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直线电机及其驱动方式.
直线电机技术手册
![直线电机技术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47a90811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e1.png)
直线电机技术手册直线电机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直线机械运动的电机。
它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可调速、低噪音、高效率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自动化设备、机器人、医疗器械等领域。
本技术手册将介绍直线电机的基本原理、分类、工作原理、应用以及性能参数等内容。
第一篇:直线电机的基本原理直线电机是由电力驱动产生直线运动的装置。
它主要由定子和活子构成,其中定子固定在机械结构上,活子则与定子直接相连接并作为可移动部分。
根据运动方式的不同,直线电机可分为平面直线电机和圆柱直线电机两种。
平面直线电机主要用于平面直线运动,而圆柱直线电机则用于圆柱直线运动。
第二篇:直线电机的分类直线电机根据工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线感应电机、直线同步电机、直线步进电机等。
直线感应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它通过交流电产生的感应电磁场来产生运动。
直线同步电机则是利用电磁场和永磁体之间的作用力来进行直线运动。
直线步进电机则是利用电磁铁和永磁铁之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来产生直线运动。
第三篇: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与旋转电机类似,都是利用电磁感应或者磁场作用力来产生直线运动。
直线电机通过一个交流电源来产生电磁感应场或者磁场,然后利用电磁感应场或者磁场和永磁场之间的作用力来进行直线运动。
直线电机的运动速度可以通过改变电源频率或者改变磁场强度来调节。
第四篇:直线电机的应用直线电机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可调速、低噪音、高效率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自动化设备、机器人、医疗器械等领域。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直线电机通常用于驱动输送带、自动检测设备、机械臂等。
在医疗器械领域,直线电机通常用于驱动高精度位置调整系统、手术机器人等。
第五篇:直线电机的性能参数直线电机的性能参数包括最大力矩、最大速度、加速度、精度等。
最大力矩是指直线电机产生的最大驱动力;最大速度是指直线电机能够达到的最大运动速度;加速度是指直线电机的加速能力;精度是指直线电机能够实现的运动精度。
现代直线电机关键控制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现代直线电机关键控制技术及其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1fea263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e.png)
现代直线电机关键控制技术及其应用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领域的快速发展,现代直线电机及其关键控制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直线电机以其高效、高精度、高速度等显著优点,在高速交通、精密机械、电子设备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直线电机的控制技术作为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因素,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现代直线电机的关键控制技术,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工程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直线电机的基本原理和分类,阐述了直线电机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地位。
随后,重点分析了直线电机的关键控制技术,包括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力控制等方面,并详细探讨了各种控制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适用场景。
在此基础上,本文还综述了直线电机在高速交通、精密机械、电子设备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了这些应用中的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案。
本文展望了现代直线电机关键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推动现代直线电机控制技术的进步和实际应用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二、直线电机基本原理与分类直线电机,又称线性电机,是一种能够实现直线运动的特殊电机。
其基本原理与传统的旋转电机相似,都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工作。
但与传统电机不同的是,直线电机不需要通过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而是直接产生直线运动。
直线电机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定子、动子和支撑结构。
定子通常由铁心和绕组构成,负责产生磁场;动子则负责在磁场中运动,其结构形式多样,可以是磁铁,也可以是带有绕组的导体。
当定子中的电流变化时,产生的磁场也会随之变化,进而驱动动子在直线方向上运动。
根据动子与定子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直线电机可以分为动磁式和动圈式两类。
动磁式直线电机中,动子是磁体,定子是线圈,电流在定子线圈中产生磁场,从而驱动动子做直线运动。
而动圈式直线电机则相反,动子是线圈,定子是磁体,电流在动子线圈中产生磁场,与定子磁场相互作用,驱动动子直线运动。
直线电机在电力驱动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直线电机在电力驱动系统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63454ab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b8.png)
直线电机在电力驱动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直线电机是一种利用磁场作用力来实现直线运动的电动机,相比传统的转子电机,它有着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电力驱动系统中,直线电机的应用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领域。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直线电机在电力驱动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一、直线电机的概述直线电机是一种杰出的电动机械设备,它是一种线性装置,它能够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将直流电能或者交流输入。
它有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包含定子、铁芯、滑块和推进块组成。
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洛伦兹力和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改变磁场和电流的强弱来改变直线电机的行程和速度。
直线电机在医疗、航空、汽车、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直线电机在电力驱动系统中的优势与传统的转子电机相比,直线电机在电力驱动系统中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首先,直线电机具有高效率和高加速度的特点。
由于直线电机不需要通过转子来实现转换,它能够提供更高的加速度和更高的转速,从而提高了整个电力驱动系统的效率。
其次,直线电机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
直线电机能够实现精确的位置控制和速度控制,可以适应多种工况,提高了电力驱动系统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此外,直线电机还具有更大的功率密度和更小的体积,使其更适合电力驱动系统的集成化和紧凑化设计。
三、直线电机在电力驱动系统中的应用案例1. 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是直线电机在电力驱动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由于直线电机具有高效率和高控制性能,可以有效提高电动汽车的性能和续航里程。
直线电机的快速响应和无级变速特性,能够实现更好的加速和刹车效果,提高整车的操控性能。
此外,直线电机的紧凑设计和高功率密度特点,也使得电动汽车能够减少整车的体积和重量,增加电池的容量和续航里程。
2. 工业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是直线电机在电力驱动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直线电机具有高精度和高重复定位精度的特点,可以实现工业机器人和自动生产线的精确控制。
直线电机可配备位置反馈传感器,实现闭环控制,以满足不同工况下的自适应和快速响应要求。
导轨驱动方案
![导轨驱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023334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21.png)
导轨驱动方案导轨驱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导轨驱动方案,包括滚珠螺杆驱动、直线电机驱动和液压驱动。
这些方案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各具优势,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驱动方案。
一、滚珠螺杆驱动滚珠螺杆驱动是一种常见的高精度直线运动传动方式。
其基本结构包括螺杆、滚珠和导轨,滚珠通过滚珠循环装置和导轨直接接触,实现直线运动传递。
滚珠螺杆驱动具有传动效率高、定位精度高、刚度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自动化设备等领域。
滚珠螺杆驱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螺杆的旋转运动驱动滚珠在导轨上滚动,从而带动导轨上的机械设备实现直线运动。
该驱动方案适用于需要高精度、高重载和高刚度的应用场景。
在滚珠螺杆驱动中,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滚珠循环装置,如内循环、外循环和偏心循环,以满足不同的传动要求。
二、直线电机驱动直线电机驱动是一种新型的直线运动传动方式,通过电磁力作用实现直线运动。
直线电机驱动具有响应快、定位精度高、无传动副、运动平稳等优点,适用于需要高速、高加速度和高精度的应用场景。
直线电机驱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磁力作用于直线电机定子和滑块之间的永磁体,实现直线运动。
该驱动方案广泛应用于半导体设备、光学设备和精密仪器等领域,可以实现快速、平稳的直线运动,并满足高精度定位的要求。
三、液压驱动液压驱动是一种常见的大载荷直线运动传动方式。
液压驱动具有承载能力强、稳定性好、可靠性高等优点,适用于需要大载荷和稳定运动的应用场景。
液压驱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液压系统提供的压力作用于活塞,从而实现直线运动。
液压驱动在工程机械、油田设备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广泛应用,可以满足大载荷和高速运动的要求。
综上所述,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导轨驱动方案非常重要。
滚珠螺杆驱动适用于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场景,直线电机驱动适用于对速度和加速度要求较高的场景,而液压驱动适用于对载荷和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在选择导轨驱动方案时,需要考虑运动速度、精度要求、载荷情况和应用环境等因素,并充分了解各种驱动方案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以确保选择最佳的驱动方案,提升设备性能和效率。
直线电机工作原理
![直线电机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38b6f6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4d.png)
直线电机工作原理直线电机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直线运动的电动机,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磁力的作用使得电机内部的磁铁和线圈之间产生相互作用,从而实现直线运动。
本文将从电磁感应原理、磁场作用、直线电机的结构、工作方式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详细介绍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
一、电磁感应原理1.1 电流通过导线时会产生磁场,根据安培环路定理,电流所产生的磁场会使得导线周围产生磁场。
1.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表明,当导线在磁场中运动时,导线内将产生感应电动势。
1.3 直线电机利用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与永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来实现直线运动。
二、磁场作用2.1 直线电机通常由线圈和永磁体组成,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场,与永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得直线电机产生运动。
2.2 磁场的极性和方向决定了直线电机的运动方向和速度。
2.3 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可以调节直线电机的运动速度和力度。
三、直线电机的结构3.1 直线电机通常由定子和转子组成,定子上布置有线圈,转子上装有永磁体。
3.2 定子和转子之间通过导轨或导向器相互连接,以保证直线运动的稳定性。
3.3 直线电机的结构简单、紧凑,适用于空间有限的场合。
四、直线电机的工作方式4.1 直线电机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工作方式,如交流直线电机、直流直线电机等。
4.2 交流直线电机通过交变电流产生的磁场来实现直线运动,速度可调节。
4.3 直流直线电机通过直流电流产生的磁场来实现直线运动,力度可调节。
五、直线电机的应用领域5.1 直线电机广泛应用于自动化设备、机械手、医疗设备等领域,实现精准的直线运动。
5.2 直线电机在高速列车、电梯等交通工具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了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5.3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直线电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效益。
综上所述,直线电机作为一种高效、精准的电机,其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和磁场作用,通过控制电流大小和方向实现直线运动。
其结构简单、工作方式多样,应用领域广泛,为现代工业和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和效益。
直线电机驱动原理
![直线电机驱动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aa4e66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0c.png)
直线电机驱动原理直线电机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它通过电磁作用力使运动部件在直线轨道上做往复运动。
其中,直线电机驱动原理是实现直线电机运动的基本原理,其核心是利用电流在磁场中产生力的作用。
直线电机驱动原理主要包括电磁力原理和电流控制原理。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部分。
一、电磁力原理在直线电机中,通过施加电流于定子线圈上产生磁场,利用磁场与反电动势之间的关系产生作用力。
直线电机通常由定子和活动子两个部分组成。
定子即定子线圈,是直线电机定位的固定部分,通常安装在机械结构的外圈上。
活动子则是直线电机的运动部件,通过与定子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线性运动。
当通电时,定子线圈内产生磁场,其磁场的方向由电流方向决定(根据符点定则)。
活动子通过与定子磁场相互作用,受到电磁力的作用,沿着轨道方向发生直线运动。
当电流反向时,磁场方向也反向,活动子的运动方向也相反。
活动子的位移与定子线圈中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有关。
电流越大,产生的磁场力也越大,活动子的位移也越大。
当电流方向改变时,活动子也会反向运动。
二、电流控制原理直线电机的运动通过电流的变化来实现。
电流控制的核心是根据需要控制电流大小和方向。
通常,直线电机采用PWM(脉宽调制)控制模式来控制电流大小和方向。
PWM 控制是通过控制占空比来实现的,即控制高电平的时间与周期的比值。
在控制电流方向时,利用H桥电路来实现。
H桥电路有四个开关,通过开关的组合可以实现电流的正向或反向流动。
通过改变开关的状态,可以控制电流方向。
电流控制还需要考虑加速度和减速度的问题。
在运动的起始和结束阶段,需要控制电流的斜率来实现平滑运动。
加速度控制时,电流逐渐增大,直到到达设定速度。
减速度控制时,电流逐渐减小,直到停止运动。
除了电流控制,直线电机还需要考虑位置控制。
位置控制是通过反馈系统来实现的,通常直线电机内部装有编码器来检测活动子的位置。
根据编码器的反馈信号,可以实时调整电流控制,以实现精确的位置控制。
直线电机工作原理及其驱动技术的应用
![直线电机工作原理及其驱动技术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8789a3433d4b14e842468d3.png)
直线电机工作原理及其驱动技术的应用摘要:简述了直线电机工作原理及其驱动技术,并且举例说明了直线电机直接驱动与传统数控机床“旋转伺服电机+滚珠丝杠”的传动方式对比具有的巨大优势。
介绍了直线电机进给驱动技术在数控机床上的几个应用实例,指出直线电机进给驱动技术将是高速数控机床未来发展的方向。
引言随着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模具加工、电子制造行业等领域对高效率地进行加工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大量高速数控机床。
机床进给系统是高速机床的主要功能部件。
而直线电机进给系统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滚珠丝杠传动方式存在的弹性变形大、响应速度慢、存在反向间隙、易磨损等先天性的缺点,并具有速度高、加速度大、定位精度高、行程长度不受限制等优点,令其在数控机床高速进给系统领域逐渐发展为主导方向。
1 直线电机及其驱动技术现代先进的驱动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电磁式的,另一类则为非电磁式的。
电磁类的现代先进的驱动技术主要由现代电磁类驱动器与现代控制系统组成,它的驱动器包括传统改进型的电磁驱动器与新发展型的电磁驱动器。
它们中有旋转的、直线的、磁浮的、电磁发射的等等。
除了在一般通用电机技术基础上改进获得的电机技术外,还有更多的是在通用电机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新型电机技术,如直线电机技术、无刷直流电机技术、开关磁阻电机技术和各种新型永磁电机技术等。
直线电机是一种将电能直接转换成直线运动机械能而不需通过中问任何转换装置的新颖电机,它具有系统结构简单、磨损少、噪声低、组合性强、维护方便等优点。
旋转电机所具有的品种,直线电机几乎都有相对应的品种,其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并在一些它所能独特发挥作用的地方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直线电机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直线电机是将传统圆筒型电机的初级展开拉直,变初级的封闭磁场为开放磁场,而旋转电机的定子部分变为直线电机的初级,旋转电机的转子部分变为直线电机的次级。
在电机的三相绕组中通入三相对称正弦电流后,在初级和次级间产生气隙磁场,气隙磁场的分布情况与旋转电机相似,沿展开的直线方向呈正弦分布。
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
![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be15ce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14.png)
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直线电机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它通过电流在磁场中产生的力来驱动物体沿直线运动。
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涉及到电磁学和力学的知识,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
1. 磁场的生成直线电机中通常会有一个固定的磁场和一个可移动的导体。
固定的磁场通常由永磁体或电磁铁产生,它会在空间中形成一个磁场。
可移动的导体则通常是一根导线或者导体板,当电流通过导体时,会在其周围产生磁场。
2. 洛伦兹力当导体中通过电流时,它周围就会形成一个磁场。
而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会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
洛伦兹力是由电流在磁场中产生的力,其大小和方向由洛伦兹力定律给出。
当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洛伦兹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别由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以及磁场的大小和方向决定。
3. 直线运动在直线电机中,通常会有一个可移动的导体和一个固定的磁场。
当通过导体中的电流时,导体会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从而产生直线运动。
这种直线运动的原理和电动机中旋转运动的原理是类似的,只不过直线电机是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
4. 控制系统直线电机通常会配备一个控制系统,用来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从而控制导体的运动。
通过改变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可以实现导体的快慢运动以及正反运动。
这样的控制系统可以根据需要实现不同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从而满足不同的工作要求。
5. 应用领域直线电机由于其直线运动的特性,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工业生产中,直线电机可以用来驱动输送带和机械臂,实现物料的输送和装配;在航天领域,直线电机可以用来驱动航天器的姿态调整和推进系统;在医疗设备中,直线电机可以用来驱动医疗器械的运动,如CT扫描仪和X射线机等。
总结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磁学和力学的知识,通过电流在磁场中产生的力来驱动导体的直线运动。
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可以实现导体的快慢运动和正反运动。
直线电机在工业生产、航天领域、医疗设备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线性电机的工作原理详解
![线性电机的工作原理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d8d4958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a1.png)
线性电机的工作原理详解导语:直线电机是一种将电能直接转换成直线运动机械能,而不需要任何中间转换机构的传动装置。
它可以看成是一台旋转电机按径向剖开,并展成平面而成。
什么是线性电机?直线电机是一种将电能直接转换成直线运动机械能,而不需要任何中间转换机构的传动装置。
它可以看成是一台旋转电机按径向剖开,并展成平面而成。
直线电机也称线性电机,线性马达,直线马达,推杆马达。
最常用的直线电机类型是平板式和U型槽式,和管式。
线圈的典型组成是三相,有霍尔元件实现无刷换相。
线性电机结构组成该图直线电机明确显示动子(forcer,rotor)的内部绕组。
磁鉄和磁轨。
动子是用环氧材料把线圈压成的。
而且,磁轨是把磁铁固定在钢上。
直线电机经常简单描述为旋转电机被展平,而工作原理相同。
动子(forcer,rotor)是用环氧材料把线圈压缩在一起制成的;磁轨是把磁铁(通常是高能量的稀土磁铁)固定在钢上。
电机的动子包括线圈绕组,霍尔元件电路板,电热调节器(温度传感器监控温度)和电子接口。
在旋转电机中,动子和定子需要旋转轴承支撑动子以保证相对运动部分的气隙(airgap)。
同样的,直线电机需要直线导轨来保持动子在磁轨产生的磁场中的位置。
和旋转伺服电机的编码器安装在轴上反馈位置一样,直线电机需要反馈直线位置的反馈装置--直线编码器,它可以直接测量负载的位置从而提高负载的位置精度。
直线电机的控制和旋转电机一样。
象无刷旋转电机,动子和定子无机械连接(无刷),不像旋转电机的方面,动子旋转和定子位置保持固定,直线电机系统可以是磁轨动或推力线圈动(大部分定位系统应用是磁轨固定,推力线圈动)。
用推力线圈运动的电机,推力线圈的重量和负载比很小。
然而,需要高柔性线缆及其管理系统。
用磁轨运动的电机,不仅要承受负载,还要承受磁轨质量,但无需线缆管理系统。
相似的机电原理用在直线和旋转电机上。
相同的电磁力在旋转电机上产生力矩在直线电机产生直线推力作用。
因此,直线电机使用和旋转电机相同的控制和可编程配置。
直线电机工作原理
![直线电机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17c314d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cf.png)
直线电机工作原理直线电机是一种新型的电机,它采用线性运动的方式,因此又称为直动电机或线性电机。
与传统的旋转电机不同,直线电机具有高速度、高精度、高效率、高加速度和高响应速度等特点,因此在机床、起重机、磁悬浮列车、空气动力飞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缺点。
一、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与传统的旋转电机有很大不同。
传统电机内部的旋转部件,如转子和零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因此它们的输出是旋转的。
与之相反,直线电机内部没有旋转部件,而是以线性运动的方式来转化电能为机械能。
因此,直线电机的输出是线性运动的。
简单来说,直线电机由定子和滑块两部分组成,它们之间的电磁作用力使滑块在定子轨道上做直线运动。
直线电机的定子上面安装有一组同步直线电机驱动线圈,这组驱动线圈会产生一定的磁场。
滑块则上面安装有一组磁铁,当磁铁和驱动线圈之间有磁场时,就会产生一定的电磁作用力。
根据安装的方式不同,电磁作用力可能为吸力或推力,在定子上作用力方向相反,在滑块上则相同。
这样,在不断的作用力下,滑块会不断地在定子轨迹上运动,完成直线运动的输出。
二、直线电机的优缺点1. 优点(1)高速度和高精度:直线电机具有很高的速度和精度,其速度能达到几百公里每小时,而精度能够达到很高的水平,适用于高精度加工。
(2)高效率:由于直线电机没有机械传动机构,能量转化效率高,能避免能量损失,提高效率。
(3)高加速度和高响应速度:直线电机输出响应时间快,加速度高,能够实现快速的加速和减速,提高生产效率。
(4)不易受到污染:由于直线电机没有旋转部件,因此它不容易受到污染。
2. 缺点(1)安装和维护困难:由于直线电机的结构比较特殊,安装和维护比较困难,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操作。
(2)价格高:由于直线电机具有高速度、高精度、高效率等优点,因此价格相对较高,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3)仅适用于线性运动:直线电机只适用于线性运动,对于旋转运动需要其他设备进行转换处理,成本较高。
直线电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直线电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775bd676f1aff00bfd51e26.png)
直线电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直线电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直线电机的结构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直线电机的特点直线电机的应用是一种将电能直接转换成直线运作机械能,而不需要任何中间转换机构的传动装置。
它可看成是一台旋转电机按径向剖开,并展成平面而成。
对应旋转电机定子的部分叫初级,对应转子的部分叫次级。
在初级绕组中通多相交流电,便产生一个平移交变磁场称为行波磁场。
在行波磁场与次级永磁体的作用下产生驱动力,从而以便于运作部件的直线运作。
直线电机与旋转电机相比,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结构简单,由于直线不需要把旋转运作变成直线运作的附加装置,因而使得系统本身的结构大为简化,重量和体积大大地下降;二是定位准确度高,在需要直线运作的地方,直线电机可以便于直接传动,因而可消除中间环节所带来的各种定位误差,故定位准确度高,如采用微机控制,则还可大大地提高整个系统的定位准确度;三是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随动性好。
直线电机容易做到其动子用磁悬浮支撑,因而使得动子和定子之间始终保持一定的空气隙而不接触,这就消除了定、动子间的接触摩擦阻力,因而大大地提高了系统的灵敏度、快速性和随动性;四是工作安全可靠、寿命长。
直线电机可以便于无接触传递力,机械摩擦损耗几乎为零,所以故障少,免维修,因而工作安全可靠、寿命长。
五是高速度。
直线电机通过直接驱动负载的方式,可以便于从高速到低速等不同范围的高准确度位置定位控制。
直线电机的动子(初级)和定子(次级)之间无直接接触,定子及动子均为刚性部件,从而保证直线电机运作的静音性以及整体机构核心运作部件的高刚性。
直线电机的行程可通过拼接定子来以便于行程的无限制,同时也可通过在同一个定子上配置多个动子来以便于同一个轴向的多个独立运作控制。
直线电机驱动的机构可通过增强机构以及反馈元件的刚性以及准确度,辅之以恒温控制等措施来以便于超精密运作控制。
直线电机工作原理
![直线电机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31cfc3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6.png)
直线机电工作原理直线机电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通过电磁力的作用,驱动负载物体在直线方向上运动。
它由定子和挪移部份(也称为滑块)组成,其中定子包括线圈和磁铁,而滑块则包括永磁体或者电磁体。
工作原理:1. 磁场产生:直线机电的定子通常由一组线圈组成,这些线圈会通过外部电源供电。
当电流通过线圈时,会在定子上产生一个磁场。
这个磁场可以由永磁体或者其他磁体产生。
2. 磁场互作用:当定子上的磁场与滑块上的磁场相互作用时,会产生一个电磁力。
这个电磁力的大小和方向与电流、磁场强度以及滑块位置有关。
3. 运动控制: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可以控制电磁力的大小和方向。
当电流改变时,电磁力也会相应地改变。
通过调整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可以控制滑块在直线上的运动。
应用场景:直线机电具有快速响应、高精度、高效率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自动化设备、机器人、医疗设备、印刷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
1. 自动化设备:直线机电可以用于自动化设备中的定位、推动、搬运等任务。
例如,可以将直线机电应用于流水线上的物料传输,实现快速准确的物料搬运。
2. 机器人:直线机电可以用于机器人的关节驱动,实现机器人的运动和抓取动作。
通过精确控制直线机电的运动,可以实现机器人的高速、高精度的运动。
3. 医疗设备:直线机电可以用于医疗设备中的定位和推动。
例如,可以将直线机电应用于医疗床的升降系统,实现病人的舒适调整和准确定位。
4. 印刷机械:直线机电可以用于印刷机械中的纸张传输和定位。
通过控制直线机电的运动,可以实现纸张的准确传输和定位,提高印刷质量和效率。
5. 航空航天:直线机电可以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中的飞行控制和定位系统。
例如,可以将直线机电应用于飞机翼展展开和收起的机构,实现快速可靠的展开和收起动作。
总结:直线机电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通过电磁力的作用,驱动负载物体在直线方向上运动。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定子上的磁场与滑块上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从而驱动滑块运动。
直线电机驱动原理
![直线电机驱动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f1c1a5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01.png)
直线电机驱动原理
直线电机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运动的装置,其驱动原理是利用电磁力使电机产生直线运动。
具体来说,直线电机由定子和推进子组成。
在直线电机的定子上放置了一组电磁铁,这些电磁铁会根据特定的电流输入产生磁场。
推进子上有一组永磁体,当定子上的电磁铁产生磁场时,这组永磁体会受到电磁力的作用。
根据洛伦兹力的原理,当电磁铁产生的磁场与永磁体的磁场相互作用时,就会产生一个力,从而推动推进子沿着定子的轴线运动。
为了实现直线运动的连续性,控制系统会通过改变电流输入的方式,使得定子上的电磁铁的磁场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
通过不断变化的电磁力,推进子就能够在定子上产生平稳的直线运动。
除了电流的输入变化,直线电机的驱动还涉及到反馈系统和控制算法。
反馈系统可以感知推进子的位置和运动状态,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控制算法。
控制算法会根据反馈信息对电流输入进行调整,以实现所需的运动控制,例如速度调节、位置控制等。
总之,直线电机的驱动原理是利用电磁力使推进子产生直线运动,通过电流输入的变化以及反馈系统和控制算法的配合,实现对电机运动的精确控制和调节。
一种直线电机运行状态仿真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直线电机运行状态仿真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8a51be38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8f.png)
(10)申请公布号 CN 102111058 A(43)申请公布日 2011.06.29C N 102111058 A*CN102111058A*(21)申请号 200910247429.X(22)申请日 2009.12.29H02K 41/03(2006.01)G06F 17/50(2006.01)(71)申请人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200336 上海市长宁区兴义路8号万都中心30楼(72)发明人贾廷纲 王振滨 陶益民 祁峰崔雪(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代理人章蔚强(54)发明名称一种直线电机运行状态仿真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线电机运行状态仿真方法,采用直线电机数学模型和运动方程来模拟实际直线电机的运行状态,得到直线电机的各项运行数据,包括以下步骤:获得参数步骤,获得直线电机参数,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直线电机归一化参数、第一计算步骤,计算直线电机三相相电压、第二计算步骤,计算出下一步直线电机d-q 轴电流、三相相电流、电磁推力、计算及输出步骤,根据直线电机运动方程计算直线电机的加速度、速度、位移和电角度信号,输出2路相电流、速度、位移、电角度共5路信号,将输出的信号进行处理后返回步骤S2。
本发明实现了对于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仿真,为永磁直线同步电机运行状态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1.一种直线电机运行状态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直线电机数学模型和运动方程来模拟实际直线电机的运行状态,得到直线电机的各项运行数据,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得参数步骤,获得直线电机参数,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直线电机归一化参数;步骤S2,第一计算步骤,采集6路PWM信号,结合直流母线电压和当前直线电机相电流正、负方向信号,计算出直线电机三相相电压;步骤S3,第二计算步骤,进行Clarke-Park变换,得到d-q轴电压,根据归一化的直线电机d-q轴方程计算出下一步直线电机d-q轴电流、三相相电流、电磁推力;步骤S4,计算及输出步骤,根据直线电机运动方程计算直线电机的加速度、速度、位移和电角度信号,输出2路相电流、速度、位移、电角度共5路信号,将输出的信号进行处理后返回步骤S2。
直线电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直线电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78c10a8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a1.png)
直线电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直线电机是一种将电能直接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通过直流电源所提供的电流在磁场中产生相互作用力,从而使线圈(也称为悬移子)在磁场中移动的一种电动机。
与传统的旋转式电动机不同,直线电机的转动是直线运动,因此在特定应用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
直线电机的结构主要包括定子、悬移子以及磁场装置。
定子是指机械固定不动的部分,通常由铁芯和线圈组成,线圈上承载电流。
悬移子则是指能够在磁场中移动的线圈,通常由导线绕制成。
磁场装置由永磁体或者电磁体组成,用于产生磁场,使悬移子产生运动。
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基于洛伦兹力和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力的规律。
当通过悬移子的线圈通有电流时,线圈就会在磁场中产生磁感应强度,根据洛伦兹力的描述,线圈上的电流就会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如果悬移子与磁场垂直,那么根据洛伦兹力的规律,就会产生一个与导线方向垂直的力,使悬移子开始运动。
当悬移子产生运动时,就可以通过适当的控制对悬移子进行加速和减速,实现直线行程的控制。
具体来说,当通过悬移子的线圈通有电流时,磁场中的磁感应强度与电流相互作用,产生力,根据洛伦兹力的规律有:F = I * B * L * sinθ其中F表示线圈受到的力,I表示线圈中的电流,B表示磁感应强度,L表示线圈的长度,θ表示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夹角。
根据这个原理,可以使用不同方式实现直线电机的运动。
常见的几种方式包括:1.传统直线电机(推拉式):通过线圈与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推拉悬移子。
线圈通过与磁场产生的气隙相连,以实现对悬移子的运动控制。
2.直线电机(电磁感应式):通过悬移子产生的相对运动与磁场中的感应磁场相互作用来产生推力。
悬移子通有交变电流,通过感应磁场的作用,产生推力。
3.线性电动机(驱动磁场式):通过改变磁场的位置和方向来推动悬移子。
磁场通过电磁体产生,可以通过改变电流的方向和大小来改变磁场的位置和方向,从而控制悬移子的运动。
总之,直线电机利用洛伦兹力和线圈在磁场中的相互作用原理,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并通过适当的控制实现对直线行程的控制。
直线电机基本概念
![直线电机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6903fe0fbb68a98270fefa00.png)
直线电机基本概念直线电机可以看作旋转电机结构上的一种演变,它可以看作将一台旋转电机沿径向剖开,然后将电机的圆周展开成直线。
直线电机可分为:交流直线感应电动机(LIM),交流直线同步电动机(LSM)、直流直线电动机(LDM)、直线步进电动机(LPM)、混合式直线电动机(LHM)、微特直线电动机。
其中交流直线同步电动机又分电磁式(EM)、永磁式(PM)、可变电阻(VR)、混合式(HB)、超导体(SC);直线直流电动机分为电磁式、永磁式、无刷;直线步进电动机分为可变电阻型和永磁型。
同步直线电动机的原理:直线同步电动机与直线异步电动机一样也是由旋转电机演化来的,其工作原理与旋转电机一样。
直线同步电动机的磁极一般有直流励磁绕组励磁,或有永磁体励磁。
在定子绕组产生的气隙行波磁场与磁极磁场的共同作用下,气隙磁场对磁极动子产生电磁推力。
在这个电磁推力的作用下,如果初级是固定不动的,那么次级就沿着行波磁场的运动方向做直线运动。
磁极运动的速度v就与行波磁场的移动速度一致,且v=2f t单位(m/s),t为极距。
同步直线电机与异步直线电机在性能、使用范畴上有何区别:直线异步电动机具有:成本低,相同容量的异步电动机的体积是同容量的同步电动机的6倍左右,常用变频器做速度控制,用于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场合。
直线同步电动机具有更大的驱动力,其控制性能,位置精度更好,体积小,重量轻,且具有发电制动功能。
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可应用于各种精密加工设备上。
但是成本相对较高。
永磁体性能的提高和价格的下降,以及由永磁取代绕线式转子中的励磁绕组所带来的一系列优点:如转子无发热问题、控制系统简单、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和较高的运行速度等等。
动圈式直线电机与动磁式直线电机:永磁直线电动机可以做成动磁型,也可以做成动圈型。
只要使永磁体产生的磁通由绕组通入直流电励磁产生,任何一种永磁式直线电动机都可以改为电磁式(动磁)直线电动机。
动圈型结构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和效率高等优点。
直线驱动方式
![直线驱动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887cb208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10.png)
直线驱动方式滚珠丝杠的特点滚珠丝杠副由丝杠、螺母和滚珠组成,丝杠的旋转运动通过滚珠与螺母的接触,将旋转运动转变成直线运动。
由于滚动摩擦的摩擦阻力很小,驱动同样部件所需的动力仅为滑动丝杠副的1/3。
滚动丝杠在传动效率高的同时,在高进给速度、高荷载下的发热量也大大降低。
除了摩擦阻力小以外,滚珠丝杠副无背隙、无爬行的特性一举解决了数控机床提高加工精度的障碍。
滚珠丝杠副由于是利用滚珠运动,所以启动力矩极小,不会出现滑动摩擦副那样的爬行现象,当滚珠丝杠副预紧后,由于预紧力可使轴向间隙达到负值,不单是可以消除背隙,丝杠传动副的刚性也得到提高。
1、与滑动丝杠副相比驱动力矩为1/3由于滚珠丝杠副的丝杠轴与丝杠螺母之间有很多滚珠在做转动运动,所以能得到较高的运动效率。
与过往的滑动丝杠副相比驱动力矩达到1/3以下,即达到同样运动结果所需的动力为使用转动丝杠副的1/3。
在省电方面很有帮助。
2、高精度的保证采用歌德式(Gothic arch)沟槽外形、轴向间隙可调整得很小,也能轻便地传动。
若加进适当的预紧载荷,消除轴向间隙,可使丝杠具有更佳的刚性,在承载时减少滚珠和螺母、丝杠间的弹性变形,达到更高的精度。
3、微进给可能滚珠丝杠副由于是利用滚珠运动,所以启动力矩极小,不会出现滑动运动那样的爬行现象,能保证实现精确的微进给。
4、无侧隙、刚性高滚珠丝杠副可以加予压,由于予压力可使轴向间隙达到负值,进而得到较高的刚性(滚珠丝杠内通过给滚珠加予压力,在实际用于机械装置等时,由于滚珠的斥力可使丝母部的刚性增强)。
5、高速进给可能滚珠丝杠由于运动效率高、发热小、所以可实现高速进给(运动)。
6、高可靠性与其它传动机械,液压传动相比,滚珠丝杠传动系统故障率很低,维修保养也较简单,只需进行一般的润滑和防尘。
在特殊场合可在无润滑状态下工作。
7、高耐用性钢球转动接触处均经硬化(HRC58~63)处理,并经精密磨削,循环体系过程纯属转动,相对磨损甚微,故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和精度保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授权公告号 CN 101630891 B(45)授权公告日 2011.08.17C N 101630891 B*CN101630891B*(21)申请号 200810012338.3(22)申请日 2008.07.16H02K 33/18(2006.01)H02K 1/34(2006.01)G05B 19/04(2006.01)(73)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地址110016 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南塔街114号(72)发明人苏刚 李洪谊(74)专利代理机构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代理人许宗富 周秀梅US 6779982 B2,2004.08.24,CN 87200807 U,1987.11.04,CN 101051786 A,2007.10.10,CN 86204843 U,1986.12.24,(54)发明名称一种微型直线电机及其驱动方式(57)摘要一种微型直线电机及其驱动方式,属于直线电机技术领域。
该电机结构包括端盖、内部铁心、外部磁轭、线圈、线圈支架及两个磁钢,两磁钢同极相对置于内部铁心两端,两磁钢外端分别安装有端盖,在两端盖内,磁钢与内部铁心的外周置有两对称的弧形磁轭,两弧型磁轭在内部铁心外周大致成圆环型,在两弧形磁轭间形成滑道,磁轭与内部铁心及磁轭与磁钢之间形成气隙,线圈置于内部铁心与磁轭之间,线圈上固定有线圈支架,线圈支架两端通过滑道穿出磁轭,线圈及线圈支架可在磁轭间的滑道上滑动。
本发明两磁钢同极相对放置,磁路的封闭性比较好,在气隙中形成比较均匀的磁场。
本发明结构简单,适合作为微小型机构的驱动器。
(51)Int.Cl.(56)对比文件审查员 肖继军(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5 页权 利 要 求 书CN 101630891 B1/1页1.一种微型直线电机,包括端盖、内部铁心、外部磁轭、线圈、线圈支架及两个磁钢,两磁钢外端分别安装有端盖,在两端盖内,磁钢与内部铁心的外周置有两对称的弧形磁轭,两弧型磁轭在内部铁心外周大致成圆环型,在两弧形磁轭间形成滑道,线圈置于内部铁心与磁轭之间,线圈上固定有线圈支架,线圈支架两端通过滑道穿出磁轭,线圈及线圈支架可在磁轭间的滑道上滑动,其中内部铁心部分和线圈部分分别为动子或定子;其特征在于:两磁钢同极相对置于内部铁心两端,磁轭与内部铁心及磁轭与磁钢之间形成气隙,端盖、磁钢、外部磁轭和内部铁心连接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钢直径大于等于内部铁心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当磁钢直径大于内部铁心的直径时,所述磁钢为圆柱槽型结构,在所述磁钢槽壁上对称开有两个凹槽,凹槽宽度与磁轭滑道宽度相同,且安装磁钢时的凹槽位置与磁轭滑道位置相对应,为线圈支架行程末端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外径为6-10mm,电机长度为10-18mm,电机动子运动行程为2-4mm,磁钢厚度为1-4mm,磁钢凹槽深度为0-1mm,内部铁心长度为6-10mm,内部铁心直径为3-6mm,气隙厚度为0.4-1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直线电机的驱动方式,所述电机的端盖、磁钢、外部磁轭和内部铁心连接在一起构成滑块,线圈支架与外部机构相连,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运动阶段:阶段1:滑块位于外部设备外壳的初始端,接通电机电源,滑块向终端加速运动,外壳克服外部的摩擦向初始端加速运动;阶段2:滑块运动一段距离后改变电机电流方向,滑块开始作减速运动,此时外壳也因改变受力方向而作减速运动;阶段3:外壳速度比滑块速度先减小到零,通过控制电机电流,使滑块与外壳之间的作用力小于外壳与环境的摩擦力,壳体保持静止,使滑块的速度逐渐减小到零;阶段4:通过控制电机电流,控制外壳与滑块的作用力,使得外壳在外部摩擦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滑块向初始端缓慢运动,直到滑块返回到相对于外壳的初始位置,开始下一个循环。
一种微型直线电机及其驱动方式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直线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型直线电机及其驱动方式。
背景技术[0002]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型机器人已经在不断的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
冲击式的驱动方式是比较适合应用于微型机器人的驱动方式之一,它要求驱动器具有体积小、输出力大和直线输出的特点。
传统的采用旋转机构转变为直线运动的方式,结构复杂,不但不能保证体积的要求,而且可靠性低。
利用直线电机直接驱动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但是现有直线电机大多是针对特定应用场合设计,通用性较差:或是由于结构限制不利于微型化,或是微型化后输出力难以达到要求。
而且在冲击式驱动中,采用不同的机理,也会要求驱动器具有不同的输出特性。
发明内容[0003]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根据一种冲击式驱动的机理,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型直线电机及其驱动方式,该电机在保证一定的输出力和输出特性的条件下,具有很小的体积。
[0004] 本发明的电机结构,包括端盖、内部铁心、外部磁轭、线圈、线圈支架及两个磁钢,两磁钢同极相对置于内部铁心两端,两磁钢外端分别安装有端盖,在两端盖内,磁钢与内部铁心的外周置有两对称的弧形磁轭,两弧型磁轭在内部铁心外周大致成圆环型,在两弧形磁轭间形成滑道,磁轭与内部铁心及磁轭与磁钢之间形成气隙,端盖、磁钢、外部磁轭和内部铁心连接在一起;线圈置于内部铁心与磁轭之间,线圈上固定有线圈支架,线圈支架两端通过滑道穿出磁轭,线圈及线圈支架可在磁轭间的滑道上滑动,其中内部铁心部分和线圈部分分别为动子或定子。
[0005] 所述的磁钢直径大于等于内部铁心的直径。
磁钢为圆柱槽型结构,当磁钢直径大于内部铁心的直径时,在所述槽壁上对称开有两个凹槽,凹槽宽度与磁轭滑道宽度相同,且安装磁钢时的凹槽位置与磁轭滑道位置相对应,为线圈支架行程末端位置。
所述的电机外径为6-10mm,电机长度为10-18mm,电机动子运动行程为2-4mm,磁钢厚度为1-4mm,磁钢凹槽深度为0-1mm,内部铁心长度为6-10mm,内部铁心直径为3-6mm,气隙厚度为0.4-1mm。
[0006] 本发明微型直线电机的端盖、磁钢、外部磁轭和内部铁心连接在一起构成滑块,线圈支架与外部机构相连,其驱动方式包括如下运动阶段:[0007] 阶段1:滑块位于外部设备外壳的初始端,接通电机电源,滑块向终端加速运动,外壳克服外部的摩擦向初始端加速运动;[0008] 阶段2:滑块运动一段距离后改变电机电流方向,滑块开始作减速运动,此时外壳也因改变受力方向而作减速运动;[0009] 阶段3:外壳速度比滑块速度先减小到零,通过控制电机电流,使滑块与外壳之间的作用力小于外壳与环境的摩擦力,壳体保持静止,使滑块的速度逐渐减小到零;[0010] 阶段4:通过控制电机电流,控制外壳与滑块的作用力,使的外壳在外部摩擦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滑块向初始端缓慢运动,直到滑块返回到相对于外壳的初始位置,开始下一个循环。
[0011]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0012] 1.本发明将两块磁钢同极相对放置,内部铁心和外部磁轭磁化后等效为磁铁的两级,磁路的封闭性比较好,在气隙中形成比较理想的磁场。
[0013] 2.磁钢直径可以大于或等于铁心直径,当安装不同直径的铁心时,可以得到不同的输出特性;磁钢直径大于铁心直径时,磁钢所形成的侧极使得主极磁钢在铁心边缘的磁漏降低,增加了气隙磁通密度。
[0014] 3.线圈及其线圈支架部分和内部铁心、磁钢及磁轭部分可以分别作为定子,分别用于需要大惯性和小惯性的场合。
[0015] 4.本发明电机结构简单、小巧,构思新颖,易于小型化,适合作为微小型机构的驱动器。
[0016] 5.采用本发明直线电机的结构,则可以省去中间的转化机构,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效率。
附图说明[0017] 图1为本发明的装配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发明剖视示意图。
[0019]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0020] 图4为本发明磁钢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0022] 图6为本发明线圈支架结构示意图。
[0023] 图7为图6的侧视局部剖视示意图。
[0024] 图8为本发明端盖结构示意图。
[0025] 图9为图8左视图。
[0026] 图10为本发明电机驱动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0027]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0028] 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包括端盖1、内部铁心6、外部磁轭3、线圈5、线圈支架4及两个磁钢2,两磁钢2同极相对置于内部铁心6两端,两磁钢2外端分别安装有端盖1,在两端盖1内,磁钢2与内部铁心6的外周置有两对称的弧形磁轭3,两弧形磁轭3间形成滑道11,两弧型磁轭3在铁心6外周大致成圆环型,磁轭3与内部铁心6及磁轭3与磁钢2之间形成气隙,线圈5置于内部铁心6与磁轭2之间,线圈5上固定有线圈支架4,线圈支架4通过滑道11穿出磁轭3,线圈支架4可在磁轭3的滑道11上滑动。
[0029] 本发明的端盖1、磁钢2、外部磁轭3和内部铁心6连接在一起,线圈支架4和线圈5固定在一起,这两部分可分别作为定子和动子,可以互换。
本发明将线圈5及其线圈支架4作为定子,内部铁心6、磁钢2及磁轭3作为动子时,电机的质量大部分集中在动子上,由于动子具有较大的惯力,适合于利用冲击式驱动的微型机构。
反之,将线圈5及其线圈支架4作为动子,内部铁心6、磁钢2及磁轭3作为定子时,动子惯性小,适合于一般要求具有较快响应速度的场合。
工作时当线圈5中通一定频率的电流时,在电机动子和定子之间将产生一个随电流方向变化的力,因此动子将以与电源相同的频率进往复的运动,驱动负载。
[0030] 如图6、图7所示,为本例线圈支架4的结构示意图。
线圈支架4为带有两个伸出端9的圆环型结构,其可带动线圈5在滑道11内沿内部铁心6滑动。
通过两伸出端9与外部其它器件连接,起到固定或输出动力的作用,并可同时起到通气、散热和减小空气阻尼的效果。
[0031] 如图4、图5所示,本例的磁钢2为圆柱槽型结构,在所述槽壁7上对称开有两个凹槽8,凹槽8宽度与磁轭3滑道宽度相同,且安装磁钢2时的凹槽8位置与磁轭3滑道位置相对应,两侧的凹槽8为线圈支架4行程末端位置。
磁钢2直径大于内部铁心6的直径,其中凹槽8与内部铁心6相配合,作为主磁极,而突起的槽壁7部分作为侧极,减少了与铁心等径部分的主极磁钢的漏磁,并且主极与侧极磁势相互叠加,进一步增大了磁通密度,使线圈5能够与侧极9向接触,在行程范围内产生了两端磁密较大,中间磁密比较均匀的磁场,因此输出力也是在两端比较大而中间部分比较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