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实验基础教案

初中物理实验基础教案

初中物理实验基础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实验在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认识到实验是检验物理理论正确性的重要手段。

2. 掌握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物理实验。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1. 实验在物理学研究中的作用2. 实验的基本步骤3. 实验注意事项4. 简单物理实验操作示范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一些物理现象,想不想知道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2. 教师回答: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探究这些物理现象的原理。

二、讲解实验在物理学研究中的作用(10分钟)1. 介绍实验在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2. 举例说明实验在物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三、讲解实验的基本步骤(10分钟)1. 提出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实验?2.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目的是什么?3. 讲解实验的基本步骤:a. 准备实验器材和实验环境b. 设计实验方案c. 进行实验d. 分析实验结果e. 撰写实验报告四、讲解实验注意事项(10分钟)1. 安全第一,遵守实验纪律。

2. 熟悉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

3. 注意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爱护实验器材,文明实验。

五、简单物理实验操作示范(15分钟)1. 选择一个简单的物理实验,如测定重力加速度。

2. 示范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实验在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2. 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物理实验。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物理素养。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后续物理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教学大纲学分: 2 学时:36审核人:执笔人:面向专业:物理学一、课程定位教学对象:物理专业本科生;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二、教学目标(一)以现代教师教育理论为指导,运用先进的教师教学技能发展策略,借助现代化视听设备,系统训练高师物理教育学生以物理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基本技能和师生交流与沟通的基本技能。

通过训练使学生经历构建并实施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体验与学生交往和互动的过程.初步掌握基础物理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

(二)以基础物理实验室为依托,提供开放性,多层次,自主探究式的基础物理实验条件和资源,通过实验教学与训练,发展学生的基础物理实验设计能力,常规教学物理实验的运用能力.低成本物理实验的开发和运用能力。

了解计算机在基础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通过与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整合,设计并实施以物理实验为背景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并实施以实验探究为特征的学生学习活动。

初步掌握与基础物理课程教学相适应的实验教学基本技能。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二编中学物理实验研究 (共36学时)第一章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引论1. 1 教学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1.2 教学物理实验研究的指导思想1.3 物理实验教学的考核与评价第二章实验能力的基本要求2.1 观察能力2.2 操作能力2.3 编制实验程序与数据处理能力2.4 设计简单实验制作简单仪器的能力实验研究课题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实验研究课题二、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第三章实验教学的方法3. 1 从直接感受中建立物理概念3.2 用探究的方式认识物理规律3.3 激发科学兴趣,通过实验做科学3.4 用实验手段解决物理问题实验研究课题三、测定普适气体恒量R实验研究课题四、电磁学实验实验研究课题五、测量表头的内阻和电源电动势极其内阻第四章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研究4.1 物理课堂演示实验的教学设计4.2 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实施4.3 低成本物理演示实验的意义与设计4.4 演示实验专题研究示例4.5 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训练实验研究课题六:一组静电实验实验研究课题七:演示电表的使用与改装实验研究课题八:分光镜的使用与光谱定性分析第五章探究式物理实验的教学策略5.1探究式学习方式及其意义5.2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5.3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5.4实验探究教学示例5.5探究式实验教学专题训练实验研究课题九:弹簧振子的周期与振子质量的关系实验研究课题十:练习使用学生示波器实验研究课题十一:传感器在物理实验上的应用研究第六章学生实验教学研究6.1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目的6.2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要求6.3边学边实验6.4学生分组实验研究示例6.5学生分组实验教学的专题训练实验研究课题十二:直流电路实验实验研究课题十三:感应圈和分光镜的应用实验研究课题十四:用双缝实验测定色光波长第七章物理实验设计与研究7.1 实验设汁的目的7.2实验设计的程序7.3实验设计的示例7.4实验设计专题训练实验研究课题十五:验证交流电的有效值与最大值的关系实验研究课题十六:测定铅笔心的电阻率第八章课外实验与趣味实验8.l 物理课外实验活动的意义类型和要求8.2物理课外实验设计示例8.3趣味物理实验的类型及其意义8.4趣味物理实验设计示例第九章中学物理实验仪器9.1 中学物理实验仪器的分类9.2 中学物理实验仪器的维护9.3 一些物理常用实验仪器简介9.4 计算机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9.5 中学物理实验仪器的改装与设计附录:选做研究课题:1.用频闪照相法研究物体的运动(平抛,自由落体,斜抛,转动,摆动等) 2.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及纸带数据处理训练3.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及计算阿伏伽德罗常数4.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5.描绘的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6.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7.研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8.研究电动玩具电机的能量转化9.一种测定铜的电化当摄的实验方法10.用万用表探索黑箱中的电学元件11.传感器的简单使用12.热敏元件特性的实验研究13.光敏元件特性的实验研究14.简单温度自动控制实验研究15.伏安法测电阻实验设计与系统误差的研究四、考核方式、方法实验考试,平时成绩30%,考试成绩70%。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引言: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科学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物理教学大纲的特点,就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方式进行详细阐述。

一、教学目标1.1 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通过实际操作的过程,学生将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调节实验参数并准确记录实验数据的能力,为日后科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1.2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学生需要通过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展现创新思维,提出新的实验方案和解决方案。

1.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在物理实验中,学生需要通过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课程应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生将学会协作与沟通,培养领导者和团队成员的角色认知。

二、课程内容安排2.1 实验内容选择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内容应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和基础知识来确定。

实验内容应与课程教学内容相衔接,既能够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可以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方面的实验项目。

2.2 实验条件与设备实验课程应明确所需实验条件与设备,并给予学生清晰的实验操作指导和安全注意事项。

对于条件有限的学校,可以采用虚拟实验、模拟实验等方式来替代实际操作,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实验原理。

2.3 实验步骤与要求每个实验项目应明确实验步骤和要求。

学生在进行实验前,需要提前阅读实验指导书并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操作要点。

实验指导书应提供详细的实验流程、数据记录要求和实验结果分析等。

三、实验评价方式3.1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完成每个实验项目后,应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评价应重点考察学生对实验目的、原理的理解,实验数据的处理和结果分析能力。

物理试验教学大纲

物理试验教学大纲

《物理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022001-02课程名称:物理实验英文名称:College Physical Experiment (1)-(2)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学时:60学分:4适用对象:全校理工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大学物理》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性质: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基本结构及物质运动规律的科学,它本身以及它与各个自然学科、工程技术部门的相互作用对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对当代和未来的高新科技的进步和相关产业的建立都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作为人类追求真理、探索未知世界的工具,物理学是一种哲学观和方法论,它深刻影响着人类对自然的基本认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生活,在人的科学素质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它反映了理工科及各个学科科学实验共性和普遍性的问题。

它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与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综合能力,以适应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对人才的需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课程的目的:物理实验课是高等理工科院校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必修通识课程,是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

物理实验课覆盖广泛的学科领域,具有多样化的实验方法和手段,以及综合性很强的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

本课程的具体任务:1、培养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基本素质,确立正确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通过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不确定度分析、数据处理的理论和方法,学会常用仪器的调整和使用,了解常用的实验方法,能够对常用物理量进行一般测量,具有初步的实验设计能力。

2、培养与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通过物理实验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实验现象,建立合理的模型和定量研究物理规律;能够运用物理学理论对实验现象进行初步的分析判断,逐步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够完成符合规范要求的设计性内容的实验,进行简单的具有研究性或创意性内容的实验。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物理实验中心河北工业大学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物理实验中心河北工业大学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英文名称:University Physics Experiment实验学时:60学时(春天学期30学时;秋季学期30学时)适应专业:全校理工科各专业一、实验目的: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一般规律及物质大体结构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它的进展不仅推动了整个自然科学,而且对人类的物质观、时空观、宇宙观乃至人类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物理学的研究必需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必需依托观察和实验。

物理实验在物理学的进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和直接的作用。

实验能够发觉新事实,实验结果能够为物理规律的成立提供依据。

归根结底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无论物理概念的成立仍是物理规律的发觉都必需以严格的科学实验为基础,并通过此后的科学实验来证明。

实验物理与理论物理相辅相成。

规律、公式是不是正确必需经受实践查验。

只有经受住实验的查验,由实验所证明,才会取得公认。

物理学又是今世技术进展最主要的源泉。

物理实验的方式、思想、仪器和技术已经被普遍地应用在各个自然科学领域和技术部门和其他学科领域。

本课程是高校各理工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实验课,它与普通物理理论课程既有紧密的联系,又彼此独立。

它不同于一般的探索性的科学实验研究,每一个实验题目都通过精心设计、安排,实验结果也比较有定论。

它不仅能够加深大家对理论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可使同窗取得大体的实验知识,在实验方式和实验技术诸方面取得较为系统、严格的训练,是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创新训练及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同时在培育科学工作者的良好素质及科学世界观方面,物理实验课程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和任务: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物理量的测量,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物理实验的“大体知识,大体方式和大体技术”(即“三基”能力);并能运用物理学原理和物理实验方式来研究物理现象和规律,加深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

2.培育与提高学生从事科学实验的素质。

其中包括: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不怕困难,主动进取的探索精神;遵守操作规程,珍惜公共财物的优良道德;和在实验进程中彼此协作,一路探索的团队合作精神。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本科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科学实验课程。

它在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活跃的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和适应科技发展的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我校目前每年上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学生多达五千人,三十三万人时以上。

在创建高水平大学和高素质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围绕我校培养高素质拔尖人才的宗旨,建立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探究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物理实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按四个层次(四级物理实验)分别面向全校各相关专业的学生开课。

每级物理实验的教学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四级物理实验分别对应着四个学期的物理实验教学。

一级物理实验(基础物理实验)必修一、教学目标及要求本级物理实验主要包含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和基本测量方法与误差分析等知识领域,涉及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学等各个学科。

本级物理实验是大学物理实验的基础性、普及性实验,是本科生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

本课程面向理、工、文、商等各专业学生开课。

二、实验教学安排及教学内容1.第3周、第4周:绪论(1)物理实验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2)不确定度与数据处理2.第4周:配合不确定与数据处理的实验实验1. 单摆的设计和研究,实验2. 时间测量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实验3.第5周---16周:学生按课表大循环做实验每周完成下列实验中的1个实验,每个实验4学时。

“示波器测量时间”、“用天平测量质量”、“直流电表和直流测量电路”、“用热敏电阻测量温度”、“半导体温度计的设计与制作”、“声速的测量”、“直线运动与碰撞”、“钢丝杨氏模量的测量”、“切变模量的测量”、“固体比热容的测量”、“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落球法测定液体的粘度”、“交流电及整流滤波电路”、“测量螺线管的磁场”、“透镜参数的测量”、“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8学时)”、“干涉法测微小量”、“用密立根油滴实验测电子电荷”、“光电效应法测普朗克常量”4.第17周:考试按课表大循环学生自主设计完成一个实验,当场交实验报告。

北航基础物理教学大纲

北航基础物理教学大纲

北航基础物理教学大纲北航基础物理教学大纲北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中国一流的理工科大学之一,其基础物理教学大纲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基础物理作为理工科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物理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北航基础物理教学大纲的内容和特点。

首先,北航基础物理教学大纲涵盖了广泛的物理领域。

大纲中包括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等基础物理学科内容。

这些学科是理解和掌握物理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也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前置知识。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建立起对物理学的整体认识,并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北航基础物理教学大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物理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相辅相成。

在大纲中,北航规定了一定的实验教学内容,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的概念和原理,并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另外,北航基础物理教学大纲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大纲中,除了基础的物理知识和原理,还强调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大纲希望学生能够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复杂的物理问题。

此外,北航基础物理教学大纲还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在大纲中,物理学与数学、力学、电子学等学科的联系被强调。

这种跨学科的融合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物理学的概念和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其他学科中。

这种综合性的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思维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北航基础物理教学大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在大纲中,强调了学生在物理学研究和应用中应该具备的科学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这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价值观培养的教学理念,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中,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大学物理实验 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实验 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大纲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大纲引言:大学物理实验是物理学专业学生进行实践探究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巩固和拓展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大纲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大纲的内容和结构,以及其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效果的影响。

一、实验教学大纲的内容1. 实验目的和背景:每个实验都应该明确阐述实验的目的和背景,让学生了解实验的意义和应用领域。

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 实验原理和方法:详细介绍实验所涉及的物理原理和实验方法,包括实验装置的搭建和使用。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掌握实验操作的技巧。

3. 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列出实验的具体步骤,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束后的数据处理方法。

这有助于学生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并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4. 实验结果和讨论: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和理论知识进行结果分析和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这有助于学生培养科学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5. 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在实验中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的规定,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化学药品,预防事故的发生。

二、实验教学大纲的结构1. 基础实验: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等基础物理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

2. 进阶实验:包括电磁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等进阶物理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3. 综合实验:将多个物理学领域的知识综合运用,进行综合性的实验研究。

这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创新实验: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和创新性实验研究,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实验教学大纲的影响1.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通过实验教学大纲的指导,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提高他们的实验技术水平。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大学物理实验》是高等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实验课程,旨在通过系统性的实验训练,培养学生具备严谨的科学思维、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学生在物理学科以及其他理工科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理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掌握实验数据的记录、处理和分析技巧。

2、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

3、帮助学生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将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涵盖以下内容:1、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实验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实验方法的选择等。

2、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如长度、时间、质量、温度、电流等。

3、力学实验:包括物体运动规律的研究、刚体转动惯量的测量等。

4、热学实验:研究热力学过程,如热传导、热辐射等。

5、电学实验:研究电路特性,如电阻、电容、电感的测量等。

6、光学实验:研究光的传播、干涉、衍射等规律。

7、现代物理实验:涉及量子力学、原子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等领域。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教师简要介绍实验原理、目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2、实验操作: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进行实验操作,教师现场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数据处理与分析: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4、讨论与总结: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进行课堂汇报,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

五、评估方式1、实验操作评价: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行评价。

2、实验报告评价:根据实验报告的完整性、逻辑性、科学性和准确性进行评价。

3、课堂讨论评价:根据学生的参与度、思考深度和问题解决能力进行评价。

六、课程安排本课程安排为12周,每周一次,每次2学时,共计24学时。

具体安排如下:1、第1周:课程介绍与实验安全教育。

2、第2-3周:基本物理实验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大学物理实验—基本实验》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实验—基本实验》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实验—基本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面向对象:全校管理、人文学科及工科各专业一年级学生。

2、开课院(系)、教研室:理学院物理系3、学时/学分:27学时/1.5学分4、推荐教学参考书:《大学物理实验》(修订版),梁华翰、朱良铱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大学物理实验》(讲义)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实验中心,2004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学生进行科学试验、研究基本训练的必修课程,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实验的基础课。

它重在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素养,是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关物理实验的思想、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把物理实验基本仪器的和物理实验基本技能以及对实验数据的综合处理能力传授给学生,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克服困难,坚韧不拔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本课程所讲授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误差理论、常用的数据处理基本方法;物理实验中的基本测量方法和基本测量技术。

四、本课程实验课对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要求1.学习物理的基本理论,以及物理实验思想,物理实验基本方法,数据处理方法等。

2.学习掌握物理实验中常用物理量的测量和常用仪器的正确使用技能。

3.通过实验,学生应能有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4.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研究的素养,初步形成有科学实验研究的能力。

五、实验项目的设置与学时分配序号实验名称要求学时1 实验绪论必开 32 声速的测量选做 33 简谐振动的研究选做 34 用直流电桥测量电阻选做 35 集成霍耳传感器的特性测量及应用选做 36 用纵向磁聚焦法测定电子荷质比选做 37 太阳电池伏安特性的测量选做 38 电阻应变片传感器灵敏度的测量选做 39 连续信号和瞬态信号的测量选做 310 落球法测液体粘滞系数选做 311 光敏电阻基本特性的测量选做 312 光学测角仪的调整与使用选做 313 用CCD成像系统观测牛顿环选做 314 光衍射相对光强分布的测量选做 315 静物全息照片的摄制与观察选做 316 非线性元件伏-安特性的研究选做 3 六.其他说明1.课程教学网站:2.基于学业规范的要求(道德行为规范、作业规范、作业规范、试验规范等)3.考试成绩为学生平时成绩的加权平均。

《大学物理实验》实验教学大纲(一)

《大学物理实验》实验教学大纲(一)

《大学物理实验》实验教学大纲(一)一、课程简介《大学物理实验》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础训练的一门独立的必修课。

它在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知识方面有其它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将为学生终生学习和继续发展奠定必要基础。

该门课程是原国家教委设立的六门重点课程之一,它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中学物理实验的基础上,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学习物理实验知识和方法,得到实验技能的训练,从而初步了解学实验的主要过程与基本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物理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2、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1)通过阅读实验教材和对照实物做实验前的准备。

(2)通过阅读仪器说明书,正确使用常用仪器。

(3)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拟定合格的实验报告。

(4)通过拟定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科技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4、能完成简单的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主动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要求:1.能够完成预习,进行实验和撰写报告等主要实验程序。

2.能够调整常用实验装置,并基本掌握常用的操作技术。

例如:零位调整;水平、铅直调整;光路的共轴调整;消视差调节;逐次逼近调节。

3.了解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方法。

例如:比较、放大、转换等方法。

4.能够进行常用物理量的一般测量。

5.了解常用仪器的性能,并学会使用方法。

6.能用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学习计算机仿真实验。

7.了解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处理数据的初步能力。

其中包括: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直接测量量的误差计算;数据处理的一些基本方法。

三、实验项目绪论目的、任务:使学生了解实验的要求,掌握实验数据测量、处理的有关理论。

基本要求:了解物理实验的要求,学习误差理论及有效数字处理,对本学期的实验内容做初步的了解,重点难点:误差理论,数据处理的一般方法及过程。

实验报告的一般格式。

长安大学《物理实验Ⅰ》课程教学大纲

长安大学《物理实验Ⅰ》课程教学大纲

长安大学《物理实验Ⅰ》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编码:X英文名称: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 I授课语言:汉语学分:2.5学时:45学时(授课3,实验42,上机0,课外0)适用对象:理工类各专业课程性质:通识教育必修课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开课院系:理学院应用物理系使用教材或讲义:主教材:【大学物理实验,潘渊、徐春龙主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公司,2016.8第一版】二、课程简介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物理实验已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理论和方法体系。

对工科院校的学生来说,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一门必修课,也是学生进入大学后系统学习基本实验知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开端。

本课程通过对基本物理现象的观察分析,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常用实验仪器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以及典型的实验思想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实验设计与实验操作的基本能力,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给出实验结果及相应误差的能力。

三、课程任务、目的与要求任务:使学生在物理实验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方面受到一定的训练,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实验素质。

为以后学习其它课程和今后用物理实验的方法解决各专业的问题打好基础。

目的:物理实验课是为大学二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基础实验课。

着重给学生以严格的实验基础训练。

物理实验在实验方法和思想、实验条件的保证、实验仪器装置、实验技术、实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它是一门独立的课程。

物理实验课程除了完成基本训练外,还在第二阶段的选开项目中增设了少量的设计性实验,以便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素质。

要求:1.能通过阅读教材、仪器说明书及有关资料正确地使用仪器。

2.会观察物理现象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3.能够正确记录和处理数据、说明实验结果、撰写合格的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分:3 总学时:48 理论学时:0 实验学时:48一、课程简介大学物理实验是对理工科大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础训练的一门独立的必修课,它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等方面的基础实验内容,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主要过程与基本方法,它旨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将为学生后续课程学习和科研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本课程以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基本物理现象的观察和研究,常用测量仪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为主要内容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综合性运用能力进行严格的培养。

本课程分两学期进行,每学期24学时。

二、课程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实验教学目的:它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等方面的基础实验内容,通过《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物理现象及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

旨在培养大学生科学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将为学生后续课程学习和科研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实验教学要求:1. 掌握大学物理实验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知识。

2. 熟练掌握某些物理量的测量原理和常用的测量方法;正确选择与使用实验仪器,合理拟定实验程序和步骤;能准确完成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撰写合格的实验报告。

3. 培养学生严格、细致、实事求是、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的科学实验态度。

4. 培养学生查阅相关文献的能力;设计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科学、合理地绘制实验图表的能力;科学规范地撰写实验报告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注:实验类型为选做和必做;实验类别为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验证性、演示性等。

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8个必做实验计24学时,从19个选做实验中选择8个实验计24学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物理实验教学大纲(供理科非物理类专业使用)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一门面向全校理科非物理类专业独立开设的基础实验课程。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等方面受到一定的训练,加深对物理学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初步的实验能力、良好的实验习惯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实验素质,并为有关各学科的后继实验课程和今后用物理方法解决本学科问题打好基础。

二、教学要求与教学方法全部内容包括力热学、电磁学、光学和近代物理四个方面的基本实验19个,其中12个为必做实验,7个为选作实验,根据学时要求可将内容进行适当组合。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达到: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如实地记录实验出现的物理现象和实验数据,能根据实验要求设计数据表格与作图,并写出正规的实验报告;2.初步学会用实验方法观察、分析、研究物理现象和规律。

通过实验加深对某些重要物理现象和规律的认识和理解;3.掌握一些常用物理量(如长度、时间、质量、温度、电流、电压、电阻、电感、电容、磁场强度、频率、波长、折射率等)的测量方法和技术。

能正确使用常用物理仪器和量具,了解计算机在实验中的一些基本应用;4.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实验数据、正确表达和评价实验结果的初步能力;5.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尤其是进行实验时的动手能力。

注意使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师重点讲授实验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认真指导、考查学生实验过程,进行实验情况的讲评。

要求学生在实验中手脑并用,学会思索、发现,以及强调科学求实的精神。

运用CIA、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电视机能教学手段于本课程的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教学学时分配和安排本课程讲授按每周3~4学时安排,全学时共54学时。

四、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实验一气垫导轨实验——弹簧振子的简谐振动[目的要求]1、学习气垫导轨的使用方法2、测量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T3、求弹簧的倔强系数R和有效质量m。

[教学内容]1、气垫导轨的构造及使用技术2、测量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3、求弹簧的倔强系数和有效质量(逐差法和作图法)[仪器用具]气垫导轨、滑块、附加砝码、弹簧、光电门、数字毫秒计实验二声速的测定[目的要求]1、了解用驻波法测定声速的原理2、掌握用驻波法测定空气中声速的方法3、学会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教学内容]超声驻波仪的调节、频率的选择、驻波形成、声速测定。

[仪器用具]声波驻波仪、低频信号发生器、数字频率计、毫伏表、屏蔽导线。

实验三用伸长法测钢丝的杨氏模量[目的要求]1、掌握光杠杆的原理及其应用2、学会用伸长法测定钢丝的杨氏模量[教学内容]光杠杆、望远镜、标尺的调整;等量加减砝码,多次测量金属丝的伸长(缩短)量;用逐差法处理数据求得E。

[仪器用具]杨氏模量仪、光杠杆、水准仪、螺旋测微器、钢卷尺、游标尺。

实验四用混合法测固体的比热容[目的要求]1.掌握用混合法测量固体的比热容的原理与方法2.了解外推法散热的修正原理[教学内容]工业天平(或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用混合法测定铝(铜)块的比热容C x;用外推法确定水的初温和末温,求C x。

[仪器用具]量热器、天平、铝(铜)块、电炉、停表、搅拌器、冰块、温度计2支(0~50.00℃和0~100.0℃各一支)实验五用拉脱法测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目的要求]学习用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的原理与方法[教学内容]焦利氏秤的调节;测弹簧的弹性系数k;测水的表面张力,测肥皂水的表面张力。

[仪器用具]焦利氏秤,游标卡尺、酒精灯、温度计、镊子、玻璃皿实验六伏安法测晶体二极管特性[目的要求]1.具体了解和分析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2.学会分析伏安法的电表接入误差,正确选择电路使其误差最小。

3.学会电表、电阻器、电源等基本仪器的使用。

[教学内容]1.伏安法测晶体二极管2AP13(锗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2.用图3-1-5测晶体二极管2CP13(硅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3.用“最佳”电路测2AP13的曲线(选作)[仪器用具]安培计、伏特计、变阻器、转盘电阻箱、甲电池、待测二极管、导线、双刀双掷倒向开关、单刀开关。

实验七直流电桥测电阻[目的要求]1.掌握单臂电流电桥测电阻的原理及其方法2.了解双臂直流电桥测低电阻的原理及其方法。

[教学内容]1.用板式电桥测电阻2.用QJ-24型直流单臂电桥测电阻3.用QJ-19型两用直流电桥测低电阻(自行设计测量方法)[仪器用具]板式滑线电桥、QJ-24单臂电桥、QJ-19两用直流电桥、检流计、微安表、甲电池、稳压电源、标准电阻、开关。

实验八用补偿法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目的要求]1.掌握补偿法原理,了解其优缺点2.掌握VJ-31型直流电位差计的原理,构造及使用方法3.学会用VJ-31型电位差计来较准微安表及测量其内阻[教学内容]1.用滑线式电位差计测量电池的电动势2.用VJ-31校准微安表和测量其内阻[仪器用具]滑线式电位差计,VJ-31型电流电位差计、检流计、标准电池、待测电池、微安表头、电阻箱、电源。

实验九交流电路的谐振[目的要求]1.观察交流电路的串并联谐振现象,理解其实质,明确谐振条件和提高Q值的途径。

2.学会测I~ω曲线3.学会用谐振法测电容4.学会使用正弦信号发生器、晶体管毫伏计和它们的“共地”等。

[教学内容]1.LCR串联电路的谐振观测与分析测R´=30 时的I-f曲线;观测Q值与R的关系;观测f0、Q与C的关系;2.RLC并联谐振的观测和分析[仪器用具]信号发生器、晶体管毫伏计、标准电容、标准电感、电阻箱。

实验十示波器的原理及应用[目的要求]1.了解示波器的结构及示波原理2.学会正确使用示波器展示波形,测量信号的幅值、频率、观测李沙育图形等[教学内容]1.显示电压波形2.检测和应用偏转灵敏度的倒数V/Div值3.观测李沙育图形4.检测示波器的校正信号CAL的频率f c值(选做)[仪器用具]CS-4125型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

实验十一薄透镜焦距的测定[目的要求]1.学习光具座上各元件的共轴调节方法2.掌握测定薄透镜焦距的几种基本方法[教学内容]1.光具座上各元件的共轴调节2.用物距一象距法测凸透镜的焦距3.用贝塞尔法则凸透镜的焦距4.用自准直法测凸透镜的焦距5.用物距一象距法测凹透镜的焦距[仪器用具]光具座、凸透镜、凹透镜、平面反射镜、物(带十字线的毛玻璃屏)、像屏、光源实验十二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目的要求]1.了解分光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掌握分光计的调节要求和调节方法3.用分光计测定棱镜顶角和折射率[教学内容]1.分光计的调节2.用自准法和反射法测棱镜的顶角3.用最小偏向角法测棱镜折射率[仪器用具]分光计、平行平面反射镜、玻璃三棱镜、汞灯(钠灯)实验十三等厚干涉的应用[目的要求]1.通过实验加深对等厚干涉原理的理解2.掌握用牛顿环测透镜曲率半径和用劈尖测微小直径(或微小厚度)的方法[教学内容]1.用牛顿环测定透镜的曲率半径2.用劈尖测量微丝直径[仪器用具]读数显微镜、牛顿环仪、平面玻璃板(两块)、钠光灯实验十四衍射光栅[目的要求]1.观察光栅衍射现象,了解衍射光栅的主要特性2.掌握在分光计上用透射光栅测定光波波长、光栅常数及角色散的方法[教学内容]1.调节分光计和光栅到要求的状态2.测定光栅常数3.测定未知波波长及角色散率[仪器用具]分光计、平行平面反射镜、透射光栅、汞灯实验十五摄影技术[目的要求]1.了解照相机的结构并熟悉其使用方法2.初步掌握黑白摄影与暗室技术[教学内容]1.拍摄几种类型的目的物,选择拍摄条件和冲洗条件进行拍照和暗室处理。

2.印相和放大(选作)。

[仪器用具]照相机、翻拍架、幻灯机、印相机、放大机、胶卷、暗室冲洗设备(显影液、定影液、安全灯、恒温水溶、暗室钟)实验十六光电效应[目的要求]1.通过实验加深对光的量子性的认识2.验证爱因斯坦方程,并测定普朗克常数[教学内容]1.测定光电管暗电流特性曲线2.测定光电管的I-V曲线,确定截止电压-V03.用直线拟合的方法或图解方法求普朗克常数h[仪器用具]PC-Ⅱ型普朗克常数测定仪实验十七夫兰克——赫兹实验[目的要求]1.学习夫兰克——赫兹实验的原理和方法2.了解原子结构的能级间跃迁量子化情况[教学内容]正确连接实验装置线路;根据F-H管参数,选择适当的灯丝电压V F和V G1K、V G2K的电压;调节加速电压,观察电流I P出现10个峰谷;完整真实地测绘出I P-V G2K曲线;求出汞的第一激发电位。

[仪器用具]F-H管电源组,扫描电源、微电流放大器、F-H管、加热炉、控温装置。

实验十八 CCD微机密立根油滴实验[目的要求]1.掌握密立根油滴法测电子电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学习CCD图像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3.了解电视显微测量方法[教学内容]用平衡法测量油滴电荷,通过数据处理求得基本电荷e[仪器用具]OM988油滴仪、CCD电视显微镜、微机密立根油滴仪一套实验十九用光学多道分析器(OMA)研究氢原子光谱[目的要求]1.测定氢原子巴耳末系发射光谱的波长和氢的里德伯常数2.了解光学多道分析器的原理和使用[教学内容]1.光栅单色仪定标(用汞的几条标准谱线)2.测量Hα、Hβ、Hγ、Hδ的波长3.用线性拟合求出里德伯常数R H[仪器用具]氢灯、汞灯(笔型)、透镜、光学多道分析器五、考试方式及评分办法本课程考核以平时考核为主,结合期末实验操作考试,给出一个总成绩,根据学时数给出学分。

平时成绩每个实验给出课堂实习操作分(占60%)和报告分(占40%),应完成的实验各成绩的平均分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8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20%。

对实验中有创新,自选实验完成出色的学生总成绩给予一定比例的加分奖励。

六、教材与参考书王承彦等主编《简明基础物理学第四卷实验物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周殿清主编《大学物理实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沈元华、陆申龙主编《基础物理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实验中心2004年3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