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诊所情况调查报告
2024年中医诊所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中医诊所市场调查报告1. 背景介绍中医诊所作为传统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市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旨在通过市场调查,对中医诊所市场进行分析和评估。
2. 调查目的本次市场调查的目的是了解中医诊所的发展现状、竞争态势、服务特点以及潜在客户需求,以便制定有针对性的市场策略。
3. 调查方法本次市场调查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包括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法。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获取大量的客户、医生和从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访谈:选取若干中医诊所的负责人,进行面谈,深入了解中医诊所的运营情况和市场需求。
4. 调查结果及分析4.1 中医诊所的发展现状调查结果显示,中医诊所的数量在近年来逐渐增加,尤其在城市地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这与人们对中医疗法的认可度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密切相关。
4.2 中医诊所的竞争态势面对市场竞争,中医诊所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竞争。
调查结果显示,服务质量、医疗技术和医生的专业水平是客户选择中医诊所的重要考虑因素。
因此,中医诊所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服务品质,以保持竞争优势。
4.3 中医诊所的服务特点中医诊所在服务上有独特的特点,例如综合诊疗、中药治疗等。
调查结果显示,客户对于中医诊所的整体服务感到满意,特别是对于中医药疗法的认可度较高。
4.4 客户需求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客户对中医诊所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特殊疾病的治疗: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好的特殊疾病,客户需求较多。
- 保健养生:中医诊所在保健养生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客户对此有一定需求。
- 健康咨询:客户对中医的健康咨询服务表示较大兴趣。
5. 市场策略建议基于上述调查结果和分析,制定以下市场策略建议: - 提升服务质量和医生专业水平,以满足客户对中医诊所的高品质需求。
- 加强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
-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中医药知识的了解和兴趣。
- 积极拓展特殊疾病的治疗领域,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2024年个体诊所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个体诊所市场调查报告1. 引言本报告对个体诊所市场进行了综合调查和分析,旨在提供有关该市场的详细信息和趋势。
调查涵盖了个体诊所的定义、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消费者偏好等方面。
通过这份报告,读者将能够更好地了解个体诊所市场的发展情况,并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2. 个体诊所概述个体诊所是一种小型医疗机构,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和健康咨询。
它们通常由一名或几名医生经营,提供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服务。
个体诊所通常接受社保、商保以及自费患者的就诊。
3. 市场规模根据我们的调查,个体诊所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增长。
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个体诊所的数量约为XXXX家。
市场规模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扩大,主要受到人口老龄化、医疗需求增加等因素的驱动。
4. 竞争格局个体诊所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其他个体诊所、大型医疗机构以及互联网医疗平台。
个体诊所在提供更亲近、便捷和高效的医疗服务方面具有优势,但面临着资源有限、知名度不高的挑战。
为了在竞争中获得优势,个体诊所需要重视服务质量、提高专业水平,并积极开展市场营销活动。
5. 消费者偏好根据调查,个体诊所的消费者对医疗服务的质量和便捷性非常重视。
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离家近的个体诊所,同时期望能够获得医生的耐心倾听和个性化治疗方案。
此外,价格也是消费者选择个体诊所的重要因素之一。
个体诊所应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提供高质量、便捷和价格合理的服务,以吸引更多的患者。
6. 市场机会与挑战个体诊所市场存在着一些机会与挑战。
其中机会包括人口老龄化趋势、医疗需求增加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
个体诊所可以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拓展业务范围、加强品牌宣传等方式来抓住这些机会。
然而,市场也面临着医疗资源不足、竞争加剧以及法规政策的变化等挑战。
个体诊所应积极应对挑战,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医疗水平,以保持竞争力。
7. 结论个体诊所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增长,并呈现出持续扩大的趋势。
个体诊所经营现状调查分析

个体诊所经营现状调查分析一项调查显示,个体诊所平均经营时间超过10年,其中单科诊所占比超过60%,平均门诊量在20人左右,而且71%的诊所每月业务收入在2万元以下。
这项调查是通过对山东、湖南、云南三省的12个区县辖区内个体诊所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了951份有效数据。
个体诊所的便捷性和医疗性价比在满足居民基本医疗需求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然而,目前个体诊所仍受制于两个因素:传统专科定位不利于其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无法纳入医保支付体系。
我国政策层面开始关注个体诊所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并明确提出“诊所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鼓励全科医生开办诊所”“鼓励诊所集团化、连锁化发展”等措施。
调查还显示,个体诊所平均营业时间为10.2年,其中93.9%为自营,5.8%为小部分合伙经营。
在参加调研的951家诊所中,77.2%设置了内科,而中医科设立比例为38.3%。
此外,少数诊所还设置了全科医疗科和预防保健科。
总体来说,个体诊所是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医疗力量,但仍需要政策支持和改革来解决其面临的问题。
根据科目数量分析,65.4%的诊所为单科诊所,其中市区的单科诊所占了492家(占市区样本诊所数的63.9%),而县域的单科诊所只有130家(占县域样本诊所数的71.7%)。
内科与中医科是单科诊所的主要科目,占比达到了88.7%。
另外,在多科诊所中,内科的设置率为95.4%,中医科的设置率为70.5%。
平均每家诊所有2位执业医师,市区诊所的执业医师数量明显高于县域诊所。
每家诊所平均有0.2位执业助理医师,市区和县域的差异不显著。
根据原卫计委出台的《诊所基本标准》,每家诊所至少需要有1名注册护士,但是根据2017年出台的《中医诊所基本标准》,中医诊所并没有护理人员数量的要求。
本次调查发现,每家诊所平均拥有1.4名注册护士,市区和县域的注册护士数量没有明显的差异。
每家诊所平均配备0.3名药剂师和0.1名其他卫生技术人员,市区和县域药剂师数量的差异具有显著性。
2024年农村诊所调查报告

2024年农村诊所调查报告2024年农村诊所调查报告1(约1575字)胜秀园社区卫生服务站;它是我们社区的一个基本医疗服务中心,由最基本的日常疾病治疗小诊所、当地员工免费基础检查、药品定价和处方组成,是社区人民生活的最基本保障。
在这次调查过程中,我们首先了解了社区卫生服务站最基本的工作流程。
其次,对于社区常见的疾病,我咨询了诊所的医生,了解了他们的想法和需要的帮助。
社区卫生服务站位于社区中心,方便人们的生活。
遇到常见病或想开常用药时,只需带上员工的医保卡即可。
首先可以当天咨询医生,和他沟通病情和不适。
然后,你可以拿着处方,付药费。
如果需要通过点滴等小规模治疗来解决疾病,可以去社区服务站治疗。
其内容和方法相对方便,普通人也容易操作。
接下来,我还和其中一位医生了解了我们小区一种重要疾病的基本情况。
据报道,尘肺病是我国危害移植工人健康最严重的职业病。
国际卫生部关于中国职业健康的最新报告。
截至__年,全国累计发生内科尘肺病例581377例,其中仍存活442200例。
据其他资料显示,全国疑似尘肺病患者约有60万硕士学位,数百万尘肺病患者分散在医疗社会(小矿山等)。
),不包括统计。
仅__年就新增尘肺病病例12248例,煤工尘肺和矽肺占85.6%,煤炭系统部委发生尘肺病患者占47.6%,每年死亡尘肺病患者2343例从行业内的尘肺病情况来看,煤炭系统法官是尘肺病的重度受害者,他们的病例约占全国所长总病例数的40.5%(23.5万例)。
面对现有的大量知识患者,企业,尤其是历史包袱沉重的煤炭行业,比如我们现在所在的大同矿务局就有7000人左右。
在企业分散、结构调整面临巨大困难的情况下,大量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同时,因此,这种疾病已经成为我们当地医院和小型卫生服务站最重要的疾病之一。
尘肺患者的症状包括胸闷、胸痛、咳嗽、咳痰、劳动呼吸困难、易感冒、呼吸功能下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而且每隔几年就要病情升级,并发感染,最后肺源性心脏病和呼吸衰竭死亡。
中医诊所市场调研报告

中医诊所市场调研报告尊敬的读者,你是否曾遭遇疾病的困扰,却找不到适合的医疗机构?在当今医疗行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中医诊所作为传统医学的代表,一直在为人们解决健康问题。
本文将对中医诊所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分析,为广大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首先,我们对中医诊所的市场规模进行了调查。
据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医诊所逐渐崭露头角,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原因之一是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升,对中医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此外,中医独特的治疗方式和草药疗效的证实,也吸引了更多民众的关注。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医诊所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有望持续增长。
接下来,我们对中医诊所的服务品质进行了分析。
作为消费者,我们对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中医诊所注重服务体验,提供舒适的就诊环境和专业的医疗团队,以及温馨的服务态度。
这将增加消费者的满意度,使他们对中医诊所的信任度增强。
然而,也有一些中医诊所在服务品质上存在不足,例如长时间等待、医生水平不稳定等问题。
因此,中医诊所需要不断提升服务品质,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我们还对中医诊所的业务经营模式进行了研究。
在市场调研中,我们发现中医诊所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运营。
一种是独资经营,即中医诊所由医生个人创办和运营。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医生对诊所的经营有更多的掌控权,但也会面临着资金和管理压力。
另一种是合资经营,即中医诊所与其他机构合作,共同经营诊所。
这种模式可以降低经营风险和压力,但需要注意合作伙伴的选择。
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情况,中医诊所应选择适合的经营模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市场竞争中,中医诊所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一方面,中医诊所需要保持技术和科研的先进性。
中医药学的发展如日中天,新的技术和疗法不断涌现。
中医诊所应关注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不断学习和研究,提供更优质的治疗方案和服务。
另一方面,中医诊所需要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口碑对中医诊所的发展至关重要。
诊所医院状况分析报告

诊所医院状况分析报告诊所医院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提供疾病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服务。
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诊所医院的状况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是一份诊所医院状况分析报告,通过对医院的基本情况、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便找出医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一、医院基本情况该诊所医院位于市中心地带,交通便利。
医院占地面积较小,医疗床位相对较少。
医院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等多个科室,能够提供综合医疗服务。
医院设施较为陈旧,有待更新。
二、服务质量1.医疗技术水平:医生技术娴熟,但医院缺乏先进的医疗设备,无法满足一些复杂疾病的治疗需求。
2.医院环境卫生:医院的卫生状况良好,且医院提供的饮水和食物符合卫生标准。
3.护理服务:护士态度友好,能够及时提供护理服务。
但医院护理人员不足,导致患者护理水平有待提高。
三、管理水平1.人员配置:医院管理人员相对较少,有时无法做好管理工作。
同时,医院缺乏绩效考核机制,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
2.医疗资源利用:医院医疗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导致一些科室的负荷过重,而有些科室则资源利用率较低。
3.医疗费用管理:医院对医疗费用的收支管理不够规范,存在浪费和滥用的情况。
四、问题分析通过对医院的基本情况、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进行分析,发现医院存在以下问题:1.医疗技术水平有待提高,需引进更先进的医疗设备。
2.医院护理人员不足,护理水平有待提高。
3.医院管理人员配置不够合理,需要加强管理能力和人员培训。
4.医院医疗资源利用不均衡,需要调整资源配置。
5.医院的医疗费用管理不规范,需建立完善的收支管理机制。
五、改进措施1.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2.加大对护士的培训力度,提高护理水平。
3.加强医院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4.调整医疗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
5.建立完善的医疗费用管理制度,减少费用浪费和滥用现象。
六、结论通过对医院的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医院在医疗技术、护理服务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中国诊所情况调查报告

深度|中国诊所情况调查报告导读:中国目前有接近20万家诊所的存量,大致10万家诊所的缺口。
从目前的形作者:涌来源:36Kr原标题:诊所疯狂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看医界”,每天都有料!好像都在开诊所,或者都在讨论开诊所。
曾经在医疗服务体系当中最不起眼的细枝末节,如今却登上了风口浪尖。
诊所是怎么忽然成了人们的宠儿?互联网医疗在诊所的蹿红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早期在线上商业变现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诊所被看成互联网医疗实现商业变现的路径。
后来当用户获取变得非常困难和昂贵之后,贴近基层的诊所被寄希望成为流量的入口。
再后来,丁香园创始人天天的观点把这种宠爱推向了新的高度,他认为,诊所、社区卫生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才是移动医疗发挥作用的真正场景。
可以明显感到,从商业化辅助工具,到重要流量入口,直到现在被视作承载移动医疗的基础场景,在互联网医疗的风口上,曾经在医疗服务中被视为“屌丝”的诊所,一步一步实现逆袭最终成为资本和创业者眼中“网红”。
实际上,诊所早已不仅是互联网医疗创业公司的布局重点,众多离开体制去自由执业的医生选择了开办个人诊所,大量各类上市公司纷纷紧诊所的布局,外资诊所也在积极开拓中国市场。
如果是这样,诊所其实不仅是医疗创业公司的“风口”,而是已经成为影响整个医疗格局的关键环节。
多年的口号“强基层”,能在诊所走红之后实现么?眼下的实际情况还是显得有些尴尬。
按照国家卫计委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16年4月份,全国诊所的数量将近19.8万家。
这个数据仅仅恢复到8年前(2007年底)的水平。
而且像天天的判断,即时是现在这个水平,中国诊所至少还有10万家的缺口。
所以,尽管围绕诊所建设的讨论声势浩大,但真正付诸实践的诊所要么刚刚起步,要么计划尚未落地。
而且,掣肘诊所发展的人才、患者、保险等瓶颈一直都存在。
尤其是诊所只能应对普通病、常见病、慢性病,对医疗体系的改变并不是根本性的。
所以,现在还真的没到乐观的时候。
1.政策合力在医疗这样的高管制领域,任何一个方面的突破都少不了政策上的改革。
中医诊所内部调研报告

中医诊所内部调研报告中医诊所内部调研报告我所参与的中医诊所内部调研主要对医疗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药物配送、医疗技术和设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查。
以下是根据我们收集的数据和访谈结果所撰写的报告。
首先,我们对医疗服务质量进行了评估。
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患者对我们中医诊所的医疗服务质量表示满意。
他们认为我们的医生专业且有经验,能够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然而,少数患者对医生的沟通能力和态度提出了一些意见。
他们希望医生能够更加耐心地解答问题,并更加关注患者的感受。
其次,我们调查了患者的满意度。
结果显示,大多数患者对我们的服务和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他们表示,我们的医师团队能够提供有效的中医治疗,让他们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和康复。
然而,个别患者对治疗效果不够满意,他们认为治疗周期过长,并期望更快地看到显著的改善。
第三,我们对药物配送进行了评估。
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患者对我们的药物配送服务表示满意。
他们认为我们的配送速度快,并且药物包装完好。
然而,有个别患者对药物的质量和包装提出了一些质疑,他们觉得药物的包装有时不够严密,容易导致药物受潮受污。
最后,我们也了解了医疗技术和设备的情况。
调研显示,大部分医生对我们诊所的医疗技术和设备表示满意。
他们认为我们的设备更新换代及时,并且能够满足临床需求。
然而,有少数医生对一些老旧设备的性能和效果提出了一些不满意见。
他们认为这些设备的使用效果不够理想,需要进行更新。
综上所述,我们的中医诊所在医疗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药物配送和医疗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然而,我们也要注意少数患者和医生对一些问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加以改进。
我们将继续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满足患者需求,并不断更新设备,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以便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更好的中医治疗服务。
海南诊所现状调查报告

海南诊所现状调查报告最近,我们对海南诊所进行了一项现状调查。
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结果:一、设施和装备:我们发现海南诊所的设施和装备相对较为陈旧。
一些医疗设备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出现了一些功能问题和维修需求。
此外,诊所的办公设备也需要更新,以提高工作效率。
二、医疗服务:海南诊所的医疗服务多样化,覆盖了一般门诊、儿科、妇科、内科等多个专科。
但我们发现,在某些专科领域的医生资源有限,导致预约挂号时间较长。
三、医生团队:诊所的医生团队相对稳定,但缺乏一些特殊专科的专业医生。
我们建议诊所加强对专科医生的招聘和培养,以提供更全面的医疗服务。
四、服务态度:我们对海南诊所的服务态度普遍较为满意。
大多数医生和工作人员对患者耐心友好,并尽力满足患者的需求。
但个别情况下,一些患者反映在挂号、排队等环节的等待时间较长。
五、医疗费用:我们发现,相比其他同类诊所,海南诊所的医疗费用较为合理。
在同等条件下,患者可以获得相对经济的医疗服务。
六、医疗技术:诊所在部分医疗技术领域具备一定的优势。
通过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诊所在一些专科领域能够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七、患者满意度:我们采访了一些患者,其中大多数对海南诊所的服务表示满意。
患者普遍认为医生的诊断准确,医疗技术水平高。
但也有一部分患者对预约挂号流程和等待时间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综上所述,海南诊所在医疗设施和装备、医生团队的专业程度以及医疗技术方面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但总体来说,诊所提供的医疗服务质量较高,并且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我们建议诊所在设施更新、专科医生引进、服务流程优化等方面做出努力,以进一步提升患者满意度。
乡村诊所调查报告

乡村诊所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人口涌向城市,乡村地区的医疗资源逐渐被忽视。
许多乡村地区的诊所也因缺乏资金和人力资源而遭受着困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对一些乡村诊所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结果在调查中,我访问了几个乡村诊所,了解到以下情况:1.医生数量少:许多乡村诊所只有一两个医生,而且医生的专业背景并不多样化。
这个问题导致医生缺乏经验,无法处理些许复杂的病例。
2.资金缺乏:许多乡村诊所无法提供良好的医疗设施,其中包括必备的治疗设备和各种医疗用品。
此外,这些诊所也缺乏必要的牵引力,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
3.药品短缺:乡村诊所在前往其他地区购买药品时存在着许多困难,这导致这些诊所经常面临药品短缺的问题。
二、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法1.政府资金赞助:政府应该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支持这些乡村诊所的建设和发展。
这些资金可以用于购买必要的设备和药物,并提供必要的培训,以便医生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医疗设备共享:乡村诊所之间应该建立良好的联系,并共享必要的医疗设备。
这将有助于提高这些诊所的效率和单元的经营能力,从而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3.提供更好的待遇:为了吸引更多的医生来到乡村诊所工作,这些诊所应该提供更好的待遇和工作环境,以便医生感到舒适和有动力来工作。
三、总结综上所述,乡村诊所在现代化社会中的发展受到困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政府和社区应注意到这个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加强资金和设备的投资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为医生提供良好的待遇,以便他们能够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乡村地区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幸福。
新疆诊所现状调查报告

新疆诊所现状调查报告
根据近期的调查发现,新疆地区的诊所现状存在一些问题。
以下是具体的调查报告:
首先,新疆地区的诊所数量相对较少。
调查显示,新疆地区诊所的总数远远不足以满足病患的需求。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诊所更加稀缺,居民很难得到及时的医疗服务。
其次,新疆地区的诊所设施和设备相对简陋。
调查显示,很多诊所的硬件设施不够完善,医疗设备也比较落后。
这就导致了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的效率不高,无法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第三,新疆地区的诊所医生数量不足。
调查显示,新疆地区的医生供给不足,尤其是专科医生的数量十分有限。
这就导致了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分配,许多地区的居民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此外,新疆地区的诊所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调查发现,一些诊所存在医疗水平不高、服务态度差等问题。
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医疗资源匮乏,居民只能接受相对简单的诊疗,往往得不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最后,新疆地区的诊所医疗费用较高。
调查显示,新疆地区的诊所医疗费用相对较高,使得一些低收入居民难以负担。
这也制约了许多人求医问药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新疆地区的诊所现状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数量不足、
设施设备不完善、医生数量不足、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以及医疗费用高等。
改善和调整诊所的现状是当务之急,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来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新疆地区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各地诊所现状分析报告

各地诊所现状分析报告目前各地诊所的现状相对复杂,受到COVID-19疫情的影响,诊所的运营和发展遇到了一些挑战。
以下是对各地诊所现状的分析报告:1. 营业时间缩短:许多诊所被要求缩短营业时间,以便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并减少员工和患者之间的接触时间。
这导致了一定程度上的诊所访问量下降。
一些诊所选择通过提供咨询服务或在线医疗服务来弥补此类问题。
2. 重点服务调整:在疫情期间,一些诊所调整了服务重点,将主要精力放在与COVID-19相关的咨询和测试上。
这也是基于当前需求的变化和公众的健康安全考虑。
3. 医疗设备短缺:在疫情期间,医疗设备的需求急剧增加,导致供应短缺。
许多诊所面临着无法及时获得所需设备的问题,这给诊所的正常运作和患者诊疗服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4. 医疗人员压力增加:对于一线医疗人员而言,他们的工作压力急剧增加。
必须处理大量的COVID-19测试和诊断工作,同时确保其他常规诊疗服务的正常进行。
这给医生和护士带来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压力。
5. 个人防护物资短缺:由于全球范围内对个人防护物资的需求激增,许多诊所面临着口罩、手套和消毒剂等物资的短缺问题。
这给诊所的安全和卫生管理带来了风险。
6. 电子诊所兴起:疫情期间,电子诊所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应用。
通过远程医疗技术,医生可以在不与患者直接接触的情况下提供咨询和诊疗服务。
一些诊所将发展电子诊所作为应对疫情的一种方式,同时也能提供便捷的服务给需要居家隔离的人群。
7. 财务压力增加:由于疫情导致的诊所访问量减少和服务调整,许多诊所面临财务压力增加的问题。
一些诊所不得不采取降低成本、裁员或申请资金支持等措施来应对经济困难。
总体而言,各地诊所正面临疫情带来的挑战,但同时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通过灵活的运营策略和创新的服务模式,诊所能够适应当前形势,并为患者提供安全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支持和政策引导,为诊所的正常运营和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昆明小诊所现状分析报告

昆明小诊所现状分析报告当代社会,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小诊所作为基层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昆明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交通和商贸中心,拥有众多小诊所并且数量还在不断增长。
本文旨在分析昆明小诊所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小诊所的设施现状1.设备更新和维护情况:昆明小诊所普遍面临着设备老化和维护不及时的问题。
此举不仅影响了医疗效果,还给患者带来不便。
因此,小诊所应加强设备的更新和维护工作,提高医疗设备的可靠性和先进性。
2.环境卫生状况:部分小诊所的卫生状况不佳,存在污染和杂乱的问题。
这不仅影响了医疗工作的进行,还可能导致传染病的传播。
小诊所应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确保医疗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3.诊所空间利用率:昆明小诊所的空间利用率较低,存在着大量空闲空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
小诊所应优化空间布局,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二、小诊所的医疗服务现状1.医生队伍情况:昆明小诊所的医生队伍总体规模不大,且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一些小诊所缺乏足够的医生资源,导致看病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因此,小诊所应加大对医生的培养力度,提高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2.诊疗效率:部分小诊所的诊疗效率较低,患者需要等待的时间较长。
这不仅浪费了患者的时间,也增加了患者的负担。
小诊所应加强排队管理,提高诊疗效率,缩短患者等待时间。
3.药品供应情况:有些小诊所的药品供应不足,甚至出现药品短缺的情况。
这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也影响了小诊所的信誉。
因此,小诊所应加强药品管理,确保药品供应的稳定和充足。
三、小诊所的管理现状1.财务管理:小诊所的财务管理方式不规范,存在资金管理混乱和财务记录不精确的问题。
小诊所应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透明度。
2.人员培训与管理:部分小诊所缺乏专业人员培训和管理,导致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工作效率低下。
小诊所应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
诊所调研报告范文

诊所调研报告范文[调研报告]主题:诊所调研报告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对医疗资源需求也越来越高。
诊所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机构,具有许多优势,例如便捷、高效、经济实惠等,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诊所的服务现状和改进空间,我们进行了一次诊所调研。
本报告将介绍调研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二、目的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诊所的服务现状和问题,分析顾客对诊所的需求和期望,为进一步提升诊所的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三、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诊所调研。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对诊所的满意度、常见病症的就诊情况、对服务的期望等。
我们随机选择了10个诊所作为研究对象,并邀请了100名顾客参与调查。
四、结果1. 诊所的服务满意度:在100名参与调查的顾客中,50%表示对诊所的服务非常满意,40%表示满意,5%表示一般,5%表示不满意。
整体而言,诊所的服务得到了大部分顾客的认可。
2. 诊所的服务内容:参与调查的顾客表示诊所的服务内容较为齐全,包括常见病症的诊断和治疗、健康咨询、体检等。
与此同时,他们普遍认为诊所在专业性和细致度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3. 诊所的服务态度:顾客们普遍对诊所的服务态度表示满意,认为诊所的医生和护士都很亲切、耐心。
然而,个别顾客也提出了部分医务人员对待病人态度冷漠的问题。
4. 诊所的就诊体验:大部分顾客认为诊所设施整洁、环境舒适,排队等候时间较短,就诊流程较为顺畅。
然而,也有部分顾客反映就诊时等待时间过长、流程混乱的问题。
五、结论通过本次诊所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诊所的服务满意度较高,但仍有部分顾客对服务不满意,主要集中在服务的专业性和细致度方面,需要加以改进。
2. 诊所的服务态度得到顾客认可,但需注意个别医务人员对待病人态度冷漠的问题,应加强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技能培训。
3. 诊所的设施整洁、环境舒适,就诊流程较为顺畅,但也有部分顾客反映就诊时等待时间过长、流程混乱,需要优化诊所的管理流程和服务流程。
2024年私人诊所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私人诊所市场调查报告1. 简介本报告旨在对私人诊所市场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以了解其发展现状、市场规模、竞争态势以及未来趋势。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深入访谈和市场数据收集。
我们通过向患者、医生和行业专家发放问卷,进行结构化和定性分析,以获取全面的数据样本。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对市场的调研,收集了相关的市场数据和行业报告。
3. 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从调查结果来看,私人诊所市场在过去几年中持续增长,并且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稳定增长。
据我们收集的数据显示,私人诊所市场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0%,市场规模已经超过XX亿元。
这种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推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私人诊所提供了更加灵活和高品质的医疗服务,满足了人们对于高效便捷医疗的需求。
•个性化服务体验:私人诊所注重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和关怀,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并吸引了更多的患者。
•优质医疗资源:私人诊所通常配备了一流的医疗设备和专业医生团队,提供了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4. 市场竞争态势私人诊所市场存在一定的竞争压力,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公立医疗机构的改革:公立医疗机构改革推动了医疗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提高了公立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对私人诊所形成一定的竞争。
•市场准入门槛:私人诊所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导致市场上出现了一些质量参差不齐的私人诊所,影响了整个市场的声誉。
•市场集中度低:目前私人诊所市场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小型诊所,市场集中度较低,影响了市场的整体效益。
5. 市场前景与建议基于我们的调查结果和市场分析,我们对私人诊所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和建议如下:•私人诊所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需求将逐渐增加。
在市场竞争加剧的同时,私人诊所需要注重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升患者满意度。
•私人诊所应加强医疗团队建设,培养专业人才,提升核心竞争力。
•私人诊所还应加强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提高医疗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诊所调研报告

诊所调研报告诊所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诊所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在市场上逐渐兴起。
本次调研旨在探索诊所作为一种医疗服务模式的发展现状、特点和潜力,为相关机构和个人提供决策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获取了一定数量和广泛性的数据,从而能更全面地了解人们对诊所的认知和态度;通过个别访谈,我们与一些诊所的经营者和患者进行了交流,深入了解他们对诊所的看法和需求。
三、调研结果1. 诊所的特点调研结果显示,诊所作为一种医疗服务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便捷性:诊所一般位于居民区或商业区,距离居民和商业人群比较近,容易接近,就诊更为便捷。
(2)灵活性:诊所不受上班时间和预约限制,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求来就诊,较传统的医院排队就诊更为灵活。
(3)廉价:诊所具有较低的运营成本,医疗费用相对较低,适用于一些常见病和轻微病症的就诊。
2. 诊所的发展现状调研显示,诊所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如下:(1)增长迅猛:近年来,诊所数量快速增长,逐渐蔓延到各个城市和地区。
(2)服务品质参差不齐:由于市场监管不到位,一些诊所存在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对患者就诊产生了一定的风险。
(3)竞争激烈:由于诊所的快速增长,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品牌形象,是诊所经营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3. 人们对诊所的认知和态度调研数据显示,人们对诊所的认知和态度存在一定的差异:(1)认知差异:调查结果显示,有一部分人对诊所的特点和服务范围了解不深,认为诊所只适合处理一些常见病和轻微病症,对于一些复杂疾病、重大手术等则持保留意见。
(2)态度差异:一些受访者表示,诊所的便捷性和灵活性让他们很满意,可以更快地得到医疗服务,但也有一些人担心诊所的医疗质量和隐私保护问题。
四、调研结论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诊所作为一种医疗服务模式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诊所考察调研报告

诊所考察调研报告诊所考察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诊所在我们的社会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现阶段诊所的发展状况以及市场需求,我们进行了一次诊所考察调研。
二、调研目的1.了解目前诊所的经营模式和特点;2.分析市场需求和潜在竞争对手;3.找出诊所在服务质量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4.提出针对市场需求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方法1.实地走访:我们选取了本地较有影响力的几家诊所,进行了实地考察;2.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问卷,并随机选择了100名前来就诊的患者进行了调查;3.数据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和诊所的经营数据,对调研结果进行了分析。
四、调研结果1.经营模式和特点:在本地市场上,诊所主要提供综合医疗服务,其中常见的科室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等。
诊所的经营模式多样,有个体户诊所、连锁诊所和合资诊所。
其中,连锁诊所在市场份额上占据着较大比例。
2.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常见的健康问题和慢性疾病的治疗上。
竞争对手主要包括大型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其他诊所。
患者选择诊所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就医方便、医生的经验和服务质量。
3.存在的问题:部分诊所服务质量较差,医生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态度有待提高;诊所管理薄弱,对患者的信息保护和病历管理不到位;部分诊所设备陈旧,医疗技术水平相对滞后。
4.改进意见和建议:建议诊所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加强医生的培训和教育,完善信息管理系统,更新设备技术,提供更便捷的就医环境,提高患者满意度。
五、结论诊所作为基层医疗机构,在市场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且具有潜力和发展空间。
诊所应关注市场的需求变化,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以适应患者的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
六、参考文献1. 张三.诊所发展现状及前景[J].医学研究杂志,2020,31(1):23-25.2. 李四, 王五.我国诊所发展模式与实践探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8(11):31-33.。
开诊所调研报告

开诊所调研报告开设诊所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开设诊所是为了提供便捷、高效和贴近家庭的医疗服务,因此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开设诊所的相关情况,包括运营模式、服务范围、医疗技术和竞争格局等,以便为诊所的成功运营提供合理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两种方法进行数据收集。
1.采访法:我们通过面对面的采访方式对多个开设诊所进行访问,与医生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深入交流,了解诊所的运营模式、服务特点以及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等。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部分患者的访谈,以获得他们对诊所的评价和需求。
2.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向广大群众发放,收集了大量的反馈意见。
问卷主要涵盖了就医习惯、就医需求以及对诊所服务的评价等方面内容。
三、调研结果根据所采集到的数据和信息,我们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运营模式大部分诊所采用了门诊式的运营模式,提供常见病、慢性病和儿科等基本医疗服务,同时还提供一些常见的中医理疗和美容保健等服务。
诊所通常设有多个科室,每个科室安排相应的医生和护士。
2.服务特点开设诊所的最大特点是便利性和高效性。
诊所通常位于小区或商业区等人口密集的地方,方便患者就近就医。
同时,诊所的医疗服务一般比较快捷,可以预约就诊,减少等待时间。
3.竞争格局在调研中发现,开设诊所的竞争相对激烈。
尽管诊所的运营模式和服务范围可能有所差异,但在市场上库存在相对的竞争关系。
有些诊所通过提供特色服务和品牌营销等方式,来吸引更多患者,增强竞争力。
四、建议意见基于对诊所的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加强医生和护士的专业素养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增强诊所的竞争力。
2.拓宽服务范围:可以考虑引入更多专科医生和技术,扩大服务范围,提供更全面的医疗服务,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3.加强品牌建设:通过加大品牌宣传投入,提高诊所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加患者的选择意愿。
4.提供差异化服务:在服务品质和医疗技术之外,可以考虑提供一些差异化的特色服务,如智慧诊室、家庭医生等,以吸引更多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度|中国诊所情况调查报告导读:中国目前有接近20万家诊所的存量,大致10万家诊所的缺口。
从目前的形作者:涌来源:36Kr原标题:诊所疯狂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看医界”,每天都有料!好像都在开诊所,或者都在讨论开诊所。
曾经在医疗服务体系当中最不起眼的细枝末节,如今却登上了风口浪尖。
诊所是怎么忽然成了人们的宠儿?互联网医疗在诊所的蹿红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早期在线上商业变现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诊所被看成互联网医疗实现商业变现的路径。
后来当用户获取变得非常困难和昂贵之后,贴近基层的诊所被寄希望成为流量的入口。
再后来,丁香园创始人天天的观点把这种宠爱推向了新的高度,他认为,诊所、社区卫生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才是移动医疗发挥作用的真正场景。
可以明显感到,从商业化辅助工具,到重要流量入口,直到现在被视作承载移动医疗的基础场景,在互联网医疗的风口上,曾经在医疗服务中被视为“屌丝”的诊所,一步一步实现逆袭最终成为资本和创业者眼中“网红”。
实际上,诊所早已不仅是互联网医疗创业公司的布局重点,众多离开体制去自由执业的医生选择了开办个人诊所,大量各类上市公司纷纷紧诊所的布局,外资诊所也在积极开拓中国市场。
如果是这样,诊所其实不仅是医疗创业公司的“风口”,而是已经成为影响整个医疗格局的关键环节。
多年的口号“强基层”,能在诊所走红之后实现么?眼下的实际情况还是显得有些尴尬。
按照国家卫计委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16年4月份,全国诊所的数量将近19.8万家。
这个数据仅仅恢复到8年前(2007年底)的水平。
而且像天天的判断,即时是现在这个水平,中国诊所至少还有10万家的缺口。
所以,尽管围绕诊所建设的讨论声势浩大,但真正付诸实践的诊所要么刚刚起步,要么计划尚未落地。
而且,掣肘诊所发展的人才、患者、保险等瓶颈一直都存在。
尤其是诊所只能应对普通病、常见病、慢性病,对医疗体系的改变并不是根本性的。
所以,现在还真的没到乐观的时候。
1.政策合力在医疗这样的高管制领域,任何一个方面的突破都少不了政策上的改革。
通常看来,诊所的爆发得益于国家力推分级诊疗。
但这其实将问题简单化了。
社会办医新医改从最初启动时一直坚持鼓励社会办医。
早期的社会办医大都讨论的是社会力量如何举办医院,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等。
但社会办医一直面临“弹簧门”、高风险等问题,发展不起来。
况且,大多数办起来的民营医院定位中高端市场,属于“锦上添花”性质。
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医疗市场的竞争,但对于解决医疗资源的配置、合理就医秩序方面的作用十分有限。
其实在这个时候,国家的社会办医政策就开始鼓励举办诊所。
但受限于过往观念往往认为,诊所因为只能提供提供基本医疗服务,高定价没客源,低定价没利润,不进医保没活路,所以初期的资本并没有对诊所报以太大的热情。
分级诊疗后来,分级诊疗成为政策主流,资本和创业纷纷转而从这个趋势中寻找机会。
实际上,分级诊疗政策可以算作是“强基层”的扩充版。
整个政策的导向,也是通过增强基层的医疗服务能力,将患者引导到基层就医,从而形成分级就诊的秩序。
国务院的分级诊疗指导意见中,有两条直接针对诊所:大力推进社会办医,简化个体行医准入审批程序,鼓励符合条件的医师开办个体诊所,就地就近为基层群众服务;探索个体诊所开展签约服务。
但将诊所捧红的政策,并不仅仅只有这两句话。
支付政策包括诊所在的基层医疗机构发展欠佳,其实与按项目付费的支付方式不无关系。
因为在医生服务价值得不到价格体现的情况下,诊所能够开展的服务项目很少,很难获得高的经济收益。
所以从大环境来讲,支付方式的改革是基层医疗机构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
2011年,人社部63号文提出,适应基层医疗机构或全科医生首诊制的建立,探索实行以按人头付费为主的付费方式。
2016年人社部在三医联动的指导意见中强调,继续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快推进按病种、按人头等付费方式。
家庭医生应该说,所有的优惠政策紧密的聚焦在诊所上,家庭医生制度的出台功不可没。
因为家庭医生的倡导,意味着整个医疗服务观念的转变。
分级诊疗不仅是将患者治病从大医院转移到基层医院,而是要通过家庭医生制度,从疾病预防、健康管理便已经有人开始负责。
从已有的国际经验看,诊所是家庭医生的主要承载模式。
因为只有诊所能够深入到与人们生活最贴合的地方。
在7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家庭医生的指导意见中也清楚的提出,鼓励符合条件的非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含个体诊所)提供签约服务,并享受同样的收付费政策。
这便明确了中国的家庭医生制度需要社会办的诊所。
诊所设置诊所虽然规模小,但同样受到严格的管控。
诊所的建设也是需要严格的审批。
如何顺利拿到执照,一直是实体医疗机构建设方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
曾经有业人士跟我抱怨,其实不能说门槛特别高,主要是过程比较繁琐。
而随着医改对社会办医的推动,诊所的设置条件也一直在放宽。
早在2011年,原卫生部就在五个省市试点开办个体诊所。
后来在2015-2020年医疗服务规划纲要当中进一步明确提出,个体诊所等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实行市场调节的管理方式。
健康数据某种程度上,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应用给了诊所具备脱胎换骨的可能。
如果诊所的发展定位仍然是一个传统的基层医疗机构,那取得突破仍然很难,因为限制已有基层医疗机构的因素都会限制诊所的发展。
而有了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应用,智能硬件、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让诊所具备了突破的可能。
国务院关于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的指导意见中提到,发展居家健康信息服务,规网上药店和医药物流第三方配送等服务,推动一系列健康相关等产业发展;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基础,推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管理的一体化电子健康服务。
提供居家健康信息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诊所都是重要基础。
总结起来,诊所的火热虽然分级诊疗政策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实际上是一系列政策的演变给了诊所发展一个比较全面的良性空间。
2.四股力量中国目前有接近20万家诊所的存量,大致10万家诊所的缺口。
那么未来的方向就有两个:一个是整合、改造、提高存量诊所,提高它们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另一个就是兴建新的诊所,增加基层医疗服务供给。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至少有4股力量在抢占诊所市场。
互联网医疗开办线下诊所其实还是需要投入相当的资金,对于大多数起步不久的创业公司难以负担。
或者说,只有资金比较雄厚的互联网医疗公司,才有实力进入线下诊所。
而事实是,春雨医生、微医集团、丁香园、杏仁医生、妈咪知道、平安万家、强森医疗等拿到巨额融资的互联网医疗公司,都已经开始实施诊所布局。
(这是不是说明这个事儿大势所趋?)基于各家自身的发展特点,互联网医疗公司在诊所的布局上表现除了比较明显的差异。
比如春雨医生是与医疗机构的“合作模式”,就是传说中的“轻模式”;平安万家除了自建的旗舰诊所外,主要是以加盟的方式为主;丁香园、微医、杏仁医生、强森医疗、妈咪知道都是采用自建、自营诊所的方式(微医建设的其实叫全科医学中心)。
另外还有一些是已经有了线下诊所,之后积极应用互联网的方式运营。
这方面在中医诊所里比较常见。
比如曾刷新中医单笔最大额融资的中医诊所固生堂,就会积极应用受app开展支持轻问诊、挂号、诊后管理、诊后买药、随访等。
上市公司在8万亿的医疗健康大市场横空出世后,各路豪强便趋之若鹜。
而被视为抗周期、持久增长的医疗健康概念,更是成为各大上市公司讲故事、造概念最好的选择之一。
在2013年底,一度曾出现几十家上市公司“哄抢”医院的局面。
这一次在诊所市场兴起后,上市公司又展现出了惊人的布局速度。
以下做了一些初步整理:红日药业-投资3000万,建全疗程中医诊所医珍堂;通策医疗-三叶儿童口腔诊所,目前已经在、、义乌、等地落地;朗姿股份-收购晶肤医美,拟未来2年建设线下30家医美诊所;乐普医疗-构建三级心血管医疗服务体系,目前见1500家诊所,已建成200家;绵世股份-长生谷医疗拥有尤迈医学诊所控股权;宁环球-联合国ID健康集团合资建设医美诊所;康泽药业-旗下拥有良济堂中医诊所;江河集团-收购澳大利亚最锁眼科医院VISION,并引进其技术开发高端眼科很多;康恩贝-计划推进中医连锁诊所;华东医药-1家医疗美容诊所、3家健康体验馆和7家医院健康分馆。
这部分上市公司主要来自A股,还有一些来自港股的上市公司也在积极布局地的诊所市场,比如凤凰医疗(已拥有54家社区诊所)、联合医务(在港澳地区拥有600个服务点,又与凤凰医疗、周大福在地诊所建设上开展合作)、康健国际(拥有地区最大的医疗服务网络)。
前面这些上市公司的布局主要是直接从事诊所建设,或计划实施诊所建设。
还有一些上市公司做的是与诊所相关的业务,比如万方发展的“数字口腔项目”,将华西口腔医院与各诊所对接,提高各诊所的收入、医生水平以及声誉。
本土诊所&外资诊所在这波互联网医疗举办诊所之前,社会办医也已经催生了一波新型诊所,比如和睦家、美中宜和、卓正等都是在这个阶段开始兴建线下诊所。
与此同时,中国的医疗市场也逐渐向外资开放,越来越多的外资医疗机构进入中国。
比如来自新加坡的新宁(拥有3家线下诊所)和百汇(3家诊所、5家门诊),都已经先后在中国落地。
3.困难机遇其实,这4股力量建诊所都离不开的一股力量就是医生。
他们是这些诊所能够发展的核心要素。
那么医生开诊所的意愿如何?目前没有找到特别好的总体调查,不过名医辞职开诊所的新闻却时时见诸报端。
像于莺、朱岩就不用说了,最近的还有欧茜、裴洪岗、石迎辉、王斌胜等。
也许总体数量不多,但他们的举动可能会带来更广泛的影响。
不过,有人倒是专门针对中医执业医师开诊所的意愿做过调查。
在1581位被调查的中医执业医师中,住院医师占42. 50%,主治医师占36.12%,副主任中医师占15.69%,主任中医师占5.69%。
83%的受访者表示有独立或合伙开办中医诊所想法;还有82%受访者认为目前国中医诊所过少,1 1%受访者认为数量适中,7%受访者认为数量已经过多。
从这些现状可以看到,从开办诊所的群众基础角度来讲,虽然谈不上燎原之势,但星星之火肯定已经是有了。
而从诊所的专科上来看,目前综合诊所、口腔、儿科、眼科、医美、中医等几个方向是新建诊所比较多的领域。
新建的诊所无论来自这4股力量的哪一股,实际上都在努力探索与原有诊所不同的模式。
原有诊所基本上等同于社区药店了,主要就是开药的功能,药占比往往都要达到70%多。
而在过往接触的新诊所,他们往往都会强调自己提供的是医疗服务,而不是简单开药。
但是,想实现这样的目标并不容易,因为诊所仍面临着很多实际困难。
市曾经该地区的社会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状况做过一次调研,发现了几个方面的问题:人力资源总量较多,但质量较低、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
由于多地点执业政策落实情况不好,护士、药师士、检验技师士、影像技师士等人才比较缺乏,医护比“倒置”现象严重,基层医疗机构辅助科室功能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