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常考的20句常见的古代俗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常考的20句常见的古代俗语

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发音】:bīng dòng sān chǐ,fēi yīrìzhīhán 【解释】: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出自】:高阳《胭脂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局坏到如此,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错。”

【近义词】:滴水穿石、铁杵磨针

【反义词】:浅尝辄止

【语法】:复句式;作主语、谓语;比喻事态的严重不是一时所致而是长期造成的。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发音】:bùrùhǔxué,yāndéhǔzǐ

【解释】: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出自】:《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示例】:中国人有一句老话:“~。”这句话对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毛泽东《实践论》

【近义词】:亲临其境

【反义词】:胆小如鼠

【语法】:复句式;作主语、分句;指只有经历艰难才能成功

3、吃一堑,长一智

【发音】:chīyīqiàn,zhǎngyīzhì

【解释】:堑:壕沟,比喻困难、挫折。受一次挫折,增长一分见识。

【出自】:明·王阳明《与薛尚谦书》:“经一蹶者长一智,今日之失,未必不为后日之得。”

【近义词】:失败乃成功之母、上当学乖

【反义词】:重蹈覆辙

【语法】:复句式;作主语、谓语、分句;用于总结经验教训

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发音】:chǐyóusuǒduǎn,cùnyóusuǒchánɡ

【解释】:短:不足,长:有余。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出自】:战国·楚·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示例】:但古人云:“~。”我们只要尽忠辅佐闯王,总还是有可用之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八章

【近义词】:尺短寸长

【语法】:复句式;作分句、定语;比喻各有所长

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解释】你站在河塘边,与其急切地期盼着、幻想着鱼儿到手,还不如回去下功夫结好渔网,这样就不愁得不到鱼。表示与其空空羡慕,不如动手去干。

【出自】《史记·汉书·董仲舒传》,书中说:“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辨析

①在目的与手段之间,有明确的目的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实现这一目的的必要手段,目的将是空幻而不切实际的。

②告诫统治者,要治理好国家,必须抓住观念、制度这个根本。

6、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发音】:dīshuǐzhīēn,dāngyǒngquánxiāngbào

【释义】受人一点小小的恩惠应当加倍报答

【出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书面记载最早为清代的增广贤文·朱子家训,其句原为民间的俗语,广为进报者采

用,后来清代朱用纯编辑收录,为教子醒世采用。

7、曲不离口,拳不离手

【发音】:qǔbùlíkǒuquánbùlíshǒu

【解释】:练武的人应该经常练,唱歌的人应该经常唱。比喻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使功夫纯熟。

【出处】:林雨《刀尖》:“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当战士的离不开刺刀手榴弹。”

【成语示例】:我们只有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才能使功夫日益纯熟。

【造句】:我们学习上要做到~。

8、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发音】:shìshàngwúnánshì,zhǐpàyǒuxīnrén

【释义】: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示例:教师常用“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俗语来鼓励我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出处】宋·陈元靓《事林广记》第九卷:“世上无难事,人心自不坚。”(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9、书到用时方恨少

【发音】:shūdàoyòngshífānghènshǎo

【解释】:书,知识。到,等到。用,需要,有所用。时,时候。方,才。

恨,悔恨,后悔。少,只懂那一点点。

等到真正用到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读的书太少了。

【例句】:作为学生,平时要多读书积累,才不会“书到用时方恨少”。

【原文】: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撰诗句

【鉴赏】这是一副劝勉联,对联虽浅显易懂,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说上联是劝勉人们要“贵学”,那么下联“事非经过不知难”,就是强调“行”的重要性,光“学”不“行”终是无益。宋代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明周立说:“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也是此理。宋代的朱熹和清代的王夫之更把“知”“行”关系说得明白。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王夫之在《尚书引义》中云:“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且夫知也者,因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以得行之效也”,均是说“知”“行”的关系,“知”是手段,“行”是目的,不“行”,无以奏“知”之效,也无以知“事”之艰难,免不了落个“纸上谈兵”的下场。

本联用明白易懂的语言,将“知”“行”有机地结合起来,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本联在艺术上的特色是用词平淡,不事雕琢,雅俗共赏,语言自然却韵味无穷,深得孟浩然《春晓》的艺术真谛。本联对仗也工整自然,意义相对,尤其深刻、贴切,故千百年来成为劝勉联中的精品。

10、众人拾柴火焰高

【发音】:zhòngrénshícháihuǒyàngāo

【释义】:众多人都往燃烧的火里添柴,火焰就必然很高。比喻人多力量大。

【例句】:通过这次的合作探究,大家明白了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一深刻的道理。

【用法】:作宾语、分句、定语;指人多力量大

11、行百里者半九十

【发音】:xíngbǎilǐzhěbànjiǔshí

【释义】: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常用以勉励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