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制三年级上册11《日晷》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2.日晷(教案)三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12.日晷(教案)三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12.日晷(教案)三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材分析本课程设计基于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内容涉及日晷的原理与制作。

日晷是古代一种利用太阳位置来测定时间的仪器,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且易于理解与操作。

本节课旨在通过探究日晷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加深对时间的认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核心素养目标,通过观察日晷的变化,引导学生探究时间的奥秘。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处于小学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

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常识和对时间的基本认识,但对日晷的原理和制作方法了解不多。

在能力方面,学生有一定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需要教师引导和鼓励。

在素质方面,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但可能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行为习惯方面,三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律性,能够遵守课堂纪律,但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和拖延现象。

这些行为习惯对课程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教师需要采取适当的策略和方法,如通过游戏、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通过提问和讨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此外,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如对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给予更多实践机会,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指导和帮助。

通过以上学情分析,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本节课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日晷的原理和制作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知识框架。

(2) 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对日晷的理解和制作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

青岛版科学三上《用太阳计时》教案设计

青岛版科学三上《用太阳计时》教案设计

青岛版科学三上《用太阳计时》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用太阳计时》是在前一课研究了太阳与影子关系的基础上,让学生对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进行再分析,发现可以利用影子来计时,并从中悟出古代人用日晷来计时的原理。

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所经历的探究过程是古代人曾经经历过的,从而增加自信心,获得探究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太阳非常熟悉,每天都在体验太阳的变化,对太阳的运动与影子的变化也有了初步的感知。

但用太阳计时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领。

主要通过观察实验、整理、分析数据、画图、动手操作等方法,通过合作与交流,理解用太阳计时的道理,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创作与成功的快乐。

三、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1、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出解释。

2、能制作简易日晷模型。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迷信权威;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意识到生活是发明创造的源泉。

(三)科学知识:知道用日晷记时的道理。

四、教学重、难点理解日晷计时的原理;制作简易日晷模型。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古代计时工具的课件,做日晷所用的材料。

学生准备:有关古代计时工具的信息资料。

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师:谁能告诉大家,现在几点了?你是怎么知道现在的时间的?学生交流师:我们现在用钟表、手表、电子表等计时,在古代,那时还没有手表,想知道古人用什么计时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古人的计时工具。

(二)探究活动1、交流资料,认识计时工具学生小组交流搜集到的古人计时的方法及工具。

班上汇报。

师:古人的计时方法或工具有很多。

每一种计时工具里面都包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

(师课件展示古人几种主要的计时方法或工具)对于这些计时工具或方法,你知道古代人是怎样利用它们计时的吗?,能说给大家听一听吗?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谈话:同学们都谈了自己的想法,到底你们的想法对与否。

咱们接着探究,先来认识日晷。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11课《太阳和影子》教案 (五年制)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11课《太阳和影子》教案 (五年制)

(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太阳和影子一、教材及学情分析:《太阳和影子》一课选自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太阳与时间”单元的第2课,本课是在《认识太阳》的基础上,对太阳和影子作进一步了解,通过观察,发现太阳与影子的关系及变化规律,感受太阳位置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同时为后面学习利用太阳影子来计时做铺垫。

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是孩子每天都要经历的自然现象。

而这些现象却往往使学生视而不见。

他们对宇宙间的天体运动和变化,只能感知现象而缺少相关科学解释。

因此,本课的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认识到太阳的运动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感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我们探究的科学道理,激发学生探索身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记录观察数据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能用控制变量法做探究影子形成的实验,并作实验记录;能将观察到的现象用语言或图画描述其形态特征。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通过实验获得的科学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将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应用于生活实际。

(三)科学知识: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运动的关系;并能运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

三、教学中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温度、影子变化的关系;教学难点:能运用实验探究出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并能将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应用于生活实际。

四、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多媒体一套、两个五角星(透明和不透明)、三个太阳的图片、未完成的画影子图片,太阳资料卡等。

2.实验准备:手电筒、彩笔、硬纸板等。

(二)学生准备:记录表,直尺,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光8、太阳和影子不透明物体影子长温度低(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太阳和影子一、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温度.时间变化的关系;知道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并能运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

青岛小学科学三上《12 用太阳计时》word教案 (1)

青岛小学科学三上《12 用太阳计时》word教案 (1)

(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用太阳计时一、教学目标:1.认识太阳钟和古代计时工具的原理。

2.利用日晷的原理制作计时器。

3.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

二、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日晷和古代计时工具的原理。

2.利用日晷的原理制作计时器三、教学准备:有关日晷和其他计时工具的图片、电筒、日晷模型四、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现在几点了?”(学生说出时间)“你们是通过什么知道现在的时间?”(手表;上课的时间表)“那么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学生自由回答)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同时板书:太阳钟(二)探究新知认识古代计时器a.人民的智慧是深不可测的,在古代人们用来计时间的方法还有很多。

我们来看看这些计时器(出示计时器挂图)。

b.同学们在小组讨论它们都是利用什么原理计时的。

c.小组请代表汇报d.你们还知道其他的什么计时方法吗?1.初步认识太阳钟a.介绍牛顿的故事前几节课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日影的移动反映着太阳的位置变化,而太阳在天空的运行是匀速的,利用这个规律,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就做过这样一个太阳钟。

(教师边演示)他在空地上插根棍子,每隔2小时,在棍影的终点放一块石头做记号,(利用电筒照射光,产生棍影)记下时间。

他利用摆石头记影子,又在石头上记时间,看!多简单,多巧妙的太阳钟就做成功了。

他做的这个太阳钟据说在村上用了70多年,人们把这个太阳种称之为“牛顿钟”b.听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得到了什么启发?c.学生回答d.教师小结2.探究日晷原理a.介绍日晷:实际上牛顿做这个太阳钟,是从日晷中得到的启发。

(教师出示日晷的示意图和实物并把“日晷”板书在黑板)它又称作晷仪和日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观察大自然的变化时,通过不断的试验创造出来的,它利用太阳影子的变化来记录时间的工具。

b.制作日晷同学们想不想研究日晷?(想)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袋,里边就有个日晷,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仿造这个示意图把它拼装起来。

《日晷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制》

《日晷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制》

《日晷》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日晷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2. 培育同砚观察、试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 提高同砚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日晷的定义和作用;2. 日晷的制作原理和步骤;3. 日晷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4. 日晷在古代和摩登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日晷的样子和应用途景,引起同砚的爱好和好奇心;2. 进修:讲解日晷的定义和作用,介绍日晷的制作原理和步骤,让同砚了解日晷的基本知识;3. 实践:分组让同砚动手制作日晷,指导他们按照步骤进行操作,培育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 试验:利用制作好的日晷在不同时间测量太阳的高度,让同砚体验日晷的应用方法和好用性;5. 总结:让同砚分享他们的试验结果和体会,引导他们沉思日晷在古代和摩登的应用,加深对日晷的理解和熟识。

四、作业要求:1. 制作一份日晷的试验报告,包括日晷的制作过程、试验结果和心得体会;2. 团队合作评分:依据小组成员的表现和贡献,评定每个小组的团队合作得分;3. 教室表现评分:依据同砚在教室上的表现和参与度,评定每个同砚的教室表现得分;4. 作业提交时间:作业需在规守时间内提交,逾期不接受。

五、评判标准:1. 试验报告完备详尽,包括制作过程、试验结果和心得体会;2. 团队合作得分高,组员之间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任务;3. 教室表现得分高,乐观参与谈论和实践活动,表现出良好的进修态度。

六、教学反思:1. 同砚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练习和提高;2. 同砚对日晷的熟识和理解更加深度和全面;3. 通过实践和试验,同砚的观察、试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七、延伸拓展:1. 鼓舞同砚利用日晷测量不同地点的太阳高度,探究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2. 鼓舞同砚设计和制作不同类型的日晷,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和应用途景;3. 鼓舞同砚探究日晷在航海、建筑和农业等领域的应用,拓展日晷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青岛小学科学三上《12 用太阳计时》word教案 (1)

青岛小学科学三上《12 用太阳计时》word教案 (1)

(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用太阳计时一、教学目标:1.认识太阳钟和古代计时工具的原理。

2.利用日晷的原理制作计时器。

3.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

二、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日晷和古代计时工具的原理。

2.利用日晷的原理制作计时器三、教学准备:有关日晷和其他计时工具的图片、电筒、日晷模型四、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现在几点了?”(学生说出时间)“你们是通过什么知道现在的时间?”(手表;上课的时间表)“那么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学生自由回答)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同时板书:太阳钟(二)探究新知认识古代计时器a.人民的智慧是深不可测的,在古代人们用来计时间的方法还有很多。

我们来看看这些计时器(出示计时器挂图)。

b.同学们在小组讨论它们都是利用什么原理计时的。

c.小组请代表汇报d.你们还知道其他的什么计时方法吗?1.初步认识太阳钟a.介绍牛顿的故事前几节课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日影的移动反映着太阳的位置变化,而太阳在天空的运行是匀速的,利用这个规律,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就做过这样一个太阳钟。

(教师边演示)他在空地上插根棍子,每隔2小时,在棍影的终点放一块石头做记号,(利用电筒照射光,产生棍影)记下时间。

他利用摆石头记影子,又在石头上记时间,看!多简单,多巧妙的太阳钟就做成功了。

他做的这个太阳钟据说在村上用了70多年,人们把这个太阳种称之为“牛顿钟”b.听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得到了什么启发?c.学生回答d.教师小结2.探究日晷原理a.介绍日晷:实际上牛顿做这个太阳钟,是从日晷中得到的启发。

(教师出示日晷的示意图和实物并把“日晷”板书在黑板)它又称作晷仪和日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观察大自然的变化时,通过不断的试验创造出来的,它利用太阳影子的变化来记录时间的工具。

b.制作日晷同学们想不想研究日晷?(想)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袋,里边就有个日晷,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仿造这个示意图把它拼装起来。

青岛小学科学三上《11 太阳和影子》word教案 (6)

青岛小学科学三上《11 太阳和影子》word教案 (6)

(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太阳和影子一、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温度.时间变化的关系;知道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并能运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

2.引导学生对日常事物进行观察.置疑,养成长期观察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3.知道利用太阳光和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为人们的生活做一些有益的事。

二、教学重点: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温度.时间变化的关系;知道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并能运用太阳与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

三、教学准备:1.课前观察或回忆生活经验提示卡片。

2.投影仪一台,银幕一个、太阳高度测量仪。

3.每组三幅画。

4.课件。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游戏导入1.教师做手影游戏。

2.学生做手影游戏。

3.通过游戏过程中的设计,总结出影子形成的条件。

(二)交流游戏,活动探究,总结规律,发现新知。

1.交流观察,总结规律。

(1)交流太阳在天空中位置变化的规律;(2)活动实践用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辨别方向的方法。

(3)交流阳光下物体影子的特点。

(4)情景模拟活动。

2.动手作画,深化认识(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画出上午.中午.下午三个时间物体的影子。

(2)小组交流所画影子,教师.学生进行评点。

(3)学生根据评点进行修改。

3.深入探究,发现新知。

(1)回忆知识储备,引出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和温度的关系。

(2)利用课件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估计时间。

(3)利用课件根据影子估计时间。

(三)交流生活现象,明确科学应用1.温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2.太阳光在生活中的应用。

3.阳光下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总结延伸,指导课外活动1.总结太阳和阳光下的影子为生活增添了快乐。

2.简介古代的日晷。

3.提出让学生课外搜集日晷有关资料。

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制三年级上册11《日晷》教学课件

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制三年级上册11《日晷》教学课件
青岛版小学《科学》 三年级上册配套课件
(五·四学制)
11.日晷
古时候的人们 是怎样才能知 道时间的呢?
活动过程
现在人们知道 时间的方法可 太多了,手表、 手机……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晷针 晷面 (上有刻度) 底座
活动过程
日晷由底座、晷面、晷针构成, 晷针垂直于晷面,晷面倾斜,与地平 面夹角等于当地纬度。
日晷的计时科学道理是人们根据 晷针在阳光下的影子在晷面上的位置 变化而计时的。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注意调节日晷的晷 面角度,晷针影子指向 正确的刻度。
பைடு நூலகம்活动过程
拓展活动
到科技馆或博物馆进一步了解古人的计时工具, 了解这些计时工具的使用方法和计时原理。

青岛小学科学三上《11太阳和影子》word教案(3)

青岛小学科学三上《11太阳和影子》word教案(3)

1 .2•实验准备:手电筒、铅笔、硬纸板等。

(二)学生准备:记录纸,课前观察提示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师生玩手影。

首先利用多媒体投影机的光源,老师做手影,学生观察并猜影子,然后让学生上台进行游戏。

当学生玩的起劲时,故意切断投影机的电源,创设有疑情景:影子怎么没了?猜猜看影子是怎样产生的?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验证得出影子产生的条件。

2•除了刚才的手影,你在日常生活中的什么情况下也看见过影子?3.关于影子你有哪些认识?在学生的汇报中引出本课课题《太阳和影子》【设计意图】玩游戏是深受学生喜欢的一种方式。

一个针对性强的游戏活动可以使学生迅速集中思维,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性投入到学习中。

汇报交流中暗含了许多科学知识,如影子是什么颜色,影子是怎样形成的,为顺利解决本课的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

学生对影子的认识,可以挖掘其对科学探索积极性,为下一步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操作感知,探究特点。

1•交流课前作业首先让学生交流在课前记录的关于太阳位置的变化,以及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特点和规律。

主要交流:课前的观察记录;对观察结果进行归纳总结。

2.设计实验,验证关系:实验提示及分工:(课件)(1)将铅笔竖直立在桌面上。

(4号同学负责)(2)将手电筒平放在桌子上,距离铅笔大约20厘米,打开手电筒照射在铅笔,观察灯光的亮度及铅笔的影子,并用笔将影子描下来。

(2号同学负责拿手电筒,3号同学负责画影子,1号同学负责全面观察)(3)用手电筒模仿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手电筒绕铅笔转半圈。

每移动一点距离,要及时做好观察,并随时将影子描下来。

注意:手电筒放在铅笔的南侧,自西向东移动; 手电筒与铅笔的距离始终保持20厘米左右。

(4)根据要求,将实验重复几次。

(5)思考并讨论: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跟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有什么关系?A.引导学生细读实验提示,根据实验提示进行小组实验。

B.实验完毕小组内根据实验情况进行交流。

最新青岛版科学三年级第一单元日晷 教学设计

最新青岛版科学三年级第一单元日晷 教学设计
10.学习评价设计
学习项目
表现优良
已能做到
继续努力
1.知道日暑是根据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进行计时的一种仪器。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利用材料制作日晷模型;会使用日晷模型计时。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制作日晷模型、使用日晷模型计时表现出探究兴趣。
4.了解日晷对古代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
建议授课时间:3课时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3、日晷
1.教学内容分析
《日晷》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太阳和影子》单元的第三课时。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古人的计时方式,让学生在课前了解日晷的相关知识,为课堂探究做好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包括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通过观察日晷、交流资料,了解日晷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为下面制作日晷的活动打好基础。第二个活动,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并试用日晷模型,通过经历“设计-制作-摆放-使用”的整个活动,进一步认识日晷,学会使用日晷。第三部分为为拓展活动,以“查找资料,了解古代还有哪些计时方法。”为拓展活动主题进行课后学习,力求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关于古代计时仪器的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知识面。
2.了解日晷计时的方法。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日晷是根据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进行计时的一种仪器。
难点:了解日晷工作的原理及制作日晷。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
师:介绍一天十二个时辰的概念及对应的现代时间,可在古时候没有手机、没有钟表的话,怎样才能知道现在是哪个时辰呢?
A.圭表 B.日晷 C.刻漏
②在摆放日晷时,其晷针要朝( )。
A.东 B.南 C.北
③午时是( )。

科学课日晷

科学课日晷

日晷
打开2D转3D软件,选择“新创意”模板,点击下一步进入编辑界面。

在界面中设计一个圆形,宽和高设置为5,拉伸高度设置为100,然后点击下一步生成模型,晷针设计完成。

设计完成后,分别将这两部分打印出来并进行组装。

课外拓展、活动总结
课后请同学们针对本次活动课程,书写一个活动总结。

(有模板)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日晷由晷针和晷面组成,晷针垂直于晷面,晷面倾斜,晷针上端指向北天极,下端指向南天极,我们可以利用日晷来计量时刻。

3日晷(教案)-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3日晷(教案)-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日晷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与延伸
1. 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 《古代计时工具》:介绍古代计时工具的发展历程,包括日晷、水钟、沙漏等。
- 《太阳与时间》:讲解太阳的运动规律和时间的概念,以及日晷如何利用太阳光线进行时间测量。
- 《现代计时技术的发展》:介绍现代计时工具的发展,如电子表、原子钟等,以及它们与古代计时工具的关系。
2. 日晷的制作方法:学生需要掌握日晷的制作方法,包括材料的选取、组装和调试等,这需要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解决办法:
1. 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通过动画、图片等形式,直观地展示日晷的原理,帮助学生理解。
2. 实验操作:通过课堂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日晷,观察光与影的变化,验证日晷的准确性,加深对日晷原理的理解。
- 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工具,如虚拟实验室、互动游戏等,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日晷实验和制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
目标:引起学生对日晷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日晷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日晷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日晷的魅力或特点。
**答案:** 日晷的局限性在于它依赖于太阳光的直射,因此只能在晴朗的白天使用。此外,日晷的准确度受地理位置和季节变化的影响,需要进行校准。
5. **题型5:日晷的应用**
**题目:** 请举例说明日晷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 虽然现代计时工具更为精确,但日晷仍然在园林、广场等公共空间作为装饰和科学教育设施使用。此外,日晆的设计也被应用于手表和装饰品,体现了对古代智慧的传承。

青岛版(五四制)新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太阳与影子)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四制)新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太阳与影子)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太阳与影子单元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描述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

2、能描述一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3、能使用和制作简易的古代测量仪器模型,如日晷等。

科学探究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对影子的行程进行观察;能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影子形成的条件;知道怎样使物体的影子发生变化。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对一天中阳光下午提影子的变化提出问题、假设,并制定简单的实验计划,进行观察记录、交流分析、得出结论。

3、在教师指导下,能认识与使用日晷,并设计与制作日晷。

科学态度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影子形成的条件、实验等方面表现出探究兴趣。

2、通过制作与使用日晷的活动,使学生学会欣赏、评价他人的作品,能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3、能以事实为依据;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

2、能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单元设计构想第三单元《太阳与影子》由第9课《影子》、第10课《太阳和影子》、第11课《日晷》三课组成。

本单元包涵一下教学环节:找一找哪里有影子?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形成的?怎样使物体的影子发生变化?观察生活中影子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在同一时刻观察同一固定物体的影子的方向和长度变化。

做日晷模型。

了解古代还有哪些计时方法。

认识日晷。

建议授课时间:3课时9 影子教学目标1、知道行进中的光被物体阻挡时会形成阻挡物的阴影。

2、在教师引导下,能通过实验探究影子形成的条件和使物体影子发生变化的方法。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影子产生的条件表现出探究兴趣。

4、了解到影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知道行进中的光被物体阻挡时会形成阻挡物的阴影。

教学难点:在教师引导下,能通过实验探究影子形成的条件和使物体影子发生变化的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影子”,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影子吗?先回想生活中观察的影子,再说一说。

《日晷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制》

《日晷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制》

《日晷》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目标:通过进修《日晷》,帮助学生了解古代计时工具的原理和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作业内容:1. 学生将制作一个简易的日晷模型,通过调整日晷的位置和角度,观察并记录不同时间的影子位置。

2. 学生将根据观察到的影子位置,绘制出日晷的时间刻度,并尝试应用日晷来测量时间。

3. 学生将撰写一份关于日晷的实验报告,包括日晷的原理、制作过程、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等内容。

三、作业流程:1. 学生在教室上听取老师关于日晷的介绍,并观看相关视频资料,了解日晷的原理和作用。

2. 学生在家中准备制作日晷的材料,包括卡纸、铅笔、剪刀、胶水等。

3. 学生按照老师提供的制作步骤,制作日晷模型,并在家中找一个阳光充足的地方放置日晷。

4. 学生在不同时间段内观察日晷的影子位置,并记录下来。

5. 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数据,绘制出日晷的时间刻度,并尝试应用日晷来测量时间。

6. 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日晷的原理、制作过程、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等内容,并在教室上展示给同砚和老师。

四、作业评判:1. 制作日晷的过程是否认真,模型是否完备。

2. 观察日晷的影子位置是否准确,是否能正确绘制出时间刻度。

3. 实验报告是否完备,内容是否清晰明了,能否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4. 学生在展示过程中是否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实验结果。

五、作业要求:1. 按时完成作业,保证作业质量。

2. 尊重他人意见,积极参与教室讨论和展示环节。

3. 爱护实验器械和材料,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4. 有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勇于探索和创新。

通过这个作业设计方案,《日晷》这一古代计时工具将会成为学生们探索科学世界的起点,帮助他们培养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实验精神,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希望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收获知识,感受乐趣,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

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制三年级上册11《日晷》教学设计

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制三年级上册11《日晷》教学设计

《日晷》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日晷》是青岛版科学五年制三年级上册《太阳和影子》单元的最后一个课时。

本课的学习活动在前期科学学习的基础上以“古人是怎样利用太阳计时的?”创设问题情境,并以问题导向,充分激发学生好奇心,同时提示学生需要准备的学习材料“手表、长卷尺、手电筒、橡皮泥等”准备研究材料,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思考古人计时的方法,明确本课探究主题;提示学生做好学习思想、材料等方面的准备,便于课堂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

在探究学习活动中,重点围绕“认识日晷”和“做日晷模型”两个环节开展进行,最后以“查找资料,了解古代还有哪些计时方法。

”进行拓展延伸课后的学习活动。

“认识日晷”这一环节中,教科书呈现了学生在阳光下观察日晷的图片,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活动了解日晷的构造、作用和使用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科书呈现使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指导及两位学生在室外阳光下利用日晷模型计时的图片,目的是引导学生根据方法指导,正确使用日晷模型进行计时。

此外教科书还呈现了介绍日晷的资料卡,目的是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日晷的知识。

“做日晷模型”这一环节,教科书呈现了三位学生制作日晷模型的场景图和日晷模型成品图。

其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合作完成日晷模型的制作。

最后,以“查找资料,了解古代还有哪些计时方法。

”为拓展学习活动内容,通过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查找资料的学习活动,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关于古代计时仪器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生分析】通过前期对本单元的学习,对于本单元的科学学习已有一定的科学认知基础。

三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储备、经验基础和团队意识,对待科学学习兴趣浓厚、参与积极性强。

本次学习活动中,教师应在学生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科学学习能力,尤其是动脑动手能力方面加强培养,引导从学生对事物的认知由表面的感性认知积极上升到理性分析思考,根据前期关于太阳和影子的科学学习,联系有关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日晷加以认知,指导学生学会进行设计制作模型进行科学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等科学学习能力,进而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晷》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日晷》是青岛版科学五年制三年级上册《太阳和影子》单元的最后一个课时。

本课的学习活动在前期科学学习的基础上以“古人是怎样利用太阳计时的?”创设问题情境,并以问题导向,充分激发学生好奇心,同时提示学生需要准备的学习材料“手表、长卷尺、手电筒、橡皮泥等”准备研究材料,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思考古人计时的方法,明确本课探究主题;提示学生做好学习思想、材料等方面的准备,便于课堂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

在探究学习活动中,重点围绕“认识日晷”和“做日晷模型”两个环节开展进行,最后以“查找资料,了解古代还有哪些计时方法。

”进行拓展延伸课后的学习活动。

“认识日晷”这一环节中,教科书呈现了学生在阳光下观察日晷的图片,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活动了解日晷的构造、作用和使用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科书呈现使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指导及两位学生在室外阳光下利用日晷模型计时的图片,目的是引导学生根据方法指导,正确使用日晷模型进行计时。

此外教科书还呈现了介绍日晷的资料卡,目的是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日晷的知识。

“做日晷模型”这一环节,教科书呈现了三位学生制作日晷模型的场景图和日晷模型成品图。

其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合作完成日晷模型的制作。

最后,以“查找资料,了解古代还有哪些计时方法。

”为拓展学习活动内容,通过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查找资料的学习活动,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关于古代计时仪器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生分析】
通过前期对本单元的学习,对于本单元的科学学习已有一定的科学认知基础。

三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储备、经验基础和团队意识,对待科学学习兴趣浓厚、参与积极性强。

本次学习活动中,教师应在学生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科学学习能力,尤其是动脑动手能力方面加强培养,引导从学生对事物的认知由表面的感性认知积极上升到理性分析思考,根据前期关于太阳和影子的科学学习,联系有关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日晷加以认知,指导学生学会进行设计制作模型进行科学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等科学学习能力,进而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精神。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日晷是根据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进行计时的一种仪器。

科学探究目标:
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利用材料制作日晷模型;会使用日晷模型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制作日晷模型、使用日晷模型计时表现出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日晷对古代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

【重难点】
学生观察认识日晷,学习日晷计时的科学方法并进行制作日晷模型的科学学习活动。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提前了解日晷相关的知识。

制作日晷模型用的材料:小木棍、卡纸、胶棒、双面胶、手表等
教师准备:课件、评价表、日晷模型。

【教学过程】
[PPT 2出示] 教师营造学习氛围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与学生交流:
现在是什么时间?人们在没有钟表的情况下又是如何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呢?
学生与教师积极交流,在自己日常生活中通过太阳确定时间的事例。

如看太阳的位置、看阳光下物体影子推算现在的时间等。

二、学习新课
[PPT 3出示]出示课题
(一)认识日晷。

出示课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日晷的实物模型和相关图片观察。

[PPT 4出示]教师出示日晷模型和日晷的图片,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观察学习活动。

教师适时参与指导,引导学生自主观察了解日晷的构造——晷面和晷针以及相关特点;测量日晷各部分的尺寸、角度等数据。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简单归纳小结,使学生认识到日晷由底座、晷面、晷针构成,晷针垂直于晷面,晷面倾斜,与地平面夹角等于当地纬度。

日晷的计时科学道理是人们根据晷针在阳光下的影子在晷面上的位置变化而计时的。

[PPT 5、6出示]
教师进一步出示形式多样的日晷图片,丰富学生认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日晷的科学道理。

[PPT7出示]
(二)教师指导学生制作日晷学习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收集到关于日晷的相关资料,设计自己要制作的日晷。

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设计学习活动,进而引导学生开展交流讨论,认真倾听他人的观点,进而使自己的设计作品不断完善。

在此基础上,再动手进行小组合作制作日晷学习活动。

在活动中,做到按照学生事先动脑思考的设计后动手,提醒学生注意使用工具的安全和小木棍避免戳伤。

[PPT 8出示]
教师指导学生在校园中摆放自己小组制作日晷模型,学习使用日晷模型进行计时。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调节日晷的晷面角度,晷针影子指向正确的刻度。

如“现在是上午十点钟,晷针影子应该在哪给正确刻度呢?”在此基础上,学习利用其他时间测试日晷的正确性。

“预测一下,中午十二点的时间时,晷针的影子应该在什么位置呢?”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PPT 9出示]
三、拓展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古代其他计时的方法。

教师与学生进一步积极交流:在没有钟表的古代,人们除了用日晷可以计时之外,还有哪些计时的方法呢?
[PPT10出示]教师与学生交流古人计时方法的变迁,适时出示水钟、漏刻这些古人计时工具,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PPT 11出示]提出拓展主题:到科技馆或博物馆进一步了解古人的计时工具,了解这些计时工具的使用方法和计时原理。

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课后学习活动。

【板书设计】
日晷
晷面晷针
特点
制作材料
【记录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