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阅读理解和答案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阅读

“开卷”当会“有益”(9分)

①“开卷”,就是读书;“开卷有益”,就是读书总会有益处。这个成语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指明了读书的好处,更重要的在于它激励青年人勤于“开卷”,奋发读书。所以古人早就有言:“开卷有益,岂徒然哉!”

②谁都知道蜂蜜是很甜的;而蜂蜜之所以那样甜,是由于蜜蜂采集了群花的结果。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一只蜜蜂要酿一公斤蜂蜜,须在一百万朵花上采集原料。蜜蜂酿蜜如此,人们求知亦然!列宁说过:“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而“开卷”,正是获取“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开卷有益”,正是人们获取“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的经验之谈。只有勤于“开卷”,才能“丰富自己的头脑”,成为有教养有学识的专门人才。鲁迅也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采群花,酿好蜜,正是对“开卷有益”的最好喻释。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亦未尝不是对“开卷有益”的最好旁证。

③“开卷有益”,益处很多。每个有志气有抱负的青年,应当乐于“开卷”,勤于“开卷”,趁血气方刚,风华正茂之时,多读一点好书,多掌握一些科学文化知识,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而献出自己的全部聪明才智。

15、第②自然段中作者为了论证“开卷有益”这一观点,其论证方法

是 ___________论证,它的作

(2分)

16、第②段说“一只蜜蜂要酿一公斤蜂蜜,须在一百万朵花上采集原料”,这说明求知、的特点。(用两个恰当的词语填写)(2分)

17、对鲁迅所说的“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2分)

18、“古往今来,一切有成就的学问家,无一不是勤于“开卷”的,试举出一个事例,并对这个例子进行简要评议。(字数不超过50个)(3分)

谦卑的人有福

如果认识到人在自然环境中是一员而非一霸,认识到自己在知识的疆域中的距离,认识到气象蔼然是别人最喜欢的一张名片,那就会选择谦卑。这样,谦卑的人是有福的。

谦卑是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一个人在时代、事业与家庭中都有一个最合适的位置。聪明的人最清楚自己的位置在哪里,坐下来,像观赏电影一样展开自己的人生。而另一些人,终生都在找位置,而无暇坐下来做应做的事情。无论在什么样的际遇里,你只要谦卑,生活的位置就会向你显示出来。

谦卑是一种睿知。许多人对牛顿晚年的一段话不解。他说,在科学面前,我只是一个在岸边拣石子的小孩。这并非伪逊,实为感叹。牛顿穷毕生之力,终于看到了宇宙的浩瀚无际,也看到了自己的局限性。爱因斯坦正是发现了牛顿古典力学在特定情形下的谬误后,才开创了相对论。这一点,牛顿即使活着也不会惊讶,因为他从不为创立了足称不朽的定律而狂妄。所有称得上大师的人,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谦卑。如果在乞丐面前不够谦卑,证明他是一个有钱人;如果在世界的壮美面前仍不谦卑,则证明他是愚人。

谦卑是美。谄媚、奴颜、趋炎附势种种恶行与谦卑无关。谦卑是虚怀若谷所显示的平静,是洞悉人心之后的安然,是进退裕如的冲和。谦卑不是让你向势高一头的人畏缩。它是心智的清明,在天地大美面前豁然醒悟之后的喜悦。谦卑使人焕发出美,不光彬彬有礼,也不光以笑颜悦人,①它是一个人在历经沧海之后才有的一种亲切,②大善盈胸之际的一份宽厚,③物欲淘净之余呈现的一颗赤子之心。这种姿态超凡脱俗,使人心仪不已。

这就是谦卑的力量。所以我们应该谦卑。

24.根据本文内容,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谦卑是意思是不自高自大(多用于晚辈对长辈),文中加点的“位置”的意思是承担的责任,担负的工作(职责、岗位)等。

B.本文的论证结构是总分总,本文没有运用了道理论证方法。

C.“在科学面前,我只是一个在岸边捡石子的小孩”这句话的意思是科学领域博大深邃,一个科学家的再多发现,也只是其中的点滴,对科学的认识还很幼稚。

D.“有人问球王贝利:‘你对自己踢进的哪一个球最满意。’他回答:‘下一个。’”可以作为论证“谦卑是找准了自己的位置”的事例论据。

25.本文从那些方面来论证“谦卑是人有福”?请你根据文意。补充一两点你对“谦卑”的看法。(3分)

24.本文题为“谦卑的人有福”,文中从那些方面作了阐述?(3分)

25.将下面列举的三则表现人物谦卑的材料与文中画线的三句话分别对应。(3分)链接材料:

A、战国时期,赵国功绩显赫的名相蔺相如面对武将廉颇咄咄逼人的为难,坚持避让,“比与争列”,化解了矛盾,维护了国家的安宁。

B、从朝鲜战场载誉回国的彭德怀在一次参加的招待会时,有记者说:“您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他纠正说:“我是伟大的中国人民的儿子。”

C、有人问球王贝利:“你对自己踢进的哪一个球最满意。”他回答:“下一个。”

句①-()句②-()句③-()

《一笑》

①齐白石老先生有一句座右铭:“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

②人生于天地之间,有人称赞,就一定会有人诋毁。这就像天气一样,有晴就有阴,有阳光普照,就难免有阴雨绵绵。这道理也许人人都懂,但真正能做到齐老那两笑,并不容易。

③别人夸奖,自然欢喜,高帽子谁不愿意戴呀!清代大才子袁枚,少年聪慧,秉赋过人,二三十岁就官拜七品县令。赴任之前,袁枚去向他的老恩师——清乾隆年间的名臣尹文端辞行。尹文端问:你此去赴任,都准备了些什么?袁枚老老实实地回答:学生也没有准备什么,就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子。尹文端一听就有些不高兴,说你年纪轻轻,怎么能搞这一套,还是要讲究勤政务实呀!但袁枚说,老师你有所不知,如今社会上的人大都喜欢戴高帽子,像您老人家这样不喜欢戴高帽子的人真是凤毛麟角呀!尹文端听罢此言,很是受用。袁枚不愧为才子,对世事洞明如镜,在不知不觉中,就将一顶高帽子送给了尹文端。

④连自以为高明的尹文端,都做不到“人誉之,一笑”,何况普通人呢。如果一个人真正能做到“人誉之,一笑”,那么他无论做什么都能够了然于心,淡然处世,其人生境界就已经有了一定的高度了。

⑤更进一步,如果能够做到“人骂之,一笑”,那就更是了不得。

⑥有一段时期,释迦牟尼经常遭到一个人的嫉妒和谩骂。对此,释迦牟尼并没有恶语相向给予回击。他心平气和,一笑了之。直到有一天,这个人终于骂累了。这时,释迦牟尼微笑着问他:“我的朋友,当一个人送东西给别人,别人不接受时,那么这个东西属于谁呢?”这个人不假思索地答道:“当然是属于送东西的人自己了。”释迦牟尼又问:“”这个人闻听此言,一时语塞。从此,他再也不敢谩骂释迦牟尼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