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第一、二章测试卷

第二单元第一、二章测试卷题序12345678910答案题序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叶”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的植物是()A.葫芦藓B.水杉C.卷柏D.花生2.凉拌海带脆滑爽口,下列哪一项不是海带所属类群的特征() A.有多细胞,也有单细胞的B.不产生种子,通过孢子进行繁殖C.生活在海洋里,靠根吸收无机盐D.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3.下列关于苔藓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许多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B.一般都很矮小C.茎中有导管,叶中有叶脉D.大都生活在阴湿环境中4.肾蕨是一种常见的蕨类植物,与生活在同样环境中的苔藓相比,主要区别是()A.植株更加矮小B.具有真正的输导组织C.依靠孢子生殖D.受精过程离不开水5.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这三种植物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
松树区别于竹、梅的主要特征是()A.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B.没有根、茎、叶的分化C.输导组织不发达D.依靠孢子繁殖后代6.某实验中学举办了“生物诗词大会”。
在单人追逐赛环节,要求选手说出“有茎、叶的植物”的诗词。
下列哪位选手会被淘汰()A B C D7.植物豆腐柴(如图),其叶子是制作金华特色小吃“观音豆腐”的主要原料,豆腐柴一般生长在山坡、溪沟两侧的灌丛中,四月发芽,五月开花结果。
豆腐柴所属的植物类群是()(第7题)A.苔藓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8.根据如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第8题)A.①可表示具有花B.②可表示具有种子C.③可表示具有真正根D.④可表示具有输导组织9.藻类、绿色植物与人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裙带菜、紫菜等藻类可食用B.葫芦藓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C.卷柏可提供优质的木材D.被子植物中有许多粮食作物10.如图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第10题)A.玉米种子的⑥胚乳,菜豆种子没有B.两类种子的营养物质都储存在④中C.玉米种子纵切面滴加碘液后③变蓝D.新植物体的幼体都由①②③④⑤发育而成11.水螅、海蜇都属于刺胞动物,它们体表特有的结构是()A.鳞片B.刺细胞C.贝壳D.黏液层12.下列动物类群与其主要特征的描述,不对应的是()A.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B.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C.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大多具有贝壳D.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不分节13.鱼是一类生活在水中的动物,下面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鱼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B.鱼为人类提供了富含糖类的食物C.鱼用鳃呼吸,鳃主要由密布毛细血管的鳃丝构成D.鱼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14.一位同学在调查本地动物资源中,发现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比较多,下列关于当地环境条件的推测中,最合理的是()A.炎热干燥B.湿热多雨C.常年寒冷D.低温阴雨15.在云南省红河州,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约2.44亿年前的海生爬行动物,命名为“长尾红河龙”(如图)。
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 认识生物、第二章 认识细胞 达标测试卷

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二章认识细胞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国劳动人民总结了一些有关天气的谚语,如“蚂蚁搬家,大雨来到”“蜘蛛结网,久雨必晴”,他们主要运用了()A.观察法B.实验法C.比较法D.调查法2.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提出问题B.对于耗时较长的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C.观察必须借助设备D.观察时不能损害生物3.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机器人B.钟乳石C.小麦D.汽车4.通过观察,科学家发现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下列现象能体现生物的这一特征的是()A.生石花能开出黄色的花朵B.羚羊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C.小麦从外界吸收水和无机盐D.人通过出汗排出废物5.在用单目显微镜对光的过程中,能反射光线的结构是()A.目镜B.转换器C.反光镜D.物镜6.下图所示的结构是显微镜的()A.通光孔B.镜筒C.目镜D.物镜7.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他先转动目镜再移动玻片标本,结果污点都没有动,由此可以判断这个污点最可能在() A.玻片上 B.目镜上C.物镜上D.反光镜上8.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同一植物根尖细胞临时装片,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镜头组合是()A.①B.②C.③D.④9.医院化验员将患者血液制成的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进行观察,这种玻片标本属于()A.切片B.磨片C.装片D.涂片10.生物绘图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图一般稍偏左上方,以便在右侧和下方注字和书写图名B.可以用铅笔将细胞核涂成阴影C.画细胞核的时候,用铅笔细点表示D.一般在图右侧用尺子引出指示线,标注文字11.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经碘液染色后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以下结构最不容易看清楚的是()A.细胞壁B.细胞核C.细胞膜D.细胞质12.下图是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是细胞壁,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B.②是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C.③内含有遗传物质D.④与能量转化有关13.细胞生活需要的有机物是()①水②糖类③脂质④蛋白质⑤无机盐⑥核酸A.①②③④B.①⑤⑥C.③④⑤⑥D.②③④⑥14.医生常给危重病人吸氧和滴注葡萄糖溶液。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测试题一、单选题1.使用显微镜对光的正确程序是()①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白亮的视野.②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④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④②①D.③②①④2.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将标本放于0.9%的生理盐水中,目的是()A.保持标本透明度B.防止标本干燥C.容易染色D.保持细胞原有形态3.细胞结构决定功能,下列细胞结构与功能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细胞壁—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细胞核—控制细胞生命活动C.液泡—储存糖分、色素等物质D.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部环境分隔开4.美国及挪威的三位科学家因发现了“大脑中的GPS”﹣﹣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而获得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细胞被称为网格细胞,它们构成人体四大基本组织中的()A.神经组织B.上皮组织C.肌肉组织D.结缔组织5.下列生物只有一种能量转换器的是A.小麦B.兔子C.桂花树D.松树6.如图四种生物的细胞中都具有的结构是()A.细胞壁B.细胞膜C.液泡D.叶绿体7.小明用亚甲基蓝溶液给临时装片中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滴在①处,将装片左端略提起B.滴在①处,吸水纸放置在④处C.滴在①处,吸水纸放置在③处D.滴在①③处,将装片左右晃动8.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操作正确的是()A.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B.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C.观察前,要先用一块洁净的纱布将目镜擦拭干净D.观察时,要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9.小明使用显微镜对光时,对准通光孔的结构应选用()A.高倍镜B.凹面镜C.最小光圈D.较大光圈10.植物根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A.叶绿体B.线粒体C.叶绿体和线粒体D.叶绿体或线粒体11.玉米植株接受太阳光照射,结出的种子含有大量的淀粉,完成这一过程主要依赖其细胞中()A.细胞核 B.液泡 C.叶绿体 D.线粒体12.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发现观察视野中有一个污点,移动物镜和玻片标本污点都不动,说明污点在()上。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生物圈是指整个地球B.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C.生物圈是指生物生活所需要的环境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它们生活所需要的环境2. 下列现象属于生物因素影响的是(___________ )A .小麦、玉米等植物只有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得好B .有些动物在繁殖期间,雄性个体为争夺雌性个体而进行斗争C .苹果、梨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橘不宜在北方栽种D .作物在水、肥充足的封中生长茂盛二、填空题3.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三、选择题4. 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种植,对此起主要作用的生态因素是(___________ )A .水____________________B .温度______________C .阳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土壤5. 非生物因素中,对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的分布起决定性作用的是(___________ )A .温度______________B .阳光____________________C .水分______________D .土壤6. 下列现象中,属于与风变化相适应的的现象是(_________ )A.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B.候鸟的迁徙C.山顶的旗行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蛾类夜间活动7. 生物对环境是有影响的,下面的列子明显的是()A.旗形的树 B.海豹胸部脂肪厚度达60mmC.蚯蚓使土壤疏松、肥力增加 D.沙漠中的植物在大雨过后迅速生长发育8.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的活动影响环境的实例A. 树木在秋天落叶B. 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的湿度C. 草履虫能净化污水D. 蚯蚓的活动改良了板结的土壤9.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人教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1、2章测试卷

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第一、二章)(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1、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一组是(B)A.机器人、蜻蜓、钟乳石B.蘑菇、珊瑚虫、松树C.珊瑚、菊花、水草D.枯枝、鱼、树2、果树能产生种子,种子可以萌发并长成新的植物体,这说明( B)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C.生物多由细胞构成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3、狮子捕食斑马,其生理意义在于(A)A.获取营养B.强者欺凌弱者C.游戏D.将它驱除出领地4、下列能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出反应的是(B)A.动物以植物为食B.含差草的叶片受到触动会合拢C.鲸呼气时会产生雾状水雾D.西瓜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5、下面是小刚在调查昆仑山生物种类时的具体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C )A.调查范围内偶尔飞过的昆虫可以不记录B.险峻的峭壁生物种类多,就选这样的调查路线C.选择生物种类较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D.发现珍稀物种应及时采摘、捕捉制成标本6、小麦和水稻是粮食作物,菊花和牡丹是观赏植物,甘草和田七是药用植物。
这是根据生物的什么特征来进行分类的?( A )A.用途B.形态结构C.生理功能D.生活环境7、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水分,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有(B)A.捕食关系B.竞争关系C.合作关系D.分工关系8、山顶、山腰、山脚生长的植物种类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C)A.阳光B.水分C.温度D.土壤9、下列现象中属于缺水环境想适应的现象是( B )A.蛾类夜间活动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C.候鸟的迁徙D.山顶的旗形树10、探究的一般过程是( D )①实施计划②表达和交流③制定计划④提出问题,发现问题⑤得出结论⑥作出假设A.②③①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C.⑤⑥③②①④ D.④⑥③①⑤②11、叶片宽大的植物不适于生活在干燥的沙漠,沙漠边缘种植的防护林,树木叶片大都细小,这是为了(D)A.减少风的阻力B.便于吸收二氧化碳C.有助于光合作用D.减少水分散失12、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植物吸水的动力,这是对陆生环境的一种适应,同时,蒸腾作用又把大量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增加空气湿度。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1--2章测试题(含答案)

(5)在用低倍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图所示,你认为_____同学的观察效果最好。
B.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图丙中的②
C.显微镜放大倍数是图丙中①与②放大倍数的乘积D.图甲所示来自象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正确所致
14.若在显微镜下观察“b”字,观察到的结果应该是放大的
A.b B.p C.q D.D
15.小宇同学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的实验中,最终看到了视野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C.若有气泡,则用手轻压赶出或用吸水纸吸引
D.盖上盖玻片后可直接将稀碘液滴在盖玻片上
7.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和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
A.自来水、碘液B.生理盐水、碘液C.生理盐水、自来水D.碘液、生理盐水
8.菠菜表皮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①细胞膜 ②叶绿体 ③细胞壁 ④线粒体 ⑤细胞质 ⑥大液泡 ⑦细胞核
参考答案
1.C 2.B 3.B 4.D 5.A 6.A 7.B 8.C 9.B 10.C 11.C 12.D 13.A 14.C 15.D 16.D 17.A 18.B 19.D 20.D 21.C 22.C 23.C24.D
25. 右上方 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气泡 胚乳
26.甲 ①③⑤ ②细胞膜 ⑤液泡 ⑦线粒体 ③叶绿体 ④细胞核
27.目镜 物镜 右下方 转换器 凹 D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生物第一单元第二章测试

第一单元第二章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总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C.生物圈只为生物的生存提供水和空气D.温度和空间不是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生存条件,而是自古就有的2.美丽富饶的烟台盛产的“烟台苹果”享誉海内外,但“烟台苹果”引种到南方却不能结果,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温度B.水C.阳光D.土壤3.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
A.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B.动物和植物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D.所有生物4.某年春季以来,洞庭湖水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持续干旱,造成芦苇荡变成草原,鱼虾蟹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这种现象说明()。
A.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B.生物能适应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D.生物能影响环境5.在干旱的沙漠中,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的茎长很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B.温度C.土壤的含氧量D.水6.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时,往往得到网状的复杂结构——食物网,这是由于()。
A.生产者的数量最多B.消费者不仅以一种生物为食C.生态系统的物质要大量流失D.消费者的数量太多7.下列哪项描述的是生态系统?()A.河边上一簇簇美丽的月季B.远处一望无际的茂密森林C.鱼缸内一群艳丽的锦鲤D.坝上一排排挺拔的白杨树8.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产者是在自然界中不依赖外界环境,能独立生存的生物B.生产者的营养方式肯定是自养C.生产者中绝大多数为自养,少数为异养D.生产者的再生能力最强,能为其他生物提供充足的食物9.下面四幅图均表示在一个食物链中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比例,每个图形的最底层都表示生产者。
其中,可以表示“草→虫→山雀→食雀鹰”这一食物链的是()。
10.“我为花草呵护,花草向我微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花草”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A.细胞成熟 C.细胞生长
B.细胞分裂 D.细胞分化
·生物
7.用显微镜观察经染色的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观 察到的实验现象与原因分析不吻合的一项是( D )
选项 A B C D
实验现象 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圈
视野中细胞破裂 视野中有许多污点 视野中的细胞往左移动
可能的原因 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 制作装片时滴加清水
·生物 13.如果把细胞比作汽车的话,相当于汽车发动机的是( B )
A.细胞膜 C.细胞核
B.线粒体 D.液泡
·生物
14.细胞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非常复杂,能够控制这些变化 的结构或物质是( B )
A.蛋白质 C.细胞膜
B.细胞核 D.线粒体
15.细胞生活需要的主要有机物是( D ) ①水 ②糖类 ③脂质 ④蛋白质 ⑤无机盐 ⑥氧气
·生物 22.下列按照构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排序,正确的是( C )
A.④→②→①→③ C.①→④→③→②
B.①→②→③→④ D.③→②→①→④
·生物
23.以下关于结构层次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D )
A.番茄的皮——保护组织 B.心脏中的血液——结缔组织 C.“藕断丝连”中的“丝”——输导组织 D.关节软骨——神经组织
·生物
【主题一】某班同学在郊区农田研学时,偶然观察到青蛙在 干燥的环境中皮肤表皮会脱落,同学们收集了青蛙脱落的部 分表皮带回实验室制成临时装片,并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据此完成第4~8小题。
·生物 4.如图是不同同学在实验室的同一台显微镜中操作观察同 一永久装片时看到的图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分裂时细胞核和细胞质同时一分为二 B.一个变形虫经过3次细胞分裂形成8个变形虫 C.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D.若①中染色体为a条,则它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为a→2a→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
题次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次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自今年3月份开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流感疫情开始在墨西哥发生,并迅速蔓延到全球许多国家,经专家研究确定, 引起该疫情的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
下列各项特征中能表明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生物的是:
A.由有机物组成 B.具有细胞结构 C.能在动物体内繁殖 D.能使人体患病
2、“我为花草呵护,花草向我微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花草”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A.消费者 B.生产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
3、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 B.大树底下好乘凉
C.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到地面 D.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4、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指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 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C.生物圈包括全部的大气圈、岩石圈和水圈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5、右图若为生态系统,则图中没有画出的生物成分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生产者和消费者
6、细胞数目增多主要因为
A、细胞生长
B、细胞分化
C、细胞吸收养料
D、细胞分裂
7、岳麓山是长沙市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下列说法构成生态系统的是:
A.岳麓山风景旅游区 B.岳麓山上所有的鸟
C.岳麓山的所有动物D.岳麓山的所有生物
8、某同学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为字母“b”,则他在玻片标本上写的字应是:
A.P B.d C.q D.b
9、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如果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最大,应该选用的物镜和目镜组合是:
A.10×和40× B.10×和l0× C.5×和l0× D.5×和40×
10、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时,均能找到的细胞结构有:
①细胞壁②细胞核③细胞质④液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1、下列制作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中,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③④②①
12、植物细胞能保持一定的形态主要是因为:
A.细胞壁的支持作用
B.细胞膜的保护作用
C.细胞壁的保护作用
D.细胞膜的支持作用
13、DNA除了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外,它还具有的功能是:
A.控制物质的进出
B.将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C.将遗传物质传给后代
D.为细胞生活提供动力
14、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①细胞质平分为二,各含有一个细胞核②在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
③细胞核平分成两个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①②
15、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
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依赖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适应环境
16、小亮调查完公园的生物种类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三类。
他所采用的分类依据是:
A.生活环境
B.个体大小
C.生物用途
D.形态结构
17、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象暗淡、偏左上方,如何操作才能使它明亮并位于视野中央:
A、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B、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C、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D、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18、在设计对照实验时,我们应注意的问题是
A、所有变量都是相同
B、所有变量都不相同
C、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均不相同
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均相同
19、语文课上学到的成语中,很多与生物学有关。
你能说出下列成语中,哪一个说明了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的道理。
A.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20、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鹰,草原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破坏,这说明:
A.生态系统无调节能力 B.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C.只有绝对禁捕野生动物,生态系统才有调节能力
D.生态系统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下图为两类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每空2分,共22分)
(1)、图中属于植物细胞的是图,属于动物细胞的是图。
(2)、①. 写出图中所示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A. B. C.
D. E. F.
(3). 切开番茄时,流出的红色汁液来自(填字母)。
(4) 储存遗传物质的结构是(填字母)。
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填字母)。
22、(每空2分,共10分)右下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
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食物网由条食物链组成。
(2)写出其中一条食物
链。
(3)正常情况下,图中数量最少的生物
是,这是因为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
逐级递减的.
(4)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结构
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
定的能力。
(5)若该生态系统受到DDT污染,则在图中生物体内DDT
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23、(每空2分,共8分)右图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据图
回答:
(1)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的中央滴的
是_______________,染色所用的液体是。
(2)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镜下已经找到观
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
[ ] 。
24、(每空2分,共8分)一些同学沉溺于电脑网络游戏,长时间的电脑辐射对他们的身体有没有伤害呢?有人做了这样一组实验:将健康的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只。
甲组置于未开机的电脑前,乙组置于开机电脑前;其他饲养条件相同。
六十天后获得实验数据如图3。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电脑辐射对的身体有没有伤害?
(2)实验设置的变量是 ( )
A.电脑游戏种类 B.电脑是否开机 C.大鼠的身体状况
(3)每个实验组都用了8只而不是1只大鼠,目的是。
(4)从图3的可以看出,电脑辐射影响了组大鼠的体重的正常增长和精子的正常发育。
25、(每空2分,共12分)在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为什么?是因为环境变亮了吗?小明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她的探究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适应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吗?
(2)、作出假设:
作出假设的依据是
(3)制定计划,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形成
的环境,另一侧盖上玻璃板,形成的环境,在铁盘两侧各放入5只鼠妇,10分钟后,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鼠妇的数目。
按此步骤重复实验3次。
(4)实施计划:按上述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单位:只)
(5)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为使实验结论更加准确,应对上述数据所做的处理是:
从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