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社会历史的主体》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4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必修4精品学案18:11.2 社会历史的主体

高中政治必修4精品学案18:11.2 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
社会历史的主体
一、『学习目标』
1.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2.坚定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小组学习』
『合作探究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减少,部分地区出现农业“用工荒”,迫切需要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

与此同时,中国的土地流转促进了规模种植,对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专业人才需求迫切,“职业农民”便应运而生,代表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他们提供从产前到产后的专业化服务,日渐成为农业生产和现代农业的主力军。

为什么职业农民是“农业生产和现代农业的主力军”?
『合作探究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担当,其主要哲学依据是什么?
三、『知识体系建构』(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1。

高中政治第十一课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第十一课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第十一课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2.能力目标: 通过对社会主体的学习, 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问题导学】1.人民群众的含义和地位分别是什么?2.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3.党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什么?4.党群众路线的地位及基本内容是什么?5.为什么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达标练习】1. 今年3月5日是“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0周年纪念日。

50年来, 雷锋精神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 各地不断涌现学习雷锋的典型人物、先进事迹, 推动形成人人向善、人人行善、助人为乐的良好社会风尚。

材料蕴含了以下哲学道理①劳动和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②要把握事物发展的历史联系③关键部分的自有功能决定整体功能发挥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④2. 漫画《原则》启示我们①群众的心声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②人民群众始终是社会历史的实践者和创造者③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判断标准④群众观点是我党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3. 央视《走基层百姓心声》栏目以“你幸福吗”为主题进行假日特别调查, 百姓们多元的回答充分体现出他们对于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等方方面面的感受和体会。

由此, 我们可以发现A.一定的思想意识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B.百姓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C.人们对幸福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具有目的计划性的特点D.人们的感受体会归根到底是对其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4.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 不再刻意追求经济增长的高速度, 而更加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经济增长的质量在于: 第一, 增加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利润;第二, 增加人民的实际收入, 真正实现藏富于民。

2024-2025学年学年高中政治上学期4.11.2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学年高中政治上学期4.11.2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能力。通过学习社会历史的主体,使学生能够:1.认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强化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正确认识,提升政治认同感;2.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社会历史现象,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培养科学精神;3.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发挥自身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以上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计划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优化课堂讨论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讨论质量。
2.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
3.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4.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责任感。
内容逻辑关系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他们在政治学科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具备以下特点:
1.知识层面: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初步接触过历史、地理等与社会历史相关的课程,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学习过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课程,对社会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然而,对社会历史主体的认识尚不充分,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明确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历史书籍:推荐学生阅读《中国近代史》、《世界历史》等书籍,深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作用。
-学术文章:引导学生阅读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的学术文章,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等,从学术角度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性。
-纪录片:观看纪录片《百年中国》、《人类文明》等,通过影像资料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事件中的具体表现。

5.3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5.3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4. 案例分析题:请分析以下案例,说明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案例:抗日战争期间,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抗战,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答案示例:
在抗日战争期间,人民群众发挥了以下重要作用:
a. 积极参军参战,壮大抗日力量。
b. 支援前线,为抗战提供物资保障。
c. 在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日军。
1. 导入新课(5分钟)
上课之初,我将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是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知识讲解(10分钟)
3. 课文主旨内容探究(15分钟)
现在,请大家翻到教材第XX页,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这篇课文的侧重点。我将提出以下问题:
4. 课堂参与与互动:
-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明显提高,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讨论,课堂氛围活跃。
- 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多,通过交流各自的观点,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
- 教师引导下的课堂讨论,使学生能够在尊重多元观点的同时,形成自己的见解。
七、课堂
1. 课堂评价:
- 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提问、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参与度,以及随堂测试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社会历史的主体”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5.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中“社会历史的主体”章节展开,深入探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分析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课本知识点,通过实例讲解、课堂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思想。同时,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 作业评价:
-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了认真批改,重点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深度和运用能力,以及书面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高中政治必修4精品学案1:11.2 社会历史的主体

高中政治必修4精品学案1:11.2 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历史的主体『温故知新』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什么?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学习导航』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理解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基础;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分析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能力目标:通过对社会历史的主体理论的学习,明确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坚持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学习重点难点: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三、课前预习(一)基础知识梳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1、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1)依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______________决定社会的发展。

(2)内容:社会历史首先是______________发展的历史,是______________创造的历史。

2、人民群众(1)含义: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______________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______________,其主体部分是______________。

(2)地位: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______________。

(3)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______________的创造者;是社会______________创造者;是______________的决定力量。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我们工作的根本出发点(1)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坚持权为民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现好、______________、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______________。

2、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1)相信______________自己解放自己。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一切______________,虚心______________。

《社会历史的主体》(通用10篇)

《社会历史的主体》(通用10篇)

《社会历史的主体》(通用10篇)《社会历史的主体》篇1教学案(新人教必修4)第十一课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2、能力目标:通过对社会主体的学习,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

【学习过程】【导学设计】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材料一:有人说:“英雄造时世”、“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天历史。

”也有人说“时世造英雄”。

材料二:马克思、恩格斯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1)结合教材内容,对材料一、二的观点作出评价。

(2)材料二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历史观?2.材料一:看人间,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哪一部机器不是人民来制造,哪一种商品不是由人民来生产……材料二:XX年奥运会开幕式给全世界人民献上了一场丰盛的文化大餐:华丽炫目的灯光效果、源远流长的文化意境以及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更让世人惊叹的是整齐划一,美轮美奂、壮观的人阵制造了震撼的视觉效果。

这些都凝聚了亿万群众的智慧和心血。

据统计,参与的演员及工作人员达28583人。

材料三: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坐牢的危险,在包产合同书上按下18颗鲜红的手印,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开端的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就在这里起步了。

实践证明,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经营管理体制的最重要的改革,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

(1)材料—说明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什么作用?(2)材料二告诉我们历史唯物主义的什么道理?(3)结合材料三,联系我国改革的具体实例,说明人民群众在推进改革中的作用?3.材料一:XX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总理在两小时后直达灾区最前沿;亲临灾区,慰问抢险救灾人员和受灾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雷霆万钧奔赴现场,各军种十万大军迅速集结灾区。

高中政治《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4
②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但不论怎样变化,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③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2)人民群众的地位与作用
4.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人民群众的含义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社会历史的主体: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复习巩固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导入新课
播放国庆60周年阅兵式图片
◇课堂探究一
(1)如果没有群众积极参与,胡锦涛主席能进行阅兵吗?为什么?
(2)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社会历史的主体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
1.正确认识人民群众这一概念
(1)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含义
①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课堂练习
1.(09江苏卷33)在我国农村改革中,农民首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选了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创办了第一批乡镇企业,被称为我国农民的三大创举。这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是

高中政治必修4精品学案19:11.2 社会历史的主体

高中政治必修4精品学案19:11.2 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历史的主体学法指导:(30分钟完成)1.课前,依据学案,通读课本,初步掌握重点内容,把握教材体系。

2.课上,积极合作,互相探讨交流,高效展示,分层达成目标。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学习目标:1、识记人民群众的含义。

2、深刻理解人民群众的地位、作用及表现。

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

学习重点、难点1、人民群众的地位、作用及表现。

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

二、研读教材、自主解标(A级)问题一1.人民群众的含义:(1)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___________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其主体部分是__________。

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它具有不同的内涵。

(2)在我国现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2.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1)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社会历史首先是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2)具体表现:①人民群众是_________________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_________________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_________________的决定力量。

(A级)问题二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坚持__________为公,__________为民,______为民所用,_____为民所系,_____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__________,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2)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相信________________,全心全意________________,一切向________________,虚心向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________________,一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政治必修4精品学案17:11.2 社会历史的主体

高中政治必修4精品学案17:11.2 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历史的主体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人民群众的概念(2)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3)知道并理解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重难点:(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二、新知导学(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社会历史首先是什么的发展:2.人民群众:(1)含义:(2)范围:特别提示:人民群众是个历史范畴,其构成成分会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可能一成不变。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体现:(1)(2)(3)特别提示:不能认为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知识分子创造精神财富。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2. 群众观点基本内容:3.群众路线:(1)地位:(2)基本内容: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三、合作探究探究主题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材料一有人说:“英雄造时世”、“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

也有人说“时世造英雄”。

材料二毛泽东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认识。

”材料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标。

(1)请对材料一、二、三的观点做出评价。

(2)材料二、三之间有什么联系?材料四看人间,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哪一部机器不是由人民来制造,哪一种商品不是由人民来生产┄┄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而且没有饭吃,只能饿死在东篱旁,哪里还能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呢?——鲁迅改革开放30年,中国亿万农民完成六大创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村民自治、农民工进程、农业合作社、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3)上述材料分别告诉我们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些道理?探究主题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材料一十八大报告以不容置疑的坚定语气,提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两个凡是”:“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对照改革开放前夕的旧“两个凡是”,我们不禁感慨系之。

高中政治 4.11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一必修4政治教案

高中政治 4.11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一必修4政治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设计理念】生活实践是认识之源,我在哲学教学中力图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深入挖掘本土资源,贴近生活,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成长。

本节课以潍坊寿光三元朱村村民和他们当家人王乐义的实例导入,让学生由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入手,很容易产生共鸣,便于理解和接受。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相结合,增强了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并得到结果的能力。

立足生成课堂,真正达到教学目标,真正理解和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在“情、理、行〞进行彻底转变。

【教育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人民群众的含义;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3.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群众史观观察、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积极投身实践与群众实践相结合。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难点: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教学方法】探究法、情景分析法、讨论法和讲解法的综合运用。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春暖花开的今天,我领大家进行一次特色旅行,到农村去看看。

潍坊寿光有一处AAAA级特色旅游景点,它是一个村子,这里有宽阔平整的街道,现代化的冬暖式蔬菜大棚,让城里人眼热的漂亮别墅,有设施齐全的高标准幼儿园,有条件舒适的敬老院,胡锦涛、习近平都来过这里,它就是中国特色经济村­­­­三元朱村。

这里的人民勤劳智慧,创造着历史的奇迹,而他们当家人王乐义以一个党员干部的身份践行着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今天,就让我们从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身上探讨----社会历史的主体,即第十一课第二框。

〔课件展示辅助教学〕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元朱村,感悟群众力量。

那么什么是人民群众呢?学生阅读教材93页正文和“专家点评〞,明确人民群众的含义。

高中政治11.2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11.2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明确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了解人民群众的含义、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2、能力目标联系历史和现实,分析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坚持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积极与群众实践相结合,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教学难点】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

课前预习案一.基础知识(一)填充1.社会历史首先是------------,------------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2.人民群众是指对社会发展起-----------作用的--------,既包括-------又包括-------,主体是---------------。

3.人民群众是社会----------的创造者,是社会--------------的创造者,是--------------的-----力量。

4.群众观点的内容是-------------,-------------------,-----------------------,--------------------------。

群众路线的内容是--------------,-------------------,-------------------------,------------------------。

(二)判断1.时势造英雄() 2、英雄造时势() 3..劳动群众就是人民群众。

()4.树立了群众观点就是坚持了群众路线。

()5.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三)范围划分在下图恰当的位置填上全体公民、劳动群众、人民群众、脑力劳动者。

(四)知识连连看历史事件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1. 黄道婆改进纺车A、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人民利益为根本。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社会历史的主体》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社会历史的主体》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社会历史的主体》精品学案制作人备课组长(签字)年级主任(签字)时间11.3.8 编号班级姓名课题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学习难点: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三、自主学习(一)知识梳理1. 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

2. 人民群众是指的人们,既包括,也包括。

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3.坚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4.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

5.坚持,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并成功地建设的重要保证。

(二)、新知探究:1.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分别是什么?(三)、构建知识框架四、感悟生活合作探究一:观点一:“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

”是邓小平改变了我们国家的命运,书写了历史传奇。

观点二:“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

探究:你赞同哪种观点?为什么?合作探究二:材料一: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一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年均增长11.2%,财政收入从3.16万亿元增加到8.31万亿元。

材料二:2011年春晚上网络红人旭日阳刚的《春天里》唱出了草根特有的沧桑味道;西单女孩任月丽的一曲《想家》令远在河北涿州老家的亲人激动落泪;深圳民工街舞团表演的街舞《咱们工人有力量》则精彩绝伦,不仅充满动感和激情,而且技艺高超。

他们让观众耳目一新,产生共鸣,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材料三: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都是伟大的人民战争,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没有三大战役的胜利——毛泽东在所有资产阶级大起义中,如果没有自耕农和城市平民,单靠资产阶级决不会把斗争进行到底。

——恩格斯探究:以上三则材料是怎样体现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的?合作探究三: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1年2月27日与网友在线交流的真情语录我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真正做到无愧于人民,我要带着真心、真意、真情来同网友们交流的。

5.3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5.3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典型例题讲解
例题1:
题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中的主体地位。
解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主体作用。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农村改革,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工人阶级在国企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企业改革和转型;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创新中作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因此,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中具有主体地位。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或问题通过平台提交,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进度监控。
-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 课中强化技能
-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历史事件的短片,引出“社会历史的主体”这一课题。
2. 案例分析:选择一个历史事件,分析人民群众在该事件中的作用,并撰写分析报告。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发挥人民群众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每组撰写一份讨论总结。
4. 视频制作:制作一个短视频,介绍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时长不超过5分钟。
作业反馈:
1. 思考题:在批改思考题时,关注学生对“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概念的理解深度,针对学生的理解误区给出指导性建议。
提问与讨论:学生勇于提问,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互动交流。
-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确保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刻理解。
实践活动法:通过小组讨论,加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实践能力。
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技能。
- 作用与目பைடு நூலகம்:
加深对“社会历史的主体”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社会历史的主体》精品学案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社会历史的主体》精品学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学案课型:新授课使用时间:月日星期【学习目标】了解人民群众的含义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学习重点、难点】重、难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作业反思】【基础梳理】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1)依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发展。

(2)内容:社会历史首先是发展的历史,是创造的历史。

2、人民群众(1)地位①②(2)作用①的创造者⑵的创造者③的决定力量拓展提升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与杰出人物的重大作用的关系(1)区别: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二是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三是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杰出人物一般是指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中对历史发展起过重大推动作用的伟大人物。

(2)联系:杰出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促进作用总是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为基础。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是产生杰出人物的源泉,杰出人物只有自始至终地依赖于人民群众,才能有所作为。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我们工作的根本出发点(1)坚持、。

(2)坚持为民所用、为民所系、为民所谋。

(3)实现好、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

2.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1)相信自己解放自己。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一切,虚心。

3.群众路线(1)地位: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和。

(2)基本内容:一切群众,一切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坚持的意义(1)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胜利的重要保证。

(2)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作探究】(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课堂探究:(1)没有身后的众多士兵和民众,拿破仑能够成就举世瞩目的业绩吗?(2)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感悟生活合作探究一】谁书写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传奇?观点一:“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

人教版政治必修四112社会历史的主体学案

人教版政治必修四112社会历史的主体学案

第二课时社会历史的主体学案1.正确理解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2.如何理解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及其关系?【生活探究】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2008年6月29日召开的第七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进一步加强政风建设。

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办一切事情都要勤俭节约,精打细算,讲求实效,反对大手大脚,奢侈浪费。

要严格控制公务消费,规范政府机关公务接待,严格管理和规范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的职务消费。

要下大力气解决会风文风问题,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

全面清理和严格控制各种名目的节庆、达标评比和表彰活动。

运用哲学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

【随堂训练】一、选择题1.温家宝总理指出,真正成为国家主人的中国人民,具有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可以创造任何人间奇迹!只要我们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事业就一定会无往而不胜。

上述材料蕴涵的哲理是()A.人民群众不仅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而且可以创造规律B.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C.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不受客观条件制约的D.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

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

”这表明()A.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动力B.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C.人民群众的一切利益都是天然合理的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之所以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是因为()A.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B.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C.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D.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就必须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4.“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发展必需的生命汁液,而个人则是这土壤的花朵与果实。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B.任何个人的成果都包含着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劳动C.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财富,是社会实践的主体D.要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5.“群策之为则无不成,群策之举则无不胜”,其哲学寓意是()A.事物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性B.坚持联系的观点C.在工作中要善于抓主要矛盾D.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二、非选择题6.荀子说:“水则栽舟,水则覆舟。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11.2《社会历史的主体》学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11.2《社会历史的主体》学案

高一政治必修四《12.1价值和价值观》学案一.知识考点: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基本内容2、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积极投身实践与群众实践相结合3、【重点、难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二.知识梳理:(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首先是发展的历史,是创造的历史。

2.人民群众的含义:一切对社会历史起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其主体部分是。

3.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人民群众是实践的,是历史的。

4.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的创造者,是社会的创造者,是力量。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自己。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虚心向人民群众。

2.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群众。

一切群众,从群众中来,到中去。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原因: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革命胜利的,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三.易混易错点:1.人民群众就是劳动群众或劳动人民。

( ) 2.人民群众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 ) 3.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知识分子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4.群众观点就是群众路线。

( )四、综合探究探究活动一:沙俄时代某思想家认为,群众是一串“零”,再多也是零,而杰出人物则是这串零前面的非零实数,一加到前面,就成了一个天文数字。

你赞同他的观点吗?为什么?探究活动二:201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0616亿斤,煤炭产量将超过33亿吨,汽车产量达到1300万辆……1、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2、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着什么作用?探究活动三:《红楼梦》《三国演义》作者是谁?他们从事艺术创作的源泉是什么?他们从事创作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从何而来?探究活动四:材料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都是伟大的人民战争,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没有三大战役的胜利。

--毛泽东材料二: 在所有资产阶级大起义中,如果没有自耕农和城市平民,单靠资产阶级决不会把斗争进行到底。

高中政治必修4精品学案4:11.2 社会历史的主体

高中政治必修4精品学案4:11.2 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历史的主体一温故知新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方法论要求是什么?2.社会基本矛盾及其普遍规律是什么?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什么?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是什么?4.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其实现方式是怎样的?二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人民群众的概念;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知道并理解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重难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三新知导学(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社会历史首先是什么的发展:2.人民群众:(1)含义:(2)范围:提示:人民群众是个历史范畴,其构成成分会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可能一成不变。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体现:(1)(2)(3)提示:不能认为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知识分子创造精神财富。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2.群众观点基本内容:3.群众路线:(1)地位:(2)基本内容:4.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四合作释疑1.我们能不能说人民群众是劳动群众,是一个永恒的范畴?2.谁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什么的作用3.我们能不能说体力劳动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脑力劳动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与杰出人物的重大作用的有着怎样的关系?5.是归纳总结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五课堂小结六当堂达标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只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实现。

党员干部必须心装人民疾苦,坚持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这体现了( ) 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②个人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③认识来源于实践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2.胡锦涛强调,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

高中政治 11.1社会历史的主体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 11.1社会历史的主体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第十一课第一框社会发展的规律A组(必做题)B组(选做题)1.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

这说明()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④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关注发展质量、增加民生福祉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在城市形象宣传中,“幸福”“活力”“生态”等成了常见的宣传语。

这说明()A.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语言的变化决定意识的变化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3.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思考。

有学者这样写道: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前,这些观念就会紧随并支持你们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后,它们便会拉着你们向前如果你们逆着时代观念而行,它们就将推翻你们对此,正确的理解是()①正确反映时代精神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②反映时代客观要求的观念可以支配社会的发展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时代观念的变化发展④时代观念的反作用体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A. ①②④B.①③C.②③④D.①④4.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贞观政要》中这句富含哲理的名言给我们的启迪是:()①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是促进认识发展的重要途径②避免重蹈他人覆辙,才能使自己在生活中不犯错误③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④自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有利于把握社会发展规律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5.近十年来,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

右图所示的这一变化有利于①解决市场调节失灵问题②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③优化政府管理,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④促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A. ①③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6.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

社会历史的主体+学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社会历史的主体+学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标题:5.3社会历史的主体第1课时班级姓名小组第一步:明确目标、针对重点【学习目标】1.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熟记并且能够运用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内容分析问题。

3.认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教学难点: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学法指导】明确目标-研学目标-展示目标-练习目标-测试目标第二步:研学目标、教师参与【学习内容、学习过程】1.人民群众:⑴含义:人民群众是指。

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⑵范围: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⑶地位:人民群众是,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⑴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地位)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的历史,是创造的历史。

⑵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作用)①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的基础;②人民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在,创造了人们必需的生活资料。

③人民群众是推动。

⑶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作用)②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②人民群众的实践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③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⑷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作用)①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②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③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发展。

【合作探究、精选例题】梁启超认为,“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按照这一观点,中国历史完全是由孔孟老庄、秦皇汉武等大人物创造的。

大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

各解放区人民以无比巨大的热情,以源源不绝的人力物力给予前线以空前规模的支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历史的主体
【学习要求】了解人民群众的含义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重、难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自学过程】
【知识测评】
一、最佳选择题:
1.下面对人民群众认识,正确的是①人民群众指广大劳动群众②人民群众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③人民群众在不同的国家范围不同④人民群众在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范围不同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下面对劳动群众的认识,正确的有①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②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③是人民群众中的主体部分④劳动群众就是指体力劳动者(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设立茶馆,通过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素材。

这说明了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③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④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4.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必须相信和依靠人民,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这说明了①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执政之基、胜利之本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下列不属于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歧的是()
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是否承认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
C.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是否承认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6.上题材料表明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
A.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B.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7.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大意义有①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②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④是保证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唯一因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综合探究
8.材料一:毛泽东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


材料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

根据材料回答:
(1)如何理解毛泽东所说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2)两个材料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3)两个材料所体现的思想对我们的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
参考答案
小组合作探究
1.英雄史观,即唯心主义历史观。

它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观点出发,把人的思想、人的主观意志说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特别是把伟大人物的思想和意志说成是历史的主要决定力量,人类的历史就是这些伟大人物的历史。

群众史观,即唯物史观。

它从社会存在决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2.(略)
3.(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坚持群众观点和坚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知识测评
一、最佳选择题:
1.C
2.B
3.D
4.C
5.C
6.A
7.B
二、综合探究
8.(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他们对历史的创造作用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着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群众又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因此,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2)材料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的基本观点。

我们肯定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就应该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材料二指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人民服务,其理论根据就是材料一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观点。

(3)其指导意义在于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