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7课《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第二课时)教案
7 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第二课时)(教案)-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7 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二课时)(教案)-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是屈辱和抗争;2. 能够回忆并总结屈辱和抗争的故事,如雷锋、黄文秀等;3. 懂得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珍惜生命;4. 在日常生活中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对待他人要有同情心并乐于助人。
教学重点:1. 对“屈辱”和“抗争”的理解;2. 掌握故事中的情节和主要人物;3. 学会从故事中汲取启示和人生感悟。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屈辱”和“抗争”的内涵;2.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背后所蕴含的生命哲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故事,让其复述主要情节;2.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屈辱”和“抗争”的认识和理解。
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屈辱”和“抗争”的内涵及其重要性;2. 黄文秀、雷锋等的事迹;3. 帮助学生从故事中领悟人生哲理,如珍惜生命、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乐于助人、团结合作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指导学生分组讨论一些常见的“屈辱”现象及其“抗争”方式;2. 引导学生思考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和方法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四、课堂练习(15分钟)1. 帮助学生总结故事中的情节和主要人物;2. 分组开展课堂小活动,如情景表演、说故事等。
五、课堂总结(5分钟)1. 让一个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2. 强调故事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及其对生活中的指导作用。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屈辱”和“抗争”的内涵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通过故事对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
此外,教师需要更加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增加互动环节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更深入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7 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第二课时教案
7 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和甲午中日战争的屈辱历史,知道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体会中华民族顽强的抗争精神。
2.知道邓世昌等民族英雄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故事,感受先辈们的爱国精神。
3.懂得“落后就会挨打,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知道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体会中华民族顽强的抗争精神。
三、教学内容:本课内容选自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的第 7 课,本课是第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一)环节一:圆明园的诉说1.提问:为什么圆明园曾被誉为“万园之园”?①阅读文字资料,了解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
资料:清王朝倾全国之力,用无数精工巧匠,历时很多年才把圆明园建成,其中的大型建筑物就有 145 处。
圆明园曾以宏大的建筑规模、杰出的造园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以及丰富的文化收藏享誉世界,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
②看图片,思考: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原因。
③看视频,对比圆明园今昔变化。
④小结:圆明园因为建筑巧夺天工和收藏文物丰富被誉为“万园之园”。
2.提问:为什么英法联军会肆无忌惮地劫掠、烧毁圆明园?①分析雨果的信,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雨果的信(节选):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
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
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
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里是野蛮人。
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②看《圆明园》电影片段、读观后感了解英法联军在圆明园劫掠、烧毁的行为。
③看《圆明园》电影中关于“圆明园秘密仓库”的介绍,了解清朝的一些统治者意识落后。
④小结:落后就会挨打。
【设计意图】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源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历史事件,通过分析资料,理解落后就会挨打。
(二)甲午风云1.看资料,说发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7 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2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7 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的第二课时,主题为“不甘屈辱,奋勇抗争”。
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案例为载体,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的精神内涵。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实践案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和法治观念,对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的含义有一定的理解。
但他们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还可能缺乏正确的应对策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的精神内涵,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
2.培养学生面对不公平、不正义现象时,能够勇敢地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3.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的精神内涵,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2.难点:培养学生面对不公平、不正义现象时的勇敢态度,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贴近生活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2.讨论交流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看法,取长补短。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亲身体验不公平、不正义现象,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
4.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以便于教学过程中进行分析。
2.制作课件,以便于直观展示教材内容。
3.准备角色扮演道具,以便于学生参与活动。
4.安排课堂讨论时间,以便于学生交流互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不公平、不正义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面对这些现象,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从而引出本课主题——不甘屈辱,奋勇抗争。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7课《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7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集体备课)一. 教材分析《不甘屈辱奋勇抗争》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的第7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在近代历史中遭受的屈辱和人民的抗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林则徐虎门销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于中国的近代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认识不够深入,对历史的理解较为表面化的问题。
此外,学生对于如何从历史事件中提炼出精神内涵,将历史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在近代历史中遭受的屈辱和人民的抗争,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提炼精神内涵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中国在近代历史中遭受的屈辱和人民的抗争,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
2.难点:如何从历史事件中提炼出精神内涵,将历史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历史事件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历史事件,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3.合作探究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历史事件背后的精神内涵。
4.案例分析法:教师呈现典型历史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了解近代历史,熟悉教学内容,准备相关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历史知识,了解基本的历史背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呈现一幅中国近代历史屈辱的图片,如《南京条约》签订现场,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了解这段历史?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不甘屈辱奋勇抗争》。
新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7 不甘屈辱奋勇抗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的历史,认识中国近代遭受的屈辱和磨难,以及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英勇抗争的精神。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中国近代遭受的屈辱和磨难,以及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英勇抗争的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学生珍爱和平、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1.中国近代遭受的屈辱和磨难。
2.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英勇抗争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1.分析中国近代遭受的屈辱和磨难的原因。
2.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英勇抗争的精神内涵。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师: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然而,在近代,我们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屈辱和磨难。
但是,我们中国人民从未屈服,我们始终坚持抗争,为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利益不懈努力。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七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一起回顾那段艰难的历史,感受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2.讲授新课活动一: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1)教师布置任务: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华民族遭受的屈辱历史。
(2)小组讨论:为什么我们会遭受这样的屈辱?我们从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3)教师小结:中华民族在近代遭受了列强的侵略和压迫,这是由于国家贫弱、科技落后等原因所致。
我们应该铭记历史教训,努力振兴中华,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活动二: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1)学生阅读教材情境,感受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
(2)小组讨论:这些人物和事件体现了怎样的精神?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3)教师小结:中国人民在近代遭受了无数的苦难和压迫,但我们从未放弃抗争。
这种抗争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坚韧不拔、英勇无畏的品质。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精】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7 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精】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7 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时目标1.学生通过了解生命中存在的困难和不幸,能够认识到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但我们应该有勇气和信心去面对问题。
2.学生通过学习困境中人们怎样挺起腰杆重新选择人生的发展道路,能够信心十足地经受考验。
3.学生学会欣赏那些具有勇气和信心的人和事,感受并理解“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的文化内涵。
教学内容情境呈现1.以一个令人感动的视频片段为主题,让学生在感受中理解什么是“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的价值所在。
视频片段选自纪录片《加油!向日葵少年团》,展示了一群身体障碍少年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坚持练习、努力前行的励志故事。
2.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不幸,并让他们思考困境中自己应该怎么做。
活动展开1.导入新课,告诉学生本课时我们学习的主题是“不甘屈辱,奋勇抗争”。
引导学生查找课文中的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阅读课本中的故事《深渊中的笑声》。
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故事当中的情节,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主人公们的这种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的勇气来自哪里,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如果有一天你也遇到了这样的困境,你会怎么办?4.小组活动:将班级划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困境,让小组内同学互相分享,讨论并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总结归纳1.教师采取朗诵答题的形式,提问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最有感触的细节是什么?2.互相分享学生心得和体会。
课后作业1.家长带领孩子重看纪录片《加油!向日葵少年团》,进一步了解这群勇敢的少年,找出视频中的精神内涵,总结学习成果。
2.做一道与“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相关的习题。
总结身处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人都需要具备“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的勇气和力量面对人生的挑战。
本课时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不够如意的人生道路,如何不屈不挠地前行,感悟人生的真理和道理。
通过实际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坚定自己的信念和勇气,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掌握更多积极向上的思考和行动保持内心的坚定和高昂,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2课时教案
第7 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教学目标1.了解列强侵华所犯下的罪恶行径,知道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曾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中体会中华民族顽强的抗争精神。
2.了解邓世昌等民族英雄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故事,感受先辈们的爱国精神3.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理解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用。
中国如何一步一步的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鸦片战争中与侵略者抗争的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的事。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发给二课时一、故事引入1.师:上节课结束时,我们布置了“收集鸦片战争中与侵略者抗争的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的事”。
这节课我们便来讲讲孩子们收集的故事。
2.在小组内分享收集到的关于鸦片战争的历史故事或英雄人物故事。
3.全班请两三名同学代表交流。
4.师:这些英雄人物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国的历史故事。
5.揭示课题: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二、新知探究。
活动一:圆明园的诉说(一)了解圆明园及其毁灭的真相1.观看《圆明园的毁灭》视频2.说说你对圆明园的了解。
圆明园是位于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前后修建了150年,规模宏伟,集中体现了中西园林艺术的精华。
园内风景秀丽,建筑风格中西合壁,收藏着不计其数的奇珍异宝、文物典籍和各种艺术品,被誉为“万园之园”。
3. 外国人对圆明园的毁灭的看法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
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
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
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里是野蛮人。
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维克多.雨果(1)两个强盗分别指的是谁?(2)圆明园的遭遇,使你想到了什么?4.师小结: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贪婪野蛮本性暴露无遗,他们加剧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7 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第2课时(教案)
第7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了解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的屈辱历史和列强的罪恶行径。
知道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体会中华民族顽强的抗争精神。
2.道德修养:知道林则徐、邓世昌等民族英雄反对外来侵略者的故事,感受先烈的爱国精神。
3.责任意识:懂得落后就要挨打,只有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的道理。
课时安排3课时。
第2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昔日圆明园的辉煌,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恶行径。
(重点)2.感悟落后的中国在列强炮火下遭受的屈辱,树立强国之志与报国之情。
(难点)3.通过了解“火烧圆明园”这段屈辱的历史,初步形成对历史进行探究和反思的意识,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新闻导入,明确主题1.出示新闻2019年11月13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举行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仪式,流失海外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国宝终于回归了祖国。
此前,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鼠首、兔首6尊圆明园流失兽首铜像已通过不同的方式回归祖国。
捐赠仪式后,7尊兽首铜像聚首京城,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举办的“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上共同展出。
2.提问同学们,对于这尊马首铜像你有哪些了解?有什么问题?预设1:这尊马首铜像原来是在圆明园的。
预设2:我看过《十二生肖》这部电影,知道这样的铜像一共有12尊。
预设3:我想知道它是怎么流失海外的,又是怎样回归祖国的?预设4:这尊马首铜像是干什么用的?预设5:回归之前,马首在哪里?没有回归的铜像现在又在哪里?3.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跟随这尊马首铜像,一起走进圆明园,听它为我们诉说那段历史。
(板书课题:圆明园的诉说)二、万园之园,诉说辉煌过渡: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是清朝的五代帝王用150多年的时间建造的大型皇家宫苑,有着万园之园"的美称。
每到盛夏时节,清朝皇室都会来这里理政,所以也被称为“夏宫”。
第7课 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第2课时(教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统编版.docx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第7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了解圆明园被列强侵略的原因,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的道理。
•了解甲午战争的经过,了解《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明白《马关条约》走亡国条约。
•学习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精神,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体会签署《马关条约》屈辱感,学习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精神,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这段历史给中国人民的启示和经验教训,以及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同学们,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妥伊求和告终,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之后,西方列强的贪婪野蛮本性暴您无遗,他们加剧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
为了扩大在中国的利益,英国和法国联合起来,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中华大地,圆明园这座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就毁于这第二次鸦片战争。
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
【新课教学】(一)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师:世界上有一座建筑奇迹,修建了150多年,它是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被称之为“万园之园”,同学们,你们知道是哪里吗?(圆明园〉›【活动园】请你对比圆明园被毁灭前后照片,说说你的感受。
•如此壮观拥有无数珍宝的圆明园,就被英法联军毁于一旦,我感到非常痛心和愤怒,英法联军的凶残本质激发了我的爱国之情,我要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不能让祖国再被KI明田(MHffl)欺负。
>【读一读】维克多•雨果(法国)的话,想一想,两个强盗分别是谁?圆明园的遭遇使你想到了什么?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
这个奇迹叫做圆明园。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
一个强盗洗劫了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里是野蛮人。
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5.《道德经》:这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一部著作,阐述了道家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其中一些观点,如“柔弱胜刚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可以帮助同学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的态度,勇敢地去拼搏和奋斗。
2.《毛泽东选集》:收录了毛泽东主席的一些著作,如《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实践论》等。这些著作中阐述了不屈不挠、奋勇抗争的精神,并强调将其运用到实际斗争中。阅读这些著作,可以帮助同学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深入理解不屈不挠、奋勇抗争的精神。
3.《邓小平文选》: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时期的指导思想。文选中的一些文章,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等,阐述了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精神。阅读这些文章,有助于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敢于面对困难,勇于拼搏。
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够积极进行拓展学习,将本节课所学的“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精神内化为自身的品质,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努力拼搏,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重点题型整理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我将为大家整理一些重点题型,并结合课文内容给出答案。这些题型将涵盖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帮助同学们加深对“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精神的理解和应用。
B.不屈不挠,奋勇抗争
C.逃避困难,回避问题
D.消极抱怨,悲观失望
【答案】B.不屈不挠,奋勇抗争
题型四:应用题
【题目】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过的困难,并阐述是如何运用“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的精神去克服的。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7 不甘屈辱奋勇抗争 》第2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7 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七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2课时,主要通过历史人物的事迹,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到在国家危难时刻,无数英勇的人们为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不屈不挠,奋勇抗争的精神。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生动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和领悟到,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应当学习这种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的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对国家的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正在形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坚定对祖国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勇于克服、积极进取的品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学习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进行英勇斗争的历史人物和事迹。
2.引导学生理解和领悟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的精神内涵。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勇于克服、积极进取的品质。
4.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使学生明白,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应当学习这种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的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和学习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进行英勇斗争的历史人物和事迹。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领悟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的精神内涵,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勇于克服、积极进取的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
2.案例教学法:以历史人物的事迹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理解其精神内涵。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环节和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7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2课时)优秀教案
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近代以来世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图表等资料,表述观点的能力。
2.在收集资料,交流讨论中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3.通过了解列强侵华犯下的罪恶行径,知道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曾经进行了不屈的斗争,充分感受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正气和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收集资料,交流讨论中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列强侵华犯下的罪恶行径,知道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曾经进行了不屈的斗争,充分感受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正气和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了解虎门硝烟的历史背景,观看《虎门销烟》电影。
2.教师准备:教学媒体、虎门销烟相关历史资料背景、活动评价单、板贴。
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英国向中国贩运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和发动侵略战争的罪恶目的,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简单情况。
2、使学生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充分感受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正气,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3通过收集资料、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图表等资料,表述观点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通过鸦片这一话题,知道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知道近代中国挨打的原因。
2、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充分感受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正气,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活动一:提示背景,引入课题1、出示罂粟花图片,初识“鸦片”。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7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二课时)教案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五年级下第七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 2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圆明园的诉说第三单元百年逐梦复兴中华课时21.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学习2.了解甲午战争的经过,了解《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明白《马关条约》是亡国条约。
目标3.学习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精神,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体会签署《马关条约》屈辱感,学习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精神,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难点《马关条约》的影响。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导入新课有哪位同学去过北京的圆明园,能说说你见到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吗?1.学生介绍后播放现在的图片。
2.播放视频《圆明园复原图,我们曾经拥有过》3.师介绍:圆明园是位于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前后修建了150 年,规模宏伟,集中体现了中西园林艺术的精华。
园内风景秀丽,建筑风格中西合璧,收藏着不计其数的奇珍异宝、文物典籍和各种艺术品,被誉为“万园之园”。
4.这么美的皇家园林是什么原因变成了现在同学们看到的样子呢?我们来听听圆明园的诉说。
板书课题——圆明园的诉说。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去过圆明园让身边同学的同学简单介绍现状更介绍。
有说服力。
对对比原图与比原图与现现状。
状,激发探究愿望。
讲授新课话题一:圆明园的诉说了解圆明园鸦片战争以后, 西方列强的贪婪野蛮本性暴露无遗,烧毁的原因,他们加剧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
为扩大在华利益, 英国观看课件图时间背景。
和法国联合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侵略者的铁蹄片。
肆意践踏中华大地。
圆明园这座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就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
1.1860 年 10 月 6 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将其洗劫一空,并放火烧园。
2.举世闻名的中国圆明园被侵略者焚毁后,法国大文阅读教材法国大作家豪维克多 ?雨果痛斥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48 页活动园。
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2课时圆明园的诉说教案
多媒体播放《红旗飘飘》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观看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观看、反思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分组辩论
学生欣赏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帮助学生了解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罪行
总结语中有对本节课的总结和升华。
板书设计
圆明园的诉说
1.落后就要挨打
2.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课堂练习
反馈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检测学生对本节课掌握的情况。
教师:现在很多人提议重新修建圆明园,你们认为是否需要修建呢?我们来展开一次辩论,一同探讨这个问题。正方观点是同意修建,反方观点是不同意修建。
开展“圆明园是否重建?”小辩论。
学生辩论完之后教师总结:无论建还是不建事实上
并不重要,关键是作为每一个人中国人我们都不能忘记这段历史,我们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为我们的五星红旗增光添彩!
帮助学生认识清政府软弱无能导致挨打
培养学生关注时事的能力
帮助学生提升爱国的意识
帮助学生认识落后就要挨打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感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谈论了圆明园的诉说的话题,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贪婪野蛮本性暴露无遣,他们加剧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为扩大在华利益,英国和法国联合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中华大地。如今的圆明园已成了一个符号,一个落后就要挨打的符号,所以我们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教师提问:圆明园如果存在于现在的中国,它还会遭到掠夺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不会,因为中国强大了。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东方的雄狮,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7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第二课时)教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二课时)教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1. 知道屈辱和抗争的意思。
2.了解中国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抗争事件。
3.学习如何勇敢抗争,珍惜和平、法治社会。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抗争事件。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故事让学生理解屈辱和抗争的概念。
教学步骤1.导入(1)师生对话:T: 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这篇文章。
那么,什么是屈辱和抗争呢?S:(举手)屈辱是指对不公正的对待感到不满和委屈,抗争就是为不公正的待遇而进行反抗。
T: 很好。
那么,为什么要抗争呢?S:(举手)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益。
T: 很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历史上的抗争事件,看看那些英雄们是怎么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为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权利而奋斗的。
(1)出示图片或视频,介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抗争事件,如“五四运动”、“南京大屠杀”、“抗美援朝”。
(2)通过课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这篇文章所讲的故事。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背后的内涵,如人类尊严、和平、法治社会等。
(3)边学边做题,带领学生学习理解屈辱和抗争的概念,以及如何勇敢抗争。
让学生通过做题的形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运用(1)让学生分组,选择一种现实生活中可能产生的不公正待遇,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展示不同方式的抗争。
时长不超过5分钟。
其他同学则评选出最佳组合并给出表扬和建议。
(2)课后,鼓励学生和家长一起观看和讨论与这个话题相关的新闻和视频。
提醒学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许也会出现类似的不公正待遇,这时,我们应该怎样勇敢地抗争呢?4.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提醒学生,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例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式来反抗不公正的待遇,例如写信给有关部门、参与公益活动等。
同时,我们也要尊重他人、珍惜和平,努力维护一个法治社会。
5.作业观看有关权利和义务方面的视频或新闻,并整理一份300字左右的观后感。
7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第二课时)教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二课时)教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1.了解“7不甘”事件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情况;2.了解罗瑞卿、杨春光等“7不甘”先烈的事迹和贡献;3.了解我国法律和政策对待残疾人的态度和措施,树立尊重残疾人、支持帮助残疾人的意识;4.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7不甘”事件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情况;2.了解罗瑞卿、杨春光等“7不甘”先烈的事迹和贡献。
教学难点:1.增强学生的尊重、体谅残疾人群体的意识,并了解我国法律和政策对残疾人的支持政策和措施;2.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
教学准备1.了解“7不甘”事件的基本情况和相关人物;2.准备多媒体课件;3.预备笔记本电脑或手写板等教学工具;4.预备教学实物物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播放“7不甘”事件的图片,要求学生看一看,能否猜出是什么?并引导学生对“7不甘”事件提出自己的疑问。
二、呈现情节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述“7不甘”事件的具体情节、参与者的事迹、事件产生的社会影响等,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那个年代,那种情境下,残疾人的处境与不易。
三、细节了解针对“7不甘”事件引发学生的疑问,教师或同学作答,并介绍更详尽的情况,让学生对事件有更深入了解和认识。
四、讲述先烈事迹教师以罗瑞卿和杨春光为例,讲述他们对“7不甘”事件的参与、努力争取自身利益的过程,以及他们对整个残疾人群体、国家未来发展作出贡献的事迹。
五、法律知识教师以法律保障政策、条款等出发,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法律对待残疾人的态度、政策、措施等。
并让学生对我国政府为残疾人所付出的努力、资源等有直接接触、体验。
六、尊重残疾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强化尊重残疾人的观念,呼吁学生积极关注身边的残疾人,并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去关爱、支持、协助残疾人等。
提高学生对残疾人的尊重、体谅,提高学生的人文情怀。
七、总结回顾教师向学生介绍罗瑞卿、杨春光等先烈的立场、信仰、意志力等词汇,让其学生在认识先烈同时,也发现这些优秀品质在自身的重要性、意义。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破坏。
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1895年,《马关条约》真是亡国的条约啊!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受到严重损害。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3)警示:举世闻名的圆明园,被西方列强抢掠一空,一个拥有亿万人民的中华民族,眼睁睁看着万园之园化为灰烬。
面对外国侵略者的轮番欺凌,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解放英勇顽强地斗争着。
历史上的屈辱,我们永志不忘,屈辱中的抗争精神,我要永远继承!
三、拓展提升:
1)利用周末时间,收看一下纪录片《圆明园》进一步了解中国近代史,并写一篇观后感。
2)我国抗外敌侵略的还有其他哪些人物事迹?
四、课堂小结:落后就会挨打,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让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做个有用的人,振兴中华,维护我们的祖国。
(提升为振兴中华而奋斗努力的人生志向。
)(播放背景音乐:歌唱祖国)
五、板书: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7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第二课时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7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2课时教学设计
什么?
(2)对于这些为民族、为国家英勇顽强斗争的英雄,你想说些什么?
13、小提示:体制的腐朽、政治的腐败、军备国防的松懈……导
致了晚清政府一败再败,受尽外国侵略者的欺辱。
提高国家实力、建设更加强大的中国刻不容缓。
我们要向那些英勇的民族英雄学习,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为国争光。
14、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果。
15、活动园:
(1)你还知道晚清时期签订的哪些不平等条约?这些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历史留给了我们怎样的思考?通过甲午战争战败的原因,反思在国家建设中的问题,立志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课堂小结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经历了空前的磨难。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
为惨痛的一页,它警示我们:落后就会挨打,自强不息才能利于不
败之地。
总结提升板书。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7课 不甘屈辱奋勇抗争 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出示一组圆明园中的文物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进一步体会圆明园中收藏的奇珍异宝。
不过,有许多当年被掠夺的文物,现在已经陆陆续续的回归到了祖国的怀抱之中,比如十二铜兽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等等。
预习要求
1、阅读课本48页到51页的内容,初步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及甲午中日战争的一些资料。
2、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方法,进一步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及甲午中日战争。
教 学 过 程
旁 注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虎门销烟的经过和历史意义,同时了解了鸦片战争的爆发、经过其结果,懂得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我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预设: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中国近代史,不能忘记我们遭受的民族屈辱和民族危机,忘记历史等于背叛过去,我们要牢记历史。
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饱受磨难而不断抗争,我们要继承祖先们英勇抗争的精神。
我们要牢记这段历史,时刻记住落后就要挨打,只有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四、课堂总结
翻开中国近代史,从中英《南京条约》到中日《马关条约》,再到《辛丑条约》,中华民族经历了空前的磨难。面对外国侵略者的轮番欺凌,无数的仁人志士为民族解放英勇顽强的斗争。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他不断的警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只有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1、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之后,我国被侵略者侵略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改善。几十年后,1894年,日本又对中国又发动了侵略战争。这一年正是中国旧历甲午年,因此,这次侵略战争就被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署《马关条
终。这一次清政府在马关又签订了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
约》。
条约——《马关条约》。
阅读《马关
8.《马关条约》主要内容。课件出示。
条约》主要
9.还记得上节课《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吗?南京条约 内容。
对比两个不
割了香港岛,赔了 2100 万银元,《马关条约》割让了辽 回忆《南京 平 等 条 约 的
以。
万件,有秦代的青铜器,还有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
数据加以说
异宝。课件图片铜虎首、铜猴首。
明。
8.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文物被抢的故事?从文物的流失 思考回答。 感 受 过 去 与
和回归中,你想到了什么?
现在的不同。
话题二:甲午风云
今年 10 月 1 日老师终于实现了到辽宁省东港市大鹿
通过分享老
岛去旅游的愿望,因为那个小岛不但风景秀丽,最主要的 观看照片。 师 的 照 片 激
拓展延伸
介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 了解《辛丑 三 个 不 平 等
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沉,从而给中国人民带来 条约》
条约的签署
空前灾难的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
从程度上的
已甘当"洋人的朝廷",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资本、帝国
不同,更加深
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
数的奇珍异宝、文物典籍和各种艺术品,被誉为“万园之
园”。
4.这么美的皇家园林是什么原因变成了现在同学们看
到的样子呢?我们来听听圆明园的诉说。板书课题——圆
明园的诉说。
讲授新课
话题一:圆明园的诉说
了解圆明园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贪婪野蛮本性暴露无遗,
烧毁的原因,
他们加剧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为扩大在华利益,英国 观看课件图 时间背景。
体会签署《马关条约》屈辱感,学习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精神,增强振 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马关条约》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有哪位同学去过北京的圆明园,能说说你见到的圆明 去过圆明园 让 身 边 同 学
园是什么样子的吗?
的同学简单 介 绍 现 状 更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五年级下
第七课《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第 2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学习 目标 重点
难点
圆明园的诉说
第三单元 百年逐梦 复兴中华
课时 2
1. 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 了解甲午战争的经过,了解《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明白《马关条约》是亡国条约。 3. 学习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精神,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条约》主要 危害程度。
赔偿白银 2 亿两。
内容。
10.翻开中国近代史,从中英《南京条约》的民族屈辱,
到中日《马关条约》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民饱受磨难而不
断抗争。历史留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呢?
11.《马关条约》被称为是亡国条约,还有比《马关条
约》更加可怕的条约就是《辛丑条约》。
景,加深理
加紧扩军备战的步伐,妄图称霸亚洲。1894 年,日本发动了
解。
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这一年正是中国旧历甲午年,史称“甲
午中日战争”。
4.100 多年前的甲午中日战争在中国人民心中留下了
不可磨灭的记忆,北洋水师的英勇抗争精神至今激励着我 思考回答。 学 习 邓 世 昌
们。说一说,为什么邓世昌的故事至今依旧被人们传颂?
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教材 48 园内容。 法 联 军 的 可
页活动园。
思考回答问 耻行为憎恨,
3.两个强盗分别指的是谁?圆明园的遭遇是你想到了 题。
达到共情目
什么?
的。
4.视频《圆明园的毁灭》电影片段。
观看视频。 直观感受。
5.阅读角《圆明园》观后感。自由阅读。
自由阅读。
6.辨析活动:到底要不要重建圆明园。
辨析活动培
小组讨论:如今圆明园遗址中到处断壁残垣,只有几 小组讨论形 养辩证思维。
根石柱还矗立在那里,有人提议重建圆明园,希望重现昔 式发表自己 没 有 固 定 答
日皇家园林风采,供人们游览;也有人主张保留旧址原貌, 观点。
案,说出自己
以警示后人。你怎么看?说说你的理由?
的理由就可
7.数据说明:据估计,圆明园被掠夺的文物大约有 150
和法国联合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者的铁蹄 片。
肆意践踏中华大地。圆明园这座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就毁
于第二次鸦片战争。
1.1860 年 10 月 6 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将其洗
劫一空,并放火烧园。
2.举世闻名的中国圆明园被侵略者焚毁后,法国大文 阅 读 教 材 法 国 大 作 家
豪维克多•雨果痛斥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 48 页 活 动 也 表 示 对 英
体会民族的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课件出示主要内容。
屈辱。
课堂小结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经历了空前的磨难。面对外国
侵略者的轮番欺凌,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解放英勇顽强地
斗争着。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它警示我
们:落后就会挨打,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板书
第七课 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誉为“万园之园”
的不怕死的
5.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还有很多为国捐躯的将士,请查 分享资料。 大无畏精神。
阅资料,书一说他们的故事。
6.听了同学们的讨论,你想说些什么?
发表观点。
7.师:尽管有这么多的民族英雄舍生忘死,黄海海战
理解清政府
还是失利,旅顺、威海等地被日本攻占。由于清政府的避
无能导致签
战求和,北洋水师遭受重创,甲午中日战争以清军惨败告
圆明园的诉说
洗劫、放火
圆明园的毁灭
英法联军
甲午风云
死得其所
史称“甲午中日战争” 邓世昌
割地、赔钱
《马关条约》
亡国条约
1.学生介绍后播放现在的图片。
介绍。有说服力。对 Nhomakorabea2.播放视频《圆明园复原图,我们曾经拥有过》
对比原图与 比 原 图 与 现
3.师介绍:圆明园是位于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前 现状。
状,激发探究
后修建了 150 年,规模宏伟,集中体现了中西园林艺术的
愿望。
精华。园内风景秀丽,建筑风格中西合璧,收藏着不计其
在那个岛上,有老师非常崇敬的一位民族英雄邓世昌的墓
发学生学习
地就在岛上,在英雄的墓前我深深地三鞠躬表达了我的敬
兴趣。
意。
1.你们知道邓世昌这个人吗?能说说关于他的故事 介绍自己了
吗?
解的知识。
2.阅读角《民族英雄邓世昌》。
3.介绍“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思想
了解时代背
和政策由来已久,到 19 世纪末,更是凭借国力的不断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