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大意义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及其重要意义
在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和井冈山等根据地斗争经验的影响、推动下, 各地红军充分利用军阀混战的有利时机,出动出击,扩大红色区域,发 展工农武装,开展土地革命斗争,建立苏维埃政权。红军和根据地得到 相当大的发展。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始成为燎原之势。到1930年上 半年,全国正式红军已发展到13个军,约10万人,开辟了赣南、闽西、 湘鄂西、鄂豫皖、左右江、湘赣、湘鄂赣、闽浙赣、陕甘、陕北、海陆
(2)形成时期(1930年1月-1930年5月)
• 提出:“农村工作 第一步,城市工作第 二步”。
• 提出:“中国革命 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 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毛泽东
1930年1月
1930年5月
3、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伟大意义 讨论:
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新”在哪里?
从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上看,它是对比大革命失败以前的革命道路而言。 从世界范围上看,它是对比以往各国无产阶级革命道路而言。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 什么能够存在
毛泽东
井冈山的斗争
毛泽东
1928年11月 1928年10月
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 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 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 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 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缺 一不可。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 权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
(3)革命战略中心转移到农村
共产党的任务,基本 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 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 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 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
先有农村红 军,后有城市政权, 这是中国革命的特 征,这是中国经济 基础的产物。
Hale Waihona Puke —— 周恩来井冈山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 权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
为什么说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正确的选择
为什么说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正确的选择?尽观国际历史,近乎全部的国家的民主革命都是以中心城市为目标,多数都是成功了的。
但我们中国走城市道路为什么就不成功?为什么说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才是正确的选择?一、基本国情走什么样的道路才是一个国家的正确选择?这与当时国家的基本国情是分不开的。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是一个内无民主自由,外无民族独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人民正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没有当家做主的自由权利。
人民要当家作主,夺取政权,只有进行武装斗争。
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农民不仅人数广大,而且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
人数广大的农民最渴望的就是自由、解放与和平安定,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
中国民主革命的实质是农民革命。
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战争。
唯有发动广大农民群众,中国革命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同时,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为无产阶级在广大经济落后的农村发动农民,开展武装斗争,建立红色政权创造了经济和政治条件;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政治发展不平衡,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进行划分势力范围的争斗,为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发展创造生存空间。
这也暗示着中国的民主革命应该走农村道路。
二、敌人的强大势力革命斗争的主攻方向应是指向城市,还是应指向农村呢?这需要实践经验积累和总结才能得出铰正确答案。
但从国际共产主义历史来看,无论中外,都找不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经验。
国外的革命尽是走城市的道路,在一定的时期内,以城市为革命工作的中心,成为了我们全党的共同认识。
中共中央继续留在上海,党的工作重心依然放在中心城市。
但是,敌人也主要是集中在城市里,敌人在城市里的力量是无比的强大,像南昌起义、武汉起义一样,所有以占领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很快就失败了。
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革命力量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地弱小。
在这种情况下,革命力量不可能马上同敌人进行决战,一下子取得胜利,而应同敌人作长期的持久的斗争,战胜强大的敌人需要逐步积累和发展革命力量,这就需要建立革命根据地作为革命阵地。
题_目__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1)
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摘要: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而在这样的国情下进行革命,应该选择怎样的道路,这成为了共产党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就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也是夺取革命胜利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中国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国家,而当时的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下却对选择怎样的革命道路进行了艰难的探索。
中国应该走怎样的革命道路?1927年7月——1937年7月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开展土地革命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时期。
在革命处于低潮的时候,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了井冈山根据地,坚持以农村为中心,在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等方面的成功实践,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树立了榜样,最终找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深入,为亚非拉美其他国家的革命提供了可贵的经验,同时,中国的革命也由此掀开崭新的一页,打响了武装反对反动派的第一枪,它的提出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对中国的革命历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选择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是在经过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这三大起义之后提出的。
因为当时中共面临的情况是:蒋介石夺取北伐胜利的果实,制造四一二事变,马日事变,彻底和革命决裂。
中共自己手中没有足够力量的军队实力,以至于在敌人富集的大城市发动的起义均以失败告终。
但在农村敌人的力量相对薄弱,而且有利于发动占中国人口大部分的农民群众,可以有良好的阶级基础,并且发动群众,军民合作,可以为革命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所以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是很必要的。
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大意义
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大意义?一、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1.从中国的社会性质看中国是一个外无独立内无民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无议会可以利用,共产党没有进行合法斗争的条件,人民要当家作主,夺取政权,只有进行武装斗争。
2.从中国革命的动力看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农民不仅人数广大,而且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
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
中国民主革命的实质是农民革命。
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战争。
3.从敌我力量对比看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革命力量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地弱小。
在这种情况下,革命力量不可能马上同敌人进行决战,一下子取得胜利,而应同敌人作长期的持久的斗争,逐步积累和发展革命力量,准备将来同敌人进行决战,这就需要建立革命根据地作为革命阵地。
(1)历史意义(2)①实现了我党工作由城市向农村的重点转移,这样不仅有效地保存了革命力量,而且大大发展了革命力量。
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即:由于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内无民主自由,外无民族独立,决定了中国革命形式只能是武装夺取政权的暴力革命;又由于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农业大国,强大的敌人长期占据城市,落后的农村是敌人力量相对薄弱的地方,加上中国人口的大多数是农民,所以,中国革命的中心不能放在城市,只能放在农村,中国革命只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中国革命的实践证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的正确道路。
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
④冲破了党内教条主义的束缚,把马列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
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党内盛行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成功地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2)现实意义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产生、发展、实现自始至终都贯穿了一条基本的红线,即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相结合,因而取得了革命胜利。
2023版《概论》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1)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展开和具体化,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方向。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指明了革命的目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以及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具体内容如下: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推翻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灾难祸害的总根源。
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
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对民族工商业的巧取豪夺,严重地束缚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也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中国无产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的贫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而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
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
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问题: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答案: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需要深刻理解中国革命历史的特殊背景和当时的社会条件。
这一道路被中国共产党成功采用,不仅实现了政权的夺取,还为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变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历史背景和必要性:1. 封建社会的困境:中国革命的历史背景是封建社会的困境。
在20世纪初,中国面临列强侵略、国土沦丧、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等多重危机。
封建制度的腐朽和贫困使广大农民和工人受到剥削和压迫。
2. 城市资产阶级的弱小:相比之下,当时的城市资产阶级相对较弱,缺乏足够的力量来领导一场规模如此庞大的革命。
他们往往依附于封建统治者或外国列强,难以形成独立的反对派。
3. 农村人口的优势:中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地区的社会动员潜力巨大。
革命力量可以通过争取农民的支持,壮大自己,建立农村根据地,形成反对封建统治的有力基础。
4. 外部环境:国际背景也促使中国革命采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背景下,苏联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支持和指导,鼓励中国革命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
5. 军事优势:中国革命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充分利用了革命军队在农村的根据地,发展了自己的军事力量,最终夺取了政权。
二、重大意义:1. 政权夺取: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最大意义在于实现了政权的夺取。
中国共产党通过坚决的武装斗争,成功推翻了国民党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中国封建统治的历史。
2. 农民解放:这一道路的成功实现了农民的解放,彻底改变了封建地主的土地占有关系,将土地分配给农民,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解决了农村问题,为农村社会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3. 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革命的成功为中国共产党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政权夺取后,中国逐渐实行社会主义改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国有化和计划经济,推动了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文档模板]标题: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I. 研究背景尽管中国革命已经在1949年胜利完成,但是对于革命道路的选择还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II. 中国革命历程A. 中国革命的前进步伐B. 中国革命的曲折历程III.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A. 中国革命的特殊历史条件B.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优势C. 对于其他革命道路的对比IV.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要意义A. 革命战争实践的基础B. 革命政权的基石C. 中国革命的历史地位V. 结论本文旨在说明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具有特殊优势,是中国革命的必由之路。
同时,这也是中国革命的历史贡献,对于我们今天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VI. 注释本文中出现的术语和名词注释如下:1. 农村包围城市:指以农村为基础,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再向城市进军。
2. 武装夺取政权:指通过暴力手段夺取政府或国家权力,从而建立新政权。
3. 优势:指胜过其他方面的优越条件。
4. 革命战争实践:指以具体的战争行动和战争经验作为探索革命战争规律的实践活动。
VII. 法律名词及解释本文中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 革命:指以推翻现存政治、经济体制为目的的剧烈社会变革。
2. 根据地:指革命组织在国内设置的自己控制的行政区域,具有一定政治权力和军事力量。
3. 地下党:指秘密组织的政治团体。
4. 暴力革命:指以使用暴力为手段的社会变革。
5. 新政权: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掌握政治、经济、文化等运转的权力机关。
关于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探究
关于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意义的探究摘要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经历了数次革命失败后,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同中国革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在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具体实践中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中国所处的时代特点和特殊国情决定了这条道路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这条理论道路的提出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前进方向,同时也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关键字:毛泽东思想,革命道路,必要性,重大意义一、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及提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便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多次探索,在历经多次挫折和失败后,通过发动以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通过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长期革命斗争,发展并壮大革命力量,开创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逐步探索历经了以下几个时期。
1.建党初期。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
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指出了现阶段的革命任务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
中共三大中,共产党意识到建立统一革命战线的重要性,因此决定国共合作,实现了双方第一次合作,共产党的政治活动开始大力开展,同时也加快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1925年中共四大的召开,讨论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加强面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以及工人阶级如何参与革命运动的问题。
并且提出工农联盟的问题,指出无产阶级必须要发动和组织农民斗争才能取得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
为了发展壮大扩大阶级基础,党积极领导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
例如,香港海员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广州沙面工人大罢工等事件。
中国共产党联合国民党进行北伐战争,期间也是以城市为中心。
但是此时的党并没有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
对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2.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后期“八七”会议召开,毛泽东做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共产党意识到革命少不了流血牺牲,必须要进行武装斗争。
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摘要】《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要依靠农村力量发动武装斗争,最终夺取城市政权。
该理论在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中得到了成功验证,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优点在于能够充分利用农村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力量,渗透城市,最终实现夺取政权的目标。
该战略也存在一些缺点和挑战,如如何处理城市与农村的关系、如何克服城市反动派的镇压等问题。
当代中国可以从这一理论中汲取启示,充分发挥农村作为革命力量的作用,实现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发展。
【关键词】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理论, 实践, 中国共产党, 优缺点,启示, 政权, 战略.1. 引言1.1 引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革命理论,它的提出和实践对于中国革命的成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在过去的历史中,无产阶级要想夺取政权,必须首先建立在农村的革命根据地,由农村向城市发展,最终实现武装夺取政权的目标。
这一理论的提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同时也为当代中国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提供了重要启示。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产生进行深入探讨,解释其实质意义和历史背景,分析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是如何贯彻这一战略的,以及这一理论的优缺点。
我们将总结这一理论的实践意义,探讨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通过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重要革命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革命的规律性和必然性,为中国革命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2. 正文2.1 背景: 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产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产生于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中,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总结出的重要战略思想。
这一理论产生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国情。
中国在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历史阶段,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任务十分紧迫。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内容摘要: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中最具独创性的理论。
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度里,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革命道路,是党在领导中国革命面临的重大问题。
在逐渐深入分析近代中国国情,并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将工作中心放在农村,在农村长期积蓄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为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奠定基础,才能与敌人进行长期有效的斗争,逐步夺取城市,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
党在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的过程中,不是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开辟了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反映了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及由此决定的中国革命发展的特殊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
中国革命正是循着这样一条正确道路走向胜利的。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不仅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而且对其他民族争取独立自主的斗争,对当今时代建设都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武装斗争,毛泽东思想一、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过程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过了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
1、党成立初期,首先将工作重心放在城市,领导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由于党对中国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对于农民参加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党经历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
2、革命失败之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首先指向农村,开始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实践,并潜心研究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等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毛概课后练习题答案3
毛泽东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由于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和必须由无产阶级充当领导者。中国工人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它具有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于组织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共同优点。同时,中国工人阶级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点。一是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坚强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二是中国工人阶级分布集中,有利于工人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三是中国工人阶级大部分出身于破产的农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使工人阶级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共同团结战斗。中国工人阶级的这些特点和优点,使它能够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只有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各革命阶级的领导,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试题 B 答案
试题 B 答案发布日期:[2009-4-14] 新闻发布:四川农业大学思政部三、辨析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参考答案:此观点正确。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科学真理,虽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将这些普遍真理应用于中国的具体实际却是一基极其艰巨的任务。
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着特殊的国情,在旧中国这样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不仅革命的条件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所分析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很不一样,而且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道路同西方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道路也不可能相同;同样,在新中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改革,也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要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反对官僚资本主义主要是因为它是资本主义。
参考答案:此观点错误。
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因为这种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和垄断性。
它背靠帝国主义,通过国家垄断金融机构,滥发纸币和国债而疯狂侵吞社会财富,通过建立国家专卖制度控制大量商品和物资而大肆牟取暴利,通过超经济的特权垄断一些行业的经营权而压迫和兼并私人资本主义企业。
官僚资本主义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对民族工商业的巧取豪夺,严重地束缚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也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3.发展才是硬道理。
参考答案:此观点正确。
改革开放以采,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
1992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中国社会的特殊性:中国在20世纪初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占据人口的绝大多数,城市里的工人阶级相对较少。
农村是中国社会的主要阶级基础和革命力量所在。
因此,将农村作为革命的根据地和力量来源,具有必要性。
2.农村武装力量:农村人口众多,农民对于战斗技能和耐苦耐劳具备天然的优势。
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充分利用了农民的这一优势,通过发动和组织农民进行武装斗争,形成强大的农民革命力量,实现了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3.相对封建的城市政权:中国的城市多数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控制,相对封建的城市政权决定了城市政权的脆弱性。
通过在农村组织武装力量,实施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可以比较容易地夺取城市政权,实现革命胜利。
4.循序渐进的战略部署: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为中国革命提供了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战略部署。
它将革命的力量集中在农村地区建立根据地,逐步发展武装力量,争取城市工人阶级的支持,从而推动革命的逐步胜利。
5.全国范围内的战略资源: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全国范围内的战略资源。
通过建立农村根据地,发展游击战争,夺取城市政权,形成了全国性的革命政权和武装力量,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总之,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在于充分利用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发动农民力量,实施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最终实现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这一战略策略在历史上的成功实践证明了其在特定国情下的合理性和行之有效的性质,对于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具有深刻的意义和启示。
试述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是什么?二篇含·参考答案
试述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是什么?(二篇)含∙参考答案篇一试述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的主栗内容和伟大意义是什么?参考答案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中国民主革命首先在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动农民武装起义,建立人民军队,建立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政权结合起来,使之建成支持长期革命战争的战略基地。
依托根据地积累发展革命力量,随着革命战争、人民武装和根据地的发展,逐步造成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态势,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一是成功地解决了由游击战向运动战发展的问题。
随着根据地的扩大,人民武装随之扩大,并由游击队向正规军发展,从而解决了由游击战向运动战、正规战发展的问题。
二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也是中国革命能够成功的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
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验总结,它正确她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是毛泽东思想的闪光点,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打破思想禁锢和教条主义的束缚,将中国的革命实际情况同马列主义衔接的表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就之一。
四是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世界范围内的共产主义运动开辟了新的道路,并为其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的民主革命提供了榜样。
它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五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发展道路的理论,贯穿的基本思想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对于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启迪意义。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不仅对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有着重大历史意义,在现在同样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首先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揭示了农民问题的重要性,为我国现阶段“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指导。
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大意义
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大意义?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度里进行革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这是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面对的和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这条道路,是夺取革命胜利的必然之路。
第一,在近代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
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再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战胜强大的敌人,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
第二,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使中国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但广大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国,革命力量大有回旋余地,而帝国主义国家的间接统治及其互相间的矛盾和斗争,造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和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又使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发展的缝隙。
第三,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只有实行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有可能把农民充分发动起来,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反动统治的基础。
无产阶级要想夺取革命的胜利,就必须派遣自己的先锋队深入农村,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入手,组织、发动和武装农民,使革命战争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参加,只有把农村建设成先进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才能与占据着中心城市的敌人进行长期有效的斗争,为最后夺取全国胜利奠定基础。
毛概套题4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是在:A.八七会议以后B.遵义会议以后C.延安整风以后D.中共七大以后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是:A.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B.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C.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D.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3.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是:A.帝国主义战争的时代主题B.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C.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D.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4.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是:A.帝国主义战争的时代主题B. 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C. 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D.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5.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基本内容的文章是:A.《新民主主义论》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C.《论新阶段》D.《论人民民主专政》6.革命的首要问题是:A.认清革命性质B.认清革命对象C.分清敌友D.明确革命任务7.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质是:A.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战争B.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战争C.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D.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游击战争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A.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B.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C.保护民族工商业D.发展资本主义9.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B.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C.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D.近代中国是—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10.提出从全体人民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提出发展工业必须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工业化方针的讲话是:A.《论人民民主专政》B.《论十大关系》C.《新民主主义论》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是为了:A.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B.保证人民当家作主C.实现共同富裕D.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12.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是:A.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
毛概论文论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可能性,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论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可能性,必要性及重大意义摘要:当新生的红色政权处在强大的白色政权包围之中,当工农红军不断地遭到优势敌军的“围剿”,在敌众我寡的恶劣环境下,毛泽东率先提出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观点。
这种观点抛弃了左倾主义的“城市中心论”,将俄共的战斗经验与中国的实际国情有机结合,从而创造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崭新的革命道路。
关键词:武装,可能性,必要性,重大意义正文: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起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旗帜,肩负起独立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面对军队数量、武器装备、粮草供给远胜于工农红军的敌人,毛泽东清楚的认识到革命形势的严峻性,创造性的提出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观点。
这种观点适合当时的革命形势,并且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可能性:1.中国共产党在广大农村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共产党是“一切为了人民”的政党。
他们铁的纪律和优良作风使其深受百姓爱戴。
广大劳动人民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代表劳动人民的利益,因而拥护革命政权。
在当时中国经济极度落后的情况下,农村力量远远大于城市力量。
而且国民党势力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是他们的薄弱地带。
“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是工农联盟”,P1(211).在农村有广大的群众基础,所以很适合在未强大时在农村慢慢发展强大。
2.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社会性质决定中国革命适合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占优势,造成农村可以相对地脱离农村而存在,为建立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P2(69).各派军阀的封建割据与利害冲突,以及农村又是反动势力统治的薄弱环节,使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长期坚持和发展;中国是一个大国,为农村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广阔的回旋余地。
3.相当力量正规红军的存在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根据地政权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根本保证。
毛概参考题——精选推荐
10-11(1)概论试题A一、简答题(30分)1、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大意义?2、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3、如何理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4、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5、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二、辨析题(30分)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三句话,并不构成一个体系。
2、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一切从我们的实际经验出发。
3、新民主主义社会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4、恐怖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5、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三、论述题(40分)1、为什么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2、联系当前我国发展实际谈谈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0-11(1)概论试题B一、简答题(30分)1、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2、简述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3、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5、新形势下如何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二、辨析题(30分)1、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提出的思想。
2、现在我们党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说明当年的社会主义改造不应该搞。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会影响改革开放的推进。
4、私人企业主有剥削行为,所以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
5、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
三、论述题(40分)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民主有何不同?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2、谈谈当前中国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应对措施。
概论题B一、简答题(30分)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
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关键词:基本国情、实事求是、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摘要: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带来了一阵新风气,那就是社会主义。
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既有了理论基础又有了阶级力量,这为道路的通畅做好了准备。
这个道路的形成经过了一个复杂的过程。
但是因为一开始党内领导的错误指挥,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这时毛泽东领导的党做出了正确选择,这是这条道路的开始,又在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得以确认与发展,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最主要的道路。
它留下的不只是革命的胜利成果还有更为珍贵的经验和教训,在中国后面的发展中依然起到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并且它也建立了一套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正文:说到走农村道路那么最重要的是农村要有社会价值,这一点可以看做是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一个过程。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带来了一阵新风气,那就是社会主义。
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这使得无产阶级的力量慢慢开始壮大。
在中共对武装重要性的认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中共也为此付出过惨重的代价,其正是在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的。
党成立初期,首先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领导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这样有利于扩大党的阶级基础。
但当时对于发动农民参加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1927年反动政府对革命者的大屠杀,导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首先指向农村,并在这一过程中,潜心研究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中国的早期革命以城市为中心目标,一方面是受西方革命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中国革命的传统习惯所致。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及其重要意义
(2)发动武装起义,攻打中心城市
1927.8.1 南昌起义 1927.9.9 秋收起义 1927.12.11 广州起义
秋收起义总 指挥卢德铭
广州起义总 指挥叶挺
广州起义领 导人张太雷
广州起义副总 指挥叶剑英
三次 起义
(2)发动武装起义,攻打中心城市
广州起义失败后大批革命者被杀害。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的失败 为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提供了血的 经验教训。
李立三:《新的革命高潮面前的诸问题》
(2)发动武装起义,攻打中心城市
为什么选择城市起义方式呢?
在马列著作中革命的重点总是放在城市 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几乎都在大城市发生 近代的无产阶级革命也大都发生在大城市 中国近代的革命也曾长期在大城市进行
中国革命以城市为中心目标,一方面是受西方革命的 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中国革命的传统习惯所致。
丰、琼崖等大小15块根据地。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红一方面军第一、二、三次反“围剿”作战的胜利,使赣南、闽西 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拥有21座县城、250万人口、5万平方公里土地 的中央革命根据地。与此同时,鄂豫皖、湘鄂西、湘赣、湘鄂赣等根据 地也都得到了发展。根据地人口一度达到1 000万人。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省瑞金县叶坪 村举行。
在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和井冈山等根据地斗争经验的影响、推动下, 各地红军充分利用军阀混战的有利时机,出动出击,扩大红色区域,发 展工农武装,开展土地革命斗争,建立苏维埃政权。红军和根据地得到 相大的发展。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始成为燎原之势。到1930年上 半年,全国正式红军已发展到13个军,约10万人,开辟了赣南、闽西、 湘鄂西、鄂豫皖、左右江、湘赣、湘鄂赣、闽浙赣、陕甘、陕北、海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大意义?
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度里进行革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这是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面对的和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这条道路,是夺取革命胜利的必然之路。
第一,在近代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
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再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战胜强大的敌人,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
第二,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使中国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但广大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国,革命力量大有回旋余地,而帝国主义国家的间接统治及其互相间的矛盾和斗争,造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和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又使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发展的缝隙。
第三,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只有实行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有可能把农民充分发动起来,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反动统治的基础。
无产阶级要想夺取革命的胜利,就必须派遣自己的先锋队深入农村,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入手,组织、发动和武装农民,使革命战争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参加,只有把农村建设成先进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才能与占据着中心城市的敌人进行长期有效的斗争,为最后夺取全国胜利奠定基础。
因此,中国革命必须把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
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
它不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
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邓小平指出:“马克思、列宁从来没有说过农村包围城市,这个原理在当时世界上还是没有的。
但是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的具体条件指明了革命的具体道路”。
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只有实行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有可能把农民充分发动起来,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反动统治的基础。
无产阶级要想夺取革命的胜利,就必须派遣自己的先锋队深入农村,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入手,组织、发动和武装农民,使革命战争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参加,只有把农村建设成先进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才能与占据着中心城市的敌人进行长期有效的斗争,为最后夺取全国胜利奠定基础。
因此,中国革命必须把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
这条革命新道路的历史意义在于:
第一,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二十多年的流血牺牲,千辛万苦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
历史证明,沿着这条道路奋斗,革命形势就能够发展;背离这条道路,革命就会遭受挫折或失败。
第二,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实践探索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第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学说,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宝库的独创性贡献。
这条革命新道路的现实意义于:过去搞==革命,要适合中国国情,走领导人民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不断探索,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无论在中国革命史上,还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转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
第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
第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
第四,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1)中国共产党创立和大革命时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还处于初期,党也处在幼年时期,是对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都懂得不多的党,是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还没有完整的、统一的了解的党。
(2)中国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关于中国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的分析。
第一,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第二,国民革命的影响。
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
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政策正确。
最后,还包括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的分析。
第一,这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中国对内没有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没有合法斗争的权利,对外没有民族独立,受帝国主义压迫,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和特点。
第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而工人阶级人数很少,因而不可能像资本主义国家那样有一个本身强大的无产阶级作为革命的主力,从而依靠无产阶级本身的力量就足以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起义并取得胜利,再联合农民的革命力量,把革命推向全国。
中国民主革命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就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农民起来革命。
第三,中国革命的敌人力量异常强大,且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在农村的统治相对薄弱;中国农村可以不依赖于城市而独立存在。
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特殊的城乡关系,决定了中国革命的特殊道路。
(3)一个国家的共产党要领导革命与建设取得胜利,必须首先立足于本国,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依靠本国革命力量和人民群众的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与本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出一条适合本国特点的正确道路,把本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好。
马克思主义也只有同各国的实际相结合,才能显示强大的生命力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反映了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及由此决定的中国革命发展的特殊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革命正是循着这样一条正确道路走向胜利的。
首先,中国革命经历了一个从城市起义到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和认识过程。
其次,毛泽东在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过程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不仅在实践上首先把革命进攻方向转向农村,而且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结合起来,逐步从理论上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进程,最终实现了夺取全国政权的战略目标。
再次,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