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美容局部解剖学眼耳(ppt)

合集下载

眼部解剖ppt课件

眼部解剖ppt课件
睑板跨过连接眼球的眶前开口。闭眼时, 下睑较上睑覆盖眼球表面的区域略小。睑 板的后表面由结膜覆盖。
36
睑板跨过连接眼球的眶前开口。闭眼时, 下睑较上睑覆盖眼球表面的区域略小。睑 板的后表面由结膜覆盖。
37
38
内眦韧带又称为内眦腱,支撑眼睑和协助泪 泵功能。内眦韧带有两个组成部分,前支和 后支。前支为宽的纤维结构,附着眼睑于上 领骨前突和泪前嵴上,抬高睑板前轮匝肌浅 端。内眦韧带后支附着在泪后嵴和泪囊筋膜 上。后支较前支薄弱,但与睑板前轮匝肌和 眶隔前轮匝肌深头一起矢量力向后牵拉眼睑 内侧部分,对维持眼睑与眼球良好内侧相对 位置是必需的,外伤等导致内眦韧带撕脱可 使内眦部移位、变形。
44
提上睑肌起自眶尖肌肉 总腱环之上方,于眶顶 和上直肌之间沿眶上壁 向前行走,于上眶缘水 平处逐渐呈扇形散开, 形成提上睑肌键膜,附 于睑板上缘,其扩张部 延伸到睑板中1/3或下 1/3交界处。肌肉全长约 50-55mm,腱膜长20一 22mm。
于上眶缘处,于眼球水平,提上睑肌扇形分散成腱膜前,肌肉表面的筋 膜增厚形成灰白色的“Whitnall韧带”,即节制韧带,其对提上睑肌收缩 有一定的限制作用,距上睑板约10一15 mm,宽约5 mm。节制韧带内侧, 止于滑车及其后的眶骨,外侧,穿过泪腺止于外侧眶缘。
45
46
额肌 眶隔 滑车 上睑提肌 上睑提肌腱膜 睑板
• 提上睑肌腱膜中央止于睑板上缘,两侧内角向鼻侧扩展的部 分止于后泪峭,与内眦韧带相连续。外角为颞侧扩展的部分, 止于眶上侧缘的颧结节,将眶部泪腺分成深浅两部分。
47
48
49
50
51
起始于提上睑肌下表面的平滑肌,位于 节制韧带水平下方,附着于睑板上缘。长 约12mm,宽约15mm,上方Muller肌与结 膜松散附着,但在近睑板处附着紧密。 Muller肌由交感神经支配。临床上,增加 交感神经刺激,如在Graves病中所见,是 引起甲状腺性眼睑退缩的一个因素, Muller肌的运动幅度为2mm左右。

耳部解剖PPT课件

耳部解剖PPT课件

耳廓 (auricle)
结构 易感染坏死——耳廓畸形 易冻伤
外耳道 (external acoustic
meatus, external auditory canal)
2.5-3.5cm 软骨:1/3 骨:2/3 弯曲,检查时向后上(成人)或后下(小 儿) 两处狭窄,峡部 炎症时痛剧 耵聍腺,毛囊和皮脂腺
声波
槌骨 砧骨
耳廓 外耳道 鼓膜 镫骨 前庭窗 外、内淋巴 螺旋器 听神经 中枢
空气振动 (外耳)
传声变压 (中耳)
液体波动 感音 神经冲动 分析
(内耳)
(大脑皮层)
骨传导
移动式骨导(<800Hz) 压缩式骨导(>800Hz)
耳的生理功能
外耳:集音作用和辨别声源 中耳: 匹配作用:
鼓膜与镫骨地板面积比(55/3.2=17) 听骨链的杠杆作用(1.3/1=1.3) 鼓膜杠杆作用 声波提高1.3*17=22.1倍,相当于27dB 加上鼓膜弧度的杠杆作用约30dB
平衡功能检查
闭目直立检查法(Romberg test) 过指试验(past-pointing) 行走试验 瘘管试验 姿势描记法(静态、动态和步态分析)
眼震检查
眼震(nystagmus) :眼球的一种不随意的 节律性运动 快慢相 眼震方向 中枢性、周 围性、眼性和水平、垂直、旋转等 检查:自发性,分Ⅰ0 Ⅱ 0 Ⅲ 0 。位置性和 变位性 眼震电图描记法 (electronystagmography,ENG)
内耳的生理功能(耳蜗)
感音:将机械能转化为生物电能 耳蜗的基底转感受高频声音 耳蜗的尖转感受低频声音
编码:分析传入的声音,使大脑能处理 刺激声中包含的信息 耳蜗有双向换能的功能(耳声发射)

美容局部解剖学

美容局部解剖学

第一章概论一.概论M美容局部解剖学:是从美容临床应用的角度,,按照人体的分布,由浅入深的研究人体格局不结构和器官的形态、位置、层次及相关比邻,进而揭示医学人体美和人的生命活力美感规律的科学。

二.人体层次结构的解剖基础(一)皮肤1.人体结构由浅入深为皮肤、浅筋膜、骨骼肌、骨、关节以及配布其间的血管神经。

2.皮肤的表面积在承认月1.5-2.0㎡,新生儿约0.21㎡,起重量约占体重的16%。

眼睑耳廓乳房和四肢屈侧皮肤较薄,背部臀部手掌和足底皮肤较厚。

3.皮纹:是指有皮肤表面很多自然地细小隆起和凹陷所形成的纹理。

隆起的皮纹称为皮嵴,凹的皮纹称为皮沟或皱襞。

皮纹主要是由皮肤的弹性纤维束和胶原纤维束在真皮内按照一定方向排列牵引而形成的,故又称为张力线。

(二)浅筋膜1.在腹壁下部(脐平面以下)浅筋膜分为两层,浅层为Camper筋膜,含有脂肪,向下与股部浅筋膜相连接。

深层为Scarpa筋膜,含有丰富弹性纤维,其两侧在腹股沟韧带下方一横指处,附着于大腿阔筋膜,在耻骨联合及耻骨结节间继续向下至阴囊与浅会阴筋膜相连。

2浅筋膜系统(皮下组织):由脂肪组织和疏松结缔组织两部分组成。

疏松结缔组织交织成筋膜样纤维隔,脂肪组织形成或大或小的脂肪球镶嵌在纤维隔内。

浅筋膜是储存脂肪的仓库,具有保暖和缓冲外力的作用。

皮下组织内有丰富血管、淋巴管和皮神经。

(三)深筋膜1深筋膜又称固有筋膜,是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膜性组织。

面部与腹前壁没有深筋膜,只有薄层疏松结缔组织。

第二章头部一.颅部(一)额顶枕区软组织W额顶枕区的软组织分为5层:皮肤、浅筋膜、枕额肌和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颅骨外膜2.皮肤特点:①含有大量毛囊、皮脂腺和汗腺,腺体分泌旺盛②富有血管,易出血,伤口愈合也快3.浅筋膜是由含有较多脂肪组织和致密结缔组织构成,此层被许多垂直于皮肤与帽状腱膜的结缔组织小梁分成许多小格,故炎性感染时渗出物不易扩散,张力过大而压迫神经末梢引起局部剧痛4.枕额肌是由前部的额腹(额肌)和后部的枕腹(枕肌)中间的帽状腱膜连成的菲薄扁肌,肌纤维程矢状走向,左右成对。

面部局部解剖ppt课件

面部局部解剖ppt课件

Glossopharyngeal n. Vagus n. Accessory n.
Hypoglossal n.
Stylopharyngeus m. Styloglossus m. Stylohyoid m.
“parotid bed”
5. 腮腺的毗邻 relation of parotid gland 31
颏舌肌间间隙
颏舌肌-舌骨舌 肌间隙
68
颏舌肌间间隙: 左左右颏舌肌之间,
冠状面呈长条形。
颏舌肌-舌骨舌肌间 隙:颏舌肌与舌骨舌 肌之间,左右各一,
有舌动脉通行。
颏舌肌间间隙
颏舌肌-舌骨舌肌间隙
69
咽后间隙
咽旁间隙
颞浅间隙
颞深间隙 颧弓深面
颧弓深面 颞下间隙
咬肌 下颌切迹 翼下颌
翼内肌后缘 咽旁间隙
25
层次及内容
• 1、皮肤 • 2、皮下组织
颈阔肌 耳大神经 腮腺导管
• 3、腮腺咬肌筋膜 • 4、腮腺 • 5、腮腺与血管神经关系
26
腮腺咬肌筋膜
• 来源:颈深筋膜浅层 • 解剖特点:
浅层致密,深层薄弱; 腮腺鞘深入腺体,将腺体分为多数小叶; 腮腺鞘上部与外耳道前下壁软骨部有裂隙交通
27
28
腮腺后段:以扇形网状形式至各相应区域面肌。
38
39
下 颌 后 静 脉
40
颈 外 动 脉 、 耳 颞 神 经
41
腮腺表面没有重要结构,仅被以皮肤、浅筋膜及腮腺鞘 等,重要的血管和神经多位于腮腺深面或穿行于腮腺实质 内,或自腮腺边缘呈放射状走出。 从腮腺上端走出的有面神经的颞支、颞浅动脉、颞浅静 脉和耳颞神经,前缘走出有面神经其余各支和腮腺管;下 端走出:面神经颈支。 在口腔颌面部肿瘤中,腮腺肿瘤的发生率较高,约在 80%以上。

局部解剖学ppt课件

局部解剖学ppt课件
31
头部
▪ 腮腺
1、 位置、毗邻
上:颧弓、外耳道、颞下颌 关节
下:平下颌角 前:达咬肌、下颌支、翼内
肌后缘
后:乳突、胸锁乳突肌上份 前缘
深:腮腺床—起自茎突的诸 肌、颈内血管和下4对 脑神经共同组成。
32
头部
2、形态、分部
锥体形,底朝外、尖向内;
浅部(面突)
分为 峡部
深部(下颌后突)
3、腮腺咬肌筋膜
(4)三叉神经(末支为主)
▪ 眶上神经 ▪ 眶下神经 ▪ 颏神经
三孔处可分别作封闭治疗三叉神经痛
29
头部
面侧区
腮腺咬肌区
▪ 境界 前:咬肌前缘 后:乳突,二腹肌后腹上缘、
及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 上:颧弓 下:下颌体下缘
30
头部
▪ 层次(由浅入深)
皮肤、浅筋膜、浅层的血管和神经、腮腺咬肌筋 膜、腮腺浅部、腮腺峡部及穿行其间的血管神经、 咬肌、下颌支、腮腺深部等。
①境界:颈前正中线、 胸锁 乳突肌下纷 前缘,肩胛舌骨 肌上腹围成。
②层次:皮肤 颈浅筋膜 舌骨下肌群 气管前筋膜 内容 椎前筋膜
61
颈部
③内容 甲状腺、甲状旁腺、气 管颈段、食管颈段 1)甲状腺 a.形态:左右侧叶,峡
b.位置 侧叶:上至甲状软骨中点水
平,下至第6气管软骨 环 峡: 2—4气管软骨环
▪ 翼点 ▪ 下颌角 ▪ 颧弓 ▪ 乳突
13
头部
体表投影
六条标志线
中央沟 中央前后回 外侧沟 脑膜中动脉
14
头部
颅顶软组织
1、额顶枕区
① 境界 前: 眶上缘 后: 上项线 两侧:上颞线
15
头部
②层次

医美整形美容培训课件基础解剖学

医美整形美容培训课件基础解剖学

骨骼系统概述
骨骼是构成人体的支 架,支撑身体、保护 内脏器官、参与运动 。
骨骼由骨皮质和骨髓 腔组成,具有生长、 发育和修复的功能。
人体骨骼分为颅骨、 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 分。
骨骼结构与功能
颅骨
保护大脑和五官,形成面部轮廓。
躯干骨
保护胸腔和腹腔内脏器官,支持身体姿势。
四肢骨
支持身体姿势、运动和负重。
解剖层次
根据手术部位,了解皮肤、肌肉、骨 骼等组织的层次关系,确保手术精准 。
手术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手术操作技巧
掌握正确的手术操作技巧,如止血、缝合等,确保手术安全 。
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手术操作规程,确保患者安全;遵循无菌原则,预 防感染;术后护理与康复指导。
06
解剖学在医美整形中的应用
解剖学在注射美容中的应用
05
整形美容手术解剖学
整形美容手术概述
整形美容手术定义
通过手术方法改善外貌和身体形态,以达到 增强美感效果的医疗美容手段。
整形美容手术分类
面部整形、身体塑形、皮肤美容等。
整形美容手术目的
增强自信、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社交能力。
手术入路与解剖层次
手术入路
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切口位置, 如面部、胸部、腹部等。
真皮层
由乳头层和网状层组成, 含有丰富的胶原纤维和弹 力纤维,维持皮肤的弹性 和张力。
皮下组织层
由脂肪细胞和疏松结缔组 织组成,具有保温、缓冲 和储存能量的作用。
皮肤附属器官
毛发
具有保护、调节体温和性特征等作用,分为长 毛、短毛和毳毛三种类型。
汗腺
分泌汗液,调节体温,分为小汗腺和大汗腺两 种类型。
THANKS

五官美容ppt课件

五官美容ppt课件


4、双眼皮做宽些好还是窄些好?

这要根据一个人的脸型、眉弓至睑缘的宽窄(即上眼皮的宽窄)、
眼窝的深浅、上睑厚薄等因素来决定。东方人上睑窄,眼窝平,眉弓
低,上睑厚,双眼皮不宜做得太宽,一般以5~7毫米为宜。

5、一单一双的眼睛能做成双眼皮吗?

答案是肯定的。如果天然双眼皮的这只眼睛的双眼皮甚为理想,
❖ 3.皮下潜行分离后将Y形切口作V形缝合。如 内眦赘皮较为明显,V形缝合时局部张力较大, 可于缝合前先在皮下作一缝合。
内眦赘皮手术恢复时间
❖ 每日换药,术后5天拆去皮肤缝线。
❖ 由于术后手术部位常常留下瘢痕,令患者心 中快,可以在手术后早期给予Vit E油液外用,也 可作热敷、按摩、理疗等处理。多数患者于术后 3~6个月手术瘢痕渐渐变淡、变软、变平。内眦 赘皮手术是精细的手术,所需的手术时间也就会 相对的长一些,手术时间大概1-2小时。内眦赘皮 手术的缝线要5天后才能拆线,而且双眼皮做内眦 赘皮手术后会留痕迹,一般需3个月到半年的时间, 最长的内眦赘皮手术恢复时间有的要一年完全康 复,所以做完该手术后,最好休息2天,术后两周 内不可吸烟,也不要过度喝酒。
上睑下垂矫正术
❖ 上睑下垂的原因有哪些 ❖ 先天性上睑下垂以双侧为多见,有遗传性,可以是
显性遗传或隐性遗传。主要原因是由于动眼神经核 发育不全或提上睑肌发育不全所致,前者除上睑下 垂外常伴有其他眼外肌麻痹或内眦赘皮等,后者通 常则为单纯性上睑下垂。 ❖ 许多后天的病变可以累及提上睑肌或支配提上 睑肌的动眼神经分支而导致上睑下垂,大致可归纳 为三类。一类为机械因素:主要是上睑的炎性肿胀、 肿块生长、过多的脂肪沉积等使上睑重量增加,提 上睑肌不能把上睑充分提起。一类为肌原性因素: 重症肌无力时可能仅仅表现为上睑

《眼整形与美容》ppt课件

《眼整形与美容》ppt课件

六 并发症及处理
1、 血肿 2、感染 3、“三眼皮”或上睑多皱襞 4、睁眼乏力,上睑下垂 5、重睑消失:睑板前组织及眶隔内脂肪未去除 6、皮下结节 7、上睑凹陷 8、双重睑不对称或不理想 9、角膜损伤
重睑术前
重睑术后


术 后
术 前
术 后
术 前
术 后
第三节 下睑成形
• 下睑袋:下睑部组织衰 老退变,呈袋状垂挂。
当Muller肌兴奋时,可增宽睑裂3毫米左右。
(三)睑结膜
• 位于眼睑最内层,与睑板连接紧密,不易剥离。
(四)眼睑的血管
• 来源于面动脉和眶动脉两 个系统, 面动脉系统:面动脉、颞浅 动脉和眶下动脉及其分支; 眶动脉系统:鼻背动脉、额 动脉、眶上动脉、泪腺动脉 • 眼动脉和泪腺动脉发出的 上下睑动脉形成三个动脉 弓
3、 检查有无上睑迟滞现象 4、 反复检查上直肌肌力及眼外肌运动 5、 视力检查 6、 新斯的明试验 7、 Muller氏肌功能试验 8、 额肌肌力检查
五、手术方法:
(一)提上睑肌缩短术
该手术是最符合生理功能的术式, 如手术操作得当,睑下垂矫正满意, 重睑线自然流畅,可达到十分满意 的程度。
切开皮肤,深 至轮匝肌层, 在两对矩形 皮瓣下剥离, 暴露内眦韧 带,缩短内眦 韧带,B点缝 至A点,两对 皮瓣修正后 互换位置,缝 合皮肤.
手术经验
1、内眦韧带缩短是关键,固定要可靠 2、避免下泪点外翻 3、此手术可使内眦间距减少8mm左右
谢 谢 大 家!
唐胜建 教授 联系地址:潍坊医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 联系电话:0536-8221370 0536-8213227 13805369092 E-mail:tsj1950@

美容局部解剖学重点参考课件.doc

美容局部解剖学重点参考课件.doc

美容局部解剖学重点参考题型:名词解释30分;选择题20分;填空题20分;问答题30分名词解释:1.三停五眼:“三停”指面型长度,从发缘点到颏下点的距离分为三等份,即从发缘点到眉间点、眉间点到鼻下点、鼻下点到颏下点各为一份,各称一停,共三停。

“五眼”指面型宽度,双耳间正面投影的宽度为5个眼裂的宽度。

除双眼外,内眦间距为一眼裂宽度,两侧外眦角到耳部各一眼裂宽度,共是5个眼裂宽度,称“五眼”。

2.头皮:由于帽状腱膜借浅筋膜的垂直结缔组织小梁与皮肤紧密相连,三层不易各自分离,故临床上常讲三者视为一层称头皮3.唇珠:为唇谷中央下前方有一结节状突起,在婴幼儿最为明显。

4.鼻中隔:鼻中隔是位于鼻部中线并把鼻腔分为两个侧室的结构,由骨和软骨构成。

5.Whitnall结节:位于眶缘内颧额缝下方的骨性隆起,是很多韧带的附着点。

6.Cooper韧带:乳腺腺叶间有许多不同走向的结缔组织纤维束,由腺体基底部连于皮肤或胸部浅筋膜,称乳房悬韧带,也称Cooper韧带。

它们对乳腺起固定和悬吊作用。

7.皮瓣:具有带血供的一块皮肤和皮下组织,在形成与转移过程中,有一部分组织与本体相连,此相连的部分称为蒂,被转移的部分称为瓣,故称为皮瓣,又称带蒂皮瓣。

8.灰线:眼睑前缘与眼睑后缘之间有一灰色线称灰线,此线将眼睑分为一个由皮肤眼轮匝肌构成的前层和由睑板结膜构成的后层。

9.Ricketts平面:即瑞氏审美平面,指从鼻尖点至软组织颏前点连线的审美平面,也称E线。

10.耳廓外展度:耳廓并非紧贴头颅,其最大横轴与头颅颞面间夹角称为耳廓外展度。

11.SMAS:即面部表浅肌肉腱膜系统,在面颈部皮下脂肪层的深面,存在一个明确的连续性的解剖结构,它主要是由肌肉、腱膜组织排列构成。

12.体型:对人体形状的总体描述和评定。

nger皮纹:皮纹主要由皮肤的弹力纤维束和胶原纤维束在真皮内按一定方向排列牵引而形成,故又称张力线。

除张力线外,皮纹还有因皮肤自然屈伸或表情肌反复的习惯性收缩所造成的皱襞或皱纹。

医疗美容实用解剖

医疗美容实用解剖

医疗美容实用解剖目录面部解剖面部浅层结构头面部SMAS表浅肌肉腱膜系统头面部分区头面部骨骼面部皮肤面部肌肉面部韧带面部血管面部神经腮腺系统眼部解剖鼻部解剖下颌解剖身体解剖大腿解剖小腿解剖上臂解剖腹部解剖胸部解剖会阴部解剖正文医疗美容实用解剖面部解剖一、面部浅层结构面部皮肤薄而柔软,富于弹性。

移动性视其与深部组织连接的松紧情况而定,睑部连接疏松,鼻尖等部连接紧密。

面部皮肤含有较多的皮脂腺、汗腺和毛囊,是皮脂腺囊肿和疖肿的好发部位。

浅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又称皮下组织、皮下脂肪或皮下筋膜,位于真皮之下。

其中颊部脂肪聚成的团块,称颊脂体。

睑部皮下组织少而疏松,此部位易形成水肿。

浅筋膜内有面肌、神经、血管和腮腺管穿行。

由于血供丰富,故面部创口愈合快,抗感染能力亦较强,但创伤时出血较多。

二、头面部SMAS表浅肌肉腱膜系统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uperficial musculoaponeurotic system, SMAS的概念由Mitz 和Peyronie于1976年首次提出,是指颅顶和面颈部皮下组织深面的一层连续性肌肉腱膜结构,它的浅面有脂肪组织与皮肤相隔,深面有疏松结缔组织与深筋膜相隔。

SMAS向上为枕额肌和帽状腱膜;向下为颈阔肌;向前为眼、鼻、口周围肌;向后为耳上肌、耳前肌、颞浅筋膜和颈浅筋膜。

根据SMAS所含肌肉或腱膜的多少,可分为肌性区、腱膜性区、混合区。

SMAS的提出对于面颈部整形美容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三、头面部分区头面部分区:1.额部、2.眶部、3.鼻部、4.颏部、5.口部、6.眶下部、7.颊部、8.颧部、9.枕部、10.颞部、11.头顶部四、头面部骨骼面颌骨(正面观)点图区域表示皮肤筋膜韧带,黑色区域表示皮肤骨韧带。

(淡颜色点图表示附着力较弱,深颜色表示附着力较强,之间颜色表示附着力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颜色最深表示附着力最强)面颌骨(侧面观)下颌骨五、面部皮肤皮肤的分层结构毛囊的结构模式图毛囊与皮肤呈一定角度,毛囊的细胞从毛球处向表面生长分化图中可见立毛肌粘附于皮脂腺的下方。

耳的解剖学ppt课件

耳的解剖学ppt课件

▪鼓膜:大小:9mm 8 mm 厚度:0.1 mm
▪结构:上皮层 纤维层 黏膜层
▪鼓膜表面的主要标志 ▪象限划分:四个象限---
意义:定位、穿刺
PPT学习交流
11
中耳的解剖
Tympanic cavity 鼓室内容 : ▪ 听小骨 ossicles:
锤骨(malleus) 砧骨(incus) 镫骨(stapes) ▪ 听骨韧带: 锤、砧、镫 ▪ 鼓室肌肉: 鼓膜张肌
semicircule canal
▪外半规管(水平) lateral semicircular canal ▪前半规管(垂直) an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后半规管(垂直) 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PPT学习交流
20
内耳的解剖
cochlear
▪ 外耳道呈“S”形弯曲 ▪ 外耳道有二个生理狭窄 ▪ 外耳道皮下组织甚少 ▪ 外耳道皮肤是耳廓皮肤的延续
— 软骨部皮肤富有毛囊, 皮脂腺及耵聍腺-厚 — 骨部皮肤缺乏毛囊结构--菲薄
PPT学习交流
6
中耳的解剖
Anatomy of middle ear
鼓 室 tympanic cavity
咽 鼓 管 eustachian tube 鼓 窦 tympanic antrum 乳 突 mastoid process
PPT学习交流
13
中耳的解剖
Pharyngotympanic tube
咽鼓管 是沟通鼓室与鼻咽部的管道 ▪ 起--止,长约35mm ▪ 外1/3是骨部,内2/3是软 骨部(近咽部侧) ▪ 静止时咽鼓管呈闭合状态, 其主要功能是调节中耳内外 之压力,引流中耳之分泌物 ▪ 小儿的咽鼓管特点?

《眼部穴位解剖》PPT课件

《眼部穴位解剖》PPT课件

39
精品医学
3、降眉间肌:
为枕额肌额腹的 延续部分,起自 鼻根部,向上终 于眉根部皮肤, 由面神经颞支支 配。
4、鼻骨:
位于针的深面。
40
精品医学
41
精品医学
复习思考题
试述睛明穴的进针层次、引起针刺 危险的主要结构以及安全针刺的注 意事项?
试述四白的针刺操作和进针层次? 试述印堂的针刺操作和进针层次?
18
精品医学
(一)睛明(BL 1)
【毗邻结构】 (3)总腱环、视神经孔及孔内结构:
总腱环是围绕并附着于视神经孔和眶 上裂内端的腱性结构,由运动眼球的各条 直肌的起始腱紧密连结而成,外观呈环状, 位于进针方向的直后方略偏外。
视神经孔位于眶尖,实为一骨性短管, 长约5毫米,向后通入颅中窝。管内有视 神经及与之伴行的眼动脉通过。
【进针层次】 1、皮肤 2、皮下组织 3、眼轮匝肌 4、眶脂体 5、内直肌
10
精品医学
3.进针层次
1、皮肤:
上睑皮肤极薄, 约0.1毫米。分布于 上睑内侧部的皮神经 由滑车上神经支配, 它来自三叉神经第1 支─—眼神经的分支 额神经。此皮神经在 眶内从额神经分出后, 经内侧的额切迹分布 至上睑内侧皮肤。
19
精品医学
(二)四白(ST 2)
【体表定位】
目正视,瞳孔直 下,当眶下孔凹 陷中。在眶下缘 中点下方,手指 可清晰地按压到 此孔位置。
【操作方法】
直刺0.2~0.3寸, 此孔正对眶下孔,不 可深刺;或朝直下沿 皮刺约1寸。
20
精品医学
(二)四白(ST 2)
【进针层次】 1、皮肤 2、皮下组织 3、眼轮匝肌与提上 唇肌 4、提口角肌 5、眶下孔或上颌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月眉
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眉
剑眉
柳叶眉
一字眉
八字眉
眉的分类——根据眉头位置分为
标准型
靠内型
靠外型
眉的分类——根据眉峰位置分为
标准型
靠内型
靠外型
眉的分类——根据眉稍位置分为
水平型 上升型 下降型
眉的分类——根据眉的疏密分为
稀少型 中等型 浓眉型
眉的美学标准
1.眉的位置 2.眉的形态 3.眉的一般状况
耳与容貌美
平行型、广尾型、新月型、窄尾型
眼部美学分析
3.单睑:皮肤松弛程度及皮下脂肪多少
正力型
超力型
无力型
眼部美学分析
4.睑裂位置的分型
上翘型
水平型
下倾型
眼睑
• 眼睑的层次结构 • 眼睑的悬吊系统 • 眼睑的血管、淋巴和神经
泪器
眉与容貌美
眉的形态
眉头 眉体 眉峰 眉尾
眉的分类——根据眉的形态分为
耳廓的表面标志
耳轮结节
耳廓形态及外展度
耳廓类型——软骨部类型
耳廓类型——耳垂类型
圆型
方型
三角型
精品美容局部解剖 学眼耳(ppt)
优选精品美容局部解剖学眼耳
眼部表面解剖
眼部表面解剖——内眦赘皮
眼部表面解剖
上眼窝 重睑沟 下眼窝 眼袋 上睑缘 下睑缘 上、下睫毛
眼部美学分析 “形”、“神”统一
眼部美学分析
1.上睑形态:有无皱襞及皱襞特征
单睑、重睑、多重睑、隐重睑
眼部美学分析
2.重睑:上睑沟的走向和内睑形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