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动障碍

合集下载

儿童抽动障碍健康宣教

儿童抽动障碍健康宣教
消除对抽动障碍的误解和偏见,促进包容和理解 。
如何提高公组织,为家庭提供信息和情 感支持。
这些组织可以帮助家庭分享经验和资源。
如何提高公众对儿童抽动障碍的认识?
媒体合作
与媒体合作,传播有关儿童抽动障碍的科学知识 和真实故事。
提高社会对该疾病的认识,有助于减少歧视和误 解。
抽动通常在儿童期开始,可能伴随其他问题,如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或强迫症(OCD) 。
什么是儿童抽动障碍?
症状
常见的症状包括眨眼、头部摇动、咳嗽声等,通 常会在紧张或兴奋时加重。
症状在不同儿童中可能表现不同,且随时间变化 。
什么是儿童抽动障碍? 流行病学
根据研究,儿童抽动障碍的发生率约为1-3%,男 孩的发生率高于女孩。
评估也可能涉及心理评估,以排除其他可能的心 理健康问题。
如何诊断儿童抽动障碍?
观察期
有时医生会建议观察一段时间,以确定症状的频 率和严重程度。
记录症状出现的时间和情境有助于医生作出准确 诊断。
如何诊断儿童抽动障碍?
排除其他疾病
在确诊前,医生会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 疾病,例如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疾病。
大多数儿童在青春期后症状会有所减轻或消失。
为什么会发生儿童抽动障碍?
为什么会发生儿童抽动障碍?
遗传因素
儿童抽动障碍常常与家族有一定的遗传关系 ,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有类似情况会增加风险 。
具体的遗传机制仍在研究中。
为什么会发生儿童抽动障碍?
环境因素
环境压力、感染(如链球菌感染)和过度的 心理压力可能会诱发或加重症状。
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监测副作 用。
如何治疗儿童抽动障碍?
家庭和学校的支持

儿童抽动障碍的预防PPT课件

儿童抽动障碍的预防PPT课件

抽动障碍的症状和诊断
**诊断** - 家庭医生可以初步/初步
诊断抽动障碍。 - 如果症状严重,家庭医
生会向专业诊所推荐或特别进 行评估。
心理和行为治 疗的重要性
心理和行为治疗的重要性
心理和行为治疗可以激发儿童的自信心 ,处理抽动障碍的精神问题,提高生活 质量。 儿童可以接受“认知行为疗法”和“乐 观行治疗法”。
儿童抽动障碍 的预防PPT课件
目录 介绍 预防方法 抽动障碍的症状和诊断 心理和行为治疗的重要性 药物治疗 抽动障碍对儿童的影响 结论
介绍
介绍
抽动障碍是儿童常见的神经发 育问题。 儿童抽动障碍不会自行消失, 但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加以预 防。
预防方法
预防方法
**保持良好习惯** - 避免压力和紧张情绪。 - 维持简洁的日常生活,减少过度
劳累。 -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
刺激性食品。
预防方法
**运动** - 运动可以改善对抗压力
的能力,缓解渐进性疲劳。 - 运动可以通过加强身体
的协调性,从而管理抽动障碍 。
抽动障碍的症 状和诊断
抽动障碍的症状和诊断
**症状** - 突然发作的肌肉抽搐。 - 不自主的动作,如眨眼睛、摇头
、踢腿等。 - 口吐脏话或重复说同一句话。
结论
结论
预防儿童抽动障碍是最好的方法,儿童 和家长可以采取一些简单、易行的健康 方式来预防抽动障碍。
当抽动障碍出现时,医生提供的正确治 疗可以改善症状,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 。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当非药物治疗无法缓解症状时 ,医生会考虑开具药物。 儿童的药物治疗必须在专业医 师的监督下进行。
抽动障碍对儿 童的影响

儿科护理-抽动障碍护理常规

儿科护理-抽动障碍护理常规

抽动障碍护理常规抽动障碍即多发性抽动,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以多组肌群不自主抽动及不自主发声言语障碍为临床特点。

多在儿童期发病。

男孩明显多于女孩。

本病呈慢性病程,病情波动,时好时坏,有周期性缓解和复发,通常需长期服药治疗。

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有关。

【临床表现】运动性抽动,表现为突然、快速、无目的、不自主、重复地肌肉抽动。

常开始于头颈部肌肉如点头、频频瞬目、皱眉、嗅鼻等,以后发展到肩、臂、下肢与躯干部的肌肉,如耸肩、抬臂、睡眠时可缓解或消失。

发声性抽动,大多数患儿伴喉肌抽动,喉部出现不自主怪声,少数患儿反复发出粗鲁下流的语言或有模仿现象。

其他,部分患儿可出现与本症相关的一些行为问题,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轻者表现为躁动不安,易激惹,重者表现为强迫障碍,注意缺陷、学习困难等。

【护理评估】健康史询问患儿抽动发作的开始时间,发作时有无诱因如过度疲劳,焦虑,感染等,有无伴发症状,家族其他成员有无类似抽动史。

症状、体征评估抽动发作的部位、形式、强度等,注意检查神经系统相关体征。

社会、心理评估患儿和家长的心理状况以及对本病的了解程度。

【护理问题】有外伤的危险与抽动发作有关。

焦虑与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及不被他人理解有关。

知识缺乏与对疾病的不了解有关。

【护理措施】按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心理护理对患儿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

了解患儿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以及心理活动,帮助其正确处理好与同伴的关系、处理好学习问题。

另外,对患儿辅以奖励的正强化方法,以增强患儿的自制力,从而达到疗效。

2、用药的护理保证患儿按时按量,准确无误地服药,防止少服、漏服或多服。

护士要做到发药到口。

注意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尤其是锥体外系副作用,表现为动作减少、减慢和肌张力增高,如伸舌、张口困难、歪颈等。

3、病情观察认真观察患儿抽动发作的部位、形式、强度以及干扰程度等,并详细记录,以作为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的依据,平时要注意有无发作的先兆或诱因。

有些儿童为何会得抽动症

有些儿童为何会得抽动症

有些儿童为何会得抽动症儿童抽动症又称抽动障碍,是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常见的发育行为疾病。

以运动、言语和身体抽搐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或行为障碍。

主要临床表现为挤眉弄眼、躯体扭动、手臂摇动、下肢抽动等不自主抽动。

该病多发于男孩,男女比例约为4:1,发病年龄范围为5~10岁。

目前我国大约有200~450万儿童患有抽动症,是临床界的一大难题,也是儿童成长的“杀手”。

儿童在发育过程中,大脑运动分析器兴奋性高,容易发生抽动性反应,包括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两者可先后出现或同时出现。

在具有特殊体质的儿童,当有各种精神因素或模仿他人动作时,均易形成这类运动性条件反射,成为病理性反应。

开始可能是小儿对某些刺激的反应,日久则成为习惯性抽动,入睡时症状消失或缓解,在患有感冒,精神紧张时易加重或复发。

导致儿童得抽动症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家庭及环境因素:父母对孩子管教过严、孩子学习负担过重、长期焦虑不安、受惊吓;家庭不和睦,父母经常吵架,或父母离异,孩子感情上收到忽视;长期训斥或打骂孩子等;在学校经常受同学欺负,长期处于嘈杂环境中。

2.体质因素:神经精神类型儿童较易发本病,例如小儿有典型强迫症、胆怯、自闭症,或者性格过于活跃、多动、行为过激、性格过重、情绪不稳定。

3.不良生活饮食习惯。

儿童长时间看电视、沉迷于电脑游戏;经常吃零食、饮料,含有较多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饮食结构不合理。

4.遗传因素。

家庭中如有抽动症患者则发生本病的机会要比没有者明显增高。

多发性抽动症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其遗传方式倾向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不完全外显率,而且外显率存在着性别差异,男孩患病率高于女孩。

5.感染因素。

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鼻炎、咽炎、水痘、各型脑炎、病毒性肝炎造成局部不适及机体抵抗力下降。

6.突发疾病。

如脑部的轻微损伤、外伤、一氧化碳中毒、中毒性消化不良、过敏等这些都可能引发儿童抽动症。

7.孕产因素。

母孕期高热、难产史、生后窒息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剖宫产。

儿童抽动障碍健康教育PPT课件

儿童抽动障碍健康教育PPT课件

帮助儿童抽动障碍的建议
社会理解与接纳的重要性
儿童抽动障碍 对社交生活的
影响

儿童抽动障碍对社交生活的影响
自尊心和自我接受的挑战 人际关系与儿童抽动障碍
儿童抽动障碍对社交生活的影响
如何帮助儿童建立健康的社交关系
心理健康与儿 童抽动障碍
心理健康与儿童抽动障碍
儿童抽动障碍与焦虑、抑郁的 关系 心理咨询和支持的重要性
儿童抽动障碍 健康教育PPT
课件
目录 引言 了解儿童抽动障碍 诊断和治疗 帮助儿童抽动障碍的建议 儿童抽动障碍对社交生活的影 响 心理健康与儿童抽动障碍 提高公众意识和减少歧视 总结
引言
引言
什么是儿童抽动障碍( Tourette综合征) 统计数据与发病原因的介绍
引言
目标:提供儿童抽动障碍的健康教育知 识,提醒家长和老师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与儿童抽动障碍
帮助儿童发展心理韧性与应对策略
提高公众意识 和减少歧视
提高公众意识和减少歧视
教育、宣传和提醒的必要性 如何帮助公众理解儿童抽动障 碍
提高公众意识和减少歧视
社会改变和包容的重要性
总结
总结
简要回顾儿童抽动障碍的重要 知识点
提醒大家关注并支持儿童抽动 障碍患者
总结
鼓励大家共同努力,为儿童抽动障碍患 者创造更加友好的社会环境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了解儿童抽动 障碍
了解儿童抽动障碍
什么是抽动障碍 不同类型的抽动障碍介绍
了解儿童抽动障碍
病症特征和症状的解释
诊断和治疗
诊断和治疗
如何诊断儿童抽动障碍 儿童抽动障碍的常见治疗方法
诊断和治疗
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和方法介绍

抽动症

抽动症

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是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以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或多个部位的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包括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综合征)。

疾病概述抽动(Tics)是一种不随意的、突然发生的、快速的、反复出现的、无明显目的的、非节律性的运动或发声。

抽动不可克制,但在短时间内可受意志控制。

包括以下几种:①简单运动抽动:突然的、短暂的、没有意义的运动,如:眨眼、耸鼻等;②复杂运动性抽动:稍慢一些的、持续时间稍长一些的、似有目的的动作行为,如:咬唇、刺戳动作、旋转、跳跃、模仿他人动作、猥亵动作等;③简单发声抽动:突然的、无意义的发声,如:吸鼻、清咽、犬吠声等;④复杂发声抽动:突然的、有意义的发声,如:重复特别的词句、重复自己或他人所说的词或句、秽语等。

所有形式的抽动都可因应激、焦虑、疲劳、兴奋、感冒发热而加重,都可因放松、全身心投入某事而减轻,睡眠时消失。

抽动障碍是儿童青少年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

目前报道:约5%-20%的学龄儿童曾有短暂性抽动障碍病史,慢性抽动障碍在儿童少年期的患病率为1%-2%,Tourette综合征的患病率为0.05%-3%。

男孩多见。

疾病病因抽动障碍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

其中,以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的病因研究最多。

该障碍病因复杂,可能是遗传因素、神经生理、神经生化及环境因素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遗传因素目前研究表明该障碍与遗传因素有关,但遗传方式尚不明确,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不全。

此外,研究发现在一些家庭中,Tourette综合征、其他类型的抽动障碍和强迫症之间存在的一定联系,因此,提示Tourette综合征、其他类型的抽动障碍、强迫症可能为共同的遗传易感性的不同表达。

神经生化因素该障碍与神经生化因素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且尚无最后定论。

儿童青少年抽动障碍的症状与干预

儿童青少年抽动障碍的症状与干预

50西安会场(四)儿童青少年抽动障碍的症状与干预王亚萍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精神科主任、教授抽动症的概念及常见的表现抽动症是儿童时期一个常见的神经与心理的疾病,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etes),是一种以多发性不自主的抽动,语言或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

抽动症不是一个单纯的心理问题,它属于神经发育性的疾病,心理因素是可以促使它、诱发它或者使得它的症状维持的因素,有些家长会有这个概念,觉得抽动症就是个心理问题,所以在此要强调抽动症是一个发育性的疾病,起病时间在小孩两三岁、三四岁的时候,也有一些孩子在小学的时候以及中学的时候才起始的;这些到了中学出现症状的孩子,可能其症状就会比三四岁的孩子要重一些,分型上也会重一些,所以一定要记住抽动症是个发育性的病。

抽动症在临床中的表现有两大特点:一个是运动抽动,也就是肌肉抽动,单一或多部位肌肉的运动,简单的表现在眨眼、耸鼻、歪嘴、耸肩、斜肩等。

复杂的运动抽动表现为蹦跳、下蹲、拍打动作等。

可以是从头到身体各处的肌肉运动,甚至有的孩子不时跺脚、蹲倒等等,这些现象都是突然发生的。

另一个是发声,大多发声抽动表现为清嗓声、吼叫声、吭吭声、吸鼻子、犬叫声、重复语言、模仿语言、秽语等。

抽动症的特点为不随意的、突发的、快速重复和非节律性(刻板)肌肉运动。

现在很多成年人,在和我们的沟通的过程中,他会不自主地耸一下肩,追根溯源的话很可能在他小的时候会有抽动症的病史,只是现在这个耸肩的动作不太影响他的日常生活,仅仅是别人看到了认为是个坏习惯或小毛病而已。

有时候发生抽动的肌肉还有特殊的表现,比如肚皮一鼓一鼓的,非常难受,这是因为膈肌或者腹肌的一个收缩过程。

有的非常严重,比如使劲抡胳膊,他没法控制这些动作的发生,还有的症状像清嗓子,或者严重的症状是骂人,会在不当的场合,说出一些淫秽的词语等,这些都是不自主的。

我们一般都会说你控制一下,或许他能稍微地进行控制,这个现象往往会给家长一个误导,说你既然能控制,怎么不改掉这些坏毛病?这些症状他没有意识到就出现了,是在不经意间就突然出现的,不随意的、短暂的,要求患儿自主控制的时候,他只能控制很短的时间,持续的时间不会太长;这些症状往往在批评他的时候,使他感受到了压力,或者紧张的时候会频繁出现,但是他放松的时候或者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几乎全部都没有了。

儿童抽动障碍的中医研究进展

儿童抽动障碍的中医研究进展

综上所述,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是一个持续的哲学思考过程。在评价一个知 识体系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其多元性和复杂性。在废除中医的论战中,我们应 该从哲学的角度深入探讨中医的本质和价值,并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新途径。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我们相信科学与非科学之间 的界限将更加明晰,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
4、哲学思考
从哲学角度来看,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是一个持续的探讨过程。在这个过程 中,我们需要明确科学与非科学在认识自然和社会现象中的作用和限制。同时, 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某些领域的知识体系可能既有科学特征,也有非科学特征。 因此,在评价一个知识体系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其多元性和复杂性。
在中医大论战中,我们应从哲学的角度深入探讨中医的本质和价值。中医作 为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瑰宝,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医学理念。在面对 现代医学的挑战时,我们应该充分挖掘中医的潜力,发挥其在防治疾病中的独特 作用。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中医在现代医学标准下的局限性,并积极探索中西医结 合的新途径。
其次,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并非绝对。某些领域的知识体系可能既有科学特 征,也有非科学特征。例如,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一些研究方法与自然科学相 似,具有一定的可重复性和预测性,但仍不能完全归为科学范畴。
3、中医大论战分析
在废除中医的论战中,有人认为中医不符合现代医学标准,因此应被废除。 然而,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代表,拥有数千年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做 出了重要贡献。从哲学角度来看,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注重个体差异 和环境因素对疾病的影响,这些理念与现代医学存在一定差异。但正是这种差异, 使得中医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地位。
1、定义
要明确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首先需要了解它们的定义。科学通常被定义为 一种知识体系,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推导等方式,对自然现象进行解释和预测。 非科学则指的是那些不具备科学特征的知识体系,如哲学、宗教、艺术等。

儿童抽动障碍

儿童抽动障碍
7
病因
遗传:一级亲属患病率约 10--66 % 单卵双生子共病率 74--95 % 双卵双生子共病率 8--23 % 脑器质性疾病:脑电图异常 50-60%, 脑CT异常 25 % 神经生化异常:多巴胺功能亢进,突触后膜多巴胺 受体敏感性增强。 空气污染,食品添加剂:
8
治疗


药物: 氟哌丁醇 2-4mg /日最高6mg/日 泰必利 100-300mg 可乐定 0.15-0.25m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抗抑郁剂:SSRI 情绪稳定剂:丙戊酸钠 2-3片/日 〉12岁最高4片 心理治疗:
3
抽动-秽语综合征
临床特点: 1、发声抽动、运动抽动呈多部位同时出现、 2、慢性进行性,至 少已持续一年,缓解期 少于2个月。 3、18岁前起病,可延续到成年,
4
4、秽语秽行

秽语:控制不住的骂人、说脏话、对立、 强辩、语言重复、模仿语言。
秽行:模仿动作、强迫动作、攻击、冲动、 猥亵、情感暴发。

5
TS共病性:
多动: 违抗: 行为障碍 反社会人格 情绪障碍 强迫症 50~60% 30~50%
6
诊断:
症状标准:多种运动抽动和一种或多种发声 抽动可同时存在应激下加重,睡 眠时消失。 严重标准:日常生活及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18岁前起病,可延续到成年,至 少已持续一年,一年中症状缓解期 少于2个月以上。 排除标准:不能用其他疾病来解释不自主抽动 和发声。
9
短暂性抽动障碍
抽动症状多种多样,此消彼现,交替出现 (不能同时出现)。 抽动障碍至少已持续2周,但不超过12个月。

10
慢性抽动障碍



18岁前起病,可迁延终生。 慢性进行性,至 少已持续一年,缓解期 少于2个月。 运动抽动呈单一或多部位。 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不同时出现。

儿童抽动障碍健康教育课件

儿童抽动障碍健康教育课件

介绍抽动障碍
抽动障碍的症状:常见的症状包括眨眼 、颈部抽动、嘴部抽动等。
抽动障碍的原 因
抽动障碍的原因
基因因素:抽动障碍可能与遗 传基因有关。 环境因素:某些环境因素如压 力、焦虑等可能会引发或加重 抽动障碍。
抽动障碍的原因
脑部神经通路异常:抽动障碍与脑部神 经通路异常有关。
如何管理抽动 障碍
预防抽动障碍 的方法
预防抽动障碍的方法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充足的睡 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 。 管理压力:学会应对压力和焦 虑,寻找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 。
预防抽动障碍的方法
避免诱发因素:尽量避免诱发抽动障碍 的因素,如刺激性食物、紧张的情境等 。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抽动障碍对生活影响
社交困难:抽动障碍可能导致社交困难 和自尊心下降。
抽动障碍的健 康教育
抽动障碍的健康教育
公众认识:提高公众对抽动障碍的 认知和理解,减少歧视行为。 学校教育:在学校设置相关课程和 活动,促进同学们对抽动障碍的了 解和接纳。
抽动障碍的健康教育
家庭支持:为抽动障碍患者及其家庭提 供心理和社交支持。
儿童抽动障碍健康教育课件
目录 介绍抽动障碍 抽动障碍的原因 如何管理抽动障碍 抽动障碍对生活的影响 抽动障碍的健康教育 预防抽动障碍的方法
介绍抽动障碍
介绍抽动障碍
什么是抽动障碍:抽动障碍是一种 神经系统疾病,常表现为不自主地 出现抽动、发声或肌肉收缩等症状 。
抽动障碍的分类:抽动障碍可以分 为单一型、慢性运动性抽动障碍和 抽动-附加症。
如何管理抽动障碍
疾病认知:了解抽动障碍的症状、 原因和常见的管理方法。 医学治疗:咨询医生并按医生的建 议进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 疗法。

儿科护理儿童抽动障碍的表现及诊断

儿科护理儿童抽动障碍的表现及诊断

儿科护理:儿童抽动障碍的表现及诊断主要根据病史和临床检查,细致直接观察抽动症状和一般行为表现,对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抽动障碍患儿在医师面前,可能短暂控制抽动,易被忽视而漏诊。

另因伴发行为症状易被误诊,故须识别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明确疾病的性质。

诊断标准:抽动症(短暂性抽动障碍)的诊断标准:①起病于童年;②有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③抽动能受意志克制短暂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④症状的强度或抽动部位可以改变;⑤病期至少持续1个月但不超过1年;⑥排除锥体外系统神经疾病和其他原因所引起肌肉痉挛。

Tourette综合征的诊断标准:①起病于21岁以前,大多数在2~15岁之间;②有复发性、不自主、重复的、快速的、无目的抽动,影响多组肌肉;③多种抽动和一种或多种发声抽动,两者同时出现于某些时候但不一定必须同时存在;④能受意志克制数分钟至数小时;⑤在数周或数月内症状的强度有变化;⑥抽动每天发作多次,几乎天天如此。

病程超过1年以上,且在同1年之中症状缓解不超过2个月以上;⑦排除小舞蹈症、肝豆变性、癫痫肌阵挛发作、药源性不自主运动及其他锥体外系病变。

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的诊断标准:(1)须符合短暂性抽动障碍所列①、②、③三项;(2)肌肉抽动或不自主发声一天内出现多次,几乎每天如此或间歇性出现。

强度一般不变。

病期超过1年。

按临床特片和病程不同,将抽动障碍分为以下几类:1、短暂性抽动障碍(transient tic disorder,又称抽动症;儿童习惯性痉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

主要表现为简单性运动抽动,如眨眼、皱额、咬唇、露齿、缩鼻、揺头、点头、耸肩等不自主抽动;少数病例为简单性发声抽动,表现反复咳声、哼气或清嗓声等。

2、发声或多种运动联合轴动障碍(combined vocal and multiple motor tic disorder),即Tourette综合征(以下简称TS)或称为抽动-秽语综合征。

这是一类症状复杂多样、严重的类型。

儿童抽动障碍中医诊疗方案

儿童抽动障碍中医诊疗方案

儿童抽动障碍中医诊疗方案儿童抽动障碍是指儿童在运动或发声过程中出现无意识的、不可抑制的抽动动作或发声,严重影响了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能力。

目前,西医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方法,但中医在治疗儿童抽动障碍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

接下来,我将介绍一下中医诊疗儿童抽动障碍的方案。

中医认为,儿童抽动障碍是由于肝火上炎、脾虚湿困、心脾失调等引起的,治疗的关键是调节脾胃功能、清热解毒、平肝和血。

首先,中医治疗儿童抽动障碍要从调节脾胃功能入手。

中医认为,脾胃功能失调是导致抽动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加强脾胃消化功能,有助于消除痰湿瘀滞的因素,缓解抽动症状。

建议儿童少吃辛辣食物,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避免过食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其次,中医治疗儿童抽动障碍要清热解毒。

中医认为,儿童抽动障碍的发生与体内火热有关。

因此,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进行治疗,如黄连、连翘等。

这些药物可清热燥湿,具有良好的消炎和解毒作用。

再次,中医治疗儿童抽动障碍要平肝和血。

中医认为,肝郁气滞、血络不畅也是导致抽动障碍的原因之一、因此,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平肝和血的中药进行治疗,如柏子仁、丹参等。

这些药物可以舒肝解郁,活血化瘀,有助于改善症状。

此外,中医还可以采用针灸、推拿、按摩等疗法来治疗儿童抽动障碍。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气血流动,缓解肌肉紧张,改善抽动症状。

例如,可以选择四神针、三阴交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总之,中医诊疗儿童抽动障碍的方案主要包括调节脾胃功能、清热解毒、平肝和血等。

通过合理的饮食结构、中药治疗以及针灸、推拿等疗法的结合,可以有效地减轻抽动症状,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

然而,中医治疗儿童抽动障碍也需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且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儿童抽动障碍健康教育PPT

儿童抽动障碍健康教育PPT
与教师沟通,确保学校能够给予孩子必要的支持 和理解。
如何支持有抽动障碍的儿童?
社会参与
鼓励儿童参与社会活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社 交能力。
通过团体活动,儿童可以建立友谊,提高适应能 力。
谢谢观看
症状变化
抽动的频率和强度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 化,部分儿童在青少年期可能会自行缓解。
不同儿童的症状表现各异,有些可能伴随注 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如何诊断儿童抽动障碍?
如何诊断儿童抽动障碍?
临床评估
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来评估儿 童的抽动情况。
通常需要与家长、教师合作,收集儿童在不同环 境中的表现。
儿童抽动障碍健康教育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儿童抽动障碍? 2. 儿童抽动障碍的症状 3. 如何诊断儿童抽动障碍? 4. 儿童抽动障碍的治疗 5. 如何支持有抽动障碍的儿童?
什么是儿童抽动障碍?
什么是儿童抽动障碍?
定义
儿童抽动障碍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反复 的、不自主的运动或发声抽动。
常见的抽动包括眨眼、摇头等,发声抽动可能表 现为咳嗽或重复某些话语。
儿童抽动障碍的症状
儿童抽动障碍的症状
运动抽动
常见的运动抽动包括面部抽动、手臂摆动、 身体扭动等。
这些抽动通常是短暂的,但在情绪激动时可 能加剧。
儿童抽动障碍的症状
发声抽动
发声抽动可能表现为清嗓子、咳嗽、发出奇 怪的声音或重复某些词语。
有时发声抽动会引起社交障碍,影响儿童的 自信心。

儿童抽动障碍的症状
儿童抽动障碍的治疗
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CBT)和其他心理干预可以帮 助儿童管理抽动症状。
通过行为疗法,儿童可以学会识别和应对触 发抽动的情境。

什么是儿童抽动障碍?

什么是儿童抽动障碍?

什么是儿童抽动障碍?
抽动障碍(ticdisorder)是指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无目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部位肌群运动抽动(motortics)和发声抽动(vocaltics),并可伴发其他行为症状,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自伤和强迫障碍等。

抽动障碍的病因尚未明白,病程不一,如长期持续,可成为慢性神经精神障碍。

据许多调查资料表明,抽动障碍与遗传因素有关,双生子同病率也比较高,抽动障碍患儿的一二级亲属中患抽动症,Tourette综合征以及其他精神疾病较正常人群多见,一般认为遗传方式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多基因遗传。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否
患病比例:0.003%
易感人群:多见于5-7岁儿童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强迫症小儿多动症抑郁症
治疗常识就诊科室:儿科儿科综合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康复治疗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2-4月
治愈率:80%
常用药品:醒脑安神片紫雪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温馨提示不宜食煎炸类食品如方便面、涮羊肉、烤鸡腿、烤羊肉串等。

小儿抽动症

小儿抽动症

小儿抽动症1小儿抽动症简介小儿抽动症即小儿多发性抽动症(MT),也称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综合征、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多发性抽动症,是抽动障碍的一个临床类型。

抽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期,以快速、不自主、突发、重复、非节律性、刻板、单一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抽动或(和)发声抽动为特点的一种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

根据发病年龄、病程、临床表现和是否伴有发声抽动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Tourette综合征三种临床类型。

该症多数起病于学龄期,学龄前期并不少见,低于5岁发病者可达40%。

运动抽动常在7岁前发病,发声抽动发声较晚,多在11岁以前发生。

2小儿抽动症应对措施现在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当家长发现孩子有抽动表现症状时该如何应对。

首先,要科学确诊:当发现孩子有眨眼、清嗓、甩头、伴有发声等等的抽动表现症状时,应立即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

一般的检查项目为微量元素检测、美国IVA检测、智商与记忆力检测,有条件的还可进行儿童脑电图检测。

这样可更好的配合专家对患儿是否患有抽动症或多动症的确诊。

通过以上途径的检测,即可有效的判断孩子是否患的是抽动或多动症,在确认后即可进入治疗过程。

其次,要合理治疗:因为抽动症或多动症是一种儿童慢性病,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严格按照专家的治疗方案坚持治疗方可见效。

对于轻度患儿,发病时间短(一般不超过一年),症状较轻者,在用药1-2个月左右疗效显著,症状基本控制或消失。

可根据专家临床诊断建议,进行巩固,避免复发;而对于重症者,一般为多部位抽动,病程较长者(一年或以上者),依专家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一般治疗1-2个月方可有效,治疗期会因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而有所不一,需要患儿及家长配合治疗使症状得到控制或消失,并做好巩固。

3小儿抽动症治疗方式西医治疗西医、中医都开展了针对抽动症的治疗,传统治疗以精神类药物、中药药物为主。

精神类药物虽能暂时控制症状,但副作用相当大,如食欲减退、失眠、头痛、腹痛等,长期服用还易产生药物依赖,影响儿童正常发育,形成长不高、记忆障碍、人格改变和精神综合症;中药虽相对安全,但疗效仍不确切,常以补药为主,容易导致儿童过早性发育。

儿童抽动障碍的预防课件

儿童抽动障碍的预防课件
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抽动障碍的发病中起 重要作用。
家庭中有此类病史的儿童更易受到影响。
为什么儿童易受抽动障碍影响? 环境因素
环境压力、养育方式和情绪支持等都可能影 响儿童的神经发育。
不良的家庭环境会增加发病几率。
为什么儿童易受抽动障碍影响? 心理因素
儿童的心理状态与抽动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 。
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会加重抽动症状。
通过教育,帮助社会理解和支持受影响的儿童。
结论
持续关注
家长和教师应持续观察儿童的表现,及时调整应 对措施。
定期与专业人士沟通,确保儿童得到最佳支持。
谢谢观看
早期的专业帮 学业影响
当抽动症状影响到儿童的学业表现时,应寻 求专业支持。
学校也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持和适应措施。
结论
结论
综合管理
儿童抽动障碍的管理应包括家庭、学校及专业机 构的共同努力。
早期干预与综合管理能显著改善儿童的生活质量 。
结论
教育与宣传
提高公众对儿童抽动障碍的认识,消除偏见和误 解。
如何预防儿童抽动障碍?
如何预防儿童抽动障碍? 家庭环境
创造一个温暖、支持的家庭环境,减少压力源。
鼓励开放的沟通,增强家庭成员间的信任感。
如何预防儿童抽动障碍? 健康生活方式
鼓励儿童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和均衡的饮食。
充足的睡眠和健康的饮食对儿童的心理和生理健 康至关重要。
如何预防儿童抽动障碍?
心理支持
儿童抽动障碍的预防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儿童抽动障碍? 2. 为什么儿童易受抽动障碍影响? 3. 如何预防儿童抽动障碍? 4. 何时寻求专业帮助? 5. 结论
什么是儿童抽动障碍?
什么是儿童抽动障碍? 定义

儿童抽动障碍护理查房课件

儿童抽动障碍护理查房课件

护理查房评估
护理查房的评估结果:通过对患儿进行 护理查房评估,护士可以及时了解患儿 的病情变化和护理需求,制定相应的护 理计划。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抽动障碍的症状:抽动障碍的主要症状 包括肌肉收缩、发声抽动、肢体抽动等 。
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概述:护理查房是指护士进行 对患儿的日常生活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估 ,了解患儿的病情变化和护理需求。 护理查房目的:护理查房的目的是及时 发现患儿的病情变化,调整并优化护理 计划,保障患儿的安全和健康。
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内容:护理查房的内容包括对 患儿的生命体征、饮食摄入、排泄情况 、睡眠质量、精神状态等进行观察和评 估。
护理查房技巧
护理查房技巧
护理查房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护理查房 时,护士需要注意保护患儿的隐私权和 自尊心,与患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 关系。
护理查房的技巧:护士在进行护理查房 时应注重细节观察,记录准确的病情表 现,及时向医生汇报患儿的情况。
儿童抽动障碍护理查房 课件
目录 介绍抽动障碍 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技巧 护理查房评估
介绍抽动障碍
介绍抽动障碍
什么是抽动障碍:抽动障碍是一种儿童 常见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表现为反复 出现不自主的、突发性的、无目的的肌 肉收缩活动,例如眨眼、咬牙、摇三种类 型:单纯性抽动障碍、慢性运动性障碍 和抽动综合征。
护理查房技巧
护理查房的困难与挑战:护士在进行护 理查房时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例如患儿的抗拒和不配合等。
护理查房评估
护理查房评估
护理查房的评估指标:护理查房的评估 指标包括患儿的生命体征、饮食摄入量 、排泄情况、睡眠质量等。
护理查房的评估工具:护士可以使用一 些评估工具,如护理记录单、生活习惯 评估表等,来进行护理查房的评估工作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见于内向、胆小、敏 感、不合群的儿童
慢性运动性或发声
性抽动障碍
又称为慢性抽动障碍、 持久运动性或发声性 抽动障碍;
仅表现有运动性抽动 或发声性抽动;
病程超过一年,病情 较重;
Tourette综合征
又称为多发性抽动症、 抽动秽语综合征;
必须有一种或多种运 动性抽动,兼有一种 或多种发声性抽动, 但两者不一定同时出 现;
儿童抽动障碍
2016--12--06
概述 临床特征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一、概述
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是起病于儿 童期,以抽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 病。其发病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 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中枢神经递质失 衡,纹状体多巴胺活动过度或突触后多巴胺 受体超敏感为其发病机制的关键环节。
二、临床特征
1、一般特征:起病年龄2-21岁,以5-10岁最多见。病情通常在 10-12岁最严重;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3-5:1。
抽动类型
运动性抽动
发声性抽动
简单抽动
眨眼、皱眉、张口 搓手、点头、耸肩 举臂、抖腿、扭腰等
吸鼻声、哼哼声、清嗓子、 尖叫声、吸吮声、吹口哨等
复杂抽动
挤眉弄眼、摇头晃脑、下颌触胸、 四肢甩动、修饰发髻、走路转圈等
四、治疗
(一)药物治疗
1.多巴胺受体阻滞剂:是TD治疗的经典药物,常用 药物如下:硫必利、舒必利、阿立哌唑、利培酮、 氟哌啶醇、奥氮平、匹莫齐特等。
2.中枢性α受体激动剂:如可乐定(TD+ADHD)、 胍法辛(TD+ADHD)等。
3.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为新型抗抑郁 药,如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等,有抗抽动 作用,与利培酮合用可产生协同作用,还可用于 TD+OCD治疗。
② 抽动的频率可以有强 有弱,但自第一次抽 动发生起持续至少一 年
③ 于18岁之前发生
④ 这种障碍不能归因于 某种物质的生理效应 或其他躯体疾病
四、鉴别诊断
1.风湿性舞蹈病:不会不自主发声或秽语,并常 伴风湿热的其他表现,实验室检查可见链球 菌感染,抗风湿及激素治疗有效。
2.亨廷顿舞蹈病:发病年龄多在25-40岁,青少 年发病少见,影像学检查可见异常,基因检测 可明确诊断。
CGAS(儿童综合评估量表): 用于反映儿童或青少年在某一特定阶 段时的最低功能水平。每一点包含着 特定的行为描述,是有关4-16岁儿 童的生活状况和行为。
TSGS(Tourette综合征综合量表):
是一个评估抽动障碍症状和社会功能的多维量表。 抽动方面:简单运动性抽动 复杂运动性抽动
简单发声性抽动 复杂发声性抽动 社会功能方面:行为问题 运动不宁
病程在一年以上,病 情重,发病机制复杂
➢ 病情评估(症状/量表)
1
轻度:抽动症状轻,不影响患儿生活、学习及社交
2 中度:抽动症状重但对患儿生活、学习及社交影响较小
3 重度:抽动症状重且严重影响患儿生活、学习及社交
Note:TD伴发共患病越多,病情越严重
YGTSS(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 旨在通过一系列量纲 (如数字、频率、强度、复 杂性和干扰)评估抽动症状总的严重程度。 抽动症状评分:每项按照0-5分6级评分 抽动障碍所致的损害评分:按10-50分评分 抽动严重程度判断:<25分属轻度 25-50分属中度 >50分属重度。
学校和学习问题 工作和职业问题
➢ 诊断标准:依据DSM一V中的诊断标准,简 述如下:
短暂性TD
① 单一或多种运动和/ 或发声抽动
② 自第一次发生起持续 少于1年
③ 于18岁之前发生
④ 这种障碍不能归因于 某种物质的生理效应 或其他躯体疾病
⑤ 从不符合慢性运动性 或发声性TD或TS的诊 断标准
慢性运动性或发声性 TD
奥氮平 D2受体阻滞 2.5mg/d
2.5-15mg/d
体重增加、静坐不能
二线药物
托吡酯 增强GABA作用 0.5mg/(kg·d) 1-4mg/(kg·d) 体重下降、认知损害
二线药物
丙戊酸钠 增强GABA作用 5-10mg/(kg·d) 15-30mg/(kg·d) 体重增加、肝功异常
二线药物
药物治疗方案:
①首选药物:可选用硫必利、哌迷清、舒必利、阿立哌唑、 可乐定、胍法辛等。从最低剂量起始,逐渐缓慢加量(1~ 2周增加一次剂量)至目标治疗剂量。
②强化治疗:病情基本控制后,需继续治疗剂量至少I~3 个月,予以强化治疗。
③维持治疗:强化治疗阶段后病情控制良好,仍需维持治 疗6~12个月,维持剂量一般为治疗剂量的1/2~2/3。 强化治疗和维持治疗的目的在于巩固疗效和减少复发。
4.其他药物:氯硝西泮、丙戊酸钠、托吡酯等药物具有
抗抽动障碍作用。
常用抗TD的药物
药名
作用机制
起始剂量
治疗剂量
常见副作用
备注
硫必利 D2受体阻滞 50-100mg/d
150-500mg/d 嗜睡、胃肠道反应
一线药物,
有TD适应证
匹莫齐特 D2受体阻滞 0.5-1mg/d
2-8mg/d
锥体外系反应、ECG改变 一线药物,
三、诊断
➢ 诊断方法:尚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目前主要采用临 床描述性诊断方法,依据患儿抽动症状及相关伴随精
神行为表现进行诊断。(病史询问+精神检查+辅助检
查)
➢ 临床分型:
分 按临床特征和病程分类

其他分类
短暂性抽动障碍
按生理性和病理性分类
慢性运动性或发声性抽动障碍 按病因分类
TD Tourette综合征(TS)
胍法辛 α₂受体激动 0.25-0.5mg/d 1-3mg/d
嗜睡、低血压、ECG改变 一线药物
(TD+ADHD)
氟哌啶醇 D2受体阻滞 0.25-0.5mg/d 1-4mg/d
嗜睡、锥体外系反应 二线药物,同
服等量苯海索,
有TD适应证
利培酮 D2受体阻滞 0.25mg/d
1-3mg/d
体重增加 锥体外系反应 二线药物
④停药:经过维持治疗阶段后,若病情完全控制,可 考虑逐渐减量,减量期至少1-3个月。若症状再发或加 重,则恢复用药或加大剂量。
⑤联合用药:当使用单一药物仅能使部分症状改善, 或有共患病时,可考虑请神经科会诊,考虑联合用药; 难治性TD亦需要联合用药。
(二)非药物治疗
1.心理行为治疗:如放松训练、认知行为治疗
重复语句、模仿言语、秽语等
抽动部位
多变性 抽动形式
抽动的频度和强度
{ 影响因素
加重因素:紧张、焦虑等 减轻因素:注意力集中、放松等
3、共患病
约半数患儿共患有一 种或多种心理行为障 碍,包括ADHD、强迫 障碍、学习困难、睡 眠障碍、情绪障碍、 自伤行为、品性障碍、 暴怒发作等。
Note:0mg/d
200-400mg/d 嗜睡、体重增加
一线药物
阿立哌唑 D2受体部分激动 2.5mg/d
5-20mg/d
嗜睡、胃肠道反应
一线药物
可乐定 α₂受体激动 0.025-0.05mg/d 0.1-0.3mg/d 嗜睡、低血压、ECG改变 一线药物
(TD+ADHD)
2.刘智胜,秦炯.儿童抽动障碍的诊断与治疗建议.中华儿科杂志, 2013,51 (1):72-75. 3.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 版修订本(DSM-V)中文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Thank
End you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2.神经调控治疗:如脑电生物反馈、深部脑刺激
(三)共患病治疗
TD+ADHD:可首选α₂受体激动剂如可乐定,同时具 有抗抽动和改善注意力的作用。托莫西汀不诱发或加 重抽动,也适用于此。现在一般主张采用常规剂量多 巴胺受体阻滞剂与小剂量中枢兴奋剂合用治疗。
参考文献
1.刘智胜.儿童抽动障碍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3.癫痫:TD抽动应与EP患儿所表现出的部分
运动性发作和肌阵挛发作相鉴别。
① 脑电图表现
② 是否受意志控制
③ 治疗:心理调适、抗TD药物治疗TD有效, 部分抗EP药物也能控制TD的抽动症状,而 EP只能用抗EP药物治疗
4.肝豆状核变性(HLD):有肝损害症状,实验 室检查可见肝功能损害。
5.沙眼、咽炎等
① 单一或多种运动或 发声抽动持续存在 于疾病的病程中, 但并非运动和发声 两者都存在
② 抽动的频率可以有 强有弱,但自第一 次抽动发生起持续 至少一年
③ 于18岁之前发生
④ 这种障碍不能归因 于某种物质的生理 效应或其他躯体疾
TS
① 在疾病的某段时间内 存在多种运动和一个 或多个发生抽动,但 不一定同时出现
Kurlan分类 Weingarten分类
迟发性抽动障碍
Robertson分类
难治性抽动障碍
短暂性抽动障碍
又称为暂时性抽动障碍、 一过性抽动障碍、抽动 症或习惯性痉挛;
表现为一种或多种运动 性抽动和(或)发声性 抽动;
最为多见,病情轻,病 程在一年之内;
对患儿日常生活、学习 和社会活动无明显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