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德于教

合集下载

寓德于教 立心立行

寓德于教 立心立行

寓德于教立心立行寓德于教,立心立行,是一句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

在中文中,我们可以通过一千字以下的文章来探讨这个主题。

立心立行,意思是要有坚定的决心和实际的行动。

在教育中,这意味着学生要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同时还要付诸于实际行动中。

寓德于教意味着教育应该是德育的过程。

在中文教育中,传统的价值观一直被强调。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格言”,强调了知识的广博、审慎思考和实际行动的重要性。

这些价值观不仅仅是学习中文的方法和技巧,更是培养学生品格和道德的指导,使他们成为德行高尚的人。

寓德于教并不仅仅是灌输德行和价值观。

立心立行反映了教育应该注重实际行动,鼓励学生将他们所学应用到生活中。

在中文教育中,学生学习汉字和语法规则,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正确地运用中文。

通过阅读和写作,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

立心立行也反应了教育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在学校里,学生可以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如学生会、社团或志愿者工作。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技巧。

这些经验不仅可以帮助他们个人的成长,还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

寓德于教还意味着教育应该是全面的。

除了传授知识和技能,教育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该被鼓励思考和质疑,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成为具有创造力和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

寓德于教,立心立行是中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理念。

通过将德育与教育相结合,注重实际行动和全面发展,我们能够培养出德行高尚、有思想的学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秀“外”慧“中” 寓“德”于“教”

秀“外”慧“中”    寓“德”于“教”

秀“外”慧“中”寓“德”于“教”----------英语课中实施德育教育的点滴体会《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还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利用专业知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之际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从而接受品德教育,形成美好的心灵品格.陕西旅游版小学英语教科书是一套内容丰富,色彩鲜艳,设计精美的系列教材,以话题为纲,注重能力培养,课文所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有的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的是人类所共同关心的问题。

具有时代感,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启发性和创造性。

如:学校、家庭、动物、购物、时间、文具、健康饮食、环境保护、兴趣爱好、户外活动和良好习惯等。

这些教学内容都渗透了德育因素,教师应努力挖掘这些德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在教学中渗透人际关系、思想品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

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在思想上也得到良好的熏陶,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品德;使他们明确学习外语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得到良好的思想情感教育。

小学英语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德育因素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呢?一、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渗透德育教材是寓德的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课堂寓德的前提。

要在教学中有效的实施德育,就应在研究教材上下工夫,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育目的,抓住结合点,把教材本身固有的思想性挖掘出来,作为课堂教学内容之一,引导学生和教育学生,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

此外,教师要加强德育的育人意识,做到寓德育于语言教学之中。

寓得于教单行材料

寓得于教单行材料

寓德于教单行材料“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是教书育人的口头禅,“寓德于教”也是教书育人的一个较高的境界。

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这些警语往往流于口号而多被人忽视。

“寓德于教”也确实成为难以企及的圭泉,而今有些人束之高阁。

如何有机地寓德于教,成为我长期探索的课题。

在我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是这样做的:一、注重观念,强化意识教书育人,往往思想道德教育不能落实,首要原因是一些教师观念上的问题,他们从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和应有的关注,加上考试制度的制约,人们往往只注重学科书本知识的传授,偏废了道德教育的参与,给教育留下了残缺和遗憾!在教学中,我则首先在自己的思想意识上对“寓德于教”予以高度重视,并坚信“德育为先”的理念,在教书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并决心努力去实践。

二、纳入计划,落实到位要把思想品德教育落实到学科教学之中,应严格地去身体力行,应克服随意性。

我的做法是,把德育工作纳入我每期的学科教学计划之中,在编制每期的教学计划时,我都把《德育工作计划》放在各科之首,在编写学科计划时,又根据教科书的各章节材料渗入“德育”的内容,并把这些内容一一写入学科计划条文之中,这样更能保重“德”真正寓于“教”之中。

如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计划中,我会分别在不同的学习领域中落实“德育”的内容。

在教学信息技术发展的知识时,我会借助对相应章节的信息技术发展的相关内容,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在教学网络知识的时候,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融合教材,力避说教除了教学计划中落实“德育”内容外,在每节课时的教案中,都有明确的三维目标,德育目标体现得更加具体明晰。

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中,然后把“德育”分散落实到每个教程的步骤之中,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照此实施,因此保证了“寓德于教”落实到位,不放空炮。

“寓德于教”[推荐阅读][修改版]

“寓德于教”[推荐阅读][修改版]

第一篇:“寓德于教”“寓德于教”材料常德市江南实验中学徐潜“数学教学无德育可谈”,同行之中也不乏其论。

其实不然,数学中的德育思想教学乃是协调师生合作的楔子,如果运用得当,数学教学也能事半功倍。

本文拟就德育思想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争取表率效应。

教师以身作则、以身示范不仅是师德的体现,也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榜样,教师执教严谨就能感染和影响学生治学严谨,教师思维敏捷、活跃就会使得学生富有朝气,充满创造精神。

寓德育于数学之中,就必须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对育人的认识,增强“寓”的意识,才能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十几年来,我不断钻研《教育学》、《心理学》、《中学数学教材教法》及《数学方法论》等理论,还自订了《数学通讯》、《现代中学数学》、《初中生》等多种杂志,作了大量笔记,然后把适宜于初中数学教学的理论摘录成册,作为“佐料”自然地输送给学生。

再者,教师的认真态度对学生的影响非常重要。

比如,备课就是教学的重要一环,备课的好坏直接影响一堂课的质量,备课不但要有深度、广度、方法和效果,而且要结合本科目知识纵向去备,与其它科目关联着的知识横向挂钩,尽量使自己这堂课在最短的时间内起到最好的效果。

重视课堂四十五分钟,重视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对学生的作用,是教师改进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

二、利用数学史料,激发学生爱国爱科学的激情。

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数学史,中学数学课本也收入了许多生动的素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结合有关的数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数学发展的历史、古代科学家们的杰出成就、现代中国人对数学发展的贡献等等。

比如,《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人民伟大的智慧结晶。

“负数”这个概念,在世界上,中国也是最早使用它的国家;祖冲之的圆周率研究的辉煌成就,表明我国古代数学高度发展的水平;九年义务制课本在安插的“读一读”、“想一想”,许多内容具有一定价值的可读性,如果教师在课余把内容进一步深化,带领学生一起去看,很大程度地能起到带动学生追求真理,探索科学的热情。

乐教勤业 寓德于教

乐教勤业  寓德于教

乐教勤业寓德于教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对教师这一职业又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我深刻地认识到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组成了一个教育教学的有机整体,其中教师起着最关键的作用,而只有有高尚师德的教师,才能使这个有机整体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让自己的教学达到引路人的标准。

一、关心学生的一切,关心一切学生。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关心热爱学生。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注重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

我深深地知道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只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爱全体学生,尤其要关心、爱护、帮助家庭有困难、学习落后、身患疾病的同学。

二、尊重家长,体现自身师德修养。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和永久的教师,他们在人的一生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与家庭是两个并肩工作的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着一个方向行动。

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对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

”在我的日常工作中,我时刻不忘尊重家长,引导家长了解、参与、监督学校的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教育作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为了调动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我不定期通过电话与家长联系,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具体分析,这一做法,使家长对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都很关心。

他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给我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在实际工作中,我把学生在校的表现以各种行式及时反馈给家长,使家长能够详细地了解到孩子在校的纪律、学习、劳动等各方面的表现,再请家长把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及时反馈给我。

这一做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

及时地了解到学生在家的各种表现,为我真实全面地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

我长期坚持这种信息交换,与家长达成共识,共同优化育人环境。

初中历史教学中“寓德于教”有效性策略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中“寓德于教”有效性策略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中“寓德于教”的有效性策略探讨【摘要】学校和课堂是学生德育的主阵地,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如何进行有效的德育、如何有效“寓德于教”具有深远意义。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尚未形成稳固性格特征和道德品质的初中生来说,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应注意“寓德于教”的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从初中历史教学中“寓德于教”的必要性、原则性及其方法上的有效性等角度出发,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的培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策略;寓德于教历史是形成人类道德品性最优良的学科,是“永恒且具建设性的道德遗产”,历史教学“将发挥最自然的伦理价值”。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的我们,理应充分挖掘历史课程中的有效教育信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寓德于教”的必要性(一)新课改的要求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2001年教育部就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提出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并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其中,《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把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把“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理念,其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学生道德素养的要求使基础教育改革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初衷,是历史教育的生命,堪称“历史教育之魂”,最能够体现出历史学科培养道德素养的价值。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教师承担着传播人类文化、人类精神文明、启迪学生智慧的历史使命,应具备特有的道德素养、专业素养等高尚的职业道德,即“史德”。

一个有责任心、爱心、坚持正义、为人师表的教师,本身就是学生的道德楷模。

教师还应具备专业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以及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

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应该既注重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发展和教育研究能力的发展,又注重职业道德素养的发展,这是历史“寓德于教”的前提与基础。

寓德于教 立心立行

寓德于教 立心立行

寓德于教立心立行
寓德于教,立心立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这种传统思想是指在教育和行为
中追求德行和品质优良的境界。

我们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应该将这种思想贯
彻到每一个方面,通过在行为上体现出来,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人格和信仰。

培养学生在道德层
面上的领悟力和思维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区分某些好的或者不利的行为,培养他们独立
思考、够勇气的品格。

让学生具备斗志、实干精神,让他们不畏困难,不惧艰险,不懈努力,不断追求进步。

同时,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他们明辨是非、有行为规范,塑造他们良好的人格,让他们能够成为为社会做贡献的有用之才。

在生活中,我们这些普通人也要将寓德于教的思想贯彻于行动。

从我们一个人的小事
出发,从不断完善自身的品质做起。

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劳动和行动去影响身边的人,让他
们看到我们身上透露出的优良品质,这样才能够把这种传统思想真正地传承下去。

立心立行,是指我们要做到要有一颗正心、积善行,不为个人利益、不为浮华,做一
件事就用心、坚定、不动摇。

我们要在日常行为中做出好的示范和表率,让别人从我们身
上感受到积极向上的力量和正向能量。

我们要塑造一个良好的习惯,从现在开始,保持坚持、不断进步,让这种传统思想真
正地成为我们的一部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为社会带来凝聚力、向心力,让我们的社
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寓德于教 寓教于乐

寓德于教 寓教于乐

寓德于教寓教于乐摘要:思想政治课要围绕学科特点,在课前、课堂、课后都下工夫,寓教于乐,充分发挥道德教育功效。

关键词:德育;乐趣;功能;效果思想政治课理所当然地要加强道德教育,但是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难以走出“说教课”的怪圈,即使是课改以来,所谓的学生“感悟”“启示”还是难以避免地在教师诱导下最终形成一致的定论。

如何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使政治课“寓德于教”“寓教于乐”呢?我谈一些自己的浅见。

一、在课前准备上用工夫根据学生普遍重视理化课,忽视其他文科的现状,要使政治课教学不空洞、不枯燥,课前的准备工作(备教材、备学生、备材料和备教法)是必不可少的。

我认为: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学课程标准、挖教材、搞教研,并借助资料予以深化,切实理解并把握理论体系、基本观点、内在联系和教学重点、难点,做到目标明确,说理透彻,表述清楚,逻辑严谨。

这些似乎是老生常谈,但是它却是教学中需要的内功。

②理论联系实际,根据教材内容,灵活运用适宜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素材,对学生思想认识上和社会现实中存在的一些热点问题,积极引导,提高觉悟,付诸实践。

例如,备“资源配置”这一问题时,我设计出“为什么要进行资源配置?”“当你走上工作岗位后,你怎样做才能合理利用资源?”这样两个问题,然后组织学生看书、思考、讨论得出结论。

这样设计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社会现实,认识资源的重要性,树立创建节约型社会的观念,为他们能成为德高艺精、服务社会的专业型人才而奠定有利的思想基础。

③了解学生,掌握各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因班施教,因材施教,做到“有的放矢”,增强教学成效。

二、在学与教上用工夫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置教学过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想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师必须对自己所教的政治理论和教师职业有坚定的信念。

在教学中要克服各种困难和不良情绪,以自身高昂、坚定的信念感染学生,对学生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学。

寓德于教 立心立行

寓德于教 立心立行

寓德于教立心立行“寓德于教立心立行”的核心理念是将德育融入教学中。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一些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道德素养以及健全的人格。

唐代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到:“既見君子,云何不慶,吾王詩一篇,足以激石中之瑞。

”即所谓的“以文会友”,通过教育来陶冶学生的品德和塑造学生的人格。

这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每个课堂上,教育者都应该依托于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言传身教,引导学生秉持正直、诚信、勤奋、守纪、友爱、勇毅、谦卑等良好的品质。

“寓德于教立心立行”也需要教育者注重激发学生内心的正能量。

让他们在知识的学习中,懂得如何处世,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

教育者需要做好自身的示范作用,在言传身教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只有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真正地教会学生懂得如何成为一个有道德情操、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然后,教育者在实践“寓德于教立心立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和发展潜力,教育者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予以教导。

并且,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困难,在实践“寓德于教立心立行”的过程中,教育者还需要关心学生的情感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寓德于教立心立行”体现的是教育者的社会责任。

教育者作为社会的一员,应该积极承担起对学生的教化工作,引导他们走向光明的未来。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还应该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不断地砥砺自己的道德风范,成为学生的良好榜样。

“寓德于教立心立行”在教育中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塑造学生的人格的重要途径,更是教育者应该不断追求的目标。

教育者需要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教育;在言传身教中,注重激发学生内心的正能量,引导他们秉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教化工作中,积极承担起对学生的培养工作,做好自身的示范作用。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作文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作文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作文英文回答:Incorporating moral education into teaching is an essential aspect of creating a well-rounded educational experience for students. By integrating ethical principles and values into the curriculum, educators can foster students' moral development, promote positive character traits, and prepare them to be responsible and ethical citizens.There are numerous ways to寓德育于教学之中. One effective approach is to explicitly teach moral concepts and values through dedicated lessons or discussions. This can involve exploring ethical dilemmas, discussing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reflect on their own moral beliefs.Another strategy is to embed moral education into the content of academic subjects. For example, in historyclasses, students can learn about historical events and figures through the lens of moral principles, such as justice, equality, and compassion. In literature classes, students can analyze characters and their actions in terms of their moral implications.Furthermore, educators can create a classroom environment that fosters moral behavior. This includes setting clear expectations for student conduct, promoting respectful and cooperative interactions, and providing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practice ethical decision-making.By integrating moral education into teaching, educators can equip students with the knowledge, skills, and dispositions necessary to navigate complex moral dilemmas, make ethical decisions, and contribute positively to society.中文回答: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寓德于教 立心立行

寓德于教 立心立行

寓德于教立心立行寓德于教,是指教育应该注重品德教育,通过教育人们形成好的道德品质。

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德育,将品德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中。

立心立行则是指一个人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有追求的目标,才能积极地行动起来,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我们知道,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而人的素质是包括知识和道德两方面的。

知识是指人们所掌握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它是提高人们认知水平和创造能力的重要基础。

道德则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要遵循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它是人们行为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重要指导。

将寓德于教的理念贯彻到教育中,是为了让学生从小就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成为有道德素养的公民。

教育在品德教育方面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不少学校将道德教育列为必修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

在家庭中,也应该注重家教,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尊重长辈、关心他人、懂得感恩等,这些都是培养一个人德育的重要内容。

但是,在现实的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我们也需要注意不要片面追求知识教育而忽视德育教育。

有些学生成绩优秀,但道德品质却较差,没有感悟到真正的人生价值,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应该多给学生创造交流、互动的机会,引导他们去思考人生和自我,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而树立信念并积极行动起来。

关于立心立行,这个词语也是非常有深度和内涵的。

一个人要有坚定的信念,才能在逆境中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信念是指一个人对生命的看法、对世界的观点和对自己的定位,它是行动的动力所在。

只有有坚定的信念,一个人才能不断地思考、努力拼搏,克服各种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同时,立志成功也要有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态度,做到坚持自己的信念,积极付出,才能迎来成功的一天。

世界上有很多成功人士,他们有一个共性,就是立志成功、坚定决心、不断求进。

无论在哪个领域,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并且以实际行动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就一定会成功。

寓德于教,为人师表--我对师德的一点理解

寓德于教,为人师表--我对师德的一点理解
学 的爱 , 是 主 动积 极 的 爱 。爱是 教 师美 丽 的语 言 , 我 们教 师应 力 。

文, 指 出教 师的三大任务是 : “ 传道 、 授 业、 解惑” , 并强调 : 初 为人师 时, 不知道 自己肩上 的责任, 以为 自己监督教 育作用 , 使学校教 育和 家 庭教 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家 长是 一 支 蕴藏 着 巨大教 育 潜 力的 队伍 ,他 们 中 间很 多
火, 生命之光 , 是教师的人格魅力, 是教育的全部生命。
和永久的教师, 他 们在人的一 生成长 中具有举足轻重、 不可替
我 为什 么成 为 一名 教 师 , 我要 做 一 名什 么样 的教 师? 这是 代 的作 用 。苏联 教 育 家 苏霍 姆 林斯 基认 为 : “ 学校 与 家庭 是 两
寓德于教 , 为人师表
我 对 师德 的一 点 理 解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诗山中学 叶晓阳
什 么是 师 德 ?教 师道德 是 一 种 职 业道 德 。教 师 的职 业道 的发展 中, 有着很 强的向师性 , 教师的一言一行 , 一举一动 , 都
德, 简称 “ 师德 ” , 它是教师和一切教 育工作者在从 事教 育活动 有可能给 学生予扶危定倾 。俗话说 : “ 教 育无小事 ,事事是教 中必 须遵 守的道 德规 范和 行 为 准 则 , 以及 与之 相 适 应 的 道德 育 ; 教 育无小节 , 节节是楷模。 ” 为人师表 , 身教重于言传。 愿广
灵魂 的工程师,在培养教育学生的过程 中,应该像斯大林所 收获 学生真挚 的感情 , 三是收获科研成果。 正是这“ 三重收获” 说: “ 要 小心翼 翼地培养人 ,就要 像 园丁栽培 心爱的花木一 的观念 , 指引我在教育教 学的征途上不断地调整 自己的步伐 , 样 。” 教 师是否拥有 高尚的职业道德 品质 , 主要从几个方面来 潜心钻研 学与教的规律 , 在教育教 学的过程 中, 细细地体会着 看: 一是否忠诚 于人 民的教育事业; 二能否 坚定不移地全 面贯 教 书育 人 带给 我 的 乐趣 。

寓德于教 立心立行

寓德于教 立心立行

寓德于教立心立行
寓德于教,立心立行是古代中国教育理念中的重要思想。

寓德于教是指教育目标的根
本任务是培养德行,而立心立行则是指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道德心态并将其付诸于行动之中。

这两个理念相辅相成,互为依赖,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行是教育的核心任务。

德行是人的品质和道德
准则的体现,涵盖了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孝敬父母、助人为乐等方面。

中国古代文化十
分注重道德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成为真正的人。

中国的教育一直
将培养学生的德行作为首要任务。

立心立行则是强调学生应该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正确的心态,并将其付诸于实际
行动中。

立心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理念,要有远大的目标和宏伟的理想。

立行则是
要付诸于实际行动中,通过实际行动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只有将正确的思想转化为
切实的行动,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应该将寓德于教和立心立行的理念应用到现代教育中。

在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通过教育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德行。


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和理想,通过行动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寓德于教,立心立行是中国传统教育中的重要理念。

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德行,以及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态并付诸于实际行动中,能够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能力,促进社
会的进步和和谐。

这一理念不仅适用于古代教育,也适用于现代教育。

我们应该将这一理
念贯彻到教育中,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寓德于教 寓乐于教

寓德于教 寓乐于教

寓德于教寓乐于教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让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组成了一个教育教学的有机整体,其中教师起着最关键的作用,只有教师寓德于教,寓教于乐,为人师表,才能使这个有机整体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内容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

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对他们的行为和言语进行纠正、导正,这个时候教师需要的耐心、恒心、信心,这些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而且也会使其受益一生。

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所以说,师爱就是师魂。

所以很多时候,我是作为一个倾听者:家里的气氛、父母的不合、妈妈的辛苦、奶奶的娇宠、父辈的期望、自己的梦想……痛苦着他们的痛苦,幸福着他们的幸福。

我们的学生多数来自农村,有的父母身有残疾,有的家庭困难,有的是单亲家庭,对于这些孩子,我们更应该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用教师的爱来平等友善的对待每一个孩子,与学生交谈常要换位思考,使学生从心底里体会到,老师的所作是为了学生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只有坚持这样做,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树起良好的师德形象。

我知道,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

二、尊重家长,是师德修养的重要体现家长是一支蕴藏着巨大教育潜力的队伍,他们中间很多人的素质并不低于教师,而且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和永久的教师,他们在人的一生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我们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教育作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为了调动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我定期把学校各个阶段的学习、活动等情况以《致家长一封信》的形式发给家长,然后,请家长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反馈意见。

以德促教,寓德于教

以德促教,寓德于教

以德促教,寓德于教培训的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就是“提升综合素养”,提高教师师德修养,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强化教师的职业尊严感和使命感,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理性追求和高尚情怀,它也体现着教师对人性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敬畏。

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源泉,更是人格的典范。

但是,教师也是一个个生活在现实、具体环境中的人,只有在行动中锻造师德,以德促教,寓德于教,提升教师发展的自觉性,让每个教师都意识到,只有努力实现自我更新,才能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铸造出自我职业生涯主人的形象。

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教育着学生。

当我们的老师用自己的行动给学生作出表率时,也同时给学生指明了行动的方向。

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

教师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

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以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

教育的神圣还在于在我们塑造学生灵魂的同时,也在塑造自我的灵魂,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这恐怕是其他任何职业所无法比拟的。

的确,在一个个鲜活的孩子面前,只有不断地提高、完善自己,才能够让自己在教师这个称号面前毫无愧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爱,能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拓展。

因此,这是对教师情感素质的要求。

教育不仅是认知过程,更是情感交流过程。

经验表明,情感可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师的教诲,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和行为习惯。

师生情感交流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师心里有了学生,学生就愿意和教师在一起,且有亲近感;教师尊重、理解、关心学生,学生就将更尊重老师,师生坦诚相待,就会心心相印。

寓德于教 立心立行

寓德于教 立心立行

寓德于教立心立行“寓德于教立心立行”,这句话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提到的一句话。

它的含义是通过教育来寓德于人,从而使人们树立一个良好的心态,以积极的行动来实践这种美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教育对人的影响,认为教育是人们品德修养的基石,教育的目的是要让人们在实践中取得长远的成就。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常说“寓德于教立心立行”,因为只有通过教育,我们才能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进步。

教育是一种修养,是立德立身的基础。

在传统的中国文化里,寓德于教是一种普遍的观念。

我们相信通过教育,人们可以学到德行,树立正直的心态,从而以诚信、宽容、谦卑的态度来对待他人。

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教育理念,也反映了我们对教育的重视和期望。

寓德于教要求我们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中国古代,教育就是通过一系列的传统道德教育来培养人的品质。

孔子提倡的“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等思想,都强调了教育对人们品德的塑造。

而如今,“寓德于教立心立行”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就更为深刻了:在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和弘扬传统美德,让学生懂得怎样用真诚和善良的心去对待人,怎样用宽容和包容的态度去接纳世界。

教育要寓德于教,就不能只束缚于课堂之中,更需在实践中落实。

教育不应该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品格。

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真正理解并领会到教育所传递的美德,才能在生活中展现出这些美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把“寓德于教立心立行”这句话贯彻在行动中呢?教育者应该成为学生的模范。

教育者本身就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心态,以身作则,才能影响和感染学生。

学校和家庭要共同努力,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来培养孩子们的品德。

在学校里,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品德养成和情感培养。

在家庭中,父母要成为孩子的第一任教育者,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只有这样,才能让“寓德于教立心立行”这句话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体现。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把“寓德于教立心立行”这句话贯彻在行动中。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作文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作文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作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把德育放进教学里》。

在咱们平常的生活里呀,道德教育可重要啦!它能帮咱们变成更好的人,还能让咱们更明白、更尊重别人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看重养成教育
杨柳学校覃佐中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赋予的职责一是传授文
化科学知识,二是教育学生怎样做人。

即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
行养成教育。

通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时间,提高学生的道德认
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养成良好的习惯,
既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又学会怎样做人的道理,有目的地培养一代又
一代学生。

学生养成教育和德育是相辅相成的。

教师必须首先做到关爱学生,体贴学生。

一名受教育者他根本不知道是与非,将来能否成人,或者有所作为,取决于成长阶段教师和家长的正面诱导教育。

情为先导,养成教育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到“忠言”不“逆耳”,“良药”不“苦口”,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兴奋点”、“兴趣点”,建立师生情感使学生信任老师。

比如:我在担任三年级班主任,四年级一学生覃道化,学习成绩较好,但性格倔强,素来我行我素,恰巧新任班主任处事不注意学生之情感,不善于双方了解、沟通,该生好闹事,经常和同学们闹分歧,学生则告之,教师反正不问青红皂白一顿训斥,一次后,二次,三次后学生竟与老师僵持不下,竟离校归家,不上学,该班班主任三次去家中接学生,学生不见老师的面,并且说了诸多理由。

最后由学校老师轮流去接,在家长老师极力劝解下,和老师交换意见,其中主要原因是因为老师错误的批评了他,通过了解,的确有时是他的问题,大多不是该生之问题,老师的某些言行为操之过极,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后来,使之该生答应复校,但该生宁愿留级,告别了原班主任。

可见老师、
学生双方互相沟通,关爱学生,遇事多想想,对教育学生会有很大的帮助。

教育学生,还要把握学生实际,全面了解学生,从原因入手,分析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对那些调皮的学生要使学生能认可老师,改变态度。

比如现代部分条件较好的一些留守儿童,行为语言习惯表现轻浮:鼻孔朝天,背绞双手,傲气十足,左盼右顾,满不在乎一副敷衍的神色,对于此类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特别注意教育的方法,要随机应变,要把握自己,要明确学生永远是受教育者。

养成教学还要注意,了解学生的心理。

俗话说:“树怕剥皮,人怕伤心”,学生都有自尊心,独立感和自信心,好胜心。

教师要知其心与之进行心理交换,把学生的意识活动,乃至潜意识活动及时或明,或暗进行“曝光”夺其心,向学生施加心理压力,使学生明白的确有误,再加以辅导之,淡化其逆反心理,使之接受教育。

对于现代的留守儿童,也可说是富二代,对于他们的教育,也要多想办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前途理想教育”尤为重要。

要让学生多参与社会活动,家务劳动,来锻炼他们。

我们也深有体会,前几十年,学生是因为无钱而没有上学读书,而现在则是因为“没意思”不上学读书,我们也深有体会,现代的学生不是读书的条件不好,不是没吃好、穿好,而是缺乏锻炼,没有“吃苦”的经历,又哪能体会“甘甜”。

有一名学生,因家庭锁事,以“不上学”的理由与父母对峙,一学期,老师数十次登门,好歹让学生返校,几年后,听说,这位学生还是因为“我行我素------”离开学校。

现阶段,学生辍学的原因五花八门,但没有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在现代的教育过程中,搞好“德育”教学,尤为关键。

养成教育也必须讲究教学之方法,比如声远及近,引面不发,
气势夺人,攻势凌厉,针对学生实际进行教育,表扬一个优点,暗示一个不足,声远及近,引面不发,提头留尾,余味深长,使学生自我反思,明白事理,达到教育之目的。

重视“养成”教学,乃当务之急,德育教学不仅仅在课堂,养成教育也要讲求方法,也要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功能,在各个学科教学中渗透教育,启迪人生,感化自身,达到教学之目的,使学生成为有用之才。

2016年6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