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学习主题复习教学案川教版

合集下载

川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教案【三篇】

川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教案【三篇】

川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教案【三篇】导读:本文川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所谓符合科学性,就是教师要认真贯彻课标精神,按教材内在规律,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设计教学过程,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

小编整理了川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春秋争霸【课程标准】知道春秋争霸的史实。

【教学目标】[识记与理解]:识记春秋的年代与特点、春秋五霸、晋文公与楚庄王称霸,吴越争霸的史实,理解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及各霸主成就霸业的共同原因。

[能力与方法]:通过讲解、阅读教材、归纳比较的方法,学习本课的历史,培养提高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分封制的崩溃导致春秋争霸,学习齐桓公的胸襟与用人、容人之量,认识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意义,认识霸主成功的共同原因在于改革而国强。

【教学重、难点】重点: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

春秋争霸的原因则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导入新课:复习分封制的权利与义务而导入。

回忆,为学习打下基础二、春秋五霸1、东周的建立:西周结束,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并说明东周包括整个春秋时期和战国。

2、春秋的特点:讲解特点:一是王权的衰落(原因、表现及影响),二是诸候争霸。

指导阅读“引文“。

3、春秋五霸:学生勾在书上,并在地图上找出这些诸候国在地图上相应的地方。

本部分内容理论性强、学生缺乏必要的直观材料来帮助理解,所以要求学生认真听讲,阅读教材,并且落实在书上。

这说明了什么变化?反映了当时历史的什么特点?三、齐桓公首霸1、看地图。

“读读”:说的是什么人?与齐桓公称霸有何关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何感想。

3、指导阅读小字,看看齐桓公与管仲的关系在他当国君前后有什么变化?由这种变化你想到了什么?4、有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后,是如何成为霸主的呢?学生看书解决。

训练识读历史地图。

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优秀8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优秀8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优秀8篇)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篇1[知识与能力]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批判地继承曹操、诸葛亮的道德、精神;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教具]地图册、官渡、赤壁之战相关多媒体、三国鼎立图[授课过程]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第21课三国鼎立,就是那像一个圆鼎的三条腿分立似的分布在中国大地上的三国。

今天我们共同讨论这课的内容。

3、讲述新课:三国鼎立是哪三国?同学们是知道的,但未必清楚,请翻翻课本找到关于三国建立的那一段,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讲讲。

220年曹丕建魏,都:洛阳;221年刘备建立蜀国,都:成都;222年孙权建立吴国,都:建业。

播放多媒体《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是非成败转头空,转头之间或得或失,这个道理突出的表现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两大战役中。

这两大战役都有曹操这个主角,大概同学们对曹操也很有兴趣,先从课文中找出这两个战役的年代。

(官渡之战在200年,赤壁之战在208年)相距仅八年的两战,曹操呢?前者以少胜多,后者以多败于少,这是为什么?请大家评论,我们先说说官渡之战。

(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准备,后由学生发言,讲述故事。

)208年,孙刘联军在长江边的赤壁与曹操对垒。

请大家先谈一下在这一战中居于优势的曹操,弱点在哪里?赤壁之战经过、结果又如何?(先观看多媒体诗词大江东去,后由学生发言)接下来我们一块了解魏蜀吴三国经济的发展情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3课复习提纲 川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3课复习提纲 川教版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复习提纲第一学习主题: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生活在云南省元谋县,他们的活动揭开了中国历史的第一页。

(发现人类牙齿化石)2、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前的(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的(周口店),他们的体质特征:(已具备了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但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的特点),在生产生活方面:(北京人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靠猎取动物、采集维持生活,能够使用天然火)3、距今约(18000年)前的(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山顶洞人的体质特征(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一样),在生产生活方面(山顶人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能制造有孔器物,能人工取火和用兽皮缝制衣服)。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是我国的早期人类,都生活在旧石器时代。

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1、我们已知的原始居民有(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大汶口居民)。

(河姆渡居民)是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是我国南方留下的重要原始农耕文化遗址;(半坡居民)是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是我国北方留下的重要原始农耕文化遗址。

2、河姆渡居民距今约(7000)年前,他们使用骨、木、石质及陶质工具;他们在湖泊和沼泽边种植(水稻),他们饲养水牛、猪和狗等家畜,采集和渔猎在他们生活中仍占有重要地位,他们最早制成(陶质)小船,他们最早住(木头建造的干栏式房屋);半坡居民距今约(6000)年前,生活在(陕西西安),他们广泛使用(磨制石器),他们种植粟、麻和蔬菜,他们饲养猪、狗、羊、牛、鸡等家畜和家禽,他们用麻(纺织麻布),他们能制造各式各样的(陶器),他们住(半地穴式房子)。

3、(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没有掌握磨制技术,(山顶洞人、河姆渡人、半坡人、大汶口人)都掌握了磨制技术。

区分"旧石器"和"新石器"的根本在于(工具是靠打制还是磨制而来),(磨制)是新石器最重要的特点。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川教版范文整理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川教版范文整理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川教版)初中历史教案七年级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课程标准】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教学目标】识记和理解:记住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代和地点;知道北京人的体质特征;了解他们使用的工具特征及获取生活资料的方式;理解原始人用火的意义。

能力与方法: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想象原始人生活情景,培养再造想象能力;通过比较北京人、猿类、现代人,帮助学生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华文明悠长的源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认识劳动在人进化中的作用,进行劳动观点的教育;了解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和生活环境,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北京人;难点:元谋人的地位、北京人身体不平衡、山顶洞人人工取火的依据。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导入新书上的导言,当科学考队员,来考察一下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生活情况。

要求学生初读课文,观察《我国境内早期人类活动地区图》,设计考察的线路。

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学生阅读积极参与设计考察线路,初步知道先后顺序。

二、元谋人要求学生看书,找出“为什么叫元谋人?”“生活的年代与地域?”考察:“作为科学工作者,你怎么知道他已经是人了呢?”“元谋人的发现,有何重要意义?”教师小结。

过渡:已经发掘的元谋人的遗存不多。

接下来我们重点考察一下北京人。

学生阅读,仔细研究,体验一下考察的感觉。

过渡到下一目。

三、北京人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看看从哪些方面去考察北京人?问题:你认为有哪些条件适宜人的生存?比较体质特征。

旧石器与天然石块有何不同?如何制作石器?观察书上的石器,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如何获取食物?依据是什么?怎么样知道北京人用火?如何得到火的?如何保存火种?使用火有何意义?教师小结本目内容,说明:北京人遗址是遗存最丰富的远古人类,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遗产名录。

”活动: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学生阅读,先建立一个整体映像然后分别进行考察。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教学设计思路本课主要是通过传说故事导入,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对照课本知识独立解决问题。

并通过收集的文本和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勾勒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活情景。

并会进行对比。

自始自终围绕“会不会制造工具是动物和人类的区别”,“劳动创造人”展开。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古人类遗址是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北京人、山顶洞人。

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是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识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联系对比法、阅读讲解法。

●教学媒体1.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电脑。

2.素材准备“女娲造人”、“亚当、夏娃”、北京人生活相象图、“山顶洞人生活想象图”、“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的图片;“北京人与原始人”及“北京人”视频。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新课导入:我们伟大祖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现在,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

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有许多动人的有意义的故事。

其中有许多是有文字记载的。

至于五千年以前远古时期的情况,没有文字记载,但是也流传了一些神话和传说。

譬如,我们人类的祖先,究竟是从哪里来的?那么同学们,有谁知道:“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的故事”?学生讲述,老师总结并补充《圣经》中关于上帝造人的故事。

(展示“女娲造人”和“亚当、夏娃”的图片)神话毕竟只是神话,现在谁也不会相信真有这样的事。

那么,人类历史究竟应该从哪儿说起呢?后来,科学发达了,人们从地下发掘出来的化石,证明人类最早的祖先是一种从古猿转变而来的类人猿。

初中历史教案川教版

初中历史教案川教版

初中历史教案川教版
教学目标:了解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理解其特点和影响。

教学重点:秦汉时期的统一政权和中央集权制度。

教学难点:中央集权制度对社会的影响。

教学准备:教科书、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老师通过展示秦汉时期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秦汉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二、讲解(15分钟)
1. 老师简要介绍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重点介绍秦始皇的中央集权制度和汉武帝的统筹制度。

2. 老师讲解中央集权制度对社会的影响,如加强了统治力量,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三、讨论(15分钟)
1. 学生分组讨论中央集权制度对社会的影响,各组派代表进行发言。

2.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中央集权制度在当今社会的启示。

四、总结(5分钟)
1.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中央集权制度对国家建设的重要性。

2. 学生根据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对秦汉时期政治制度的理解和记忆。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秦汉时期政治制度的小结。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讲解、讨论、总结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提高了他们的历史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需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动力,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总结。

初中历史上册复习教案

初中历史上册复习教案

初中历史上册复习教案教学对象:初中历史教学上册学生教学目标:1. 复习初中历史上册所学知识,巩固基础概念和重点内容;2. 掌握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和主要内容;3. 提高学生历史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史- 夏、商、周三代的兴衰- 秦朝和汉朝的建立- 三国鼎立和两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五代和宋辽西夏金元时期2. 世界古代史- 古埃及文明和巴比伦文明- 希腊罗马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印度与伊斯兰文明的形成- 欧洲中世纪的社会变革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教师给学生讲解历史事件和重要概念,引导学生理解;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历史事件的影响和意义,分享思考;3. 个人练习:学生完成历史练习题,巩固知识点并检测掌握程度。

教学流程:1. 复习夏商周时期的兴衰,讲解周朝的建立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2. 讲解秦汉时期的统一和汉朝文化的繁荣,引导学生理解汉武帝的改革和汉朝政治体制;3. 探讨三国鼎立和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4. 讲解隋唐五代以及宋辽西夏金元时期的政治演变和文化发展,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文化特点;5. 复习古埃及文明和巴比伦文明的特点,讲解希腊罗马文明的兴起及其对后世的影响;6. 分析印度与伊斯兰文明的形成和欧洲中世纪的社会变革,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文明对世界的影响。

总结:通过本次复习,希望学生能够对初中历史上册的重点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为未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希望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注重历史事件的联系和影响,提高历史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全册同步训练川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全册同步训练川教版

第一学习主题中华文明的起源第一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一、达标1.目前一般认为揭开中国历史第一页的最早人类是 (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2.从生活地域划分来看,元谋人生活在 (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辽河流域 D.珠江流域3.沉睡在地下的元谋人,距今已A.280万年B.170万年C.70万年D.18000多年4.1987年,北京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清单,下列早期人类中,在此遗址生活过的是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蓝田人④山项洞人A.①②B. ②③C. ③④D.②④5.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 ( )A.印度 B.中国 C.巴比伦D.埃及6.以下早期人类中,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远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7.下列远古人类,从长相和智力水平看,同现代人最接近的是 (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8.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表现在 ( )①采用磨制和钻孔的技术制造石器②使用弓箭③懂得人工取火④按血缘关系组成固定的集体⑤开始用简单的语言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④9.材料一北京人遗址坍塌过半:2003年12月2日,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牟会宠教授说:“1929年裴先生发现北京人头盖骨时,山顶洞是完整的,而现在有一半多已经露天了。

一进洞,很明显地就会看到山顶洞的内顶板、南侧壁的岩石有大量松散的堆积体,遇到稍微剧烈的震动,很容易就塌方。

”材料二 2003年中科院公布了对周口店遗址地质病害调查结果:周口店遗址目前面临全面危机。

地震、爆破和火车震动的影响,造成岩石从较陡的斜坡滑落,产生塌方。

遗址旁边采石厂的爆破作业,对遗址保护非常不利,周围水泥厂的粉尘容易形成酸雨,侵蚀岩石。

过量的开发也使得坡度过大或者洞顶过薄,致使洞顶塌方、斜坡滑落。

材料三《北京晚报》(2004-05-21)报道:文物保护专家在对北京人遗址存在隐患的各个地点进行了多次勘察的基础上,目前已经制定出抢险方案,预计今年下半年将正式启动抢险加固工程。

川教版七年级上历史教案4篇

川教版七年级上历史教案4篇

川教版七年级上历史教案4篇谨慎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依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纳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刚好间支配都作了具体的记录,谨慎写好教案。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我带来的川教版七年级上历史教案内容,盼望能协助到您!川教版七年级上历史教案1第3课远古的传闻教学目标学问与实力1.识记远古传闻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汉族的前身和始祖2.理解炎帝、黄帝与农业起源传闻的实质3.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4.造就从传闻中提取有用信息的实力,初步驾驭用传闻印证史实的方法情感、看法与价值1.造就学生学习历史、酷爱历史的情感2.了解华夏族形成历史,造就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3.体会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德,造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信念和决心,进一步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教学重点1.农业起源的传闻和华夏族的形成2.禹治理水的方法及其珍贵的品德3.“禅让”的含义和实质教学难点1.部落、部落联盟的构成和性质以及他们之间的斗争与融合2.“禅让”的含义和实质老师打算炎、黄帝的肖像挂图、对二人陵墓的简介课件、祭祀活动的图片、禹治理水的幻灯、布置学生收集我国历的传闻学生打算了解、收集我国古代的传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疑导入1.同学们都应当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你们知道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吗?2.确定补充学生的答复,在56个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占了九成还要多一些,而你们知道汉族的由来吗?3.依据学生的表现引出内容:简要表达汉族的由来(重点抱握几个转换: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族,而华夏族是由炎黄部落的组合开展而来的。

告知学生,在历史开展、人类演进的进程中,华夏族不断融合周边的民族,逐步开展壮大,才形成了今日的民族局面,因此,汉族和其她少数民族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二、炎黄的斗争与融合1.谈话转承:刚刚我们将到了汉族的由来,下面就让我们详细去了解一下原因时期的部落是这样一步一步融合成今日的汉族的。

川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教案【三篇】

川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教案【三篇】

川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教案【三篇】
学生仔细研读教材
讲授新课
一、“战国七雄”
观察地图,谈发现。

然后引出:战国七雄是哪七个诸侯国?“三家分晋”,七个国家的分布有何特点等学生仔细听讲,答复老师提出的问习题,在教师的问习题指导下再读教材,并作下笔记。

二、战国时期的战争
细读教材,看看战国时期战争有哪些特点?
读教材“围魏救赵”、长平之战,然后请几个同学来复述这两次战役。

思考:体现了哪些战争艺术、成语?
简述长平之战的影响。

学生浏览教材、结合自己课外了解的知识谈自己对这几个问习题的看法。

然后老师汇总整理,突破难点。

三、合纵与连横
浏览教材:何为纵、横?
什么是合纵?什么是连横?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何影响?在地图上出示意出来。

浏览小字,评人物的行为。

“朝秦暮楚”。

仔细听讲,认真看书,积极思考答复教师的问习题
认识是非善恶,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的性质
四、课堂小结
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春秋时期的战争和战国时期的战争在作战目标上有何不同?战国纷争有哪些?
学生分组自由讨论,然后报告讨论成果。

【教学后记】
1/ 1。

2014-2015学年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2014-2015学年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朝代: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明—清中国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 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1、北方——黄河中下游半坡遗址,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使用磨制石器。

2、南方——长江下游河姆渡遗址,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第3课 远古的传说1、炎黄子孙的由来:黄、炎部落结成联盟,逐渐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干。

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尊奉炎帝和黄帝为人文始祖(人文初祖)。

2、尧、舜、禹相继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是经过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实现的,称为“禅让制”。

3、大禹治水(疏导法)——三过家门而不入。

第4课 夏朝和商朝1、夏朝——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约公元前2070年,由禹建立。

禹死后,启继承了最高统治者的位置,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统治400多年,最后一位王是夏桀。

2、商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约公元前1600年,成汤鸣条之战灭夏,建立商朝。

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都到殷。

统治500多年,最后一位王是纣王。

(商朝统治范围、经济发展的表现P23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3、从夏商灭亡中得到的启示:⑴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用人应做到唯才是举,广纳谏言。

⑵荒淫无道和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为人民所抛弃。

1、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

2、战国时期的战争特点:①改进青铜兵器、出现铁兵器;②以步兵和骑兵取代车兵,成为主要兵种;③参战兵力多,争夺激烈。

④著名战役:围魏救赵、长平之战。

⑤军事家:孙膑、白起3、合纵:“合众势以攻一强”,即六国出兵联合攻秦(张仪)。

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即秦拉拢东方国第9课 秦朝的统一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时间:公元前221年 建立者:嬴 政 都城:咸阳 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局面)2、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①最高统治者始称皇帝,重大事务由皇帝决定。

七年级历史教案范文(10篇):第19课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第15课 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说课教案…等

七年级历史教案范文(10篇):第19课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第15课 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说课教案…等

七年级历史教案(10篇)内容提要: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完整教案3第19课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第15课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说课教案第15课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说课教案寻找历史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案例走近青铜时代第18课君主集权的强化第18课君主集权的强化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学案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学案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学案贞观之治贞观之治贞观之治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全文字数:30275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完整教案3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完整教案3第13课西汉时期的对外交流【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识记“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大致走向,以及中国与欧洲开始直接交流的时间;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史上的地位、认识“汉委奴国王”金印的历史价值;培养和提高观察概括能力及从历史文物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张骞出使西域的有关史实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丝绸之路示意图的动态课件,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丝绸之路的起点;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讨论等形式,探究丝绸之路形成的意义和作用;通过放影相关的史料图片的幻灯片,了解汉与朝、日交流的历史。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西汉时期中国经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认识国家、地区间的交流对各国和世界经济文化的促进作用,加深对理解改革开放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丝绸之路 2、两汉时期的中日交流;难点甘英出使大秦及其意义。

【教学准备】教师:1、丝绸之路示意图的动态课件 2、东汉陶船图片、“汉委奴国王”金印图片的投影 3、东汉疆域图;学生:收集了解南方丝绸之路的相关史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回忆旧知,构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生:回忆上一节课所学的有关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内地与西域的交流,同时也为这种交流在地广人稀的西域开辟一条通道)2、请学生朗读一遍“读读”的内容,使学生明白张骞出使西域后,内地通往西域的道路被开辟出来,而这些道路对以后的东西文化交流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学习主题 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川教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学习主题 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川教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学习主题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川教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第九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若以“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主要的证据来源应该是( )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学者推断D、考古发掘【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化石作为地球上曾经有过的生命之躯的证据,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想。

”科学家借助“元谋人牙齿化石”可以了解到的内容是( )A、元谋人距今时间B、晚期直立人的生活状况C、聚落时期人们的生产情况D、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会制造骨针的远古人类( )A、山顶洞人B、元谋人C、蓝田人D、北京人【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1987年,北京周口店远古人类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下列早期人类中,先后在此遗址生活过的远古人类有(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山顶洞人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参加以“寻找人类足迹”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的同学,要到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的遗址所在地考察,他们应该去什么地方( )A、云南元谋B、北京周口店C、西安半坡D、浙江河姆渡【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我国考古学家利用“碳14断代法”测定出一种远古人类,距今约50万年,并在其生活的洞穴里发现厚达6米的灰烬。

下列说法中,属于这种远古人类的行为的是( )A、已经会人工取火B、过着群居生活C、种植粟D、会制造陶器【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20世纪20年代考古发掘的“震惊世界的”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是(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元谋人D、大汶口人【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请先在各图标号下面的括号内填上图名,然后填出目前已知的我国境内最早懂人工取火的古人类是( )A、元谋人B、现代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A、元谋人B、氏族聚落居民C、北京人D、山顶洞人【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如图,观察下列四幅图像,其中正确反映人类进化顺序的是( )①② ③ ④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③②④D、①④②③【答案】:【解析】:第11题【问答题】考古学家对北京人遗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北京人的生活情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4-5学习主题复习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4-5学习主题复习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5学习主题复习学案七年级历史上复习学案第四、五学习主题一、基础填空(一)第四学习主题——政权的分立与民族的融合背景:东汉末年,中央政权名存实亡,军阀割据混战。

时间: 200年概况:以少胜多,打败袁绍时间: 208年概况: 以少胜多,打败曹操220年, 建魏,定都洛阳221年, 建蜀,定都成都229年, 建吴,定都建业①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②孙吴政权重视发展经济,如组织屯田、垦荒,推广牛耕③北方人和山越、南越等民族共同的辛勤劳动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①织造麻布 (会稽的 )②制瓷业(青瓷)③造船业(、、成为三大造船中心)④230年,、船队到达(今台湾)措施:①恢复和发展成都平原经济②稳妥处理民族关系(攻心为上,七擒)结果:地区(今四川南部、云南、贵州一带)得到初步开发原因①北方人民大量南迁②南方统治重视发展经济③南方社会相对稳定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温暖多雨,土地肥沃。

农业:广种水稻,推广原产北方的、等表现手工业:制瓷、矿冶、造船等商业:成为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①五胡内迁:从东汉末年起,、、、、等内迁。

黄河流域民族融合的趋势增强(鲜卑族部影响最大)②鲜卑贵族用落后的方式统治各族人民,激化了社会矛盾。

①借鉴汉族的和制度,实行一系列新制度②从平城(今大同)迁都到③推行汉化政策,学习汉族,如改汉姓、穿汉服、说汉话、与汉族通婚影响:促进了北魏经济文化的发展,加速了北方的。

(胡人汉服、汉人胡食)(二)第五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上)1、夏商西周时期,历史上称为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上称为时代。

2、青铜工艺成就: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四川广汉3、都江堰:修建者,时间:后期,地点:。

特点:选址合理、设计科学、、自流灌溉、工省效宏。

作用:使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4、秦长城:时间:初年,目的:抵御匈奴,起止:西起,东到。

5、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出现于时期。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第 1 课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2)掌握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猿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总结出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的代表,读懂图表、文字材料并从中总结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

(2)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板书设计: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元谋猿人:最早、170万年二、北京人:时间:70---20万年生活方式:群居生活发展水平:用天然火三、山顶洞人:时间:1.8万年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发展水平:人工取火[授课过程]第 2 课原始农耕生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难点是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教学设计]1导入新课课本引言中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然后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进入学习状态。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七年级历史上册的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与好奇心。

教学重点:了解七年级历史上册的教材内容。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与好奇心。

教学准备: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幻灯片、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老师通过对历史的简单介绍,引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2. 老师展示一张古代的图片,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个时候的图片吗?”3. 学生讨论并回答,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古代的图片,属于历史的范畴。

Step 2 学习教材内容1. 老师介绍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指出本教材是学习古代历史的教材。

2. 老师通过幻灯片或多媒体设备展示教材封面,并提问:“你们对这个教材有什么期待?”3. 学生回答并讨论,老师引导学生表达对历史的兴趣与好奇心。

Step 3 教材内容预览1. 让每组学生围绕“七年级历史上册”的教材内容展开讨论。

2. 每组学生选出一个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组选择的一个章节或内容,并阐述他们对该章节或内容的猜测与期待。

3. 学生互相交流并分享,老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Step 4 小结归纳1. 老师对学生的讨论和分享进行总结,强调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和意义。

2. 老师提问:“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要求学生回答。

3. 老师指出学生们对历史的期待和好奇心是学习历史的动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历史课程的学习。

Step 5 课堂延伸1. 老师布置作业: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章内容,并做好相关的笔记和思考题。

2. 老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历史类书籍的阅读,并在课下积极提问和交流自己的思考。

Step 6 辅助资源1.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历史图片和视频,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

2. 教师可以将学生的猜测和期待写在黑板上,以备后续的课堂展示和比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学习教材内容、教材内容预览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七年级历史上册的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与好奇心。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学习主题导学案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学习主题导学案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学习主题导学案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学习主题导学案第一学习主题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目标要求】1.识记与理解:记住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代和地点;把握北京人的体质特征;了解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所用的工具(石器)的基本特征以及他们获取生活资料的主要方式(采集和渔猎);理解原始人用火的意义。

2.能力与方法: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想象原始人劳动和生活的情景,培养再造现象能力;通过北京人与猿类以及现代人的比较,以及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比较,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并运用比较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华文明悠远的源头,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认识劳动在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劳动观点的教育;了解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环境,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预习导学】1.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也是人类发源地之一。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人,距今约有年。

2.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前,他们已具备了人类的基本特征,但仍保留了某些猿的特点。

他们已经会制造和使用。

3.在北京人居住的山洞里,保存了几处较厚的灰烬堆,埋着烧裂的石头和兽骨,这说明北京人已开始。

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年前,他们已经掌握了和技术,还能取火。

【问题探究】人是从哪里来的?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

在那遥远的古代,祖国境内有哪些远古居民?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什么人?距今约有多少年?是在什么地方?【例题精析】例1.(2006年重庆)五一长假,小聪高兴地实现了到元谋人遗址去参观、探究的愿望。

元谋人遗址在我国()A.云南省B.贵州省C.浙江省D.陕西省【解析】从对远古人类遗址学习中,我们知道元谋人是在云南元谋县发现的,故答案选A。

例2.(2008年南京)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

这说明北京人()A.会建造房屋B.会使用天然火C.会制造彩陶D.会种植水稻【解析】从题干获知北京人、木炭、灰烬,再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知道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学习主题:中华文明的起源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授间:年月
一、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元谋人
(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 生活年代:约170万年前
(3)历史地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揭开了中国历史的第一页。

2.北京人
(1)发现地点:在北京西南的周口店 (2)生活年代:约70万年—20万年前
(3)体质特征:已具备了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但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的特点
(4)生产劳动:北京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他们制作的粗糙打制石器被称为“旧石器”。

会使用天然火,能用火烧烤猎获的动物。

3. 山顶洞人
(1)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 (2)生活年代:约18000年前
(3)体质特征:已经没有猿类的特征,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上一样。

(4)生产劳动:已经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能制造有孔的器物。

会人工取火,还用兽皮等缝制衣服。

二、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1. 河姆渡遗址
(1)时间:约7000年前 (2)地域:今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一带
(3)生产与生活
①工具: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骨、木、石质及陶质工具。

石器经过磨制,被称为“新石器”。

②农业和畜牧业:种植水稻。

饲养水牛、猪和狗等家畜
③房屋:住在木头建造的房子里。

2. 半坡遗址
(1)时间:约6000年前 (2)地域:今陕西西安半坡
(3)生产与生活
①工具:广泛使用磨制石器,用石铲、石刀等工具从事原始的农业生产,会制造各式各样的陶器
②农业和畜牧业:种植粟、麻和蔬菜。

饲养猪、狗、羊、牛、鸡等家畜和家禽,
③房屋:半地穴式房子
三.远古的传说
1.炎帝与黄帝
(1)炎帝:制作耒耜,教民耕种,被尊称为炎帝神农。

还发明了陶器。

他遍尝百草,发现很多药物。

(2)黄帝:创制历法,发明了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

发明铜器、车船。

(3)华夏族:黄炎联盟在黄河流域生活、繁衍,构成后来华夏族的主干。

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

华夏族尊奉炎帝和黄帝为人文始祖。

2.禅让制尧、舜、禹相继接替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是经过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实现的,历史上称这一制度为“禅让”。

3.治水的传说尧在位时黄河流域洪水泛滥,禹领导人们挖沟开渠制服了洪水,树立起了崇高的威望。

(三过家门不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