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皇帝共坐龙椅的大臣-王导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皇帝共坐龙椅的大臣-王导

西晋末年,天下大乱,最后一个皇帝晋帝司马邺被匈奴掳走,名门之后的王导当机立断,拥晋王司马睿在江南建立东晋王朝,辅佐元、明、成三朝,对稳定东晋初期的局势以及后来南朝的繁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王导,字茂弘,小名阿龙,琅琊郡临沂县人。他出身世族大家,从小有远见,与皇室成员司马睿交好。永嘉元年(公元316年),司马睿移镇建业(即建康),王导跟随他南渡,事事出谋划策。在王导的一手策划下,成功打响了司马睿的知名度,拉拢了傲慢的南方世族。王导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被司马睿和朝中上下尊称为"江南仲父"。大兴元年(公元318年),司马睿称帝,王导成为丞相。东晋王朝文有王导,武有王敦(王导的从兄),其他重要官职也多在王氏手中,因此而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

永昌元年(公元322年),王敦攻入建康,被王导大义灭亲。晋元帝病死后,明帝即位,王导受遗诏辅政。明帝死,又与庾亮等同受遗诏,一起辅佐幼主晋成帝,成为三朝元老。他为政仁厚、宽容,极力调和皇室和世族、南北世族之间的

矛盾,稳定了东晋的偏安政权,从此开创南北对峙的政局。后来南朝的繁荣远过于北朝,与王导有莫大的关系。

生长在名臣和皇亲之间

王导出身于琅琊王氏这个晋朝最为显赫的名门望族,他的族兄王衍官至司空、司徒、太尉,乃是朝中数一数二的重臣,他的祖父和父亲也都是西晋高官。王导生活在这样一个自西汉以来就世代为官的世族大家,从小就受到严格的专业官场训练。王导小小年纪即表现出高远的见识,虽然他家族里的小兄弟们都非常出名,但善于识人的高士张公见到他们后,独独称赞王导说:"这孩子的相貌志气不凡,以后定是出将入相的人才。"长大一点后,王导很自然地就进入了仕途。

王导自幼和掌握大权的父兄周旋于司马皇室宗亲之中,其中司马懿的曾孙、琅琊王司马睿和他特别投契,结成了好友。司马睿虽是皇族,却非晋武帝直系,不受重视,名望不高,也没有实际的兵权。但王导是个卓有远见的政治家,早在八王之乱初期,他就看出此后天下必将大乱,力劝司马睿远离政治权力斗争中心,专心积蓄力量,将来可以利用皇族名分做一番大事业。司马睿自己虽无多大才能,却识人,非常器重王导。永嘉元年(公元316年),司马睿受命镇守建业(后改

称建康),王导跟着他南渡,一直帮他出谋划策,司马睿对他也是言听计从。

策划大型公关活动的能手

司马睿刚到建业时,江南的大世族没有人把他放在眼里。当时南北世族之间成见极深,主要是西晋灭吴后,长期排斥南方世族,而现在北方世族避难南下,便也遭到江南顾、陆、朱、张、沈、周等大世族的轻视,被称为"伧父"(南方人对北方人的戏称,意思就是乡下老爹)。过了一个多月,还是没有江南世族上门拜会司马睿。

王导作为一个老练的政治家,认为这种情况十分堪忧,必须迅速打响司马睿的知名度,提高威望,才能联合南方世族,真正在江南发展势力。于是他就策划了一个大型活动来隆重推出司马睿,亦即在三月初三的"禊节"搞一个华丽的仪仗队,务必一鸣惊人。

"禊节"是当时江南的盛大节日,男女老少都会到水边祈福祛灾,非常热闹,是个极佳的宣传场合。事先王导跟从兄王敦商量好,要借助手握重兵的王敦之威名来震慑大家。到了那天,司马睿以国家元首的规格出游,乘坐金碧辉煌的肩舆,极具威严,一看便有帝王之相,最关键的是他身后跟着名将王敦、名臣王导以及

一大群北方名士。南方的望族顾荣、纪瞻等看见这种声势,非常震撼,纷纷在路边下拜行礼。

司马睿一炮而红后,王导立刻着手进行下一步的回访活动,亲自拜见南方世族里最年高德勋的两位名士,请他们出来做官。这样一来,吴地的士人纷纷跟从,南方世族从此归附司马睿,成为后来东晋政权的重要分子,王导一手策划的强龙压倒地头蛇的活动,圆满收场。史上用这种大规模的仪仗队出巡作为公关手段,获得地方人物的支持,最终成功建立政权的,王导毫无疑问是第一人。

方言秀取悦南方人

北方和南方世族一直存在很大的矛盾,互相看不起,王导一直努力地想改善双方的这种关系,联合南北世族。比如他虽是中原人,却勤奋自学吴语,并利用各种机会显示。一次,他听说南方名士刘惔来访,那时正值炎夏,就故意在院子里光着膀子,用肚皮偎着冰凉的石棋盘说:"何乃渹!""何乃渹"是吴方言,意思就是"好凉快啊!"王导的卖力作秀留给刘惔很深的印象,刘惔回去以后,有人问:"你觉得王导这人怎么样?"刘惔说:"没有特别的,会讲几句吴语。"

国外明星来演出,也喜欢讲几句"你好"之类的。政界、娱乐圈,要博得大家

欢心,讲方言还是挺讨人喜欢的。

由于"北佬"和"南蛮"之间成见太深,王导的努力还是遭到一些挫折。他曾向南方世族陆玩提出要结为儿女亲家,想实现第一桩南北世族之间的通婚,结果陆玩咬文嚼字地羞辱他说:"小山上长不出松柏,香草和臭草不能摆在一起,我不能开乱伦的先例。"

南方世族分为两种,一种是文化世族,另一种是武力强宗。后者以周圯为代表,他一度打算起兵,用南方世族取代北方世族执政,失败后大病,临死前对儿子周勰说:"我是被那些北方伧子气死的,你一定要为我报仇。"周勰果然与族兄弟周续打算攻打王导,王导派周续的族弟周莛用计平乱后,并未加以追究,对南方世族采用了以南制南的策略,并始终忍让,对稳定东晋初期的政局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与皇帝共治天下

王导为司马睿制定了一连串的施政纲领,涵盖了经济、政治、外交等各方面。司马睿对王导越来越倚重,称他为"朕的萧何"。王导逐渐成为江东新政权的实际核心,朝野上下都非常敬佩他,叫他"仲父",地位、权力、声望均无人能与之相

提并论。

建兴四年(公元316年),西晋的末代皇帝晋湣帝司马邺被后汉刘聪掳走,司马睿成了晋王朝唯一的合法代表,理所当然的江东政权代理人。公元317年年底,饱受羞辱的晋湣帝被杀。公元318年,司马睿在建康即位,史称晋元帝。王导晋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也就是宰相。实际上,此时臣强君弱,王导的权力远大于一般意义上的宰相。在隆重的登基典礼上,司马睿当众向王导提出要求共坐御床,接受百官朝贺,王导再三推辞,司马睿才没有勉强他。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王与马,共天下"。原来,晋元帝除了皇室血统外,没有别的凭借,政治上依靠王导,兵权在王敦手里,重要官职也都属于王氏。后世有人认为,司马睿表面上看似尊敬王导,实则借此在表示不满。

果然,晋元帝在即位当年,就采取了一些较为严峻的措施,打击地方豪强,走韩非子的法家路线,与王导的"清静为政"道家路线大相径庭。王导虽然势力很大,但始终没有篡位的念头,不过他看到晋元帝在施政方面与自己存在很大的分歧,也并不让步。他派出八部从事巡行各郡,表面上贯彻实施晋元帝的政策,但实际上却推行自己的方针。然而,东晋政权的确建立在南北世族支持的基础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