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教案及教学反思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2.19 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名师教学设计 川教版
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教学内容南朝与北朝;江南地区在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以及江南地区商业的繁荣;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方案等。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南北经济的发展。
(2)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2)收集历史典故和历史成语,更好地了解历史。
(3)通过创设情境采用访谈的方式,概括南方经济的表现,提高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人口南迁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2)学习孝文帝改革创新的精神。
(3)了解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认识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分析南方经济的发展的原因和表现,北方民族的交融,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的家人有没有在外地城市上班、经商的?主要在哪些城市呢?学生回答教师:同学们说的城市大多位于南方,这说明南方经济相对较发达。
可以说南方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今天我们就回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了解当时南方经济发展的情况。
【讲授新课】一、南朝与北朝教师介绍从东晋以来历史的发展。
同时让学生阅读课本。
宋:420年,刘裕废东晋皇帝,自己称帝,改国号为宋,仍以健康为都城。
南朝:宋统治结束后,齐朝梁朝,陈朝相继统治我国南方,历史上合称这四个王朝为南朝(420-589)。
北朝:439年,强盛的北魏统一北方,十六国时期结束。
534-535年,北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
后来,东魏西魏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北周又统一北方。
581年北周覆亡。
因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都在北方,历史上称为“北朝”。
二、江南地区的开发学生活动:学生分组就“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讨论,教师以游客的身份访谈。
多媒体展示成果:能够得到开发的原因:江南地区气候适宜。
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1、农业(1)开辟湖田(2)改进耕作技术(3)兴修水利(4)农作物品种增多2、手工业(1)纺织业:蜀锦(2)冶铸业:灌钢法(3)制瓷业:青瓷(4)造船业:吴国的船队到达夷州(今台湾)3、商品经济(1)商品经济初步发展(2)城市繁荣:建康三、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从拓跋珪传到第六代时,又出了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卓越人物,即孝文帝拓跋宏。
七年级历史上册《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教案、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南方经济发展与北方民族融合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2.教学实施: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历史地图、图片、文献等资源,详细讲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表现及其影响,以及北方民族的融合过程。在此过程中,注重讲解与引导相结合,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章节内容。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针对南方经济发展与北方民族融合的相关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教学实施:教师提出讨论问题,如:“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北方民族融合的过程是怎样的?”等,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案例分析:提供1-2个与南方经济发展与北方民族融合相关的历史案例,要求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关键信息,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5.小组合作:鼓励学生课后分组,共同完成一份关于南方经济发展与北方民族融合的研究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影响及启示等。此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研究能力和历史思维。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南方经济发展与北方民族融合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2.难点:
(1)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其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具体表现。
(2)北方民族融合的过程及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民族关系,培养民族团结意识。
(二)教学设想
2.让学生了解南方经济发展与北方民族融合过程中,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互助合作,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团结合作的价值观。
七年级历史上册《南方经济的发展》教案、教学设计
3.教学方法:采用归纳总结法,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南方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特点及其影响,特布置以下作业:
1.必做作业:
(1)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旨在测试学生对南方经济发展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3.拓展作业:
(1)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采访家人或亲友,了解他们对南方经济发展的认识和看法,以访谈录的形式记录下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
(2)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历史知识竞赛、讲座等活动,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4.个性化作业: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作业。例如,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深入研究南方经济发展背后的历史人物、事件;对地理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地理环境因素等。
2.教学内容:
(1)选择题:测试学生对南方经济发展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简答题:培养学方法: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提高。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2.教学内容:
(1)总结南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原因及其影响。
此外,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对于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认识不足,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克服困难,树立自信心,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南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案
第19课《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一、新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二、内容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朝政权更替、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四部分内容通过论述前秦和北魏这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不同的统治措施及结果,凸显民族交融的历史潮流。
316年,西晋灭亡,国家重新陷入分裂。
北方进入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时期,先后经十六国和北朝时期。
十六国时期各少数民族政权彼此攻战,原有民族格局被打乱,各民族间差异逐渐缩小,民族交融向前发展。
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逐渐形成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
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后,原有民族习俗难以适应先进文明地区的统治形势。
社会内部矛盾重重,特别是民族隔阂与偏见导致民族矛盾尖锐。
如何化解民族矛盾,成为维护和巩固统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前秦淝水之战的失败,除了苻坚个人因素和人民厌战之外,更重要的因素在于境内充满民族矛盾。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顺应民族交融趋势,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促进了北方地区民族大交融。
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吸收借鉴少数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的汉化,共同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1.了解淝水之战的基本史事及北方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时空观念、唯物史观)2.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措施,并能够正确评价其改革;(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结合史料,了解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表现,理解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增强民族认同感,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史料实证、家国情怀)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展示图片:嘉峪关魏晋墓“吃烧烤”砖画及烧烤美食图片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喜欢吃烧烤吗?但你有没有想过,烧烤这项美食也是民族交融发展下的产物呢?其实最开始时把食物放在火上烤的烹饪方法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习俗,但是他们的做法很简单,就是直接在火上烤熟,加盐就可以了。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教学设计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
本课主要内容是讲述我国南方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繁荣和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教材通过生动的叙述,展示了南方地区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繁荣发展,以及北方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与碰撞。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我国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南方经济的发展和北方民族的交融这一主题,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南方地区的历史背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南方经济的发展和北方民族的交融对我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南方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繁荣,以及北方民族的大融合;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南方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繁荣和北方民族的大融合;2.教学难点: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对我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南方经济的发展和北方民族的交融;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例,分析南方经济的发展和北方民族的交融对我国历史的影响;3.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4.合作探究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南方经济的发展和北方民族的交融;3.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南方地区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南方地区的印象,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说课稿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是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我国南方地区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与北方民族的交融情况。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南方地区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以及北方民族对南方地区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既有历史背景的介绍,也有具体案例的分析,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
二. 学情分析根据我对学生的了解,他们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民族的基本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南方经济的发展和北方民族交融的具体内容,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这一时期的历史现象。
同时,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我在教学中给予充分的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南方地区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与北方民族的交融情况,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对于历史事件的认知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民族的认同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情况。
2.教学难点:对于南方经济的发展和北方民族交融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分析问题。
同时,我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南方地区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南方地区的印象,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授新课:分别从南方经济的发展和北方民族的交融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川教版(最新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9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
④南朝
D.①④
3.关于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改革都获得了成功
C.改革进展都很顺利 4.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C B.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D.都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 ) C B.掌握最高权力 D.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
A.改革措施行之有效
C.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最新.川教版·七年级上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第19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与 北方民族的交融
情境引入 合作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情境导入
孝文帝像
在中国古代,换姓改名非同小可,对皇帝来说尤其如此。但北魏 孝文帝却将自己的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他的这一举动,当时震 动朝野,带来广泛的社会影响,后来成为民族融合的佳话流传至今。
江南地区 的开发
1.朝代更替
2.合称南北朝 1.原因
2.表现
1.原因
北魏孝文帝 改革
2.措施
3.影响
随堂训练
B A.由南向北 B.由北向南 C.由东向西 2.下列朝代都曾以建康为都城的是( D )。 ①东晋 ②西晋 ③西汉
1.我国是大豆的故乡。大豆在我国的传播方向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
二、江南地区的开发
请同学们阅读地图,指出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找 出南北方的两条大河
秦岭
淮河
思考:为什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 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 1、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 2、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经验。 • 3、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南迁的北方人民 和当地的汉族、少数民族共同开发南方。) • 4、南方统治者大多重视发展经济。 • 5、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教学设计】《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川教)
《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宿州市埇桥区杨庄中心学校 苏凤本课是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的第19课。
该主题讲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民族关系等方面的重要内容,时间跨度从公元220年到公元581年。
从时代上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介于秦汉和隋唐这两个统一时期的中间时期,即合久必分的分裂动乱阶段,但分久必合的统一融合趋势也比较明显。
学习本课重点把握江南地区的进一步开发和孝文帝改革这两个课时的内容。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南方经济的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2.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理解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南方经济发展史实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2.通过对孝文帝改革影响的讨论,提高学生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评价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社会安定、地区之间的交流和民族团结对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树立维护社会安定、加强各民族团结的观念。
2.通过学习孝文帝锐意改革的史实,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和突出表现。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民族融合的含义;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融合的进程的理解。
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
导入新课:课件展示《忆江南》江南在白居易的心中美如画,今天就让我们乘着美妙的歌声进入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
去看看江南的发展。
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1.知道:南北朝的更替。
2.了解:人口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3.理解: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学习新课:(展示PPT)请大家观察地图,结合教材114-115页内容,回答什么是南朝?什么是北朝?纵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它的政治特点是什么呢?分裂。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word教案
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替,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情况及原因,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通过了解北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和分析改革的具体内容,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件进行考察,从中华民族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地位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梳理南北朝这段错综复杂的历史过程,用点线结合的方法理顺历史头绪,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时序,并初步提高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的能力。
分析综合概括江南地区开发和北方民族走向大融合的原因、进程和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北魏孝文帝改革,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改革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并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和北孝文帝改革是本课重点,南方开发的原因和北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是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我国饮食有南米北面,房屋南敞北实,说话南细北爽,性格南柔北刚等,那么在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有什么特点呢?今天学习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
新课教学:一、南朝与北朝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14到P115,淝水之战后我国南北方地区先后现哪些政权割据立。
教师展示从东汉到南北朝的演变历程。
学生记住南朝的都城是建康。
二、江南地区的开发①引导学生思考P115想一想: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的主要原因?a江南社会相对安定。
b北人南迁,增加了江南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经验。
c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
d江南统治者大多重视发展经济。
e江南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足无霜期长适宜水稻茶叶等作物生长,具有发展农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②P116说说江南地区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情况。
农业:a修建水利工程,开垦大量良田,b水稻栽培技术提高,c推广麦豆,d广泛利用水利加工谷物。
统编版(2024)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学设计.doc
统编版(2024)历史七年级上册《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统编版(2024)历史七年级上册《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一课,主要讲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朝的政治局势以及北方民族大交融的历史进程。
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民族融合时期,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课内容分为三个子目:“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淝水之战”讲述了前秦与东晋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这场战役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政治格局,也为北方民族大交融创造了条件。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孝文帝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加速了北方民族的融合,推动了北魏的封建化进程。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则从经济、文化等方面阐述了北方民族大交融的表现和影响。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认识到民族融合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淝水之战的背景、经过和影响。
(2)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3)理解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表现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分析史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发言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历史责任感。
(2)感受孝文帝改革的勇气和决心,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
(3)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成就,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2)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表现和意义。
2.教学难点(1)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和必要性。
(2)分析北方民族大交融的原因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相关知识。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19课北魏统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19课北魏统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知识与技能1.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包括自十六国以来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
体会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历史过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进程。
过程与方法2.通过学生讨论、回答“为什么说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改革家”,引导学生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意义,培养学生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通过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凡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民愿望的改革必能起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孝文帝改革。
民族大融合的意义。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古风》组诗中的诗句,描述了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气势。
秦是如何灭掉六国的?统一后的秦朝建立起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又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一、导入新课利用“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故事导入新课。
二、展示学习目标1. 掌握淝水之战的基本史实。
2.熟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史实。
3. 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了解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三、自主学习学生先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
1.淝水之战:383年,前秦王苻坚不顾反对,企图灭东晋,统一全国。
东晋大军在谢安与前秦军前锋对峙。
最终打败前秦军,解除了北方的威胁。
2.北魏孝文帝改革:(1)北魏的建立:4世纪后期,游牧阴山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
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2)孝文帝改革的措施:1.孝文帝为什么要将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呢?平城气候寒冷,洛阳相较于平城较温暖。
洛阳是很多朝代的统治中心,政治经济比较发达,便于北魏的统治。
2.北方民族交融有何作用?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说课稿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说课稿一、教材内容概述•教材版本:川教版•年级:七年级•科目:历史•课题: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中国古代南方经济的繁荣与北方民族的发展情况。
•学生通过本课将了解中国古代分南北经济差异、同一时间南北对比、北方少数民族的形成和南北经济交流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中国古代南方经济的繁荣与北方民族的发展情况;•掌握南北经济的差异与对比;•了解北方少数民族的形成和南北经济交流。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文字资料进行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兴趣;•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与历史文化自豪感;•培养学生珍惜现代社会的发展成果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南方经济的繁荣与北方民族的发展情况;•掌握南北经济差异和对比;•理解北方少数民族的形成和南北经济交流。
2. 教学难点•理解南北经济差异的原因;•分析北方少数民族形成的原因。
四、教学准备•教科书: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教具:黑板、彩笔;•材料准备:学生课前习题。
五、教学步骤和内容细化1. 导入 [5分钟]•利用黑板或投影仪,播放相关历史背景音乐,为学生进入历史学习氛围;•提问学生:你了解中国古代的南方经济和北方民族有什么特点吗?2. 课堂讲述 [30分钟]第一部分:南方经济的发展•通过文字和图片的配合,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南方经济的繁荣(如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引导学生理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如气候条件、丰富的资源等);•指导学生分析南方经济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如人口增长、城市的兴盛等)。
第二部分:北方民族的发展•通过文字和图片的呈现,让学生了解北方民族的发展情况(如北方民族的形成与壮大);•引导学生思考北方民族形成的原因(如环境、历史背景等);•分析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如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1)
479年—502年 502年—557年 557年—589年 建 康
建立者 刘裕
萧道成 萧衍 陈霸先
都城
东魏
北齐
宋
齐 梁 陈
北魏(鲜卑族拓跋珪, 386年建立,439年统一北方)
西魏
北周
1、农业: 广种水稻,推广播种北方带来的麦豆,施绿肥与围湖造田。
2、手工业:
织锦,制瓷,造纸技术有很大提高。
孝文帝决心改变鲜卑族风俗,召见群臣。……孝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 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三十岁以 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为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三十岁以下的人和 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禁止说鲜卑语,30岁以上暂缓。
1移风易俗: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及改 籍贯 2)学习汉族的制度①尊儒崇经,兴办学校②恢复汉 族礼乐制度 ③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3)孝文帝改革的积极作用
4)从中华民族的立场评价汉文帝?在他身上我们学习到什么?
4、推向先进汉文化具体步骤。
鼓励穿汉服
胡人汉服
北魏石刻画像
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的服装和生活习性都已经汉化,反映了民族融合后的情况。
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汉族贵族)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 个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
推行汉文化教育,亲自带头使用汉字处理公文,写诗等
孝文帝改革的积极作用 (1)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促进了民族融合
从中华民族的立场评价汉文帝? 在他身上我们学习到什么?
同学们,我们学习 此时南方发展情况。 那么此时北方发生 什么灭亡后,少数民族贵族为了各自的利益,连年混战。各族人民 在长期的杂居相处中,加快了各民族的交融。崛起于北方的鲜卑族拓跋 部,经过了一系列的战争,统一北方。北魏孝文帝独具慧眼,进行改革, 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融合。
第19课【教学课件】《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川教)
畅言教育
四川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当堂达标
1.下列不属于南朝政权的是(B ) A.宋 B.北魏 C.齐 D.梁
2.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A.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B.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③大力推行学习汉族文化习俗的政策。
材料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资治通鉴
鲜卑姓
拓跋 贺楼 邱穆陵 步六孤 贺赖 独孤
说汉语
汉姓
元 楼 穆 陆 贺 刘
穿汉服
鲜卑服饰
材料二
汉族服饰
材料三
改汉姓
畅言教育
四川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女子作后宫妃嫔,鼓励鲜 卑族与门第相当的汉族通婚,又下令五个皇弟分 别娶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 汉族高门,鲜卑、汉族互为姻亲。 与汉族通婚
畅言教育
四川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学习目标
1.知道:南北朝的更替。 2.了解:人口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3.理解: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理解民族交往、 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畅言教育
四川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建康 420年
宋
齐
西 东 魏
建康
南北朝政权的变化
魏
陈
建康
梁
建康
畅言教育
四川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1-589)
工具)。 ……
3.社会环境:南方相对稳定。 4.政治条件:统治者的重视。 5.人民的辛勤劳动(南北方)。
畅言教育
四川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初中历史初一历史上册《南方经济的发展》教案、教学设计
4.合作探究,培养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能力。
5.情感教育,渗透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通过讲故事、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体验历史人物的情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我国南方经济发展的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通过学习南方经济发展的历史,引导学生认识到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社会进步的密切关系,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3.借鉴南方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教育学生勇于创新、勤劳致富,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和责任感。
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展示江南水乡的美景,引发学生对南方经济发展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正确的发展观,难点在于如何将情感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南方经济发展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南方经济发展的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层教学,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的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升。
7.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南方经济发展对我国历史进程的重要意义。
8.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南方经济发展的研究性学习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9.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实践活动,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学情分析
针对初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对我国历史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南方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和影响可能较为陌生。在学科知识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时空观念和历史学习方法,但分析、综合历史信息的能力仍有待提高。此外,学生在情感态度上,对我国南方地区的发展充满好奇,有较强的探究欲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南北方经济的区别和发展状况,掌握南方经济
的发展特点;
2.了解南北方民族的差异和交往,认识北方民族的历
史地位;
3.培养学生对不同经济类型和民族之间的尊重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
1.南北方经济差异;
2.南方经济的发展特点;
3.北方民族的历史地位与成就。
三、教学重点
1.南方经济的发展特点;
2.北方民族的历史地位与成就。
四、教学难点
1.如何深入地了解南北方经济和民族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2.如何掌握北方民族的历史地位及其成就。
五、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2.讨论教学法;
3.案例分析法;
4.图片分析法。
1. 课前预习
学生在课前预习过程中,阅读教材《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
方民族的》相关内容,了解南北方经济的差异、南方经济的发展特点,以及北方民族的历史地位与成就。
2. 导入
引导学生回想并讨论他们所熟知的南方和北方的差异。
介
绍《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这一话题,引出课本的主要内容,并向学生介绍这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3. 南方经济的发展特点
1.通过图片展示南方经济发展的特点;
2.学生听取教师讲解南方经济的特点,比如:自然资
源丰富、物产丰富、水量充沛、人口众多、工商业发达等;
3.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如南方的自然条件(如水量、
土地),为什么适合种植作物等等。
4. 北方民族的历史地位与成就
1.学生听取教师讲解北方民族的历史地位及其成就,
如:黑龙江省黑水城防御战、全国抗日战争中的平型关大
战、孙中山经过沿海城市和北方城市等;
2.通过图片展示北方民族的各类成就并进行深入分析;
3.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如为什么北方民族要依赖牧
业,与南方种植有什么区别。
5. 总结
回顾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加深对南北方经济和民族之间联
系的认识,概括掌握必要的知识点,并培养学生对不同经济类型和民族之间的尊重和理解。
本次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情境教学、讨论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和图片分析法等多种方式深入地了解了南北方经济和民族之间的联系,并掌握了南方经济的发展特点、北方民族的历史地位及其成就等知识。
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爱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但是,教师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更好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并认真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