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 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合集下载

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无 □有,原因: 1. 2.
□ 观察体温波动 □ 观察咳嗽程度 □ 保持呼吸道畅通,及时清
除呼吸道分泌物 □ 协助患儿排痰
□无 □有,原因: 1. 2.
□ 观察体温波动 □ 保持皮肤清洁、口腔清洁 □ 观察咳嗽程度 □ 保持呼吸道畅通,及时清
除呼吸道分泌物 □ 鼓励患儿少食多餐,多饮
水,保证液体摄入量 □无 □有,原因: 1. 2.
□接受病史询问和体格检 查,提供既往的病历资料 患 □实行一人陪床 者 □配合护士为患儿进行口服 及 或静脉给药 家 □配合护士接受各项所需检 属 查和化验 的 □看护好患儿,避免坠床等不 工 良事件的发生 作 □给患儿多饮水,配合护士进 行物理降温 □接受健康宣教
□根据医嘱按时给药
□根据医嘱按时给药

住院第 4 天
住院第 5‐7 天

(出院日)
□ 观察患儿病情(体温波动、肺 □ 进行体格检查

部体征)
□ 完成出院小结
生 □ 完成病程录,详细记录医嘱变 □ 向患儿及其家长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如

动情况(原因和更改内容)
来院复诊时间、预防交叉感染等
工 □ 上级医师查房

□根据医嘱按时给药
□出院宣教和出院带药使用指导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重 要 医 嘱
主要 护理 工作
住院第 4 天
住院第 5–7 天
□ 观察患儿病情(体温波动、肺部体 □ 完成病程录,进行体格检查,
征)
□ 上级医师查房,同意其出院
□ 完成病程录,进行体格检查,详细 □ 完成出院小结
记录医嘱变动情况(原因和更改内容) □出院宣教:向患儿及其家长交代出院后注

临床路径模板(小儿咳嗽)

临床路径模板(小儿咳嗽)

次.25"g",每天一次
长嘱,10%葡萄糖注射
液(立软)(500ml),每天
一次
长嘱,注射用阿奇霉素
(0.25g*10支),每
次.25"g",每天一次
长嘱,0.9%氯化 钠注射液(立软) (50ml),每次 50"ml",每天二次 长嘱,注射用头 孢曲松钠(1.0g), 每次1"g",每天二 次 长嘱,0.9%氯化 钠注射液(立软) (50ml),每次 50"ml",每8小时一 次 长嘱,注射用阿 莫西林钠克拉维酸 钾(0.6g),每 次.6"g",每8小时 一次 长嘱,0.9%氯化 头孢类… 钠注射液(立软) (50ml),每次 50"ml",每天二次 长嘱,注射用头 孢呋辛钠(0.75g), 每天二次 长嘱,0.9%氯化 钠注射液(立软) (50ml),每次 50"ml",每天二次 长嘱,注射用头 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1g(限)),每次 1"g",每天二次 长嘱,0.9%氯化 钠注射液(立软) (50ml),每次 50"ml",每6小时一
长嘱,注射用阿
奇霉素(0.25g*10
支),每次.25"g",
每天一次
长嘱,静脉留置、置 管护理,持续性 长嘱,0.9%氯化钠 注射液(立软) (50ml),每次2"ml", 每天二次
长嘱,5%葡萄糖氯 化钠注射液(立软) (250ml),每次 250"ml",每天一次 长嘱,注射用阿奇霉 素(0.25g*10支),每 次.25"g",每天一次 长嘱,10%葡萄糖注 射液(立软)(250ml), 每次250"ml",每天一 次 长嘱,注射用阿奇霉 素(0.25g*10支),每 次.25"g",每天一次 长嘱,5%葡萄糖注 射液(立软) (250ml),每次 250"ml",每天一次 长嘱,注射用阿奇霉 素(0.25g*10支),每 次.25"g",每天一次

2022年版小儿肺炎中医临床路径

2022年版小儿肺炎中医临床路径

肺炎喘嗽(小儿肺炎)临床路径(2022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肺炎喘嗽(TCD 编码:BEZ02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支气管肺炎(ICD-10 编码:J18.000)(二)诊断依据根据《儿科疾病诊疗指南》第三版(罗小平、刘铜林主编,科学出版社,2014年)、《儿科学》第九版(王卫平、孙锟、常立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九版(王天有、申坤玲、申颖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年)、中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第十一版《中医儿科学》(赵霞李新民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年)。

1.临床表现(1)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肺部固定中、细湿罗音。

发热热型不定,新生儿或体弱儿亦可不发热。

常伴有烦躁不安、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呕吐、腹泻等症状。

(2)重症肺炎表现:重症可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及紫绀,并伴发其他系统功能异常,如心率增快、烦躁不安、意识障碍、昏迷、惊厥、肠鸣音消失等,警惕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肠麻痹、DIC、胸腔并发症等情况。

附:肺炎心衰诊断标准a. 心率突然加快,婴儿>180次/分,幼儿>160次/分,儿童>140次/分不能用发热或缺氧解释者。

b. 呼吸困难,呼吸突然加快婴儿>60次/分,幼儿>50次/分,儿童>40次/分。

c. 骤发极度烦躁不安,明显发绀,面色发灰,指甲微循环充盈时间延长,不能用原有疾病解释者。

d. 心音低钝、奔马率、颈静脉怒张。

e. 肝脏肋下婴幼儿≥3.0cm,儿童≥2.0cm以上,或短时间较前迅速增大,不能以横膈下降解释者。

f. 尿少或无尿,颜面眼睑双下肢水肿。

具备前5项者即可诊断心衰。

2.实验室及辅助检查(1)血细胞分析和CRP、降钙素原: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CRP、降钙素原有不同程度升高;病毒性肺炎时,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CRP正常或轻度升高。

咳嗽(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

咳嗽(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

新津县花桥镇公立卫生院咳嗽(急性支气管炎)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病名:咳嗽中医病名:咳嗽病西医病名: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是由生物、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急性气管-支气管黏膜炎症。

多为散发,无流行倾向,年老体弱者易感。

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和咳痰。

常发生于寒冷季节或气候突变时。

也可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迁延不愈所致。

急性支气管炎属于中医“咳嗽病”范畴。

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1)咳逆有声,或伴咽痒咳痰。

(2)外感咳嗽,起病急,可伴有寒热等表证。

(3)内伤咳嗽,每因外感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可咳而伴喘。

2、西医诊断:(1)发病急,常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刺激性干咳,或有少量粘液痰,伴胸骨后不适感或钝痛,有细菌感染时可有粘液脓性痰。

支气管痉挛时有气喘,全身症状有轻度畏寒、发烧,体温38℃左右。

(2)肺部体征阴性或两肺呼吸音粗糙,或可闻散在的干、湿罗音。

(3)血液白细胞数大多正常,细菌感染时增高。

(4)胸部X线检查正常,或有肺纹理增粗。

(5)病程一般为自限性,全身症状3~5天消退,咳嗽咯痰症状有时可延续2~3周才消失。

(6)应排除百日咳、肺炎、支气管肺炎、支气管肺癌、肺结核等。

(二)证候诊断(1)风寒袭肺:咳嗽声重,咯痰稀薄色白,恶寒,或有发热,无汗。

舌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犯肺:咳嗽气粗,咯痰粘白或黄,咽痛或咳声嘶哑,或有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

舌尖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

(3)风燥伤肺:干咳少痰,咯痰不爽,鼻咽干燥,口干。

舌尖红,苔薄黄少津,脉细数。

(4)痰热郁肺:咳嗽气粗,痰多稠黄,烦热口干。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5)肝火犯肺:咳呛气逆阵作,咳时胸胁引痛,甚则咯血,舌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6)痰湿蕴肺:咳声重浊,痰多色白,晨起为甚,胸闷脘痞,纳少。

舌苔白腻,脉滑。

(7)肺阴亏虚:咳久痰少,咯吐不爽,痰粘或夹血丝,咽干口燥,手足心热。

舌红,少苔,脉细数。

二、诊疗方案(一)辨证选择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儿科 肺炎喘嗽(肺炎)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儿科 肺炎喘嗽(肺炎)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肺炎喘嗽(肺炎)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肺炎的轻症患者。

一、肺炎喘嗽(肺炎)轻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肺炎喘嗽(TCD编码:BEZ0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肺炎(ICD-10编码:J18.9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4-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2006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肺炎喘嗽(肺炎)诊疗方案”。

肺炎喘嗽(肺炎)轻症临床常见证候:风热闭肺证痰热闭肺证毒热闭肺证正虚邪恋证(阴虚肺热证、肺脾气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肺炎喘嗽(肺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肺炎喘嗽(肺炎)。

2.患儿适合,监护人同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为肺炎喘嗽(TCD编码:BEZ020)和肺炎(ICD-10编码:J18.901)。

2.符合轻度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者。

3.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C反应蛋白(CRP)(3)肺炎支原体检测(4)胸部X线片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患儿的病情需要而定,如痰培养、血培养、呼吸道病毒检测、肺部CT、血气分析、血生化检测、心肌酶谱、支气管镜检查、肺功能、心电图检查、人型PPD、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煮散剂风热闭肺证:疏风清热,宣肺开闭。

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路径一、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ICD–10:J20.9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发病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随后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等支气管炎表现。

2.肺部可闻干、湿罗音,以不固定的中等水泡音为主,可限于一侧。

3.其他系统症状与体征:重者可有高热,疲劳、影响食欲和睡眠,甚至发生呕吐、腹泻、腹痛、头痛、胸痛等。

4.实验室检查:(1)外周血常规和CRP: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CRP有不同程度升高;病毒性肺炎时,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CRP正常或轻度升高。

(2)呼吸道病原学检测:本病可由不同病原所致,需要进行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检测、支原体、衣原体、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一般治疗:保持适当的室温及湿度,注意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

供给充足水分,给热量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

2.抗生素治疗:合理选用敏感抗生素。

3.对症治疗:高热者可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咳嗽者可用止咳祛痰剂;喘息者可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以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腹胀者可用肛管排气、胃肠减压。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20.904急性支气管炎编码。

2.当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CRP、尿常规、便常规;(2)心肌酶谱及肝肾功能;(3)呼吸道病毒、细菌病原学检查;(4)血支原体、衣原体测定;(5)必要时检查过敏原、免疫球蛋白、心电图、胸片、血气分析;2.必要的告知。

入选临床路径、加强拍背等护理、注意观察呼吸系统症状变化。

(七)入院后3-5天。

1.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复查血常规、CRP;(2)血气分析检查;(3)心电图检查;(4)必要时复查支原体抗体(5)肺功能检查;(6)支气管镜检查,(7)过敏原检查、免疫球蛋白检测2.必要的告知:在急性支气管炎过程中如出现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呼吸衰竭、DIC、中毒性脑病呼吸系统以外脏器损害等临床表现,及时退出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5.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

5.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

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指南(2015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ZYYXH/T72-2008)。

(1)咳嗽是因邪犯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所致的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一种肺系病证。

(2)主要临床表现:咳而有声,或伴咯痰。

(3)由外感引发者,多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恶寒发热等表证;由外感反复发作或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引发者,多病程较长,可伴喘及其他脏腑失调的症状。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2009版)。

(1)症状:起病急,通常全身症状较轻,可有发热。

初为干咳或少量粘液痰,随后痰量逐渐增多,咳嗽加剧,偶伴血痰等。

(2)体征:查体可无明显阳性表现。

也可在两肺闻及散在干、湿性啰音,部位不固定,咳嗽后减少或消失。

(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可正常。

伴有感染者,可伴有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血沉加快。

X线胸片一般无异常或仅有肺纹理增粗。

(4)无慢性肺部疾病者需除外肺炎。

根据病史、咳嗽和咳痰等症状,两肺散在干湿性啰音等体征,结合血象和X 线胸片,可作出临床诊断。

(二)证候诊断参照《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指南(2015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ZYYXH/T72-2008)。

1.风寒袭肺证:①咳嗽、痰白、痰清稀,或干咳;②鼻塞、流清涕;③恶寒、无汗或并发热;④肢体酸痛;⑤舌苔白,或脉浮或浮紧。

具备①项,加②、③、④、⑤中2 项。

2.风热犯肺证:①咳嗽、痰黄或白黏,或痰少、咯痰不爽,或干咳;②鼻塞、流浊涕,或鼻窍干热;③恶风或并发热;④咽干甚则咽痛;⑤口干渴;⑥舌尖红,或舌苔薄黄或薄白干,或脉浮数。

具备①项,加②、③、④、⑤、⑥中3 项。

3.燥邪犯肺证①干咳,或痰少或黏、难以咯出;②唇鼻干燥;③口干甚则口渴;④咽干甚则咽痛;⑤恶风或并发热;⑥舌尖红,或舌苔薄黄或薄白干,或脉浮或浮数。

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路径-全(电子版2015.12.24)

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路径-全(电子版2015.12.24)
必要时:退热治疗(布洛芬
□混悬液;布洛芬混悬滴剂;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对乙酰氨基酚片;复方氨林巴比妥)
长期医嘱:
□同前
□心肌酶谱异常者继续护心肌治疗
□肝功能异常者继续保肝治疗
临时医嘱:
□复查血常规、CRP
□肝肾功能(必要时)
□复查胸片(必要时)
□必要时:退热治疗(布洛芬混悬液;布洛芬混悬滴剂;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对乙酰氨基酚片;复方氨林巴比妥)
□上级医师查房
□根据送检项目报告,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并予相应处理
□48~72小时抗生素疗效评价
□上级医师查房,同意其出院
□完成出院小结
□出院宣教




长期医嘱:
□儿科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陪床二人
□血氧饱和度测定(必要时)
□输液泵使用(必要时)
□饮食(母乳;配方奶;混合喂养;流质;半流质;普食)
□抗生素(头孢呋辛钠;头孢唑林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阿奇霉素注射液;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头孢曲松钠;)
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支气管(ICD-10:J20.900)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7天
时间
进入路径第1~2天
进入路径第3~4天
进入路径第5~7天
(出院日)
主要
诊疗
工作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完成病历及各种交代并签字
□如患儿病情重,应及时通知上级医师
出院医嘱:
□完成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退出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出院带药并告知使用方法
□门诊随诊
病情

小儿咳嗽(急性支气管炎)中医临床路径及入院标准2020版

小儿咳嗽(急性支气管炎)中医临床路径及入院标准2020版

小儿咳嗽(急性支气管炎)入院标准:1.临床以咳嗽为主要症状,或伴有出现咳嗽剧烈,咯痰量多,呈黏液性或黏液脓性,偶尔痰中带血。

2.肺部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干啰音、痰鸣音或不固定的粗湿啰音。

3.实验室检验:①血象检查:病毒感染者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细菌感染者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②病原学检查:可于起病7日内取鼻咽或气管分泌物标本作痰细菌培养,肺炎支原体抗体明确有无肺炎支原体感染。

4.X线检查 X线胸片显示正常,或肺纹理增粗,肺门阴影增深。

5.门诊服药无效,需要住院调整用药。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的住院患儿。

一、小儿咳嗽(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小儿咳嗽(TCD 2019版:A10.04.01)。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ICD-10编码:J20.900)。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2018年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的《中医儿科学》(主编:马融;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制定。

临床中以咳嗽为主要症状者可按小儿咳嗽辨证论治。

①好发于冬春二季,常因气候变化而发病。

②病前多有感冒病史。

③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

④肺部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干啰音、痰鸣音或不固定的粗湿啰音。

⑤实验室检查:血象检查:病毒感染者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细菌感染者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病原学检查:可于起病7日内取鼻咽或气管分泌物标本作痰细菌培养,肺炎支原体抗体明确有无肺炎支原体感染。

⑥X线检查 X线胸片显示正常,或肺纹理增粗,肺门阴影增深。

(2)西医诊断:参照2019年《儿科学》第9版(主编:王卫平;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及2015年《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名誉主编:胡亚美;江载芳等执行主编;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制定。

①发病大多先有上呼吸感染症状,随后出现支气管炎表现;②胸部可闻及干湿性啰音,以不固定的中等水泡音为主,可限于一侧;③其他系统症状与体征:重者可有高热,疲劳,影响食欲和睡眠,甚至发生呕吐、腹泻、腹痛、头痛、胸痛等;④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常规和CRP: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CRP有不同程度升高;病毒感染时,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CRP正常或轻度升高;呼吸道病原学检测:本病可由不同病原所致,需要进行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检测、支原体、衣原体、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急性咳嗽(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门急诊中医临床路径

急性咳嗽(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门急诊中医临床路径

急性咳嗽(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
发作)门急诊中医临床路径
奚肇庆;余婉蓉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
【年(卷),期】2013(022)005
【摘要】笔者就急性咳嗽(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门急诊中医临床路径进行扼要阐述,以供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参考.
【总页数】2页(P741-742)
【作者】奚肇庆;余婉蓉
【作者单位】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 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 210046【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11
【相关文献】
1.依据中医临床路径治疗小儿急性咳嗽风热犯肺证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及疗效观察
3.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门诊中医临床路径
4.痰热清注射液联合镇咳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亚急性咳嗽56例
5.小儿急性咳嗽中医临床路径构建相关问题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路径规范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ICD–10:J20.9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发病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随后出现支气管炎表现。

2.胸部可闻干、湿罗音,以不固定的中等水泡音为主,可限于一侧。

3.其他系统症状与体征:重者可有高热,疲劳、影响食欲和睡眠,甚至发生呕吐、腹泻、腹痛、头痛、胸痛等。

4.实验室检查:(1)外周血常规和CRP: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CRP有不同程度升高;病毒性肺炎时,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CRP正常或轻度升高。

(2)呼吸道病原学检测:本病可由不同病原所致,需要进行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检测、支原体、衣原体、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一般治疗:保持适当的室温及湿度,注意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

供给充足水分,给热量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

2.抗生素治疗:合理选用敏感抗生素。

3.对症治疗:高热者可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咳嗽者可用止咳祛痰剂;喘息者可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以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腹胀者可用肛管排气、胃肠减压。

(四)规范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规范。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20.904急性支气管炎编码。

2.当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2天。

1.必需的检查工程:(1)血常规、CRP、尿常规、粪常规;(2)心肌酶谱及肝肾功能;(3)呼吸道病毒、细菌病原学检查;(4)血支原体、衣原体测定;(5)必要时检查过敏原、免疫球蛋白、心电图、胸片、血气分析;2.必要的告知。

入选临床路径、加强拍背等护理、注意观察呼吸系统症状变化。

(七)入院后3-5天。

1.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工程:(1)复查血常规、CRP。

咳嗽中医临床路径

咳嗽中医临床路径

咳嗽中医临床路径中医临床路径:咳嗽一、标准流程一)适用对象:初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ICD10:J44.9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病史:有外邪侵袭和脏腑功能失调的病史。

2)主要症状:咳嗽、咳痰为本症的主要症状。

不同的病因导致的咳嗽症状也不同。

3)主要体征:慢性支气管炎早期可无异常体征,急性发作期肺部常有散在的干、XXX。

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发作期,肺部可听到哮鸣音和呼气延长。

4)辅助检查: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粗,增多,以双中、下野为著。

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痰涂片和培养检查可找到致病菌。

2、证候分型2.1 风寒袭肺主证:咽痒咳嗽声重,气急,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等表症,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散风寒,宣通肺气。

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

2.2 风热犯肺主证: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嘎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粘稠或稠黄,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肢楚,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药:桑菊饮加减。

2.3 XXX伤肺主证:喉痒干咳,连声作呛,咽喉干痛,无痰或痰少粘连成丝,不易咳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

治法:疏风清热,润燥止咳。

方药:桑杏汤。

完成医疗记录的步骤包括:首次病程记录、入院记录、初步诊断和病情评估、治疗前讨论、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病情和注意事项。

在住院第2-9天,需要上级医师查房,完成当日病程和查房记录,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讨论,有异常者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并予相应处理,完善必要检查,注意防治并发症。

在住院第10-13天,需要上级医师查房,同意其出院,完成出院记录,进行出院宣教,填写出院卡,通知住院处,开具出院带药日期。

长期医嘱包括内科护理常规、饮食清淡、抗感染治疗、中药内服等。

临时医嘱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流变、凝血功能、血气分析、肺支原体、痰培养加药敏、胸片、常规心电图等检查。

儿科-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儿科-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临床路径(试行)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的门诊患儿。

一、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小儿咳嗽病(TCD编码:BEZ01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ICD-10编码:J20.904)。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咳嗽》(ZY/T001.1~001.9-94)(2)西医诊断:参照200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急性支气管炎》(第7版)。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临床常见证候:风寒袭肺证风热犯肺证痰热壅肺证痰湿蕴肺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

2.患儿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且其家长或监护人同意者。

(四)标准治疗时间≤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的患儿.2.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者,不能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指纹)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胸部X线检查、C反应蛋白、肺炎支原体检测、心电图、尿常规、便常规、痰培养、血培养、血清IgE、过敏原检测等.(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儿科-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临床路径

儿科-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临床路径

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临床路径(试行)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的门诊患儿。

一、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小儿咳嗽病(TCD编码:BEZO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ICD-10 编码:J20.904 )。

(二)诊断依据1 .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 1 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咳嗽》(ZY Z T001.1〜001.9-94 )(2)西医诊断:参照200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急性支气管炎》(第7版)。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临床常见证候:风寒袭肺证风热犯肺证痰热壅肺证痰湿蕴肺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

2.患儿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且其家长或监护人同意者。

(四)标准治疗时间W 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的患儿。

2.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者 , 不能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指纹)特点。

注意证候的 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胸部 X 线检查、C 反应蛋白、肺炎支原体检测、心电图、 尿常规、便常规、痰培养、血培养、血清 IgE 、过敏原检测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2) (3) (4)2.辨证选择中药注射剂。

5.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临床路径

5.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临床路径

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临床路径(2018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住院患者。

一、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咳嗽病(TCD编码:BNF010 )。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ICD-10编码:J20.902 )。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指南(2015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ZYYXH/T72-2008)。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2009版)。

2.证候诊断参照《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指南(2015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ZYYXH/T72-2008)。

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临床常见证候:风寒袭肺证风热犯肺证燥邪犯肺证痰热壅肺证痰湿阻肺证肺气虚证气阴两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指南(2015版)》《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ZYYXH/T72-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2.患者病情适合并愿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2.患者出现持续发热,咳嗽剧烈影响工作休息、或伴有喘息,院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3.若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中医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的特点,注意观察证候的动态演变及其规律;注意区分外感内伤咳嗽的不同。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C-反应蛋白(CRP)、病原学、感染性疾病筛查、X线胸片和/或CT、心电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的门诊患儿。

一、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小儿咳嗽病(TCD编码:BEZ0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ICD-10编码:J20.904)。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咳嗽》(ZY/T001.1~001.9-94)(2)西医诊断:参照200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急性支气管炎》(第7版)。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临床常见证候:
风寒袭肺证
风热犯肺证
痰热壅肺证
痰湿蕴肺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

2.患儿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且其家长或监护人同意者。

(四)标准治疗时间≤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的患儿。

2.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者,不能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指纹)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胸部X线检查、C反应蛋白、肺炎支原体检测、心电图、尿常规、便常规、痰培养、血培养、血清IgE、过敏原检测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2)风热犯肺证:疏风解热,宣肺止咳。

(3)痰热壅肺证:清热化痰,肃肺止咳。

(4)痰湿蕴肺证:燥湿化痰,宣肺止咳。

2.辨证选择中药注射剂。

3.敷贴疗法
(九)完成路径标准
1.咳嗽、咯痰等症状消失,其它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2.两肺听诊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3.没有需要治疗的并发症。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治疗时间,增加治疗费用。

2.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或出现严重其他系统并发症,退出本路径。

3. 因患儿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临床路径门诊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TCD编码:BEZ010,ICD-10编码:J20.904)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高:cm(脱鞋)体重: Kg
门诊号:进入路径时间:年月日完成路径时间: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