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导管给氧法

合集下载

双腔鼻导管给氧法

双腔鼻导管给氧法

双腔鼻导管给氧法(氧气筒)一、用物准备:1:治疗桌上依次放置清洁干燥桶两个〔桶身贴标签,有明显标识〕,分别内置消毒备用的氧流量表、湿化瓶各一,量杯一个〔内盛凉开水或蒸馏水〕氧气筒及氧气装置1套2:治疗车上:(1)治疗碗1个(内盛清水),扳手、一次性吸氧管、换药碗1个〔内置清洁纱布两块,清洁纱布内包裹吸氧管芯一支〕,棉签罐1个,手电筒、氧气“满”标识。

(2)治疗盘外置:转抄医嘱单、吸氧治疗单,记录笔、护士表。

3:治疗车下:生活垃圾桶,医疗垃圾桶,(有明显标识)。

二、护士准备:服装鞋帽整洁,仪表端庄大方,不佩带首饰。

三、操作步骤:1:手持医嘱卡或医嘱单至床尾查对床头卡以确认病人,再至床头问候病人,自我介绍,告知目的,征得同意,询问卧位的舒适度及需要,〔您好,请告诉我您的床号、姓名及年龄,查看腕带信息××,我是您的治疗护士××,由于您胸闷气短,根据医嘱由我准备为您进行吸氧治疗,以改善您目前的缺氧表现,请您配合我好吗?评估:鼻腔有无畸形、黏膜有无出血、是否通畅等——用小手电筒查看鼻腔,用右手指腹分别轻压病人两侧鼻翼,嘱其吸气呼气;口述鼻腔通畅情况,向患者解释吸氧方法。

您这样平躺着舒服吗?——平卧位、半坐卧位、侧卧位均可。

您还有什麽需要吗?〕请您休息稍等,我去准备。

查看氧气筒及标识。

退后环视四周评估环境。

﹙环境整洁、安静、安全﹚2:剪指甲,六步洗手法——要求具体操作,戴口罩。

3.请老师协助双人核查信息,查对医嘱单、治疗单。

自干燥桶取氧流量表置于治疗盘中间,取湿化瓶倒入凉开水或蒸馏水1∕3――1∕2置于治疗盘,再次查对无误后盖清洁巾于治疗盘上﹙量杯留在治疗桌上﹚。

4.推治疗车至床头,取医嘱卡至床尾查对床头卡,再至床头询问病人﹙XX,可以了吗?﹚撤清洁巾置于治疗车下,核对患者姓名、年龄、住院号。

协助取舒适卧位。

5.取两根棉签蘸温开水或蒸流水后分别清洁病人双侧鼻腔﹙清洁病人鼻腔后的棉签置于弯盘中﹚。

单侧鼻导管吸氧法的操作流程

单侧鼻导管吸氧法的操作流程

单侧鼻导管吸氧法的操作流程一、前言单侧鼻导管吸氧法是一种常见的吸氧方法,特别适用于需要长时间吸氧的患者。

本文将介绍单侧鼻导管吸氧法的操作流程。

二、准备工作1. 确定患者是否适合使用单侧鼻导管吸氧法,并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

2. 准备好所需设备:单侧鼻导管、吸氧机、水杯、湿化瓶等。

3. 洗手并佩戴手套。

三、操作步骤1. 让患者坐直或半卧位,头部略微向后仰。

2. 将单侧鼻导管插入患者的鼻孔中,注意不要插得太深,避免损伤黏膜。

插入时可以先用润滑剂润滑一下,使插入更加顺畅。

3. 将另一端连接到吸氧机上,并打开吸氧机。

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情况设置合适的流量和浓度。

通常情况下,流量为1-2L/min,浓度为24%-28%。

4. 确认单侧鼻导管的位置是否正确,如果患者有不适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调整导管的位置或停止吸氧。

5. 将水杯和湿化瓶连接到单侧鼻导管上,以保持呼吸道湿润。

水杯中加入温水,湿化瓶中加入生理盐水即可。

6. 检查患者的吸氧情况,并记录吸氧时间、流量、浓度等相关信息。

7.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观察患者的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同时还需定期更换单侧鼻导管和湿化瓶内的水或生理盐水。

四、注意事项1. 使用单侧鼻导管吸氧法需要医生指导和监护。

2. 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舒适的姿势,并避免剧烈运动和大声喊叫。

3. 水杯和湿化瓶内的水或生理盐水需要定期更换,以保持呼吸道湿润。

4. 如果患者出现呕吐、咳嗽、胸闷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单侧鼻导管吸氧法,并及时就医。

5. 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导管脱落或损坏,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五、总结单侧鼻导管吸氧法是一种有效的吸氧方法,但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的呼吸情况和不适症状,并定期更换设备内的水或生理盐水。

只有正确使用,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氧气吸入法

氧气吸入法

氧气吸入法(鼻导管吸氧法)
目的:供给氧气,改善缺氧症状
准备:
1.护士准备:服装鞋帽整洁,仪表大方,态度和蔼可亲,语言柔和恰
当,洗手,剪指甲。

2.物品准备:氧气袋、一次性吸氧鼻导管、治疗碗内备湿化液、棉签、
医用胶布、氧气记录卡。

3.病人准备:向患者解释吸氧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

4、环境准备:整洁、安静、安全、无烟、无尘、无火源。

操作步骤:
1.戴口罩洗手。

2.检查鼻腔黏膜无破溃、鼻中隔是否偏曲,用棉签清洁鼻腔
3.将氧气袋上的胶管与输氧管、鼻塞连接。

4.打开螺旋夹,将鼻导管口端放入一只盛有冷开水的杯中,如见水中有气泡逸出,则表示鼻导管通畅,并可从气泡逸出的多少,了解给氧量的大小。

5.用棉签蘸冷开水清洁一侧鼻腔,然后把带有氧气经过冷开水湿润的鼻导管插入鼻孔,注意用胶布把鼻导管固定在鼻孔边上,以防滑脱。

如有鼻塞也可用鼻塞吸氧,它比鼻导管刺激性小,较舒适,病人易于接受。

买不到鼻塞时,可用滴管橡皮头改装,即把橡皮头连接在接管上,在橡皮头前端剪一个小孔即成。

6.氧气袋内压力降低时,可用手加压,以利氧气排出,或把氧气袋当枕头放在病人头下,用病人头部的重量,使氧气排出。

7.患者用氧完毕后,关闭气止以防漏气。

8.记录吸氧开始时间、氧流量.
9.观察缺氧症状,实验室指标,氧气装置是否漏气及通畅,有无出现氧疗副作用
10.告知患者有关用氧安全的知识
停氧
1.评估患者生命体征.
2.先取下鼻导管,再关氧气袋上螺旋夹
3.记录停氧时间
4.整理用物。

八给氧法给氧法鼻导管

八给氧法给氧法鼻导管

·确定患者,取得其配合,并 缓解紧张情绪
·用手电筒检查鼻腔黏膜及有 无鼻中隔弯曲
·根据病情决定氧疗的种类, 并按需要调节氧流量
·观察鼻导管对皮肤是否有损 伤
·固定:将导管环绕患者耳部向下放置,根据情况调整 松紧度
·固定松紧度要适宜,以防导 管太紧引起皮肤损伤
·按医嘱流量供给患者氧气 ·告诉患者不要用口呼吸
·打开氧气流量表的流量调节开关,检查氧气流出是 否通畅,有无漏气
·关紧流量调节开关,推至病房待用
·注意用氧安全
·吸氧前准备: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动脉血气分析数值选择适当的吸 氧方法 ·根据病情,确认改善动脉血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 的指标 ·确认给氧浓度及氧流量 ·选择适合医嘱给氧流量的吸氧方法
3.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边 4.核对床号、姓名,向患者说明氧气的吸入方法,取得
·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
·物品应分类消毒,以防交叉 感染
实验八 给氧法(鼻导管)
目的 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 ),增加组织的供氧量,减轻呼吸肌、心肌的负 2 担。
对象 低氧血症,即血氧饱和度在 90%以下者;虽然有血氧含量低和轻度换气障
碍,但并不需要呼吸管理气管插管和使用人工呼吸机的患者;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休克等状态的患者;手术后容易陷入缺氧状态的患者。
患者的配合。告诉患者不要卸下给氧管及给氧面罩。 督促患者把呼叫器放置在手边,在需要时及时呼叫护 士 5.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或仰卧位,头偏向护士一侧 6.鼻导管给氧法 ·检查鼻腔,并用湿棉签清洁鼻腔
·将双侧鼻导管与湿化瓶出口相连接,打开流量表开关, 确定氧气流出通畅后,调节好氧流量
·将鼻导管插入患者双侧鼻孔 1cm,动作轻柔,以防引起 黏膜损伤
签,胶布,弯盘,氧记录单,笔,安全别针,扳手, 管道氧气装置或氧气筒及氧气表装置

鼻导管吸氧法课件

鼻导管吸氧法课件
鼻导管吸氧法可以提供稳定的吸氧浓度,改善患者的低氧血 症,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是呼吸衰竭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心力衰竭的辅助治疗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 导致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 临床综合征,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 乏力、液体潴留等症状。
鼻导管吸氧法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 的缺氧状态,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 作为心力衰竭治疗的辅助手段之一。
原理
通过导管将氧气直接输送到鼻腔, 经鼻咽部、气管、支气管到达肺 部,为患者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
适用范围与禁忌症
适用范 围
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低氧血症,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等。
禁忌症
对于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或鼻中隔弯 曲的患者应慎用,以免影响通气或造 成不适。
鼻导管的选择与使用
01
02
03
高浓度氧气吸入可能导致 氧气中毒症状,如胸痛、 咳嗽、呼吸困难等,应立 即停止吸氧并就医。
预防感染
在使用鼻导管吸氧法过程 中,应保持鼻腔和氧气管 路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预防感染发生。
2023
PART 04
鼻导管吸氧法的临床应用
REPORTING
呼吸衰竭的治 疗
呼吸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肺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 使机体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 血症,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高碳酸血症,进而发生一系列病理 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轻轻拔出鼻导管,注意 动作轻柔,避免损伤鼻腔。
对使用过的物品进行分 类处理,如一次性鼻导 管应丢弃在医疗垃圾桶内。
在护理记录中记录吸氧 的起始时间、流量、患 者缺氧症状改善情况等。
2023
PART 03
鼻导管吸氧法的注意事 项

鼻导管吸氧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鼻导管吸氧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鼻导管吸氧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鼻导管吸氧是一种辅助呼吸的方法,适用于需要额外氧气的患者。

以下是鼻导管吸氧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1. 准备工作:
- 准备好氧气瓶和氧气流量计。

- 清洁并消毒鼻导管。

- 进行手部卫生,戴上手套。

2. 安装鼻导管:
- 将鼻导管的两端插入患者的鼻腔,一个端口插入左鼻孔,另一个端口插入右鼻孔。

- 确保鼻导管与患者的鼻腔贴合适合,不要造成不适。

3. 调整氧气流量:
- 通过流量计控制氧气的流量。

- 根据医生的嘱咐或患者的需要,将氧气流量调整到合适的水平。

4. 观察患者情况:
- 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氧饱和度。

- 观察患者是否有不适反应,如鼻塞、干燥或不适等。

5. 注意事项:
- 鼻导管应定期更换,以保证清洁和无菌。

- 确保氧气瓶充足,并定期检查氧气瓶的使用情况。

- 避免鼻导管过紧过松,以免引起不适或脱落。

- 患者应经常饮水以保持水分和湿润,避免鼻腔干燥。

- 在使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如出现呼吸困难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护人员。

请注意,以上流程和注意事项仅供参考,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正确的吸氧法

正确的吸氧法

吸氧法1.单侧鼻导管法:连接鼻导管于玻璃接头上,打开流量表开关,调节氧气流量;将鼻导管插入冷开水药杯中,试验导管是否通畅,并润滑鼻导管;断开鼻导管与玻璃接头,测量导管插入长度(约为鼻尖到外耳道口长度的2/3),将鼻导管轻轻插入;用胶布将鼻导管固定于鼻梁和面颊部,连接鼻导管与玻璃接头,观察吸氧情况。

2.双侧鼻导管法:用特制双侧鼻导管插人双鼻孔吸氧的方法。

使用时将双侧鼻导管连接橡胶管,调节好氧流量,擦净鼻腔,将导管插入双侧鼻孔深约1cm,用松紧带固定。

3.鼻塞法:将鼻塞连接橡胶管,调节氧流量,擦净鼻腔,将鼻塞塞于1只鼻孔,鼻塞大小以恰能塞住鼻孔为宜,勿深入鼻腔。

4.漏斗法:将漏斗与橡胶管连接,调节氧流量,置漏斗于病人口鼻上方约1~3cm处,固定。

5.面罩法:置氧气面罩于病人口鼻部,松紧带固定,再将氧气接管连接于面罩的氧气进孔上,调节氧流量至6~8L/min.6.氧气帐法:用特制的氧气帐或透明塑料薄膜制成帐篷,其大小为病床的一半,下面塞于床褥下,将帐幕封严。

使用时病人头胸部在帐,氧气经过湿化瓶由橡胶导管人帐,氧气流量10~20L/min,帐浓度可达60%~70%,每次打开帐幕后,应将氧流速加大至12~14L/min,持续3分钟,以恢复帐原来浓度。

7.氧气枕法:氧气枕为一长方形橡胶枕,枕的一角有橡胶管,上有调节夹以调节流量,使用时将枕灌满氧气,橡胶管接上湿化瓶导管;调节氧流量。

(一)适应症1、呼吸系统疾患影响肺活量者。

2、心脏功能不全,使肺部充血致呼吸困难者。

3、中毒,使氧不能由毛细血管渗入组织而产生缺氧者。

4、昏迷病人,如脑血管意外等。

5、某些外科手术后病人,大出血休克或颅脑疾患病员、产程不定期长或胎心音不良等。

(二)准备质量标准1、着装整洁。

2、用物准备①氧气筒及氧气表,扳手、棉签、胶布、用氧记录单、鼻导管,橡胶管,清水一碗。

②检查鼻导管及氧气管道是否通畅,有无漏气,环境是否安全。

③口述吸氧适应症。

(完整word版)正确的吸氧法

(完整word版)正确的吸氧法

吸氧法1.单侧鼻导管法:连接鼻导管于玻璃接头上,打开流量表开关,调节氧气流量;将鼻导管插入冷开水药杯中,试验导管是否通畅,并润滑鼻导管;断开鼻导管与玻璃接头,测量导管插入长度(约为鼻尖到外耳道口长度的2/3),将鼻导管轻轻插入;用胶布将鼻导管固定于鼻梁和面颊部,连接鼻导管与玻璃接头,观察吸氧情况。

2.双侧鼻导管法:用特制双侧鼻导管插人双鼻孔内吸氧的方法。

使用时将双侧鼻导管连接橡胶管,调节好氧流量,擦净鼻腔,将导管插入双侧鼻孔内深约1cm,用松紧带固定。

3.鼻塞法:将鼻塞连接橡胶管,调节氧流量,擦净鼻腔,将鼻塞塞于1只鼻孔内,鼻塞大小以恰能塞住鼻孔为宜,勿深入鼻腔。

4.漏斗法:将漏斗与橡胶管连接,调节氧流量,置漏斗于病人口鼻上方约1~3cm处,固定。

5.面罩法:置氧气面罩于病人口鼻部,松紧带固定,再将氧气接管连接于面罩的氧气进孔上,调节氧流量至6~8L/min.6.氧气帐法:用特制的氧气帐或透明塑料薄膜制成帐篷,其大小为病床的一半,下面塞于床褥下,将帐幕封严。

使用时病人头胸部在帐内,氧气经过湿化瓶由橡胶导管人帐内,氧气流量10~20L/min,帐内浓度可达60%~70%,每次打开帐幕后,应将氧流速加大至12~14L/min,持续3分钟,以恢复帐内原来浓度。

7.氧气枕法:氧气枕为一长方形橡胶枕,枕的一角有橡胶管,上有调节夹以调节流量,使用时将枕内灌满氧气,橡胶管接上湿化瓶导管;调节氧流量。

(一)适应症1、呼吸系统疾患影响肺活量者。

2、心脏功能不全,使肺部充血致呼吸困难者。

3、中毒,使氧不能由毛细血管渗入组织而产生缺氧者。

4、昏迷病人,如脑血管意外等。

5、某些外科手术后病人,大出血休克或颅脑疾患病员、产程不定期长或胎心音不良等。

(二)准备质量标准1、着装整洁。

2、用物准备①氧气筒及氧气表,扳手、棉签、胶布、用氧记录单、鼻导管,橡胶管,清水一碗。

②检查鼻导管及氧气管道是否通畅,有无漏气,环境是否安全。

③口述吸氧适应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正确安装氧气表、倒水、清洁鼻腔。 a 先打开氧气桶的大开关,当听到“呲”的一
声时,立即关上(吹尘)。 b 利用扳手正确安装氧气表. C 湿化瓶内倒入1/2—2/3蒸馏水并正确安装。 D 打开一次性吸氧管的外包装,正确连接后用 胶布固定在氧气桶壁上。 E为患者清洁鼻腔,注意水温要适宜,动作要 轻柔。
操作流程
试流量大小(睫毛),并注意检查氧气 流出是否漏气, (注意:在打开大开关之前,先检查小 开关是否关闭,必须在小开关关闭的情 况下,才可以打开大开关,否则易损坏 氧气表。)
5. 打开总开关,遵医嘱正确调节氧流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操作流程
6. 正确配戴。(注意再次核对医嘱单)
7.
恢复体位并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用氧注 意事项。 8. 洗手,按医嘱在医嘱单上记录用氧日 期、时间、签全名。 9. 携用物回治疗室,处理用物。经常巡 视患者,观察缺氧情况是否改善。注意 交班。
注意事项
9.停止用氧后,所用导管、湿化瓶等经
清洗、消毒后干燥保存备用。 10.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上指 针降至0.5mPa即不可再用,以防止灰尘 进入筒内,与再次冲气时引起爆炸。
注意事项
对未用或已用空的氧气筒,应分别悬挂
“满”或“空”的标志,以便及时调换 氧气筒,并避免急用时搬错而影响抢救 速度。
注意事项
2.正确安装氧气表(使用墙壁正确安装
氧气表式氧气管道勿将氧气表插入负压 吸引接口) 3.用氧气时,应先调流量后配戴,停氧 时应先摘掉吸氧管,再关闭氧气开关, 以免开错开关,大量氧气突然冲入呼吸 道而损伤肺组织。
注意事项
4.详细记录用氧、停氧时间。
5及时巡视病房,观察有无用氧故障,检
查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是否通畅,及时 清除鼻腔分泌物,防止导管堵塞而失去 用氧作用。 6.随时询问病人的感受,关心病人,及 时满足病人的需要。
注意事项
7.观察用氧效果,在用氧过程中可根据
病人脉搏、血压、呼吸方式、精神状态、 皮肤颜色及温度等有无改善来衡量氧疗 效果,同时还可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判断 疗效,从而选择适当的用氧浓度。 8.停止吸氧时应先取下吸氧管,在关闭 开关。

1.

操作者准备:着装整齐,洗手,戴 口罩,熟悉患者病情。 2. 患者准备:缓解紧张情绪,积极配 合治疗。

1.

用物准备: 治疗车上备: 1.氧气表装置:氧气表、湿化瓶、蒸馏水。 2.治疗盘:棉签、胶布、小药杯(内盛温水)、 一次性吸氧管、治疗碗。 3.扳手 4.治疗单 5.健之素


谢 谢!
氧浓度的计算
轻 度 缺 氧 : 氧 流 量 2L/min ,
氧浓度为
21+4×2=29% 中 度 缺 氧 : 氧 流 量 2-4L/min, 氧 浓 度 为 21+4×3=33% 重 度 缺 氧 : 氧 流 量 4-6L/min, 氧 浓 度 为 21+4×5=41% 氧浓度=21+4×氧流量(%)

1.患者评估:

(3)心理情况:心理状态、合作程度。 (4)健康知识:患者对自身疾病导致缺
氧所拥有的知识,对氧气吸入疗法的认 识程度。

火炉、暖气等

2.环境评估:病室内有无烟火、易燃品、

3..用物评估:


( 1)氧气表是否有合格标示,湿化 瓶是否完好无裂痕。 (2)氧气桶内是否有氧气,是否悬 挂“有氧“标志。 (3)一次性吸氧管是否在有效期 内,包装有无破损。
2.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 3.促进代谢,维持生命活力。

1 患者评估:

(1)全身情况:目前病情,生命体征,意识
与精神状态,缺氧的表现与程度、原因等。. (2)局部情况:口唇、甲床等处皮肤的颜色、 发绀程度;呼吸困难的程度:有无张口抬肩、 鼻翼煽动、三凹征等以及呼吸的频率、节律和 深浅度变化;病人鼻腔状况,有无鼻息肉、鼻 中隔偏曲或分泌物阻塞。

治疗车下备:
1.

污物碗 2.黄色垃圾袋
操作流程
吸氧
1. 评估病人, 2. 遵医嘱准备用物:检查氧气管的有效
期,氧气表是否有合格标示,湿 化瓶完好无损坏,蒸馏水是否在有效期 内以及有无混浊等。 3.携用物至床旁:注意三查七对,并做 好解释工作,再次取得病人合作
操作流程
鼻导管给氧法
感染疾病科 李中侠

概念及目的
评估与准备 操作流程

评价
注意事项


鼻导管吸氧是一项护理操作技术,通过
吸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 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纠正各种缺氧 状态,促进组织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 命活动



1.通过吸氧,提高肺泡内氧分压。
操作流程
3,记录停氧日期、时间、签全名。
4 携用物回治疗室,处理用物并交班


1.病人缺氧症状改善(皮服颜色改善、
呼吸改善),精神状态改善,感觉舒适, 表现安静。 2.操作顺利,病人了解给氧的目的,能 配合操作。
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
切实做好“四防”:即防震、防火、防 热、防油。氧气筒应放于阴凉处,周围 严禁烟火和易燃品,至少距火炉5m、暖 气1m, 避免引起爆炸。
操作流程
停氧
1. 停氧时间到,携用物至床旁(车下带
浸泡桶,也可用黄色垃圾袋代替) 2. 先摘掉病人的鼻氧管,擦净鼻部。 3. 先 关上小开关,再关上大开关,再打 开小开关放掉余气。
操作流程
1. 鼻氧管放入车下黄色垃圾袋,湿化瓶
浸入浸泡桶(黄色垃圾袋) 利用扳手卸下氧气表放于车下。 2. 协助病人躺卧舒适,并注意询问用氧 效果。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健康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