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8课 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教案 川教版 (2)
秋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word教案
———川教版第二单元第 8 课 课题
《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
铜梁实验中学
授课 教师
课型
新授课 2016 年 11 月 3 日
地点
邓 晶
时间
(1)识记与理解: 1、理解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进步的标志; 2、记住变法的时间,理解变法的原因、主要内容和作用; 3、了解都江堰的构造和作用; (2)能力与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培养学生分析、提取及概括图片有效 信息的初步能力; 2、通过组织课堂讨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掌握 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初步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商鞅之死,体会变法的曲折与艰辛; 2、通过都江堰构造和作用的学习,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 智慧。
[课堂导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初步学会识图
由战国时代的特点“乱”和“变”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观看视频 学生思考
一、秦国崛起之政治篇——制度更新 (一)变法原因——为何变? 播放视频《百家讲坛》商鞅变法的背景。 结合视频、课本图片以及辅栏“读读”,通 过启发式教学解决变法原因。 (二)主要内容——怎么变? 1、 教师抛出问题,学生“小组合作—讨论 交流”解决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2、教师点评升华,解决教学重难点 (1)播放故事《一个奴隶主的烦恼》,解决 “改革土地制度”的难点; (2)播放视频《军功爵制》感受秦军的战斗 力; (3)通过动态图示的演示,解决“迁都、县 制、编制户口、连坐”等问题。 (三)变法作用—怎么样? 出示史料让学生结合教材理解变法的作用。 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习意识。 二、秦国崛起之经济篇——兴修水利 1、出示地图,认识巴国、蜀国的地理位置。 2、播放视屏《都江堰》,学生自主学习。 3、通过师问生答的方式解决疑惑。 三、秦国崛起之军事篇——军事角逐 由于本篇不是教学重点,因此通过展示地 图,了解长平之战即可。
【2019-2020年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商鞅变法教案 川教版
【2019-2020年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商鞅变法教案川教版【课程标准】知道战国七雄的史实,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教学目标】识记和理解:记住商鞅变法的时间,秦国七雄的地理方位。
理解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进步的特点,了解秦孝公的继位和商鞅到秦国,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对秦国的影响。
能力与方法:通过对战国时期生产力进步的概括,培养分析历史图片和概括有效信息的能力。
通过对秦孝公、商鞅等历史人物的了解和评价,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初步能力。
通过对商鞅变法内容和影响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课堂讨论、比较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战国时期的相关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通过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变法遭遇阻力的学习,培养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情感,认识到改革也是需要勇气、需要付出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
难点:1、对战国时期生产力进步的理解。
2、对商鞅变法内容的理解。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学生读课文引言2.教师引入:在春秋及战国初期,秦国并不是一个强国,而是落后于其它各国。
但是到了战国后期,秦国成为了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
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6课的内容,探求秦国的强国之路。
二、新课讲授(一)秦孝公求贤1、观察教材44、45页的三幅图中,你可以得到那些有效的信息?说明什么问题?后归纳,讲解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的趋势。
2、阅读。
秦孝公为什么“求贤”?结果如何?补充商鞅与守旧贵族的辩论。
(二)、商鞅主持变法1、归纳:为什么要变法?师生介绍如何开始变法?2、细读教材,找出是如何变法的?引导分析:改变了什么法?确定了哪些新法?损害了什么人利益?什么人获利益?为什么要这样变?会产生什么影响?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师生小结。
3、变法内容中,你认为那一条最重要,为什么?4、法令中那一条对今天的政治生活影响最大?(三)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1、在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变法带来的变化?2、朗读教材,落实在书上。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课件2川教版
二、都江堰的修建
战国时期秦国蜀守 李冰修筑的水利工程。
作用:防洪、灌溉
影响:使成都平原成为 “天府之国”,今天仍 发挥着巨大作用。
李冰石像
都江堰
三、秦国的强大
长平之战表明,秦军已具备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实力。
课堂小结
秦孝公求贤 商鞅主持变法
秦国的变化
1.战国前期铁器普遍使用和牛耕推广 2.秦孝公变法的原因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 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
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讨论:查阅商鞅变法的相关资料,说说商鞅 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为什么?
成功。
判断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是:改革的目 的是否实现,改革是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
因为商鞅变法有利于建立和巩固封建制 度,也推动了秦国生产力的发展。即使后来 商鞅被处死,但他的改革仍然达到了最初的 目的,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 不断加强,并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 家,因此说商鞅变法取得了成功。
1.商鞅变法的时间 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1.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 2.都江堰的修建 3.长平之战
随堂训练
D 1.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有重要影响的是(
)。
A.允许土地私有
B.重农抑商
C.实行“连坐法”
D.推行县制
A 2.战国前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
A.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B.农业技术的进步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农业产量的提高
B 3.商鞅变法的时间是在(
)。
A.公元前359年 B.公元前356年 C.公元356年 D.公元359年
合作探究 一、商鞅变法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商鞅变法教案川教版
第8课商鞅变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在掌握和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商鞅变法的成败,以掌握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解决”历史问题,再实践前人的创新过程的探究式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培养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和难点]本课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本课难点:封建社会的形成。
[教法学法]分组导学,学生自学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我国春秋、战国相关多媒体、形式图。
[课前准备]教师查阅书籍、报刊、网站等,收集相关资料。
了解学生的准备情况以便能及时、准确地对学生的资料作出评价、指导。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春秋战国时代也是一个大变革时代,让我们了解当时的改革是怎样推动社会进步的。
讲授新课:通过学生角色[奴隶、统治者、新兴地主]扮演,展现大变革的时代背景。
1.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水平提高。
奴隶生产积极性不高。
2.奴隶主大量开垦私田,改变剥削方式,成为新兴地主。
3.统治者统治面临危机。
[“公田不治”诸侯争霸]讨论问题:假如你是当时的统治者,怎样解决这些社会问题?通过学生讨论,得出结论,要变法改革。
指出当时各国都进行了变法,提问最彻底的变法在哪国?引出秦国商鞅变法。
二组同学介绍商鞅。
[以多种形式展示]商鞅最主要的功绩是变法.,那么变法的具体情况怎样?讨论:假如你是商鞅,你会采取什么措施?学生讨论,制定变法措施。
用多媒体展示商鞅变法内容。
1.背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奴隶主将新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这些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们成为农民。
2.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
3.变法的内容,课本把它归纳成为三条。
(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2)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3)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教学设计川教版
《商鞅变法》一、课标要求:1、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2、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结局和历史作用;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培养学生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2、过程方法:运用多媒体展示材料学习本课内容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变法前商鞅舌战旧贵族,勇于和旧势力进行斗争;变法中奖罚分明,不畏强权,坚决处罚纵容太子犯法的旧贵族;秦孝公死后,旧势力反扑,商鞅被车裂而死,但秦法未亡等史实,使学生明确变法是不同阶层利益的再分配,充满着矛盾和风险,商鞅不畏强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教学重点]1、分析和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2、认识商鞅变法特点及历史影响。
[教学难点] 认识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进一步认识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从而认识改革的曲折性。
[教学准备] 课前将学生进行分组并布置预习、Powerpoint教学课件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一年,前后109年之间,秦同东方六国共作战65次,获取全胜58次,斩首129万,拔城147座,在攻占之地共建立了14个郡。
秦军事如此辉煌得益于商鞅变法。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一下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结合材料思考,商鞅生活在一个怎样风雷激荡的时代?1、(给出材料)复习提问,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
总体描绘:大变革、大转型(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经济:铁器牛耕出现,生产力水平提高,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出现;政治: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霸,各国变法;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兴起,士人阶层崛起;文化:百家争鸣。
2、(给出材料)分析秦国因素。
3、(图片)分析变法的其他因素。
最后,总结:时代特征:大变革、大转型(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经济、政治、阶级、文化秦国因素:秦国落后于其他六国。
个人因素:(1)秦孝公发布《求贤令》,广纳贤士,变法图强。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8课 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名师教案 川教版
第8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1教学目标课标要求: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教学目的:识记和理解:记住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商鞅开始变法的时间和变法的主要措施,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及意义。
能力和方法:通过分析商鞅变法原因,措施,影响以及变法成功的原因,培养和提高分析能力。
采用讨论的形式,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商鞅变法的必然性及意义。
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会商鞅变法的过程和意义,使学生认识到任何观念、制度、政策都要随时代的发展而改革,正确对待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改革。
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并适时对学生进行不畏困难、追求真理、进取创新等良好品格的教育。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商鞅的评价教学难点:改革派和保守派的观点分歧;商鞅变法的某些措施的含义及作用4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导入(3分钟):课前放音乐《幽灵盛典》点缀后面要放的《五马分尸》同学们好!很高兴能与大家共同完成今天的学习,和老师一起来比一比这个动作(V)找找默契,非常好!当我们翻开过去的历史,听闻酷刑,不寒而栗。
请同学们带着平常心态观看这触目惊心的一幕。
播放视频学生观看32秒钟,表情:摇头说,惨啊,真的是太惨了,血腥!这就是我们古代刑罚中常说的五马分尸,也就车裂,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位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改革家曾遭此刑,他是谁呢?(生答,),那为什么他会受此刑呢?这就要追朔到他的那场变法,今天我们就共同来探讨一番,让我们一起回到两千多年前七雄纷争的战国时代吧!请同学们打开书44页我们共同学习第8课商鞅变法。
同学们,今天的学习我们以商鞅变法为核心,围绕以下3个问题展开:为什么“变”?怎么“变”?“变”的结果怎么样?快速解剖教材从44页至47页浏览一下,实际上这3个问题分别指的是哪一些?看哪一位同学表现最积极?学生:指出三个教材子目即给予大力鼓励。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教案 川教版
第8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1教学目标课标要求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2重点难点学习重点1.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学习难点2.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和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3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课堂导入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成功的一次变法,它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奠定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基础,商鞅变法的成功之处在哪里?又为什么能够成功是本课的任务。
活动2【活动】课前预习一.商鞅变法的背景:1.商鞅变法的大背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1)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崛起,宗法分封制破坏,社会转型(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产生。
新兴阶级日益壮大。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
(3)社会(军事):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
战争的需要是改革的直接动力。
(4)思想:百家争鸣中法家学说成为改革的思想武器。
2.商鞅变法的原因:(1)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以富国强兵,称霸诸侯(2)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客观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
(3)秦孝公希望建立功业,广纳贤才,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
(4)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
二.商鞅变法的措施及其作用:措施内容影响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承认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允许自由买卖土地,废除了井田制,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推动了地主制经济的发展。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稳定了国家财政,增强了国家实力。
但是重农抑商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统一度量衡为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经济领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秦国经济的发展。
加强集权的政治改革严格什伍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保证了社会统治秩序,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使政府能切实有效的行使权力,同时使秦国在争霸战争中的兵源得到可靠保证普遍推行县制县制成为新的政体制度,而国君直接任免官员使从地方到中央的政治、经济、军事权利集中于国君一人,强化了中央集权。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商鞅变法教案 川教版
第8课商鞅变法【课程标准】知道战国七雄的史实,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教学目标】识记和理解:记住商鞅变法的时间,秦国七雄的地理方位。
理解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进步的特点,了解秦孝公的继位和商鞅到秦国,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对秦国的影响。
能力与方法:通过对战国时期生产力进步的概括,培养分析历史图片和概括有效信息的能力。
通过对秦孝公、商鞅等历史人物的了解和评价,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初步能力。
通过对商鞅变法内容和影响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课堂讨论、比较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战国时期的相关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通过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变法遭遇阻力的学习,培养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情感,认识到改革也是需要勇气、需要付出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
难点:1、对战国时期生产力进步的理解。
2、对商鞅变法内容的理解。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学生读课文引言2.教师引入:在春秋及战国初期,秦国并不是一个强国,而是落后于其它各国。
但是到了战国后期,秦国成为了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
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6课的内容,探求秦国的强国之路。
二、新课讲授(一)秦孝公求贤1、观察教材44、45页的三幅图中,你可以得到那些有效的信息?说明什么问题?后归纳,讲解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的趋势。
2、阅读。
秦孝公为什么“求贤”?结果如何?补充商鞅与守旧贵族的辩论。
(二)、商鞅主持变法1、归纳:为什么要变法?师生介绍如何开始变法?2、细读教材,找出是如何变法的?引导分析:改变了什么法?确定了哪些新法?损害了什么人利益?什么人获利益?为什么要这样变?会产生什么影响?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师生小结。
3、变法内容中,你认为那一条最重要,为什么?4、法令中那一条对今天的政治生活影响最大?(三)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1、在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变法带来的变化?2、朗读教材,落实在书上。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教学设计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商鞅变法的背景、商鞅变法的内容、商鞅变法的影响以及秦国在商鞅变法后的崛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商鞅变法对秦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秦国在变法后的强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已经学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对当时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及其影响可能还不太清楚,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深化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掌握秦国在商鞅变法后的崛起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商鞅变法对秦国社会发展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商鞅变法的历史评价能力,认识商鞅变法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四. 教学重难点1.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及其影响。
2.秦国在商鞅变法后的崛起过程。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商鞅变法对秦国社会发展的作用,以及秦国在商鞅变法后的崛起原因。
3.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历史事件,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商鞅变法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文字、动画等,以便于教学演示。
3.历史资料:收集与商鞅变法相关的历史资料,以便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回顾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影响。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适时给予学生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商鞅变法对秦国社会发展的作用,以及秦国在商鞅变法后的崛起原因。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给予评价。
4.巩固(5分钟)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商鞅变法的影响。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课件(共28张PPT)
问题一:原来500 人耕种的土地现在 只需300人就够了, 剩下的200人我该 让他们做什么呢? 我富 有了,私田面积越来越大, 奴隶们劳动强度更大了。他 们怠工、逃跑、破坏工具。 这可大大影响了我的收成, 我该怎么办呢?
战国时期,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 的推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显著的 提高,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P47,想想:长平之战对战国形势发展的影响? 这场战争,秦军取得了巨大胜利。赵国经此 一役元气大伤。战后,各国无力与秦国对抗。大 大地加速了秦统一中国的进程。
P48,战国后期秦军战无不胜的原因有哪些?
①秦国的商鞅变法,使秦国一跃成为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 家。 ②秦国的军力、军备的强大。 ③重用人才是秦国的一贯策略,一大批人才投奔秦国而去, 成为秦国一统天下的重要人才支柱。 ④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兴修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秦军 粮草充足。 ⑤统一是大势所趋,统一符合人民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潮 流,是民心所向。
加强了对社会的控制
1.哪一措施沉重地打击了旧贵族的利益? 奖励军功 2.哪一措施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承认土地私有 3.哪一措施对后世中国影响深远,沿用至今? 推行县制
(三)商鞅变法的影响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性质: (最全面、最彻底的一次改革)
①政治上:旧制度废除,新制度建立,秦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②经济上:国家富裕 ③军事上:军力增强
统治者(秦孝公)的支持
取信于民
指导思想正确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
启示:改革应顺应时代潮流,不怕困难,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二、都江堰的修建 (一)秦灭巴国和蜀国,设置巴郡和蜀郡。 (二)都江堰的修建 修建者: 蜀郡守李冰 地 点: 成都附近的岷江 时 间: 战国后期 特 点:选址合理、设计科学、无坝引水、自流灌 溉、工省效宏。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
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商鞅变法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2、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3、难点:商鞅变法的特点。
一、知识回顾: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面临着怎样的大变革;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的变法代表、人物及主张;3、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二、检查预习:课本P18—P21;1、变法目的:实现____________,在兼并战争中占得优势,以巩固统治。
2、变法措施:(一)富国之举: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强兵、加强集权之举: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导入:咯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在商鞅变法的诸多措施中,最能从根本上动摇旧体制的是什么?说明你的理由。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教案川教版
第8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1教学目标课标要求: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教学目的:识记和理解:记住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商鞅开始变法的时间和变法的主要措施,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及意义。
能力和方法:通过分析商鞅变法原因,措施,影响以及变法成功的原因,培养和提高分析能力。
采用讨论的形式,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商鞅变法的必然性及意义。
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会商鞅变法的过程和意义,使学生认识到任何观念、制度、政策都要随时代的发展而改革,正确对待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改革。
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并适时对学生进行不畏困难、追求真理、进取创新等良好品格的教育。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商鞅的评价教学难点:改革派和保守派的观点分歧;商鞅变法的某些措施的含义及作用4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导入(3分钟):课前放音乐《幽灵盛典》点缀后面要放的《五马分尸》同学们好!很高兴能与大家共同完成今天的学习,和老师一起来比一比这个动作(V)找找默契,非常好!当我们翻开过去的历史,听闻酷刑,不寒而栗。
请同学们带着平常心态观看这触目惊心的一幕。
播放视频学生观看32秒钟,表情:摇头说,惨啊,真的是太惨了,血腥!这就是我们古代刑罚中常说的五马分尸,也就车裂,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位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改革家曾遭此刑,他是谁呢?(生答,),那为什么他会受此刑呢?这就要追朔到他的那场变法,今天我们就共同来探讨一番,让我们一起回到两千多年前七雄纷争的战国时代吧!请同学们打开书44页我们共同学习第8课商鞅变法。
同学们,今天的学习我们以商鞅变法为核心,围绕以下3个问题展开:为什么“变”?怎么“变”?“变”的结果怎么样?快速解剖教材从44页至47页浏览一下,实际上这3个问题分别指的是哪一些?看哪一位同学表现最积极?学生:指出三个教材子目即给予大力鼓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记住战国前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商鞅变法开始时间及其主要内容;知道都江堰水利工程。
2.过程与方法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和给秦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从历史图像和历史文物中提取有用信息以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对商鞅进行评价;认识重大人物在进程中的作用,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2)通过学习江堰水利工程的建造,对李冰进行评价;认识重江堰水利工程对成都平原的作用,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重点:1.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2.都江堰的作用【教学难点】1.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2.都江堰的构造和作用【教学方法】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图示分析法等。
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商鞅变法、江堰水利工程的资料,并加以整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课件展示:关于徙木立信的图片。
见第2张PPT。
教师讲述:关于徙木立信的故事,提问商鞅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见第3张PPT。
学生讨论:通过使人搬动木头而树立威信,即通过某种手段树立典型,而使公众信服。
过渡:使公众信服以后开始变法。
大家开始学习商鞅变法2、讲授新课:本课共学习个板块:商鞅变法都江堰的修建秦国的强大第一篇章:商鞅变法教师讲述: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主要表现为战争,二是“变”,那些变呢?见第6张PPT。
课件展示:各国变法的图片,见第7张PPT。
教师补充:战国时期的变法有:燕--乐毅改革:魏--李悝变法;楚--吴起变法;秦--商鞅变法等等。
那为什么这是各国要变法呢?学生讨论:分组合作学习,得出结论: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见第8张PPT。
那秦国为何急忙要变法呢?学生讨论:分组合作学习,得出结论:秦国落后挨打,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发布求贤令。
见第8张PPT。
教师补充:商鞅应召变法。
学生自学:-商鞅变法--目的、时间、支持者。
见第9张PPT教师提问; 请同学们分别代表四个不同的阶层,谈一谈你对商鞅变法是顶还是踩?说出你的理由。
见第10张PPT学生:分组讨论,学习内容后回答。
见第11张PPT结论: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废除了旧制度,有利于地主经济发展。
--- 地主顶奖励农耕------发展农业经济增强国力(国富)-----农民顶。
奖励军功------废除贵族特权,加强战斗力-----士兵顶、-旧贵族踩。
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教师补充:《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
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见第12张PPT教师提问:那么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呢?见第12张PPT教师补充:否成功的标准是--改革的目的是否实现,改革是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学生合作学习:因为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生产力的发展,使秦国国力空前强大。
即使后来商鞅被处死,但他的改革仍然达到了最初的目的,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并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因此说商鞅变法取得了成功。
故后人言:商君虽死,秦法未败。
见第12张PPT。
教师提问: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见第13张PPT。
学生分组合作学习:1.统治者秦孝公的支持2.广大人民的支持3.顺应历史发展潮流4.变法措施适宜5.商鞅取信于民教师发问:从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你应该得出什么启示?见第14张PPT。
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怕困难,勇于创新。
见第14张PPT。
第二篇章:都江堰的修建课件展示:都江堰远景图。
见第16张PPT。
教师补充:5·12汶川大地震给四川等地造成了巨大破坏,但是位于成都平原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基本完好。
闻名于世的都江堰是什么时期由谁主持修建的?它对当时的社会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导入新课。
见第17张PPT。
学生自学:学生看课本回答以下知识点。
1.时间:________年2.人物:秦国蜀郡太守__________3.地点:成都附近的__________师生总结:知识点见第18张PPT。
课件展示:带有标示的都江堰远景图。
见第19张PPT。
课件展示:分水鱼嘴-----“鱼嘴”伸入岷江中,使岷江水从两边分流,右边的外江(岷江主流)用于分洪,左边的内江用于灌溉。
了解它的功能。
见第20张PPT。
课件展示:宝瓶口------ 在“鱼嘴”的下游,人们凿开玉垒山,打开内江通路。
即是人们所称的“宝瓶口”。
宽20米、长80米。
内江之水通过宝瓶口引入支流、渠道,用来灌溉广阔的川西平原。
了解它的功能。
见第21张PPT。
课件展示:飞沙堰-----“飞沙堰”是都江堰的泄洪排沙设施。
夏季发水大时,内江的水可以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保证内江灌溉渠免受水灾。
了解它的功能。
见第22张PPT。
师生总结: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修筑的水利工程-----特点、作用、影响。
见第23张PPT。
结论:特点------选址合理,设计科学,无坝引水,自留灌溉,工省效宏。
作用:防洪、灌溉、运输。
影响: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秦国实力进一步增强。
今天仍发挥着巨大作用。
第三篇章:秦国的强大教师提问:秦国强大的原因是什么?见第25张PPT。
学生归纳:1、商鞅变法发挥着长久的积极效应;2、都江堰的功能及作用。
教师提问:秦国的强大表现呢?见第25张PPT。
学生归纳:1、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粮食充足。
2、政权相对稳定,官吏办事效率较高。
3、军队数量庞大,训练有素,长平之战表明,秦军已具备统一全国的实力。
课件展示: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见第26张PPT。
拓展探究:学生甲说,坑杀赵国四十多万降卒,秦将白起手下至少要有八十多万人。
他上哪儿找那么多人?由此看来,史书记载未必可靠。
学生乙说,长平之战,秦将白起坑杀赵国降卒四十多万人,真够很毒的﹗请问他们谁说的有道理?学生分组合作讨论:长平之战,赵军被围46天,已丧失了战斗力,秦将白起坑杀赵国四十多万降卒是完全可能的。
这也反映了战国时期战争的残酷性。
当然,也不排除史书记载有误或夸大的可能。
但在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史书记载有误的情况下,只能采取认可的态度。
见第27张PPT。
3.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商鞅变法,了解变法的背景、目的、时间、人物、内容、作用;也学习了李冰修建的都江堰,应了解它的构造、功能、影响。
从而明白秦国强大的原因。
师:史海扬帆的时候到了。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史海扬帆。
练习:1、战国时期,使秦国能够最终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的事件是( ).A.商鞅变法 B.李悝变法 C.管仲改革 D.秦孝公改制答案:A2. 1912年,毛泽东同志在《商鞅徙木立信论》中指出:“商鞅之法,良法也……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商鞅之法”不包括( ).A.颁布均田令B.奖励耕战C.承认土地私有D.推行县制答案:A3.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
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
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V ).A.加强刑罚B.奖励生产C.推行县制D.奖励军功答案:D4、《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
”这段材料说明()。
A.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奴隶主贵族利益 B.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C.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 D.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会付出沉重代价答案:D5、材料一:“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商鞅材料二:秦孝公即位后,深感秦国落后挨打、被他国鄙视是莫大的耻辱,决心改革内政,变法图强。
于是他发布求贤令,招揽优秀人才。
商鞅得到消息,便来到秦国。
1、材料一商鞅的话表明他的什么主张?2、材料二中包含了变法的哪些原因?答案:1、主张变法。
2、(1)秦国相对落后(2)秦孝公决心改革内政,变法图强4、感情提升(1)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对商鞅进行评价;认识重大人物在进程中的作用,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2)通过学习江堰水利工程的建造,对李冰进行评价;认识重江堰水利工程对成都平原的作用,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5. 布置作业(1)2000年11月,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请你谈谈其理由。
2. 做同步学习【板书设计】背景目的商鞅变法时间、人物内容作用商鞅变法与修建构成秦国的强大都江堰功能影响秦国的强大【教学反思】教学环节方面:根据教学内容整合了两个板块:(一)商鞅变法(二)都江堰。
(三)秦国的强大三个板块都使用大量的历史图片资料,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采用了小组讨论、上台展示等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
不足方面:学生的参与度较广,但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努力。
学生回答问题时,有点不自信,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努力。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