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代最近点算法综述

合集下载

迭代 算法

迭代 算法

迭代算法迭代算法是一种重要的算法思想,它在计算机科学和算法设计中应用广泛。

本文将介绍迭代算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并通过举例解释其工作过程和优势。

一、迭代算法的基本概念迭代算法是一种通过重复计算来逐步逼近目标解的算法。

它通过不断迭代更新当前解,直到满足预设的停止条件。

迭代算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初始化、迭代更新和停止条件判断。

二、迭代算法的原理迭代算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重复执行特定的计算步骤来逐步改进解的质量。

在每一次迭代中,算法根据当前解的情况进行更新,使得解逐渐趋近于最优解。

迭代算法的效果取决于初始解的选择和迭代更新的策略。

三、迭代算法的应用迭代算法在实际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数值计算中,迭代算法常用于求解方程、求解优化问题和模拟连续过程等。

在图像处理中,迭代算法可以用于图像增强、边缘检测和图像分割等。

此外,迭代算法还可以应用于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四、迭代算法的工作过程迭代算法的工作过程可以简单描述为以下几个步骤:1. 初始化:设置初始解,并初始化迭代次数。

2. 迭代更新:根据特定的更新策略,更新当前解。

3. 停止条件判断:判断当前解是否满足预设的停止条件。

如果满足,则停止迭代;否则,继续迭代更新。

4. 输出结果:输出最终的解。

五、迭代算法的优势相比于其他算法,迭代算法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灵活性:迭代算法可以根据问题的特点灵活选择更新策略,适应不同类型的问题。

2. 收敛性:迭代算法通常能够收敛到最优解,尤其是在适当的停止条件下。

3. 可并行性:迭代算法的迭代过程通常可以并行计算,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

4. 适应性:迭代算法可以通过不断迭代更新来适应问题的变化,提高解的质量。

六、迭代算法的实例应用下面以求解线性方程组为例,介绍迭代算法的具体应用过程。

给定一个线性方程组Ax=b,其中A为系数矩阵,x为未知向量,b 为已知向量。

要求解x的值。

迭代算法的基本思路是不断更新x的值,直到满足预设的停止条件。

基于正态分布变换与迭代最近点的快速点云配准算法

基于正态分布变换与迭代最近点的快速点云配准算法

基于正态分布变换与迭代最近点的快速点云配准算法杨飚;李三宝;王力【摘要】点云配准是三维重建过程的关键一步.传统配准算法的速度较慢,尤其是在两个点云距离较远或点云数据量较大的时候,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NDT和ICP的快速点云配准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配准时间.本文算法主要分为三步:①采用NDT算法进行点云粗配准,调整两点云间的距离和点云姿态;②采用ICP算法对粗配后的点云数据进行微调,调整点云位置与姿态;③采用ICP算法对微调后的点云进行精确配准.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在点云数据量较大或者两个点云距离较远的情况下,算法也能够达到较快的配准速度与较高的配准精度.%Point cloud registration is one of the key problems of 3D reconstruction.Since classical registration algorithms are relatively slow,especially to handle the point clouds with far distance or the large point clouds,a novel fast point cloud registr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NDT and ICP is proposed.The algorithm includes three steps:①NDT algorithm is adopted to roughly register the point clouds and adjust the distance and attitude;②ICP algorithm is adopted to fine-tune the point clouds after the rough registration to adjust the position and attitude carefully;③ICP algorithm is adopted again to make precise registration based on the fine-tuned point clouds.The experiment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egistration time cost and achieve high precision even if the point clouds have a far distance or include a large number of points.【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7(017)015【总页数】5页(P91-95)【关键词】点云配准;NDT;ICP【作者】杨飚;李三宝;王力【作者单位】北方工业大学城市道路交通智能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44;北方工业大学城市道路交通智能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44;北方工业大学城市道路交通智能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74.2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三维扫描技术的日渐成熟,三维立体重建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常用算法——迭代法

常用算法——迭代法

常用算法——迭代法常用算法,迭代法迭代法(iteration method)是一种通过重复执行相同的步骤来逐步逼近问题解的方法。

它在计算机科学和数学中被广泛应用,可以解决各种问题,比如求近似解、优化问题、图像处理等。

迭代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不断迭代的过程,逐渐逼近问题的解。

每一次迭代都会将上一次迭代的结果作为输入,并进行相同的操作,直到满足其中一种停止条件。

在每次迭代中,我们可以根据当前的状态更新变量的值,进而改善我们对问题解的估计。

迭代法最常用的应用之一是求解方程的近似解。

对于一些复杂方程,很难通过解析方法求得解析解,这时我们可以利用迭代法来逼近方程的解。

具体地,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初始的近似解,然后将其代入方程,得到一个新的近似解。

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得到一个满足我们要求的解。

这个方法被称为迭代法求解方程。

另一个常用的迭代法示例是求解优化问题。

在优化问题中,我们需要找到能使一些目标函数取得最大或最小值的变量。

迭代法可以通过不断优化变量值的方法来求解这种问题。

我们可以从一个初始解开始,然后根据目标函数的导数或近似导数的信息来更新变量的值,使得目标函数的值逐步接近最优解。

这种方法被称为迭代优化算法。

迭代法还可以应用于图像处理等领域。

在图像处理中,我们常常需要对图片进行修复、增强或变形。

迭代法可以通过对图片像素的重复操作来达到修复、增强或变形的目的。

例如,如果我们想要修复一张受损的图片,可以通过迭代地修复每个像素点,以逐渐恢复整个图片。

除了上述示例,迭代法还有很多其他应用,比如求解线性方程组、图像压缩、机器学习等。

总之,迭代法是一种非常灵活和强大的算法,可以解决各种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迭代法的效果往往受到选择合适的初始值、迭代次数和停止条件的影响。

因此,为了获得较好的结果,我们需要在迭代过程中不断优化这些参数。

同时,迭代法也可能会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设计合适的策略来避免这种情况。

总的来说,迭代法是一种重要的常用算法,它可以解决各种问题。

A Method for Registration of 3-D Shapes部分中文

A Method for Registration of 3-D Shapes部分中文

一种三维图像的配准方法成员Paul Jbesl、IEEE,以及NeilD.McKay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多方面、表示独立的三维图像的精确计算方法,包括自由曲线和曲面。

该方法处理所有6个自由程度是基于迭代最近点(ICP)算法,这需要一个去找到一个几何实体到一个给定点的最接近点的过程。

ICP算法总是单调收敛到局部的最近平均距离,而经验表明在最初的几次迭代收敛速度快。

因此,给定一组充足的初始旋转和平移为一个特定类的对象具有一定的“图像复杂度”,通过测试每个初始配准可以在全局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平均距离的所有六个自由程度。

例如,一个给定的“模型”的图像和感测到的“数据”的图像表示模型的图像的主要部分,它通过测试一个初始的平移和一个相对较小的旋转设置允许给定的模型复杂度来配准几分钟。

这种方法的一个重要应用是配准从不固定的刚性物体与一种理想的形状检验前的几何模型监测到数据。

所描述的方法也是有用的,用于决定的基本问题,如不同的几何表示的重叠(图像等价),以及用于估计未知的点集运动的对应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点集,曲线和曲面上的配准算法的能力。

关键词-自由型曲线匹配,自由形态表面匹配,运动估计,姿态估计,四元数,三维配准。

一、引言全局和局部图像匹配度量自由曲线曲面以及点集的匹配,在[ 3 ]中描述了一种试图将计算机视觉中的一个关键问题的描述形式化和统一化的尝试:在传感器坐标系给出的三维数据,它描述了一个数据的图像可能对应一个模型的图像,并给出了在一个模型中的坐标系统中的模型的形状用不同的几何形状表示,估计最佳的旋转和平移对齐,或配准,模型图像和数据的图像距离最小化,从而允许通过一个均方距离度量的等价的形状。

许多应用的关键的利害关系是下面的问题:从一系列图像的分割区域匹配的B样条曲面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一个子集的模式吗?本文提供了一个解决这个自由曲面匹配问题的方案,正如在[ 3 ]和[ 5 ]中定义的一种特殊的情形一样,一个简单的,统一的方法,概括到N 维的,提供的解决方案1)不对应点集匹配问题2)自由曲线的匹配问题。

一种新的点云拼接算法_左超

一种新的点云拼接算法_左超

Abstract 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algorithm is widely used in multi-view fine registration of 3D point clouds, while its accuracy and convergence to global optimization depend on initial registration position.It fails when a great difference exists to initial position of the waited registered point clouds.Coarse registration aims to provide a good initial registration position for ICP.A new coarse registration algorithm—iterative least space distribution entropy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space distribution of point clouds,and the concept of entropy is used for describing this distribution law according to information theory.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offer a good initial registration position for ICP and it owns a high efficiency and can realize registration without using ICP under precision permission. Key words remote sensing;3D point cloud;interative closest point;registration;entropy OCIS codes 280.3640;100.6890;100.5010

改进的尺度迭代最近点配准算法

改进的尺度迭代最近点配准算法

2018年1月计算机工程与设计Jan.2018第 39 卷第1 期 C O M P U T E R E N G IN E E R IN G A N D D E S IG N V o l.39 N o.1改进的尺度迭代最近点配准算法赵夫群12,周明全23(1.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陕西咸阳712000#2.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陕西西安710127#3.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875)摘要:针对点云配准中的尺度和收敛速度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尺度迭代最近点(s c a lin g ite r a tiv e c lo se st p o in t,S IC P)算法。

在I C P算法中加入带边界的尺度矩阵,解决点云配准中尺度变换的问题#引入动态迭代因子,自动调整配准过程中的刚体变换参数,在不影响算法的精度和收敛方向的前提下,减少迭代次数,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

实验结果表明,与I C P算法和S IC P算法相比,改进的S I C P算法能够更好地解决含尺度因素的点云配准问题,是一种更加精确、快速的尺度点云配准算法。

关键词:点云配准#迭代最近点#尺度矩阵#动态迭代系数#刚体变换中图法分类号!T P391.9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0-7024(2018)01-0146-05doi:10. 16208/1. is s n l000-7024. 2018. 01. 026Im proved scaling iterativ e closest p o in treg istratio n algorithmZHAOFu-qun1’2,ZHOU Ming-quan2’3(1.School o f E ducation Science’X ianyang N o rm a l U n iv e rs ity’X ianyang 712000, C h in a;2.School o f In fo rm a tio n Science and T e c h n o lo g y’N o rth w e tt U n iv e rs ity’X i’an710127,C h in a;3.School o f In fo rm a tio n Science and T ech n o lo g y,B e ijing N o rm a l U n iv e rs ity,B e ij Abstract:A im in g at the scale and convergence rate problem s in p o in t cloud reg istra tio n’an im prov p o in t(S IC P)a lg o rith m was proposed.T h e scaling m a trix w ith boundary was added in to IC P a lg o rith m to calculate the scale tran sfo rm a tio n in p o in t cloud reg istra tio n.T h e dynam ic ite ra tio n coefficient was introduced to the a lg o rith m’w hich adjusted the param eters o f rig id tran sfo rm a tio n a utom atically’and decreased i te ra tio n num ber and im proved conver tin g the reg istra tio n accuracy a n d convergence tren d.E xperim ental results show th a t the im proved SICP a lg o rith m can solvep o in t cloud reg istra tio n w ith scale factor m uch b e tter and achieve m uch higher ite ra tive convergence rate compared w ith IC P algo­rith m and SICP a lg o rith m.t t is an accurate and fa tt scaling p o in t cloud reg istra tio n a lg o rith m.Key word s:po in t cloud re g is tra tio n;ite ra tive closest p o in t;scaling m a trix;dynam ic ite ra tio n coefficient;rig id tran sfo rm a tio n#引言点云配准*+分为两种类型,即两组点集的配准和多组 点集的配准,多组点集的配准可以通过进行多次两组点集 配准来实现,因此这里所谓的点云配准都是指两组点集的 配准。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点云配准研究综述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点云配准研究综述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点云配准研究综述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点云配准是激光扫描技术在地理信息领域中的重要应用之一、点云配准是将多组点云数据对齐到一个统一的参考坐标系下,以获得更准确的地理信息模型。

本文将综述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点云配准的研究现状和方法技术。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点云配准的研究从早期的基础方法发展到了现在的精确配准技术。

早期的基础方法包括粗匹配和精细匹配两个阶段。

粗匹配通过计算点云之间的距离和相似性进行初步配准,精细匹配通过迭代最近点算法或特征点描述符算法进行点云的具体配准。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定位误差和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点云配准方法逐渐发展出新的技术和算法。

其中,面特征配准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通过提取地面特征信息(如建筑物角点和墙面)来进行点云的配准。

这种方法利用了地面特征的稳定性和唯一性,能够有效提高配准的准确性和效率。

此外,针对配准中存在的定位误差问题,研究人员还提出了惯性导航系统辅助点云配准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搭载惯性导航系统采集的姿态数据来辅助点云配准,能够提高配准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同时,还有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点云配准方法,利用多种不同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如激光雷达、相机和惯性测量单元)来进行点云配准,能够提高配准的精度和鲁棒性。

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也为点云配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研究者们将深度学习应用于点云的配准任务中,利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特征提取和配准优化。

这些深度学习方法相较于传统的方法,具有更快的速度和更好的效果。

总结起来,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点云配准研究在基础方法以及新技术方法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未来的研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提高配准的准确性和效率、解决定位误差问题、结合多传感器数据进行融合配准、深入挖掘深度学习方法在点云配准中的应用。

迭代最近点算法

迭代最近点算法

迭代最近点算法
迭代最近点算法,简称“ITNC”,是一种很流行的有效的优化方法,它可以解决最优化问题的box-constrained最小化。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可行区解决最优化问题。

ITNC被称为“迭代最近点”,因为它是通过搜索可行域的最近的点,并选择
的最近点作为下一次迭代的解,然后用此解替代原来的解,基于改进的解重新搜索最近点,以此循环,直到任一准则达到精度或者达到最大迭代次数,即可停止该迭代最近点算法,得到最优解。

ITNC的搜索问题的关键在于选择精确的最近点,使之作为一个有效的初始值,以
便有效地搜索最优解。

由于搜索最近点涉及多对比较,该算法采用排序算法进行改进,以提高算法的搜索效率。

此外,迭代最近点算法可以根据优化评价函数选择空间,以有效地优化可行域上的最优解。

ITNC也能根据变量更新策略来搜索最优解,从而降低计算时间,避免算
法无效。

当前,迭代最近点算法在众多最优化算法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它的优点在于算法简单,计算效率高,可以很好地处理一些有约束条件的问题。

另外,ITNC还可以求解多变量问题,因为变量刷新策略可以指导算法朝向最优解。

但是,由于范围有限和对精度的要求,当解空间很大时,ITNC的收敛速度会变慢,从而影响算法的精度。

总之,迭代最近点算法是一种有效的最优化方法,有着诸多优化算法中独特的优势,无论是用于约束最优化的求解,或者多变量的求解处理,它都可以发挥其独到的优势,从而被广泛应用。

[论文]ICP算法

[论文]ICP算法

ICP算法迭代最近点算法(ICP)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很多学者开始对点集数据的配准进行了大量研究。

1987年,Horn[1]、Arun[2]等人用四元数法提出点集对点集配准方法。

这种点集与点集坐标系匹配算法通过实践证明是一个解决复杂配准问题的关键方法。

1992年,计算机视觉研究者Besl和Mckay[3]介绍了一种高层次的基于自由形态曲面的配准方法,也称为迭代最近点法ICP(Iterative Closest Point)。

以点集对点集(PSTPS)配准方法为基础,他们阐述了一种曲面拟合算法,该算法是基于四元数的点集到点集配准方法。

从测量点集中确定其对应的最近点点集后,运用Faugera和Hebert提出的方法计算新的最近点点集。

用该方法进行迭代计算,直到残差平方和所构成的目标函数值不变,结束迭代过程。

ICP配准法主要用于解决基于自由形态曲面的配准问题。

迭代最近点法ICP最近点法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不断地得到了完善和补充。

Chen 和Medioni[4]及Bergevin等人[5]提出了point-to-plane搜索最近点的精确配准方法。

Rusinkiewicz和Levoy提出了point-to-p rojection搜索最近点的快速配准方法。

Soon-Yong和Murali提出了Contractive-projection-point搜索最近点的配准方法。

此外,Andrew和Sing[6]提取了基于彩色三维扫描数据点纹理信息的数据配准方法,主要在ICP算法中考虑三维扫描点的纹理色彩信息进行搜索最近点。

Natasha等人[7]分析了ICP算法中的点云数据配准质量问题。

[8]一、基本原理[3]三维空间R3存在两组含有n个坐标点的点集PL和PR,分别为:和。

三维空间点集PL中各点经过三维空间变换后与点集PR中点一一对应,其单点变换关系式为:(0-1)上式中,R为三维旋转矩阵,t为平移向量。

在ICP配准方法中,空间变换参数向量X可表示为[9] 。

机器学习中的迭代算法解析

机器学习中的迭代算法解析

机器学习中的迭代算法解析迭代算法是机器学习中常用的一种算法,并且在许多复杂的问题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迭代算法通过多次迭代来逐步优化模型的参数,从而使得模型能够更好地适应数据并取得更好的性能。

本文将对机器学习中的迭代算法进行详细解析。

一、什么是迭代算法迭代算法是一种通过多次迭代来逐步逼近最优解的方法。

在机器学习中,迭代算法通过反复调整模型参数来优化模型的性能。

迭代算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初始化参数:首先,需要对模型的参数进行初始化。

这可以是随机初始化,也可以是根据经验值进行初始化。

2. 计算损失函数:在每一次迭代中,需要计算模型的损失函数。

损失函数衡量了模型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距,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迭代来使得损失函数的值尽可能低。

3. 更新参数:根据损失函数的值,我们可以计算参数的梯度,并利用梯度下降的方法来更新参数。

梯度下降的方法可以使得参数向着损失函数下降最快的方向进行更新。

4. 判断终止条件:在每次迭代结束后,我们需要判断是否达到了终止条件。

终止条件可以是达到了最大迭代次数,或者损失函数的变化小于一个预设的阈值。

通过多次迭代,模型的参数会逐渐接近最优解,使得模型的预测能力不断提高。

二、迭代算法的常见模型在机器学习中,有许多常见的迭代算法。

以下是其中的几种:1. 逻辑回归:逻辑回归是一种二分类算法,它通过迭代来学习模型的权重参数。

在每次迭代中,逻辑回归算法根据当前参数计算模型的输出,并通过与真实标签进行比较来计算损失函数的值。

然后,根据损失函数的值来更新模型参数,直到达到终止条件。

2. 支持向量机:支持向量机是一种经典的分类算法,也是一种迭代算法。

支持向量机通过不断调整超平面的位置和间距,来找到一个最优的分类边界。

在每次迭代中,支持向量机算法会选择一个样本点,然后根据当前的超平面来判断该样本点是否分类错误。

如果分类错误,算法将调整超平面的位置和间距,直到达到终止条件。

3. K均值聚类:K均值聚类是一种常用的无监督学习算法,也是一种迭代算法。

pcl gicp退化原理 -回复

pcl gicp退化原理 -回复

pcl gicp退化原理-回复PCL GICP (Generalized Iterative Closest Point) 是一种用于三维点云配准的算法。

它是一个迭代的最近点匹配方法,旨在找到两个点云之间的最佳变换矩阵,以使它们在空间中最好地对齐。

在本文中,我们将一步一步地解释PCL GICP 算法的退化原理。

第一步:预处理在应用GICP 算法之前,首先需要将原始的三维点云进行预处理。

这包括点云的滤波、去除离群点和重新采样等步骤。

通过这些预处理步骤,可以得到一个更干净和一致的点云,从而提高配准的准确性和效率。

第二步:最近点搜索GICP 算法的核心是通过最近点搜索来找到两个点云之间相应的匹配点。

这里使用KD-Tree 数据结构来实现最近点搜索,以提高搜索的效率。

通过建立KD-Tree,每个点云中的点被组织成一个树状结构,以便可以快速地在点云中找到最近的邻居点。

这样,对于每个点云中的点,都能够找到其在另一个点云中的最近邻居点。

第三步:计算初始变换矩阵在GICP 算法中,需要一个初始的变换矩阵作为起始点。

这个初始矩阵可以通过其他方法(例如,SVD、ICP 等)来获取。

初始变换矩阵将被用来初始化GICP 算法的迭代过程。

第四步:迭代优化在迭代过程中,GICP 算法尝试优化初始的变换矩阵,以使两个点云之间的匹配更加准确。

该算法通过最小化两个点云之间的距离来实现这一点。

这个距离可以通过计算点之间的欧氏距离来获得。

迭代过程将通过反复进行最近点搜索和变换矩阵的优化来进行。

第五步:计算权重和误差在每次迭代中,GICP 算法会根据最近点的距离和法向量等信息计算点对之间的权重。

权重可以用来衡量匹配的质量,当两个点的距离越近时,其权重越高,反之亦然。

此外,算法还计算了变换矩阵的估计误差,以评估配准的准确性。

第六步:更新变换矩阵GICP 算法根据计算得到的权重和误差来更新初始的变换矩阵。

通过考虑点对的权重和误差,可以获得一个更准确的变换矩阵。

应用改进迭代最近点方法的点云数据配准

应用改进迭代最近点方法的点云数据配准
摘 要 : 出 了基 于 点 云边 界 特 征 点 的改 进 迭 代 最 近点 (C ) 法 来 提 高 逆 向工 程 中 点 云 数 据 配 准 的效 率 和 精 度 。首 先 , 提 IP 方 提 出 了基 于 点 云 边 界 特 征 点 的 初 始 配 准 方 法 。对 点 云 最 小 包 围 盒 进 行 三 维 空 间 划 分 , 立 空 间 网格 模 型 ; 用 边 界 种 子 建 运 网格 识 别 及 生 长 算 法 , 点 云边 界 提 取 特 征 点 , 用 奇 异 值 矩 阵 分 解 法 ( VD 求 出 点 云 的 变 换 矩 阵 , 到 初 始 配 准结 果 。 从 运 S ) 得 然 后 , 出 了 改进 的 IP精 确 配 准 方 法 。对 点 云 对 应 点 赋 予 权 重 , 除权 重 大 于 阈值 的 点 , 过 对 目标 函数 引入 M一 计 提 C 剔 通 估
第 2 O卷
第 9期
光 学 精 密 工 程
0ptc n Pr cso gi e i g is a d e iin En ne rn
Vo . O NO 9 12 .
Se 201 p. 2
21 0 2年 9月 Fra bibliotek文章编号
1 0 — 2 X( 0 2 0 — 0 80 0 49 4 2 1 ) 92 6 — 9
应 用 改 进 迭 代 最 近 点 方 法 的 点 云 数 据 配 准
王 欣 , 张明明 于 晓。章明朝。 , ,
( .吉林 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1 吉林 长春 10 1 ; 30 2 2 .空军航空大学 训练部 , 吉林 长春 10 2 ; 30 2 3 .中国科学院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吉林 长春 10 3) 30 3

ICP迭代最近点算法综述

ICP迭代最近点算法综述

迭代最近点算法综述摘要:三维点集配准问题是计算机技术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作为解决三维点集配准问题的一个应用较为广泛的算法,ICP算法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以一种全新的思路从配准元素的选择、配准策略的确定和误差函数的求解等3个方面对三维点集配准的ICP算法的各种改进和优化进行了分类和总结。

关键词:三维点集;迭代最近点;配准1引言在计算机应用领域,三维点集配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间步骤,它在表面重建、三维物体识别、相机定位等问题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1]。

对于三维点集配准问题,研究者提出了很多解决方案,如点标记法、自旋图像、主曲率方法、遗传算法、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等等,这些算法各有特色,在许多特定的情况下能够解决配准的问题。

但是应用最广泛的,影响最大的还是由Besl和Mckay在1992年提出的迭代最近点算法[2](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它是基于纯粹几何模型的三维物体对准算法,由于它的强大功能以及高的精确度,很快就成为了曲面配准中的主流算法。

随着ICP算法的广泛应用,许多研究者对ICP算法做了详细的研究,分析了该算法的缺陷和特点,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改进,推动了这一重要算法的发展。

本文着眼于ICP算法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ICP算法的基本原理,总结其发展和改进的过程,对于该算法的各个阶段的发展和变化做了简单的论述。

2ICP算法原理2.1ICP算法原理ICP算法主要用于三维物体的配准问题,可以理解为:给定两个来至不同坐标系的三维数据点集,找出两个点集的空间变换,以便它们能进行空间匹配。

假定用{}表示空间第一个点集,第二个点集的对齐匹配变换为使下式的目标函数最小[3]。

ICP算法的实质是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最优匹配算法,它重复进行“确定对应关系点集—计算最优刚体变换”的过程,直到某个表示正确匹配的收敛准则得到满足。

ICP 算法的母的是找到目标点集与参考点之间的旋转R和平移T变换,使得两匹配数据中间满足某种程度度量准则下的最优匹配。

点云平面拟合方法

点云平面拟合方法

点云平面拟合方法摘要:一、引言二、点云平面拟合方法概述1.点云数据简介2.平面拟合方法分类三、常见点云平面拟合算法介绍1.最小二乘法2.迭代最近点(ICP)算法3.局部加权回归(LWR)算法4.泊松表面拟合(PSF)算法四、算法比较与分析1.拟合精度2.计算效率3.适用场景五、我国点云平面拟合技术应用案例1.建筑领域2.土地测绘3.城市规划与管理六、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1.人工智能与点云平面拟合的结合2.跨领域应用拓展3.高精度、高效拟合算法的研究正文:一、引言随着三维扫描技术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快速发展,点云数据处理已成为计算机图形学、机器人视觉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点云数据包含了大量的空间信息,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分析,使其转化为有用的高精度二维平面图形,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将对点云平面拟合方法进行综述,介绍常见算法及其应用,并探讨未来发展趋势。

二、点云平面拟合方法概述1.点云数据简介点云数据通常是由三维扫描仪、激光雷达等设备采集得到的一系列空间点,这些点包含了物体表面的几何信息和空间位置信息。

在进行平面拟合之前,需要对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如去噪、降采样、分割等。

2.平面拟合方法分类根据拟合对象的不同,点云平面拟合方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整体点云为拟合对象,如最小二乘法、迭代最近点(ICP)算法等;另一类是以局部区域为拟合对象,如局部加权回归(LWR)算法、泊松表面拟合(PSF)算法等。

三、常见点云平面拟合算法介绍1.最小二乘法最小二乘法是一种基于最小化误差的优化方法,通过求解最小二乘问题来得到最佳拟合平面。

该方法简单易懂、计算量较小,但对噪声敏感。

2.迭代最近点(ICP)算法ICP算法通过不断迭代寻找最优变换矩阵,使点云之间的误差最小。

该方法对噪声具有一定的鲁棒性,但计算效率较低。

3.局部加权回归(LWR)算法LWR算法在局部区域内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能够适应点云的局部变化,拟合精度较高。

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单木骨架三维重构浔

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单木骨架三维重构浔

第40卷第1期2024年1月森㊀林㊀工㊀程FOREST ENGINEERINGVol.40No.1Jan.,2024doi:10.3969/j.issn.1006-8023.2024.01.015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单木骨架三维重构赵永辉,刘雪妍,吕勇,万晓玉,窦胡元,刘淑玉∗(东北林业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40)摘㊀要:针对树木三维重构过程中面临的处理速度慢㊁重构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激光点云数据的单木骨架三维重构方法㊂首先,根据点云数据类型确定组合滤波方式,以去除离群点和地面点;其次,采用一种基于内部形态描述子(ISS )和相干点漂移算法(CPD )的混合配准算法(Intrinsic Shape -Coherent Point Drift ,IS -CPD ),以获取单棵树木的完整点云数据;最后,采用Laplace 收缩点集和拓扑细化相结合的方法提取骨架,并通过柱体构建枝干模型,实现骨架三维重构㊂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CPD 算法,研究设计的配准方案精度和执行速度分别提高50%和95.8%,最终重构误差不超过2.48%㊂研究结果证明可有效地重构单棵树木的三维骨架,效果接近树木原型,为构建林木数字孪生环境和林业资源管理提供参考㊂关键词:激光雷达;树木点云;关键点提取;树木骨架;几何模型中图分类号:S792.95;TN958.98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6-8023(2024)01-0128-073D Reconstruction of Single Wood Skeleton Based on Laser Point Cloud DataZHAO Yonghui,LIU Xueyan,LYU Yong,WAN Xiaoyu,DOU Huyuan,LIU Shuyu ∗(College of Computer and Control Engineering,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 150040,China)Abstract :In response to the slow processing speed and low reconstruction accuracy encountered during the 3D reconstruction of trees,a method for 3D reconstruction of single -tree skeletons using laser point cloud data is proposed.Firstly,a combination filtering method is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point cloud data type to remove outliers and ground points.Secondly,a hybrid registr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ISS (Intrinsic Shape Descriptor)and CPD (Coherent Point Drift algorithm),called IS -CPD (Intrinsic Shape -Coherent Point Drift),is employed to obtain complete point cloud data for individual trees.Finally,a method combining Laplace contraction of point sets and topological refinement is used to obtain the skeleton,and branch models are constructed using cylinders to achieve 3D skeleton reconstruction.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CPD algorithm,the proposed registration scheme im-proves accuracy and execution speed by 50%and 95.8%respectively,with a final reconstruction error of no more than 2.48%.The research demonstrates the effective reconstruction of the 3D skeleton of individual trees,with results close to the original trees,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building digital twin environments of forest trees and forestry resource management.Keywords :LiDAR;tree point cloud;key point extraction;tree skeleton;geometry model收稿日期:2023-02-1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00643)㊂第一作者简介:赵永辉,硕士,工程师㊂研究方向为物联网与人工智能㊂E-mail:hero9968@∗通信作者:刘淑玉,硕士,讲师㊂研究方向为通信与信号处理㊂E -mail:1000002605@引文格式:赵永辉,刘雪妍,吕勇,等.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单木骨架三维重构[J].森林工程,2024,40(1):128-134.ZHAO Y H,LIU X Y,LYU Y,et al.3D reconstruction of sin-gle wood skeleton based on laser point cloud data[J].Forest En-gineering,2024,40(1):128-134.0㊀引言激光雷达可用于获取目标稠密点云数据,是实现自动驾驶和三维重建的重要手段㊂使用机载或地基激光雷达可以获取树高㊁胸径和冠层等量化信息,用于树木的三维重建,为推断树木的生态结构参数和碳储量反演提供依据,也可为林业数字孪生提供数据支撑㊂主流的点云数据去噪方法主要有基于密度㊁基于聚类和基于统计3种[1]㊂分离地面点和非地面点是点云数据处理的第一步,学者提出多种算法用于地面点分离㊂然而,即使是最先进的滤波算法,也需要设置许多复杂的参数才能实现㊂Zhang 等[2]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布料模拟滤波算法(Cloth Simu-lation Filter,CSF),该算法只需调整几个参数即可实现地面点的过滤,但该算法对于点云噪声非常敏感㊂在点云配准方面,经典的算法是Besl 等[3]提出的迭代最近点算法(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但易出现局部最优解,从而限制了该算法的应用㊂因此,许多学者采用概率统计方法进行点云配准,典型的方法是相干点漂移算法(Coherent Point Drift,CPD)[4-5]等,但该方法存在运行时间长和计算复杂的问题㊂石珣等[6]结合曲率特征与CPD 提出了一第1期赵永辉,等: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单木骨架三维重构种快速配准方法,速度大大提高,但细节精确度有所下降㊂陆军等[7]㊁夏坎强[8]㊁史丰博等[9]对基于关键点特征匹配的点云配准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㊂三维树木几何重建从传统的基于规则㊁草图和影像重建,发展到如今借助激光雷达技术,可以构建拓扑正确的三维树木几何形态㊂翟晓晓等[10]以点云数据进行树木重建,由于受激光雷达视场角的约束,难以获得树冠结构的信息,因此仅重建了树干㊂Lin 等[11]㊁You 等[12]涉及点云骨架提取的研究,构建了树的几何和拓扑结构,但重构模型的真实感不够强㊂Cao 等[13]使用基于Laplace 算子的建模方法提取主要枝干的几何信息,拓扑连接正确,并保留了部分细枝㊂曹伟等[14]对点云树木建模的发展和前景进行了综述,但在结合点云数据提取骨架并重建等方面研究不足㊂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骨架的方法,旨在准确地从单木的点云数据中重建三维模型㊂原始点云数据经过CSF 算法和K 维树(Kd -Tree)近邻搜素法的组合滤波后,提取了准确的单木数据㊂同时,基于树木特征点云的混合配准算法(Intrinsic Shape -Co-herent Point Drift,IS -CPD),可显著提高配准效率㊂最后,通过提取单棵树木的骨架点,构造连接性,并用圆柱拟合枝干,实现了单木的三维建模㊂1㊀数据采集及预处理1.1㊀数据获取数据采集自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植物园内一株高约8.5m㊁树龄约20a 的银杏树㊂使用Ro-boSense 雷达从2个不同角度进行点云数据采集,雷达高为1.5m,与树木水平距离约为10m㊂通过对来自树木正东方向和正北方向的2组点云数据进行采集,如图1所示㊂(a )角度1点云数据(正东方向)(a )Angle 1 point cloud data (East direction )(b )角度2点云数据(正北方向)(b )Angle 2 point cloud data (North direction)图1㊀2组点云的最初扫描结果Fig.1Initial scan results of two sets of point clouds1.2㊀点云预处理为了提高后续处理点云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㊂首先,利用CSF 滤波算法去除冗余的地面背景信息,该算法参数较少,分离速度快㊂通过使用落在重力下的布来获取地形的物理表示,单木点云可以被分离出来㊂由于扫描环境和激光雷达硬件误差的影响,可能会出现离群点㊂因此,采用Kd -Tree 算法对提取的点云进行降噪处理,提高单个树木数据的精度,以备在后续的算法使用中得到更准确的结果㊂通过搜索待滤波点云p i (x i ,y i ,z i )中每个点的空间邻近点p j (x j ,y j ,z j ),计算之间的平均距离(d i )㊁全局均值(μ)以及标准差(σ)㊂筛选符合范围(μ-αˑσɤd i ɤμ+αˑσ)的点并过滤掉离群值(α为决定点云空间分布的参数),d i ㊁μ㊁σ的计算公式如下㊂d i =ðkj =1x i -y j k μ=ðn i =1d i n σ=ðni =1(d i -μ)2n ìîíïïïïïïïïïïïï㊂(1)921森㊀林㊀工㊀程第40卷式中:k 为决定点云密集度的参数;n 为点云数量㊂通过试验发现,最终选定参数k =20,α=1.2时,对点云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最优,滤噪结果如图2所示,基本去除了离群噪声点和地面点同时又确保对点云模型轮廓的保护㊂2㊀单木骨架重构方法单木骨架重构方法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如图3所示㊂首先,对预处理的2组点云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并进行精确的配准;其次,对点云进行几何收缩,获取零体积点集,并通过拓扑细化将点集细化成一维曲线,得到与点云模型基本吻合的骨架线;最后,基于骨架线对树木枝干进行圆柱拟合,以构建枝干的三维模型㊂图2㊀2组点云滤噪结果图Fig.2Two sets of point cloud filtering and denoisingresults图3㊀单木骨架重构方法过程图Fig.3Process diagram of single wood skeleton reconstruction method2.1㊀三维点云配准CPD 配准是一种基于概率的点集配准算法,在对点集进行配准时,一组点集作为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的质心,假设模板点集坐标为X M ˑD =(y 1,y 2, ,y M )T ,另一组点集作为混合高斯模型的数据集,假设目标点集坐标为X N ˑD =(x 1,x 2, ,x N )T ,N ㊁M 分别代表2组点的数目,D 为Z 组的维度,T 为矩阵转置㊂通过GMM 的最大后验概率得到点集之间的匹配对应关系㊂GMM 概率密度函数如下㊂p (x )=ω1N +(1-ω)ðMm =11M p (x m )㊂(2)式中:p x |m ()=1(2πσ2)D 2exp (-x -y m 22σ2),;p (x )是概率密度函数;ω(0ɤωɤ1)为溢出点的权重参数;m 为1 M 中的任何一个数㊂GMM 质心的位置通过调整变换参数(θ)的值进行改变,而变换参数的值可以通过最小化-log 函数来求解㊂E θ,σ2()=-ðN n -1log ðMm -1p (m )p (x n |m )㊂(3)式中,x n 与y m 之间的匹配关系可以由GMM 质心的后验概率p (m x n )=p (m )p (x n m )来定义㊂采用期望最大值算法进行迭代循环,从而对最大似然估计进行优化,当收敛时迭代停止㊂得到θ和σ2的解,即完成模板网格点集向目标网格点集的配准㊂扫描设备采集的点云数据通常数量庞大,因此并非所有点云信息都对配准有效㊂此外,CPD 算法的计算复杂度较高,匹配速度较慢㊂因此,本研究采用ISS(Intrinsic Shape Signaturs)算法[15]提取关键点,以降低几何信息不显著点的数量㊂通过对这些特征点进行精确配准,可以提高点云配准的效率㊂图4给出了IS -CPD 配准过程㊂31第1期赵永辉,等: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单木骨架三维重构图4㊀基于特征点提取的配准过程图Fig.4Registration process diagram based on feature point extraction ㊀㊀IS-CPD点云配准算法流程如下㊂(1)选择2个视角点云重叠区域㊂(2)采用ISS算法提取特征点集㊂设点云数据有n个点,(x i,y i,z i),i=0,1, ,n-1㊂记P i=(x i,y i,z i)㊂①针对输入点云的每个点构建一个半径为r的球形邻域,并根据式(4)计算每个点的权重㊂W ij=1||p i-p j||,|p i-p j|<r㊂(4)②根据式(5)计算各点的协方差矩阵cov及其特征值{λ1i,λ2i,λ3i},并按从小到大的次序进行排列㊂cov(p i)=ð|p i-p j|<r w ij(P i-P j)(P i-P j)Tð|P i-P j|<r w ij㊂(5)③设置阈值ε1与ε2,满足λ1iλ2i ≪ε1㊁λ2iλ3i≪ε2的点即为关键点㊂(3)初始化CPD算法参数㊂(4)求出相关概率矩阵与后验概率p(m|x n)㊂(5)利用最小负对数似然函数求出各参数的值㊂(6)判断p的收敛性,若不收敛,则重复步骤(4)直到收敛㊂(7)在点集数据中,利用所得到的转换矩阵,完成配准㊂2.2㊀点云枝干重建传统的构建枝干的方法是直接在点云表面上进行重构,这种方法会导致大量畸变结构㊂因此,本研究先提取单木骨架线,再通过拟合圆柱来构建几何模型㊂图5为骨架提取并重建枝干的过程㊂为精确提取树干和树枝,采用Laplace收缩法提取骨架㊂首先,对点云模型进行顶点邻域三角化,得到顶点的单环邻域关系㊂然后,计算相应的余切形式的拉普拉斯矩阵,并以此为依据收缩点云,直至模型收缩比例占初始体积的1%,再通过拓扑细化将点集细化成一维曲线㊂采用最远距离点球对收缩点进行采样,利用一环邻域相关性将采样点连接成初始骨架,折叠不必要的边,直到不存在三角形,得到与点云模型基本吻合的骨架线㊂为准确地模拟树枝的几何形状,采用圆柱拟合方法㊂在树基区域,使用优化方法来获得主干的几何结构[16]㊂由于靠近树冠和树枝尖端的小树枝的点云数据较为杂乱,使用树木异速生长理论来控制枝干半径㊂最终,拟合圆柱体来得到树木点云的3D 几何模型[17],原理如图6所示㊂以粗度R为半径,以上端点M和下端点N为圆心生成多个圆截面,并沿着骨架线连接圆周点绘制出圆柱体,以此代表每个树枝,最终完成整棵树的枝干的绘制㊂131森㊀林㊀工㊀程第40卷图5㊀构建枝干模型流程图Fig.5Flow chart for building branch model(a)圆柱模型示例(a)Example of a cylindrical model(b)绘制局部树枝示例(b)Example of drawing a partial tree branchNMR图6㊀绘制树干几何形状原理Fig.6Principle of drawing tree trunk geometry3㊀试验结果与分析3.1㊀点云配准结果与分析为验证IS-CPD配准算法的有效性,对滤波后的点云进行试验,比较该算法与原始CPD算法及石珣等[6]提出的方法在同一数据下的运行时间及均方根误差(RMSE,式中记为R MSE),其表达式见式(6),值越小表示配准效果越精确㊂图7及表1给出了3种配准算法的对比结果㊂R MSE=㊀ðn i-1(x i-x︿i)2n㊂(6)式中:n为点云数量;x i和x︿i分别为配准前后对应点之间欧氏距离㊂经过配准结果图7和表1的分析,石珣等[5]算法虽提高了配准速度,但其细节精度下降,配准结果不佳㊂相比之下,CPD和IS-CPD算法均能成功地融合2个不同角度的点云,达到毫米级的精度,2种方法可视为效果近乎一致㊂相比之下,本研究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要小得多㊂此外,由表2可知,配准时间缩短至10.77s,平均配准精度相较CPD提高了约50%㊂3.2㊀点云枝干重建结果与分析在几何重建部分(图8),采用基于Laplace收缩的骨架提取方法,仅需不到5次迭代,就可以将点收缩到较好的位置,如图8(b)所示㊂对收缩后的零体231第1期赵永辉,等: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单木骨架三维重构图7㊀点云配准可视化对比Fig.7Point cloud registration visualization comparison表1㊀点云配准结果对比Tab.1Comparison of point cloud registration results配准算法Registration algorithm 点云总数/个Total number of point clouds角度1Angle 1角度2Angle 2历时/s Time 均方根误差/mRMSE CPD石珣等[6]Shi xun et al [6]本算法Proposed algorithm3795637647261.748.3ˑ10-386.58 1.6ˑ10-210.774.1ˑ10-3㊀㊀注:IS -CPD 算法提取关键点所需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㊂Note:The time required for the IS -CPD algorithm to extract key points can beignored.积点集进行拓扑细化,得到与点云模型基本吻合的骨架线,如图8(c)所示㊂随后,对枝干进行圆柱拟合㊂至此,树木点云重建工作全部完成㊂图8(d)为树木骨架几何重建的最终结果㊂本研究使用单棵树木的树高和胸径作为重建模型的精度评价指标㊂首先,采用树干点拟合圆柱的方法来将点云投影至圆柱轴向方向,通过求取该轴向投影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来获取树高信息㊂同时,(a )输入点云(a )Input point cloud(b )点云收缩(b )Point cloud shrinkage (c )连接骨架线(c )Connecting skeleton lines(d )树木点云的几何模型(d )Geometric model of treepoint cloud图8㊀单木几何重建过程Fig.8Single wood geometry reconstruction process在Pitkanen 等[18]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树干点云进行分层切片处理,将二维平面上的分层点云进行投影,再通过圆拟合方法得到更为精确的胸径尺寸㊂为验证该算法重建模型的准确性,进行20次试验,并将其与Nurunnabi 等[16]的重建方法进行了比较㊂表2为2种方法分别获得的树高和胸径的平均值,并将其与真实测量值进行了对比㊂结果表明,该算法相较于Nurunnabi 等[16]的重建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胸径平均误差仅为2.48%,树高平均误差仅为1.64%㊂表2㊀树木重构精度分析Tab.2Tree reconstruction accuracy analysis评估方法Evaluation method胸径/m DBH 树高/m Height 平均误差(%)Average error胸径DBH 树高Height Nurunnabi 等[16]Nurunnabi et al [16]2.13ˑ10-18.26 5.973.17本算法Proposed algorithm1.96ˑ10-18.392.48 1.64实测值Measured value2.01ˑ10-18.53331森㊀林㊀工㊀程第40卷4㊀结论本研究讨论了激光雷达重建单棵树木的流程,分析并改进了关键问题㊂充分发挥CSF滤波和Kd-Tree算法的优势,从而精准地分离出了单棵树木的数据,提高了处理速度㊂提出IS-CPD配准算法,可将点云配准的效率提高约95.8%㊂通过精确配准后的点云数据,成功提取骨架树,最终重构误差控制在2.48%以内㊂试验结果表明,研究方法在树木点云数据滤波㊁配准和骨架提取方面具有可行性,树木枝干结构重建效果良好,且重构模型可为评估农林作物㊁森林生态结构健康等提供支持㊂ʌ参㊀考㊀文㊀献ɔ[1]鲁冬冬,邹进贵.三维激光点云的降噪算法对比研究[J].测绘通报,2019(S2):102-105.LU D D,ZOU J parative research on denoising al-gorithms of3D laser point cloud[J].Survey and Mapping Bulletin,2019(S2):102-105.[2]ZHANG W,QI J,WAN P,et al.An easy-to-use air-borne LiDAR data filtering method based on cloth simula-tion[J].Remote Sensing,2016,8(6):501. [3]BESL P J,MCKAY H D.A method for registration of3-D shapes[J].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1992,14(2):239-256. [4]MYRONENKO A,SONG X.Point set registration:coherent point drift[J].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2010,32(12):2262-2275. [5]王爱丽,张宇枭,吴海滨,等.基于集成卷积神经网络的LiDAR数据分类[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21, 26(4):138-145WANG A L,ZHANG Y X,WU H B,et al.LiDAR data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ensembl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J].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1,26(4):138-145.[6]石珣,任洁,任小康.等.基于曲率特征的漂移配准方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8,55(8):248-254. SHI X,REN J,REN X K,et al.Drift registration based on curvature characteristics[J].Laser&Optoelectronics Progress,2018,55(8):248-254.[7]陆军,邵红旭,王伟.等.基于关键点特征匹配的点云配准方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20,40(4):409-415. LU J,SHAO H X,WANG W,et al.Point cloud registra-tion method based on key point extraction with small over-lap[J].Transactions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20,40(4):409-415.[8]夏坎强.基于ISS特征点和改进描述子的点云配准算法研究[J].软件工程,2022,25(1):1-5.XIA K Q.Research on point cloud algorithm based on ISS feature points and improved descriptor[J].Software Engi-neering,2022,25(1):1-5.[9]史丰博,曹琴,魏军.等.基于特征点的曲面点云配准方法[J].北京测绘,2022,36(10):1345-1349.SHI F B,CAO Q,WEI J,et al.Surface point cloud reg-istration method based on feature points[J].Beij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2022,36(10):1345-1349. [10]翟晓晓,邵杰,张吴明.等.基于移动LiDAR点云的树木三维重建[J].中国农业信息,2019,31(5):84-89.ZHAI X X,SHAO J,ZHANG W M,et al.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of trees using mobile laser scan-ning point cloud[J].China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2019,31(5):84-89.[11]LIN G,TANG Y,ZOU X,et al.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of guava fruits and branches using instancesegmentation and geometry analysis[J].Computers and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2021,184:106107. [12]YOU A,GRIMM C,SILWAL A,et al.Semantics-guided skeletonization of upright fruiting offshoot trees forrobotic pruning[J].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2022,192:106622.[13]CAO J J,TAGLIASACCJI A,OLSON M,et al.Pointcloud skeletons via Laplacian based contraction[C]//Proceedings of the Shape Model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Los Alamitos:IEEE Computer Society Press,2010:187-197.[14]曹伟,陈动,史玉峰.等.激光雷达点云树木建模研究进展与展望[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1,46(2):203-220.CAO W,CHEN D,SHI Y F,et al.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LiDAR point clouds to3D tree models[J].Geo-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of Wuhan University,2021,46(2):203-220.[15]YU Z.Intrinsic shape signatures:A shape descriptor for3D object recognition[C]//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Workshops.IEEE,2010. [16]NURUNNABI A,SADAHIRO Y,LINDENBERGH R,etal.Robust cylinder fitting in laser scanning point clouddata[J].Measurement,2019,138:632-651. [17]GUO J W,XU S B,YAN D M,et al.Realistic proce-dural plant modeling from multiple view images[J].IEEE Transactions on Visualization and Computer Graph-ics,2020,26(2):1372-1384.[18]PITKANEN T P,RAUMONEN P,KANGAS A.Measur-ing stem diameters with TLS in boreal forests by comple-mentary fitting procedure[J].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2019,147:294-306.431。

迭代最近点算法原理

迭代最近点算法原理

迭代最近点算法原理
迭代最近点算法是一种在三维点云匹配问题中常用的算法,主要用于确定两个点集之间的空间变换关系。

以下是该算法的基本原理:
1. 搜索最近点:取点集P中的一点p(i),在点集M中找出距离p(i)最近的点m(i),则(pi,mi)就构成了一组对应点对。

2. 求解变换关系:利用n对这样的对应点(pi,mi)构成n个方程组,运
用数学方法求解得出旋转矩阵R和平移向量T,也就是求解出p(i)与m (i)之间的变换关系。

3. 应用变换:对点集P中的每一个点pi运用变换关系得到新的点集P2。

定义一个函数E,根据精度要求,定义终止迭代的条件,即E小于一个具体值时终止迭代。

E可以理解为经过变换后的P2中每个点与M点集中对应点的距离和。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阅读算法相关书籍或请教专业人士。

迭代最近点法

迭代最近点法

迭代最近点法:
迭代最近点法(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是一种用于点云配准的方法。

它的基本思想是寻找一种变换(如平移、旋转、缩放等),使得两个点云中的对应点能够最小化距离。

通过不断地迭代这个过程,直到找到最佳的变换参数,从而实现两个点云的配准。

ICP算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1.初始化:选择一个点云作为基准点云,另一个点云作为目标点云。

2.对应点匹配:在目标点云中为每个点找到在基准点云中最接近的点作为对应点。

3.估计变换:根据对应点的坐标,估计出平移、旋转等变换参数。

4.迭代优化:将目标点云进行变换,使其与基准点云尽可能匹配。

然后回到步骤2,重复进行对应点匹配和估计变换,直到满足收敛条件(如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或相对变化小于某个阈值)。

5.输出结果:输出最终的变换参数和配准后的目标点云。

ICP算法有很多变种,如ICP-LS(ICP with Least Squares)、Point-to-Plane ICP(P2P ICP)、Point-to-Point ICP(P3P ICP)等。

这些变种在估计变换和优化方法上有所不同,但基本思想是一致的。

ICP算法广泛应用于三维重建、机器人视觉、医学图像处理等领域。

它是一种有效的点云配准方法,能够得到较好的配准结果。

然而,ICP算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初始化的敏感性和容易陷入局部最优
解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算法和参数设置。

常用算法——迭代法

常用算法——迭代法

常用算法——迭代法迭代法是一种常见的算法设计方法,它通过重复执行一定的操作来逐步逼近问题的解。

迭代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求解问题的方法,常用于求解数值问题、优化问题以及函数逼近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迭代法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常见的应用场景。

一、迭代法的基本概念迭代法的思想是通过反复应用一些函数或算子来逐步逼近问题的解。

对于一个需要求解的问题,我们首先选择一个初始解或者近似解,然后通过不断迭代更新来逼近真实解。

迭代法的核心是找到一个递推关系,使得每次迭代可以使问题的解越来越接近真实解。

常见的迭代法有不动点迭代法、牛顿迭代法、梯度下降法等。

这些方法的求解过程都是基于迭代的思想,通过不断逼近解的过程来得到问题的解。

二、迭代法的原理迭代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不断迭代求解迭代方程的解,从而逼近问题的解。

迭代法的求解过程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适当的初始解或者近似解。

初始解的选择对迭代法的收敛性和效率都有影响,一般需要根据问题的特点进行合理选择。

2.构建递推关系。

通过分析问题的特点,构建递推关系式来更新解的值。

递推关系的构建是迭代法求解问题的核心,它决定了每次迭代如何更新解的值。

3.根据递推关系进行迭代。

根据递推关系式,依次更新解的值,直到满足收敛条件为止。

收敛条件可以是解的变化小于一定阈值,或者达到一定的迭代次数。

4.得到逼近解。

当迭代停止时,得到的解即为问题的逼近解。

通常需要根据实际问题的需求来判断迭代停止的条件。

三、迭代法的应用迭代法在数值计算、优化问题以及函数逼近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迭代法在常见问题中的应用场景。

1.数值计算:迭代法可以用于求解方程的根、解线性方程组、求解矩阵的特征值等数值计算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通常是通过迭代的方式逼近得到的。

2.优化问题:迭代法可以应用于各种优化问题的求解,如最大值最小化、参数估计、模式识别等。

迭代法可以通过不断调整参数的值来逼近问题的最优解。

3.函数逼近:迭代法可以应用于函数逼近问题,通过不断迭代来逼近一个函数的近似解。

基于激光雷达的移动机器人位姿估计方法综述

基于激光雷达的移动机器人位姿估计方法综述

3 距离数据的对应 ( Correspondence of Range Data)
令 S={S1 ,S2, … ,Sn} 表示当前扫描的距离数据, M={M1 ,M2, …,Mm } 表示参考扫描的距离数据,T 表示 数据集合 S 和 M 之间的位姿变换关系,F 表示距离数 据匹配误差的度量。位姿估计问题可以表示成确定 S 和 M 的最佳匹配问题,即搜索变换 T 使误差 E 最小:
王宏
张钹
北京 100084)
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 要 :位姿估计是移动机器人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基于激光雷达的移动机器人位姿估计的最新进展, 并对各种方法进行分类、比较和分析,从中归纳出应用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位姿估计;激光雷达;移动机器人
OVERVIEW OF LASER RADAR BASED POSE ESTIMATION FOR MOBILE ROBOTS
n min ∑ ei2 (t x , t y ,θ ) , e = diag D × R T t x ,t y ,θ i=1
(
)
min T
目前已有的对应方法大致可分为 3 类[10]:特征- 特征、点-特征和点-点。针对不同的对应方法,最 小化方法也有所不同。 3.1 特征-特征对应
YANG Ming
WANG Hong
ZHANG Bo
1
引言( Introduction)
位姿估计问题是移动机器人研究的一个核心问 题。精确的位姿估计对于 Y 移动机器人的定位、自动 y Robot Y Frame 地图生成、路径规划和控 i yi x xi 制、目标检测和跟踪等具 o 有重要意义。在二维环境 t y World 中,移动机器人的位姿通 Frame X 常 使 用 三 元 组 (tx,ty,?) 表 O tx Xi 示。其中,(tx,ty) 表示移动 图 1 机器人位姿示意图 机器人相对世界坐标的位 Fig.1 Robot’ s Pose 置(平移分量),?表示其 方位(旋转分量)。 传统的位姿估计方法一般可分为 2 大类:相对位 姿和绝对位姿。航位推算( Dead-Reckoning)是一种经 典的相对位姿估计方法,它一般使用安装在车轮上的 光码盘记录车轮的转数,从而计算出机器人行驶的距 离和方向。航位推算的优点是方法简单、价格低廉, 但其本质上容易受标定误差、车轮与地面的不良接触、 颠簸等因素影响,因此误差较大。惯性导航系统 INS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s)使用(机械式或激光) 陀螺仪和加速度计得到机器人的加速度信息,通过积 分获得机器人的位姿信息。一般情况下,惯性导航系 统的精度高于航位推算,但是其精度也要受陀螺仪漂 移、标定误差、敏感度等问题影响。无论是航位推算 还是惯性导航系统,它们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点:存 在累积误差,即随着行驶距离的不断增加,误差也不 断增大。 与相对位姿估计不同,绝对位姿估计不存在累积 误差问题。全球定位系统 GPS (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一种非常直接的绝对位姿估计方法,但是 一般精度较低,而且受周围环境(例如建筑物)的影

ICP算法——精选推荐

ICP算法——精选推荐

ICP算法ICP(Iterative Closest Point),即迭代最近点算法,是经典的数据配准算法。

其特征在于,通过求取源点云和⽬标点云之间的对应点对,基于对应点对构造旋转平移矩阵,并利⽤所求矩阵,将源点云变换到⽬标点云的坐标系下,估计变换后源点云与⽬标点云的误差函数,若误差函数值⼤于阀值,则迭代进⾏上述运算直到满⾜给定的误差要求.ICP算法采⽤最⼩⼆乘估计计算变换矩阵,原理简单且具有较好的精度,但是由于采⽤了迭代计算,导致算法计算速度较慢,⽽且采⽤ICP 进⾏配准计算时,其对配准点云的初始位置有⼀定要求,若所选初始位置不合理,则会导致算法陷⼊局部最优。

Align 3D Data如果空间中两组点云之间的对应关系已经明确,则很容易求得两者之间的刚性变换,即旋转和平移共6个参数,但这种对应关系⼀般很难事先知道。

ICP算法假设两组点云之间的对应关系由最近点确定,⼀步步将源点云P匹配到⽬标点云Q。

ICP算法主要包含对应点确定和变换计算更新,简要流程如下1. 在源点云P中选择⼀些随机点p i,i=1,2,⋯,n2. 在⽬标点云Q中找到每个点p i的最近点q i3. 剔除⼀些距离较远的点对4. 构建距离误差函数E5. 极⼩化误差函数,如果对应点距离⼩于给定阈值设置,则算法结束;否则根据计算的旋转平移更新源点云,继续上述步骤。

Basic ICP传统的ICP算法主要有两种度量函数,即point-to-point和point-to-plane距离,⼀般来说,point-to-plane距离能够加快收敛速度,也更加常⽤。

Point-to-Point Error MetricE point=∑i‖Point-to-Plane Error MetricE_{plane} = \sum_{i}\left[\left(\mathrm{R} p_{i}+t-q_{i}\right) \cdot n_{q_i}\right]^{2}Colored ICPColored ICP算法[Park2017]针对有颜⾊的点云,在原始point-to-plane能量项的基础上,增加了⼀个对应点对之间的颜⾊约束,能够有更好的配准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配准元素的选择的改进,主要集中在如何减小配准点的数目方面,即如何用最少的点来表征原始点集的全部特征信息。
4
上面介绍了ICP算法在配准元素选择方面做得一些改进,而更多的改进集中在配准策略方面。具体的配准策略包括特征度量的选取和搜索策略的选取方面。
4.1
要寻找对应点对,就必须寻找场景数据点和模型数据点的特征差异,这就需要对特征进行度量。在利用特征度量获得对应点以后,还需要利用特征度量建立迭代优化的目标函数,为误差函数的求解奠定基础[15]。
4.1.4
严格的说,距离也是一种几何特征,这里指的几何特征是指除距离以外的几何特征。主要有法相量[21]、曲率等特征。
加入几何特征更多的是为了在确定点对时加入限制条件,尽量减小误差点的数目。Pulli在文献中就加入了给定点对的限制条件,其中一个是每个点对对应的法向矢量差不能超过45度,而Godin[22]则是通过曲率来构造候选兼容点集。图2就是通过原始ICP算法和加入法相限制条件后获取的点对情况,其中空心箭头表示法相矢量方向,黑色箭头表示找到的对应点对。
4.1.3
Hausdorff距离[19]作为一种距离测度,常用于衡量两个点集之间的相似程度。由于使用Hausdorff距离作为距离测度时无需考虑两个点集中的点与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可以有效解决当图像中存在噪声和目标被部分遮挡时的识别问题。Ezra[20]研究了使用Hausdorff距离在ICP中的一些理论结果,还没有进行配准的实际应用。
ICP算法的实质是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最优匹配算法,它重复进行“确定对应关系点集—计算最优刚体变换”的过程,直到某个表示正确匹配的收敛准则得到满足。ICP算法的母的是找到目标点集与参考点之间的旋转R和平移T变换,使得两匹配数据中间满足某种程度度量准则下的最优匹配。假设目标点集P的坐标为{ }及参考点集Q的坐标为{ },在第k次迭代中计算与点集P的坐标相对应的对应点坐标为 ,计算P与 之间的变换矩阵并对原变换进行更新,直到数据间平均距离小于给定值τ,即满足式(1)最小。具体步骤[4]:
5.1
用奇异值分解法(SVD方法)来求解ICP算法过程中的几何参数最初是由ARUN[31]等提出来的,其并没有建立目标函数等式,而是通过矩阵变换的相关性质,直接求解出最优的参数解。该方法实现起来比较简单,而且计算结果也比较准确,下面就对相关原理进行论述。
在运用SVD方法之前,我们默认已经通过了点对的搜索环节,而且已经准确的找了各个对应点对。我们认为有两组点,模型点和采集到的点,模型点定义为 ,N为点的数目。假设要求的旋转矩阵是R,平移矩阵是T,理想情况下通过 变换得到的对应点位 ,有下面的等式:
算法假设其中一个点集是另一个点集的子集,也就是说,一个点集必须含在另一个点集中,这一要求在很多时候难以满足;
该算法在搜索对应点的过程中,计算代价非常的大;
在基本的ICP算法中,在寻找对应点的时候,认为欧氏距离最近的点就是对应点,这种假设是比较武断的,它会产生一定数量的错误对应点[7]。
针对上面的一些问题,许多研究者提出了ICP算法的各种改进版本。为了说明ICP算法的不同改进版本,有必要将ICP算法分成几个阶段来讨论,在各个阶段的划分,国内外的研究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主要的划分方法有,在Rusinkiewicz[8]的文章中,将ICP算法的进行分成了六个阶段,分别为:点集的选择、对应点对的配准、点对的权重确定、特定点对的剔除、误差矩阵的建立、误差矩阵最小化的求解;伍毅[9]则将其分为四个阶段:重采样、空间查找及距离度量、目标度量函数最小化和算法的迭代;Nishino[10]认为,不同的改进方法的差异不过体现在三个方面:配准策略、配准元素和误差度量。
(a)(b)
图2对应点对(a)通过传统ICP方法获得(b)中加入了法矢限制条件
通过加入几何特征的限制条件,可以进一步的降低找到错误点对的概率,同时加入几何特征后,可以非常迅速的确定候选点集,可以大大的提高搜索速度。
4.2
在对应点的选取,也就是构造各对应点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搜索过程,这是传统ICP算法的瓶颈,为了提高ICP算法的效率,提高搜索速度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如何改进搜索策略也是ICP算法研究的热点。
图1点到平面的距离
点到平面的距离减少了迭代次数,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收敛到给定的阈值。Pulli对点到点的方法和点到面的方法进行了对比讨论[17],他们指出与点到点的ICP算法相比,运用点到平面的距离的方法大大减少了计算量以及迭代次数,但是该方法的鲁棒性并不是太好。
与上面的度量标准相类似的还有点到三角形的距离,它运用点与点之间的邻接信息,将三维点集三角化,以点到三角形表面的距离作为特征度量,与点到面的距离有一些相似,主要由张鸿宾和谢丰在文献中提出[18]。
迭代最近点算法综述
摘要:三维点集配准问题是计算机技术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作为解决三维点集配准问题的一个应用较为广泛的算法,ICP算法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以一种全新的思路从配准元素的选择、配准策略的确定和误差函数的求解等3个方面对三维点集配准的ICP算法的各种改进和优化进行了分类和总结。
关键词:三维点集;迭代最近点;配准
ICP算法被提出来时,采用的是欧氏距离作为特征度量,所以在这一阶段的改进方面,主要是围绕距离展开,很多研究者在这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想法,当然有一些也并没有采用距离作为特征度量,在下面会做详细的介绍。
4.1.1
在标准ICP算法中,Besl和McKay直接采用的是点到点的欧氏距离。首先利用点到点的最小欧氏距离得到点到集合的距离,从而寻找到对应点,再对这些对应点到集合的距离进行求和得到求解刚体变换的目标函数,如(1)式所示。简而言之,标准ICP算法使用的是点到点(point-to-point)的距离。
Zhang在其论文中采用了多维二元搜索树[23](K-D Tree),该算法可以自动的踢出异常值,可以处理非完全对应的点集合。Greenspan分析了该树的特性,提出了近似多维二元搜索树[24](AK-D Tree),达到了近似的效果,并提高了效率。
另一种方法是依靠金字塔原理提出来的分级收缩算法[25],大大加快了搜索速度。该方法通过评估目标区域距离值的方差和均匀拓扑映射来选择区域,在点集中进行逐级的收缩,先进行粗略定位,最后获取准确地对应点,对于搜索效率有很大的提高。
既然涉及到采样,就有多种采样方法被尝试使用。Turk使用了一致采样方法[11],Masuda[12]使用的式随机采样方法,而且在每一的迭代过程中都要进行随机采样获取不同的采样点进行计算。
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一些新的采样方法,这些方法主要特点是会利用点集的特征信息来减少点的数目,运用一些具有明显特征的点集来进行配准。比如,Weik[13]在文献中提到的,利用图像的梯度信息来选择符合要求的点,再用这些点来完成配准。Sappa[14]则是采用了另外一种策略,直接选取边缘点作为配准的选择点,这样就可以大大的减小配准点的数目。
投影的方法也被应用到ICP算法中来,Blais和Neugbeuaer采用反向定标[26](Reverse Calibration)技术,就是使用的投影搜索算法。Benjemaa[27]则采用了具有多个投影平面的Z-buffer方法进行投影搜索。
5
误差函数的求解,也就是目标函数的最小化,是ICP算法的最后一个阶段。在求得目标函数后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求解目标函数,使其值能最快最准的的收敛到最小,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传统的ICP算法的目标函数是通过点对点的距离建立的,其求解方法有基于奇异值分解的方法、四元数方法、正交矩阵法[28]和双四元数方法[29]。Eggert[30]评估了上述四种方法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并且说明了这些方法存在的差异。由于基于奇异值分解的方法和四元数方法应用的更加广泛,所以,在下面将对这两种方法的实现方式做具体的介绍。
(1)在目标点集P中取点集 ;
(2)计算参考点集Q中对应点 ,使 ;
(3)计算旋转矩阵 与平移向量 ,使得 ;
(4)计算 ;
(5)计算 ;
(6)如果 不小于给定的τ返回到(2),直到 或迭代次数大于预设的最大的迭代次数为止。
对于ICP的每次迭代,最小化对应点的均方差使得点集 更接近 ,而 是 在 的最近点。这样,每一次迭代就使得 更接近于 。基于这样的思想,Besl等人证明了ICP算法的收敛性。
1
在计算机应用领域,三维点集配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间步骤,它在表面重建、三维物体识别、相机定位等问题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1]。对于三维点集配准问题,研究者提出了很多解决方案,如点标记法、自旋图像、主曲率方法、遗传算法、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等等,这些算法各有特色,在许多特定的情况下能够解决配准的问题。但是应用最广泛的,影响最大的还是由Besl和Mckay在1992年提出的迭代最近点算法[2](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它是基于纯粹几何模型的三维物体对准算法,由于它的强大功能以及高的精确度,很快就成为了曲面配准中的主流算法。
随着ICP算法的广泛应用,许多研究者对ICP算法做了详细的研究,分析了该算法的缺陷和特点,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改进,推动了这一重要算法的发展。本文着眼于ICP算法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ICP算法的基本原理,总结其发展和改进的过程,对于该算法的各个阶段的发展和变化做了简单的论述。
2
2.1
ICP算法主要用于三维物体的配准问题,可以理解为:给定两个来至不同坐标系的三维数据点集,找出两个点集的空间变换,以便它们能进行空间匹配。假定用{ }表示空间第一个点集,第二个点集的对齐匹配变换为使下式的目标函数最小[3]。
先计算模板点和数据点的重心
显然有
令 , ,代入式(2),则有
对于(3)式右边进行分解,可以得到下式。
通过上面的等式,我们可以发现,要使 的值达到最大,等价于使下式最大。
F =
=
=Trace(RH)
其中,
什么样的情况下Trace(RH)才能最大呢?这是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