
一、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月节。
相传,古代人们为了祈求丰收与家庭团圆,便选择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向月亮祭祀。
后来,这一习俗逐渐演变成了中秋节。
传说嫦娥奔月,成为了中秋节的主要传说故事。
二、中秋节的传统习俗1. 赏月:中秋之夜,人们都喜欢出门赏月。
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共同欣赏圆圆的月亮,寄托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 吃月饼:中秋节最经典的吃食当属月饼。
传统的月饼有蛋黄、豆沙、莲蓉等多种口味,象征着团圆和美好的寓意。
3. 点灯笼:人们喜欢在中秋节期间点亮各种各样的灯笼,营造热闹的节日氛围。
4. 猜灯谜:猜灯谜是中秋节的传统活动之一。
人们在灯谜前思考着答案,增进了智力和娱乐的乐趣。
三、中秋节的食物与饮品1. 月饼:已经提到过月饼的重要性,它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美食之一。
2. 柚子:柚子是中秋节的特色水果,象征着团圆和好运。
3. 莲藕:莲藕在中秋节时节最为鲜美,被用来烹饪各种美味的菜肴。
4. 红豆糕:红豆糕是一道传统的中秋节糕点,制作精细,味道香甜。
5. 龙眼:龙眼是中秋节常见的水果之一,寓意着丰收和幸福。
四、现代中秋节的庆祝方式1. 网络祭月: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来一起分享赏月的快乐。
网上的月亮视频和图片,弥补了与亲人团聚的遗憾。
2. 中秋晚会:很多城市都会举办中秋晚会,演出节目丰富多样,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观赏。
3. 旅游观光:中秋节正值秋高气爽的季节,很多人会选择出游,欣赏秋天的美景,与家人共度佳节。
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希望您对于中秋节有更深的了解。
这个传统的节日代表着团圆和思念,也象征着丰收与幸福。
无论您是通过什么方式庆祝中秋节,最重要的是与家人朋友共享快乐时光,共同度过一个难忘的节日。
中秋节的十大知识点

中秋节的十大知识点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农历八月十五当天庆祝。
以下是中秋节的十大知识点:1.起源: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中国农耕文化,人们在丰收之际感谢自然的恩赐,并祈求更好的未来。
同时,中秋节也与嫦娥奔月的传说有关。
2.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庆祝,这是因为农历每个月的十五是月圆之时,象征着团圆和祥和。
4.月饼:中秋节的传统美食是月饼,它是一种圆形的糕点,通常有各种馅料,如豆沙、莲蓉和咸肉等。
月饼象征着团圆和祥和,人们常常与家人和朋友一起分享月饼。
5.赏月:中秋节的庆祝活动之一是赏月。
人们会在户外或在自家的庭院里摆放桌椅,一边赏月一边品尝月饼和茶。
这是一种体验大自然、享受和平和幸福的方式。
6.诗词与赋予:中秋节有悠久的传统诗词和赋予。
许多古代文人都创作了与中秋节有关的诗歌和散文,以表达他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7.祭拜:中秋节也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的重要节日。
人们会在中秋节期间举行祭拜仪式,向祖先和神灵祈福,希望家庭平安和生活幸福。
8.灯笼:在中秋节期间,中国人会点亮灯笼来庆祝。
灯笼是一种装饰性的照明设备,常常有各种形状和图案。
点亮灯笼象征着希望光明和幸福永驻。
9.舞狮与龙舟赛:中秋节期间,人们还会举行各种传统活动,如舞狮和龙舟赛。
舞狮是一种传统的舞蹈表演,有助于驱邪和庆祝丰收。
龙舟赛是一种传统竞技活动,人们划着龙舟在水上比赛。
10.中秋节在世界各地的庆祝:中秋节不仅在中国庆祝,也在全球华人和东亚地区的许多国家庆祝。
例如,台湾、香港、新加坡、韩国和日本等地也有自己的中秋节庆祝活动。
这些都是中秋节的十大知识点,展现了中秋节的起源、传统庆祝活动和象征意义。
中秋节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家人团聚和社区和谐的象征。
中秋节的十大知识点

中秋节的十大知识点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全家团聚、共享美食、赏月的时刻。
然而,除了欣赏明月和饮食文化,中秋节背后有更多的知识和传统。
下面将介绍中秋节的十大知识点,带你了解更多这个古老节日的文化内涵。
一、中秋节起源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其具体起源时间尚不确定,但起源在周朝之前是广泛共识。
中秋节起源于对自然现象的崇拜,即属于一种在东亚地区流行的农事活动节日。
二、中秋节团圆中秋节象征着团圆和家庭的重要时刻。
在这一天,家庭成员会放下手头的工作,回到家中团聚。
无论家庭成员如何忙碌,中秋节都是他们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刻。
三、中秋节的月亮中秋节与明月的美丽景象息息相关。
人们相信在中秋之夜,月亮最圆最明。
据说,中秋节的月亮是全年最亮的,象征着团聚、明亮和幸福。
四、中秋节的嫦娥奔月中国传说中,中秋节的背后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嫦娥奔月。
它是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讲述了嫦娥嫁给哪吒的哥哥后,因误食仙丹而飞向月球。
这个故事表达了人们对家庭团聚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五、中秋节的月饼中秋节最有代表性的特色之一就是月饼。
月饼是中秋节期间最重要的食物之一。
它的外壳圆润光滑,内部包含各种不同的馅料,如莲蓉、豆沙和五仁。
每年中秋节期间,人们会一起分享月饼,象征着团聚和幸福。
六、中秋节的赏月活动中秋节的夜晚,人们会聚集在一起,赏月。
他们会在院子里或公园中搭建凉亭,围坐在一起,观赏明亮的月亮。
此外,一些地区还有民间的灯谜游戏和舞龙表演等活动。
七、中秋节的民间故事中秋节还有许多其他的有趣民间故事,如“桂花香又远,不如妈笑甜”,“宛如神韵的星月珠”等等。
这些故事都与传统文化和神话传说息息相关,丰富了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八、中秋节的节日美食除了月饼,中秋节还有其他美食值得品尝。
烧鸭,烤鸭,蟹,鲜花松鸭蛋等都是中秋节丰盛的节日美食。
这些美食不仅丰富了节日的味蕾,还代表了丰收和幸福。
九、中秋节的文化庆祝中秋节不仅是家庭团聚的时刻,也是许多传统文化庆祝的重要时间。
中秋节节日知识大全

中秋节节日知识大全共20个1. 日期:中秋节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即农历秋分之后的第一个满月。
2. 月亮:中秋节的主题之一是赏月。
在这一天,人们喜欢一家人一起赏月,赏月有助于家庭团聚。
3. 吃月饼:中秋节最著名的传统之一是吃月饼,这些圆形的糕点代表团圆和圆满。
4. 传说:中秋节有着许多不同的传说,最著名的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5. 灯笼:人们常在中秋节挂灯笼,灯笼的形状和颜色各异,营造出欢快的氛围。
6. 家庭团聚:中秋节是家庭团聚的重要节日,人们常回家与家人共度这一节日。
7. 赏桂花:中秋节时,桂花盛开,人们喜欢赏桂花,桂花也是月饼的香料之一。
8. 烧香:人们在中秋节也常烧香拜月,祈求平安和好运。
9. 地区:中秋节是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传统节日,各地有不同的庆祝方式和传统。
10. 舞狮:有些地方会在中秋节表演舞狮,以庆祝节日。
11. 家禽赛事:在一些地方,家禽(如鸽子和鸡)比赛也是中秋节的一部分。
12. 月饼种类:月饼有多种口味和馅料,包括豆沙、莲蓉、蛋黄和肉类等。
13. 外国庆祝:中秋节也在一些东亚国家和地区庆祝,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
14. 中秋节歌曲:中秋节有一些流行的歌曲,如《月儿圆》和《问中秋》。
15. 团圆饭:人们常在中秋节举行特别的团圆饭,享受美食和家庭聚会。
16. 月亮传说:月亮在中秋节时被认为特别明亮和圆润,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17. 赏月活动:一些地方会举办露天赏月活动,邀请人们一起赏月,唱歌和跳舞。
18. 现代庆祝:除了传统的庆祝方式,现代中秋节也包括灯光秀、焰火和各种文化演出。
19. 商业机会:中秋节也是商家的商业机会,各种中秋节礼品和装饰品在市场上热销。
20. 中秋节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关于中秋节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中秋节的知识点总结中秋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中秋节的起源、传统习俗、象征意义以及相关食品等方面,总结中秋节的知识点。
一、中秋节起源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农业社会,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46年的西周时期。
根据历史记载,中秋节最初是为了庆祝秋季的丰收而设立的,人们在这一天会举行祭祀仪式,感谢上天赐予的收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秋节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家庭团圆和思念亲人的节日。
二、传统习俗1. 赏月:中秋节的最主要习俗就是赏月。
人们在晚上携带月饼、水果等美食,一起聚集在室外或开阔的地方观赏明亮的圆月。
月亮圆满象征着团圆和完美,赏月也寄托着人们对家人、亲人的思念之情。
2. 吃月饼:中秋节必不可少的美食就是月饼。
月饼是用糯米皮包裹着各种馅料制成的一种传统糕点,口感香甜,种类繁多。
除了传统口味的莲蓉、五仁和豆沙外,现代还有各种创意口味,如冰皮月饼和巧克力月饼等。
3. 点灯笼:在中秋节期间,人们会制作各种各样的灯笼,并在家门口或室外悬挂。
灯笼多以红色为主色调,形状有圆形、花形等,寓意吉祥和团圆。
4. 拜月神:一些地方会举行拜月神的仪式,人们会在户外设置供桌,燃起香烛,祈祷家庭平安、健康和福寿双全。
三、象征意义中秋节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品德追求的向往。
1. 团圆思念:中秋节是家庭团圆的重要时刻,无论身在何处,人们都希望能与家人、亲人团聚在一起。
这象征着亲情、友情和家庭和睦,强调了人们对家庭团聚和亲情关怀的珍视。
2. 爱情守望:传说中,嫦娥奔月的故事让中秋节与爱情也产生了紧密的联系。
月亮代表希望与幸福,人们在赏月时往往会表白爱意,祈祷幸福美满的爱情。
3. 祈福祝愿:中秋节也是人们祈福的日子。
人们向上天祈求好运、健康和幸福,同时也祈愿社会安定、国泰民安。
四、中秋节的食品中秋节的美食也是节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有月饼、柚子、石榴、苹果、葡萄等。
1. 月饼:作为中秋节最为代表性的美食,月饼具有丰富的口味和造型。
中秋节的十大知识点

中秋节的十大知识点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知识点如下:1.起源: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祭月活动。
据传,中秋节最早是古人祭祀月亮和感恩丰收的节日,后来逐渐演变为家庭团聚、赏月、吃月饼等习俗。
2.时间:中秋节日期在农历八月十五,通常在9月份的一些日子。
由于农历和公历的差异,中秋节的具体日期每年都会有所变动。
3.月饼:中秋节最著名的食品是月饼。
传统的月饼是圆形的,有多种口味,例如莲蓉、豆沙、五仁等。
月饼寓意着团圆和完美,通常在赏月时与家人、亲友一同分享。
4.赏月:中秋节的一个重要活动是赏月。
在这一天晚上,人们会在户外或室内布置庭院,点亮灯笼,围坐在一起赏月。
月亮在中秋节的晚上通常会比平时更加明亮、圆润。
5.诗词:中秋节是中国文人的重要创作主题之一、许多古代文人都会写有关中秋节的诗词。
其中最有名的是唐代文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传说故事:中秋节有很多与月亮相关的传说故事。
最著名的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传说中,嫦娥是一个美丽的仙女,她善良而聪明,最后她因为吃了仙丹而变成了仙女,飞上了月亮。
7.江南水乡:中秋节也是江南水乡的一个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在江边、湖畔等水域边观赏月亮,欣赏月亮的倒影在水面上,这是一幅充满诗意的景象。
8.江瑶柱:中秋节还有一个特殊的节目,叫做“江瑶柱”。
江瑶柱是一种特别的香肠,内含有鸭肉、鸡肉、猪肉等多种肉类和香料,制作工艺非常复杂。
江瑶柱寓意着人们希望自己像月亮一样圆满、圆润。
9.传统习俗:中秋节还有一系列的传统习俗。
除了赏月和吃月饼外,人们还会悬挂艾草和菊花,以驱邪和祈福。
同时,还有舞龙、舞狮、打太极等相关表演,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10.文化传承: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千年来,中秋节一直作为家庭团聚、友情、亲情和爱情的象征,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通过了解这十大知识点,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秋节的起源、文化内涵和庆祝活动。
关于中秋节的相关知识内容

关于中秋节的相关知识内容第一、起源与历史(一)起源:中秋节起源较早,有多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它起源于古代的祭月活动,另一种说法则与秋季丰收有关。
(二)历史演变:在唐朝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并且在宋朝时进一步普及。
明清时期,中秋节的庆祝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第二、节日习俗(一)赏月:中秋节的一个重要习俗是赏月。
人们通常在这个晚上观赏月亮,欣赏其圆满和明亮,象征团圆和美好。
(二)吃月饼: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食品。
月饼通常是圆形的,象征着圆满和团圆。
传统月饼的馅料有豆沙、莲蓉、五仁等,现代则有更多创新口味。
(三)团圆: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时刻。
许多家庭会在这个节日聚在一起,共享团圆饭,表达对家人和亲情的珍惜。
(四)提灯笼: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儿童,会提着五颜六色的灯笼,进行灯笼游行,增添节日的气氛。
第三、相关传说(一)嫦娥奔月:这是最著名的中秋节传说之一。
传说中,嫦娥因服用长生不老药而飞升至月宫,成为月亮上的仙女。
每年中秋节,嫦娥都会在月亮上望着地球,等待她的丈夫后羿。
(二)后羿射日:传说中的后羿曾射下九个太阳,拯救了人间,他的妻子嫦娥后来因盗取不死药而奔月。
(三)吴刚伐桂:传说吴刚因犯错被罚在月宫伐桂树,但桂树每次被砍伐后都会重新长出来,吴刚永远无法完成任务。
第四、现代庆祝(一)庆祝活动:现代的中秋节庆祝活动包括举办晚会、文化演出和节日集市等。
许多地方还会举行大型的灯展和文艺表演。
(二)文化交流: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秋节也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节日。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了解和庆祝这个传统节日。
第五、中秋节的象征意义(一)团圆与幸福:中秋节象征着家庭的团圆与幸福,是亲人相聚、分享美好时光的时刻。
(二)丰收与感恩:节日的庆祝也体现了对自然的感恩,庆祝秋天的丰收和大自然的恩赐。
中秋相关的知识

中秋相关的知识中秋节,又称为月夕、秋节、追月节等,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日,正值秋季,是人们感恩丰收、团圆共聚的时刻。
下面将围绕中秋节展开相关的知识介绍。
一、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起源于古代中国周朝时期,那时人们崇拜太阳,认为太阳是最有力量的神灵。
后来,随着祭祀月亮的习俗流传开来,中秋节也逐渐成为团圆的象征。
相传,中秋节的起源与古代的祭月行为有关,这是为了祈求丰收和感谢月亮女神嫦娥的帮助。
二、中秋节的传统习俗1. 赏月:中秋节的主要活动之一就是赏月。
人们会在这一天晚上赏月,赏月时一般会点亮灯笼、烛台等,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
同时,也有吟诗赋词、赏月饮茶、赏月吃月饼等活动。
2. 吃月饼:中秋节最重要的食品是月饼。
月饼外皮酥脆,内陷多种口味,如豆沙、莲蓉、五仁等。
吃月饼象征团圆,也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
3. 赏桂花:中秋节正值桂花盛开的季节,人们会赏桂花,欣赏其芬芳馥郁的香气,体验秋天的美好。
4. 点灯笼:在中秋节晚上,人们会点亮各种各样的灯笼,如纸灯笼、莲花灯等,照亮夜空,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三、中秋节的神话传说中秋节有许多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嫦娥奔月》。
相传,古代有十个太阳,炎热难耐。
后羿射下九个太阳,拯救了人们的生活。
为了感谢他,人们将永生草赐给他。
后羿的妻子嫦娥偷吃了永生草,飞上了月亮,成为月宫中的仙女。
四、中秋节在不同地区的特色中秋节在中国各地有着不同的庆祝方式和特色食品。
例如,广东地区的中秋节庆祝活动非常盛大,人们会举行舞狮、舞龙等民俗表演。
而在福建地区,人们则会制作“茶果”,一种用茶叶包裹果肉的特色食品。
五、中秋节的文化传承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人们通过中秋节的庆祝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增进社会和谐。
六、中秋节的现代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中秋节的庆祝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现代人除了传统的赏月、吃月饼等活动,还会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等方式与远在他乡的亲友进行视频通话,共享团圆的喜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节知识大集锦一、中秋节简介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而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仲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从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中秋节的由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节"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新唐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
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给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
自汉至唐,骚人墨客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
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
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在我国封建社会,开科取士,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一件大事。
而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举行。
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
每到中秋,必须进行隆重庆贺,成为全社会人民的重要风俗,经朝历代,盛行不衰,中秋节逐渐成为我国四大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之一。
三、中秋节的传说嫦娥奔月的故事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涸,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汗马功劳,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
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一半,能长生不老,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轻而易举的骗过了后羿。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
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
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
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每天都到月亮前观望着爱妻。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和月饼,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这个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赞美了嫦娥,与古文献有关嫦娥的记载相比较,可见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饰,使嫦娥的形象与月同美,使之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
与现代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
将往,枚占于有黄。
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
’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嫦娥变成癞蛤蟆后,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各地月饼的传说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备祭品。
而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是由元朝末年流传下来的。
元朝末年,汉人打算起来反抗蒙古人的统治,却苦于无从传递消息。
后来刘伯温想出一条计策,到处散布流言,说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户户都在中秋节买月饼来吃,才能避免。
人们买了月饼回到家中,发觉里面藏着纸条,上面写着"中秋夜,杀鞑子,迎义军!"于是众人纷纷起义反抗统治者,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就是这样留下来的。
无锡人中秋早晨一般都吃红烧玫瑰糖芋头,据说也与此有关。
相传蒙古灭宋之后,民族压迫深重,汉人时刻都想反抗。
有一年,大家约好中秋之夜一齐动手。
为了厌胜,人们要吃红烧芋头,象征"鞑子"人头落地,这就是现在中秋节吃糖芋头的来历。
这个传说在潮汕各地则变异为当时元朝统治者规定,每户潮人家都要住一个蒙古兵,受汉人供养,监视汉人的行动,并且只允许三家共用一把菜刀。
老百姓恨极了,便趁着中秋节吃月饼的机会,把相约举事的纸条,放在月饼馅子里。
潮人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因此每至中秋,则以芋头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广东各地有中秋节吃芋头的习俗,据说是纪念元末杀鞑子的历史故事。
中秋节杀鞑子后,便以其头祭月,后来改以芋头代替。
至今广东人剥芋皮时仍称为"剥鬼皮" 四、中秋节的习俗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
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
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
《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
朝日之朝,夕月之夕。
"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
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文人赏月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
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
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
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
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民间拜月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
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
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五、中秋节诗句锦集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六、最新中秋节灯谜·1、中秋归来打一词牌名·2、嫦娥下凡打一花名·3、中秋菊开打一成语·4、明月照我还打一明代人名·5、举杯邀明月打一礼貌用语·6、寂寞嫦娥舒广袖舞蹈术语·7、华夏共赏中秋月旅游用语·8、中秋度蜜月打一成语·9、清风拂面中秋夜打一四字常用语·10、一轮明月挂中天打一四字股市术语·11、举头望明月打一中药名·12、中秋月饼打一电脑名词·13、中秋别后重团圆打一影片名·14、中秋望月打一《红楼梦》诗名·15、中秋过后又重阳打一郑板桥诗句附灯谜答案1、八归2、月季3、花好月圆4、归有光5、赏光6、水袖7、观光8、花好月圆9、明月清风10、日涨盈亏11、当归12、软盘13、第二次握手14、贾语村的《对月寓怀》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