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石钟山记》第二课时导学案-辽宁省沈阳市第十中学人教统编版(2019)高一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无答案)
《石钟山记》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石钟山记》教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石钟山记》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2、理解线索与结构;3、学习叙议结合,借记游说理的写法;4、理解主旨,学习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精神;5、背诵第二段中的“舟泊绝壁”部分。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2、学习叙议结合,借记游说理的写法;3、学习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精神。
教学难点本文是一篇带有考察性质的游记,具有驳论文的特点,二者的有机结合及其叙议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比较阅读法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2、背诵第二段中的“舟泊绝壁”部分。
教学程序一、导入石钟山简介:学生读文注,教师播放图片:此山位于江西省湖口县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南边的叫上钟山,北边叫下钟山。
千百年来,关于名山的来历众说纷纭(风水声如钟;石声如钟;山形如钟)。
二、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
“三苏”:苏洵(父)、苏轼、苏辙;“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
其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其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题材广泛,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
一生仕途不顺,道路坎坷,但他胸怀宽广,爱国爱民。
本文是他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径湖口,游览石钟山后写的。
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多媒体);2、正音正字蠡(lǐ)郦(lì)罄(qìng)桴(fú)铿(kēng)硿(kōng)莫夜(mù)栖鹘(hú)磔(zhé)鹳鹤(guàn)噌吰(cēnɡhónɡ)穴罅(xià)窾坎镗鞳(kuǎn kǎn tāng tà)汝识之乎(zhì)无射(yì)3、练读四、翻译第一段:重点词语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焉,于是,在那里。
高二语文教案-石钟山记第2课时 精品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弄清议论、记叙、描写和抒情如何有机结合、环环相扣。
2.鉴赏作者变幻多姿的文笔,并总结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苏轼的《石钟山记》同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在写法上有类似之处,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有机而巧妙地结合起来,或事理交汇,或情景融合,其描摹生动精美,哲理上深刻蕴藉,语言隽永洗练,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美。
二、背诵课文三、提问根据文章三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谈谈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见闻和看法编织成一个整体的。
明确:课文第一、三两段是议论部分,第二段是描写、记叙部分。
在第二段中写“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与首段李渤的“扣而聆之”照应;“余固笑而不信”与首段的“余尤疑之”照应,为最后一段笑“陋”埋下伏笔。
又如“钟鼓不绝”与首段“声如洪钟”照应;“微波入焉”照应首段“微风鼓浪”;“涵淡澎湃而为此也”照应首段“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处处与郦说印证,又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为末段叹“郦元之简”作好铺垫。
文末一“叹”一“笑”与开头紧密照应。
由此可见作者把描写、记叙、议论有机结合,丝丝入扣。
浑然一体。
文章开头提出两“说”、两“疑”,用事实和事理作反驳,用亲游石钟山所见所闻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推翻了李说,最后得出凡事必须耳闻目见,不可主观臆断的结论,交代了写作意图。
四、分组讨论《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在写法上的异同:(讨论后指名发言,其他同学补充)(1)明确《游褒禅山记》与《石钟山记》两文的相同点:两文都是游记,在表达时都综合运用了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方式,都是通过记游来说明道理的,叙议紧密结合,前后呼应。
事理浑然一体。
(2)明确《游褒禅山记》与《石钟山记》两文不同之处:叙议结构顺序不同:《石》分为议论、记游、议论三部分,先议论,后带出记叙,最后以议论抒发感想。
即先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提出质疑,通过考察探究解疑,得出凡事必须目见耳闻,不可主观臆断的结论。
第12课《石钟山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的重要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其特殊句式。
2.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和体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学习以事明理的写法。
3.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课文所阐发的人生哲理。
4.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作者不迷信前人,勇于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在理清文章结构、把握三个自然段之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精神。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精神及其治学精神。
教学方法朗读、分析、讨论、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解题1.导入课题俗话说“眼见为实”,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韦斯克博士却用事实证明了“眼见”也出错。
他进行过一项有趣的研究:他给参加减肥夏令营的青少年,每人发了一个杯子,用来倒橙汁喝。
所发的杯子容量相等,却有高有矮,高的高度是矮的两倍。
结果发现,青少年用矮杯子的人多出用高杯子的,可见对一件事情的认识是必须不仅要眼见还要亲自考察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今天苏轼也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
2.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3.写作背景本文是元丰七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写的,此时是其政治上失意之时,此前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由湖州刺史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苏轼一生遭受政治磨难。
入朝任职后,因不同意王安石推行新法,出任杭州通判,后改为知密州、徐州、湖州。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御史李定等弹劾他作诗讽刺新法,以“谤讪朝廷”罪被捕下狱,这就是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
幸而未死,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石钟山记》第2课时统编版语文高中一年级教案ppt
课后作业
1.归纳整理本课的文言知识点。 通假字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焉、因、莫 特殊句式
2.背诵全文。
识记
苏轼
北宋文学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诗、词、散文 书法、绘画等 人生态度
识记
记
古代的一种文体。这里 理解为游记。
《水经注》
古代中国地理名著,作 者是北魏的郦道元。
朗读和释义
目、耳:名作状,亲眼,亲耳。 夜:名作状,在晚上。 其实:古今异义,它的真相,它的实际。
第三段:访后感想,写作意图。
思考 1.在作者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由来?
2.作者对那些做法各持什么态度?
所
郦 元 ——言之不详
叹
以 士大夫 ——不肯夜泊绝壁下
不 传 渔工水师 ——知而不能言
惜
释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 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 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 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 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看来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看法也是 不当的,那么如何理解本文的价值和意义呢?
全文结构
游因——质疑
记 游历——解疑
游感——结论
二疑 三笑 余固笑而不信也
因笑谓迈曰 而笑李渤之陋也
一旨
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
大胆怀疑,小心求证
学习中,也要大胆说出你的怀疑与思考!
课堂练习
完成下列理解性默写:
鸣:使动,使……发出声音。 得双石于潭上:状语后置句。 函胡:同“含糊”。 石之铿然有声者:定于后置句。 名:名作动,命名。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石钟山记导学案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石钟山记》课文及导学案石钟山记(1)《水经》云:“彭蠡(2)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3)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4)浪,水石相搏(5),声如洪钟(6)。
是说(7)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8)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9)始访其遗踪(10),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11),北音清越(12) ,桴止响腾(13),余韵徐歇(14)。
自以为得之(15)矣。
然是说也,余尤(16) 疑之。
石之铿然(17)有声者,所在皆是(18)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元丰(19)七年六月丁丑(20),余自齐安(21)舟行适临汝(22),而长子迈将赴(23) 饶之德兴尉(24) ,送之至湖口(25),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26)。
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莫夜(27)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28),闻人声亦惊起,磔磔(29)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30)也。
”余方心动(31)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32)如钟鼓不绝。
舟人(33)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34),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35)而为此(36)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37),可坐百人,空中(38)而多窍(39),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40)之声,与向之(41)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42)?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43)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44)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45)!”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46)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47)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48)虽知而不能言(49)。
此世所以不传也(50)。
而陋者(51)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52),自以为得其实(53)。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石钟山记导学案
【课题】《石钟山记》苏轼执教人:日期:【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重点的文言知识。
2、赏析夜游石钟山写景的妙处及作用。
3、理解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
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
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自主预习】一、通读全文,扫除生字词断句障碍。
二、通译全文,圈划出疑难处。
三、解决以下字词:1、注音彭蠡鄱阳湖郦元钟磬聆听枹止铿然硿硿栖鹘磔磔鹳鹤噌吰穴罅窾坎镗鞳无射钟2、词类活用(1)事不目见耳闻(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3)夜泊绝壁之下(4)虽大风浪不能鸣也(5)而此独以钟名3、特殊句式:(1)得双石于潭上(2)而大声发于水上(3)石之铿然有声者(4)古之人不余欺也(5)今以钟磬置水中(6)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4、古今异义:(1)余方心动欲还(2)空中而多窍(3)自以为得其实5、通假字:南声函胡,北音清越5、我的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1、郦元与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各持什么观点?2、苏轼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什么?解题是一种实践性技能,就像游泳、滑雪、弹钢琴一样,只能通过模仿和实践来学到它!—波利亚3、第二段夜游石钟山写景有什么特点?【巩固训练】一词多义:鼓1微风鼓浪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3.群响毕绝4.宾客以为妙绝5.而绝秦赵之欢6.以绝秦望绝1.至绝壁下2.噌吰如钟鼓不绝3.令赵王鼓瑟4.公将鼓之5.戊申晦,五鼓6.而绝江河【拓展延伸】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入长江之口,属江西湖口县。
石钟山记(第二课时)(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石钟山记(第二课时)(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石钟山记(第二课时)(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jtdzm第二课时一.背诵复习第一段。
二.分析理解第二段(一)补充注释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适:到,往2.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赴:赴任,就职3.余固笑而不信也固:姑且4.森然欲搏人森然:阴森森的样子5.微波入焉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在洞和缝里面6.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涵淡:水波动乱7.因笑谓迈曰因:于是(二)理解以下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和用法1.因A 因得关所谓石钟者B 因笑谓迈曰C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D 事出有因2.焉A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B 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C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D 语焉不详E 且焉置土石3.固A 余固笑而不信也B 固已怪之矣C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D 自以为关中之地,崤函之固E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4.相A 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B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C 那么将焉用彼相矣D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E 苏秦合纵,为六国之相F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三)以下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和现代汉语用法是否相同?1.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2.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3.涵淡澎湃而为此也4.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四)辨析写列句子的.句式特点1.而大声发于水上2.空中而多窍3.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4.古之人不余欺也5.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五)朗读第二段,并通译全段三.分析第二段1.作者参观石钟山的缘由是什么?答:"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得兴尉"。
2.作者是怎样才有了独到发现的?答:深夜泛舟江面。
3.作者的独到发现是什么?答:石钟山得名是因为风水进出石洞缝穴发出的声音与钟声相似。
4.本段写了作者的两次"笑",你能说说他当时的心理吗?(讨论)四.分析理解第三段(一)补充注释1.而臆断其有无臆断:主观地作出判断2.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殆:大概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终:总4.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考:敲5.自以为得其实实:事情能够的真相6.盖叹郦元之简盖:表原因、目的(二)解释以下词语在句中的用法和含义1.实A 自以为得其实B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C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D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2.绝1.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2.噌吰如钟鼓不绝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三)解释以下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1.事不目见耳闻2.而言之不详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4.自以为得其实(四)指出以下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第12课《石钟山记》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石钟山记文化传承与理解文学常识豪放豁达的词人——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北宋散文家、书画家、诗人、词人。
追谥“文忠公”。
苏轼是全才作家,散文和诗词都“雄视百代”;书法和绘画的造诣也很高。
其散文平顺晓畅;诗歌自由豪放,明快自然;词波澜壮阔,豪放天成。
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易传》《书传》《论语说》等。
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均属“唐宋八大家”之列。
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写作背景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经湖口,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
相关知识山水游记山水游记,借山水自然之美谈及生活之事,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景为象,游为踪,感是魂;内容的复杂决定了表达的复杂,所以,在写山水游记时,作者往往会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或叙事或抒发情感。
其中,山水游记作品中常见的手法就是写景抒情与议论,这两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有的是先写景抒情,后议论;有的是先议论,后写景抒情;有的是夹叙夹议。
语言建构与运用一、字音识记(1)正音暮.( )夜月明磔磔.( )云霄间钟磬.( ) 桴.( )止响腾栖鹘.( ) 鹳.( )鹤穴罅.( ) 无射.( )钟 (2)多音字栖 ( )栖息 ( )栖栖 当 ( )螳臂当车 ( )安步当车 识 ( )胆识 ( )博闻强识 二、知识梳理 1.通假字(1)南声函胡..( ) (2)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 (3)汝识.之乎( ) 2.古今异义词(1)空中..而多窍( ) (2)与风水..相吞吐( ) (3)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 (4)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 3.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①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 ②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 (2)名词用作动词 微风鼓.浪( ) (3)使动用法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 4.一词多义(1)是⎩⎪⎨⎪⎧ 是.说也,人常疑之。
第12课《石钟山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2.贬谪和离别的情绪如何?悲伤痛苦。
3.在文中我们有没有看到苏轼的挫折和痛苦?如果你是苏轼,你此时是什么心绪,没有一般人所有的悲伤,反而是出游?洒脱豁达,游兴十足(板书:游兴十足)这种在挫折和困境中仍能保持洒脱、寄情山水的状态,我们可以称它为文人的情趣(板书)。
一般的游山玩水并不稀奇,但在这样的逆境中仍然能保持豁达和洒脱就不简单了。
4.但是,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这是离别前的强颜欢笑,马上要分别了,你在江西,我在河南,离得好远,我假装游兴十足,带长子出游,有没有这种可能?我们看看在此前后他的状态:石钟山之游前后的苏轼:元丰七年五月十日,与友人同游宝云寺;五月十三日,过温泉,和可遵诗;五月十九日,与友同游庐山,诵诗;六月初九,夜游石钟山;六月十一,舟中题《文选》;六月二十三日,书温庭筠作品赠僧友。
——《苏轼年谱》所以我们看到苏轼面对贬谪所表现出来的洒脱和豁达是伪装的吗?不像,反而是一种真性情。
(二)疑命名原因,识理趣【第一段:问题导入:】1.郦道元和李渤分别认为石钟山是因为什么命名?2.作者对两人的说法持何种态度?提出质疑的根据是什么?(二)赏出游之景,得景趣【第二段,问题导入:】1.找一找文中对于石钟山之游的正面描写并朗读。
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2.从表达方式上来说,这是描写,这段景物描写是从哪几个角度、用了哪些手法来写的呢?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以动衬静、远近结合的手法,把大石、栖鹘的形态和声音描绘得形象逼真。
3.思考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特点?阴森、雄奇、阴森恐怖、毛骨悚然、幽暗、恐怖。
4.大家有没有觉得有小小的意外,我们说一般的景致都是和谐的、壮阔的、缤纷绚烂的,那为什么苏轼描绘欣赏这样的景致?(1)作者描绘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埋下伏笔。
【高中语文】《石钟山记》导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导学案姓名_____班级______编制编号审核备课组长签字课题:《石钟山记》一、课前预习单【学习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章的字词,重点的实词、虚词以及特殊句式。
2.思维发展与提升: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体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主张3.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深沉价值4.文化传承与发展:学习本文了解苏轼散文的特点、治学严谨的态度。
【重点难点】重难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主旨;了解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
【预习指导】1、作者苏轼,字_____,号_________,世称_______,____(朝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著有《苏东坡全集》、《东坡乐府》、《易传》等。
_____之一,其余七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之一,其余三人是_____、_____、_____。
其词开_____一派,与_____同是其派代表。
父子三人:与父_____、弟_____合称“三苏”;词派:与_______并称“苏辛”;散文:与_______并称“欧苏”;宋诗:与_______并称“苏黄”。
一贬再贬的人生●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名动京城。
宋神宗时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所谓的“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绍圣元年(1094年),因与守旧派发生分歧,被贬惠州。
●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62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
●苏轼曾概括自己的一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2.写作背景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现湖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州,游览了石钟山,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进行实地考察,写了这篇文章。
《石钟山记》导学案
《石钟山记》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苏轼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理解文意。
3、学习本文通过记游来揭示哲理的写法。
4、体会作者探究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精神,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理解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过程和结论。
2、难点(1)体会作者通过记游揭示的哲理。
(2)学习本文将议论、记叙、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苏轼(1037 年 1 月 8 日—1101 年 8 月 24 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2、写作背景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 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经湖口,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
四、课文预习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彭蠡(lǐ)钟磬(qìng)桴(fú)止响腾铿(kēng)然硿硿(kōng)莫(mù)夜栖鹘(hú)磔磔(zhé)噌吰(chēng hóng)罅(xià)窾坎(kuǎn kǎn)镗鞳(tāng tà)识(zhì)之2、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1)《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12.《石钟山记》教案(表格式)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
自:从
舟:名为状,乘船
适:往,到
赴:赴任,就职
因:于是,因此
得:能够
扣:同叩,敲击,敲打
固:本来
暮夜:夜晚
侧:名作状,在旁边
森然:阴森的样子
搏人:扑
译文: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日,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府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县,因此能够看到所谓的石钟山。庙里的僧人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块敲打,硿硿地发出声响。我本来就觉得好笑,并不相信。到了夜晚,月光明亮,我独自和苏迈乘着小船到绝壁下面。巨大的石头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要向人扑过来;山上宿巢的隼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中磔磔地鸣叫;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
文章开篇,作者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并进行质疑。请分别找出这两种说法和作者驳斥的理由。
1、先疑郦说——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理由——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2、再疑李说——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理由——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审美鉴赏与创造:《石钟山记》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石钟山的壮丽景色和苏轼的文学才华。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韵味和美感。同时,通过模仿和学习文章中的表达方式,学生也可以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尝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特色的文学作品。
文化传承与理解:《石钟山记》作为一篇古代文学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历史和生活背景。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学生可以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通过对比和反思,学生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代社会的文化现象,为文化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12-1 石钟山记(学案)-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三单元 12.1 石钟山记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学习借记游以阐述自己的见解,把议论、记叙、描写和抒情有机结合的写作方法。
3.学习古人反对主观臆断,有疑必察的求实精神,领悟文中阐明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掌握本文叙述、描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难点:感受作者所阐发的“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有无”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学习过程一、预习新课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通过知人论世,理解本篇文章。
二、导学基础知识(一)历史背景: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入长江之口处,属江西省湖口县。
由中石炭系的石灰岩构成。
有上下两座山:南边一座濒临鄱阳湖的叫上钟山,面积约0.34平方千米;北边一座叫下钟山,面积约0.2平方千米。
两山海拔都只有70米上下,相对高度50~55米。
两山相距不到1 000米。
石钟山虽然并不高大,但因位于鄱阳湖入长江处,交通方便,而且波光山色,风景优美,所以历来就是旅游胜地。
此文作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6月,是苏轼由黄州贬所调往汝州途经江西时所作。
(二)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谥文忠。
苏轼才华横溢,成就斐然,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之一,但仕途坎坷,一生遭受政治磨难。
常一贬再贬,因“乌台诗案”几乎丢掉性命。
苏轼常年贬官在外,任地方官期间,同情人民,注重兴修水利、防灾、赈灾工作,为老百姓所敬仰。
苏轼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诗作清新豪健,格调流畅,想象丰富,独具风格;散文明快犀利,汪洋恣肆,明白畅达,文理自然;其词突破前人局限,豪迈不羁,气势雄浑,想象丰富,才情奔放,开豪放一代词风。
其散文《留侯论》《石钟山记》《喜雨亭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都是千古流传的名篇。
三、总体感知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自然段:(记叙、议论)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
12.《石钟山记》(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石钟山记》导学案(一)一、学习目标1.辨析、积累文中的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2.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辨析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把握通过记游揭示哲理的写法特征;课前测1.解释词义《水经》云:“彭蠡( lǐ)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 lì)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 qìnɡ)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句式:),扣.()而聆之,南声函胡..(),桴.( fú)()..(),北音清越止响腾.(),余韵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句式),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2、梳理第一段内容,完成表格1.下列加点词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微风鼓.浪鼓:激荡、掀动扣.而聆之扣:敲,敲打B.汝识.之乎识:懂得、知道是.说也是:这,这个C.或.曰此鹳鹤也或:也许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考:考察D.下临.深潭临:靠近殆.与余同殆:大概2.下列各组句中加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余音徐歇清风徐来,水波不兴B.然是说也,余尤疑之怨天尤人C.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水向天边流D.有大石当中流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3.下列句中的加粗词意义相同的两项是()A.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下 B.惜其用武而不终也C.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D.靡不有初,鲜克有终4.下列句中加粗词与所给例句中加粗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积土成山,风雨兴焉A.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B.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C.焉用亡郑以陪邻 D.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5.孔文妍同学整理了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下列选项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A.故不我若也。
(《种树郭囊驼传》)B.其制稍异于前。
人教部编版语文高二课时59第三单元石钟山记(二)教案(选择性必修下册)
1.掌握文言词句,积累文言知识;2.了解说理性游记散文叙议结合的艺术,体会其缘事说理的文笔之妙与理性之光。
3.领略作者在游历中体现的求真求实的精神,明确“见闻之知”的时代价值,培养求真求实的品格。
诵读法、讲授法、问答法2 课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
元丰七年(1084)被调赴汝州(今属河南)。
这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属江西)任县尉,途径湖口,游览了石钟山,写了这篇文章。
石钟山,位于现在的江西省湖口县鄱阳湖东岸,素有“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之称。
它处于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交通方便,而且波光山色,风景优美,历来成为旅游胜地,自古以来不少文人墨客写过游览石钟山的诗文。
古代散文中重要的散文题体裁,大都用来记叙行踪、描写景物、述说琐事、寄托情思等。
如:归有光《项脊轩记》、柳宗元《小石潭记》、范仲淹《岳阳楼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欧阳修《醉翁亭记》。
《石钟山》记,是一篇山水游记散文。
山水游记散文,始于魏晋,到了唐代,经过元结、柳宗元等人的创作实践,山水游记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宋代说理之风大盛,以记游为议论,在叙述中说明事理,形成了山水游记的新风格。
问题:作为一篇游记,文章如何安排行文脉络?明确:第一自然段为“石钟山”得名之疑;第二自然段为“石钟山”探名之旅;第三自然段为“石钟山”探名之得。
首先朗读第一段,解决第一段重点文言现象。
其次疏通第一段文段文意,小结第一段内容为:石钟山得名之疑。
第三,对石钟山得名之疑进行研读分析。
问题一:石钟山的名字到底是如何得来的呢?第一段写了几种说法?作者的态度如何呢?问题二:对两种学说,作者都怀疑均疑。
那么“人常疑之”与“余尤疑之”可以互换吗?明确:不可以。
一是“人”和“余”的区别。
人常疑之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没有明说,这是一种客观记叙,作者没有轻率地判断郦说的是非。
属于人疑我未必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_______组别_____姓名________编写人及校对人徐丽田莹
石钟山记第二课时
【学习主题】
重点字词和句式的积累。
【自主学习】
熟读课文思考:
1.课文分为几部分?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指出每部分的主要表达方式。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合作探究】
一、学习第三段
1、请解释第3段的重点词句。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此世所以()不传也。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2、小组讨论,梳理文意,回答问题。
(1)在作者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由来?
(2)作者对前人不同做法各持什么态度?(3)作者通过本文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当堂检测】
一、重点词义:
10、此世所以不传也()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汝识zhì之乎?()
2、至莫夜月明()
三、古今异义:“自以为得其实”。
四、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1、微风鼓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