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线段(公开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单元-认识线段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单元-认识线段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认识线段二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认识线段》是新课程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与以往教材不同的是,编者把这一内容安排在低段学习中,这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线段”这个几何概念。

新教材是分以下几步安排教学的:①直接出示三条长度不同的直观图,告诉学生这些都是线段。

②通过让学生量这几条线段的长度,进一步说明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③通过线段与曲线的对比,帮助学生认识线段直的特征。

与以往教材进行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新教材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撇弃了由直线定义线段,而是以直接描述的方式来说明线段,通过与曲线的对比得知线段“直”的特征。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认知的主要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善于记忆具体事物,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

根据这个特点,整节课自始至终力求体现学生是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

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不仅获得数学知识,而且丰富了经验,培养了能力,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三、学习目标1、学生会认识线段,会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限整厘米)。

2、会参与观察比较等学习活动,感知线段的特征,体验画线段的方法以及估算的方法。

3、培养观察、想象、操作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四、教学活动一、观察体验,直观感知1、认识线段。

出示:①②③④请小朋友观察屏幕上的图,它们是各种各样的线,如果我们把这4条线段分一分,你可以把它们分成几类?你是怎样想的?大家是这样分的吗?把第①和④分为一类,因为这两条线直直的;把②和③分为一类,这两条线是弯的。

师:像这样两条直直的线,我们就叫它线段。

师:观察这两条线段,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生1:这个小朋友觉得一条线是斜的,一条是直的。

师:不管是斜的还是直的,但它们都是直直的。

生2: 哦,你观察到线段都很直,两边又有一个点。

你观察的真仔细。

师:这两端的点,我们就叫它端点。

每条线段都有两个端点。

不管是长的、短的、横的、竖的,还是斜的,像这样有两个端点的直线就叫作线段。

二年级认识线段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二年级认识线段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二年级认识线段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基本属性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准确测量线段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定义和要素。

2. 培养学生的准确测量线段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教会学生如何准确测量线段的长度。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学会提出问题并找到答案。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线段模型、尺子、黑板、粉笔等。

2. 学生准备:作业本、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开始,比如教室里的桌子、书柜等,引导学生思考桌子的边是由什么构成的,然后引出线段的概念。

2. 引入(10分钟)教师可以用线段模型示范并解释线段的定义和要素,即线段是由两个端点和连接两个端点的直线段构成的。

然后让学生观察课桌上的线段模型,找出端点并标出。

3. 探究(2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首先,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线段,让学生观察并记录线段两个端点的位置。

然后,教师让学生自己画出一个线段,并测量出线段的长度。

学生可以分组合作完成,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线段进行测量,并相互交流结果。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测量线段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4. 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线段。

学生可以用尺子测量线段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5. 小结(5分钟)教师向学生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线段的定义和要素,以及测量线段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六、巩固与拓展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拓展对线段的认识和测量线段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线段的基本概念和属性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正确识别线段,并能够准确测量线段的长度。

同时,教师通过引入实例和探究活动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维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可能对测量线段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还不是很熟悉,需要再次进行巩固和复习。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案(合肥市级公开课)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案(合肥市级公开课)

《认识线段》教案(市级公开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

2、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准备】课件、毛线、直尺、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哆啦A梦)2、这是王老师用线条画的多啦A梦,观察我用的线有什么不同?(有直直的线,有弯弯的线)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像这样的“直直的线”。

二、新授(一)变曲为直1、课前王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1根毛线,观察你桌上的毛线,他现在是什么样的?(弯弯的)2、你有什么好方法能使弯曲的毛线变直?3、学生汇报演示:谁来汇报你的做法。

预设:师:孩子们瞧,这位小朋友一只手捏住毛线的这一头,另一只手捏住毛线的另一头,现在毛线变直了吗?生:没有。

师:要想变直怎么办?生:用力拉,就变直了。

师:是的,我们用手捏住毛线的两头,用力拉,毛线就变直了。

4、你们知道吗,你们的一个小小的动作,揭示了一个奇妙的数学知识: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5、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线段。

(二)初步感知线段(感受线段的直)1、现在,把小手伸出来,跟王老师一起拉一拉说一说: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让我们再说一遍。

2、追问:一定要是把线拉直才能称为线段,弯的就不是,说明线段有什么特点?(说明线段是直的)(感受线段有两个端点)3、我们捏住毛线的这两头也有个名字,叫做线段的端点。

数学上为了让大家更形象更简洁美观的地了解它,我们可以用两个小竖线表示端点。

提问:谁能快速反应,一条线段有几个端点?(2个,教师板书)4、体验感知:谁来指一指从哪儿到哪儿是线段,哪里是它的端点。

2024年度-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市公开课教学

2024年度-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市公开课教学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并 测量不同长度的线段,并记录下测量 结果。
28
谢谢聆听
29
18
重叠法比较两条线段长短
重叠两条线段
将两条线段的一端对齐,然后观察另一端的位置关系。如果 一条线段的另一端超过了另一条线段,则这条线段较长;反 之,如果一条线段的另一端没有超过另一条线段,则这条线 段较短。
注意事项
在使用重叠法时,要确保两条线段的一端完全对齐,以避免 误差。同时,对于长度相近的两条线段,可能需要借助更精 确的测量工具进行比较。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6
教学目标与要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7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准备
01
02
03
教具准备
直尺、线段模型、彩色粉 笔等。
多媒体资源
投影仪、电脑、教学软件 等。
其他资源
学生自备铅笔、橡皮、练 习本等。
8
02 线段基本概念及性质
22
三角形三边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指任意两边之和大 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这是三角形存在的基本条件。
在生活中,三角形的稳定性使其在建筑 、桥梁、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在建筑中,三角形结构可以增
强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此外,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我们也 可以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来建立数学
线段可以比较长短,进行加 减运算。
11
生活中线段应用举例
路程问题
在解决路程问题时,经常需要用到线段来表示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距离。例如,小明从家到 学校需要走2公里的路程,可以用一条2公里长的线段来表示这段路程。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线绳、直尺或其他可画线段的工具、长方形纸等。

教学过程:一、认识线段(一)、感受线段的直1、(课件出示鸟巢图)小朋友们,这是什么是啊,这是鸟巢,今年暑假,在这里隆重的举行了第29届奥运会。

看!100米的赛场上,运动员们争分夺秒、奋力拼搏。

2、(课件出示跑道图)这是100米跑道,这两条分道线有什么不一样呢?是啊,这条是直的。

(板书:直)3、(课件出示毛线图)那你们看,这条毛线的形状是怎样的呢?你能想个办法让这条毛线变直吗?请小朋友们拿起桌上的毛线试一试。

(指名前)你是怎样让它变直的呢?4、(课件出示拉线图)是啊,我们捏住线的两段,把它拉紧了,线就直了。

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线段。

(板书课题:认识线段)读两遍。

(二)、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1、(演示)我想请位小朋友来摸一摸这条线段是从哪儿到哪儿?(指名摸)老师两手捏的这个地方是线的哪儿?线的两头也叫两端,(出示端点)在数学上把它们叫做端点。

(板书:端点)读两遍。

那线段有几个端点呢?(板书:2个)(三)、认识线段的示意图(课件出示线段图)线段可以用这样的图形来表示。

(师画线段图)用两个短短的竖线表示两个端点、直的。

这两个端点有时侯也可以用两个小圆点表示。

(四)、小结线段的特征1、(演示)指一指,这条线段的端点在哪里?(生指)(出示)那这样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吗?说说你的理由,好吗?(演示:换根长)那这样呢?(演示:)那这样呢?为什么?2、那线段该是什么样子的呢?是啊,线段必须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精选21篇)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精选21篇)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精选21篇)《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1《认识线段》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线段是几何初步知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这里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由于学生年龄小,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比较低,为了方便学生理解,教材从具体到抽象,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由“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线段”引出线段,使学生形象、直观的感受线段“直的”特点。

第二个层次借助生活中的一些实物的边,如黑板边、桌子边等,让学生知道这些边都可以看成线段,进一步感受线段“直的”特点。

第三个层次,给出几条线段的直观图,说明线段的特点:,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教材教学线段时,要把握好教学要求,只要求学生直观了解什么是线段,并通过与曲线的对比知道线段“直”的特征,通过量线段知道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就可以了。

教学用尺子画出给定长度(限整厘米)的线段时,要注意对画法的指导:画线段时,要注意从尺子的刻度0开始画起,是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刻度几。

1、通过操作、观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

2、让学生经历从实物中抽象出线段的过程3、学会用直尺画给定长度的线段。

通过操作、观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

线段表象的建立。

问题生成单我知道1、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

2、数学书长约()厘米,宽约()厘米。

图钉长约()厘米。

3、尺的刻度“2”到刻度“5”的长度是()。

4、1米=()厘米。

我会学自学课本5页,完成以下问题。

1、找一条毛线,拉拉看,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2、摸摸桌子边、书边。

桌子边、书边都可以看成是()。

3、找一找,还有那些东西的边可以看成线段。

4、量出下面线段的长度。

预设1、独立自学生:自学课本第5、6页,完成问题生成单。

二、互动交流、合作探究(一)情景导入(优教通课件出示图片)1、课件出示学生活动场景。

师:观察课件,说说两幅图的区别?一组同学在跳绳,绳呈弯曲状;另一组同学在拔河,绳呈直线状。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公开课教案第【1】篇〗1、认识线段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8~49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会画线段。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寻找生活中的线段,数线段。

教学准备一段线、练习纸教学过程一、认识线段1、感受线段的“直”请同学拿出一根线,把它随意摆在桌上,看它是什么样子?如果用手捏住线的两端,向两边一拉,这条线会变得怎样?(教师演示后学生猜)学生自己动手拉直曲线。

提问:这样拉出来的和原来的那根有什么不同?(板书:直的)谈话: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

(线段)2、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认识线段(板书课题)请小朋友再捏住线的两端拉紧现在我们手上拿的是一条。

(线段)手捏住的两端就叫线段的两个端点(板书)两端之间的这段线是。

(直的)小结:所以线段必须要有两个端点,并且两端之间的线是直的。

3、线段可以这样表示(老师板书:)提问:谁来指一指这条线段的端点?有几个端点。

4、小结线段的特点二、实际应用1、其实平常学习、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线段:?你能说出生活中其他地方有线段?同桌说一说然后交流。

完成想想做做(1)2、完成想想做做(2)(1)黑板有4条边,它们都是什么?黑板是什么图形?(2)拿出长方形纸,摸一摸互相说一说有几条线段围城?然后交流。

(3)数一数下面每个图形是有几条线段围成?(略)学生相互数一数,指出端点在哪?三、画线段(想想做做 3、4、5)1、刚才认识了线段,你能画出一条线段吗?学生自由画。

然后交流,2、归纳几种画法。

3、给你两点能画出一条什么?(两个点能连成一条线段)4、三个点连成几条线段,画出什么图形?5、4个点呢?四、全课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他有什么特点?还学会了什么?板书设计认识线段线段:直的2个端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公开课教案第【2】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46~47页。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需要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 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立空间观念,培养初步的 观察、比较和抽象思维能力。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Chapter
教材分析与处理
教材内容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中关于线段的基础内容,包括线段的定义、性质以及简单的 线段计算。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书本、课桌等物体上的线段 ,让学生感受线段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观察线段的图形特征
通过展示不同方向、长度的线段,让学生观察并 归纳线段的基本特征,如两个端点、直的等。
3
观察线段的性质
引导学生观察线段上点的数量、线段的中点等性 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操作活动
01
02
03
画线段
06
作业布置与辅导
Chapter
针对教学目标,布置适量作业
布置与线段相关的练习题,包括判断线段长度、绘制指 定长度的线段等。
让学生在家中寻找与线段相关的物品或场景,并拍照上 传至班级交流平台,以加深对线段概念的理解。
安排小组作业,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答与线段相关的数 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游戏活动
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如“线段接龙”、“线 段拼图”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线段的理解和 记忆。
拓展环节
01
实例分析
让学生分析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怎样测量一条直线的长度、怎样
画出两个点之间的最短距离等,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02
实践操作
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与线段相关的实践操作活动,如使用直尺和铅笔绘制
观察思考

小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线段》公开课教案

小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线段》公开课教案

小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线段》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线段》是小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线段的含义,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线段,并能正确书写线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他们对直线、曲线等基本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线段的含义和画法还不够明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理解线段的含义,掌握画线段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线段的含义,知道线段的特点。

2.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线段,并能正确书写线段。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段的含义和画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正确书写线段,并用语言描述线段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小组合作法和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合作中探究,游戏中掌握线段的含义和画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直尺、三角板、白板、彩色粉笔等教具。

2.准备线段的图片、线段模型等教学素材。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表格和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线段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初步了解线段的含义。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直尺和三角板,现场画出一条线段,并让学生观察线段的特点。

同时,教师用语言描述线段的特点,如有两个端点,长度有限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实践,使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不同的线段,并互相展示和评价。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线段的图片,让学生判断是否为线段,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线段有哪些特点?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线段的特点?6.小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线段的含义和画法。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不同的线段,并写一篇关于线段的小短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教科书二年级(上册)44页例题和45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会描述线段的特征,会画线段。

2.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具准备学具:每人一根毛线、一张*纸。

教具:吸管两根(一曲一直)、课件。

教学过程一、曲直对比,引入新课1.师:出示两根吸管(一直、一弯)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2.师:图上的两组小朋友在玩什么?(一组跳绳、一组拔河)两组同学手中的绳子有什么不同?3.师:观察你桌上的毛线,你发现什么?(弯的)二、动手*作,认识线段1.变曲为直,初步认识线段(1)师:你能想办法把这根弯的毛线变直吗?(板书:直)试一试。

(2)请生汇报演示:你是怎样做的?若出现:a用手捏住绳子的两头,拉紧绳子。

b只捏住毛线的一端,另一端让毛线自然下垂。

讨论:哪一种作法使毛线更直?(3)师: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

(板书:线段)观察同桌手中的毛线,哪一段是线段?互相指一指。

(4)师演示:同学们捏住的毛线的两头,在数学上叫做线段的端点,线段有几个端点?(板书:两个端点)(5)师:你认为线段有哪些特点?(直,两个端点)2.实物感知,强化线段特征过渡:生活中有没有一些物体的边是直的,也有两个端点的情况存在呢?(1)师示范:拿起一把直尺,摸一摸直尺的边,你有什么感觉?再用两手去捏住边的两边,你有什么感觉?小结:直尺的边是直的,也有两个端点,我们就可以把这条边看作是一条线段。

(2)师:你还能在课本上、黑板上找到直的,有两个端点的边吗?总结:直尺、课本、黑板的每条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

(3)师:线段具有哪些特点?(直、有两个端点)3.根据特征,自建线段模型(1)师:你能根据感受到的线段的特点,把它画在纸上吗?试一试。

(2)全班交流:你是怎样画线段的?为什么这样画?部分作品实物展台下展示对比,让学生根据线段特点进行判断。

2024年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公开课课件

2024年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公开课课件

2024年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认识线段》。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线段的定义、线段的特点、如何画线段以及线段的度量。

具体涉及教材的章节为第四单元第一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线段的定义,理解线段的特点,能够识别生活中的线段。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使用直尺画线段。

3. 使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线段度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线段的度量。

教学重点:线段的定义、特点以及画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直尺、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学具:直尺、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线段,如尺子、绳子、铅笔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教师讲解线段的定义、特点及画法,并进行示范。

3.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练习纸,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讲解、点评。

4. 知识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线段除了在直线上,还在哪些地方出现?(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

六、板书设计1. 线段的定义2. 线段的特点3. 线段的画法4. 线段的度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在练习本上,用直尺画出一个线段。

(2)量一量自己画的线段长度,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的掌握程度如何?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线段与直线、射线的关系,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精准把握;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突出;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的条理性和清晰度;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合理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线段》教案(公开课定稿)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线段》教案(公开课定稿)

《认识线段》教案(公开课)【教材解读】认识线段属概念教学,是学生深入了解平面图形的基础,一切平面图形由初步感知到特征把握都是从认识线段开始的,它是空间与图形领域认知教学的起始课。

学生对概念的认识有其一般规律:“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所以,教学中应力求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参与体验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从被动的接受转换为主动参与,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理解、掌握并灵活运用知识。

认识线段的学习还为本单元后续学习长度单位提供了操作的可能。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第59~60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操作,建立线段的表象,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线段是有长短的,体会两点间只能画一条线段。

2、使学生能根据对线段的初步认识,数出简单多边形中线段的条数,并且会按要求用直尺画线段。

3、培养学生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线段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识别线段,会选择合适的工具画线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准备一根线、一把直尺、一张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一、观察情境,比较曲直。

出示运动场上的直线跑道和曲线跑道,跳绳和拔河的图片,提问: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片里的跑道和绳子,比一比他们的形状,你发现有什么不同吗?生:一条是直的,一条是弯的指出: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看到这样的线,它们的形状有些是直的,有些是弯的。

二、教学新知1、认识线段:化曲为直(1)谈话: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老师将准备好的毛线随意地放在桌上,是什么形状?生:桌上的线是弯的。

提问:老师这里还有一根毛线,如果要比一比谁长,怎么比?生:把线拉直后再比。

提问:现在线变成什么样了?生:变成了直的。

师:捏住线的两端,把它拉紧后,它就直了(板书:直的)。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案、教学设计
-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1.学生对直线、点等基本几何概念已有初步认识,但可能对线段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形成清晰的认识。
2.学生在小学阶段尚未系统地学习测量,对线段的度量方法可能感到陌生,教师应耐心引导学生掌握测量技巧,培养他们的估测能力。
3.学生在合作交流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不够成熟,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问题解决:针对学生在讨论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四)课堂练习
在这一环节,教师将设计具有针对性和挑战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基础练习:设计一些简单的线段画图和测量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提高练习: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题目,如线段比较、线段加减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线段的度量:教师讲解线段的度量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如何测量线段长度,并进行简单的线段比较和加减运算。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这一环节,学生将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共同探讨线段的相关问题。
1.分组讨论:教师给出几个问题,如“线段与直线的区别是什么?”、“如何测量线段长度?”等,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2.交流分享: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线段知识的掌握,培养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练习题:完成课本第XX页的练习题目,包括线段的画法、线段长度的测量及简单的线段比较和加减运算。
2.实践活动:在生活中寻找线段的实例,如尺子、绳子等,测量并记录这些线段的长度,与同学分享你的发现。
-家长协助孩子完成实践活动,关注孩子在生活中的观察和思考。

二年级数学上《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认识线段》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上《认识线段》教学设计(通用14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上《认识线段》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数学上《认识线段》教学设计1 [教材简析]认识线段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线段的认识以及用直尺画线段。

线段是比较抽象的概念。

由于学生年龄小,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水平比较低,而且又是第一次接触这一概念,所以教材用直观描述的方式来说明线段的特征,而不下定义。

内容大体可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通过观察,比较一根线拉直前后的样子,引入线段,使学生初步感知“线段是直的”;进而呈现线段的图形,使学生初步建立线段的直观表象。

第二层次结合学生熟悉的物体,让学生明白这些物体的边以及纸的折痕等都可以看成线段,再在此基础上通过让学生折出不同长短的折痕体会“线段是有长短的。

”第三层次,教学用直尺或其他合适的工具画线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毛线、直尺或其他可画线段的工具、长方形纸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说说这两幅图所用的绳子有什么不同?(弯弯的,直直的)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弯弯的,直直的物体。

二、认识线段特征1、操作:请同学们把毛线随意的放在桌子上,它是怎样的?(弯弯的)提出1:你能把它变直吗?生操作。

请生说如何操作。

师生共同操作,师说:我们捏紧绳子的两端,还要....(把它拉直)谈话:现在老师要给小朋友们介绍一个数学新知识。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案(市级公开课一等奖)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案(市级公开课一等奖)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案(市级公开课一等奖)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线段的含义,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线段,发展学生的测量意识。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和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感受线段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对长度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能够用小棒、直尺等工具来比较物体的长度。

但是,对于线段的定义和特点,他们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通过直观的操作和生动的语言,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线段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理解线段的含义,掌握线段的特点。

2.培养学生用直尺和三角板画线段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测量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线段的含义和特点,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线段。

2.难点:让学生能够准确地用语言描述线段的特点,发展学生的测量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感受线段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线段的理解。

3.语言教学法: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直尺、三角板、小棒、绳子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把直尺和三角板,一些小棒和绳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线段,如跳绳、尺子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是有限的。

2.呈现(10分钟)用PPT展示线段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初步理解线段的概念。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用量尺和三角板画出不同的线段,并测量它们的长度。

引导学生发现量尺和三角板在画线段和测量长度方面的作用。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画的线段,并用语言描述线段的特点。

《认识线段》教学教案设计

《认识线段》教学教案设计

《认识线段》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掌握线段的定义、特点及表示方法。

1.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用直尺和三角板画线段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线段的定义线段是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部分,它有两个端点,长度是有限的。

2.2 线段的表示方法用两个端点的字母表示线段,如AB。

2.3 线段的长度用尺子或直尺测量线段的长度,可以用小数或分数表示。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掌握线段的定义、特点及表示方法,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线段。

3.2 教学难点理解线段两个端点的概念,以及如何用直尺和三角板准确画出线段。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中的线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4.2 新课导入介绍线段的定义、特点及表示方法,讲解线段的画法。

4.3 课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用直尺和三角板合作画出给定长度的线段。

4.4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必做题1. 画出长度为5cm的线段,并标明其表示方法。

2. 观察身边的物体,找出线段的存在,并描述出来。

5.2 选做题1. 研究线段的性质,总结出线段的五个特点。

2. 设计一个游戏,让同学之间用线段进行互动。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评价学生对线段的定义、表示方法和画法的掌握程度。

6.2 评价方法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来进行评价。

6.3 评价内容1. 学生能否准确地描述线段的定义和特点。

2. 学生能否熟练地使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线段。

3. 学生能否完成课后作业,并在作业中正确地表示线段。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学效果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线段的定义、表示方法和画法。

7.2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线段的知识。

《认识线段》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线段》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第3课时认识线段
学情分析:
在《认识线段》这节课教学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物体长短,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此类的内容,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些都为这节课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水平较低,还不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注意力不够集中。

但喜欢动手,有极强的好奇心,强烈的表现欲,这些都是课堂上需要利用和捕捉的闪光点。

所以教材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用直观、描述的方式来探究线段的特征,让学生从“直直的”、“两个端点”、“可测量”的角度来感知、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观察、实践等活动,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是直直的、有2个端点、可度量的。

2.学生掌握用尺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观察、想象和操作的能力,培养空间观念。

1/ 5
教学重点:感受线段的特征,会用尺量和画整厘米的线段。

教学难点:建立线段的表象,会用尺量和画整厘米的线段。

2/ 5
3/ 5
1、请你指出哪些是线段。

2、数一数下面的图形各由几条线段围成?
()条()条()条()条()条照这样下去,你能想到什么?
4/ 5
3、画一条 6 厘米长的线段。

4、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一共画出了几条线段?你能看出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吗?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预设4:画线段时,要用一只手按住尺子,使它不要移动,画出的线段一定要直。

探究数线段的方法。

注:此图片是动画缩略图,学生借助此动画探究数线段的方法。

如需要使用此资源,请插入动画“【数学探究】数线段练习”。

5/ 5。

认识线段(公开课)教学设计

认识线段(公开课)教学设计

认识线段(公开课)教学设计认识线段教学目标:1、经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线段,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简单图形中线段的条数,会选择合适的工具画线段。

2、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积极参与研究活动的心理倾向,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良好意愿,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研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研究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形成线段的表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毛线、直尺或其他可画线段的工具、长方形纸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初识线段1、师:小朋友们,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什么东西?(一根毛线)我把这根毛线轻轻地放在展台上,你看到它的形状是怎样的?(弯的)。

那你们有办法把它变成直的吗?请拿出老师课前发给你们的毛线试一试。

2、学生摆弄,尝试把毛线变直。

3、师:变直了吗?谁上来演示给大家看看。

4、师:(指终身)你们看他的毛线直吗?你能告诉大家是怎么把这根毛线变直的?5、生1:右手拉住毛线的一端,左手抓住毛线的另一端,用力拉,毛线就变直了。

(用手捏住线的两头,向两边拉紧。

)6、师:(指另一生)你也是这样做的吗?如果我们把一只手松开,看看毛线还直吗?如果我们改变毛线的方向(横、竖、斜不同方向摆放),你看,毛线还直吗?所以我们知道要想让毛线变直,不管什么方向,只要用两只手拉紧就行。

7、请一生回位,另一生站到大屏前,比较:这样拉出来的线与原来那跟线有什么不同?8、揭题:像如许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这一段就是“线段”(师边说边指着学生手上的毛线比划)。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线段。

(板书课题:认识线段)师:我们把这根拉直的毛线请到黑板上。

(两端用磁铁固定)二、直观感受,认识线段。

1、如果要把线段用图表示出来,它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象一下线段的样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线段
教学目标:
1、经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线段,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简单图形中线段的条数,会选择合适的工具画线段。

2、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良好意愿,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形成线段的表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毛线、直尺或其他可画线段的工具、长方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初识线段
1、师:小朋友们,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什么东西?(一根毛线)我把这根毛线轻轻地放在展台上,你看到它的形状是怎样的?(弯的)。

那你们有办法把它变成直的吗?请拿出老师课前发给你们的毛线试一试。

2、学生摆弄,尝试把毛线变直。

3、师:变直了吗?谁上来演示给大家看看。

4、师:(指一生)你们看他的毛线直吗?你能告诉大家是怎么把这根毛线变直的?
5、生1:右手拉住毛线的一端,左手抓住毛线的另一端,用力拉,毛线就变直了。

(用手捏住线的两头,向两边拉紧。


6、师:(指另一生)你也是这样做的吗?如果我们把一只手松开,看看毛线还直吗?如果我们改变毛线的方向(横、竖、斜不同方向摆放),你看,毛线还直吗?所以我们知道要想让毛线变直,不管什么方向,只要用两只手拉紧就行。

7、请一生回位,另一生站到大屏前,比较:这样拉出来的线与原来那跟线有什么不同?
8、揭题:像这样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这一段就是“线段”(师边说边指着学生手上的毛线比划)。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线段。

(板书课题:认识线段)师:我们把这根拉直的毛线请到黑板上。

(两端用磁铁固定)
二、直观感受,认识线段。

1、如果要把线段用图表示出来,它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象一下线段的样子。

(师:谁能想办法把它的样子画下来呢?)
2、(课件出示线段图)线段是什么样子的?(直直的),有办法把它画下来吗?(用直尺画一条直直的线)
师:一根毛线放着就能这么直吗?
生:不能,一定要用2只手拉着。

师:你真聪明!在线段上,我们2只手拉的地方往往用2根短短的竖线来表示,在数学上叫做线段的端点。

(师边讲边画)线段有几个端点?
生:有2个。

3、师:现在谁能说说线段是什么样子的?(板书:直直的;两个端点)
4、再次闭上眼睛,在脑子里记住线段的样子。

5、练习:说一说下面哪些是线段,为什么?P、第5页“做一做”1。

三、回归生活,体验线段:认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线段(渗透线段有粗细长短)
1、我们的生活中藏着许多线段。

(尺)你们看,这把尺的一边,就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这两端是它的两个端点。

这把尺上还有线段吗?
2、(数学书)你能在数学书的封面上找到线段吗?同桌互相指一指。

3、黑板上有线段吗?谁把它找出来?
4、直尺、数学书、黑板的每一条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

生活中的线段可多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小朋友两人一组,你指给我看我指给你看。

5、全班交流。

小结:是啊,线段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

尽管它们粗细长短各不相同,但它
们都有两个端点,而且都是直直的。

四、实践操作,感悟画法。

1、生活中的线段太多,我们说也说不完,能不能想个办法把它画下来呢?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来画线段?为什么?
2、请小朋友选择你喜欢的工具,自己试着画一条线段。

3、交流。

你是用什么工具画的?(指名演示画线段)你是怎样画的?
4、谁也是这样画的?你们是用什么工具画的?
5、谁画线段的方法和他们不一样?
6、师: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合适的工具来画,在这么多工具中,你最喜欢什么?为什么?
7、师:尺子是我们常用的画线段工具,用尺画线段,不仅画得好,还特别方便,尺的用处可大了,将来我们还可以用它来测量、设计图纸。

8、学生用尺任意画不同的线段。

全班评议、欣赏。

五、多种方法,深化认识。

1、(出示纸)你能用纸折出一条线段来吗?试试看。

2、交流。

你折的线段在哪里?谁折的线段比它长(短)?
3、几条方向不同的线段围起来,还能拼成我们认识的图形。

这些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学生数一数,填一填。


4、反馈。

猜猜看六边形由几条线段围成?七边形呢?你怎么知道?
5、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线段吗?
6、师:一条线段看起来不起眼,很单调,几条方向不同的线段能围成我们认识的各种图形,许多线段还能组成很神奇的精美图案。

(欣赏)
7、漂亮吗?我们也来试一试,画一画,做一名小小设计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