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的前身是原始青瓷
名词解释·原始青瓷原始瓷器的一种,流行于商周时期。其特点是胎色...
名词解释·原始青瓷原始瓷器的一种,流行于商周时期。
其特点是胎色灰白,结构坚密,经1200°以上高温烧成,硬度大,叩击时能发出金属声,器表面施一层青色或黄绿色的玻璃质高温釉。
原始青瓷其实已经具备瓷器的标准,因其工艺水平较低,原料的处理和坯料的炼制都很粗糙(气孔较大,胎质中杂料较多),釉色也不够稳定,带有明显的原始性,故称原始青瓷。
·六器即祭玉(燔玉),又称六玉,为礼神之玉。
壁、琮、圭、璋、琥、璜,分别礼天、地、东、南、西、北。
“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瑞玉古代以玉作瑞信之物,祭祀时不同身份的人所佩的玉器不同,标志其社会身份、地位、亲疏关系。
郑玄称之为瑞,故又称“六瑞”。
“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
”六瑞形制大小各异,以示爵位等级之差别。
·居住“冬居营窟,夏居槽巢”是对中国原始居住方式的一个大体描述。
在原始社会,南方建筑盛行干栏式,北方地区建筑盛行半地穴式。
·石鼓即石鼓文,亦称猎碣或雍邑刻石,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
石鼓文比金文规范、严整,但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金文的特征,它是从金文向小篆发展的一种过渡性书体。
石鼓文是大篆流传后世,保存比较完整且字数较多的书迹之一,可称中国第一古物,石鼓文亦为书家第一法则,具有极高的文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简牍简牍是我国可证明的最早的书写材料,实际是竹简、木简、竹牍和木牍几种东西的总称,纸发明以前是我国古代书籍的最重要形式,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于简牍上文字内容有异,因此又分为“檄”、“榜”、“检”等。
用于简牍的书写工具有笔、墨、刀、削。
同时,简是古代书籍的基本单位,相当于现在的一页。
东晋末年由于纸的推广使用,简牍逐渐被代替。
由此有一系列其他词语:杀青:防蛀、风干。
中国陶瓷发展史
中国陶瓷发展史瓷器是古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杰出贡献。
早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烧出所谓的“原始青瓷器”;东汉时期烧制出了成熟的瓷器;自魏晋南北朝而到隋唐时代,制瓷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到宋元明清时期,我国制瓷业进入了发展兴盛时期,创烧出了许多新的品种,由单色釉发展到多种彩色釉,装饰纹样繁华复杂;由名窑的此消彼长,最终使江西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
下面结合考古出土资料,极其简略地介绍中国古代瓷器在历朝的主要发展。
”。
商代江苏宜时用的各种间隔具,还有精微的泥点托珠、盂形垫具、三角形分叉窑具,等等;南方瓷业中出现了最早的匣钵烧造。
这一时期青瓷发展到极高水平,并为“南青北白”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隋唐五代时期,形成了中国瓷器史上“南青北白”的局面,既南方以生产青瓷为主,北方以生产白瓷为主。
青瓷以越窑产品的质量最高,白瓷以邢窑产品质量最高。
这一时期是重要的窑具“匣钵”普及发展的时期,使得瓷器制作与造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胎壁由厚重趋向轻薄,底足由平底、饼形足变为玉壁形底、圈足,釉面不受窑内烟熏污染,从而保持了色泽纯净,器物造型趋向于轻巧精美。
这时还出现了绞胎瓷、花釉瓷、秘色瓷等高级品类,长沙窑普遍使用了瓷器高温釉下彩、釉上彩新技术。
中国瓷器的外销出现了较大的规模。
两宋、夏、辽、金时期是中国古代瓷器的繁荣时期。
瓷器的品种繁多,釉色缤纷,除了官窑之外,民营的次窑兴起。
根据产品在工艺、釉色、造型、装饰等方面的特点,形成了不同的窑系。
比较著名的有北方地区的定窑、耀州窑、钧窑、磁州窑,南方地区的景德镇窑、龙泉窑、建窑、吉州窑、德化窑,等等。
其中自然包括享誉已久的“官、哥、汝、定、钧”等名窑。
此时除了龙窑烧制外,出现了由龙窑改进的阶级窑。
在青花彩瓷出现之,两宋、辽、金瓷器达到了造型、施釉、纹样装饰等工艺的最高水平。
元代是古代瓷器发展的重要时期,起着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源自宋代的钧窑、磁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德化窑等名窑继续发展。
说明陶与瓷的区别
说明陶与瓷的区别所谓瓷就是指陶器发展的最高阶段,在约二三千年前,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瓷器。
中国的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青瓷的发展,为瓷器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白瓷的烧成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在商代中期,就已经出现了白釉器物。
原始青瓷在商代和西周早期烧制成功,到了商代晚期和西周,又烧制成功原始青瓷的白化妆具。
至此,陶瓷生产已经由过去的手制进步到半手工业阶段。
这时的瓷器是素面无纹的,胎体基本上都是灰白色。
原始青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其质量也由粗糙逐渐变得精致起来。
原始青瓷发展到东汉晚期的青瓷,便是日常用品,并且出现了一些专门供人们饮酒使用的酒器,如尊、罐、壶等。
到了三国时期,青瓷的质量已有很大提高。
特别是在南方地区,已基本上克服了原始青瓷存在的各种缺点,并发明了釉下彩绘和褐色斑点彩绘技术,同时创造了在坯体上用雕塑和印花等多种装饰方法。
东晋南朝时期是青瓷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
原始的瓷器不经过高温烧制而成,只能算是陶器。
青瓷是在陶瓷器出现以后才被人们发现的。
青瓷,又称青瓷器,原始青瓷。
指在1200 ℃以下(也有的说是1280~1380 ℃)的温度范围内形成的瓷器。
由于当时的科学水平所限,青瓷的颜色呈灰绿或黄绿色。
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后,瓷器的制作工艺迅速发展,南北各地制瓷技术产生了重大的飞跃,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瓷器制造工匠和各类瓷窑。
三国、两晋时期是我国陶瓷生产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时期,不仅数量大增,品种也空前丰富。
在工艺上出现了很多新工艺、新技术。
瓷器的成型技术已由过去的捏制法改为塑制法,即先将坯体拉成细薄的坯片,再施加印模;或将坯体印成花纹后施釉入窑烧成。
器物的种类也由过去的一种增加到二十多种,如碗、盘、罐、壶、盒、灯、炉、钵、器座、器盖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通过对比两者,可知瓷器烧制需要经过几千摄氏度的高温,从原料加工到釉料配制,每一道工序都是非常严格的,特别是成型工艺更为关键,如果掌握不好,一件珍贵的瓷器将会前功尽弃,轻则成为碎片,重则会炸裂。
关于瓷器发明的历史故事的介绍
关于瓷器发明的历史故事的介绍瓷器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组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
以下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瓷器发明的历史故事,希望你喜欢。
关于瓷器发明的历史故事瓷器与中国有观点认为中国的英文"China"是来自瓷器"china",而瓷器一名又是得自“昌南”,即中国古代瓷器的主要产地之一。
但事实正相反,英文中的瓷器一词china是从中国一词China转化来的。
不过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瓷器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
现在英语国家通常将陶瓷器统称为"porcelain",而"china"主要指精瓷,如"fine china"、"bone china"。
茶道日本将从中国流传的茶道经过长时间的发扬,成为日本文化的象征之一。
其中瓷器是日本茶道中较为高级的一类茶器。
在日本文化史上高级茶器往往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很多日本的名茶具就是瓷器,甚至如保存于日本的“曜変天目茶碗”本身就是来自中国的南方的瓷器作品。
安土桃山时代在统治者和茶艺家的推动下,高级茶具成为了更胜于土地、黄金的财富象征。
瓷器发明的历史传承用瓷土烧制精细的瓷器是汉族特长。
[1]原始瓷器从陶器发展而来,最早见于郑州二里岗商代遗址。
东汉出现青釉瓷器。
早期瓷器以青瓷为主,隋唐时代,发展成青瓷、白瓷等以单色釉为主的两大瓷系,并产生刻花、划花、印花、贴花、剔花、透雕镂孔等瓷器花纹装饰技巧。
五代瓷器制作工艺高超,属北瓷系统的河南柴窑有“片瓦值千金”之誉。
柴窑是后周柴世宗官窑,传说周世宗要求柴窑生产瓷器“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
但至今尚未见到柴窑传世品或发掘实物。
南瓷系统以越窑“秘色瓷器”著名。
宋代瓷器以各色单彩釉为特长,釉面能作冰裂纹,并能烧制窑变色及两面彩、釉里青、釉里红等。
著名“瓷都”景德镇因宋景德(公元1004-1007)年间为宫廷生产瓷器得名。
青花与彩瓷
瓷中珍品——釉里红
釉里红瓷创烧于元代。釉里红的最大特点是烧制 难度大,成品率极低。它是以铜为着色剂,在白 胎上直接绘制各种图案纹饰,在上面施一层釉, 铜在高温还原焰中发出了红色,所以名叫“釉里 红”。
斗彩
斗彩创烧于明成化时期,是釉下彩(青花)与釉 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先在胎上画好图案 的 青花部分,罩上透明釉,入窑焙烧;烧成后, 在留出的空白处用低温彩料填绘,再入烘炉中烘 烤,即成斗彩。青花是构成整个斗彩画面的主色, 釉上彩只是略加点缀而已。由于釉上釉下,给人 以丰富的热烈、鲜明清新之感,有很好的艺术效 果。
《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 》
此罐高27.5厘米,径宽33厘米,素底厚圈足,肩丰 圆,短直颈,唇口稍厚,器腹以浓艳的钴蓝釉通体描 绘:一行至溪涧板桥的清道者,乘坐在辔以虎豹的双 轮车上,前有两步行兵卒,后有一少年将军骑马配弓, 右手摇一绣有“鬼谷”二字的旌旗,隔着嶔崎山石, 一着宋代朝服朝冠的文官骑马回首顾盼,左手持笏, 神韵生动,画意流畅,颈部绘饰波浪纹,肩上则为缠 枝牡丹纹,罐身近底处绘内含吉祥纹的莲瓣纹。
成弘青花
越来越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各个时代的瓷器 一定程度上受到当时皇帝的影响,成弘青花青花 以淡雅著称。
嘉靖、万历青花
——繁缛、密不透风
明末清初
明代末期最后两个皇帝在位时间非常短暂, 一个是天启朝,一个是崇祯朝。在中国陶 瓷史上,把天启、崇祯,一直到清代入关 后第一个皇帝顺治,这三朝统称为 过渡期 。 明末的青花瓷器一反常态,焕发出勃勃生 机。它摆脱了嘉靖、万历以来那种繁缛、 密不透风,走向了清丽舒朗,这种风格也 影响到清代青花的未来走向,尤其奠定了 康熙一朝青花瓷器的基础。而且民窑产品 甚至超过了官窑。
乾隆时期
青瓷发展史
青瓷发展史青瓷是我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种。
它是在制成的陶瓷坯体上施以青釉(以铁为着色剂的青绿色釉),在还原焰中烧制而成。
但有些青瓷因含铁不纯,还原气氛不充足,色调便呈现黄色或黄褐色。
我国历代所称的缥瓷、千峰翠色、艾色、翠青、粉青等瓷,都是指这种瓷器。
商代中期开始出现的原始青瓷,为我国最早的青瓷。
到了东汉中晚期,真正意义的青瓷才烧制成功。
唐代越窑、宋代龙泉窑、官窑、汝窑、耀州窑等,都属于青瓷系统。
原始青瓷原始青瓷或原始瓷是指大约在商代中期出现的一种带青色釉的器物。
它的烧成温度已达到1200摄氏度左右,比通常的陶器更坚实,但尚未达到真正瓷器的程度。
目前在河南郑州、安阳、洛阳、巩县、偃师,河北藁城、北京,陕西西安,山东益都,安徽屯溪,江苏南京、丹徒等地商周遗址和墓葬中,先后出土了许多原始青瓷及残片,主要器形有尊、碗、盘、瓶、瓮、罐、豆等。
经科学测定,它们已基本上具备了瓷器的特征,但与后来成熟阶段的青瓷比较,还带有原始性,如气孔较大,胎料中杂质较多,釉色还不够稳定,故称为原始青瓷。
出土的西周时期的原始青瓷的范围远远超过商代。
到了春秋时期,原始青瓷的制作有了很大的进步,大多数器物由原来的泥条盘筑制法变为轮制法,而且器形更显规整,胎壁变薄,也较均匀。
战国时期,原始青瓷更是普遍被使用。
无论是日用器具,还是仿铜礼器,都是器形规整,釉色匀净,技术精湛,已经接近真正成熟的瓷器。
东汉青瓷真正成熟的青瓷于东汉晚期出现。
在浙江、江苏、江西、安徽、湖北、河南、甘肃等地东汉墓葬和遗址中,都出土了东汉的青瓷器。
仅在浙江上虞县就发现了四处东汉瓷窑窑址,对其中小仙坛窑址做了发掘,并对其典型瓷片做了科学测定,结果表明,含铁量比原始青瓷少,胎体呈灰白色,胎质烧结,吸水最低的一片仅有 0.16%,烧成温度为 1310℃,采用龙窑焙烧,显微镜结构与近代瓷器基本相同,透明度也达到较高水平。
说明东汉时期青瓷烧造技术已达到成熟阶段。
因浙江上虞县一带曾是古越人的故乡,战国时属越国管辖,唐朝时称越州,所以这一带的瓷窑统称越窑。
瓷器讲解词
古代瓷器专题展中华古陶瓷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不仅被国人视为珍宝,也被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民所喜爱。
从3000多年前的商代原始青瓷开始,瓷器就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东汉出现了成熟青瓷,唐代呈现“南青北白”的制瓷局面,宋代的五大名窑被人们津津乐道,北方的十大窑系缤纷共彩,进入元代,青花瓷工艺在景德镇得到发展光大,明清时期各种彩瓷精彩纷呈。
湖北地区单色釉瓷器瓷器自成体系,宋代以前以青瓷为主,宋代以青白瓷为主。
主要出产于梁子湖周边地区。
这件西周时期原始瓷豆出土于黄梅焦墩遗址。
青瓷器的烧成,始于我国东汉时期,因此,我们把商至东汉之间的瓷器称为原始青瓷。
它是用瓷土制胎,表面施石灰釉,经1200 ℃高温烧成。
但由于瓷胎中杂质较多,釉料配制简单,加上烧制工艺原始,导致硬度偏低,釉色不稳定。
所以称之为原始瓷器。
我国南方著名的商代遗址盘龙城就已经发现原始青瓷。
湖北东周墓发现常见一种梳齿纹环耳罐,原产地应在江浙一带。
这件器物的口沿、折腹、圜底内部各有一组弦纹,口沿由5条弦纹组成,折腹、圜底处弦纹各6条,除圜底内侧弦纹下凹外,其余弦纹均为瓷釉填平。
器外素面,折腹处起一周凸棱,下腹有数道螺旋形痕。
灰胎,施青釉,泛酱褐,釉薄不匀,可见极细开裂纹,圈足局部挂釉已脱落,此器采用泥条盘筑后经慢轮加工而成。
西周时期的原始青瓷目前我省仅见此一件。
这是一件原始瓷直线纹罐,出土于黄冈,在战国楚墓中常常见到,各地出土的器型略有变化,但是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在颈部和肩部装饰有一周直线纹。
目前湖北地区出土的战国原始瓷器中只发现这一种器物,它的原产地在长江下游地区。
这两件分别是水波纹双立耳罐,另一件是战国时期的原始瓷罐。
西晋立国之后的短短几十年中,瓷业得到蓬勃发展。
出现了最早的瓷器品种——青瓷。
它以铁为主要着色剂,釉面基本色调呈青绿色。
作为最早出现的瓷器,青瓷从萌芽到鼎盛,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
青瓷历来以长江下游的越窑最负盛名,而长江中游地区青瓷却少有记载。
青瓷发展史中汝瓷的技术传承与创新
青瓷发展史中汝瓷的技术传承与创新青瓷是中国最早烧成的瓷器,也是一种颇具中国特色的陶瓷类型,曾被古代南北方窑口广泛生产。
宋代是中国瓷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汝瓷是北宋时期河南地区烧制的一种高品质官窑青瓷,以温润如玉的釉色和精湛的工艺技术著称,是中国青瓷发展的重要节点。
汝瓷的成功烧制融合了南北方青瓷工艺技术,并进一步创新,它在釉色审美和工艺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对同时期及其之后的青瓷都有着重要影响,在中国青瓷发展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关键词:青瓷;汝瓷;青瓷发展史;承上启下1. 青瓷与汝瓷中国是瓷器的故乡,青瓷是中国最早烧成的瓷器,因釉色青幽碧绿而得名。
青瓷的出现与原料中“铁”元素和烧成工艺有很大关系,古代制瓷原料中的铁很难被剔除,铁在氧化气氛下多转化成三价铁,釉呈黄绿色,在还原气氛中大部分能转化成二价铁,釉呈青绿色。
二价铁与含铁总量的百分比被称作还原率,用以衡量和控制青瓷釉色。
还原率高,釉呈青绿色,还原率低,釉呈黄绿色,甚至黄褐色。
青瓷原料中“铁”的总体含量不能超过3%,否则釉呈深暗的“黄褐酱”色。
青瓷的前身是商周原始青瓷,东汉末年,浙江越窑在此基础上率先烧出青瓷。
青瓷出现后,因清洁美观,使用便利,成本低廉,逐渐成为重要的日常用品,需求量增加。
东汉之后的几百年间,越窑青瓷工艺被传播到大江南北,形成许多青瓷窑口,青瓷曾是中国主流陶瓷产品。
青瓷的发展有内外两条主线,一是对类玉外观釉色的不懈追求,二是对内在制瓷工艺技术的创新和完善。
中国人尚玉,对玉质般外观釉色的追求贯穿了青瓷发展的始终,而这需要强大的、不断创新的制瓷工艺作支撑。
汝瓷是北宋晚期在河南地区创烧的一种高品质官窑青瓷,它融合了南北方多个青瓷窑口的工艺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种创新与改进,让青瓷材质成为审美主体,是青瓷釉色与工艺技术发展的重要节点,对同时期及其之后的青瓷产品影响深远。
2. 汝瓷产生之前南北方青瓷窑业的发展概况汝瓷产生之前,青瓷已经历一个长时期的发展,南北各地青瓷窑口积累有不少工艺技术经验,为汝瓷产生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国陶瓷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中国陶瓷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中国陶瓷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当时的彩陶被誉为“中华第一陶”,标志着中国陶瓷的诞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商周时期,原始青瓷的出现标志着中国陶瓷的真正诞生。
在唐宋时期,陶瓷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著名的“唐三彩”、青花瓷以及宋代五大名窑(包括汝窑、官窑、哥窑、定窑和钧窑)的出现,使中国陶瓷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其中,汝窑的青瓷以其独特的色调和温润如玉的质感成为了瓷器中的珍品。
元明清时期,中国的陶瓷业继续繁荣发展。
元代青花瓷的崛起成为了世界范围内广受追捧的艺术品。
明代永乐、宣德和成化年间,瓷器在造型和工艺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到了清代,珐琅彩、五彩、粉彩等新工艺的出现,使得瓷器更加丰富多彩。
在现代,中国陶瓷仍然在传承中创新,展现出新的活力。
陶瓷艺术家们不断探索新的工艺技术,将古老的陶瓷艺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陶瓷这一古老行业注入新的生命力。
同时,新一代的陶瓷艺人也在努力将古老的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陶瓷这一古老行业注入新的生命力。
总之,中国陶瓷文化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与创新,已经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独特的工艺技术和艺术价值,在世界陶瓷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
中国瓷器的介绍
中国瓷器的介绍
中国瓷器指的是中国制造的瓷器,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
瓷器的前身是原始青瓷,它是由陶器向瓷器过渡阶段的产物。
中国最早的原始青瓷,发现于山西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中,距今约4200年。
器类有罐和钵。
原始青瓷在中国分布较广,黄河领域、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地区都有发现。
瓷器的种类:
一:青瓷,也叫绿瓷,釉中含有氧化铁,是最早出现的瓷器,发展到宋代时最著名的是龙泉窑。
二:黑瓷,也叫天目瓷,是在青瓷基础上增加了铁的含量烧制而成的,著名的有建窑和德清窑。
三:白瓷,由于含铁量低而形成透明釉,最著名的有定窑和邢窑,白瓷的出现使得在瓷器上作画成为可能,因此为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青白瓷,也叫影青、隐青、映青、罩青等,釉色介于青和白之间,青中泛白、白中闪青,类冰类玉。
五:色釉瓷,指带有颜色的一道釉瓷器,是在密闭状态下烧制而成的,由于氧化铁、氧化铜等含量不同以及烧制温度不同,而呈现不同颜色的釉色。
色釉瓷包括红釉、酱釉、蓝釉、黄釉、绿釉、紫釉等
六:彩绘瓷,不以釉色取胜,而是以器型、绘画和彩来取胜的瓷器。
彩绘瓷的发展由青花开始,即在釉上或者釉下开始出现纹饰,出现了青花、两彩、三彩、五彩、斗彩、粉彩、古铜彩、金彩等。
其中青花一般为釉下彩,三彩和五彩一般为釉上彩,而斗彩则是
釉下青花而釉上五彩。
中国瓷器发展史
中国瓷器发展史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中心之一,中国古代对世界上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发明了瓷器。
中国陶瓷具有长达万年连续不断的历史,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它的发展过程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科学技术和艺术内涵。
从陶瓷诞生的那天起,它就是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各异的造型,多变的釉色和装饰,缤纷的彩绘和不断改进的工艺,这些人类利用水、火的作用而将泥土转变成的陶瓷器上充分表现了先民们将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创造力。
一,商、周时期原始瓷的烧制成功中国古代的先民们从很早的时候就创造了瓷器,这不仅使先民们自身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也是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瓷器具有优于陶器和金属器的长处。
如瓷器由于有一层光洁不透水的釉层,与陶器相比,其具有清洁,坚硬的特点。
又由于瓷器是将廉价的矿石材料经过热处理,得到人们需要的各种造型的器物,由于其的加工过程相对简易,与金属材料制成的器物相比,其具有廉价的优点。
这是瓷器自然属性方面的优点。
同时,由于其易于塑造的形态,优美多变的釉色和丰富多彩的装饰,使其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含量。
因此,瓷器从其生产伊始就既是实用器物,又是艺术品。
1. 瓷器的概念关于什么是瓷器,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解。
但是,认为瓷器应具备以下四个条件,大家的认识还是一致的。
这四个条件是:第一,瓷器必须用瓷土作胎。
瓷土是一种岩状矿石,在中国很早就使用瓷石作原料来生产瓷器了。
由于中国的地域辽阔,各种瓷土(Porcelain clay)的品质各不相同,但其中最主要的成分应该是高岭土(Kaoline)。
高岭土一名的由来,是由于这种原料出于距景德镇不远的高岭山,用于制瓷而得名。
在长期的相延使用中,高岭土也被用来泛指瓷土,成为国际上通用的名称。
中国各地瓷土的组成不同,使各地瓷器的质地和胎色千差万别,也是后来形成不同瓷系的重要原因。
但无论如何,使用的原料中高岭土必定占较高的比例,这是瓷器与陶器的重要区别。
第二,瓷器必须经过125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焙烧,使胎体充分烧结,结构紧密。
瓷器的发展史
中国瓷器的发展史中国瓷器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中国是世界上几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
在陶瓷技术与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中国瓷器指的是中国制造的瓷器,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
瓷器的前身是原始青瓷,它是由陶器向瓷器过渡阶段的产物。
中国最早的原始青瓷,发现于山西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中,距今约4200年。
器类有罐和钵。
原始青瓷在中国分布较广,黄河领域、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地区都有发现。
中国真正的瓷器出现是在东汉时期(公元23-220年)。
首先是在南方地区的浙江省开始出现的。
浙江绍兴上虞县上浦小仙坛发现东汉晚期瓷窑址和青瓷等。
瓷片质地细腻,釉面有光泽,胎釉结合紧密牢固。
从显微照相可见,青瓷残片釉下已无残留石英。
这种釉无论在外貌上,或是显微结构上,都已摆脱了原始青瓷的原始性。
已符合真正的瓷器标准了。
东汉青瓷四系罐(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东汉之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1年)南方青瓷的生产,如浙江越窑等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越窑生产青瓷与黑瓷,到西晋晚期也生产青釉褐斑瓷,即在器物的主要部位加上褐色点彩,以打破青瓷的单色格调。
三国时越窑的产品胎质坚硬细腻,呈浅灰色;釉汁纯净,以淡青色为主,黄或青黄色少见;器型有碗、碟、罐、壶、洗、盆、钵、盒、盘、耳杯、香炉唾壶、虎子、水盂、泡菜坛等日用瓷。
西晋时又出现了了扁壶、鸡壶、烛台和辟邪等新产品。
南朝时佛教盛行,瓷器上多以莲瓣或莲花作为装饰。
从三国到隋统一前的数百年中,以越窑为代表的瓷器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
它的品种繁多,式样新颖,已深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成为人们不可须臾离开的用具。
越窑青瓷锺(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隋唐时代,南青北白最为代表作。
南青,指的南方浙江的越窑青瓷。
以慈溪县上林湖、上虞县窑寺前的产品最具代表性,从商周战国秦汉六朝几代,这里一直以烧制青瓷为主,具深厚的制瓷基础和技术力量,至唐代技艺更加娴熟,被称为“诸窑之冠”。
原始瓷器的由来是怎么样的
原始瓷器的由来是怎么样的原始瓷器有人称之为原始青瓷,是相对于成熟期瓷器而言的。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原始瓷器的由来是怎么样的,希望你喜欢。
原始瓷器的由来原始瓷器是在制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在河南郑州等地商代遗址,发现很多带釉的瓷尊、瓷罍和瓷罐等,以及这些器物的碎片,胎骨细腻坚硬,烧成温度在千度以上,叩之有金属声。
1980在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出土的一批原始青瓷片,属距今4000余年前的龙山文化晚期。
有大量出土的青釉瓷可断定我国支持在商代中期就已发明了瓷器。
当时的青釉瓷生产以长江中下游较为发达,釉色多呈青黄,在氧化焰中烧成。
中原地区的青釉瓷,釉色多呈青绿,在还原焰中烧成。
这些原始瓷以高岭土作胎,烧制温度高达1100~1200度,表层在高温下烧成与胎体结合很牢的玻璃釉质,胎质坚硬细腻,吸水性很弱,叩之有金属声。
因工艺原始,故被称为“ 原始瓷”或“ 原始青瓷”。
器形有尊、豆、罐、瓮、钵等。
瓷器与陶器的分别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
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
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
瓷器定义目前对瓷器的具体定义,还没有取得统一的意见。
一般人认为,必须具备以下几条才能称之为瓷器:第一,瓷器的胎料必须是瓷土的。
瓷土的成分主要是高岭土,并含有长石、石英石和莫来石成分;含铁量低。
经过高温烧成之后,胎色白,具有透明或半透明性,胎体吸水率不足1%,或不吸水。
第二,瓷器的胎体必须经过1200℃~1300℃的高温焙烧,才具备瓷器的物理性能。
各地瓷土不同,烧成温度也有差异,要以烧结为准。
第三,瓷器表面所施的釉,必须是在高温之下和瓷器一道烧成的玻璃质釉。
第四,瓷器烧成之后,胎体必须坚硬结实,组织细密,叩之能发出清脆悦耳的金属声。
瓷器的制作流程商的青釉器物完全具备了构成瓷器的基本要求。
第一,已经采用高岭土作胎。
第二,在表面施有一层玻璃质的釉。
青瓷探索中国陶瓷的历史渊源与艺术力
青瓷探索中国陶瓷的历史渊源与艺术力中国陶瓷,作为世界陶瓷艺术的杰出代表,自古以来一直以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和卓越的艺术力而著称。
其中,青瓷是中国陶瓷的一个重要品类,它不仅在历史上具有悠久的传承,还在艺术表现上展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魅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青瓷的历史渊源以及其独特的艺术力,以揭示中国陶瓷艺术的卓越之处。
一、青瓷的历史渊源青瓷,最早出现在中国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此后逐渐发展并繁盛于隋、唐时代。
青瓷之所以得名,源于其独特的釉色——青釉,这种釉色通常呈现出青蓝或苍翠的色调。
青瓷的历史渊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1. **地理起源:** 青瓷的起源地通常被认为是中国的江西省景德镇,这个地方以其丰富的陶瓷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而闻名。
景德镇的地下储量丰富,同时,其地理位置位于长江流域,这为瓷器的运输提供了便利。
2. **生产工艺:** 青瓷的生产工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其中,青瓷的釉料是关键之一,釉料的配方和烧制工艺经过不断的改进,使青瓷的质地更加均匀,釉面更加晶莹剔透。
3. **贸易与传播:** 青瓷不仅在中国国内备受推崇,还通过古代丝绸之路传入世界各地。
这一陶瓷品类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文化交流和贸易的重要媒介角色。
二、青瓷的艺术力除了悠久的历史渊源,青瓷还展现出卓越的艺术力,这种力量表现在多个方面:1. **精湛的制作工艺:** 青瓷的瓷胎非常薄而坚韧,制作过程需要高超的陶艺技巧。
制作青瓷的工匠需要精湛的陶瓷技能,以确保器物的完整性和质地的均匀性。
2. **独特的釉面效果:** 青瓷釉面呈现出苍翠、青蓝或灰绿等多种色调,这种釉面效果令人陶醉。
釉面的特殊质地和光泽使青瓷在陶瓷世界中独树一帜。
3. **装饰与题材:** 青瓷的装饰题材丰富多样,包括自然景物、人物、花鸟、诗文等。
这些题材不仅反映了中国的文化传统,还展现了陶瓷艺术的多元性和创造力。
4. **历代风格:** 青瓷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朝代都有独特的艺术特点。
中国瓷器的历史
中国瓷器的历史瓷器的前身是原始青瓷,它是由陶器向瓷器过渡阶段的产物。
中国最早的原始青瓷,发现于山西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中,距今约4200年。
器类有罐和钵。
原始青瓷在中国分布较广,黄河领域、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地区都有发现。
中国真正的瓷器出现是在东汉时期(公元23-220年)。
首先是在南方地区的浙江省开始出现的。
浙江绍兴上虞县上浦小仙坛发现东汉晚期瓷窑址和青瓷等。
瓷片质地细腻,釉面有光泽,胎釉结合紧密牢固。
从显微照相可见,青瓷残片釉下已无残留石英。
这种釉无论在外貌上,或是显微结构上,都已摆脱了原始青瓷的原始性。
已符合真正的瓷器标准了。
东汉之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1年)南方青瓷的生产,如浙江越窑等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在绍兴、余杭、吴兴等地也都设有窑场,形成独自的窑系。
所谓窑系,是指某一著名窑场与附近或外省的一些窑场均生产某一种或几种相同类型的产品,这些窑场就构成一个窑系,以主要和最有影响的窑场命名。
浙江是中国最早形成窑系的地区,其原因可能与这里是中国瓷器的发源地、制瓷业特别发达有关。
越窑生产青瓷与黑瓷,到西晋晚期也生产青釉褐斑瓷,即在器物的主要部位加上褐色点彩,以打破青瓷的单色格调。
三国时越窑的产品胎质坚硬细腻,呈浅灰色;釉汁纯净,以淡青色为主,黄或青黄色少见;器型有碗、碟、罐、壶、洗、盆、钵、盒、盘、耳杯、香炉唾壶、虎子、水盂、泡菜坛等日用瓷。
西晋时又出现了了扁壶、鸡壶、烛台和辟邪等新产品。
南朝时佛教盛行,瓷器上多以莲瓣或莲花作为装饰。
从三国到隋统一前的数百年中,以越窑为代表的瓷器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
它的品种繁多,式样新颖,已深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成为人们不可须臾离开的用具。
此外,在南方当时还有婺州窑、湘阴窑和丰城窑等著名窑址。
北方瓷器的出现要晚于南方,大致是从北魏晚期到隋(公元581-618年)统一前的近百年中发展起来的。
北朝青瓷的器型有碗、盘、杯、罐、壶、瓶、盒等,多为日常用品,陈设品较少。
中国瓷器之青瓷介绍
中国瓷器之青瓷介绍青瓷是中国古代瓷器的一种,其特点是以青釉为主体,釉色翠绿而温润,因此被称为青瓷。
它起源于中国南宋时期,并在明、清两代达到巅峰,被誉为中国瓷器的瑰宝。
下面将从青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特点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青瓷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中国南宋时期(公元960-1279年),当时的景德镇是中国主要的瓷器生产中心。
宋朝的景德镇窑是中国最重要的瓷器窑厂之一,也是青瓷的发祥地。
青瓷在中国瓷器史上的地位无与伦比,它代表了中国瓷器制作的顶峰。
青瓷的制作工艺非常繁复,需要经历多个环节。
首先是瓷胚的制作,即泥料的准备和成型。
泥料需要经过研磨、过筛等工序,才能制成均匀细腻的泥料用于成型。
泥料经过制作成各种形状的瓷胚后,进行第二道工序:走坯。
这个环节主要是进行干坯和烧坯的过程,将瓷器进行初步烧制。
走坯后,进入第三道工序:上釉。
上釉是制作青瓷的关键环节,使用一种特殊的瓷釉,将其涂抹在瓷胚的表面。
最后进行最后一次烧制,烧制温度高达1300℃以上,使得烧制出的瓷器具有坚硬、均匀、亮丽的特点。
青瓷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釉色和质地方面。
由于青瓷的釉面用的是一种含铁的瓷釉,经过高温烧制后,使瓷器呈现出一种深浅不一的翠绿色,给人以清新典雅、古朴典雅的美感。
这种独特的釉色成为青瓷的标志之一、同时,青瓷的质地紧密坚硬,釉面光滑细腻,具有很高的透光性,能使光线纤尘找不到着力点,犹如水面一般。
青瓷的纹饰主要以刻花和雕刻为主,造型优美典雅,常常取材于自然景观、花卉图案等。
青瓷在造型和装饰方面极具匠心和艺术性,被誉为中国陶瓷的“国宝”。
青瓷的出现对中国陶瓷艺术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后世的瓷器制作树立了榜样。
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陶瓷工艺水平的飞跃,成为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的巅峰之作。
青瓷成为古代中国与世界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被广泛传播和赞誉。
至今,青瓷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力,被世人所珍爱和推崇。
总之,青瓷是中国瓷器中的珍品,以其独特的釉色和质地成为瓷器艺术的经典之作。
史上最全的中国瓷器知识
史上最全的中国瓷器知识史上最全的中国瓷器知识关于“China”的由来有三种说法,有一种说法说是“China”跟中国的瓷器有关。
今天不是要讨论这种说法究竟可不可靠,而是要详解中国瓷器的发展及种类。
一、中国瓷器的产生和发展中国首先发明和使用的用高岭土等烧制而成的传统工艺、日用品。
早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的先民就已经制造和使用陶器。
在制陶工艺发展的基础上,于3500多年前的商代中期,创造出了原始瓷器。
经过长期的改进,在公元2世纪的汉代末期,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以后,瓷器由中国传播到其他国家,中国在世界上博得“瓷之国”的称号。
1、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
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只能采用陶器。
因此可以了解商代制陶工艺也得到普遍的发展,带釉的硬陶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呈灰白色。
陶器在此时已经不在局限於盛物器皿,应用范围较广,大略可分为日用品类、建筑类、殉葬类、祭祀礼器类。
朝廷对於制陶工作也很重视。
2、秦汉时期陶瓷文化秦汉-古代的建筑多采用木料来架构,不易久存,所以一些伟大的建筑,如秦代的阿房宫和汉代的未央宫,都无法完整保存下来,但仍可在残存的废墟中发现瓦当及汉砖等遗物,藉以略窥古代建筑的规模。
3、隋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西元五百八十九年,杨坚篡北周并南陈,统一中原,改国号为隋,隋的朝代虽短,但在瓷器烧制上,却有了新的突破,不但有青瓷烧造,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另外此时在装饰手法上也有了创新,如在器物上另外的泥片—贴花,就是一例。
4、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
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於火烧温度。
汉代虽有瓷器,但温度不高,质地脆弱只能算是原瓷,而发展到唐代,不但釉药发展成熟,火烧温度能达到摄氏一千度以上,所以我们说唐代是真正进入瓷器的时代。
中国古代瓷器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瓷器发展历程咱们聊聊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历程,那可真是波澜壮阔,精彩纷呈啊!从远古的陶器到后来的精美瓷器,每一步都凝聚着咱们老祖宗的智慧和汗水。
话说那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鼓捣陶器了。
那时候的陶器,简单、粗糙,颜色单一,大多就是些红陶、灰陶,看着挺朴素,但那可是人类文明的起点啊。
到了商代,嘿,技术开始进步了,出现了所谓的“原始青瓷”。
那时候的瓷器,虽然还带点“原始”味儿,但已经能看出瓷器的基本模样了。
转眼到了东汉,那可是瓷器史上的一个大转折。
工匠们琢磨出了高温窑炉的技术,真正的瓷器横空出世!那时候的瓷器,釉色明亮,造型也开始讲究起来,看着就让人眼前一亮。
从此,中国就正式步入了瓷器时代,那叫一个牛气冲天!到了唐朝,瓷器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
那时候的瓷器,不仅质量好,而且种类多,有青瓷、白瓷,还有三彩瓷等等。
特别是那个越窑的青瓷和邢窑的白瓷,简直是瓷器中的极品,美得让人心醉。
那时候的工匠们,手艺高超,心思细腻,把瓷器做得跟艺术品似的。
宋朝呢,更是瓷器发展的黄金时期。
那时候的瓷器,无论是工艺还是艺术成就,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这五大名窑的名头,那可是响当当的。
它们各自有各自的特色,有的釉色温润如玉,有的造型别致典雅,看着就让人爱不释手。
那时候的瓷器,不仅仅是日常用品,更是艺术品,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到了元明清时期,瓷器的发展更是丰富多彩。
那时候的瓷器,不仅种类繁多,而且造型各异,有大的、小的、圆的、方的,还有各种各样的纹饰和图案。
特别是青花瓷和釉里红瓷,那可是瓷器中的瑰宝,美得让人心醉神迷。
那时候的工匠们,手艺更是炉火纯青,把瓷器做得跟真的一样,让人分不清是真是假。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人类文明的进步史。
从简单的陶器到精美的瓷器,每一步都凝聚着咱们老祖宗的智慧和汗水。
现在咱们看到的那些瓷器珍品,都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传承。
咱们得好好珍惜它们,让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永远传承下去。
中国瓷器的发展历程
中国瓷器的发展历程话说中国瓷器,那可真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得跟咱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似的,让人一看就心生敬意,爱不释手。
这瓷器啊,就像咱们的老朋友,陪伴着咱们走过了多少个春夏秋冬,见证了咱们中华民族的辉煌与变迁。
想当年,原始社会那会儿,咱们的老祖宗就开始玩泥巴了。
那时候的陶器,虽然简陋,但那可是人类文明的火种啊!从粗糙的陶罐到精美的彩陶,咱们老祖宗的手艺那可是越来越精湛。
到了商周时期,青铜器盛行,但陶器依然没有被淘汰,反而发展出了更加多样化的造型和装饰。
时间一晃,来到了东汉时期。
这时候,咱们中国的瓷器终于闪亮登场了!那时候的瓷器啊,叫做原始青瓷,虽然跟现在的瓷器比起来还稍显稚嫩,但那可是瓷器发展的起点啊!就像咱们小时候的第一张奖状,虽然简单,但意义非凡。
原始青瓷的出现,标志着咱们中国瓷器从此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瓷器的发展那可是日新月异。
那时候的瓷器啊,不仅造型更加美观,而且釉色也更加丰富多样。
青瓷、白瓷、黑瓷……各种颜色的瓷器争奇斗艳,就像咱们现在的时尚圈,各种风格的衣服琳琅满目,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隋唐时期,那更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黄金时期。
那时候的瓷器啊,不仅在国内受到追捧,还远销海外,成为了咱们中国的“外交名片”。
就像咱们现在的华为手机、小米手机一样,不仅在国内卖得火,还走出了国门,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
那时候的瓷器啊,可真是“火”得不行!到了宋代,中国瓷器的发展更是达到了巅峰。
那时候的瓷器啊,不仅工艺精湛,而且风格独特。
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五大名窑的瓷器那可是各有千秋,让人看了就挪不开眼。
就像咱们现在的网红打卡地一样,每个窑口的瓷器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风格,吸引着无数瓷器爱好者前来观赏和收藏。
元代时期,虽然战乱频繁,但瓷器的发展依然没有停滞。
那时候的青花瓷那可是大放异彩啊!青花瓷以其独特的蓝色釉下彩绘技艺和精美的图案设计而闻名于世。
就像咱们现在的国潮品牌一样,青花瓷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风格成为了中国瓷器的代表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瓷器的前身是原始青瓷,它是由陶器向瓷器过渡阶段的产物。
中国最早的原始青瓷,发现于山西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中,距今约4200年。
器类有罐和钵。
原始青瓷在中国分布较广,黄河领域、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地区都有发现。
中国真正的瓷器出现是在东汉时期(公元23-220年)。
首先是在南方地区的浙江省开始出现的。
浙江绍兴上虞县上浦小仙坛发现东汉晚期瓷窑址和青瓷等。
瓷片质地细腻,釉面有光泽,胎釉结合紧密牢固。
从显微照相可见,青瓷残片釉下已无残留石英。
这种釉无论在外貌上,或是显微结构上,都已摆脱了原始青瓷的原始性。
已符合真正的瓷器标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