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第一轮化学模拟试题双向细目表
高中化学双向细目表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4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
42
能正确计算化学反应的转化率(α)。
√
43
反应活化能的概念,催化剂的重要作用。
√
44
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及化学平衡的建立。
√
45
化学平衡的特征。
√
46
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计算。
√
√
47
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
81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
82
常见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
83
溶液配制方法。
√
84
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能做到:设计实验方案;正确选用实验装置;掌握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
10
质量守恒定律。
√
11
物质的量(n)及其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M)、气体摩尔体积(Vm)、物质的量浓度(c)、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含义。
√
12
能根据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物质的量、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
溶液
13
溶液的含义。
√
14
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合成高分子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以及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中的贡献。
√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102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能级分布和排布原理。
2012年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2012.6)
2012年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2012.6)说明: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考生必须在答题纸上各题指定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和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3.本试题中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12O-16Na-23Cu-64Cl-35.5Ca-40Fe-56Ba-137S-32Mg-2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或制法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食醋除水垢B.用葡萄酿制葡萄酒C.用酒精杀菌消毒D.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2.下列几种常见饮料中,不含有机物的可能是(▲)3.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称不完全对应的是(▲)A .NaOH 氢氧化钠烧碱B .CaO 氧化钙石灰石C .Na 2CO 3碳酸钠纯碱D .Hg 汞水银4.下列对有关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是(▲)A .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均可用于食品包装B .普通玻璃和有机玻璃均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 .铝合金、生铁都属于金属材料D .糖类、蛋白质中均只有C 、H 、O 三种元素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是(▲)6.市场上有“加碘食盐”“碘”应理解为(▲)A.元素B.原子C.分子D.单质7.化学与人类的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 .燃烧法可以鉴别羊毛和蚕丝B .钢铁腐蚀、汽油燃烧均属于缓慢氧化C .黄曲霉素可用作抗生素D .铵态氮肥和熟石灰不能混合使用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选项甲 乙 A常见碱 烧碱、熟石灰、纯碱 B化石燃料石油、煤、天然气、C 大气污染物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粉尘D 常见的干燥剂 浓硫酸、生石灰、碱石灰9.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
PM2.5是指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等。
关于PM2.5产生的可能原因正确的是(▲)A.燃煤发电B.垃圾深埋C.污水排放D.白色污染10.“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未配平),其中不同符号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
初中化学命题双向细目表(空白).doc
2.2 2.2 2.3 2.3 2.3 2.3
知 识点内容
化学的概念及研究的范畴 化学发展简史及绿色化学的特点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性质 实验观察、记录方法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科学探究特点及对人呼吸气体的探究 常用仪器名称、用途、操作原理 化学药品的使用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及空气的组成 混合物和纯净物 N2、O2、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空气的污染源及保护空气 C、S、P、Fe、Mg 与 O2 反应的现象、 方程式、实验注意事项 氧气的性质及用途 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根据气体的性质选择收集方法 催化剂、催化作用、分解反应 氧气的工业制法
知识层次 了解 理解 运用
选择
题型、题号
赋 分 难度分值 合
填空 实验探究 计算
易中难 计
第1页共5页
内序 章 容号 节
知 识点内容
知识层次 了解 理解 运用 选择
022 3.1 分子、原子的概念及基本性质
023 3.1 分子、原子理论的运用
024 3.2 原子的结构
第 三 单
025 026
3.2 3.2
075 8.3 金属资源的保护
076 8.3 含杂质的计算
077 9.1 溶液的组成及特征
078
9.1
乳化作用及溶液、悬浊液、 乳浊液的用途
079 9.1 溶解过程的吸热和放热
第 九 单
080 081
9.2 9.2
饱和与不饱和溶液及其相互转化 溶解度
元 082
9.2
溶液的“浓、稀”和 “饱和、不饱和”的关系
单 061 7.2 化石燃料
元 062 7.2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2012年第一轮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订◆◆◆◆◆◆◆◆◆◆◆◆◆线◆◆◆◆◆◆◆◆◆◆◆◆◆◆◆2012年第一轮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出题人:康玉 审题人:梁利顺 陆楠楠 (2012.3.30)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Mg:24 C:12 O:16 S:32 Cl:35.5 Br:80 Na:23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相对应的表格内) 1、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咀嚼米饭时有甜味. B .玻璃窗破裂C .用醋酸清洗热水瓶的水垢.D .纯净物加热后变为混合物 2、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 A .质子数不同 B .电子数不同C .中子数不同D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3、据《扬子晚报》报道,今年4月,陕西汉中市区,一辆运输浓盐酸的车辆发生事故,导致酸液泄漏闹市,经喷水和撒石灰处理后,排除了险情。
对喷水和撒石灰做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喷水可以减少浓盐酸挥发B .喷水可以降低盐酸酸性C .撒石灰为了消除盐酸污染D .喷水是尽快把盐酸冲进下水道4、下面是几种农作物生长对土壤pH 要求的最佳范围:茶:5.0—5.5;西瓜:6.0—6.5;大豆:6.0—7.0;玉米:6.8—8.0。
如果化工厂大量使用烟煤作燃料,在工厂四周的土地上最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 A 西瓜 B 茶 C 玉米 D 大豆5、用来治疗胃酸(含稀盐酸)过多的药物中,常含有 ( ) A .NaOH B .CuSO 4 C .Al(OH)3 D .NaCl6、关于下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说法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可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 .50℃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C .要使乙从其浓溶液中析出,可冷却乙的热浓溶液D .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7、国际上推广使用中国铁锅,这是因为铁锅( )A. 是单质B. 含碳,属于混合物C. 化学性质活泼D.含人体所需的铁元素 8、向含有AgNO 3、Cu (NO 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一定为 ( ) A .Ag 、Cu 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B .Cu 、Fe 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C .Ag 、Fe 两种单质的混合物D .Ag 、Cu 、Fe 三种单质的混合物9、晓明发现自家的农田出现土壤酸化板结现象,经查阅资料得知:是因为该农田长期施用化肥――硫酸铵[(NH 4)2SO 4]的缘故。
化学单元知识点双向细目分析表.doc
易
第八单元知识点双向细目分析表
单元
课题
知识点
水平等级
难易
中考频度
备注
第八单元
1>金属
仁常见金
了解
易
经常
在考题中出现的
材料
属的物理
形式是:区分物质
性质
的物理性质和化
学性质
2、认识合
了解
易
偶尔
出现形式是:区分
金,了解
纯净物和混合物
合金的用
途
2、
1>金属与
掌握
中
经常
1、铁生锈的条件、
的化学
氧气反应
铝制品的保护
途及炼制原理;
了解
易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吋,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一—吸热或放热;化学能对于人类的意义;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理解
中
3、伽
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煤、石油及其产品如汽车
燃料等的燃烧对环境的影
响;
了解
易
偶尔
污染空气的主要气体及原
因;酸雨的危害及形成原
因;
了解
易
清洁能源及其使用优点;开发清洁能源的途径和意义。
掌握
难
经常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掌握
中
经常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装置(发生、除杂、
收集)的确定(探究)
掌握
难
经常
二氧化碳的检验与验满
理解
易
经常
3
CO与CO2的组成与性质的关系
了解
易
偶尔
二氧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掌握
中
经常
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了解
中
化学试题双向细目表
题号
知识内容
目标水平
试题立意
分值
预估难度
选
择
题
30分
1
垃圾分类,环境保护
A
应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树立环保意识。会判断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3
0.9
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A
考查实验基本技能。
3
0.9
3
氧气的用途
A
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3
0.8
4
纯净物和混合物
B
能用化学知识判断生活中常见物质所属的类别。
11
0.8
14
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示意图
C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7
0.8
15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迁移能力,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9
0.7
16
仪器的认识、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反应原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选择
A
常用仪器的认识、气体实验室制法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综合分析能力。
15
0.8
3
0.7
9
化学与生活
A
应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
3
0.9
10
催化剂的性质及分析图像能力
C
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迁移能力。
3
0.6
非
选
择
题
70分
11
化学用语
B
重视化学用语教学,提高化学素养。
8
0.8
12
空气的成分
A
知道空气中的成分及应用。
4
0.9
13
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化学反应的本质
高中化学双向细目表
高中化学双向细目表高考化学双向细目表分类序号知识点内容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2 化学基本概念3 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含义;初步了解原子团的定义4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5 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6 同素异形体的概念7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8 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9 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10 掌握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11 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电极反应式12 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13 掌握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相应单位为g·mol-1、L·mol-1)的含义14 物质的量浓度(mol·L-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15 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16 掌握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17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掌握重要氧化剂、还原剂之间的常见反应18 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能配平反应方程式19 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燃烧热和中和热及新能源的开发等概念20 了解溶液的涵义21 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22 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及溶解度曲线23 初步了解结晶、结晶水、结晶水合物、风化、潮解的概念24 了解胶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质和应用25 了解原子的组成及同位素的概念26 掌握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注:综合应用部分不在此表中列出。
2012届高三化学第一次模拟调研考试题(含答案)
2012届高三化学第一次模拟调研考试题(含答案)山东省淄博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6页。
满分24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必做,共88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22小题,每小题4分,共88分。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O16Na23Cl35.5S32Fe56Cu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9.化学与生产、环境、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高纯硅可以制成光电池,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B.可吸入颗粒物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对人体无害C.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化技术,有利于节能减排D.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B.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有18种元素C.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元素非金属性越强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11.有关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和是两种核素,的中子数为14B.Na2O和Na2O2都属于碱性氧化物C.热稳定性:Na2CO3>NaHCO3D.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时,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B.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够溶解铁C.日常生活中人们大量使用铝制品,是因为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D.添加过量难溶电解质MnS可除去MnCl2溶液中混有的Cu2+,说明MnS的溶解度小于CuS13.“类推”的思维方式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经常采用,但有时会产生错误结论。
中考化学模考双向细目表
√
三
25
6
0.3
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
√
√
四
26
6
0.7
√
√
一
1
1
0.95
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
√
√
一
2
1
0.95
了解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糖、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碘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
√
一
3
1
0.9
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
3
13
原子结构示意图
微粒构成物质
物质构成的奥秘
√
3
题
型
题
号
考查知识点
二级主题
一级主题
难度分布
赋分值பைடு நூலகம்
难
较难
一般
容易
填空题
分析说明题
14
化学用语
化学元素和物质组成的表示
物质构成的奥秘
√
5
15
有害元素
化学元素与健康
化学与社会发展
√
1
钙与人体健康
化学元素与健康
化学与社会发展
√
2
复分解反应的书写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
√
√
一
7
1
0.8
知道一些常用化肥名称和作用。
√
一
8
1
0.9
知道某些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有损人体健康,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抵御有害物质的侵害。
高中化学双向细目表
序号
内容
知道
了解
理
解
应
用
第一
章
物质结构儿糸周期
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
周期、族等概念
V
2、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
表中位置间的关系
V
3、通过对碱金属、卤族元素性质的探究,理解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以及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相互关系,掌握碱金属和卤族元糸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酸和乙酸乙脂的物理性质
2、乙醇的生理作用和工业制法
3、理解乙醇的结构,通过分析乙醇的结构式掌握乙醇在发生化学反应时的断键位置,从而推断乙醇所具有的化学性质
V
4、乙酸的物理性质以及它
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通过分析乙醇和乙酸的结构式,掌握它们发生脂化反应的原理以及实验的操作方法,分析实验现象,会熟练地书写该化学方程式
V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1、火力发电中的能量转化
V
2、原电池的原理
V
3、氧化还原反应是使化学
能转换为电能的关键
V
4、通过对原电池装置的分析,掌握原电池正、负极判断方法
V
5、通过原电池装置来判断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V
6、几种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V
7、学会自己设计原电池
V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1、化学反应速率的涵义及
V
4、掌握蛋白质的基本性质,认识蛋白质是生命现象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V
第四
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
资源
1、了解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理解金属冶炼方法的选择同金属活动性的关系,了解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
化学双向细目表
28
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操作、通过数据计算确定物质
√
明确实验原理步骤
选做题
38
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命名、有机反应及条件、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
√
依据信息推断
2012.5.20考试双向细目标
科目:化学教师:日期:
题型
题号
考查内容
层级
方法
正答率或评价
了解
理解
掌握
简单应用
综合
应用
选 择 题
7
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
分析判断
80%
8
有机物结构(同分异构体)
√
书写
75%
9
有机物的性质及反应类型
√
知识再现
95%
10
弱电解质电离、盐类水解、pH值及pH计算பைடு நூலகம்
√
分析
比较
70%
11
金属的腐蚀、电解池原理、金属的防护、电极反应
√
理解
应用
80%
12
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
分析
判断
80%
13
元素中期表、元素周期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
应用
规律
87%
推断题
26
元素化合物知识、物质推断、化学计算、Ksp
√
计算推断
化学反应原理
27
盖斯定律、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及应用、外界条件对平衡速率的影响、转化率计算
√
理论分析计算
化学双向细目表
说明:
1、本细目表主要以二级主题进行单元划分。
2、对科学探究中的前两个二级主题的考查主要渗透在其他主题中进行。
3、表中的“课标要求“是指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要求”,“中考要求”是指河南省中考说明中的要求,“大纲层次”是指与过去大纲对应的要求层次。
九年级化学双向细目表(草稿)
附:目标表述中的行为动词解析:
个层次,并且在叙述方面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避免过于简单化,如用“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等代替教学大纲中的“常识性介绍”,用“认识”、“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等代替教学大纲中的“了解”,用“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代替教学大纲中的“理解”和“掌握”,并增加了体验性学习目标。
2、在河南省中招学业评价说明中,对考化学学科考试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由低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到高依次为A、B、C。
一般高层次的要求低层次的要求。
本内容要求A层次常用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初步学习等表示;B层次常用认识、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能进行)等表示;C层次常用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等来表示。
3、科学探究的前两个二级主题主要是渗透与其他课题中进行考查。
高考化学模拟考、月考命题双向细目表(模板)
题号
题型
专题或知识点
所属模块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能力
预设难度系数
接受、吸收、整合信息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1
选择题
化学用语
B1、B2、X4
结构简式、分子模型等
√
推理论证
0.75
2
选择题
化学与STSE
B1、B2、X4
化学与生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理解能力
0.70
3
选择题
√
√
√
实验探究
0.60
21
0.90
22
0.75
附加题1
非选择题选考题
物质结构与性质
X3
以某种元素或某种物质立意
√
√
综合分析
0.60
附加题2
非选择题选考题
有机化学基础
X5
以某种有机物的合成为背景
√
√
综合分析
0.60
B1、B2、X4
仪器的使用、试剂的存放等
√
实验探究
0.55
8
选择题
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
B1、B2、X4
结合物质转化框图
√
√
推理论证
0.50
9
选择题
离子反应
B1、B2、X4
带有推断性质的离子共存
√
√
推理论证
0.55
10
选择题
常见无机物转化关系
B1、B2、X4
带有框图转化关系
√
√
理解能力
0.70
11
选择题
常见有机物质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