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全麻俯卧位手术护理

合集下载

气管插管全麻患者俯卧位的护理配合

气管插管全麻患者俯卧位的护理配合

感 本 科 2 0 0 5年 8月~ 0 9年 8月 在 俯 卧位 气 管插 管全 麻 20
下行手 术者 4 5例 , 将护 理 配合及 体会 介 绍如 下 : 现
1资 料 与 方 法
11一 般 资 料 .
巡 回护 士管 理好 静脉 通 路 、 管 、 袋和 监护 仪 的线 路 。 尿 尿 在患
于头架 上 , 强 双 眼和脸 部皮 肤 的保 护网 性 器 官 的护理 : 加 。 女
性 患者 俯 卧位 时双 乳是 重 要 的保护 器 官 , 放 体位 时 将两 侧 摆 乳 房 护送 至 体 位架 中空 处 . 双 乳 房 不受 任 何 挤 压 . 免 损 使 避 伤 。 性 患者俯 卧 位 时要 注意 外生 殖 器 , 免阴 茎受 压 、 肿 男 避 水
密 切配 合 。结论 : 质 的护 理配 合是 该类 手 术顺 利进 行 的重 要基 础 。 优
【 关键 词1 管插 管全 麻 ; 卧位 ; 气 俯 护理 配合
[ 图分类 号】 4 31 中 R 7.
[ 献标 识码 】C 文
[ 章编 号】 1 7 — 7 12 1 )1c- 1 — 2 文 6 4 4 2 (0 0 1 () 1 9 0
20 0 5年 8月~ 0 9年 8月 在俯 卧位 气 管 插 管 全 麻 下 行 20
手 术者 4 5例 , 3 男 2例 , l 女 3例 。 醉均 为 气管 插管 全麻 , 麻 体 位 为俯 卧位 。手 术术式 : 脊柱 骨折 内固定 术 3 0例 , 固定 物 内
取 出术 4例 。 他 1 例 , 术 时 间 25 35h 其 1 手 .~ . 。
手 术 体位 应 综 合考 虑 麻 醉 师 、 术 医生 、 术 护 士 和患 手 手 者 4方 面 因素 , 能最 大限度 减 少体 位 改变 对 患者 生 理 的影 既

脊椎后路手术全麻俯卧位病人的护理

脊椎后路手术全麻俯卧位病人的护理

【 参考文献】
[】 李海如 , 1 宋烽 , 边树 芳 . 用 弓形俯 卧位 支架的 护理措施 使
【. J 中华护理杂志 , 0,6 ) 8- 8 . 】 2 13( : 4 35 0 53
【】 李 时芬 , 2 朱成敏 , 王璐 , . 等 脊柱外科 手术俯 卧位并发症
预防及护理【. J 护士进修杂志, 0 , ( )l 0 l 1 】 2 72 1 :1 _ 1 . 0 2 2 2 -2
与 大腿 呈 3。- 5 “双小 腿 悬 空 , 免脚 趾 受压 ; 束带 0 3 , 避 约 固定于膝关节上方5m 处。 c 面部垫一压力缓解保护凝胶垫 ;
以缓解局部受压 , 由巡 回护士 间断检查受压部位血液回 并 流 情况 。 23 眼部和 面部 受压的预 防 双 眼敷红霉素软膏并用专 . 用贴膜遮好, 防止消毒时碘伏流入眼内, 造成粘膜损伤。 面 部垫一面部保护垫 , 能使病人头部重量得 以均匀分布 , 防止 面 部压 伤 。 24 避免神经牵拉伤 俯卧位时, . 患者双臂与身体夹角不 超过9 。, 5 7。为宜 ; 0 以6- 5 并垫以软枕 , 防止过度外展造 成臂丛神经损伤 。 25 保护器官避 免受损 女性患者 因乳腺血运丰富、 . 腺体
4体会
安全、 合理 的手术体位是手术成功和病人安全的保证。 除 了应 严 格按 照 俯 卧 位 的摆 放 原 则 和摆 放 标 准进 行 , 还要 应用循证医学护理知识指导实践, 以减少体位并发症的发 生。 当今 , 脊椎后路手术技术不断更新 , 同时也对手术室护 士提 出更高要求 , 不断学习新知识、 新技能, 在实践中多总 结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本组8 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 , 例 5 无l 并发症发生, 最大限度地保证 了患者手术时的舒适与安全 , 降低因体位安置不当给患者造成的并发症 。

全身麻醉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护理研究

全身麻醉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护理研究
河 北医药 20 4月 第 3 卷 第 8期 09年 1
H bi ei l ora,09 V l 1 p o 8 ee M d a Junl 0 , o 3 r . c 2 A N

1 3 0l
护 理 园地 ・
全 身 麻 醉 俯 卧位 手 术 患 者 术 中护 理研 究
李 菊红
尼 2—3 k , 曲库 铵 0 6—12m /g 1 ~2 g阿 . . gk , % %异 氟 醚 吸 人 ,
插管及动脉置管 ( 中监 测 动脉 压 ) 留置导 尿管 。摆体位 时 , 术 , 应注意各管道通 畅。待患者气管插管麻 醉平稳后 , 回护士 与 巡 麻 醉医师 、 手术 医师协同将患者体 位调整 为俯卧位 。翻转过程 注意保 护患者气管插 管 、 脉置 管及 动脉 置管 , 患者 身体始 静 使
终保 持在一条直线上 。颈椎后 路及后颅手术 放置 头托 , 安放头 托 时注意保护 眼睛 , 卧 位 眼部 受压 可 导致 视 网膜 受 压 而失 俯 明。而且全麻 情况下 , 者眼部肌 肉松 弛 , 患 眼睑不能 闭合 , 引起 角膜干燥 ; 部过 低 或术 中输 液量 过 多 , 易 引起结 膜 水肿 。 头 容 颈、 头部以外的手术患者 , 回护 士给患者涂 上眼药膏 , 巡 可将 胶
1 临床 资 料
托, 头偏 向~侧直接 放在马蹄形凝胶 垫上 即可。各项准 备无误
后核 对患者进入手术室 。 22 术 中护理 . 患者进 入手术室 后 , 首先建 立 2条静 脉通道 , 外周静脉 和中心静 脉 , 量选择 上 肢较 粗直 的外 周静 脉 , 尽 以便
术 中快 速 输 血 输 液 。 静 脉 血 管 弹 性 较 差 者 , 注 意 保 护 静 脉 , 要

脊柱全麻手术期俯卧位的安全护理

脊柱全麻手术期俯卧位的安全护理

脊柱全麻手术期俯卧位的安全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全麻手术期,脊柱手术俯卧位病人的护理,确保病人安全度过手术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对89例全麻俯卧位脊柱手术病人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野暴露充分,术者满意,患者舒适,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俯卧位的合理安置是手术室护士的基本功,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的舒适与安全,降低因体位安置不当给患者增添的风险。

【关键词】俯卧位;安全护理;全麻;脊柱手术【中图分类号】r614.4-1【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5-100-02全麻下俯卧位常用于颈胸腰椎后入路手术,此体位术野暴露充分,便于手术医生操作,但对患者生理影响较大,易导致循环呼吸障碍、神经损伤、皮肤压疮和眼部受伤等并发症。

恰当的手术体位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证[1]。

摆放体位时既要满足手术者的需要,充分显露手术野,又不能影响正常的呼吸循环及神经功能[2],确保病人的人生安全。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我院自2009.1~2010.2月,全麻俯卧位脊柱手术共进行了89例,年龄17~74岁,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

其中,脊椎结核灶清除前外侧减压术6例,椎体肿瘤截除术4例,脊椎侧凸畸形矫正术2例,颈胸腰椎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取内固定)77例。

1.2 体位摆放方法病人取俯卧位状态,前胸置两个30×30×80~90cm大小海绵垫,上界不超过肩膀,下界不超过胸8横线。

耻骨联合处放置10×10×30~40cm厚薄软垫。

双膝关节下放置10×10×30~50cm软垫,双下肢小腿胫前中下1/3处放置一合适软垫,并使小腿膝关节曲膝约25~35度,足尖不接触手术床,双手自然弯曲放于床旁手架上,并妥善固定双上肢及下肢。

保持脊柱平直,无扭曲起伏,肌肉松弛不紧张[3]。

体位垫垫得不当可使颈部气管、颈动脉受压,应着重保护头面、颈、下颌组织,同时避免裸露部位直接与金属物体直接相吻,以至压伤或灼伤。

全麻俯卧位腰椎手术的护理

全麻俯卧位腰椎手术的护理

全麻俯 卧位腰 椎手术 的护理
陆 辉
(江苏省 张家港市 中医院手术室 ,江苏 苏州 215600)
【摘 要 】 目的 研 究 全 身麻 醉 (全麻 )俯 卧位 腰椎 手 术 患者 术 中护 理 效 果 , 为提 高患 者 俯 卧位 耐 受 力 ,降低 并 发症提 供 理 论 参 考 依据 。
9(29):7222—7223. [4] 庄 皎 月 .产 后 出血 的 原 因分 析 与护 理 探讨 [J]_中国 误诊 学 杂 志,
2009,9(35):8641—8642. [5 ] 张 红菱 ,王 丽华 .产科 护士 如 何 实施 健 康教 育 [J]冲 国妇幼 保健 ,
2000,1 5(9):589.
对虞城 县妇幼保健 院2009年1月至2011年 1月 收入院 的30例产后 出 血产 妇采取积极 的止血措施 ,加强心理 护理等综 合护理 ,28例痊愈 , 2例 并发产 褥感染 ,无 1例死亡 ,均痊 愈 出院。 3讨 论
产后 出血 是指胎儿 娩 出后24h内阴道 流血量 超过500ml,80%发 生 在产 后2h,发病 率 占分娩 总数2%~3%_4J,以发展速 度快 、发病率高 、 病死率 高为主要 特点 。产 后出血主要 由子宫 收缩乏力 、胎盘 因素 、凝 血功 能障碍 、软产 道损伤 等原 因导致 。主要表 现为出血量 多而急 ,或 持续小 量出血 ,甚至发生休 克 ,伴有食 欲不振 、腹泻 、乳汁不通 、畏 寒 、脱 发 、头晕 乏力 、嗜 睡、浮肿等 。容易 出现失血性休 克 、产褥 感 染 、产后贫血等 并发症 。早期 发现 ,争分 夺秒 的抢 救 ,是治疗 产后 出 血 的重要措施 ,是挽救产妇 生命的 关键。治疗 的关键 :查 明原 因、迅

老年患者手术体位安全问题及干预措施

老年患者手术体位安全问题及干预措施

老年患者手术体位安全问题及干预措施手术体位是指患者在手术进行时的卧式,由手术患者的卧姿、体位垫的使用、手术床的操作三部分组成[1]。

手术体位是由手术性质和手术类型来决定的,不同的手术需要患者采取不同體位。

常见的手术体位有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膀胱截石位等。

正确的手术体位可以使手术视野充分暴露,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不恰当的手术体位会对手术进展产生阻碍,影响患者呼吸循环,容易出现肢体受压,造成神经损伤,导致压疮等并发症。

1 手术体位安全问题1.1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呼吸功能及循环功能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退,手术创伤需要患者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手术的体位也会对患者的耐受力产生影响。

患者自身的体重对胸腹壁压迫及手术操作者对患者身体的压迫会使胸廓运动受限,造成通气不够,氧气缺乏,二氧化碳蓄积的情况。

患者侧卧位时,因前后卡板过紧,会阻碍下腔静脉回流,导致下肢形成血栓。

有研究认为,俯卧位时因压迫严重导致静脉远端压力升高,会致使下腔静脉完全闭塞[3]。

下腔静脉回流受阻会造成顽固性的低血压,术野将广泛渗血。

1.2周围神经损伤在麻醉状态下,患者肌肉松弛,肢体失去调节能力,在安置体位时因过度牵拉或着力过重,均可能对软组织、神经或血管造成伤害。

围手术期易遭到损伤甚至致残的部位有:腓总神经、尺神经、臂从神经等,临床表现有肢体麻木,丧失位置感、针刺感,甚至失去部分或全部运动功能。

患者仰卧位时,位于搁手板上上肢过度外展会造成臂丛神经损伤。

行胸腹联合切口时,为保证充分暴露手术视野,患者取半侧卧位,且上肢悬吊,保护不当容易对上臂神经造成损伤。

膀胱结石位时,置患者双下肢于腿架上,处于外展位,手术时间过长和压迫会阻碍双下肢的血液淋巴回流,同时损伤腓总神经。

骨科手术中也容易对血管神经造成损伤。

1.3软组织损伤相关研究指出,手术时间>2h,应该注意对皮肤的保护[4,5]。

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软组织的压伤,皮肤和皮下组织因受压时间过长及缺乏脂肪组织保护出现红肿、破溃、水疱等。

眼睛护理在全麻俯卧位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眼睛护理在全麻俯卧位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眼睛护理在全麻俯卧位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分析眼睛护理在全麻俯卧位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72例全麻俯卧位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于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入院,根据盲选法进行分组,常规组36例,患者全麻后不予以任何眼睛护理干预;观察组36例,患者全麻后予以眼睛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眼睛不适症状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适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

结论:全麻俯卧位手术中,给予患者眼睛护理,能够促使患者上下眼睑更好的闭合,避免空气中的异物以及灰尘对患者暴露的眼角膜造成伤害,并保持眼角膜表面湿润,避免患者手术后眼部出现不适症状,值得推广。

关键词:眼睛护理;全麻患者;不适症状医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在接受治疗时对无痛的要求也有所提升,手术过程中选用全麻方式的患者人数不断增多,与此同时,全麻手术患者需要采取更多的临床护理。

大部分全麻手术患者的术中护理中,均忽视了眼睛护理,术中空气中的异物以及灰尘进入患者眼内,对患者的眼角膜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异物感、干涩、酸痛等症状,情况严重时可能会导致眼角膜溃疡发生。

因此,必须在术中给予患者一定的眼睛护理[1]。

本研究中,选取72例全麻俯卧位手术患者,为其实施眼睛护理,探寻护理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在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入院的患者中,选取72例全麻俯卧位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选法进行分组,常规组36例,观察组36例。

常规组患者中,男性、女性患者各19例、17例;年龄15~67岁,平均(37.64±3.21)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女性患者各22例、14例;年龄17~65岁,平均(38.32±2.71)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常规组患者在全麻后不予以眼睛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全麻后予以眼睛护理。

如何配合全麻俯卧位病人的手术护理

如何配合全麻俯卧位病人的手术护理

如何配合全麻俯卧位病人的手术护理目前,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们坐着的时间越来越长,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导致大部分人脊椎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这就导致很容易出现一些其它的骨科病症,这种情况通常是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一般而言,在进行骨科手术时,都会对患者进行全麻俯卧;但是因为全麻俯卧手术会改变患者身体重心,如果在手术时没有做好相应的护理配合,很容易导致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出现呼吸和循环等问题,加大手术的难度。

所以,为了确保全麻俯卧位手术的良好完成,需要做好手术护理,并且尽量根据患者不同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一、什么是全麻俯卧位手术全麻俯卧位手术,顾名思义,就是在手术中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并且是处于俯卧的状态,从而进行的一类手术。

全麻俯卧位手术在骨科手术中比较常见,这类手术主要的特点是手术部位比较特殊,是在患者的骨头部位,如果手术中护理不当,很容易导致出现并发症。

一般而言,并发症主要是两类,一类是生理性并发症。

这类并发症是由于生理反应等引起的,主要导致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出现问题,比如内脏受到压迫导致患者持续性出血等。

另一类是解剖性并发症,这类并发症主要是由于患者的手术部位受到牵拉、压迫等引起的,一般会导致患者的周围神经和软组织出现损伤。

因此在对患者进行全麻俯卧位手术时,需要做好手术护理,确保手术能顺利完成。

二、如何进行全麻俯卧位病人的手术护理(一)手术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全麻俯卧位手术一般的手术部位是在患者的骨头,因此,对手术环境要求比较高,要确保整个手术是在无菌环境下进行的。

在手术的前一天晚上,需要对手术间进行消毒。

一般是使用紫外线首先对空气进行消毒。

其次,需要对手术会使用到的器械进行消毒,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工具,需要采取特定的消毒方式进行消毒。

同时,准备好手术中需要的各种工具,比如吸引器、氧气筒等,要确认氧气筒中的有足够的氧气,以及俯卧位支架的性能。

(二)患者进入手术室开始手术前做好常规护理在患者即将进入手术室时,护理人员要再次对患者的信息进行确认。

脊柱手术俯卧体位的安全护理(一)

脊柱手术俯卧体位的安全护理(一)

脊柱手术俯卧体位的安全护理(一)【关键词】脊柱外科;手术体位;护理俯卧位是脊柱外科常用的手术体位,具有手术野暴露充分、便于手术医生操作等特点,但此体位可造成患者生理学的改变,导致循环、呼吸障碍,神经损伤和皮肤压疮等并发症〔1〕。

因此术中满意体位是保证手术顺利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我院自2003年使用了改进型弓型俯卧位支架(以下简称支架)以来,没有发生1例严重的并发症。

现将体位护理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50例,其中男155例,女95例,年龄18~80岁,全身麻醉140例,硬膜外麻110例。

脊柱骨折内固定75例,脊柱椎体滑脱矫正65例,脊柱减压110例,手术时间1.5~5h。

2体位护理2.1正确安置俯卧位患者全麻后,4名医护人员分别托住患者的肩部、腰骶部、双下肢,维持脊柱水平,以滚动法将患者置于支架上。

将头放置于特制的头圈内,使头偏向一侧,避免气管导管打折或扭曲而影响正常的通气。

双前臂自然前屈于托手板上,在膝关节处垫上1个软枕,双足部垫小软枕,使踝关节自然弯曲向下,防止足背过伸引起足背神经损伤。

正确安置俯卧位,取锁骨和髂骨作为支点,尽量使胸腹离开手术台,以减轻机械性压迫对呼吸循环的影响〔2〕。

术中腹压过大,可导致出血增多,应立即检查腹部衬垫物是否移位,并予以纠正。

2.2避免术中发生体位损伤脊柱手术大多采用全麻,患者的保护性反射大部分消失或减弱,丧失自我调节能力,特别是脊柱骨折病人,脊柱稳定性差,如果不慎扭曲可以加重或引起脊髓损伤。

因此在变换体位时应由专科手术医师指导,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轴线,动作协调一致,轻、慢、稳,保证患者安全。

尤其是骨折内固定手术结束,为了避免转变体位造成植入物滑脱,变换体位一定要有足够的医护人员保证以轴心翻身。

2.3体位及受压部位护理变俯卧位前应整理好各种管道及电极线,电极粘贴处应避开受压部位。

在患者头下垫特制头圈,使头偏向一侧,每20~30min调整头部位置1次,在调整时应用手托住患者的下颌及额部,避免从两侧托面部。

术中俯卧位患者的护理体会

术中俯卧位患者的护理体会

心护理可有效防止和 减少俯 卧位并发症的发 生。
关键词 :俯卧位 ;手术 ;并发症 ;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3.02.271
O 引 言
进行 手术时 ,既要保证术 野暴露 清晰 ,又要 使患者保 持舒适 , 关键不影响患者正常 的循 环、呼吸及神经功能 ,同时还 要尽可能便 于麻 醉实施及术 中管理 ,体位 的选择 对手术 十分重要 。俯 卧位 是 脊柱 后路手术 、颈椎后 路手术 、颅脑手术 等最常用体 位手术体位 。 术 中采用俯 卧位 患者尤其 在全麻作 用下 ,由于感觉丧失 ,肌 肉松弛 无力 ,保护性反射作用减弱或 消失 ,若手术 中护理不 当就会造成对 呼吸 、循 环的抑制 ,还可造 成神经损伤 ,出现俯 卧位并发症 。加强 手术 护理 ,有效保证 手术 的顺利 完成是我 们工作努力 的方 向。结 合 我院 2011年 以来手术 中采取俯 卧位患者发 生的并发症 的原 因 进行分析并采取适 当的防护措施 ,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程 中采 用俯 卧住进行手术 的 86例 患者。采用俯 卧 弓形架及枕 垫 固定法进行 体位 固定,术 中根据手术要求及患者舒 适度进行适
3调 "


体位。在术 Nhomakorabea前


细致
的评
估措

,术


点加


患者


。结

86例 患者 中有
2例
出现并发症 ,对其 发生的原 因
进 行分析并加 强护理之后 ,症状好 转。结论 恰 "3-的体位安 置及 选择适 宜的头面部 体位架 、枕 ,加上 术中对患者的严 密观察 、精

麻醉科手术室病人体位调整技巧

麻醉科手术室病人体位调整技巧

麻醉科手术室病人体位调整技巧在麻醉科手术室中,病人体位调整是手术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正确的体位能够为手术提供良好的视野和操作空间,同时降低手术风险。

在本文中,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病人体位调整技巧,以帮助麻醉科医生提高手术质量和安全性。

一、俯卧位调整技巧俯卧位常用于背部手术、腹部手术和泌尿科手术等。

在调整病人进入俯卧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保护头部:为了避免头部靠下造成呼吸道受阻,可以使用专用的头垫或毛巾卷起来的垫子垫在病人下颚下方,保持气道通畅。

2. 保护手臂:有时病人长时间处于俯卧位可能导致手部末梢神经受损,为了避免手臂被压迫,可以在床边放置两个软垫,使手臂自然悬垂。

3. 垫高髂嵴:对于腹部手术,可以将一个柔软的垫子放在病人的髂嵴下方,使腹部暴露更多,便于手术操作。

二、仰卧位调整技巧仰卧位常用于颈部手术、胸部手术和神经外科手术等。

在调整病人进入仰卧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保护头部:为了保持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可以在头部下方放置一个适当的枕头,避免头部后倾。

2. 肩关节位置:在仰卧位调整时,应将病人的双肩置于同一水平线上,可以使用护士站在床边调整病人的双肩位置。

3. 骨盆调整:在颈部和胸部手术中,为了使手术区域暴露更多,可以使用特殊的抬腰垫将病人骨盆抬高。

三、侧卧位调整技巧侧卧位常用于关节手术、脊柱手术和耳鼻喉手术等。

在调整病人进入侧卧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保护侧腿关节:为了避免术中脱臼,可以使用一个小枕头或者专用的支具将病人的侧腿关节固定。

2. 脊柱保持正常曲线:应注意保持病人侧躺时脊柱的正常曲线,适当在病人的肩部和髋部下方垫一些柔软的垫子。

3. 避免侧压:为了避免压迫术中使用的导管或者插管,可以将腹部或者背部的柔软垫子垫高,使胸部和腹部不受压迫。

四、坐卧位调整技巧坐卧位常用于眼科手术、神经外科手术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等。

在调整病人进入坐卧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舒适度:为了让病人在手术过程中保持舒适,可以在床上放置一个贴身垫子,减轻病人的脊柱压力。

全身麻醉下俯卧位手术的护理配合

全身麻醉下俯卧位手术的护理配合
单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 、恢 复快 、美观 、瘢痕
小而隐蔽 、术后粘连等并发症少的优点 ,由于脐孔 比肋缘下穿刺 孔距离胆囊远 ,术 中需要使用特殊的腹腔镜器 械 ,比常规的要加 长 ,操作钳带弧 形 ,价格 昂贵 ,易磨 易损 ,要求 手术 室护 理人 员必须熟悉掌握仪 器性 能 、原理 和操 作 ,以保 证该手 术 的成功 进 行 。
当代护 :2012年 9月中旬刊
全 身 麻 醉 下俯 卧 位 手 术 的 护 理 配 合
· 6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郑 康 丽 封 树 华 顾 曼 曼
摘要 总结 了全身麻 醉下俯 卧位手术期 间的护理配合 ,包括术前 、术 中及 术后 护理。认为正确安 置患者体 位,术 中严 密观察 患者并
发 症 的发 生 能有 效保 证 手 术 的 顺 利 进 行 。
[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16(24):2886—2887. 4 王晓娟 ,孙 玉勤.经脐 单孔腹腔镜胆 囊切 除的手术配合 [J].
新 疆医学,2010,40(9):56—57. 5 刘筱凌 ,邹亚萍.单孔腹腔镜 下胆 囊切 除术的护理体会 [J].
参 考 文 献 l 刘庚.经脐单孔腹腔镜胆 囊切 除术患者围手术期 护理 [J].
中华 现 代 护 理 杂 志 ,2009,15(25):2508—2509. 2 张忠涛 ,郭伟.经脐 单孔腹腔镜胆 囊切 除术[J].腹 腔镜 外科
杂 志 ,2009,14(1):10—11. 3 林爱吟 ,昊丹燕.经脐 单孔法腹腔镜胆 囊切除术 的手术配合
本组手术均采用气管插 管 ,静 脉复合麻 醉。手术方 法为椎 管减压 术 、椎 间盘摘除术 、椎间融合术 、椎 弓根钉固定术 、椎体 成 型 术 。 1.3 治 疗结 果

脊柱俯卧位安置注意事项(小讲课)

脊柱俯卧位安置注意事项(小讲课)

脊柱俯卧位的注意事项1.1 患者的准备进入手术间后,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师、手术医生共同核对手术患者姓名,手术部位、手术名称,检查一下患者身体上是否有装饰品、发卡、手表、假牙。

将患者的衣裤脱去,然后平卧于手术推车上。

1.2 俯卧位的安置建立静脉通路后,在手术推车上进行麻醉。

患者全麻后,用一张3M敷贴一剪为二,分别将患者双眼贴合眼睑,防止长时间角膜暴露造成角膜干燥。

摆体位时先将输液袋放在合适的位置,将推车与手术床靠拢,最好手术床略低于推车。

由麻醉师保护好气管导管及患者的头部,手术医生及护士各两名分别站在手术床的两侧和床尾,依次将各自的双手插入患者的头背部、腰骶部及双下肢,维持脊柱水平位,稍稍将患者抬离推车后,另一人迅速将手术推车推走,从推车到手术床将患者翻转180度,搬动时步调要一致,并注意躯体的同轴翻转,避免扭曲而加重脊髓的医源性损伤[2]。

头偏向一侧置于头圈内固定,双上肢向上分别置在有软垫的插手板上,肩肘呈90度。

双上肢远端关节低于近端关节,上身使胸腹部呈悬空状,置于弧形拱桥上,减少胸部受压。

双下肢远端关节低于近端关节,暴露视野。

膝关节及小腿下部垫软垫并用固定带固定,踝部背曲足趾悬空。

2 俯卧位安置的注意事项2.1 俯卧位安置前,患者脱完衣服后应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根据需要适当地遮挡患者身体,促进患者身心舒适。

2,2 俯卧位安置前,应通知麻醉师,以保护患者头部及各种管道如气管导管、静脉输液管道等防止管道脱落等意外发生。

留置尿管的患者,尿管应从下面引出,防止因身体挤压尿管而影响术中对尿量的观察。

2.3 俯卧位安置时,手术医生、麻醉师、手术护士三者用力应协调一致,动作轻缓,以维护患者脊柱的稳定性。

2.4 头置于头圈后应偏向一侧,注意患者受压的颧部皮肤。

应调整接触部位以缩短局部组织的受压时间。

每20-30分钟需调整头部一次。

在调整头部时应托住下颌及额部,避免从两侧托面部,以免托起时面部绷得过紧,增加受损机会。

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的麻醉方法

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的麻醉方法

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的麻醉方法发布时间:2023-06-12T05:55:19.841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2月4期作者:温利涛[导读]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的麻醉方法温利涛(自贡荣州骨科医院;四川自贡643000)老年患者由于骨质疏松、身体反应性差,容易发生损伤,且摔倒时比较容易导致骨折发生。

老年患者的下肢骨折若有移位的,只要身体条件良好,能够耐受手术的,临床一般主张进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

手术如何麻醉?术后又该如何护理?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一、下肢骨折手术常用麻醉方法(1) 全身麻醉:输入麻醉药物,使病人丧失意识后再进行气管插管。

目前全身麻醉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多数手术均可以做全身麻醉,对病人循环、呼吸控制相对较好。

如果下肢骨折情况较严重,则需要全身麻醉。

(2) 椎管内麻醉:也称半身麻醉,包括硬膜外麻醉、骶管阻滞麻醉和蛛网膜下隙麻醉,应用于下肢或者下腹。

蛛网膜下隙麻醉是对于脊髓的下半区域进行麻醉,硬膜外麻醉是对神经根区域进行麻醉,多数情况下蛛网膜下隙麻醉和硬膜外麻醉需要联合应用。

蛛网膜下腔麻醉又称腰麻,临床广泛用于下腹部及下肢的手术麻醉,其特点是起效快、镇痛完善、肌肉松弛好。

(3) 神经阻滞麻醉:是临床常用的局部麻醉方式,通过打针的方式将针穿到神经根、神经鞘、神经丛附近,注射局部麻醉药后产生局部神经麻醉。

神经阻滞通常应用于浅表手术、四肢手术,从颈部做臂丛的神经阻滞麻醉,患侧上肢会失去痛觉反应,便于在此区域进行手术。

如果是脚的手术,可能在腰部打神经阻滞,比如硬膜外阻滞或者坐骨神经阻滞、腰丛阻滞,降低患者痛觉反应后便于手术进行。

(4) 平衡麻醉:也叫复合麻醉,是指采用2种或2种以上的麻醉方法、麻醉药物进行麻醉,有利于手术的操作,这种麻醉方法可以使每种药物都发挥作用,同时减轻副作用,弥补了麻药单一的造成的缺陷,提高麻醉质量,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二、操作(1) 全麻:术前进行麻醉诱导,患者进入手术间,通过静脉给予镇静、镇痛、肌松药,同时监测患者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以及呼吸情况,患者进入镇静、镇痛、肌松状态以后,通过口腔喉镜,置入气管插管,给患者通气,接上麻醉机完成麻醉诱导操作,术中需要持续给予患者镇静、镇痛、肌松药物,持续输液,保证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平稳、内环境稳定,手术完成以后,停止麻醉药输注,让患者清醒、呼吸恢复,拔出气管插管,患者整个生命体征在正常范围内,即可送回病房。

老年人俯卧位手术的护理配合

老年人俯卧位手术的护理配合

3 1 眼和面部 的护理 。使用马蹄形头架时前额和颧骨是头 . 面部主要受力点 , 长时间受 压可造成局部 坏死 , 是俯 卧位并 发症之一 , 因此 , 在不影 响手术操作 时 , 可适 当调节受 压点。 俯 卧位时如果眼睛长 时间受压 , 可导致视 网膜受压 而失明 , 全麻者 眼部肌 肉松驰 , 醉时间过长 时泪液分泌减少 , 发 麻 蒸 增加 , 眼睛失去保护作用 , 可致术后 双眼刺痛 、 畏光 、 流泪等 角膜结膜炎症 状发生 , 至 出现视力 减退等 并发 症 。术 甚
者翻身摆成俯卧位。麻醉师站在 病人头部 , 如为气 管插管 ,
负责保 护好套管 , 托住 头部 、 颈部 ; 回护士站在病 人脚侧 , 巡 手术医生分别站在患者两侧 , 托住胸部 、 腰部和臀部 , 未输 将
俯 卧位手术 , 4 男 8例 , 3 女 O例 ; 年龄 5 7 0— 8岁 , 均 6 . 平 40 岁。手术时间最长 7h 最短 1h , 。实施气管插管全麻 5 2例 , 持续硬膜外麻醉 2 1例 , 基础麻 +局麻 5例 ; 中颈椎手术 3 其
HE We h a,F NG Jn yn nu E ig ig
【 摘
要 】 目的 探讨老年人俯 卧住 手术的体位特 点, 采取 相应 的护理措 施 , 证患者安 全、 并 保 舒适地
对 7 各 种 不 同手 术 、 同麻 醉 方 式 采 取 的俯 卧位 摆 放 以及 保 护 措 施 的 应 用 进 行 回顾 8例 不 根 据 不 同手 术及 麻 醉 方 式 和 病 人 个体 状 况 , 取 适 合 的体 位 摆 放 以及 采
破溃 、 炎症等 ; 向病人提供 有关手 术、 麻醉 、 体位及 护理方 向 的信息 , 手术室的特殊环境 , 体位的特 殊性 , 中有可能的不 术

如何配合全麻俯卧位病人的手术护理

如何配合全麻俯卧位病人的手术护理
合理的安置 , 与麻 醉 师 密切 配合 。
关 键 词 :全 麻 俯 卧 位 : 回 护 士 : 理 配合 巡 护
全麻俯卧位仅适用于脊柱椎板手术 和颅后 窝手术。 由于手术部
位 的局限性 , 临床上应用相对少一些 。担任该 类手术的巡 回护士时 ,
对 于因改变体 位而产 生对病人 的 呼吸 、 环系统 的影 响 , 循 以及 对 神
胶 布固定 , 以免 翻身 时 , 针尖脱 出或刺 破静脉 , 密切注意输入 麻醉药 的速度 和剂 量 , 对截瘫 病人不宜使用琥珀胆碱 , 以免高血钾和心搏骤
停 等意外。 气管插管后 , 协助麻醉师安置好气管套管 , 并妥善 固定 , 严 防脱 出 , 危及病人生命 。 15体位的安置 . 手术 体位的合理安 置 , 在该类 手术护理 中 , 是一个
l . 53
1 . 疗效标 准 痊 愈 : .1 3 腰腿 痛消失 , 阳性体 征; 无 显效 : 腰腿痛基 本解 除, 仍有轻度 不适 , 阳性 体征大 幅减轻; 好转 : 腰腿 痛部分减 轻 , 阳性 体征部分 消失 ; 无效 : 4个疗 程后 , 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 。 1. .2治疗效果 12例患者 中 , 3 0 痊愈 6 1例 , 5 . %; 占 62 显效 3 5 2例 , 占
护理过程 中, 处处予 以谨慎 , 密切观察 , 与麻 醉师密切配合 , 并 使手术
顺利进 行 , 减少 因手术体 位的改变所致 的并发症 的发生及 病人 的不
适。
我 院 自 2 0 年 1 ~ 0 3年 1 01 0月 2 0 0月 , 麻 俯 卧位 手 术 共 进 行 了 全
2 6例 , 中, 5 其 脊椎结核 灶清除前外侧 减压 术 3 8例 , 椎体 肿瘤截除术 9 5例 , 脊椎侧 凸畸形矫正术 1 2例 , 胸腰 椎骨折 开放复位 内 固定( 取 内同定 )9 例 , 后窝手 术 l 。 龄 l ~ O岁 , 18 颅 3例 年 28 均采用气管插管 、 静 脉复合麻 醉。 术后 均达到预期 疗效。 现将全麻俯卧位手术巡 回护士 的护理 配合及体会报 告如下 :

俯卧位手术体位的护理措施

俯卧位手术体位的护理措施

· 护理研究 ·802020年 第30期为对照组者高,得到的P <0.05,表2。

表2 对教学方法满意度[n(%)]组别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对照组(n=32)14(43.8)11(34.4)7(21.9)25(78.1)试验组(n=32)18(56.3)13(40.6)1(3.1)31(96.9)x 2 5.1429P0.02333 讨论随着近年来不断发展及革新的网络科技、媒体等,获得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

相关研究发现,临床教学工作中多媒体化教学的运用取得了理想成效[3]。

肾内科属于临床当中具有极强专业性的科室,其对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肾内科临床护理教学开展期间,带教老师不仅要进行肾内科基础理论知识的教授,还需要对实习护生的护理操作实践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综合性的培养。

传统的口头讲解结合板书的教学方式,因为没有办法明确传达教学信息,所以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4]。

肾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选择多媒体技术,借助ppt 可见中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可将教学内容直观表达出来,将传达教学内容的准确性提高,进而将学习效果提高[5]。

本次研究结果如下:试验组为组名的实习护生,其临床护理操作综合考核成绩优良率、对教学方法满意度均比对照组为组名的实习护生高,差异方面均为P <0.05。

从而充分表明,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肾内科实习护士的教学质量,同时提高其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1]唐俊.多媒体技术在对肾内科实习护士进行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4):211-212.[2]张宏.多媒体技术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20,05(49):26.[3]魏才娟,李姗姗,魏花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36(8):102-103,106.[4]关倍倍,郝晶,陈长香,等.当代多媒体技术在临床护理一对一带教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9,17(6):756-757.[5]林贇.微视频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中的运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3):33-34.若想有效提高手术室患者手术成功率,其中之一关键措施是正确手术体位,可对患者术中安全进行有效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全麻俯卧位手术护理
【摘要】随着医学发展进步,老年人的手术范围不断扩大,老年人的俯卧位手术不断增多,因此需要医护人员针对老年人的生理特征,采取安全的方法提高老年人俯卧位手术的耐受力,降低术后并发症,从而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

本文从两个方面即术前准备和术中护理阶段阐述了正确、稳定地安置老年人俯卧位手术体位,便于术者操作,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以及使麻醉师正确地观察病人生命体征,为病人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让病人平稳渡过手术期是一名手术室护士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老年人全麻俯卧位手术护理
据资料报道,我国现在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患者越来越多。

随着医学的发展进步,老年人的手术范围不断扩大,手术适应证逐步放宽,因此老年人俯卧位的手术也在增多。

老年人器官功能减退、病患较多、营养不良、血容量不足等不利因素,对麻醉和手术耐受力降低,尤其对全麻俯卧位手术耐受力更为减低,故加强手术中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非常重要[1]。

天津环湖医院2003~2006年需全麻俯卧位手术的老年患者316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16例,男201例,女115例;年龄65~92岁,平均78.5岁,其中>70岁者77例;手术时间最长10 h,最短2.5 h。

2 术前准备
2.1 翻身俯卧体位用物翻身软垫、头托、头架、棉垫、约束带
等。

2.2 术前访视患者如是择期手术,于术前一日去病房探视患者,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老年患者更应注意患者的心脏功能、肝肾功能、血压、血糖、血电解质情况;仔细观察老年患者全身皮肤情况,有无皮肤压红、破溃、炎症等;做好解释工作并说明手术注意事项,安慰患者,取得其信任和合作,消除紧张心理和不必要的顾虑。

2.3 术前30 min准备事项洗手护士准备手术所用无菌物品和器械,连接并调试各种仪器,做到术前认真检查,避免术中出现故障。

2.4 其他巡回护士在洗手护士做好准备后到病房接手术患者,认真核对病人,仔细检查备皮情况、是否已摘掉义齿、更衣情况等,着重检查是否已注射术前针。

3 术中护理
3.1 患者入手术间后要做的事情巡回护士时刻陪伴患者,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睡眠情况等,并做好心理护理。

3.2 静脉穿刺的注意事项协助麻醉医师进行麻醉,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尽量选择较粗的静脉,如双侧大隐静脉,以便术中快速输血输液等。

在静脉穿刺过程中由于老年人的静脉血管弹性较差,要注意保护静脉,力争一次穿刺成功,同时注意无菌操作,静脉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避免脱出,静脉穿刺完毕后,配合麻醉医师进行静脉复合麻醉插管。

3.3 其他待患者气管插管麻醉平稳后,巡回护士与麻醉医师、手术医师将患者翻身摆放成俯卧位:(1)麻醉医师在患者头侧,注意观察保护患者的气管插管,巡回护士在患者的脚侧,注意保护患
者的静脉,手术医师分别站在患者的头颈部、胸部、腰和下肢处,统一步调一起进行,使患者头颈胸腰部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在翻身时需将患者先抱起再翻身,避免患者皮肤与床垫产生摩擦。

(2)若手术为头颈部手术,患者用四钉头架固定头颈部,在用头钉固定头部时,保持4个头钉力度相同,由于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如某一头钉力度过大,可能会穿透颅骨而造成损伤。

双臂伸直放于身体两侧。

(3)若手术为胸腰部手术,患者头颈部用马蹄形头托固定头颈部,双臂自然弯曲置头两侧的托臂板上,安放头托时注意保护眼睛,俯卧位眼部受压可导致视网膜受压而失明[2],老年患者面部皮肤较薄而且弹性差,巡回护士每1~2 h检查1次患者眼睛,前额和双侧颧骨受压情况,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时候可调整受力点。

(4)根据老年患者胸廓和腹腔的宽度,在身体两侧垫翻身软垫,使胸部和腹部空出不受挤压,使患者在通气时胸腔和腹腔可自行舒缩。

老年人皮肤薄弱并且弹性差,在垫翻身软垫时要先抬起患者再垫入,避免软垫与皮肤产生摩擦,摩擦力是术中压疮产生的原因之一。

(5)男性患者注意保护外生殖器,使其不与体位垫接触,避免阴茎受压;女性患者注意将双侧乳房置于体位垫中空处,使双侧乳房不受任何挤压。

(6)在患者双大腿和小腿处垫软垫,使大腿与背部呈20°,双小腿上翘与大腿呈30°,双腿悬空避免脚趾受压。

3.4 压疮的护理老年患者皮肤弹性差,一些骨突处的肌肉脂肪较薄,易发生压疮,注意在骨突处垫中空软垫。

3.5 手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保持良好的呼吸循
环功能,确保各种仪器性能良好,密切配合手术和麻醉。

3.6 手术后护理手术完毕后,由巡回护士、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共同配合将患者平稳翻身成仰卧位并同时移至推车上,因为体位改变可影响颅内压的变化,从而影响颅脑手术的效果,所以在变换体位时动作要轻柔缓慢。

配合麻醉医师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待清醒后拔去气管插管,保持患者各种引流管通畅,保护患者安全。

3.7 其他详细记录各种护理记录单,护送患者回病房。

4 小结
老年患者身体各系统功能较差,手术不安全因素较多,所以在围术期加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很重要,甚至可影响手术的成功与否,因此巡回护士和洗手护士要增强责任心,密切配合手术。

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史海风.全麻下附卧位体位的术中护理.青海医学院学报,1998,19:2.
2 张金风,李冉.老年患者手术体位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现代护理,2006,1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