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技士-临床血液学检验 讲义 13
临床检验技士考试《血液学》考试题及答案
![临床检验技士考试《血液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77882d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cc.png)
临床检验技士考试《血液学》考试题及答案2017临床检验技士考试《血液学》考试题及答案考试题一:1、男性,36岁。
高热2个月,中度贫血.脾大,近期加重伴胸水.黄疽,血象示全血细胞减少,可见少数幼稚粒细胞及幼红细胞.中性粒细胞的碱性磷酸酶阳性率完全阴性。
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粟粒性肺结核√ B、恶性组织细胞病C、淋巴瘤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病毒性肝炎2、下列哪项可引起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 A、伤寒B、急性白血病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E、脾功能亢进3、恶性组织细胞病联合化疗常用方案是A、DA方案B、VP方案C、VDLP力案√ D、CHOP方案E、MOPP方案4、血细胞来源于骨髓的:A、网状细胞B、巨噬细胞C、T细胞D、B细胞√ E、多能干细胞5、保持正常血液成分及其功能的治疗方法,下列哪项不正确A、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B、雄激素C、粒系集落刺激因子D、切脾√ E、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6、1986年我国首先应用诱导分比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首选药物是A、阿糖胞苷B、阿克拉霉素√ C、全反式维甲酸(ATRA)D、三氧化二砷E、高三尖杉酯碱7、最容易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是:A、抗肿瘤药B、磺胺药√ C、氯霉素D、保泰松E、对乙酸氨基酚(扑热息痛)8、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A、造血干细胞缺陷√ B、骨髓造血功能衰竭C、无效红细胞生成D、造血原料缺乏E、红细胞破坏过多9、全血细胞减少的患者,支持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的是:A、酸化血清试验(+)√ B、骨髓中巨核细胞很少或缺如C、肝脾淋巴结肿大D、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E、中性料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值减低10、下列哪种疾病骨髓巨核细胞明显减少:√ A、再生障碍性贫血B、巨幼细胞贫血C、溶血性贫血D、脾功能亢进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1、对重型再障无效的药物是:A、ALGB、EPOC、GM-CSFD、G-CSF√ E、雄激素12、按形态学划分,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A、大细胞性贫血B、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C、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D、正常细胞性贫血E、小细胞正色素型13、全血细胞减少不包括下列哪项A、再障B、PNHC、MDSD、恶性组织细胞病√ E、ITP14、再障患者骨髓移植治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可用于各型再障B、最好用于未输血前C、年龄不应超过40岁D、最好未发现感染的早期E、有合适的供髓者15、可致再障的因素不包括:A、氯霉素B、病毒性肝炎C、X射线√ D、碳酸锂E、苯16、患者,男,23岁。
临床检验技士-临床血液学检验讲义12
![临床检验技士-临床血液学检验讲义12](https://img.taocdn.com/s3/m/57a001d616fc700aba68fc6a.png)
第十二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其实验诊断<大纲要点〉一、概述1.概念.2.FAB分型.二、实验诊断1•血象2.骨髓象3.细胞化学染色4・件髄活组织检查一、概述1•概念计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组获得性的、造血功能严重紊乱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
formal MOS AML三系细胞正常分化三系病态造血. 原始细胞干/祖细胞凋亡増加増殖失控、分化受抑2. FAB分型MDS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MDS又分为:难治性贫血(refractory anemia, RA): 环形铁粒幼细胞难治性贫血(refractory anemia with ring sideroblasts, RARS):原始细胞过多难治性贫血(refractory anemia with excess blasts, RAEB):转化中的原始细胞过多难治性贫血(refractory anemia with excess blasts in transformation, RAEB-T):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emia, CMML)。
见卞表。
MDS•占红系细胞的百分比”见到Axr小体,即使其他条件不符合,亦诊断为RAEB-T(RA (难治性赏血)KAS (伴有环形铁粒幼细胞的难治性贫血〉FAB丿RAEB (伴原始细胞増多的难治•性贫血)(转变中的伴原始细胞增多性难治性贫血)JCMML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RCUD (RA、RN、RT)难泊性血细胞减少伴单-系发肓异常RAS (伴有环形钱粒幼细胞的难治性贷血)RCMD (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发肓异常〉/ RAEEi-I〈伴原始细胞增多的眶治性赏血-I〉WHO, RAEB-II (伴原始细胞増多的难治性贫血TI〉i.ros-ir (骨髓异常増生综合征不能分类)5CT综合征〔单独5号染鱼体长臂抉失的J.WS)I RCC(儿童难治性贫血)二、实验诊断1.血象本病初期血液学异常主要有贫血、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多数病例同时有3项减少,也有 1〜2项减少,并可见病态造血。
临床血液学检验考试重点总结讲课稿
![临床血液学检验考试重点总结讲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8bcd7e0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2d.png)
临床⾎液学检验考试重点总结讲课稿临床⾎液学检验考试重点总结临床⾎液学检验1.⾻髓造⾎:⾻髓的造⾎细胞⼤部分来源于肝脏,部分来源于脾脏。
⾻髓是产⽣红细胞,粒细胞和巨核细胞的主要场所,⾻髓也产⽣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因此⾻髓不仅是造⾎器官,同时也是⼀个中枢淋巴器官。
2.髓外造⾎:正常情况下,胎⼉出⽣2个⽉后,⾻髓以外的组织如肝、脾、淋巴结等不再制造红细胞、粒和⾎⼩板,但是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这些组织⼜可重新恢复其造⾎功能,称为髓外造⾎。
3.⾎细胞的分化是指分裂后产⽣新的⼦细胞在⽣物学性状上产⽣了新的特点,即通过特定基因的表达合成了特定的蛋⽩质,与原来的细胞有了质的不同。
这种分化过程是不可逆的,是⾎细胞失去某些潜能同时⼜获得新功能的过程。
4.⾎象和⾻髓象检验是诊断⾎液系统疾病、观察疗效及病情的重要⼿段之⼀。
5.粒细胞系统包括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杆状粒细胞和分叶核粒细胞,粒细胞是由于胞质中常有许多颗粒⽽得名的。
颗粒从II 型原始粒细胞开始出现,称为⾮特异性颗粒(⼜称为A颗粒、嗜天青颗粒、嗜苯胺蓝颗粒),从中幼粒细胞开始出现特异性颗粒(即S颗粒),S可以有三种:中性颗粒、嗜酸性颗粒及嗜碱性颗粒。
6.早幼粒细胞其胞体直径12~25um,较原始粒细胞⼤。
7.⾻髓穿刺:最为理想的穿刺部位是髂⾻上棘(包括髂⾻前、髂⾻后上棘)8.⾻髓取材情况判断:(1)取材满意:a.抽吸⾻髓液时,患者感到有瞬间的酸痛感(有的患者⽆这种感觉);b.抽出的⾻髓液中有较多的黄⾊⼩粒(多为⾻髓⼩粒,有的是脂肪);c.显微镜下涂⽚中可见较多⾻髓特有细胞:幼稚粒细胞、有核红细胞、巨核细胞、浆细胞、造⾻细胞、破⾻细胞、脂肪细胞、肥⼤细胞、组织细胞、吞噬细胞等;d.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分叶核粒细胞⽐值⼤于外周⾎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分叶核粒细胞⽐值,有核细胞数⼤于外周⾎有核细胞数。
(2)取材失败(即⾻髓稀释):如抽吸⾻髓液时混进⾎液,称为⾻髓部分稀释;如抽出的⾻髓液实际上就是⾎液,称为⾻髓完全稀释。
2019 年临床检验技士考试大纲-血液学
![2019 年临床检验技士考试大纲-血液学](https://img.taocdn.com/s3/m/44aeb11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bb.png)
2019 年临床检验技士考试大纲-血液学2019 年临床检验技士考试大纲血液学血液学检验是临床检验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2019 年临床检验技士考试大纲中,血液学部分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要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红细胞相关的内容。
红细胞的数量、形态、生理功能以及相关疾病的检测是考试的重点之一。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都有一定的范围。
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红细胞的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等指标。
当这些指标出现异常时,可能提示着各种疾病。
例如,红细胞数量减少常见于贫血,而贫血又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每种贫血的病因、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特点都需要我们熟练掌握。
对于红细胞形态的观察,显微镜下可以发现大小不均、异形红细胞等异常,这些形态学的改变也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白细胞的检验同样不容忽视。
白细胞包括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
粒细胞又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白细胞数量和分类的变化对于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例如,中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细菌感染,而淋巴细胞增多可能提示病毒感染或某些血液系统疾病。
白细胞的形态异常,如出现幼稚细胞,往往提示白血病等严重疾病。
血小板也是血液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血小板的数量、功能以及相关疾病的检测是考试的要点。
血小板数量减少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常见的疾病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血小板功能异常也会引起出血性疾病,检测血小板功能的方法包括血小板聚集试验等。
在血液学检验中,骨髓细胞学检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
通过抽取骨髓液,制作涂片,进行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了解骨髓的增生程度、细胞的形态和比例等。
对于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疾病的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
骨髓细胞的分类和形态学特点需要我们牢记,不同类型的白血病在骨髓象中有其独特的表现。
止血与凝血机制的相关知识也是考试的重点。
临床检验技士-临床血液学检验 讲义 00
![临床检验技士-临床血液学检验 讲义 00](https://img.taocdn.com/s3/m/867bc9a16edb6f1aff001ff8.png)
临床血液学检验课前导入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造血与血细胞分化发育
第三章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第四章血细胞化学染色的临床应用
第五章溶血性贫血的检验
第六章其他贫血及其实验诊断
第七章白血病概述
第八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其实验诊断
第九章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及其实验诊断
第十章慢性白血病及其实验诊断
第十一章特殊类型白血病及其实验诊断
第十二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其实验诊断
第十三章恶性淋巴瘤及其实验诊断
第十四章浆细胞病及其实验诊断
第十五章骨髓增生性疾病及其实验诊断
第十六章恶性组织细胞病及其实验诊断
第十七章其他白细胞疾病及其实验诊断
第十八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
第十九章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基本方法
第二十章常见出血性疾病的实验诊断
第二十一章常见血栓性疾病的实验诊断
第二十二章抗凝与溶栓治疗的实验室监测
第二十三章出凝血试验的自动化
<考情分析>
考试各科目所占分值图
约40%为病例分析题
<授课模式>
大纲要点→课程讲授→实战演练
<学习目标>
<学习方法>
听课+做题
温故知新查漏补缺专注坚毅。
临床检验技士-临床血液学检验 讲义 16
![临床检验技士-临床血液学检验 讲义 16](https://img.taocdn.com/s3/m/47db90b103d8ce2f01662303.png)
第十六章恶性组织细胞病及其实验诊断<大纲要点>一、概述*二、实验诊断1.血象2.骨髓象*3.细胞化学染色*4.与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的鉴别一、概述恶性组织细胞病(malignant histiocytosis,MH,简称恶组)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恶性增生性疾病。
其主要的病理特点是肝、脾、淋巴结、骨髓等器官和组织中出现形态异常的恶性组织细胞的灶性增生,常伴有明显的吞噬血细胞的现象。
临床起病急骤,以高热、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出血、黄疸和进行性衰竭为主要特征。
病程较短,多在半年内死亡。
二、实验诊断1.血象全血细胞减少是本病的典型血象表现。
2.骨髓象可见到形态异常的组织细胞是本病的最重要特征。
这类细胞呈多少不一的散在或成堆分布,由于病变分布不均,故多次多部位骨髓穿刺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恶性组织细胞按形态学特征,可归纳为下列五型:异常组织细胞、多核巨细胞、淋巴样组织细胞、单核样组织细胞和吞噬性组织细胞。
恶性组织细胞病骨髓象中的异常组织细胞 A.B.吞噬型组织细胞C.异常组织细胞D.E.多核巨组织细胞3.细胞化学染色恶组的细胞化学染色特点染色正常单核细胞异常单核细胞恶组细胞过氧化物酶++0~+0碱性磷酸酶0 0 0酸性磷酸酶++++++++糖原(PAS)+~++(弥散)+~++(弥散)0~+(弥散)苏丹黑B ++±0 β葡萄糖醛酸酶+±0注:“0”为无反应,±为可疑,+~++为弱阳性,+++~++++为强阳性。
4.与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的鉴别恶性组织细胞病与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的鉴别对恶性组织病具有重要意义的细胞是A.淋巴样组织细胞B.单核样组织细胞C.多核巨细胞D.幼稚细胞E.吞噬性组织细胞『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对恶性组织病具有重要意义的细胞是多核巨细胞。
临床检验技士-临床血液学检验 讲义 15
![临床检验技士-临床血液学检验 讲义 15](https://img.taocdn.com/s3/m/9f6cf1a1a216147916112803.png)
第十五章骨髓增生性疾病及其实验诊断<大纲要点>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实验诊断1.概念*2.血象与骨髓象特点*3.其他检查二、骨髓纤维化的实验诊断1.概念*2.血象与骨髓象特点3.骨髓活检*4.与慢粒白血病的鉴别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实验诊断1.概念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原因未明的一种红系增生的骨髓增生性疾病。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常表现为皮肤黏膜充血,呈不同程度红紫色。
2.血象与骨髓象特点(1)血象:血液呈暗紫色,红细胞数增多[(7.0~10.0)×1012/L],血红蛋白增高(180~240g/L),红细胞比容增高(0.54~0.80),网织红细胞百分率不增多。
红细胞形态正常,可轻度大小不均,嗜多色和嗜碱点彩红细胞增多,偶见有核红细胞。
白细胞数增高,(11~30)×109/L,少数患者可达50×109/L。
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核左移,嗜酸及嗜碱性粒细胞稍多,血片可见中幼粒及晚幼粒细胞。
血小板增高,可达(400~500)×109/L。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增高。
(2)骨髓象:偶有“干抽”现象,髓液为深红色,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三系均增生,以红系增生为显著。
巨核细胞增多,可成堆出现。
各系各阶段比值及形态大致正常。
骨髓铁减少或消失。
3.其他检查全血容量增加(为正常的150%~300%),红细胞容量增加(>32ml/kg),血液比重增加(1.075~1.080),全血黏度增加(比正常高5~6倍)。
血清维生素B12增高(>900pg/ml),血沉减慢,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血清铁正常或减低,未饱和铁结合力正常或增高。
二、骨髓纤维化的实验诊断1.概念是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
临床特征有贫血和脾肿大,血象出现幼稚红细胞和幼稚粒细胞,并有不同程度的骨髓纤维化及髓外造血等。
骨髓纤维化患者脊椎骨骨质硬化,正常结构被破坏。
2.血象和骨髓象特点(1)血象红细胞:一般为中度贫血,晚期或伴溶血时可出现严重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如有明显出血时,可为低色素性,也可有大细胞性。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临床血液部分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临床血液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2d34329c852458fb760b56b7.png)
七、白血病概述
1.白血病特点
(1)白血病概念掌握1,3
(2)急性白血病临床特征掌握2,3 2.急性白血病分
型
(1)细胞形态学分型掌握2,3
(2)免疫学分型掌握2,3
(3)细胞遗传学分型了解2,3 3.急性白血病疗
效观察
(1)急性白血病缓解标准了解2,4 (2)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诊断标准了解2,4
八、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其
实验诊断1.形态学检查
(1)血象熟练掌握1,3
(2)骨髓象熟练掌握1,3
(3)FAB形态学分类熟练掌握2,3 2.其他检查
(1)细胞化学染色熟练掌握3,4
(2)免疫学检查掌握3,4
九、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及其实
验诊断1.M1的实验诊断
(1)血象掌握2,3
(2)骨髓象掌握3,4
(3)细胞化学染色掌握2,3 2.M2的实验诊断
(1)血象掌握2,3
(2)骨髓象掌握2,3
(3)细胞化学染色掌握3,4。
2021年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考试辅导 临床血液学检验 全册讲义 图文版共316页
![2021年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考试辅导 临床血液学检验 全册讲义 图文版共316页](https://img.taocdn.com/s3/m/9d393048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cb.png)
2021年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考试辅导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课前导入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造血与血细胞分化发育第三章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第四章血细胞化学染色的临床应用第五章血细胞超微结构检查的临床应用第六章血细胞染色体检查的临床应用第七章贫血概述第八章溶血性贫血的实验诊断第九章红细胞膜缺陷性贫血及其实验诊断第十章红细胞酶缺陷性贫血及其实验诊断第十一章血红蛋白异常所致的贫血及其实验诊断第十二章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其实验诊断第十三章铁代谢障碍性贫血及其实验诊断第十四章脱氧核苷酸合成障碍性贫血及其实验诊断第十五章造血功能障碍性贫血及其实验诊断第十六章白血病概述第十七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其实验诊断第十八章急性髓性白血病及其实验诊断第十九章慢性白血病及其实验诊断第二十章特殊类型白血病及其实验诊断第二十一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其实验诊断第二十二章恶性淋巴瘤及其实验诊断第二十三章浆细胞病及其实验诊断第二十四章骨髓增生性疾病及其实验诊断第二十五章恶性组织细胞病及其实验诊断第二十六章其他白细胞疾病及其实验诊断第二十七章类脂质沉积病及其实验诊断第二十八章血栓与止血的基本理论第二十九章血栓与止血检查的基本方法第三十章常见出血性疾病的实验诊断第三十一章血栓性疾病及其实验诊断第三十二章抗栓与溶栓治疗的实验室监测第三十三章出凝血试验的自动化<考情分析>考试各科目所占分值图约50%为病例分析题<授课模式><学习目标> <学习方法>听课+做题温故知新查漏补缺专注坚毅第一章绪论<大纲要点>(掌握)一、概念1.血液学2.临床血液学3.临床血液学检验二、血液学与临床的关系1.血液学与疾病的关系2.血液学与检验的关系一、概念1.血液学主要研究对象是血液和造血组织。
◆血细胞形态学(有形成分形态)◆血细胞生理学(细胞来源、增殖、分化和功能)◆血液生化学(细胞组成、结构、代谢)◆血液免疫学(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遗传血液学(血液病遗传方式和信息传递)◆血液流变学(血液流动性和血细胞变形性)◆实验血液学(实验技术和建立实验方法)2.临床血液学是以疾病为研究对象,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性临床学科,主要包括来源于血液和造血组织的原发性血液病以及非血液病所致的继发性血液病。
2015年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大纲-临床血液学
![2015年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大纲-临床血液学](https://img.taocdn.com/s3/m/47c79781cc22bcd126ff0c3e.png)
3,4
(5)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检验及其应用
1)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定义和分类
掌握
1,2
2)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检验
①抗人球蛋白试验
原理,参考值
熟练掌握
1,2
临床意义
熟练掌握
3,4
②冷凝集素试验
原理,参考值
掌握
1,2
临床意义
掌握
3,4
③冷热溶血试验
原理,参考值
掌握
1,2
临床意义
掌握
3,4
3)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检验的应用
掌握
1,2
②结果判断
掌握
2,3
③正常血细胞染色反应
掌握
1,3
④临床意义
掌握
3,4
(4)氯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
①原理
掌握
1,2
②结果判断
掌握
2,3
③正常血细胞染色反应
掌握
1,3
④临床意义
掌握
3,4
(5)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
①原理
掌握
1,2
②结果判断
掌握
2,3
③正常血细胞染色反应
掌握
1,3
④临床意义
掌握
掌握
1,2
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实验诊断
(1)概念
掌握
1,2
(2)血象
熟练掌握
2,3
(3)骨髓象
掌握
3,4
(4)血清学检查
熟练掌握
1,2
十九、血栓与止血的基本理论
1.概述
概念
了解
1,2
2.血管壁止血功能
(1)血管壁的结构与调控
掌握
临床检验技师-临床血液学检验(2019)讲义第十二章_特殊类型白血病
![临床检验技师-临床血液学检验(2019)讲义第十二章_特殊类型白血病](https://img.taocdn.com/s3/m/9365621a915f804d2b16c1dc.png)
第十二章特殊类型白血病一、浆细胞白血病的实验诊断二、多毛细胞白血病的实验诊断一、浆细胞白血病的实验诊断1.血象2.骨髓象3.免疫学检验4.其他5.与多发性骨髓瘤鉴别浆细胞白血病( plasma cell leukemia ,PCL)临床上分为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和继发性浆细胞白血病。
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特征为异常白细胞广泛浸润,可遍及全身各组织,并常伴有出血和淀粉样变,引起脏器肿大或功能障碍。
继发性浆细胞白血病主要来自多发性骨髓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巨球蛋白血症等,其白血病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与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基本相似。
1.血象大多数病例有中度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少数是低色素型。
白细胞总数多升高,可达( 10~ 90)× 109/L ,包括原始和幼稚浆细胞,形态异常。
血小板计数多减少。
PCL血象,可见形态各异的幼浆细胞2.骨髓象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各阶段异常浆细胞明显增生,包括原浆细胞、幼浆细胞、小型浆细胞和网状细胞样浆细胞。
浆细胞成熟程度和形态极不一致,形态一般较小,呈圆形或卵圆形,胞核较幼稚,核仁明显,核染色质稀疏,核质发育不平衡。
第 1 页共 6 页PCL骨髓象,可见形态各异的异常浆细胞3. 免疫学检验表现为晚期 B 细胞和浆细胞的特征,胞浆Ig ,浆细胞抗原-1 ( PCA-1), CD38弱阳性;SmIg 和其他早期 B 细胞抗原,包括HLA-DR、 CD19、 CD20常呈阳性。
4. 其他血沉明显增高。
血清中出现异常免疫球蛋白,以IgG、IgA型多见。
多数病人尿中本- 周蛋白阳性。
血清β2- 微球蛋白及LDH水平明显升高。
骨骼X片有半数病人可见骨质脱钙及溶骨现象。
根据国内诊断标准对其进行诊断,具体如下:( 1)临床上呈现白血病的临床表现或多发性骨髓瘤的表现。
( 2)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中浆细胞>20%或绝对值≥ 2.0 × 109/L 。
( 3)骨髓象浆细胞明显增生,原始与幼稚浆细胞明显增多,伴形态异常。
临床血液学检验ppt课件
![临床血液学检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07787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30.png)
检验医师的责任
• 要有扎实的和全面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 • 能正确掌握各项有关血液疾病诊断和反映病情的试
验 • 适应血液学的发展,建立有关新试验 • 能从事有关科学研究的实验工作 • 具有一定程度的血液病临床知识,对疾病能下诊断 • 具有与临床之间进(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寻求、 应用证据的医学,亦称实证医学、求证医学。EBM的基 本要素是证据;核心是追踪当前最好的外在证据以回答 临床解决的问题。
12
➢ 血液制品的临床应用:全血→成分血 (RBC悬液、粒细胞、血小板、血浆、丙 种球蛋白、凝血因子等)
➢ 输血存在的问题: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传 播性疾病
➢ 自体血体外循环
13
• 血液学检验的任务:利用血细胞的检验技 术、超微结构技术、病理学技术、生物化 学技术、免疫学技术、遗传学技术、细胞 生物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其他多 种技术,对血液系统疾病和非血液系统疾 病所致的血液学异常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和 临床诊治的观察,从而推动和促进血液学 和临床血液学的发展和提高。
16
• 循证检验医学(EBLM)/循证血液检验医学(EBHLM)的 循证步骤:循证问题,提出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文 献查阅,全面收集所有相关、可靠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 (对照、随机分组、盲法);应用meta分析对文献、资料 和数据进行严格的评价,评价其可靠性、真实性而得出全 面、真实的评价结果;进行调整,确定最佳方案进行临床 实践;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对进行的临床实践做出后效 评价,发布新的结论与实践结果,指导临床实践。
• microRNA(miRNA):一组19-24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 RNA,主要在转录和翻译水平调控mRNA,目前成为许多 肿瘤的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分子标志和治疗靶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恶性淋巴瘤及其实验诊断
<大纲要点>
一、霍奇金病的实验诊断
1.概念*;
2.组织学分型*;
3.血象*;
4.骨髓象*
二、非霍奇金病淋巴瘤的实验诊断
1.概念*
2.分类
3.病理学检查*
4.血象、骨髓象*
一、霍奇金病的实验诊断
1.概念霍奇金病是恶性淋巴瘤的一种类型,是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中的淋巴细胞发生恶性增生而引起的淋巴瘤。
霍奇金病的临床表现-淋巴结肿大
2.组织学分型2008年WHO对霍奇金淋巴瘤再次进行分型,可分为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和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后者又包括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淋巴细胞消减型和淋巴细胞丰富型。
3.血象部分霍奇金病病人有轻度到中度的贫血,可为正色素正细胞型,或小细胞低色素型。
白细胞、血小板一般正常。
但到疾病晚期,尤其病变浸润骨髓后,可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也有中性、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增多。
4.骨髓象霍奇金病的骨髓象多为非特异性改变。
若骨髓穿刺涂片检查找到R-S细胞对诊断有重要意义,但其阳性率不高,而骨髓组织活检可将阳性率提高至9%~22%。
霍奇金病的骨髓象,可见形态各异的Reed-Sternberg(R-S)细胞
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实验诊断
1.概念非霍奇金淋巴瘤是恶性淋巴瘤的另一种类型,是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中的淋巴细胞或组织
发生恶性增生而引起的淋巴瘤。
2.分类见下表。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分类
3.病理学检查
(1)病理学检验:非霍奇金淋巴瘤需依赖组织病理学诊断:①淋巴细胞型形态多样化,分化良好的肿瘤性淋巴细胞与“成熟”的小圆形淋巴细胞相似,胞体小,多呈圆形或卵圆形,胞质量少,胞核圆,有凹陷、切迹、不规则。
核染色质呈粗颗粒状,分布不均,多无核仁。
分化不良者,以原淋及幼淋细胞为主的瘤细胞胞体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常有凹陷切迹、分叶、折叠、结节及花瓣状等畸形。
核仁1~2个,核染色质常凝集,呈粗颗粒状,分布较均匀。
胞质深蓝色或浅蓝色,胞质量增多。
②组织细胞型,即所谓的“网状细胞肉瘤”,以肿瘤性组织细胞为主。
其特征是胞体大小不等,直径15~25μm,呈多形性如圆形、椭圆形、锤形及不规则形等。
核形多样化如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胞核有凹陷、切迹、扭曲、折叠、多叶或双核等。
核染色质疏松呈网状,分布均匀或不均,核仁1至多个,亦可隐约不显。
核分裂象较多见。
胞质较丰富,着色浅蓝或灰蓝,常不均匀,可有小空泡或紫红色颗粒出现。
③混合细胞型:兼有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型特征。
④未分化型瘤细胞形态较为特殊。
(2)血象和骨髓象:白细胞数多正常,淋巴细胞可增多。
约20%的淋巴肉瘤病例在晚期可并发白血病,此时血象及骨髓象类似急淋。
约5%的组织细胞性淋巴瘤也可并发急性组织细胞性或单核细胞性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