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尘肺防治知识

合集下载

尘肺病防治知识

尘肺病防治知识

尘肺病防治知识尘肺病是一种由于长期吸入含有铁、矽等粉尘颗粒的空气而引发的职业性疾病。

这类疾病常见于矿山工人、建筑工人、磨床操作工人等长期接触粉尘的人群。

尘肺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避免尘肺病的发生和传播,掌握尘肺病的防治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一、什么是尘肺病尘肺病是一种由于长期吸入有害粉尘引起的肺部疾病,主要包括石棉肺、矽肺、铁尘肺等。

这些尘肺病的共同特点是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粉尘环境中的工人,无法在自然呼吸道中排出吸入的粉尘,从而导致肺部组织病变、纤维化和功能损害。

二、尘肺病的症状尘肺病的早期症状通常较轻微,包括咳嗽、胸闷、活动耐力下降等。

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气促、乏力等症状。

严重的尘肺病患者可能还会出现鼻塞、肺部感染、咳血等症状。

尘肺病的症状严重程度与暴露时间、暴露浓度等因素相关。

三、尘肺病的预防措施1. 环境改善:雇主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粉尘产生和暴露。

如在工地上安装除尘装置、使用安全防护设备等。

2. 个人防护:作为从事高风险职业的工人,应根据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防护装备,如口罩、防护服等。

同时,要做好个人卫生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3. 定期体检:对于可能接触粉尘的人群,定期进行肺部检查是十分重要的。

这可以帮助及早发现病变,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四、尘肺病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早期尘肺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延缓病情进展。

例如,对于矽肺病患者,常用的药物包括氨茶碱、丙斯卡特等。

2. 氧气疗法:对于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症状明显的患者,氧气疗法可以帮助纠正低氧血症,改善呼吸困难。

3. 支持性治疗:对于严重症状的患者,如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需要进行支持性治疗,如呼吸机辅助呼吸、心血管药物治疗等。

五、尘肺病的防治宣传为了提高人们对尘肺病的认识,预防和治疗尘肺病,需要进行相关的防治宣传工作。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宣传教育:通过组织座谈会、知识讲座、宣传手册等形式,向职工们普及尘肺病的防治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预防尘肺病。

职业病防治知识

职业病防治知识

职业病防治知识职业病是指因长期从事某种职业而引起的疾病,属于劳动卫生领域的重要问题。

职业病防治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其重点在于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和控制职业病的危害。

为了掌握职业病防治知识,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职业病的相关知识。

一、职业病的常见类型1. 尘肺病:一种由于长期吸入粉尘而引起的疾病,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硅肺等。

2. 化学中毒:一种由于吸入或接触有害化学物质而引起的疾病,如丙酮中毒、铅中毒、汞中毒等。

3. 联合中毒:一种由于同时接触多种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如三氯乙烯、苯、甲苯等化学品中毒。

4. 噪声聋:由于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而引起的耳聋。

5. 振动病:长期从事振动作业会引起的一种疾病。

二、职业病的危害职业病的主要危害是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会引起多种病理变化和生理功能障碍,如: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受到损害。

严重的职业病会导致感觉障碍,咳嗽、呼吸困难以及肺结核等疾病的发生。

除了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职业病还会对社会经济造成不良影响。

患职业病的工人会降低工作效能,增加用人单位的成本。

在个人和家庭方面,职业病的发生也会带来巨大的财务压力和心理压力,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三、职业病的防治1. 健康知识培训健康知识培训是职业病防治的基础,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职业健康知识培训,让员工了解常见的职业病,掌握预防和治疗职业病的方法。

2. 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危害评价是职业病防治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对职业病的产生、危害规律进行系统性和综合性的评价,为企业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 进行职业卫生监测职业卫生监测是预防职业病的重要措施。

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监测制度,定期对职工的职业卫生状况进行检查,并对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进行评价和处理。

4. 管理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实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是防治职业病最为核心的措施。

企业应当从职业卫生防护设施、防护用品的选配、废气、废水的排放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

尘肺病的预防常识

尘肺病的预防常识

尘肺病的预防常识尘肺病,也称作尘肺、矽肺、矽尘肺病,是一种由长期吸入粉尘颗粒而引起的职业性疾病。

尘肺病主要发生在从事矽质矿物粉尘(如石英、煤石、滑石、云母、石棉等)的工人,如矿石开采、建筑、冶炼、石材加工等行业中。

尘肺病的预防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尘肺病预防常识。

1. 控制粉尘的源头:首先要尽量控制产生粉尘的源头,采取技术措施,如加装密封罩、安装排尘设备等,以减少粉尘的产生。

2. 配备个人防护装备:为从事粉尘作业的工人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尘口罩、防尘眼镜、防护手套等。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地阻挡粉尘进入呼吸道和眼睛。

3. 提供良好的通风环境:在粉尘作业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确保空气流通。

可以采用安装通风设备、增设通风口等方法,将室内的污浊空气排出,新鲜空气进入。

4. 定期进行职业性健康体检:从事粉尘作业的工人应定期进行职业性健康体检,以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尘肺病病变。

5. 进行职业健康教育:加强对从事粉尘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教育,宣传尘肺病的危害和预防知识,提高工人的预防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6. 做好个人卫生:在进出作业场所之前,要进行洗手、更换干净的工作服等,避免将粉尘带入家庭和其他环境。

7. 强化法规和监督机制:加强对粉尘作业行业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法规和制度,增强粉尘防治的力度和效果。

8. 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已出现尘肺病相关症状的工人,要尽早发现和进行治疗。

定期进行胸部X光、肺活量检查等,以便尽早发现病变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总结起来,尘肺病的预防包括控制粉尘源头、配备个人防护装备、提供良好的通风环境、定期进行职业性健康体检、进行职业健康教育、做好个人卫生、强化法规和监督机制以及早期发现和治疗。

这些措施的实施对于预防尘肺病的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能够有效地保护从事粉尘作业的工人的健康。

尘肺病防治知识

尘肺病防治知识

尘肺病防治知识尘肺病是一种因长期吸入或接触有害粉尘而引起的职业性疾病。

它主要影响透过粉尘云进入呼吸道的细小颗粒,比如煤尘、硅尘、石棉尘等。

尘肺病的防治十分重要,以下将介绍一些尘肺病防治知识。

一、尘肺病的症状和预防1. 症状尘肺病的症状可能是呼吸急促、胸痛、疲劳、体重减轻等。

患上尘肺病后,肺部也会出现硬化现象,导致呼吸变得越来越困难。

病症晚期可能会严重到需要呼吸器才能正常呼吸。

2. 预防尘肺病的最佳预防方法就是防止吸入或接触有害粉尘。

工人们应该佩戴防护面罩、手套、护目镜和长袖衬衫等工具,以保护自己免于直接接触粉尘。

此外,工人们还需要在尘肺病高危险性的工作岗位上必须穿越透气性质的防护服。

二、尘肺病的危害尘肺病是一种富有破坏性和危险的病症。

慢性尘肺病可以严重影响呼吸功能,而持续暴露于粉尘环境会促进肺部接触氧气的表面积和肺功能的下降。

这种持续性的毁伤会导致免疫系统受到打击,进而导致肺炎和其他疾病。

此外,车祸和压力,在罹患尘肺病的过程中会加速这些病症的恶化。

三、尘肺病的治疗方法尘肺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营养补充等。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使用肺扩张剂,以确保呼吸道保持敞开状态,以便有助于呼吸。

营养补充可能也是治疗尘肺病的关键因素,铁和钙等营养物质可以帮助身体充分吸收氧气。

物理治疗可以让患者依赖设备来支持呼吸。

四、预防尘肺病的方法为了预防尘肺病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流通性。

2. 使用防尘面罩和防护服。

3. 对室内和室外的空气质量进行测量,避免长时间在高浓度的粉尘环境中工作。

4. 进行定期清洗,避免积尘量过大。

5. 建立常规的粉尘和风险评估系统,引导工人自我检查并检测有害物质和粉尘的含量。

总之,尘肺病是一种十分破坏性的病症,需要采取有力的预防措施。

它的治疗方法可能很强大,但目前对尘肺病科学的认识和治疗方法仍极为有限。

因此,预防一直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尘肺病的危害,加强自我保护和预防意识,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尘肺病的预防常识(四篇)

尘肺病的预防常识(四篇)

尘肺病的预防常识尘肺病是一种由长期吸入含有粉尘颗粒物的空气引起的职业性肺部疾病,主要包括煤工尘肺、矽肺和石棉肺等不同类型。

尘肺病的发病原因和预防措施各不相同,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尘肺病的预防常识。

一、煤工尘肺的预防1. 加强煤矿防尘设备的建设和维护,包括提高通风条件、安装粉尘抑制装置等,减少煤尘的产生和扩散。

2. 采用湿法工艺和洗煤技术处理煤炭,降低煤尘的含量和浓度。

3.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护面具等,保护呼吸道免受煤尘的侵害。

4.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早发现煤工尘肺的早期症状,以便进行及时治疗和干预。

二、矽肺的预防1. 减少石英含量高的岩石破碎、切割、磨削等工艺过程,降低矽尘的产生。

2. 提高作业场所的通风条件,尽量将矽尘排出室外,减少室内矽尘浓度。

3. 使用湿法工艺和水雾降尘技术,将矽尘湿化、降低矽尘的扩散。

4.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护面具等,保护呼吸道免受矽尘的侵害。

三、石棉肺的预防1. 合理使用石棉制品,减少石棉纤维释放的可能性,尽量避免石棉纤维的直接接触。

2. 采取湿法作业和高效抽风设备,降低作业现场石棉纤维的浓度。

3. 定期清洁和维护石棉制品,减少石棉纤维的释放。

4. 加强个人防护,如佩戴防尘口罩、防护服等,保护皮肤和呼吸道免受石棉纤维的侵害。

5. 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减少石棉纤维的暴露风险。

尘肺病的预防常识(二)1. 加强工作场所的粉尘防控,包括改进生产工艺,降低粉尘的产生和扩散;提高通风条件,增加室内空气流动;安装粉尘控制设备,如湿式除尘器、吸尘装置等。

2.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清洁和维护,清除积尘和污垢,降低粉尘的滞留和再悬浮风险。

3. 使用个人防护用具,如防尘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保护呼吸道、眼睛和皮肤免受粉尘的侵害。

4.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通过体检、肺功能测试和放射学检查等手段,及早发现和诊断尘肺病的症状和变化。

5. 接受职业健康教育,了解尘肺病的预防知识和防护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职业卫生尘肺防护知识(三篇)

职业卫生尘肺防护知识(三篇)

职业卫生尘肺防护知识职业卫生尘肺防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知识,它关乎职工们的生命健康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尘肺是一种由于长期吸入有害的粉尘颗粒而引发的职业病。

本文将从尘肺的定义、发病原因、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帮助每个从事相关工作的人了解尘肺防护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尘肺是指长期吸入含有粉尘颗粒的空气而引起肺部病变的一类职业病。

粉尘颗粒在吸入后可沉积在呼吸道和肺部,造成肺部病变和纤维化,最终导致永久性肺功能损害和死亡。

尘肺的主要类型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石棉肺等。

尘肺的发病原因主要是与工作场所中存在的有害粉尘颗粒有关。

常见的有害粉尘包括矽尘、煤尘、石棉尘等。

这些粉尘在工作过程中被悬浮在空气中,被职工吸入后会造成肺部炎症和纤维化。

长期吸入这些粉尘会引发尘肺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为了预防尘肺的发生,职工和企业应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首先,企业应制定和严格执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确保工作场所的粉尘浓度符合国家标准。

在粉尘浓度较高的作业场所,应当进行通风换气,以减少粉尘的积聚。

其次,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应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防尘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这些个人防护装备可以有效地阻挡粉尘的入侵,降低职工吸入粉尘的风险。

职工需要学会正确佩戴和使用这些装备,保持其良好的防护效果。

此外,职工还需要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通过健康体检可以及早发现尘肺的病变,进行早期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企业应鼓励和推动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并提供相应的经济和时间支持。

在日常工作中,职工还需要注意保持个人卫生。

及时洗手、清洗工作服,避免将粉尘颗粒带回家中,以防止对家人的二次污染。

此外,职工应定期清洗工作场所和工作设备,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减少粉尘的积累。

尘肺防护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

企业应该定期开展相关的职业卫生培训,使职工了解尘肺的危害和防护方法。

同时,企业应加强对职工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他们能够按照规定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遵守相关的职业卫生规定和操作规程。

尘肺病的症状、诊断与预防范文(三篇)

尘肺病的症状、诊断与预防范文(三篇)

尘肺病的症状、诊断与预防范文尘肺病,又称尘肺、矽肺,是一种由长期吸入含有大量矽尘、铁尘、煤尘等颗粒物的空气引起的职业性肺部疾病。

尘肺病是一种慢性病,患者可能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

本文将详细介绍尘肺病的症状、诊断和预防措施。

一、尘肺病的症状尘肺病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呼吸系统症状:尘肺病的初期症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胸闷,以及气喘等。

随着病情的发展,症状可能逐渐加重。

2. 胸痛:尘肺病患者在胸部可能会感到疼痛或不适。

这种疼痛通常是由于肺部受损引起的。

3. 体重减轻:尘肺病患者在患病初期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症状。

这主要是由于病情影响到食欲和营养吸收所致。

4. 疲劳和体力下降:尘肺病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可能会感到疲劳和体力下降。

这种疲劳和体力下降可能是由于肺功能受损所致。

5. 咳痰:尘肺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并伴有咳痰。

咳嗽的痰可能呈现黄色、浓稠或带血丝等情况。

二、尘肺病的诊断尘肺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职业暴露史和相关检查结果。

以下是尘肺病的常用诊断方法:1. 病史采集: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特别是有关职业暴露情况的信息。

对于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医生会了解其患病时间、暴露情况和就诊原因等。

2.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观察患者的肺部症状、听诊肺部呼吸音和敲诊肺部叩诊音等。

3. 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是一种评估呼吸系统功能的常用方法。

通过呼气流量-容积曲线分析,可以评估肺活量、呼气峰流量和用力呼气容积等指标。

肺功能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肺功能的损害程度。

4. 胸部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是尘肺病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

通过胸部X线片或胸部CT扫描可以观察肺部影像学变化,如肺间质纤维化、斑片状结节阴影等。

5. 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检查主要用于排除其他呼吸道疾病,并观察气道病变情况。

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支气管和肺部的病变情况,并进行活检取材。

三、尘肺病的预防尘肺病的预防主要包括职业防护、个人防护和环境治理等方面。

职业性尘肺病相关知识解答

职业性尘肺病相关知识解答

职业性尘肺病相关知识解答尘肺病是我国目前危害最严重和最常见的职业病。

尘肺病不仅严重危害尘肺患者的健康和生活,也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该病病因明确,是一种完全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

通过全面的健康管理,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合并症,积极地康复治疗和训练,尘肺患者基本可以保持正常的生活质量和相对健全的社会活动能力。

一、定义职业性尘肺病(以下简称尘肺病)是指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矿物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按我国《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主要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炭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十二种。

尘肺病病因明确,是完全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但目前仍是我国危害最严重和最常见的职业病。

目前我国引起尘肺的主要作业领域有:①矿山开采:各种金属矿山的开采,煤矿的掘井和采煤以及其他非金属矿山的开采,是产生尘肺的主要作业环境,主要作业工种是凿岩、爆破、支柱、运输。

②金属冶炼业中矿石的粉碎、筛分和运输。

③机械制造业中铸造的配砂、造型,铸件的清砂、喷砂以及电焊作业。

④建筑材料行业,如耐火材料、玻璃、水泥、石料生产中的开采、破碎、碾磨、筛选、拌料等;石棉的开采、运输和纺织。

⑤公路、铁路、水利、水电建设中的开凿隧道、爆破等。

防治尘肺病在采取积极预防的同时,对临床尘肺病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二、临床表现尘肺病的病理基础是肺组织弥漫性、进行性的纤维化,尘肺病的病程及临床表现决定于生产环境粉尘的浓度、暴露的时间及累计暴露剂量,以及有无合并症和个体特征。

(一)症状尘肺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的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四大症状,此外还有喘息、咯血以及其他全身症状。

1.咳嗽咳嗽是尘肺病人最常见的主诉,主要和合并症有关。

早期尘肺病人咳嗽多不明显,但随着病程的进展,病人容易合并支气管炎、肺部感染,均使咳嗽加重。

尘肺病的预防常识范文(三篇)

尘肺病的预防常识范文(三篇)

尘肺病的预防常识范文尘肺病是一种由于长期吸入粉尘而引起的职业性疾病,主要发生在矿石、煤矿、金属冶炼、建筑工程等行业的从业人员。

尘肺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预防尘肺病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尘肺病的预防常识,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一、了解尘肺病的病因和病程1.1 尘肺病的病因尘肺病的主要病因是长期吸入粉尘,包括矿石粉尘、煤矿粉尘、金属粉尘等。

这些粉尘中的有害物质会进入呼吸道,并在肺部沉积,引起炎症反应,导致肺部组织损伤。

1.2 尘肺病的病程尘肺病的病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潜伏期、早期和晚期。

- 潜伏期:潜伏期是指患者吸入粉尘后的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

这个阶段可以持续几年甚至几十年,因此人们往往对自己患有尘肺病并不自知。

- 早期:在进入早期阶段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症状,如咳嗽、咳痰和胸闷等。

这些症状可能会被患者忽视或误认为其他疾病,因此及早进行筛查和诊断十分重要。

- 晚期:晚期的尘肺病症状较为严重,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气短和乏力等。

此时,肺部组织已经受到严重损伤,病情很难逆转。

二、预防尘肺病的常识和方法2.1 工作环境控制尘肺病的发生主要与工作环境中的粉尘浓度有关。

因此,采取措施控制工作环境中的粉尘浓度是预防尘肺病的重要手段。

- 在矿山、金属冶炼和建筑工程等行业中,应建立和实施严格的粉尘防控措施,包括加强通风设备的维护和使用,使用湿法作业或有效防尘措施等,以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某些行业中的尘肺病危险性非常高,比如煤矿工人,需要特别重视防护措施的质量和执行情况。

2.2 个人防护措施除了工作环境控制外,个人应该主动采取一些防护措施,以降低尘肺病的发生风险。

- 戴口罩:对于在尘肺病危险环境工作的人员来说,佩戴防尘口罩是必要的。

选择合适的口罩类型和正确佩戴、更换是关键。

例如,N95口罩可以有效过滤空气中的微小粉尘颗粒。

- 确保通风良好的工作场所:如果工作场所通风不良,粉尘容易积聚在空气中,增加呼吸道被粉尘吸入的风险。

关于尘肺病的基础知识

关于尘肺病的基础知识

关于尘肺病的基础知识
尘肺病是一种由长期吸入生产性矿物性粉尘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其特征为肺组织的弥漫性纤维化。

这种疾病的病因相对明确,主要是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粉尘,并在肺内潴留。

尘肺病患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

尘肺病的种类很多,根据病因可以分为矽肺、硅酸盐肺、炭系尘肺、金属尘肺和混合性尘肺等。

这些类型中,矽肺是最常见且危害最严重的,而混合性尘肺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粉尘混合引起的。

人体对粉尘的清除作用是有限的,长期吸入大量粉尘可能导致人体防御功能失去平衡,清除功能受损,使粉尘在呼吸道内过量沉积,损伤呼吸道结构,导致肺组织损伤和纤维化。

对于尘肺病的治疗,主要是采取长期持续性治疗,以缓解症状和延缓病情进展。

常用的药物包括汉防己甲素、克矽平、磷酸哌喹、柠檬酸铝等。

此外,尘肺病患者还需要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和胸部X线或CT检查,以监测病情进展。

早期诊断和及时脱离粉尘作业是治疗尘肺病的关键。

通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以延缓病程进展,延长患者寿命。

因此,对于长期接触粉尘的工人,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尘肺病。

职业病危害防护知识宣传

职业病危害防护知识宣传

职业病危害防护知识宣传几种常见职业病防治知识一、尘肺病知识1、什么是尘肺病?尘肺病是由于在生产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肺纤维化就是肺间质的纤维组织过度增长,进而破坏正常肺组织,使肺的弹性降低,影响肺的正常呼吸功能。

2、我国法定的尘肺病有哪些?尘肺病是对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肺纤维化疾病的统称,我国法定职业病目录中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电墨尘肺、碳墨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以及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等十三种。

3、尘肺病有哪些临床表现?尘肺病无特异的临床表现,其临床表现多与合并症有关。

尘肺病早期矽肺没有明显自觉症状,或者只有很轻微的自觉症状,往往是通过职业健康检查时才会发现。

但随着疾病的进展,特别是晚期的矽肺病人,就会出现或轻或重以呼吸系统为主的自觉症状。

病人常见的首发症状是气短。

病情较轻的,往往在从事重体力劳动或爬山时感到气短,稍微休息一会儿,就能好转。

再严重一点的,做一些轻体力劳动,走上坡路或上楼梯时有明显气短。

病情严重或有并发症时,由于呼吸和循环功能受到明显损害,会出现胸闷、气短,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还可以有咯血、无力、消瘦、失眠、食欲减退等。

如果有发热,肝大和浮肿,则可能并发了别的疾病。

4、如何预防尘肺病?尘肺病预防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防止有害粉尘的吸入,只要措施得当,尘肺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那么,有哪些预防措施呢?我国针对防尘降尘制定了“革、水、密、风、护、管、教、查”八字方针,大致内容可分为两个方面:●技术措施用工程技术措施消除或降低粉尘危害,是预防尘肺病最根本的措施。

●卫生保健措施①接尘工人健康监护:包括上岗前体检、岗中的定期健康检查和离岗时体检,对于接尘工龄较长的工人还要按规定做离岗后的随访检查。

②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佩戴防尘护具,如防尘安全帽、防尘口罩、送风头盔、送风口罩等,讲究个人卫生,勤换工作服,勤洗澡。

尘肺病职业危害防治实施办法(2篇)

尘肺病职业危害防治实施办法(2篇)

尘肺病职业危害防治实施办法尘肺病是一种由长期吸入粉尘颗粒或粉尘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导致的职业病。

为了预防和控制尘肺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实施办法:1. 职业卫生监测:对可能产生粉尘的工作岗位进行职业卫生监测,了解粉尘暴露情况,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 控制措施:采取控制措施降低粉尘的浓度,例如通风、隔离、湿化等。

对于不易控制粉尘的工作岗位,应尽量减少粉尘暴露时间。

3. 员工教育:对从事可能产生粉尘的工作岗位的员工进行相关培训和教育,使其了解尘肺病的危害性、预防方法及个人防护措施。

4. 个人防护:员工应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设备,如防尘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保护呼吸道、眼睛和皮肤不受粉尘损害。

5. 定期体检:对从事可能产生粉尘的工作岗位的员工进行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尘肺病病患。

6. 法律法规的执行:企业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职业危害评估,以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员工的健康。

通过以上实施办法,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尘肺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健康。

尘肺病职业危害防治实施办法(二)尘肺病是由长期吸入含有粉尘的空气中的粉尘颗粒物引起的职业病,主要发生在尘埃较多的行业和岗位,如矿山、建筑施工、石料加工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尘肺病的发生,制定和实施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十分必要。

下面是尘肺病职业危害防治实施办法的模板,可供参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尘肺病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权益,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尘肺病危害较为严重的行业和岗位,包括但不限于矿山、建筑施工、石料加工等行业和岗位。

第三条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尘肺病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确保相关单位和个人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履行职业危害防治的责任。

第四条尘肺病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应当与职业健康监测、职业病诊断、职业病医学评价、职业病劳动能力鉴定等工作相衔接,形成职业病防治的完整体系。

尘肺防治知识讲座

尘肺防治知识讲座

尘肺防治知识讲座一:尘肺病介绍1:什么是尘肺病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人们在产生粉尘的环境里长期工作,长时间内吸入多量的有害粉尘,可使肺内组织发生一种弥漫性的就象皮肤“结疤”一样的纤维性变化,,这种变化可使肺的功能受到损害,严重时可使病人丧失劳动力。

我们把这一类病变统统叫做尘肺病。

由于吸入的粉尘甘共苦种类和性质不同,尘肺的类型、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情况也各不同。

2:引起尘肺的因素尘肺由吸入粉尘引起是无疑的,但不是所的的粉尘都可引起尘肺。

目前,确认能引起尘肺的粉尘有矽尘、矽酸盐尘{如石棉尘、云母尘、滑石尘}、碳粉尘{如煤尘、碳黑尘、石墨尘、活性炭尘}、金属尘。

我们金竹山矿业公司的尘肺主要是煤尘。

至尘肺的粉尘引起尘肺与粉尘的粒径大小、粉尘的的浓度、粉尘的形态和表面活性等有关,只有那些粉尘粒径小于5um 的呼吸性粉尘才能进入肺泡起生物学作用,只有吸入的粉尘到达一定的浓度才能发病,粉尘浓度与疾病发生有明确的量效关系。

3引起尘肺的职业尘肺发生于工作中产生粉尘的行业,最常见的有矿山开采、建筑材料、钢铁冶炼、机械加工、道路修筑、水电建设等行业。

常见的工种有矿山采掘、隧道挖掘、岩石开采、石料粉碎和加工、翻沙、清沙、喷沙除锈、玻璃和陶瓷配料、电焊、碳黑生产、石棉加工、粉尘运输等4尘肺的病因尘肺为长期吸入大量游离二氧化硅与其他粉尘所致,这些粉尘绝大被排除,但仍有一部份长期滞留在细支气管与肺泡内,不断被肺泡巨噬细胞吞噬,这些粉尘及吞尘的巨噬细胞是主要致病因素。

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尘肺病变形成后,肺内残留的粉尘继续与肺泡巨噬细胞起作用,这是尘肺病人虽然脱离粉尘作业但病变仍继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5尘肺的发病机制机体吸入粉尘后为什么能发生尘肺,即尘肺的发病机制,曾提出过多学说,但至今仍不完全清楚。

一般认为粉尘被吸入后,巨噬细胞吞噬粉尘,巨噬细胞成为尘细胞,由于粉尘的毒性作用,在酶的参与下,细胞本身消化死亡,细胞内的粉尘又游离出来为又一巨噬细胞吞噬,继而又死亡,如此循环往复,导致大量巨噬细胞死亡,并释放出多种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表皮细胞因子等,最终形成肺组织纤维化。

尘肺健康教育

尘肺健康教育

尘肺健康教育尘肺是一种由长期吸入粉尘颗粒引起的职业性肺部疾病,主要发生在矿工、建筑工人和工厂工人等长期接触粉尘的人群中。

为了提高公众对尘肺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我们特别制定了以下尘肺健康教育的内容,旨在向大众普及尘肺相关知识,提供预防尘肺的有效方法。

一、尘肺简介1. 尘肺的定义:尘肺是一种职业性肺部疾病,由长期吸入粉尘颗粒引起。

2. 尘肺的病因:尘肺主要是由煤尘、石尘、金属尘等粉尘颗粒长期积累在肺部引起的。

3. 尘肺的症状:尘肺患者常常出现咳嗽、气短、胸闷等呼吸系统症状,严重者可能导致肺功能受损。

二、尘肺的危害1. 健康影响:长期接触粉尘可能导致患者患上尘肺,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2. 经济负担:尘肺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对个人和家庭经济造成巨大负担。

3. 社会影响:尘肺患者的工作能力下降,可能失去工作机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

三、尘肺的预防方法1. 个人防护:在接触粉尘环境时,应佩戴合适的防护口罩、手套和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2. 职业健康检查: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早发现尘肺病变,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3. 环境改善:工作场所应加强通风设施的建设,控制粉尘的扬尘和积尘问题。

4. 健康教育:提高员工对尘肺的认识,加强对个人防护知识的培训和宣传。

四、尘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1. 提高认知:尘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公众对尘肺疾病的认知水平,增强对尘肺的预防意识。

2. 预防尘肺:通过健康教育,人们可以了解到尘肺的危害和预防方法,从而减少尘肺的发生。

3. 促进健康:尘肺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职工的健康素养,促进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

五、结语尘肺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公众对尘肺疾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通过加强个人防护、职业健康检查和环境改善等措施,减少尘肺的发生,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

希望通过本次尘肺健康教育,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尘肺,掌握预防尘肺的方法,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

尘肺病预防知识——试题.doc

尘肺病预防知识——试题.doc

尘肺病预防知识——试题一、填空1.根据《职业病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职业性尘肺病有(13)种。

2.根据根据《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8〕3号,接触石棉、矽尘、金属粉尘(如铅尘、镉尘)、砷尘、烟,需配备过滤效率至少满足GB 2626规定的(KN95)等级的防尘口罩;接触放射性颗粒物,需配备过滤效率至少满足GB 2626规定的(KN100)等级的防尘口罩;接触致癌性油性颗粒物,需配备过滤效率至少满足GB 2626规定的(KP95)等级的防尘口罩。

3.尘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瘢痕)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矽肺病是最常见、最严重的一种尘肺病。

吸入肺部粉尘的粒径(越小)、浓度(越大)、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高)、接尘时间(越长(含义相似即可)),尘肺病的发病时间越短,病变越严重。

4.国家标准GB 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中规定,颗粒物为悬浮在空气中的固态、液态或固态与液态的颗粒状物质,如(粉尘)、(烟)、(雾)、(微生物(顺序可变))。

5.国家标准GB 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中规定,按照防护对象不同,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分为(KN)和(KP)两类,前者用于防护非油性颗粒物,后者用于防护油性和非油性颗粒物。

6.防护非油性颗粒物的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防护等级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KN100)、(KN95)和(KN90)。

7.尘肺病的危害严重、发病时间长、常伴随并发症。

尘肺病是积累性、致残性、不可逆转、终身不可治愈的职业病。

矽肺的一般发病工龄为5-10年,最短1-2年可发病。

煤尘、矽尘属于(非油)性颗粒物,接触的浓度高时,必须选择(KN100)等级的防尘口罩,才能保证作业工人的职业安全与健康。

8.进入有害作业环境前,必须对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进行(佩戴气密性)检查。

尘肺病的实用预防方法范文(三篇)

尘肺病的实用预防方法范文(三篇)

尘肺病的实用预防方法范文尘肺病是一种由长期吸入粉尘而引起的职业性肺部疾病,主要影响矿山工人、建筑工人、农民等长期从事与粉尘有关的工作的人群。

尘肺病的发病率高、治愈难,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严重的身体和经济负担。

因此,预防尘肺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实用的预防方法,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一、认识尘肺病首先,认识尘肺病的危害和发病原因对于预防尘肺病非常重要。

尘肺病主要是由于长期吸入含有大量细小粉尘的空气引起的。

这些细小粉尘进入肺部后,会引起肺部组织的炎症反应,导致肺功能下降,甚至丧失工作能力。

尘肺病的主要危害有:肺功能下降、呼吸困难,严重的还可能引起咳嗽、咳痰、气短、胸痛等症状。

可见,尘肺病的发生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和经济负担,因此,及早认识尘肺病的危害和发病原因,对于预防尘肺病至关重要。

二、改善工作环境尘肺病主要是由长期吸入粉尘引起的,因此,改善工作环境是预防尘肺病的首要任务。

在矿山、建筑工地、农田等存在较多粉尘的工作环境,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粉尘的产生和扩散,如:加装排风设备、定期清理作业区域、使用湿式工艺等。

另外,对于没有条件改善工作环境的个体,可以考虑佩戴呼吸防护设备,如口罩、防护面具等,以减少吸入粉尘的量。

三、个人防护措施除了改善工作环境外,个人防护措施也是预防尘肺病的重要步骤。

在从事与粉尘有关的工作时,应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设备,如防护面具、呼吸防护器等,以减少吸入粉尘的量。

此外,要定期更换和清洗个人防护设备,保证其使用效果。

四、加强个人卫生加强个人卫生对于预防尘肺病至关重要。

在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清洗身体,尤其是清洗头发。

此外,要保持适度的体力活动,增加肺部功能的强度和吸收能力。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尘肺病,也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之一。

五、加强宣教和监督加强宣教和监督是预防尘肺病的关键。

对于从事与粉尘有关的工作的人员,应加强对尘肺病的认识和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尘肺病的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三篇)

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三篇)

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卫生部其官方网站发布《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对尘肺病、铅中毒、镉中毒、汞中毒、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农药中毒等做出详细的介绍说明。

具体如下:1、什么是尘肺病?我国法定的尘肺病有哪些?尘肺病是在职业活动中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我国《职业病目录》规定的职业病名单中列出的法定尘肺病有13种: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尘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

矽肺和煤工尘肺是我国目前发病人数最多的尘肺病。

2.我国发病人数最多的尘肺病是哪几种?我国以往的职业病专项调查数据和十几年来卫生部公布的职业病报告数据都表明,矽肺和煤工尘肺一直是我国最主要的尘肺病,两者占报告尘肺病例总数的90%左右。

3.接触粉尘的职业及工种主要有哪些?粉尘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尘肺病也是我国最主要的职业病。

可以说工业生产过程中粉尘是随时随处都存在的,主要的职业及工种是:(1)金属矿山及非金属矿山开采:是最严重的粉尘危害行业。

在金属或非金属矿山接触粉尘最多的工种是凿岩工、放炮工、支柱工、运输工等,在煤矿主要是掘进工、采煤工、搬运工等。

(2)机械制造:机械制造业首先是制造金属铸件主要接触粉尘的工种包括配砂、混砂、成型以及铸件的打箱、清砂等。

(3)冶炼:金属冶炼中矿石的粉碎、烧结、选矿等,可产生大量的粉尘,冶炼工人广泛分布在钢铁冶炼和其它金属冶炼业中。

(4)建筑材料:耐火材料、玻璃、水泥制造业,石料的开采、加工、粉碎、过筛以及陶瓷中原料的混配、成型、烧炉、出炉和搪瓷工业。

主要接触二氧化硅粉尘和硅酸盐粉尘。

(5)筑路业:包括铁道、公路修建中的隧道开凿及铺路。

(6)水电业:水利电力行业中的隧道开凿、地下电站建设。

(7)其他:如石碑、石磨加工、制作等。

职业病科常见疾病尘肺健康宣教

职业病科常见疾病尘肺健康宣教

监测与评估
评估指标:职业病 发病率、职业病危 害因素暴露情况等
监测内容:职业病 发病率、职业病危 害因素暴露情况等
评估方法:问卷 调查、访谈、现 场检查等
评估结果:制定针 对性的健康促进计 划和干预措施
健康促进计划评价
评价指标
1
2
3
4
5
6
健康知识知晓 率:了解健康
知识的程度
健康行为形成 率:形成健康
职业病科常见疾病尘肺健康宣教
演讲人
01
基本概述
04
健康教育策略
02
诊断与鉴别诊 断
05
健康促进计划
03
危险行为因素
目录
06
健康促进计划 评价
基本概述
尘肺病的定义
01 尘肺病是一种职业病,主要由 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
02 尘肺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咳嗽、 胸闷、呼吸困难等。
03 尘肺病分为多种类型,如矽肺、 煤工尘肺等。
04 尘肺病是一种不可逆的疾病,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尘肺病的分类
矽肺病:由于吸入硅尘引起的肺部疾病 煤工尘肺病:由于吸入煤尘引起的肺部疾病 石棉肺病:由于吸入石棉尘引起的肺部疾病 水泥尘肺病:由于吸入水泥尘引起的肺部疾病 铝尘肺病:由于吸入铝尘引起的肺部疾病 电焊工尘肺病:由于吸入电焊烟尘引起的肺部疾病
建材等行业
肺功能检查:通气功 能、弥散功能等异常
临床表现:咳嗽、胸 闷、气短、呼吸困难

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 CT等显示肺部有结节、
纤维化等改变
病理学检查:肺组织 活检或尸检显示有尘
肺病理改变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 肺部疾病,如结核病、
肺癌等

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

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

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尘肺病主要发生在矿山、建筑、冶金、陶瓷、石化、纺织等行业,这些行业存在大量的生产性粉尘,如煤尘、石英尘、水泥尘等。

同时,也存在一些特殊行业,如烟花爆竹、磨具制造、玻璃制造等行业,也容易引发尘肺病。

预防尘肺病的措施包括加强通风、佩戴口罩、控制粉尘污染源等。

同时,对于那些已经患上尘肺病的患者,应及时治疗并进行职业病鉴定和评估,以保障其合法权益。

在采矿、建材和钢铁等行业,作业工人很容易患上尘肺病。

为了预防尘肺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改革工艺过程和生产设备,采用隔室操作或计算机操作等方式避免接触粉尘;采用湿式作业,加强抽风除尘或采取密闭作业,避免粉尘飞扬;注意个人卫生防护,佩戴符合卫生要求的防尘口罩;定期参加职业性健康体检等。

粉尘作业人员应该进行就业前健康体检和定期健康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尘肺患者和职业禁忌症。

检查应包括以呼吸系统为主的内科检查和高仟伏后前位胸片,必要时进行其他检查。

我国法定的尘肺病共有13种,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炭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和其他的尘肺。

普通纱布口罩无法有效阻止粉尘及有毒气体进入体内,必须使用特制的防尘、防毒口罩。

正己烷中毒的临床表现包括四肢的指、趾麻木、疼痛、无力、肌力减退等,重度中毒的预后较差。

为了预防慢性正己烷中毒,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车间的通风排毒,最有效的办法即在作业点安装抽风罩;用低毒胶水代替含正己烷的粉胶;接触正己烷工人应佩戴防毒口罩;定期参加职业性健康体检等。

如果用人单位发生或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当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及时报告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对遭受或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并承担职业病事故处理所需一切费用;最后应对职业病危害事故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再次发生。

同时,实施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也是非常必要的。

4、尘肺病的预防与防治

4、尘肺病的预防与防治

尘肺病的预防与防治预防和控制尘肺病实行八字方针:“革、水、密、风、护、管、教、查”和“三级预防”原则。

一级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1、革(革新、改造):工艺改革、革新生产设备是消除粉尘危害的主要途径。

2、水(湿式作业):采用湿式碾磨石英、耐火材料,矿山湿式凿岩、井下运输喷雾洒水。

3、密(密闭):对不能采取湿式作业的场所,应采用密闭抽风除尘办法,防止粉尘飞扬。

4、风(通风):采用通风、除尘降低粉尘浓度,减轻危害5、护(防护):加强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佩戴防尘护具,如防尘安全帽、送风头盔、送风口罩等。

6、管(管理):制定职业危害管理工作制度。

主要包括:职业病工作计划、职业危害申报制度、安全防护制度、奖惩制度、职业健康检查制度、职业病人管理制度、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制度,制定操作规程。

7、教(教育培训):对员工定期开展职业卫生岗位培训,培训合格后上岗。

主要进行所从事岗位职业危害知识及防护培训,提高职工对职业危害知识的掌握,自觉加强防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8、查(监督检查):企业、车间、班组通过监督检查,尽早发现存在的职业安全问题和违规违纪,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严格实行巡视员巡视监督检查制度。

二级预防:早发现、早干预开展职业健康监护,主要是严格按规定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包括就业前和定期健康检查,脱离粉尘岗位时还应做离岗检查。

三级预防:早诊断、早治疗1、早诊断、早治疗:对于大多数职业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往往是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和加重的必要措施,是积极保护劳动者健康的重要环节(主要通过定期体检才能做到早发现----疑似职业病)2、及时参加工伤评残,享受工伤待遇(前提:参加工伤保险)3、政府救济:主要通过民政部门的救济,最大程度获得必要的康复、治疗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性尘肺防治知识
1、什么是尘肺病?
尘肺病是由于在生产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引起尘肺病的生产性粉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无机矿物性粉尘,包括石英粉尘、煤尘、石棉、水泥、电焊烟尘、滑石、云母、铸造粉尘等,还有一类是有机粉尘。

这些粉尘都能引起尘肺病。

肺纤维化就是肺间质的纤维组织过度增长,进而破坏正常肺组织,使肺的弹性降低,影响肺的正常呼吸功能
2、尘肺病是如何分类的?
根据引起尘肺的矿物粉尘的性质,尘肺病可分为:
由含游离二氧化硅为主的粉尘引起的矽肺;
由含硅酸盐为主的粉尘引起的硅酸盐尘肺,包括石棉肺、水泥尘肺、滑石尘肺、云母尘肺和陶工尘肺等;
由煤尘及含碳为主的粉尘引起的尘肺,如煤工尘肺、石墨尘肺和碳黑尘肺;
由金属粉尘引起的金属尘肺,如铝尘肺。

有些有机粉尘例如棉尘,虽然也能引起肺部及呼吸道的改变(棉尘病),且属于职业病的范围,但其病变性质与一般尘肺不同,故不属于尘肺病。

3、焊工尘肺发病源:
焊工尘肺是由于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的电焊粉尘而引起的。

有人认为电焊工尘肺仅是“铁末沉着”,其实,电焊工尘肺是以氧化铁为主,同时混合有氧化锰、二氧化硅和氟化物等粉尘引起的一种混合性尘肺。

4、焊工尘肺易发病人群:
电焊工尘肺病例绝大多数发生在手工电弧焊,手工电弧焊所用焊条的焊药中均含有一定量的铁、锰、硅和硅酸盐等。

电焊工在露天或在宽敞的车间内作业,通风良好,作业现场的粉尘浓度低,发病工龄长、发病率低。

而在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条件下作业,作业现场的粉尘浓度每立方米可达几百毫克甚至上千毫克,这样发病工龄则短,发病率也高。

当粉尘浓度为13.3~326mg/m3时,总发病率为2.58%,10年以上工龄的发病率为12.5%。

电焊工尘肺的发病工龄一般为10~20年以上。

5、尘肺预防:
(1)使用有效的防尘口罩(面罩):
防尘口罩的选用要注意三点:第一防尘口罩必须能有效的阻止粉尘进入呼吸道。

一个有效的防尘口罩必须是能防止微细粉尘,尤其是对5 微米以下的呼粉尘进入呼吸道,也就是必须是国家认可的“防尘
口罩”。

必须指出的是一般的纱布口罩是没有防尘作用的。

第二选择合适的防尘口罩。

就是口罩要和脸型相适应,最大限度的保证空气不会从口罩和面部的缝隙不经过口罩的过滤进入呼吸道,要按使用说明正确佩戴。

第三正确佩戴防尘口罩。

佩戴防尘口罩要舒适有效,要求口罩既能有效的阻止粉尘,又能在戴上口罩后呼吸不费力。

所以要求防尘口罩重量要轻,佩戴卫生,保养方便。

(2)正确使用,定期更换防尘口罩
使用中要防止防尘口罩被挤压变形或被污染,所以要仔细保养。

佩戴中由于防尘口罩戴的时间长了就会降低或失去防尘效果,所以必须按照口罩使用说明使用并定期更换。

(3)注意防止犯防尘口罩的三个常识性错误:
●纱布口罩可以用来防尘,而且佩戴舒适
防尘口罩属于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国家对其质量有专门的标准要求。

早在2000年原国家经贸委就明文规定,纱布口罩不得作为防尘口罩使用,因为纱布口罩对危害人体最大的五个微米以下的粉尘,阻尘效率只有百分之十左右,结果是花了钱,未能起到防止粉尘危害的作用。

●无纺布防尘口罩可以清洗后再用,可以节约成本
市场上常见的防尘口罩,其过滤材料都为熔喷无纺布材料,材质多为聚丙烯,通常都称为PP熔喷布,是一种超细静电纤维布,可以捕捉粉尘。

粉尘被超细静电纤维布捕捉住后,极不易因清洗而脱离,且水洗亦会被破坏静电的吸尘能力,因此,无纺布口罩是不可以清洗的,用后便需丢弃。

一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要求员工口罩使用一段时间后清洗二次使用,有一些口罩生产厂家还开发出在传统纱布口罩中间夹一层熔喷无纺布的所谓“高效可清洗”的防尘口罩,都是错误和危险的行为。

●只要戴了防尘口罩就不会得尘肺
首先,防尘口罩都有一定的过滤容积,超过了它的过滤能力,就不能防尘了。

因此对一些粉尘浓度高的场所,应该先进行工程改造来治理粉尘,将粉尘浓度降到可容许的浓度以下,再考虑选择戴防尘口罩。

其次,防尘口罩没有正确佩戴也不能防尘。

这不仅包括按照使用说明书佩戴,确保每次佩戴位置正确、合适(不泄漏),还必须在接尘作业中坚持佩戴,及时发现口罩的失效迹象,及时更换。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防尘口罩。

口罩上应该标有生产企业标识、认证等级、遵守标准和产品编码,选择时应该查看清楚,选择质量有保障的产品。

(4)避免有如下疾病者从事接触粉尘的工作:
●活动性肺结核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间质性肺病;
●伴肺功能损害的疾病。

(5)如果怀疑自己可能得了尘肺病,应该按照如下程序到医院检查、确诊:
怀疑自己得了尘肺病,应先到原工作单位取得职业史相关证明材料,再到单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该医疗卫生机构应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具体可以向当地卫生部门或使用社保局12333咨询电话进行相关流程的咨询。

(6)得了尘肺病怎么办?
尘肺病的纤维化是不可逆的病变,目前还没有一种根治的办法。

因此,已经诊断为尘肺病者,首先要立即调离粉尘作业,适当安排好工作或休养;其二,开展健身疗法,坚持体育锻炼、加强营养,以提高身体抵抗力;其三,重视心理治疗,帮助病人消除恐惧心理及麻痹大意思想。

四是积极治疗合并症与并发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