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北地区玉米机播、机收简易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
为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栽培技术措施。
本文将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进行介绍和分析。
1.品种选择品种是影响玉米产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选择适合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耐旱、耐病、高产优质的品种。
如鲁豫系玉米、中秆系玉米、单交系玉米等。
2.合理密植玉米的密度对产量有很大影响,密度过低产量不高,密度过高容易发生逆境。
一般适宜密植6~8万株/亩,株距为60~70cm,穴距为40~50cm。
当然密度还需要根据土壤肥力等因素进行调整。
3.良种选用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筛选、挑选,筛去熟籽和坏种,保留健壮、充实、色泽好的种子。
干燥程度要适当,以免影响发芽率。
种子搭配也是很重要的,株间距、株高、抗病性等需要综合考虑搭配。
4.深松玉米的根系一般较为发达,因此深松比较有利于玉米的生长。
深松可提高土壤通气性,增强养分的吸收与利用,提高玉米的产量与品质。
一般在春季耕作时深松,并需注意保水。
5.合理施肥玉米是高产作物,对养分需求比较大,因此合理施肥十分重要。
玉米生长初期需氮肥和磷钾肥,一般可用尿素与磷钾复混肥全量施入根区中。
在玉米成长阶段也需适量追施氮肥与磷钾肥。
当然,具体的配比要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和作物需求进行调整。
6.适时浇水玉米生长期需水比较多,在干旱地区要注意适时浇水。
播种后约20天可1次灌浆,至丝长期每5~6天施一次浅灌,留心保持土壤湿度。
7.控制病虫害病虫害防治是玉米栽培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生长过程中,每7~10天左右喷一次病虫害防治剂。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过量使用农药,避免对玉米生长产生影响。
8.及时自然成熟玉米的自然成熟十分重要,需要认真观察及时进行收获。
自然成熟后的玉米籽粒饱满,营养成分丰富,而自然成熟前损失的养分和玉米籽粒质量都会有所降低。
以上就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的简单介绍。
针对不同的环境和土壤,还需要根据玉米生长期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合理安排管理,以达到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对玉米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如何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成为了农业生产中的一大挑战。
为了满足社会对玉米的需求,现在有很多高产栽培技术已经应用到玉米的种植中,这些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关于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良种选择良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
选用高产量、抗逆性强、抗病虫害的良种才能保证丰产。
特别要注意对玉米的生长期进行合理的选择,选用矮秆、中熟的优良品种,能够让玉米在短时间内迅速生长并提高产量。
二、土壤改良玉米对土壤的要求比较高,在土壤肥力好的地方生长更好。
在种植前要开展土壤检测,针对土壤缺失的养分合理施肥、施水、施料。
合理施用化肥、有机肥,保证玉米的生长需要养分。
三、控制深松整平在玉米生长的时候,深松整平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玉米是一种深根作物,要求土壤松软,通气性好。
在种植前期,应该及时深翻耕地,保证土壤的松软。
玉米也需要比较容易吸收的水分,整平后有助于更好地环境蓄水。
四、合理密植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内增加植株数量,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提高玉米的产量。
但是密植也有其确定的原则,应该根据土壤肥力、湿度等土壤情况合理选择密植度。
一般来说,对于土壤肥力较好、水分充足的地方应该适度密植,对于土壤贫瘠、水分匮乏的地方要适度稀植。
五、种植时间玉米的种植时间也是影响产量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选择适宜的种植期能够促进播种后的玉米生长发育和成熟,从而在短时间内提高产量。
六、施肥用药施肥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
一般而言,施用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效果要更好,也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提高玉米的产量。
还要根据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施肥,比如幼苗期、拔节孕穗期、灌浆期等。
对于玉米的病虫害也要及时进行科学防治,以免影响产量。
七、合理灌溉灌溉是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干旱地区,缺水的情况对玉米的生长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要及时补充土壤水分,保持土壤湿润。
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玉M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一、播种技术1、因地制宜,选用高产品种:麦垄套种的玉M品种以滑丰9号为主,搭配滑丰11号;铁茬抢种的玉M品种、浚单20为主,搭配浚单18 、郑单958 等。
2、适期播种,合理密植:以滑丰9号为主的大穗半竖叶型中晚熟品种适宜播期在5月25日左右(麦收前7—10天),每亩3000—3500株;以浚单20为主的竖叶型早熟品种适宜播期为6月1—10日(麦收前或铁茬抢种),每亩4500—5000株。
二、苗期生产技术1、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在苗期重点防治蓟马、蚜虫、麦秆蝇、灯蛾、灰飞虱、红蜘蛛等害虫。
方法是麦收后随即用40%氧化乐果或高氯1000倍液喷雾;消灭杂草,可用乙阿合剂等玉M田特效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
方法是在玉M播后苗前,每亩用乙阿合剂200—250毫升,兑水40—50公斤土表喷雾或出苗后玉M2—4叶期,杂草5叶期前均匀喷雾,灌溉后喷施效果更好,要做到不重喷,不漏喷。
2、及时间、定苗:玉M4—5叶期,一次间、定苗。
拔除遭受病虫危害的弱小苗,留足壮苗,保持植株整齐一致,降低空杆率。
定苗时根据品种的密度要求,对缺苗或种植密度不够的地块可在缺苗两旁留双株匀苗或隔株一穴定双株匀苗;确保紧凑型中大穗品种亩留苗4500—5000株,平展叶型大穗品种亩留苗3000—3500株。
3、适时适量麦秸麦糠覆盖:在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亩用100—150公斤麦秸或麦糠覆盖,以达到保水、调温和控制杂草的目的。
4、施好苗肥(攻杆肥):亩产600公斤以上的玉M田块需增施磷钾肥。
玉M5—7叶期,结合中耕和浇水一次性施入磷肥25—30公斤、钾肥10公斤、尿素8公斤或沃力”牌玉M专用配方肥25公斤。
对麦秸麦糠覆盖的玉M田,需亩增施碳铵7.5—15公斤、过磷酸钙10—20公斤。
三、穗期生产技术1、科学运筹肥水:一般在大喇叭口期亩埋施碳铵70公斤或尿素25公斤。
施肥后根据墒情及时浇水。
2、病虫害综合防治:在玉M中后期以防治玉M螟、棉铃虫、红蜘蛛、蚜虫为主。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提高玉米的产量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的详细介绍:1. 土壤选择和改良: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结构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作为玉米的种植基地。
在土壤改良方面,可适量加入有机肥料、磷、钾等营养物质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水分。
2. 良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抗病虫害的良种玉米进行种植。
确保良种的高产、稳产和优质特性。
3. 合理密植:根据不同品种和土壤肥力,合理控制玉米的密度。
过密将导致光照不足和空气流通不畅,影响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4. 施肥技术:根据土壤肥力状态和种植阶段的需求,科学施肥。
一般在播种前进行追肥,后期也可进行追肥补充。
施肥应注意适量,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土壤污染。
5. 合理浇水:根据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合理调节灌溉水量。
在幼苗期和拔节期,增加水分供应;雌雄花期和籽粒灌浆期,加强保水性和减少浇水频次。
6. 病虫害防治:根据不同病虫害的发病规律和特点,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
如合理轮作、间作,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控制等。
7. 控制玉米生长的竞争杂草:在玉米生长初期,及时采取除草措施,防止杂草对玉米生长的竞争。
可以手工除草、地膜覆盖等方式来控制杂草的生长。
8. 良好的病虫害监控和农事管理:定期巡视玉米田,及时发现病虫害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科学地管理田地,包括及时疏土、培土、穴栽、松土等农事管理措施。
9. 收获技术:科学确定玉米的收获时间,根据玉米的成熟度进行机械化收获,减少损失,并及时储存。
10. 科学管理和技术培训:加强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通过以上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玉米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保障粮食安全。
玉米高产种植新技术
玉米高产种植新技术玉米应该如何种植呢?玉米的高产种植新技术有哪些?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玉米高产种植新技术,希望对您有用。
玉米高产种植新技术一、玉米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一)生育期玉米从出苗至成熟的天数,称为生育期。
玉米生育期的长短与品种、播种期和温度等有关。
早熟品种生育期短,晚熟品种生育期较长;播种期早的生育期长,播种期迟的生育期短;温度高的生育期短,温度低的生育期就长。
(二)生育时期在玉米一生中,由于自身量变和质变的结果及环境变化的影响,不论外部形态特征还是内部生理特性,均发生不同的阶段性变化,这些阶段性变化,称为生育时期,如出苗、拔节、抽雄、开花、吐丝和成熟等。
各生育时期及鉴别标准如下。
(1)出苗期:幼苗出土高约2cm的日期。
三叶期:植株第三片叶露出叶心3cm。
(2)拔节期:植株雄穗伸长,茎节总长度达2~3cm,叶龄指数30左右小喇叭口期:雌穗进入伸长期,雄穗进入小花分化期,叶龄指数46左右大喇叭口期:雌穗进入小花分化期、雄穗进入四分体期,叶龄指数60左右,雄穗主轴中上部小穗长度达0.8cm左右,棒三叶甩开呈喇叭口。
(3)抽雄期: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顶叶3~5cm。
(4)散粉期:植株雄穗开始散粉。
(5)抽丝期:植株雌穗的花丝从苞叶中伸出2cm左右。
子粒形成期:植株果穗中部子粒体积基本建成,胚乳呈清浆状,亦称灌浆期。
乳熟期:植株果穗中部子粒干重迅速增加并基本建成,胚乳呈乳状后至糊状。
蜡熟期:植株果穗中部子粒干重接近最大值,胚乳呈蜡状,用指甲可划破。
(6)完熟期:植株子粒干硬,子粒基部出现黑色层,乳线消失,并呈现出品种固有的颜色和光泽。
一般大田或试验田,以全田50%以上植株进入该生育时期为标志。
二、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一)播前准备1、土地准备(1)土地耕翻,施足基肥:冬前土地应进行秋翻、冬灌或春灌。
耕翻深度要达到25cm以上,要求耕深一致,翻垄均匀;秸秆还田和绿肥地要切茬,翻埋良好。
结合耕翻,将全部有机肥料、氮肥的40%~50%及磷肥的70%~80%作基肥全层深施。
玉米高产创建技术措施方案
玉米高产创建技术措施方案引言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我国部分地区,由于气候条件、土壤质量等因素的限制,玉米产量较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制定玉米高产创建技术措施方案,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选优育种高产创建的首要措施之一是选用优良品种进行育种。
选择抗逆性强、病虫害防治效果好、产量高的玉米品种。
通过现代育种方法,培育出适应不同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高产玉米品种。
2. 合理施肥玉米是高效利用养分的作物,因此合理施肥是增加产量的关键。
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玉米的生长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
在播种前进行基础施肥,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合理调整氮、磷、钾等养分的比例,满足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
同时,注重有机肥的应用,提高土壤肥力。
3. 合理种植密度合理的种植密度对于玉米高产创建非常重要。
种植密度过低会导致土壤养分利用不充分,减少产量;种植密度过高会使得单株玉米生长不良,影响产量。
因此,在不同的气候、土壤条件下,根据品种特性和实际情况,科学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确保玉米生长稳定、充分利用土壤和养分资源。
4. 病虫害防治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对于保证玉米高产创建至关重要。
定期巡视田间,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初期症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采用无公害农药、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达到病虫害控制的效果。
此外,合理轮作、合理间套等措施也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5. 种植技术措施5.1 合理耕作合理耕作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措施之一。
深翻土壤,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透性和保水性。
掌握合适的播种时间和深度,确保玉米幼苗的生长正常、快速。
5.2 控制杂草杂草是玉米生长的重要竞争因素,对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生长造成负面影响。
在播种前进行杂草清除,使用合适的除草剂,控制杂草的生长。
定期进行杂草防治,减少杂草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5.3 灌溉管理适当的灌溉是玉米高产创建的重要保证。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玉米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都位居全球前列。
在中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也非常庞大,玉米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则是玉米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将从种植、收割、加工等方面介绍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一、机械化种植技术1. 玉米种植机玉米种植机是目前种植玉米的主要机械化设备,其主要功能是进行整地、施肥、定植等作业。
玉米种植机的种植效率高,能有效地提高种植效率和质量。
同时,玉米种植机还能根据不同的土壤质地和作物种植要求,对种植深度、行距、株距等参数进行调节,适应性强。
2. 灌溉设备玉米生长需要水分,为了保证种植地的水分供给,玉米种植中还需要使用灌溉设备。
灌溉设备有喷灌、滴灌、挖槽灌等多种形式,其中,喷灌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形式。
喷灌可以提高作物生长的适宜性、增加作物产量、减少病害虫害等。
3. 农药喷洒机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农药防治,这就需要使用农药喷洒机。
农药喷洒机可以精确喷洒和投放农药,使农药的使用量减少,不浪费、不污染环境。
同时,农药喷洒机还能通过调节参数,将药液均匀喷洒在作物表面,使药液均匀、快速地覆盖到作物的表面,从而达到高效防治的目的。
玉米收割机是机械化收割玉米的核心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在成熟期将玉米棵条整齐地割断,然后将棵条输送到后部,并通过振动、清选等装置把玉米棒和玉米粒分离出来。
玉米收割机的收割效率高,能够节约人力和时间,提高收割效率和质量。
同时,由于玉米收割机采用了先进的电脑控制技术,能够对收割机进行精确的控制和调节,适应性强,能适应不同工作场合的需要。
2. 玉米干架玉米干架是一种专用于玉米干燥的设备,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强制排风和加热来将温度和湿度达到适合玉米储存的要求。
玉米干架能够大幅度减少玉米开裂、变色、霉变等问题,并能够延长玉米的贮存期,提高粮食品质。
在玉米加工过程中,需要将玉米粒进行破碎,从而得到玉米粉。
玉米破碎机是一种专用于破碎玉米粒的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干燥的玉米粒破碎成粉,以备后续的加工使用。
优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Z a i p e i j i s h u一、选茬与耕翻整地1、选地、整地:玉米宜选择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的排水良好的地块。
一般宜选择种植大豆、小麦、马铃薯、玉米等的良好前肥茬。
玉米属高杆作物,根系发达,需肥水较多,要获得高产就需要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因此,玉米地要早犁早耙,多犁多耙,做到土质松软,细碎平整。
应实施以深松为基础,松、翻、耙的土壤耕作制度,每3年耕翻1次。
秋翻秋整地:耕翻深度一般为20~23厘米,做到无漏耕、无立垡、无坷拉,并及时起垄夹肥镇压。
耙、深松整地:原垄种植适用于土壤商情好的大豆、马铃薯等软茬地块。
要先灭茬深松垄台,后起垄镇压,严防跑墒。
深松整地,先松原垄沟,再破原垄合成新垄,并及时镇压。
二、种子准备1.种子精选:按照精准种子的要求,使用达到国标(GB4404.1-1996)二级良种标准以上的商品种子。
纯度96%以上,净度99%以上,发芽率85%以上,水分含量不高于13%。
种子色泽光亮,籽粒饱满,大小一致,无虫蛀、无破损,以满足精准播种的要求。
2.种子处理:播种前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规律选择适当的专用种衣剂包衣种子,或根据需要选用相关的杀虫剂、杀菌剂、微肥等对种子进行拌种处理,达到防治病虫害,促进生长的目的。
三、播种1、播期:一般以土壤5厘米处地温稳定通过7℃时抢墒播种为宜。
2、播法:土壤含水量低于20%的地块,宜采用人工催芽埯种;土壤含水量高于20%的地块,宜采用直接播种。
垄上精量机械点播,可在成垄的地块采用精量等距点播,做到播种深浅一致,覆土均匀。
埯种地块,播后要及时镇压;坐水种地块,播后要隔天镇压;机械播种的地块,要随种随镇压。
镇压后播深应达到3~4厘米,作到镇压不漏压,不拖堆。
四、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玉米高产的重要措施。
随着玉米栽培技术水平的发展和生产条件的改善,特别是紧凑耐密的高产、抗倒玉米杂交种的推广,使当地玉米产量大幅度增长,合理密植的增产效果已被大量的生产实践所充分证实。
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的主食之一,还是饲料和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
玉米的产量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的丰收,而高产栽培技术是实现更高产量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希望对农户和农业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良种选配良种选配是玉米高产栽培的第一步,只有选用优质种子,才能种植出优质的作物。
在选种时应首先确保种子的良好品质,密度均匀,杂质少,发芽率高。
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选择合适的玉米品种,确保品种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还要注意选择产量高、抗病虫害的优质种子,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二、土壤准备玉米对土壤的要求较高,为了获得高产量,需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要进行土壤测试,了解土壤的肥力状况和酸碱度,合理施用化肥。
要进行耕地整理,犁地深度要适中,犁耕后要进行平整,保持土壤的蓄水性和透气性。
在播种前要进行深翻,将土壤中的秸秆和杂草清除干净,确保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三、合理施肥玉米是一种耗肥作物,为了获得高产量,需要合理施肥。
一般而言,玉米播种前要进行基础施肥,用足够的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土壤的肥力。
在生长期间,要进行追肥,根据玉米的生长状况和土壤的肥力状态,适时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以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
四、适时灌溉灌溉是保证玉米生长的关键环节,适时的灌溉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
一般而言,玉米的生长期需求水量较大,如果缺水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在干旱地区要加强灌溉管理,确保玉米的生长需水,并且要避免过度灌溉,以免导致玉米生长不良。
五、密植栽培对于玉米密植栽培是一种有效的高产栽培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玉米的产量。
一般而言,密植栽培可以使植株之间的竞争加剧,从而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增加地上部分的叶面积,提高光能的利用效率,增加产量。
但需要注意的是,密植栽培要适度,过密容易导致植株之间的竞争过于激烈,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豫北地区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高产栽培技术
量 元素肥 料全部 作底 肥 , 氮肥 的底肥 与追肥 比例 为 6 : 4 。 春季 追 施 氮肥要 应 用 “ 氮肥 后 移 ” 技术, 即追 肥 时间 由返 青 、 起 身 期推 迟 至拔 节 、 孕穗期, 有 利 于 实现 冬 小麦 的产 量 、 品 质双
农 艺学
现 代农 业科 技
2 0 1 3年第 4期
豫北地区小麦一夏玉米一年两熟高产栽培技术
郭 智萍 李 秀民 梅兹君 胡 振方 程 建梅 李 保峰
( 河北省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 河 北鹤 壁 4 5 8 0 3 1 ; 浚 县农 业 局 )
摘 要 通 过研 究 , 集成 配 套 出 了适 宜豫 北 区域 特 点的 小麦 、 夏 玉米 一体化 栽 培技 术体 系, 涵盖 了品种 选择 、 精 耕 细作 、 播 种 控制 、 保 证 密度 、 科 学浇水 、 配 方施 肥 、 综合 防 治病 虫草 害 、 适 时收获 等方 面 内容 , 为豫 北 地 区小麦 、 夏 玉米 一年 两 熟 实现 单 产 2 2 5 0 0 k g / h m。 提供 了科 学依 据 和技 术支撑 。 关 键 词 小 麦 ; 夏 玉米 ; 一年 两熟 ; 配方施 肥 ; 栽 培技 术体 系; 豫北地 区 中图分 类号 ¥ 5 1 2 . 1 ; ¥ 5 1 3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 号 1 0 0 7 — 5 7 3 9 ( 2 0 1 3 ) 0 4 — 0 0 4 4 — 0 2
河 南省 豫北 地 区是 我 国粮食 的主要 产区 之 一 , 是 小麦 、 夏 玉 米 一年 两 熟 生 态区 。 该 区粮 食 产 量 的高 低 对保 障 全 国 粮 食 安 全具 有 十 分 重要 的作 用 。 因此 , 该地 区小 麦 、 夏玉 米 实现 一 年两 季平 衡高 产稳 产意 义重大 。 近 几 年来 , 我们承 担 了 “ 十 一五 ” 国家科 技 支撑 计 划 “ 粮 食 丰 产 科技 工程 ” 项 目“ 黄淮 南 部 ( 河 南) 小麦、 夏 玉 米 两 熟
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玉米是我国的传统农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人口最主要的粮食来源之一。
为了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玉米,需要应用高产栽培技术。
下面就来介绍几种常用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择良种良种的选择是高产栽培技术中最重要的一环。
选种要选择具有抗病抗虫、抗逆能力强、高产稳产、米质好等品质优良的品种,以提高产量,改善农产品的质量。
有条件的农民可以购买优良的种子,也可以通过自制优良的种子,增加经济效益。
二、适宜的播种期玉米适宜于在气温达到10℃以上的季节播种。
一般来说,4月中旬至5月上旬是播种的最佳时期。
运用区域性播种技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选择适当的播种时间,提高垦殖效益。
三、合理的密度玉米的栽培密度应该视地力、品种和气候等因素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每亩5500~6500株是较为合理的密度,若是单株产量较高的品种,可对密度进行适当的减少,而较低的品质要相应增加密度。
选择合理的密度可以保证粒数的增多,提高产量。
四、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施肥是提高产量的重要环节。
通常分为基础施肥、追肥和叶面施肥。
基础施肥在播种前完成,一般使用有机肥或化肥进行施用,追肥和叶面施肥一般是随着生长发展,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加强补充,增加膨粒和提高产量。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施肥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性质和气候条件,选择不同的施肥方案。
五、正确的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玉米生产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正确的防治措施能够防止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防治病虫害需要科学合理,不过度使用农药,防止农药残留问题的发生。
从而保证粮食的质量和安全,达到稳产的目的。
六、适度的田间管理田间管理的好坏是生产中产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根据不同的生长期和生育阶段,了解玉米的生长习性,及时对其进行刈割、除草、松土等工作,保持土壤湿度,同时根据当地气温和毒害情况,进行适当的田间处理和防治,才能保证产量与质量。
以上就是玉米的几种高产栽培技术方法,通过合理的栽培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玉米的产量,提高玉米的经济效益,保证粮食的产量和质量。
玉米高质量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步骤
玉米高质量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步骤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玉米高质量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的步骤。
一、土壤准备在播种前,首先需要进行土壤准备工作。
这包括翻耕、平整土壤、除草、施肥等。
翻耕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通气性,平整土壤能够提供良好的播种条件,除草可以减少杂草对玉米生长的竞争,施肥则能够为玉米提供充足的养分。
二、选择适宜的品种在进行机械化精量播种前,需要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
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和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具有良好适应性和高产性的玉米品种。
同时,还要考虑抗病虫害、耐逆性等因素,以确保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三、选择适宜的播种机具机械化精量播种需要使用适宜的播种机具。
常见的播种机具有精量播种机、插秧机等。
根据不同的机具特点和播种要求,选择合适的机具进行播种。
同时,要保证播种机具的质量和性能稳定,以确保播种效果。
四、确定适宜的播种密度播种密度是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的播种密度能够充分利用土壤和光能资源,提高玉米的光合作用效率和产量。
根据玉米品种、土壤肥力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适宜的播种密度。
一般来说,夏玉米的播种密度为6-8万株/公顷,秋玉米的播种密度为5-7万株/公顷。
五、调整播种深度和行距播种深度和行距也是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播种深度能够保证种子充分吸收水分和养分,提高发芽率和成活率。
一般来说,播种深度为3-5厘米较为适宜。
行距的选择要根据玉米品种和机械设备的要求来确定,一般为60-75厘米。
六、保证播种质量在进行机械化精量播种时,需要保证播种质量。
首先要选用健壮、无病虫害的种子,确保种子的发芽率和纯度。
其次要保证播种机具的正常运行和调试,确保播种深度和行距的准确性。
此外,还要注意播种速度的控制,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播种不均匀。
七、及时进行田间管理机械化精量播种后,还需要进行及时的田间管理工作。
包括及时除草、追肥、病虫害防治等。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它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位于全国前列。
为了追求高产、高效、高质的种植目标,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日益受到种植者的重视。
下面将根据实践经验,针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讲解。
一、品种的选择品种的选择是玉米高产的基础。
通常要求品种具有高产性、抗病性、适应性强、品质好等特点。
此外,还要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土地资源、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
二、土壤的准备良好的土壤是高产的基础。
玉米生长需要土壤的养分和水分,因此在播种前要做好土壤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进行土壤松土,使土壤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渗透性;其次要施肥,选择适量的有机肥和化肥,尤其是钾肥和磷肥的追施,有利于促进玉米的生长和发育;最后要做好地膜覆盖工作,减少水分的蒸发,保持土壤湿润。
三、科学的播种播种是玉米高产的关键之一。
要选择适宜的播期和密度,一般在晴天施肥后2~3天进行播种。
建议采用直播法,株距要适当,一般不超过25cm,行距为60~75cm,营养土层厚度保持在5cm左右。
四、及时的灌溉玉米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且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
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要进行不同的灌溉管理。
在生长初期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干旱;在抽雄期至孕穗期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和加强灌溉,以满足玉米茁壮生长所需的水分;在灌浆期要适当降低水分供应,以加强籽粒的营养积累,提高玉米的品质。
五、精细的管理精细的管理是玉米高产的关键之一。
在生长过程中要及时进行松土、追肥、除草等管理,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
此外还要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病虫害的发生,减少玉米生长的损失。
六、科学的收获收获是玉米高产栽培的最终目的。
要在玉米籽粒干燥熟透后进行收获,避免因过早或过晚收获而导致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降低。
此外,在收获期间还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造成玉米收获损失。
以上就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几点讲解。
希望能对广大种植者提供帮助,实现高产、高效、高质的玉米种植目标。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玉米 抽 雄后 授粉 前 , 用人 工 隔株 或隔 行去 雄 。 采 玉米 授 粉后 及 时全 部 剪雄 ,可节 约养 分 ,促 进雌 穗
发 育 和籽 苞 叶干 枯 乳线 消 失时 收 获 。在 不影 响 下 茬作 物 播种 的 情 况下 ,玉 米 适 当晚 收能 够提 高 产量
豫北 地 区可 采 用浚 单 2 、 单 9 8 O郑 5 、浚单 2 、 6 丰
黎20 0 8等优 良抗 倒 抗病 品种 。
2 播前 晒 种 ,药 剂 拌 种
如 果 天 气干 旱 ,施 肥时 应 结合 浇水 ,以缓 解 旱 情 和促 进 肥料 的 吸 收 ,特 别是 大 喇 叭 口期 是穗 分 化 的 关键 时 期 ,对提 高 玉 米产 量 有关 键 的作 用 ,要 注
7 玉米 隔株 或 隔行 去雄
蛄 等 地 下害 虫和 丝 黑 穗 病 、 基 腐 病 、粗 缩病 等 苗 茎 期 病 虫 害 以及 作 物 种 传 、土 传 病 害 并具 有防 虫 、防 病 、防缺 素 症 ,促 进 生 根壮 苗 ,提 高 产 量 等 功 效 。
3 合理 密植
一
6 综 合 防治病 虫 害 玉 米 苗 期 及 时 防 治 灰 飞 虱 、蓟 马 和 蚜 虫 ,可 用 4 %氧 化 乐 果 1 0 倍 液 喷 玉 米 芯 。大 喇 叭 口期 0 50 每 6 7 用 1k 玉米 丢心 剂 丢心 防治 玉 米螟 和后 期 6 m g 蚜虫 。
・
39 ・
种 业 导 刊
玉
攮
周 文芹 ,王 学峰 ,秦 寒露
( 乐县 农业 局 ,河南 南 南乐 4 70 5 4 0)
隧
1
选 用优 良品种
玉米高产栽培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高产栽培田间管理技术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有着广泛的种植面积和丰富的品种资源。
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田间管理技术非常关键。
以下是玉米高产栽培田间管理技术的介绍:一、选地种植1.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玉米喜欢土壤肥沃、松软,富含有机质。
若土壤过于粘土质或过于砂土质,则对植株生长不利,对产量有一定的影响。
2.选择明确的种植密度:种植密度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通常以每亩种植40,000-60,000株为宜。
3.选择适宜的时间:玉米适宜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之间种植,一般在地温达到15-16℃时进行种植。
二、施肥管理1.基肥:玉米种植前应提前施肥,整地时将肥料深度掺入土壤中。
可以使用钙镁磷肥、复合肥和马粪等高含有机体肥料,以满足玉米生长的营养需求。
2.追肥:根据玉米生长状况和需求进行追肥,追肥应控制在玉米成熟前完成,避免过度施肥造成浪费。
3.晒场灰肥:在玉米成熟后。
可以在玉米田间撒上一层晒场灰,起到保水、保肥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增加土壤改良物质的含量。
三、病虫害防治1.玉米赤霉病:可选用多种方法,如浸种法、作物轮作、喷洒药剂等方法进行防治。
2.玉米螟:采用生草带虫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治,经济阈值是每株2只。
3.玉米蚜虫:可选用使用浓度适宜的农药进行喷洒等方法进行防治,建议采用生态防治方法为主。
四、田间管理1.及时浇水:玉米是一个喜水作物,在生长初期,应适当增减灌水次数,防止土壤过于干燥。
2.及时清除杂草:杂草会对玉米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应及时放牛、锄草。
3.及时松土:及时进行松土可以增加土壤透气性,增加土壤肥力。
综上所述,玉米高产栽培田间管理技术包括选地、施肥、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
只有针对不同情况进行综合性施策,才能保证玉米高产。
豫北地区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豫北地区谷子高产栽培技术摘要: 阐述了豫北地区谷子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轮作、土壤耕作、施肥、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谷子的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谷子;栽培技术;豫北地区中图分类号:s5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9)20-0065-01谷子(setaria italica (l.)beaur v.)属禾本科狗尾草属,是我国主要的栽培作物之一。
谷子性喜温暖,适应性强。
它既耐干旱、贫瘠,又不怕酸碱,在我国南北干旱地区、贫瘠山区都有种植,尤其是黄土高原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谷子去壳称小米,小米的营养很丰富,含蛋白质11.7%,脂肪4.5%,碳水化合物72.8%,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和钙、磷、铁及v■、v■、胡萝卜素等,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粮。
除作粮食外,小米还可作为加工原料,加工成小米锅巴、小米酥蛋卷、婴幼儿粉、米豆冰淇淋等食品。
1轮作谷子不宜连作,轮作倒茬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减轻病虫和杂草危害。
谷子对前作无严格要求,但以豆类作物最佳,马铃薯、甘薯、麦类、玉米亦是较好的前作。
2土壤耕作春谷多在旱地种植,前作收获后应灭茬,及时深耕接纳雨水,提高水分利用率。
早春季节进行顶凌耙耱和镇压,防止土壤水分蒸发。
夏播谷为争取时间,应在前作生育后期浇水蓄墒,有利于收获后及时整地和播种。
3施肥谷子多在旱地种植,以有机肥作基肥,一般在耕地时一次性施入。
一般施有机肥15~30t/hm2、过磷酸钙600~750kg/hm2。
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300~450kg/hm2,满足中、后期植株对养分的需要。
4播种4.1种子处理播种前用清水清洗种子,除去秕谷和种子上的病菌孢子,或用35%瑞毒霉按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防治白发病;或用50%多菌灵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防治黑穗病;或用种子重量的0.1%~0.2%辛硫磷闷种3~4h,防治地下害虫。
玉米高产栽培栽培技术
玉米高产栽培栽培技术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被广泛用于饲料和工业制品,因此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一直是粮食生产的关键问题之一。
下面将详细介绍玉米高产栽培的一些技术,希望对农民朋友们有所帮助。
一、土壤肥力管理土壤肥力是玉米高产栽培的关键因素,除了基本的肥料施用之外,还需要注意土壤管理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控制田间杂草的生长,避免竞争玉米造成肥料和水分的浪费。
其次要注意土壤通气性和保水能力,措施可以包括耕作、覆盖、种植轮作等。
二、优良品种的选择玉米高产栽培需要选择适用的玉米品种,通常情况下,优良的种子品质和高产的玉米品种是密不可分的。
在选择种子时,要结合本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选择,避免盲目追求高产而忽略了适应性和抗病性的问题。
三、适当的间距种植恰当的间距种植可以提高每单位面积的产量,同时还有利于玉米的通风和光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在选择种植间距时,需要考虑土壤肥力、气候、水分等因素的影响。
四、密度控制合理的玉米密度可以提高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的产量,但是过于密集的栽培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优质品种的密度一般控制在55000-65000株/亩,而普通品种则在75000-90000株/亩之间。
五、水分管理水分管理是玉米生长中的难点之一,需要协调好土壤水分和气候水分的配合。
应该对土壤进行湿度和温度的监控,保持土壤的适度湿润,并且结合喷灌、滴灌等灌溉方式,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六、合理的施肥方案玉米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合理的施肥方案可以提高单株和总产量,同时还能够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在施肥之前,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检测,以确保施肥方案的正确性。
七、病虫害防治玉米生长中常见的病虫害有玉米螟、玉米象、锈病等,这些害虫和病菌都会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和发育,甚至会造成死亡。
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可以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多个方面。
在玉米的高产栽培中,除上述技术之外,还需要注意管理和收获的细节,比如及时除草、及时除虫、及时收割等。
轮选987在豫北地区高产栽培技术
34 防治病 虫 害 冬前 分蘖 始期 . 后起 身期 2次 喷 . 年 洒三 唑酮或 禾果 利 . 预防纹 枯病 。 在后 期 , 小麦齐穗前 、
扬 花 后先后 2次用药 防治
4 适 时收 获
在 小麦蜡 熟后 期 收获 。( 收稿 日期 :0 0O —7 2 1 一12 )
父母本 都要 进行一 次彻 底去杂 .特别 是 父本要 逐 株检
1 品种 特 性
冬性 小麦 品种 .冬前幼 苗匍 匐 ,耐寒性 强 ;株 高 8e 0 m左 右 . 秆弹性好 , 茎 较抗倒 伏 : 穗纺 锤型 、 长芒 、 白
壳 、 粒、 红 硬质 , 粒 重 4 g左右 ; 千 5 拔节 前 生 长缓 慢 , 此 后 则生 长迅 速 , 两极 分 化快 , 蘖成 穗 率 高 ; 子大 小 分 穗
底 肥 深 施 。 磷 、 肥 和 微 肥 一 次 性 施 人 做 底 肥 . 肥 底 钾 氮
33 及 时追肥 .
追肥一 般 分 2次进 行 . 1 第 次在 冬前
根 据土 壤肥 力和苗 情追 肥 . 合浇 水 . 6 7 z 尿素 结 每 6m 施 1 ~ 0 g第 2次在小 麦下 部第 一 、 5 2k ; 二节 定长 后追 肥 , 根
工 辅助授 粉 , 加授 粉率 。父本 散完 粉后要 全部 砍除 , 增
增 加 通 风 透 光 . 高 产 量 提
焦作怀玉5288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I 技 术 速 递
C H I N A A G R I C U I U R A L I N F 0 R M A T 1 0 N
焦作怀 玉 பைடு நூலகம் 2 8 8玉米高产栽培 技术
孙 君 艳
( 信 阳农 林 学院 ,河南信 阳 4 6 4 0 0 0)
摘
要 :玉 米 是 河 南 省 主要 粮 食 作 物 之 一 , 为适 应 玉 米 现 代 化 生 产 ,加 速 新 品 种 的选 育 ,文 章 介 绍 了 焦
作怀玉 5 2 8 8 的品种特点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焦作怀玉 5 2 8 8 是河南 怀川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培育 的高产 品种 ,
是 以 自选 系 H X1 1 3 为母 本 、 自选 系 H 7 2 9 8 为父本 , 进 行 组 配 杂交 而成 的单 交 种 , 目前 在 河 南 豫北 地 区广 泛 种 植 。
2 8 3 ~2 8 9 c m,穗位 高 1 1 0 . 9 ~1 1 4 c m;生 育期 为夏 播生 为 6 5 7 . 2 k g ;2 0 1 5年 ,焦 作 怀 川 种 业 的 示 范 推 广 基 地 每 育期 9 7 ~1 0 3 d 。
2 。 2 穗 型 及 经 济 性 状
关 键 词 :玉米 焦作怀玉 5 2 8 8 品种 栽 培 技 术
玉 米 是 河 南 省 主 要 粮 食 作 物 之 一 。 随 着 农 村 土 地 流 种 适 应 机 械 化 生 产 的 程度 也 越 来 越 高 , 因此 ,在提 高玉 米 产量 的前 提 下 , 要求 培育 的 品种 不 仅 优 质 、 稳产 、 中早 熟 , 更要适 宜机 械化 作业 。编号为豫 审 玉 2 0 1 4 0 1 3 号 的 怀 玉 5 2 8 8是 河 南 怀 川 种 业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申请 的 新 品 种 ,是 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豫北地区玉米机播、机收简易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暂无
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 2015年第5期
豫北地处中原,光热资源丰富,是玉米的适生区和优质高产区。
为发挥玉米的增产潜力,
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产量、简化栽培技术,提高机械化栽培水平,现将豫北
地区玉米机械化简易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选用优良品种在品种选择上要选择抗倒伏、成熟脱水快、适宜机械化收获的品种。
在生产
上豫北地区可选择玉米高产、优质、抗倒伏品种如先玉335、伟科702、浚单29、滑玉12、邵
单8号、新单36等品种。
合理密植豫北地区在玉米种植密度上存在着偏稀的问题,实践证明,亩产玉米超过600千
克的地块,竖叶型玉米品种的种植密度应掌握在每亩4200~5500 株,平展叶玉米品种的种植
密度应掌握在每亩3500~4000 株。
不同玉米品种的种植密度要根据其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而定,为了增加密度播种时可按照品种要求的上限密度播种。
适时播种玉米对温度的反应很敏感,灌浆期最适宜的日平均温度应在23℃左右,而河南省
特别是豫北地区9月中旬的日平均温度已降到20℃左右,对灌浆不利。
为满足玉米各生育阶段
对温度的要求,必须使其提前进入灌浆期。
一般要在6月10日前播种结束。
提高播种质量,实现一播全苗提高播种质量要掌握一下五个技术要点。
一是改变播种方式,改原来传统的麦垄套种为麦后直播。
豫北地区小麦收获时间一般在6 月5~10 日,在小麦收获
后立即用玉米单粒播种机进行播种;二是改等行播种为宽窄行播种,传统的播种方式一般为麦
垄套种,玉米为等行播种,为了实现高产,适宜机械化操作,要改等行播种为宽窄行播种,播
种规格可根据播种习惯选择30厘米×90厘米、40厘米×80 厘米等播种方式。
采用宽窄行方式播种,有利于田间通风有光、提高产量,也有利于机械化施肥、中耕除草作业,省事、省时、
省力。
三是推广种肥同播技术,在播种时施用种肥,种肥使用量可提高到每亩40 千克,肥料
品种可选用45%含量的玉米专用配方肥,氮、磷、钾含量比例以28∶5∶12 为宜。
四是掌握播
种深度和种肥间隔距离,播深3~5厘米,沙土地和干旱地区播种深度增加1~2 厘米,种肥间隔
距离以8~10厘米为宜,过近容易造成烧苗,过远不宜发挥肥效。
五是播种后及时浇灌蒙头水,玉米播种后,要及时浇灌蒙头水,水量以浇透耕作层为宜。
搞好化学除草玉米播种后,在蒙头水渗入地下后,田间能下地作业时及时,喷施玉米专用封、杀兼用型除草剂。
近年广泛使用的有“玉地1+1”“新草罢”“施可闲”等。
从播种到4
叶期都可以使用,喷药时间在无露水、上午10 时前到下午5 时之间。
用药量严格按照除草剂
说明使用,喷药时要对着地面倒步行走,均匀喷雾,土壤墒情差时可适当加大喷药的用水量,
做到不重喷、不漏喷,用药后避免人畜踩踏,碰坏封闭层,影响除草效果。
科学浇水据研究,每生产1千克玉米籽粒需消耗1 千克左右的水,而各生育阶段对水分的
需要又不同。
一般除苗期(从播种到拔节前,时间约25 天)在不是特别干旱的情况下不浇水外,其他时期,特别是抽雄开花期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在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时,都要及时浇水。
追施孕穗肥经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证明,每生产50千克玉米籽粒,需要纯氮1.5千克、纯磷0.6千克、纯钾1.75 千克。
夏玉米大面积追肥一般提倡两次施肥,第一次是在苗期,将1/3
的氮肥和全部的磷肥、钾肥、微肥、有机肥施入,越早效果越好,施肥时最好开沟深施,严禁
地表撒施;第二次是在大喇叭口期,重施剩余的氮肥。
由于种肥使用量大,可以免去苗期施肥,而直接在大喇叭口期重追孕穗肥,每亩追施量尿素30~40 千克,追施后浇水。
搞好防治病虫害豫北地区玉米的病虫害主要有地老虎、玉米螟、红蜘蛛、玉米粗缩病、黑
穗病等。
对地老虎可用90%的晶体敌百虫制成毒饵,于傍晚时分撒到玉米田间,连撒两个晚上;玉米螟的防治应掌握在心叶末期,用辛硫磷制成颗粒剂丢心;防治红蜘蛛可喷施三氯杀螨醇药液;玉米粗缩病防治可在播种后到3叶期,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 克加水50 千克喷雾,杀灭粗缩病传播媒介灰飞虱,兼治蓟马、蚜虫等。
此外,如发现田间有发生黑穗病的植株
应及时拔除。
适时机械晚收在玉米完熟后(玉米成熟后,在田间站立一段时间,玉米穗苞叶干枯,玉米
穗籽粒水分降低,穗轴变硬时)采用机收、机脱一体化机械收获。
收获时间一般推迟到9月底,以不误小麦整地播种为宜。
(河南省长垣县种子管理站马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