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导管吸氧操作标准
鼻导管吸氧法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患者
10分
1、评估患者缺氧程度;根据患者的pao2、sao2、神志、口唇、指(趾)甲发绀程度等,判断患者的缺氧程度。
3
差一项扣1分
2、评估患者鼻腔情况:查看是否通畅,有无堵塞,鼻腔黏膜有无破损等。
3
差一项扣1分
3、向患者解释吸氧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取得患者的合作。
4
差一项扣1分
操作
3
差一项扣1分
13、记录用氧开始时间。
2
差一项扣1分
14、密切观察缺氧改善情况(口述)。
5
差一项扣1分
15、停氧时先去掉胶布,然后拔除鼻导管。
差一项扣1分
16、关闭流量开关,用棉签清拭鼻腔然后关总开关,再开流量开关放出余气,关流量开关,备用。
4
差一项扣1分
17、记录停氧时间。
2
差一项扣1分
18、用乙醇擦去胶布痕迹,擦净面部。
2
差一项扣1分
6、开流量开关,检查氧气流出是否通畅。关流量开关待用,洗手。
4
差一项扣1分
7、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年龄,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4
差一项扣1分
8、用湿棉签清洁鼻孔,观察鼻腔情况。
5
差一项扣1分
9、连接鼻导管,打开流量开关,调节氧流量,将鼻导管置入治疗碗清水中检查导管是否通畅。
差一项扣1分
提问10分
目的、注意事项及相关理论知识
10
差一项扣3分
5
差一项扣1分
10、根据病情调节流量,成年人轻度缺氧或小儿1—2L/min,中度缺氧者2—4L/min,严重缺氧者4—6L/min.
4
差一项扣1分
11、将鼻导管蘸水,自清洁鼻孔轻轻插至鼻咽部,插入深度为鼻尖至耳垂的2/3。
鼻导管吸氧操作标准

鼻导管吸氧技术操作标准2016年12月修订氧气吸入技术相关知识点^■一、概念:氧气吸入法是常用的改善呼吸的技术之一,通过给氧,可提高肺泡内氧分压、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从而纠正由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缺氧状态, 促进代谢,它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方法。
二、吸氧的目的:提高患者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
三、注意事项:1.患者吸氧过程中,需要调节氧流量时,应当先将患者鼻导管取下,调节好氧流量后,再与患者连接。
停止吸氧时,先取下鼻导管,再关流量表。
2.持续吸氧的患者,应当保持管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更换。
3.湿化瓶每次用后均须清洗、消毒。
4.观察、评估患者吸氧效果。
5.抽取血气分析标本时,应停止吸氧,否则,应告知检验科患者吸氧流量。
四、氧气浓度与流量的关系:吸氧浓度(%) =21+4X氧流量(L/min)五、氧疗可分为哪几种类型:1、低浓度氧疗:又称控制性氧疗,吸氧浓度低于40%。
应用于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2、中等浓度氧疗:吸氧浓度为40%〜60%主要用于有明显通气/灌流比例失调或显著弥散障碍的病人,特别是血红蛋白浓度很低,或心输出量不足者,如肺水肿、心肌梗死、休克等。
3、高等浓度氧疗:吸氧浓度为60%以上。
应用于单纯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如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心肺复苏后的生命支持阶段。
4、高压氧疗:指在特殊的加压舱内以2-3Kg/cm?的压力给予100%的氧吸入。
主要适用于一氧化碳中毒、气性坏疽等。
六、氧疗的副作用及预防:1、氧中毒长时间、高浓度的氧吸入可致肺实质改变。
避免长时间高浓度氧吸入,定期监测血气分析2、肺不张呼吸道堵塞吸入高浓度氧后,氧气更易吸收,形成吸收性肺不张。
控制吸氧浓度,鼓励患者多翻身、经常更换体位,加强排痰。
3、呼吸道分泌物干燥持续吸入未经湿化且浓度较高的氧气,支气管粘膜则因干燥气体的直接刺激而产生损害加强吸入气体中的湿化,定期做雾化吸入。
单侧鼻导管吸氧法的操作流程

单侧鼻导管吸氧法的操作流程一、前言单侧鼻导管吸氧法是一种常见的吸氧方法,特别适用于需要长时间吸氧的患者。
本文将介绍单侧鼻导管吸氧法的操作流程。
二、准备工作1. 确定患者是否适合使用单侧鼻导管吸氧法,并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
2. 准备好所需设备:单侧鼻导管、吸氧机、水杯、湿化瓶等。
3. 洗手并佩戴手套。
三、操作步骤1. 让患者坐直或半卧位,头部略微向后仰。
2. 将单侧鼻导管插入患者的鼻孔中,注意不要插得太深,避免损伤黏膜。
插入时可以先用润滑剂润滑一下,使插入更加顺畅。
3. 将另一端连接到吸氧机上,并打开吸氧机。
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情况设置合适的流量和浓度。
通常情况下,流量为1-2L/min,浓度为24%-28%。
4. 确认单侧鼻导管的位置是否正确,如果患者有不适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调整导管的位置或停止吸氧。
5. 将水杯和湿化瓶连接到单侧鼻导管上,以保持呼吸道湿润。
水杯中加入温水,湿化瓶中加入生理盐水即可。
6. 检查患者的吸氧情况,并记录吸氧时间、流量、浓度等相关信息。
7.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观察患者的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同时还需定期更换单侧鼻导管和湿化瓶内的水或生理盐水。
四、注意事项1. 使用单侧鼻导管吸氧法需要医生指导和监护。
2. 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舒适的姿势,并避免剧烈运动和大声喊叫。
3. 水杯和湿化瓶内的水或生理盐水需要定期更换,以保持呼吸道湿润。
4. 如果患者出现呕吐、咳嗽、胸闷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单侧鼻导管吸氧法,并及时就医。
5. 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导管脱落或损坏,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五、总结单侧鼻导管吸氧法是一种有效的吸氧方法,但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的呼吸情况和不适症状,并定期更换设备内的水或生理盐水。
只有正确使用,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鼻导管吸氧法标准操作

1--- 真谛唯一靠谱的标准就是永久自相切合鼻导管吸氧法标准操作(一)适应症1、呼吸系统疾患影响肺活量者。
2、心脏功能不全,使肺部充血致呼吸困难者。
3、中毒,使氧不可以由毛细血管渗透组织而产生缺氧者。
4、昏倒病人,如脑血管不测等。
5、某些外科手术后病人,大出血休克或颅脑疾生病员、产程不按期长或胎心音不良等。
(二)准备质量标准1、着装整齐。
2、用物准备① 氧气筒及氧气表,扳手、棉签、胶布、用氧记录单、鼻导管,橡胶管,清水一碗。
② 检查鼻导管及氧气管道能否畅达,有无漏气,环境能否安全。
③ 口述吸氧适应症。
(三)操作流程质量标准1、装表① 先翻开氧气筒上总开关,放出少许氧气,以冲气门上尘埃后关上。
② 按氧气表并用扳手旋紧。
③ 橡胶管连结氧气表及湿化瓶。
④ 检查小开关能否关好,开总开关,再开小开关,检查氧气能否畅达,全套装置能否合用,关小开关待用。
2、输氧① 将装好的氧气与吸投送用物带至床旁,向病员说明目的以获得合作,使病员卧于舒坦地点,备胶布两条(均为五厘米),用湿棉签擦净鼻孔。
②量鼻导管长度(耳垂至鼻尖2/3),用一胶布做标记。
③ 连结鼻导管,翻开小开关调理好流量,将鼻导管前端放于清水中检查鼻导管能否畅达并达到润湿的目的,而后沿下鼻道轻轻插入若无呛咳即固定(鼻翼、脸颊部),记录开始用氧时间。
④ 亲密察看缺氧改良情况。
[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⑤ 停氧时轻轻撕去胶布拔出鼻导管,关小开关――关总开关――再开小开关放出余气――关小开关。
记录停氧时间。
⑥ 整理单位,将用物送复原处。
(四)终末质量标准1、装表动作快速,切合操作规程。
2、输氧操作娴熟,关怀体谅病员。
3、口述输氧注意事项。
4、依据病情调理流量。
小儿1-2 升/ 分,严重缺氧 4-6 升/ 分。
(五)注意事项1、严格恪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确实做好四防:防震、防火、防热、防油。
搬运时防止倾倒撞击。
氧气筒应置阴凉处,四周禁止烟火和易燃品,起码距火炉 5 米,暖气 1 米,氧气表及螺旋口上勿涂油,也不行用带油的手拧螺旋。
双侧鼻导管吸氧操作流程

双侧鼻导管吸氧操作流程双侧鼻导管吸氧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它可以帮助患者在呼吸困难或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维持正常的氧供应。
下面将介绍这一操作的具体流程。
1.准备工作在进行双侧鼻导管吸氧操作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要检查吸氧设备是否正常运转,氧气流量是否符合患者需要,吸氧面罩是否清洁卫生。
其次要确认患者的鼻孔是否有分泌物,需要清理干净。
2.操作步骤(1)让患者坐直或半卧位,保持舒适的姿势。
(2)取出双侧鼻导管,检查是否完好无损。
(3)将双侧鼻导管分别插入患者的鼻孔中,注意不要插得太深,以免损伤黏膜。
(4)调节氧气流量,推荐流量为 2-4L/min,视患者情况而定。
(5)让患者试呼吸,确认患者能正常呼吸并无不适感。
(6)当患者需要吸痰时,应先停止吸氧,待吸痰完成后再开启吸氧设备。
3.操作注意事项(1)双侧鼻导管在使用过程中要保持通畅,定期更换或清洗。
(2)不要将鼻导管插得太深,以免损伤黏膜。
(3)患者在吸氧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正常呼吸,不要用力呼吸,以免影响吸氧效果。
(4)吸氧面罩应保持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5)在操作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者的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处理。
4.操作效果通过双侧鼻导管吸氧操作,可以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氧供应,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
同时,这种操作简单易行,操作风险小,对患者的伤害较小。
因此,双侧鼻导管吸氧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中。
双侧鼻导管吸氧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操作,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非常有益。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风险,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鼻导管吸氧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鼻导管吸氧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鼻导管吸氧是一种辅助呼吸的方法,适用于需要额外氧气的患者。
以下是鼻导管吸氧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1. 准备工作:
- 准备好氧气瓶和氧气流量计。
- 清洁并消毒鼻导管。
- 进行手部卫生,戴上手套。
2. 安装鼻导管:
- 将鼻导管的两端插入患者的鼻腔,一个端口插入左鼻孔,另一个端口插入右鼻孔。
- 确保鼻导管与患者的鼻腔贴合适合,不要造成不适。
3. 调整氧气流量:
- 通过流量计控制氧气的流量。
- 根据医生的嘱咐或患者的需要,将氧气流量调整到合适的水平。
4. 观察患者情况:
- 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氧饱和度。
- 观察患者是否有不适反应,如鼻塞、干燥或不适等。
5. 注意事项:
- 鼻导管应定期更换,以保证清洁和无菌。
- 确保氧气瓶充足,并定期检查氧气瓶的使用情况。
- 避免鼻导管过紧过松,以免引起不适或脱落。
- 患者应经常饮水以保持水分和湿润,避免鼻腔干燥。
- 在使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如出现呼吸困难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护人员。
请注意,以上流程和注意事项仅供参考,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完整word版)正确的吸氧法

吸氧法1.单侧鼻导管法:连接鼻导管于玻璃接头上,打开流量表开关,调节氧气流量;将鼻导管插入冷开水药杯中,试验导管是否通畅,并润滑鼻导管;断开鼻导管与玻璃接头,测量导管插入长度(约为鼻尖到外耳道口长度的2/3),将鼻导管轻轻插入;用胶布将鼻导管固定于鼻梁和面颊部,连接鼻导管与玻璃接头,观察吸氧情况。
2.双侧鼻导管法:用特制双侧鼻导管插人双鼻孔内吸氧的方法。
使用时将双侧鼻导管连接橡胶管,调节好氧流量,擦净鼻腔,将导管插入双侧鼻孔内深约1cm,用松紧带固定。
3.鼻塞法:将鼻塞连接橡胶管,调节氧流量,擦净鼻腔,将鼻塞塞于1只鼻孔内,鼻塞大小以恰能塞住鼻孔为宜,勿深入鼻腔。
4.漏斗法:将漏斗与橡胶管连接,调节氧流量,置漏斗于病人口鼻上方约1~3cm处,固定。
5.面罩法:置氧气面罩于病人口鼻部,松紧带固定,再将氧气接管连接于面罩的氧气进孔上,调节氧流量至6~8L/min.6.氧气帐法:用特制的氧气帐或透明塑料薄膜制成帐篷,其大小为病床的一半,下面塞于床褥下,将帐幕封严。
使用时病人头胸部在帐内,氧气经过湿化瓶由橡胶导管人帐内,氧气流量10~20L/min,帐内浓度可达60%~70%,每次打开帐幕后,应将氧流速加大至12~14L/min,持续3分钟,以恢复帐内原来浓度。
7.氧气枕法:氧气枕为一长方形橡胶枕,枕的一角有橡胶管,上有调节夹以调节流量,使用时将枕内灌满氧气,橡胶管接上湿化瓶导管;调节氧流量。
(一)适应症1、呼吸系统疾患影响肺活量者。
2、心脏功能不全,使肺部充血致呼吸困难者。
3、中毒,使氧不能由毛细血管渗入组织而产生缺氧者。
4、昏迷病人,如脑血管意外等。
5、某些外科手术后病人,大出血休克或颅脑疾患病员、产程不定期长或胎心音不良等。
(二)准备质量标准1、着装整洁。
2、用物准备①氧气筒及氧气表,扳手、棉签、胶布、用氧记录单、鼻导管,橡胶管,清水一碗。
②检查鼻导管及氧气管道是否通畅,有无漏气,环境是否安全。
③口述吸氧适应症。
鼻导管吸氧操作

鼻导管吸氧操作及评分标准项目内容分值扣分标准扣分目的提高氧气分压,改善组织缺氧 5 说不全-3用物氧气筒、推车、治疗盘、氧气表、吸氧管、湿化瓶、弯盘、纱布、棉签、圆碗、别针、胶布、板头、用氧记录卡、小污物盒。
5 少一件-1操作步骤1、洗手,戴口罩 5 未洗手未戴口罩-3-22、推氧气筒到病床边,吸氧盘放置床头桌。
5 乱放-33、向病人解释 5 酌情扣分4、冲气、装氧气表、湿化瓶持表错顺序错-3-2 5、先关小开关,拧开大开关,开小开关,调节氧气流量5 次序错-56、连接吸氧管、试导管是否通畅,用湿棉签清洁鼻腔10 未试未清洁-3-2 7、由一侧鼻腔轻轻插入鼻导管,用胶布固定鼻尖及面颊部,用别针将导管固定在肩衣服上5 固定不妥无氧-108、记录用痒时间及氧流量并签名 5 未记-59、拔管前与病人讲解,取下别针,胶布 5 未解释次序错-3-2 10、用纱布包裹分离鼻导管,揩净鼻面部,按置病人。
5未擦净病人位置不适-3-211、关大开关后拆橡皮管湿化瓶,卸氧气表。
10 次序错-312、记录停氧时间并签名。
5 未记录-513、整理用物及床单位。
5 整理不妥-5注意事项1、保持鼻导管通畅,持续吸氧者每天更换鼻导管两次,并换插另一个鼻孔。
2、吸氧过程中观察缺氧状况有无改善,氧气装置是否通畅无漏气。
3、有氧须注意安全,做到四防、防震、防油、防火、防热。
4、氧气压力指针降至0.5mpa 时不可再用。
5、氧流量与吸入氧浓度的关系,可通过下列公式估计:吸氧浓度%=21+4*氧流量升/分。
一般氧流量不超过6升/分。
10 少一点-2静脉输液操作及评分标准项目内容分值扣分标准扣分目的1、调节和维持人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2、补充营养,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能量。
3、输注药液,以起到药物的作用,达到控制感染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4、抢救休克,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
5 少一点-1用物一次性输液皮管一套,注射盘内盛放碘伏瓶、棉签、消毒扎脉带、胶带、砂轮、灭菌敷贴,污物盒、输液架,按医嘱准备药物与液体,网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导管吸氧技术操作标准
2016年12月修订
氧气吸入技术相关知识点:
一、概念:氧气吸入法是常用的改善呼吸的技术之一,通过给氧,可提高肺泡内氧分压、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从而纠正由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缺氧状态, 促进代谢,它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方法。
二、吸氧的目的:
提高患者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
三、注意事项:
1.患者吸氧过程中,需要调节氧流量时,应当先将患者鼻导管取下,调节好氧流量后,再与患者连接。
停止吸氧时,先取下鼻导管,再关流量表。
2.持续吸氧的患者,应当保持管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更换。
3.湿化瓶每次用后均须清洗、消毒。
4.观察、评估患者吸氧效果。
5. 抽取血气分析标本时,应停止吸氧,否则,应告知检验科患者吸氧流量。
四、氧气浓度与流量的关系:
吸氧浓度(% =21+4X氧流量(L/min )
五、氧疗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1 、低浓度氧疗:又称控制性氧疗,吸氧浓度低于40%。
应用于低氧血症伴二氧
化碳潴留的病人,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2、中等浓度氧疗:吸氧浓度为 40%~60%主要用于有明显通气 /灌流比例失调或显著弥散障碍的病人,特别是血红蛋白浓度很低,或心输出量不足者,如肺水肿、心肌梗死、休克等。
3、高等浓度氧疗: 吸氧浓度为60%以上。
应用于单纯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如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心肺复苏后的生命支持阶段。
4、高压氧疗:指在特殊的加压舱内以2-3Kg/c卅的压力给予ioo%勺氧吸入。
主要适用于一氧化碳中毒、气性坏疽等。
六、氧疗的副作用及预防:
1、氧中毒长时间、高浓度的氧吸入可致肺实质改变。
避免长时间高浓度氧吸
入,定期监
测血气分析
2、肺不张呼吸道堵塞吸入高浓度氧后,氧气更易吸收,形成吸收性肺不张。
控制
吸氧浓度,鼓励患者多翻身、经常更换体位,加强排痰。
3、呼吸道分泌物干燥持续吸入未经湿化且浓度较高的氧气,支气管粘膜则因干燥气
体的直接刺激而产生损害加强吸入气体中的湿化,定期做雾化吸入。
4、眼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仅限于新生儿或早产儿)与吸入氧的浓度、持
续时间有关维持吸氧浓度在40鸠下,控制PaO2在 100- 120mmHg
5、呼吸抑制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吸入高浓度的氧之后低流量持续给氧,
维持PaO2在60mmH。
七、缺氧的定义:
缺氧( hypoxia ):指当组织的氧供应不足或利用氧障碍时,导致组织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缺氧是临床各种疾病中极常见的一类病理过程,脑、心等生命重要器官缺氧也是导致机体死亡的重要原因。
另外,由于动脉血氧含量明显降低导致组织供氧不足,又称为低氧血症( hypoxemia)
八、缺氧的分类:
1 、低张性缺氧:低张性缺氧指由Pa O
2 明显降低并导致组织供氧不足。
当Pa O2 低于8kPa (60mmHg时,可直接导致CaO2和SaO2明显降低,因此低张性缺氧也可以称为低张性低氧血症。
2、血液性缺氧:血液性缺氧指Hb量或质的改变,使CaO2减少或同时伴有氧合 Hb 结
合的氧不易释出所引起的组织缺氧。
由于 Hb 数量减少引起的血液性缺氧,因其Pa O2正常而CaO2减低,又称等张性缺氧。
3、循环性缺氧:循环性缺氧指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氧供应减少所引起的缺氧,又
称为低动力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还可以分为缺血性缺氧和淤血性缺氧。
缺血性缺氧是由于动脉供血不足所致;淤血性缺氧是由于静脉回流受阻所致。
4、组织性缺氧:是指由于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所引起的缺氧。
九、缺氧程度的判断及如何确定氧流量:
1、轻度缺氧paO2>50毫米汞柱saO2>80沁者意识清楚,轻度发绀,无明显呼吸困难。
1- 2 升每分。
2、中度缺氧paO2>30~50毫米汞柱saO2>60%~80%患者出现烦躁、嗜睡、谵妄并出现明
显发绀,呼吸困难明显。
2-4 升每分。
3、重度缺氧:paO2<30毫米汞柱saO2v60%患者出现浅昏迷或昏迷4-8升每分
十、肺水肿的患者湿化瓶内可放入20%-30%的乙醇,因乙醇可降低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改善肺部的气体交换,迅速缓解缺氧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