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强化一 板块模型—2021高中物理一轮复习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1 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μ2; (2)木板的最小长度; (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 [解析] (1)根据图象可以判定碰撞前小物块与木板共同速度为 v=4 m/s
1/8
碰撞后木板速度水平向左,大小也是 v=4 m/s
小物块受到滑动摩擦力而向右做匀减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μ2g=4
m/s-0 1s
解得 μ2=0.4 木板与墙壁碰撞前,匀减速运动时间 t=1 s
位移 x=4.5 m,末速度 v=4 m/s
其逆运动则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可得 x=vt+12at2
代入可得 a=1 m/s2
小物块和木板整体受力分析,滑动摩擦力提供合外力,即 μ1g=a 可得 μ1=0.1 (2)碰撞后,木板向左匀减速,依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题步骤:
弄清题目情景,分析清楚每个物体的受力 审题建模 → 情况,运动情况,清楚题给条件和所求

建立方程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准确求出各运动过程的 加速度(两过程接连处的加速度可能突变)

找出物体之间的位移(路程)关系或速度关 明确关系 → 系是解题的突破口,上一过程的末速度是下
一过程的初速度,这是两过程的联系纽带
A.A、B 保持相对静止 B.A、B 一定相对滑动 C.B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F2-mmgcgossinθθ D.B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F-mgs2imngθc-osμθmgcos θ [解析] 因为 μ<tan θ,选 A 为研究对象,则满足 mgsin θ>μmgcos θ,所以 A、B 一定相对滑动, A 错误,B 正确;选物体 B 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μmgcos θ-mgsin θ-μB·2mgcos θ=0, μB=F-mgs2imngθc-osμθmgcos θ,故 C 错误,D 正确。 2.(2019·河南郑州一模)如图所示,a、b 两个物体静止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 ma=mb=m,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4μ。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 速度为 g。现对 a 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 F,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例2
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某地有一倾角为 θ=37°(sin 37°=35)的山 坡 C,上面有一质量为 m 的石板 B,其上下表面与斜坡平行;B 上有一碎石堆 A(含有大量泥土),A 和 B 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假设某次暴雨中,A 浸透雨水后总质量也为 m(可视为质量不变的 滑块),在极短时间内,A、B 间的动摩擦因数 μ1 减小为38,B、C 间的动摩擦因数 μ2 减小为 0.5,A、 B 开始运动,此时刻为计时起点;在第 2 s 末,B 的上表面突然变为光滑,μ2 保持不变。已知 A 开始 运动时,A 离 B 下边缘的距离 l=27 m,C 足够长。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 大小 g=10 m/s2。求:
板块模型相关问题 滑块—木板类问题涉及两个物体,并且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滑块从木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 的过程中,若滑块和木板向同一方向运动,则滑块的位移和木板的位移大小之差等于木板的长度; 若滑块和木板向相反方向运动,则滑块的位移和木板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木板的长度。 该模型涉及两个物体、多个运动过程,并且物体间还存在相对运动,所以解题的关键是确定各 物体在各个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注意两过程的连接处加速度可能突变),并找出物体之间的位移(路 程)关系或速度关系。求解时应明确联系两个过程的纽带,即每一个过程的末速度是下一个过程的初 速度。 斜面上的板块模型
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f′max=14×2μmg=12μmg,a、b 相对地面一起运动,刚好不发生相对滑动时,由
牛顿第二定律,对 b 有 μmg-12μmg=ma0,解得 a0=12μg,对整体有 F0-12μmg=2ma0,解得 F0=32μmg,
所以若
a、b
两个物体始终相对静止,则水平拉力
F
不能超过32μmg,当水平拉力
(1)刚放上小物块时木板的速度; (2)物块在木板上相对木板滑动的时间。 [答案] (1)6 m/s (2)0.5 s [解析] 本题考查板块模型的运动和受力问题。 (1)对木板进行分析,0~1 s 内,木板在 F 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有 F=Ma1, 解得木板的加速度大小 a1=4 m/s2, 由于木板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可得 t=1 s 时,木板的速度为 v1=v0-a1t=6 m/s。 (2)物块放在木板上后,二者间存在摩擦力作用,摩擦力 f=μmg, 对物块进行分析,物块在摩擦力作用下加速,满足 f=ma2, 解得物块的加速度 a2=4 m/s2, 对木板进行分析,木板在摩擦力与 F 共同作用下减速,满足 F+f=Ma3, 解得木板的加速度 a3=8 m/s2, 当二者共速时有 v 共=a2t′=v1-a3t′, 解得 t′=0.5 s, 由于 F=(M+m)a4, 解得 a4=2 m/s2<μg=4 m/s2, 所以此后木板与物块相对静止,共同减速,物块在木板上相对木板滑动的时间 t′=0.5 s。 5.(2019·重庆南开中学模拟)如图所示,倾角为 θ=37°的斜面上有一固定挡板 C,长度为 l1=10 m 的木板 B(与挡板 C 厚度相同)上有一长度为 l2=2 m 的木板 A,A、B 右端齐平,B 与斜面之间的动 摩擦因数为 μ1=0.5,A、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2。现由静止释放 A、B,两者相对静止一起向下加 速,经过时间 t=2 s 长木板 B 与 C 碰撞,碰后 B 立即停止运动,重力加速度 g=10 m/s2,sin 37°= 0.6,cos 37°=0.8,求:
a′1=6 m/s2

a′2=-2 m/s2

即 B 做匀减速,设经时间 t2,B 的速度为零,则:
v2+a′2t2=0

联立○10 ⑫⑬可得 t2=1 s

源自文库
在 t1+t2 时间内,A 相对于 B 运动的距离为
s=12a1t21+v1t2+21a′1t22-12a2t12+v2t2+21a′2t22=12 m<27 m
水平面上的板块模型 例 1 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
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 4.5 m,如图(a)所示。t=0 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 动,直至 t=1 s 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 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已知碰撞后 1 s 时间内小物块的 v-t 图线如图(b)所示。木板的质量是 小物块质量的 15 倍,重力加速度大小 g 取 10 m/s2。求:
(1)A 被敲击后获得的初速度大小 vA; (2)在左边缘再次对齐的前、后,B 运动加速度的大小 aB、a′B; (3)B 被敲击后获得的初速度大小 vB。 [答案] (1) 2μgL (2)3μg μg (3)2 2μgL [解析] A、B 的运动过程如图所示
(1)由牛顿运动定律知,A 加速度的大小 aA=μg 匀变速直线运动 2aAL=v2A 解得 vA= 2μgL (2)设 A、B 的质量均为 m 对齐前,B 所受合外力大小 F=3μmg 由牛顿运动定律 F=maB,得 aB=3μg 对齐后,A、B 整体所受合外力大小 F′=2μmg 由牛顿运动定律 F′=2ma′B,得 a′B=μg (3)经过时间 t,A、B 达到共同速度 v,位移分别为 xA、xB,A 加速度的大小等于 aA 则 v=aAt,v=vB-aBt xA=12aAt2,xB=vBt-12aBt2 且 xB-xA=L
专题强化一 板块模型
问题特点:该类问题一般是叠加体的运动,一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相对滑动,它们之间的联系 即相互间的摩擦力,运动一段时间后达到共同速度,或具有相同的加速度,达到相对稳定状态。该 类问题过程较多,需要搞清各过程间的联系,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建模能力和过程分析能力,能综 合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题。属于高考热点和难点问题,难度较大。
A.若 a、b 两个物体始终相对静止,则水平拉力 F 不能超过32μmg
B.当水平拉力 F=μmg 时,a、b 间的摩擦力为32μmg
C.无论水平拉力 F 为何值,b 的加速度不会超过34μg
D.当水平拉力 F>μmg 时,b 相对 a 滑动
[解析] 本题考查板块模型中的临界问题。a、b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fmax=μmg,b 与地面间
6/8
解得 vB=2 2μgL 4.(2020·黑龙江哈尔滨三中一模)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 M=2 kg 的木板以速度 v0=10 m/s 向右匀速运动,在 t=0 时刻起对其施加一向左的恒力 F=8 N。经 t=1 s 时,将一质量 m=2 kg 可视 为质点的小物块以初速度为零放在木板右端。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4,g 取 10 m/s2,木 板足够长。求:
(1)在 0~2 s 时间内 A 和 B 加速度的大小; (2)A 在 B 上总的运动时间。 [解析] (1)在 0~2 s 内,A 和 B 受力如图所示:
由滑动摩擦力公式和力的平衡条件得:
3/8
f1=μ1N1

N1=mgcos θ

f2=μ2N2

N2=N1+mgcos θ

以沿着斜面向下为正方向,设 A 和 B 的加速度分别为 a1,a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二者的相对位移最大为 Δx=x1+x3+x2-x4=6 m 小物块始终没有离开木板,所以木板最小的长度为 6 m
(3)最后阶段小物块和木板一起匀减速直到停止,整体加速度 a=μ1g=1 m/s2
2/8
位移 x5=2va23 =2 m 所以木板右端离墙壁最远的距离为 x1+x3+x5=6.5 m [答案] (1)0.1 0.4 (2)6.0 m (3)6.5 m 方法技巧:

此后 B 静止不动,A 继续在 B 上滑动,设再经时间 t3 后,A 离开 B,则有 l-s=(v1+a′1t2)t3+
12a′1t23
可得,t3=1 s(另一解不合题意,舍去)
设 A 在 B 上的运动时间为 t 总
t 总=t1+t2+t3=4 s
(利用下面的速度图象求解,正确的,参照上述答案参考)
mgsin θ-f1=ma1

mgsin θ-f2+f1=ma2

联立以上各式可得 a1=3 m/s2

a2=1 m/s2

(2)在 t1=2 s,设 A 和 B 的速度分别为 v1,v2,则
v1=a1t1=6 m/s

v2=a2t1=2 m/s

t>t1 时,设 A 和 B 的加速度分别为 a′1,a′2,此时 A、B 之间摩擦力为零,同理可得:
3 F>2μmg
时,b
相对
5/8
a 滑动,故 A 正确、D 错误;当水平拉力 F=μmg 时,a、b 一起加速运动,加速度为 a1=μmg-2m12μmg =14μg,对 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f1=ma1,解得 a、b 间的摩擦力为 f1=34μmg,故 B 错误;根 据 A 选项的分析可知,无论水平拉力 F 为何值,b 的加速度不会超过12μg,故 C 错误。
μ1(M+m)g+μ2mg=Ma1
可得 a1=43 m/s2
对小物块,则有加速度 a2=4 m/s2 小物块速度先减小到 0,此时碰后时间为 t1=1 s
此时,木板向左的位移为 x1=vt1-12a1t21=130 m
末速度 v1=83 m/s
小物块向右位移 x2=4 m2/s+0t1=2 m,此后小物块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仍为 a2=4 m/s2
4/8
[答案] (1)3 m/s2 1 m/s2 (2)4 s 〔专题强化训练〕 1.(2019·山东大学附中月考)(多选)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 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斜面倾 角为 θ,斜面上叠放着 A、B 两物体,物体 B 在沿斜面向上的力 F 的作用下沿斜面匀速上滑。若 A、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μ<tan θ,A、B 质量均为 m,重力加速度为 g,则( BD )
策略方法:抓住两物体间的联系,靠摩擦力联系在一起,对两个物体分别做好受力分析,对于 是否相对滑动难以判断时可采用假设分析的方法进行判断,用相互间的作用力是否大于最大静摩擦 力,来判断是否相对滑动。搞清其运动过程,画出对地运动的过程示意图,帮助分析运动过程,搞 清对地位移和相对位移之分;必要时画出两物体运动过程的 v-t 图象帮助解决问题。
木板继续减速,加速度仍为 a1=43 m/s2
假设又经历 t2 二者速度相等 则有 a2t2=v1-a1t2 解得 t2=0.5 s 此过程,木板位移 x3=v1t2-12a1t22=76 m
末速度 v3=v1-a1t2=2 m/s
小物块位移 x4=12a2t22=12 m
此后小物块和木板一起匀减速运动
3.(2019·江苏,15)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物块 A 和 B 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左边缘对齐。A 与 B、 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μ。先敲击 A,A 立即获得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在 B 上滑动距离 L 后停 下。接着敲击 B,B 立即获得水平向右的初速度,A、B 都向右运动,左边缘再次对齐时恰好相对静 止,此后两者一起运动至停下。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 g。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