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考试大纲

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考试大纲
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考试大纲

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考试大纲

为规范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中医理论考试的内容、方式方法及实施程序,保障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的顺利实施,培养造就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根据研修项目实施方案等有关要求,总结以往研修项目实施经验,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一、本考试大纲是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中医理论考试的依据。

二、中医理论考试包括四门经典考试及医案分析。其中四门经典为《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温病学名著(《叶香岩外感温热篇》、《薛生白湿热病篇》、《温病条辨》)。具体内容和要求附后。

三、考试方式为闭卷。

四、考试时间1天。上午120分钟;下午180分钟。

五、上午试卷为单项选择题与医案分析题;下午试卷为四门经典问答题与论述题。满分各100分,总分200分。

六、参考资料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写的《中医经典必读》和《中医经典必读释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黄帝内经》

养生

1.早衰的原因和养生的方法

2.男女生、长、壮、老的规律及肾气的作用

3.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及养生的要领

4.“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意义

5.“治未病”的含义及临床指导价值

阴阳五行

1.阴阳的概念与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2.“清阳”、“浊阴”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3.味、形、气、精、化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4.药物饮食气味的阴阳属性及其性能

5.“壮火”、“少火”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6.五气之胜的致病特点及阴阳偏胜的病理表现

7.阴阳理论在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8.五行的概念、临床应用及亢害承制的医学意义9.“人与天地相参”的含义及临床应用

藏象

1.“十二官”的生理功能及“十二官不得相失”的意义2.“藏象”的含义及其方法论价值

3.“五藏之本”的内容及医学意义

4.五藏、六府、奇恒之府的生理功能特点及其临床指导价值5.谷食和水饮入胃后其精气的输布运行过程

6.“四时五藏阴阳”的医学意义

7.因经脉脏腑阴阳属性的不同其发病各异的道理和规律8.“脾病而四肢不用”的机理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9.五脏与七窍的关系及对临床实践的启示

精气神

1.“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的临床意义

2.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的概念及医学意义

3.情志致病的原理及五脏虚实的临床特点

4.营卫之气的生成、分布、与壮老及睡眠的关系

5.三焦的功能特点及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

6.“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临床意义

7.六气的生成、作用及六气耗脱的证候特点

8.血气精神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及“人之常平”(即健康人)的标志9.“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

经脉

1.经脉理论在诊治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2.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及“是动病”“所生病”候,其对临床的启迪作用病因病机

1.病因分类及其与发病部位的关系

2.“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的临床意义

3.阴络伤和阳络伤引起出血的临床特点

4.阳气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阳气的病理表现及护养5.煎厥、薄厥的发病机理和临床特点

6.“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医学意义

7.五味太过的危害性及“谨和五味”的临床意义

8.“百病生于气”的内容及实践意义

9.阴阳盛虚的临床特征和机理

10.“病机十九条”中五脏病机、六气病机的含义及临床指导意义11.“病机十九条”中所提示的分析病机的方法

12.以树喻人说明人体体质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13.“邪之所在,皆为不足”的临床意义

14.上、中、下三气不足的临床特点

15.“生病起于过用”的含义及临床意义

16.“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的含义及临床意义17.“五劳所伤”的临床特点

18.“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的含义及临床意义19.四时之邪致病的临床表现

病证

1.“伤寒”、“两感”的概念及热病的形成、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预后2.“阴阳交”、“风厥”、“劳风”的病机、临床表现及预后

3.咳的病因病机、五脏咳六腑咳的临床表现、传变规律及治疗法则4.“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的医学意义

5.引起疼痛的病机及十四种痛证的鉴别诊断

6.行痹、痛痹、著痹、五脏痹、六腑痹的形成、临床表现、治疗原则7.痿证的病因病机、证候特点、“治痿独取阳明”的机理及临床意义8.水胀、肤胀、鼓胀的主要症状及鉴别要点

9.肠覃、石瘕的病因病机、证候特点、治疗原则

10.“五藏阳以竭”所致水肿的病机、治疗方法

11.脾疸、消渴的病机、治法

12.大厥的病机及预后

诊法

1.诊脉、望色、察目的原理及运用要领

2.五脏得强、失强的诊察要领

3.脉有胃气的重要意义及真脏脉的特点、临床意义

4.“四易”、“四难”的含义及临床意义

5.五实证、五虚证的临床表现与预后判断

6.“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的含义及临床意义

治则治法

1.“异法方宜”的实践意义

2.因势利导治疗法则的临床应用

3.“神不使”的含义及在治疗中的作用

4.“标本不得,邪气不服”的临床意义

5.标本治则的实践意义及应用原则

6.“妇人重身”的治疗原则及实践意义

7.正治法、反治法的含义及应用

8.阴阳虚衰所致寒热病的治疗原则

9.心理治疗的临床意义

《伤寒论》

太阳病

1.太阳病提纲(1)

2.太阳病的证候分类(2、3、6)

3.太阳病的自然病程与辨寒热的真假(8、11)

4.太阳中风的证治与桂枝汤的应用(2、12、13、24、53、54、57、95)5.桂枝汤的加减应用(14、18、20、21、22、28、43、62、112、117、118、)6.阴阳自和的条件与机理(58)

7.表郁轻证的证治(23、25、27)

8.太阳伤寒证治与麻黄汤的应用(3、35、36)

9.伤寒兼证的证治(31、32、33、38、39、40、41)

10.太阳蓄水的证治(71、72、73、74、127、156)

11.太阳蓄血的证治(106、124、125、126)

12.太阳变证的治则与证治举例(16、34、61、63、64、65、66、67、76、77、78、79、80、102、131、135、136、137、138、149、151、154、155、157、158、159、161、162、163、172、173、177)

阳明病

1.阳明病提纲(180)

2.阳明病脉症(182、185、186、187、188、210)

3.胃热弥漫证的证治(26、176、219、350)

4.胃热弥漫津气两伤证的证治(26、168、169、170、222)

5.阳明腑实证的证治(207、208、210、213、214、215、238、239、241、248、249、250、252、253、254、255)

6.脾约的证治(247)

7.阳明湿热发黄的证治(199、236、260、261、262)

8.阳明蓄血的证治(237)

9.胃寒欲呕的证治(243)

少阳病

1.少阳病提纲(263)

2.少阳病脉证与小柴胡汤的应用(96、97、99、100、101、104、229、230、264、265、266)

3.少阳兼证的证治(103、107、146、147、165)

太阴病

1.太阴病提纲(273)

2.太阴脏虚寒证的证治(273、277)

3.太阴经脉气血失和证的证治(279)

少阴病

1.少阴病提纲(281)

2.少阴寒化证的证治(282、304、305、306、307、309、314、315、82、316、317、323)

3.少阴热化证的证治(303、223、319)

4.太少两感的证治(301、302)

5.少阴咽痛的证治(310、311)

6.少阴阳郁的证治(318)

7.少阴兼里实热的证治(320、321、322)

厥阴病

1.厥阴病提纲(326)

2.厥逆的证治(335、337、338、350、351、352、353、356、357)

3.下利的证治(359、371、373、374)

4.呕吐的证治(359、378、379)

霍乱病

1.霍乱的特点(382)

2.霍乱证治举例(386)

3.霍乱里和表未解的治法(387)

4.霍乱愈后的饮食护理(391)

差后病

1.差后劳复的证治(393)

2.差后更发热的证治(394)

3.差后胸上有寒的证治(396)

4.伤寒解后气阴两伤的证治(397)

5.差后的饮食护理(398)

注:括号中的数码是指原书中条文的编号。

《金匮要略》

1.治未病的含义及理论指导意义2.内伤杂病的病因与治则

3.痉病的证治

4.湿病的治则与证治

5.百合病、狐惑病、阴阳毒病的证治6.鳖甲煎丸方证分析

7.中风病的辨证

8.历节病的证治

9.血痹病的成因与证治

10.虚劳病的证治

11.肺痿病的病因病机、分类与证治12.咳嗽上气病的证治

13.奔豚气的临床特征及奔豚汤方证14.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

15.胸痹心痛病的证治

16.腹满病的辨证要点

17.腹满寒疝病的证治

18.肝着、肾着、脾约病的证治19.痰饮病的分类与治则

20.痰饮病的证治

21.肾气丸与栝蒌瞿麦丸的证治异同

22.水气病的分类与治则

23.气分、血分、水分和五脏水、四水的关系24.水气病的证治

25.气分病的证治

26.黄疸病的病因病机

27.黄疸病的分类

28.黄疸病的证治

29.瘀血的脉证

30.近血、远血的鉴别与其主治方证

31.泻心汤方证

32.胃反的病机、脉证与预后

33.呕、吐、哕、下利的证治

33.肠痈脓已成与脓未成的证治

34.蛔厥的证治

35.阴狐疝的证治

36.妇人癥病的证治

37.妊娠腹痛的证治

38.妊娠呕吐的证治

39.胞阻的证治

40.产后三大证的病因病机

41.产后腹痛的证治

42.产后中风的证治

43.竹皮大丸方证

44.妇人杂病的常见病因

45.梅核气的证治

46.脏躁的证治

47.月经病的证治

48.妇人杂病腹痛的证治

49.治疗妇人病的方剂中,含有桂枝与茯苓的方剂及其主治病证50.肾气丸的主治病证及作用机理

《温病学名著选》

《叶香岩外感温热篇》

1.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与伤寒辨治的异同

2.伤寒与温病由表入里传变的区别及温病表证初起的治法3.风邪、湿邪与温热相搏的证候与病机及湿热病与伤寒的鉴别4.温热夹风、夹湿逆传营分的病机、证候与治法

5.斑出而热不解的病机与治法

6.战汗的病机与预后

7.湿热邪气留滞三焦气分的治法及与伤寒少阳病治法的区别8.卫气营血四类证候的传变规律与治疗大法

9.湿热病与体质的关系及温热病与湿热病的治则

10.湿热病气分证治疗中下法的运用及与伤寒下法的不同

《薛生白湿热病篇》

1.湿热证初起的临床表现

2.湿热表证中湿重于热的证治

3.湿热表证中湿热并重的证治

4.湿热证湿热阻遏膜原的证治

5.湿热证后期后遗症的证治

6.湿热证初起病在中焦气分湿重于热的证治

7.湿热证湿渐化热湿热并重的证治

《温病条辨》

卷一〃上焦篇

1.温病的病种

2.温热病(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卫分证的证治3.温热病(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气分证的证治4.温热病(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营分证的证治5.温热病(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血分证的证治6.温热病(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气营两燔、气血两燔的证治7.手太阴暑温、手厥阴暑温、暑痫的证治

8.上焦温热病的治疗禁忌

9.太阴伏暑的证治

10.湿温的证治

11.温燥的证治

卷二〃中焦篇

1.阳明温病中清热法的运用

2.阳明温病中下法的运用

3.阳明温病“下之不通”诸证的证治

4.阳明温病中发斑、发疹的治法与禁忌

5.温病燥热与小便不利的治疗禁忌

6.阳明暑温水结在胸的证治

7.中焦湿热病(暑温、伏暑、湿温)的证治

卷三〃下焦篇

1.“复脉辈”诸方的证治

2.少阴温病“真阴欲竭,壮火复炽”与“热自阴来”的证治3.下焦蓄血的证治

4.暑邪深入少阴消渴、入厥阴麻痹的证治

5.下焦温病阴液元气两伤的证治

6.下焦湿热病的证治

卷四〃杂说〃治病法论

1.上焦病的治疗原则

2.中焦病的治疗原则

3.下焦病的治疗原则

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

附件1 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 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认真贯彻落实吴仪副总理提出的“名医、名科、名院”战略,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在“十一五”期间继续实施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在全国选拔一批具有扎实专业基础、较高临床水平和有培养前途的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通过“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着力提高其中医临床诊疗水平,使他们尽快成长为新一代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同时,通过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带动中医临床队伍建设,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和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的提高,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 一、培养目标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使一批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尽快成长为热爱中医药事业,医德高尚、中医药理论扎实、临床诊疗技术精湛,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二、培养对象 (一)培养对象应具备的条件 1.现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且连续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5年以上,年龄不超过50周岁。 2.中医理论基础扎实,并具有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知识面较宽。近5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过与中医临床相关的较高学术水平的本学科论文或者出版过专著;或者承担过地市级以上中医临床科研课题。 3.中医临床诊疗水平较高,善于运用中医辨证思维解决临床问题,

疗效显著;运用中医手段治疗本学科疑难病症有独到之处,有特色。 4.医德医风、服务质量等受到患者和群众赞誉。 5.有培养前途,学习与实践中有较高悟性和钻研精神,身体健康,学习刻苦、努力钻研,有志于献身中医药事业。 符合上述条件并获得第一、二、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出师证书的继承人以及省级以上中医药重点学科、专科(专病)带头人优先考虑。 (二)遴选程序与方法 1.本项目计划在全国选拔200名培养对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根据全国各行政区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主任医师基数和第一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结业人员等情况,将候选对象名额400名分配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部门。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本地区候选人的遴选工作。国务院各部门有关直属单位的遴选工作,按属地原则实施。遴选过程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3.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填写《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研修申请书》(以下简称《研修申请书》),说明申请理由,表述个人条件、特长和志向,提出研修计划;经所在单位初审、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部门审查。 4.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对申请人的《研修申请书》及研修计划进行审核,要求申请人公开答辩,考核申请人的中医理论功底和中医临床水平,并按成绩排序,择优选拔,将候选对象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必要时向同行和社会公众征询意见,并于2008年月日前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组织对候选对象进行中医理论考试,考试

教研会小学语文教师经验交流材料

教研会小学语文教师经验交流材料 各位老师:大家好,说实话,让我来做语文教学工作经验交流,我感觉很惭愧。其实,在教学工作中,大家都是我的老师,今天,借此机会把我的一点浅薄的见解和大家谈一谈,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语文学习兴趣,可以从多方面入手,但我认为,课堂教学来得最快,也最直接。如果语文老师功底深厚,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同时又幽默风趣,课堂设计新颖、灵活。再辅之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利用声音、图片、视频等等,三、两节课,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长期坚持做下去,学生会一直喜欢语文的。 二、重视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习惯主要有正确的读写姿势、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乐于诵读、课外阅读的习惯;主动识字的习惯、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自主修改作文和多种渠道学习语文的习惯。为了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我让学生互评,这样增加了学生修改习作的兴趣和机会。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我发现学生的作文水平明显提高了。 三、重视语文课堂教学。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载体。在每一节课前,我都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我把自己置身于读者的位置来阅读将要学习的课文,在读的过程中,自己有哪些疑问,一一记下来。我想,我有疑问的地方,学生一定也很想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我尽可能地去查阅相关资料,然后琢磨浅显、明了的方法

教给学生。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 四、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古人说:“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朗读对培养小学生语文能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也是赋予作品以生命的过程。训练朗读,要做到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即正确、流利、有感情。 五、重视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丰富的语言来自于积累。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字词、古诗、名言谚语、课外阅读等方面的积累。六、重视作文教学。(一)强化单元作文教学:每一单元的写作任务都是与单元学习主题相一致的,我们在教学课文的时候,在写作方法,表达特点,观察方法等方面要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解,为学生本单元的写作铺好路子。(二)进行作文系列化训练想提高作文水平仅靠教材上的单元习作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结合学生的生活,进行系列作文训练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又一有效办法。 1、生活中的作文训练; 2、不同题材习作系列训练小学阶段作文题材比较单一,一般以写人记事为主,还有读后感,活动,简单的应用文,如书信,建议书,留言条,请假条,通讯报道等,还有一些想象的作文,如《我的梦》,《二十年后的我》,《假如我会克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进行强化层次系列训练。

统计局干部人才“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统计局干部人才“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转变干部职工工作作风,不断提升干部能力素质和工作效率,树立统计局干部职工新形象,根据全县统一安排,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扣州委“1236”总体工作格局,本着务实、开拓、创新、实效的工作原则,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学习培训增强素质、实践锻炼提升能力、内挖潜力外树形象,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纪律严、服务好的高素质统计干部队伍,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美丽生态创新开放繁荣小康”新稻城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保证和人才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按需施教。把握干部职工学习的需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确定培训重点和内容,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以问题为导向,把理论学习、总结经验、研讨问题与改进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干部职工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能力。 (三)分类分级,全员培训。把教育培训的普遍性要求与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特殊需要结合起来,增强针对性,实现全覆盖,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技能素质,逐步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机。 (四)改革创新,注重实效。适应统计工作需要,探索培训工作的新途径、新措施,推进干部职工教育培训的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把干部参加培训学习和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成效,作为干部选拔和使用的重要依据。 三、主要任务 (一)政治素质提升工程。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省州委相关工作要求,加强干部的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思想作风、道德品质和廉洁从政教育,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考试大纲

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考试大纲为规范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中医理论考试的内容、方式方法及实施程序~保障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的顺利实施~培养造就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根据研修项目实施方案等有关要求~总结以往研修项目实施经验~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一、本考试大纲是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中医理论考试的依据。 二、中医理论考试包括四门经典考试及医案分析。其中四门经典为《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温病学名著,《叶香岩外感温热篇》、《薛生白湿热病篇》、《温病条辨》,。具体内容和要求附后。 三、考试方式为闭卷。 四、考试时间1天。上午120分钟,下午180分钟。 五、上午试卷为单项选择题与医案分析题,下午试卷为四门经典问答题与论述题。满分各100分~总分200分。 六、参考资料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写的《中医经典必读》和《中医经典必读释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 — 《黄帝内经》 养生 1(早衰的原因和养生的方法 2(男女生、长、壮、老的规律及肾气的作用 3(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及养生的要领4(“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意义 5(“治未病”的含义及临床指导价值

阴阳五行 1(阴阳的概念与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2(“清阳”、“浊阴”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3(味、形、气、精、化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4(药物饮食气味的阴阳属性及其性能5(“壮火”、“少火”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6(五气之胜的致病特点及阴阳偏胜的病理表现 7(阴阳理论在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8(五行的概念、临床应用及亢害承制的医学意义9(“人与天地相参”的含义及临床应用藏象 1(“十二官”的生理功能及“十二官不得相失”的意义2(“藏象”的含义及其方法论价值 3(“五藏之本”的内容及医学意义 — 3 — 4(五藏、六府、奇恒之府的生理功能特点及其临床指导价值 5(谷食和水饮入胃后其精气的输布运行过程 6(“四时五藏阴阳”的医学意义 7(因经脉脏腑阴阳属性的不同其发病各异的道理和规律8(“脾病而四肢不用”的机理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9(五脏与七窍的关系及对临床实践的启示精气神 1(“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的临床意义 2(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的概念及医学意义 3(情志致病的原理及五脏虚实的临床特点 4(营卫之气的生成、分布、与壮老及睡眠的关系 5(三焦的功能特点及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 6(“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临床意义 7(六气的生成、作用及六气耗脱的证候特点

教学教研交流会发言稿-领导讲话模板

教学教研交流会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在过去的一学年,xx完小在xx中学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 力下,踏踏实实的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今天由我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同仁汇报一年来我校教学教研方面的工作,如有不妥之处还望各位批评指正! xx完小现有教师十人,虽然人员不多但力量精干。平均年龄34岁,其中 四位是多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的老师;其余六位都是年轻的老师,这样的组合使得我们的教学和教研工作既有成熟的思路又有创新的方法。本学年我校的教学目标是团结协作,互帮互学,力争高坪联考桂冠、再创“浏阳市优秀联考单位”。我校的教研目标定位是:不求形式多样,但求扎实有效;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存在亮点。 本着以上目标,我们的具体作法如下: 一、教学方面 首先:强化教学常规的落实工作。在学期初,我校建立了《xx完小教学常规管理制度》,《xx完小备课备课实施方案》《日常常规检查方案》《教学质量评 价方案及奖励制度》等,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等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实施教学常规”渐进制”,注重平时加强对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 第二: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积极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借鉴吸收好的教学经验,牢记“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观点,不断研究好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自学、思考、讨论、交流,老师在对待学生时,注重点拨、释疑,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情感性,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共同发展。每位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教师们把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得到的教学心得与各位教师互相交流,共同探讨。我们xx完小教师组成了一个团结温馨的大家庭,大家在教学中互相帮助,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在平凡的教学中勤勤恳恳工作着。 第三:注重教学效果和教学奖励。强化教师管理。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管理上,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同时又要求每位教师对照有关制度,检查自己所有的业务表现是否规范。老师们互相监督检查,取长补短,(如在常规检查上,全期检查教师教学常规3次,每次做到提前通知,制订详细的检查内

教师专业成长交流材料

教师专业成长交流材料 教师专业成长主要说教师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教育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所处环境的影响,但是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教师自己的心态和作为,如何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成长?我校自开学至今做过了一下工作: 一、教育教学一周反思——整理成败得失 如果只埋头教书,从不反思写作,从不整理自己的成败得失,怎么可能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呢?充其量只能当一个教书匠而已。青年教师要尽快成长起来,必须坚持个人反思。 在中心校的指导下,我们学校每位教师都在进行:教育教学一周反思。“教育教学一周反思”是在中心校的倡导下,我校每位教师从1、本周阅读收获,2、本周听评课收获,3、本周的教育教学工作,4、本周心目中的师德标兵,四个方面进行反思,反思的结果以文字形式呈现,并上报教导处批阅,这样的活动自去年以来始终就没有停止下来过,教师们从中也收获了很多,增长了自己的能力,提高了自己的素质。 二、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 读书完善教师知识结构,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教师的知识性是指教师所拥有的有利于开展有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普通文化知识,这种知识无论是对学生的全面成长还是对教师专业发展都起着十分重

要的作用。教师的知识性是通过广博的阅读获得的。因此,教师必须广泛阅读,博览群书、兼收并蓄,才能支撑起教师所必须的知识,才能建构起合理的知识结构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另外,10月份我们学校倡导所有老师读: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著《给教师的建议》,在11月9日进行了广泛的交流,读书这件事,是老师成为一个有思想行教师的重要途径。与经典为友,就是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它可以给教师以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品位的人文修养和艺术美感,形成饱有学识的智者气质,进而促进教师成长。 三、教育教学集体教研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举措 加强集体备课,促进教师在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上互补互促、互激互进。我们学校的集体教学研究应该以下面的步骤进行: 这样我们的集体教学研究才会进行下去,我们的集体教学研究才会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发挥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作用,从而带动青年教师的专业迅速成长。提高了工作效率、教学水平,同时,通过分工合作,减轻了教师忙于备课的压力,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上课,有足够的时间去反思、去反复修改。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附件1: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青年学术带头人队伍建设,加速培养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大力增强高等学校原始性创新能力,持续提升高等学校的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特设立“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第二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是教育部设立的专项人才支持计划,支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开展教学改革,围绕国家重大科技和工程问题、哲学社会科学问题和国际科学与技术前沿进行创新研究。 第三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每年评审一次。评审工作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遵循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的原则。 第四条教育部科技司负责“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实施的日常工作。 第二章支持范围、规模和条件 第五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支持范围限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包括军队院校。 第六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资助规模为每年1000人左右。

第七条本计划支持的对象应具备以下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道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团队精神; 2.在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工程化、产业化方面取得同行公认的创新性成果; 3.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拟开展的研究工作有创新性构想,并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本计划支持的研究工作; 4.在国内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工作,并受聘副教授级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 5.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 6.在申报当年1月1日,自然科学领域申请者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申请者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第三章申报与评审 第八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实行限额申报,教育部根据有关高等学校的情况核定申报名额。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以学校为单位,其他部门所属高等学校以主管部门的职能司局为单位,地方所属高等学校以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为单位,统一申报,不受理个人申报。 第九条有关高等学校根据核定的申报名额、本办法规定的申报条件和本校实际情况进行遴选、推荐并提交申请书。校学术委员会应对申请人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进行评审,提出审核、推荐意见,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有关主管部门审核并签署意见

小组合作学习校本研修经验交流材料

【材料1】“小组合作学习”校本研修经验交流材料 ------谈班级“小组合作学习”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章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正是顺应时代的要求,被广大教师乐于采用的一种全新而有效的学习方式。但小组学习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自由性。教师稍调控不当,小组合作学习就会流于形式。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下面简单谈谈我们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小组合作学习的组合——大班“小班化”管理 1、我们班共有72名同学,我将其划分为四个大组,每个大组下又分为4个小组,每个大组选择思想品质好、学习成绩拨尖、具有专长、反思灵敏、口齿清楚、说话流利,有一定组织能力,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的学生做为固定的组长,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平时,一些简单的问题就由组长全面负责。 2、人员搭配 根据班级人数多,尖子多,后进生较少,中等生偏多的情况,我们班的小组为六人一小组,优中差的比例为1:4:1。在小组中尽量使成员在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诸多方面保合理和差异。这就是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内

异质为小组成员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在小组中实行小组长轮流制。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分工 要想将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必须合理分工,责任到人。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进行合理分工。例如:口齿伶俐的可作为本组的汇报者,朗读好的学生可作为本小组的领读者,而且应该轮流担任,实现小组角色的互赖,增进学生互动的有效性。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安排直接影响到小组学习的效果。因此,我认为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学习的目的 小组合作是一种开放性、自由性较强的学习方式。在学习时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否则就会流于形式。 2、控制时间 在每次学习前,根据活动的难易程度,分配恰当的学习时间,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防止学生为一个问题无限制的争论。 3、把握学习时机 往往学生在进行独立思考后,有了疑问才会产生互相交流、质疑、解惑的欲望。因此小组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否

基于人才梯队建设的员工素质提升管理 苟代梅

基于人才梯队建设的员工素质提升管理苟代梅 摘要:本文围绕“一个核心、六级梯队、五项保障”的培训管理模式。从优秀专业 人员、中层干部、后备干部、新进员工、班组骨干、兼职培训师六个层面强化技 能培训,突出技能年检、竞赛调考、人才评价、激励约束、评价运用五项保障机制,最终实现企业员工队伍、管理水平、经营效率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员工素质提升差异性培训 引言 为深入推进“两个转变”,特别是“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以来,公司组织构架、 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工作流程等发生较大变革,对员工人才队伍的能力素质也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基于人才梯队建设的员工素质提升管理,针对不同参培群 体的内在需求,针对性开展培训,最大程度提升培训实效。 一、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以员工整体素质提升为核心,对于不同的员工梯队,针对性开展培训差异性 培训,最终确保培训成效。 图1 人才梯队建设的核心内涵 (一)严格中层干部培训 一是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每年至少要写一篇政治理论学习的心得体会。 二是加强能力建设,认真系统学习理论知识,业务知识和管理知识,制定自 身的素质提升计划,实现自身学历、职称和管理水平提升。 三是紧密联系一线,深化中层干部“五个一”活动,每年联系一个班组、每季 度帮助协调一线或员工解决一个实际困难或问题、每年撰写一篇针对实际问题的 调研报告外,每月必须至少深入(车间)班组2次,与员工谈心谈话不少于4次,对员工提出的意见建议和问题,要在1个月内解决或答复。 四是提升工作业绩,加强工作的计划性,抓好本单位和本人负责的经营指标 和各项重点工作,实现同业对标上档升位。 五是确保廉洁勤俭,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永川供电局 中层干部从业“十条禁令”》。 (二)强化优秀专业人才培训 1.严格优秀专业人才选聘 畅通技术技能人才发展通道,按照不超过总人数3%和竞争择优原则,采取个 人报名、群众测评、专业鉴定、总经理办公会审定等程序选聘五个层级、五大专 业的优秀技术技能人才。 2.强化优秀专业人才职责 聘任人员任期期间,工作态度积极主动,并能解决专业难题。各单位应适时 对受聘专家提要求,派任务,并为其工作、研究的开展提供必备条件。 (三)提升后备干部培训 凡是公司中层后备干部,均实行主任助理制,主任助理均为公司中层后备干部。 一是后备干部的聘期为2年一届,实行动态管理,在聘用期间出现办法规定 情形之一的,随时予以解聘。 二是中层后备干部的培养 (1)按照分类指导、定向培养、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分类分层确定培养方

教学教研经验交流材料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进一步深入,对教师的专业素养、特别是教师培训方式提出新的严峻的挑战。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使教师立足于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断提出问题、通过教研活动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校按《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以新课程为导向,深化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事业,改进和加强教研工作,立足学校,解决学校在课程实施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建立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生主动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校本教研制度,推动新课程改革。在具体教学教研工作中,我校是这样做的: 一、教研工作 (一)、抓根本,重实效,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教师的发展是校本教研的根。始终把教师的培训学习作为校本教研的基础来抓。教导处依据学校的要求认真拟定培训、学习计划,领导带头,和教师们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学习教育理论,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学习的内容包括现代教育教学方法、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科研知识、新课程理论及各科课程标准等。组织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和观看“江苏省优秀教学资源下乡”的教学光碟等,同时,要求教师做到:1.认真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教研、培训活动,形成自觉教学反思的习惯,外出学习的教师应做好学习笔记,回校后在相应范围内及时二级培训。 2.每次校本教研活动,相关教师要按时参加并积极发言,与同伴互助,共同进步。 3.每学期至少上交一篇研究性论文、经验总结或业务学习心得,为扎实进行校本教研夯实了基础。 (二)、建立健全教研工作制度,保障校本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1)建立教师学习机制。 要搞好校本教研必须引导教师转变观念,教育观念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先决条件,为实现教师观念的转变,引导教师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我校对教师对教师学习提出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的要求。学校通过定期检查评比教师完成情况,为给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开阔视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先后组织教师到南京天妃宫小学、新安小学、附小等兄弟学校取经,把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带回学校。 (2)建立行政听课、评课制度。 课堂教学是校本教研的主战场,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决定着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使课堂实效、高效一直是学校追求的最高目标。学校建立了行政听、评课制度。实行每周一次公开课活动。领导带头深入教学一线听课、评课,指导教学教研工作。要求行管领导每周听课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论中医临床的思维特色与方法优势”

196  环球中医药2017年2月第10卷第2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ebruary 2017,Vol.10,No.2 四学术论坛四 作者单位:510282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作者简介:梁东辉(1962-),女,本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三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病三E?mail:927963885@https://www.360docs.net/doc/4e17551862.html,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论中医临床的思维特色与方法优势 梁东辉 【摘要】 中医从整体二宏观二动态二功能联系上认知生命和诊治疾病,形成独特的临床思维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整体恒动思维二辨证论治思维二中和思维三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是对中医临床思维的高度概括三只有坚守中医思维,将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才能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提升中医临床疗效和学术水平三 【关键词】 中医临床思维; 整体恒动思维; 辨证论治思维; 中和思维 【中图分类号】 R22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7.02.017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出自‘伤寒论“第16 条: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二若下二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三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三”仲景在该条文中提出 坏病”(变证)的治疗原则,但该治则的临床指导意义已远不限于此,历代医家视其为中医临床诊疗之总则三从认识论角度看, 观其脉证”的 观”,不光是看的意思,还有深入细致地观察之意,通过深入细致地观察辨识,了解患者现有的脉象和证候表现三 知犯何逆”才能知道误汗二误吐二误下这些症结之所在,然后 随证治之”三可见,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是仲景对临床辨证论治过程的精炼描述,是对中医临床思维的高度概括三 临床思维,是指医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运用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认识和处理疾病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活动三中医临床思维的认识基础是中医的整体观和恒动观,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三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运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结合天文二历法二地理二气象二生物二人文二社会等学科知识,从整体二宏观二动态二功能联系上认知生命,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临床思维模式,包括整体恒动思维二辨证论治思维二司外揣内思维二形象思维二中和思维等,均独具特色三临床思维是决定临床疗效的关键,具有中医思维者方为中医,只有坚守中医思维,将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才能有效地提升中医临床疗效和学术水平,真正振兴中医事业三下面就中医临床思维中最具代表性的整体恒动思维二辨证论治思维二中和思维的特色优势及其临床应用进行阐释三 1 整体恒动思维 整体恒动观是中医学的基本世界观,中医在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二病理变化二诊治疾病和养生保健时,既重视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又重视人与自然二人与社会的相互联系,讲究天人相应二五脏一体二形神合一三同时认为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人体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活动处于连续不断的运动中,疾病的病理状态也是在不停的发展变化的三这种全面的二动态地认识和处理疾病的思维方法,称为 整体恒动思维”[1]三 1.1 ‘伤寒杂病论“的思维模式是整体恒动思维的典范和表率 从‘伤寒杂病论“中可看出,医圣张仲景在认识疾病时,首先着眼于整体,即重视人体某一部分的病变对其他各部分的影响,从而判断病理变化过程,把握病因,预测疾病的演变三如六经病各经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并能相互转化三六经病的主证言病之常,是六经病发病的客观规律,具有代表性,在主证的前提下出现的兼证二变证和夹杂证言病之变三六经脉证反映了机体正邪的盛衰强弱,疾病的轻重进退,并可据此制定治疗大法,何时该使用汗法,何时该用吐二下,或和法,何者宜温,何者宜清,何者宜补,何时当用针刺法,何时当灸之等,在治疗上执简御繁,有原则可循,这是整体观念指导临床实践的具体体现三仲景不仅强调人体自身的整体性,还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相应相参,天地之阴阳盛衰对人体不同病证的预后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明确指出了六经病的欲解时:如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等,这是根据天人相应二五运六气的理论,推测六经病欲解的有利时间三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自然界环境可以影响人体生理与病理的变化三人体一旦得病,也可以借助外界的气候环境,激发机体自身的阴阳调节,有助于机体抗病祛邪三可见,‘伤寒杂病论“始终贯穿着整体观念,指导着疾病的诊

浅谈商业银行核心人才能力素质提升对策

浅谈商业银行核心人才能力素质提升对策 摘要:营业网点负责人作为国有银行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一环,其素质能力提 升已成为当务之急。笔者从岗位胜任能力模型和现状分析,提出能力提升规划和 相应对策,力求务实提升网点负责人能力素质。 关键词:网点负责人;能力素质;对策 营业网点是国有银行业务发展的“桥头堡”,经营管理的“前沿阵地”,也是青 年员工“成长基地”,随着银行转型发展,作为基础管理层的重要力量与关键执行者——营业网点负责人角色定位亦在不断变化,对其能力素质提出更多、更高的 要求。加强营业网点负责人培训培养,已成为国有银行核心员工队伍建设迫切需 要解决的问题。 一、国有银行网点负责人能力提升重要意义 加强营业网点负责人培训培养,从业务发展角度:缩短网点负责人的培养时间,更好支撑业务发展目标的实现;帮助网点负责人更好处理复杂工作,逐步以 更高战略角度思考业务发展,为未来担任全面负责的工作做好准备。从人才培养 角度:网点负责人是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一环,为国有银行发展建立一支后备储 备管理人才;具备发展意识与能力的网点负责人也将成为带动人才梯队建设的重 要力量。 二、国有银行网点负责人岗位胜任能力模型及现状 根据网点负责人岗位工作任务,测算出网点负责人岗位胜任能力模型,主要 包括:核心能力、通用能力、领导能力、专业能力等四个方面: 核心能力:为国有银行员工必须具备的价值观和工作信念,包括企业忠诚、 文化建设、责任心、职业操守等; 通用能力:为从事各项职能工作都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人际理解能力、沟 通能力、团队合作、学习能力等; 领导能力:为带领团队运用一系列管理方法、措施和手段,实现支行经营目 标的能力,包括经营分析、组织协调、绩效意识、团队管理、人才培养等; 专业能力:为从事具体的业务发展或提供产品和服务时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主要包括转型认知、市场拓展、客户服务、风险管理等。 通过对不同类型支行的网点负责人就胜任力模型进行访谈,了解国有银行网 点负责人现状如下: 1、管理者自身对企业认同感较高,但在团队文化培育方面欠缺方法。网点负责人对国有银行的品牌认同和忠诚度较高,具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这都源自对 国有银行企业文化的认同度。但在企业文化的向下传导上,往往缺少动作和方法。 2、缺乏科学有效的经营策略,未形成网点的业务发展特色。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网点效能的提升需要更加精细、科学的经营思路。而基层管理者一是 进行经营分析的主动性相对较弱,另一方面是缺乏科学的思路进行策略制定。同时,各行未能有效地结合自身客户结构、商业业态等方面的差异,形成特色的业 务发展模式。 3、对绩效考核的理解和执行比较片面,欠缺有效的绩效管理措施。基层管理者对绩效考核的关注更多停留在考核制度的制定,对绩效目标制定、绩效考核的 反馈、绩效提升计划的实施等重视度不够。同时,各行的考核制度中,关键绩效 指标未体现出管理者的关注点,或指标的权重难以真正起到激励、引导的作用。 4、缺少创新服务的思路,品牌在区域内的影响力难扩大。各行对规范服务的

AA人民大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AA人民大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实施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和财政部、教育部《“985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校执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过程中的具体事项。 第三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每年申报一次。学校成立由科研处、人事处、教务处、研究生院、财务处、国际交流处、发展规划处等部门组成的项目管理小组,组织申报和项目管理工作,其中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由科研处牵头负责,人才国际研修项目由人事处牵头负责,教学项目管理工作由教务处牵头负责,各部门相互通报工作情况,协调项目进程中的有关问题。 第二章申报 第四条本计划支持的对象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道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工程化、产业化方面取得同行公认的创新性成果; (三)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拟开展的研究工作有创新性构想,并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本计划支持的研究工作; (四)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并受聘副教授(副研究员)以上岗位; (五)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 (六)在申报当年1月1日,自然科学领域申请者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申请者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第五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规模每年为1000名左右。学校根据教育部确定的名额组织我校申报工作,具体申报程序如下:

(一)科研处发出申报通知; (二)各学院(系)学术委员会推荐候选人; (三)校学术委员会、项目管理小组审核筛选候选人; (四)向教育部上报学校候选人名单。 第三章项目管理 第六条候选人资助申请获得批准后,应按要求填写《AA人民大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任务书》,任务书中应明确本资助项目下的科研课题、教学项目和出国研修计划,并提出经费预算和年度使用计划,经学校审定,作为经费拨付和管理以及项目考核的基本依据。其中: (一)科研处负责对科研项目进行审核,并予以立项。各相关院(系)对每个被资助项目建立专门档案,收录该项目下研究者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活动信息,实行跟踪管理。 (二)人事处负责对国际研修项目进行审核。被资助者应按照《AA人民大学“教师国际培训支持计划”实施办法》规定提出本人的研修计划。 (三)教务处牵头对教学项目进行审核。教学项目应与教学改革相关,其成果原则上应以省(市)级及以上的优秀教学成果奖、精品课程、精品(优秀)教材或国家规划教材为最终表现形式。 第七条在资助期内,每年年底获资助者须填写《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年度进展报告》(附相关材料),汇报项目当年执行情况。《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年度进展报告》经学校审查后,于当年12月31日前上报教育部科技司。 第八条资助期满后,获资助者须填写《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总结报告》(附相关材料),经学校审查后,于下一年度3月31日前上报教育部科技司。 第九条资助期内,被资助者原则上应完成以下任务: (一)参加一次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或在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一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二)在国内本学科公认的最高级别学术刊物上发表一篇学术论文; (三)获得一项校级以上教学奖项; (四)出国研修累计半年及以上。

中医二附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实施方案

中医二附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实施方案全院各科室: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及《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医药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推进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在全国选拔300名中医主任医师(含中西医结合)开展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为保证研修项目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培养目标 以具备较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基础和较丰富临床经验的中医主任医师(含中西医结合)为培养对象,以德业双修、医文融合、理术并重、医药兼通为主线,通过为期3年的经典研修、跟师学习、临床实践和素养提升,培养一批医德高尚、理论功底深厚、医术精湛的中医临床优秀人才。 二、遴选条件 (一)在医疗机构中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具有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正高级职称,且连续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0年以上,年龄不超过50周岁(截止时间为2017年5月31日); (二)具有较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中医药理论基础扎实,善于运用中医临床思维解决本专业临床疑难问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较高; (三)坚持每周临床时间不少于4个工作日,医德医风、人文

素养、服务态度、诊疗水平等得到服务对象和社会舆论认可; (四)热爱中医药事业,身体健康,在学习与实践中有悟性和钻研精神,具有良好的培养潜能; (五)不担任院级及以上行政职务,能够保证研修学习时间,完成研修任务。 三、遴选原则 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录取的原则;适当兼顾中西部地区和紧缺专业人才的原则。 四、遴选程序与方法 (一)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根据本实施方案,填写《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申报表》(附表,以下简称《研修申报表》),表述个人条件、特长和研修志向,提出研修计划;经所在单位初审后,报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审核。 (二)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对申请人的《研修申报表》及研修计划进行审核,确定培养对象候选人名单。 (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命题,确定考试时间、地点及相关要求,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培养对象候选人参加全国中医理论考试。 (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按照遴选原则进行录取,确定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名单并予以公布。 五、研修内容、方式与要求 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以读经典、做临床、

优秀教研组工作经验交流汇报材料

优秀教研组工作经验交流汇报材料 化学教研组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的交流,实际是我对化学教研组常态工作中的四个方面进行总结,不谈成绩,只讲做法,希望得到各位的指教。 一、合作共赢,和谐共进 我们23位成员组成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虽然来自家长、学生、工作、家庭方方面面的压力也很大,但我们工作的环境是温馨的,心灵是自由的。当看到同事获奖,大家祝贺、鼓励与欣赏。当遇到教育中的困惑,大家彼此倾诉,耐心倾听,共求解决方法。当身体不适,一句句问候,让人顿觉心中温暖。这种和谐并不是一团和气,而是“冷暖互知”,是一种真真切切地来自于人文的关怀。当然,我们还在和谐中争先,和谐中共进。一个好的团队需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我们组已逐渐形成了共识,有一套“科学合理,井井有条,卓有成效”的工作方法,有一种“锲而不舍,只争朝夕,干净利落”的敬业习惯,有一叠“卷面整洁,评改规范,训练合理”的学生作业,有一本“格式规范,重点突出,富有创意”的教案,有一方“秩序井然,节奏明快,活泼生动”的课堂环境,有一个“家长信任,学生尊重,同事欢迎”的教育口碑。大家在师德修养、教学常规等各方面互相感染,取长补短,共同奋进。 化学组一个人的事也就是一个组的事;一个组的事也就是每个人的事,化学组的工作不是“一指禅”,而是虎虎生风的一个拳。备课组长、教研组长是组长也不是组长,因为大家都是组长。就拿去年我去讲课这件事来说,虽然看到的是我一个人在前方冲锋陷阵,但身后却有一个强大的团队,有的准备实验,有的制作道具,我的心里很温暖、很踏实……。 合作就能共赢,和谐才能共进。 二、作风踏实,做法实效 化学组一贯有着踏实、务实的工作作风,教学上,每位老师都不花心,始终如一,勤勤恳恳,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勤,更不缺位。我们还有一套实实在在提高教学成绩的绝技,那就是听话、真诚、用心、勤奋。我们组的老师都特别喜欢听真话、听对话,认真按照“教学六认真”做好、做实每个教学环节;我们组的老师都特别真诚,我们都一心为了学生、一心为了学校、一心提高成绩、非常真诚,没有虚假,总是把工作当成鸡肋,认真咀嚼、细细品味;我们组的老师都特别用心,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挖掘化学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喜欢化学;我们组的老师都特别勤奋,同一节课不止一次备课,辅导学生不厌其烦,作业批改及时有效,作业评语中肯还有鼓励。遍看高一到高三,化学组有多少这样的老师,还用赘述?! 推开化学办公室的门,总有化学老师研讨的声音,推开某地化学教学这扇门,总有我校的赞美之声。 三、课改不机械,创新无极限 课程改革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却与课改离心离德,老师太固执?还是课改不招人喜欢?我认为化学组课改不机械,俘人之身应先服人之心,我们的课改是从课堂外围悄无声息地进行的,我们的课改是从一次次教研活动和备课活动潜移默化地进行的。我们成功地进行了校本课程《魔法化学》的开发和实施,我们成功

中医临床人才继续教育规范化研究

中医临床人才继续教育规范化研究 发表时间:2009-01-14T14:47:30.170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供稿作者:蒋丽娜 [导读] 本文在借鉴发达国家继续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规范中医临床人才继续教育的措施:完善继续教育立法、有效整合继续教育资源、规范培养方案、构建并完善继续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摘要:中医临床人才继续教育的基本途径有师承教育、成人学历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各类培训班及进修教育等,这些形式的继续教育对提高我国中医临床人才整体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的继续教育体系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在借鉴发达国家继续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规范中医临床人才继续教育的措施:完善继续教育立法、有效整合继续教育资源、规范培养方案、构建并完善继续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关键词:中医临床人才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模式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医疗保健需求日益增加,加之医学模式的变化,对我国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名优秀临床中医人才的培养仅仅通过高等院校基础性教育和毕业后教育是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医疗工作需求的,娴熟的临床诊疗技能、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培养能力、完善的知识结构、成熟的心智及高尚的医德往往是终身教育的结果,继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在提高临床人才整体素质、增强临床人才竞争力方面较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承担的更重要的责任。 1 我国中医临床人才继续教育的基本途径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中医临床人才参加继续教育的方式调查显示,我国中医临床人才继续教育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师承教育师承教育一直是我国中医临床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赋予师承模式以新的内涵,产生了现代高层次师承教育模式,如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等。 1.2 成人学历教育成人教育是以提高学历为目的的继续教育模式,主要由各高等中医院校开设,培养对象为在职从业人员,办学层次有专科和本科两种,根据办学形式及层次的不同,又分为硕士(博士)教育、函授教育、夜大教育和全脱产教育。 1.3 远程教育中医远程教育是伴随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出现的一种新型交互式教育手段,通过中医药相关资源信息化及教学方式的网络化,为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中医药人才提供中医药继续教育服务。 1.4 各类培训班培训班是为提高中医临床人才在职从业人员知识水平和临床诊疗技能而开展的各种教育项目。一般由中医医院、中医高等院校或中医学术团体举办,目前常见的培训班有高级人才培训班、青年骨干培训班、专科培训班、基本理论培训班、基本技能培训班等。 1.5 进修教育进修教育是我国传统的教育形式之一,在中医继续教育中被广泛运用。主要通过参加各种研讨班、专题讲习班进行知识的补充,或直接进入上级医院或科研机构,在上级医师带教下,参与临床实践,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以提高业务工作能力。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中医临床人才继续教育获得迅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办学的体系,出现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为我国高层次临床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目前的继续教育体系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缺乏科学的人才培养标准,培养效果评价制度和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教学内容和实施形式还不能满足广大中医临床人员的学习要求;继续教育发展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等。进一步规范我国中医临床人才继续教育体系是稳定临床医师队伍、发展临床医学的根本性战略措施。 2 发达国家发展继续教育经验总结 发达国家尤其是美、英、德、法等国在继续教育体系创建与发展中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习其继续教育发展思路对于完善我国中医临床人才继续教育有着重大的参考价值。 2.1 建立和健全继续教育立法,为继续教育提供法律保障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继续教育立法在加强继续教育稳定性和连续性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运用一系列的法律明确了从业人员实行继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并保证了对继续教育人力和财力的投入,使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培养目标等适应社会的需求,同时为促进继续教育的健康发展还建立了配套的的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保障机制。 2.2 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继续教育承担着庞大的教育任务,仅靠政府的力量是难以承担的,在德国,企业、继续教育学院和私人培训机构在继续教育中担当着重要角色,美国的继续教育则广泛调动高等院校、企业、行业协会、社会团体及个人的力量,充分发挥、利用各种社会教育资源,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服务。 2.3 紧扣社会发展需求,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发达国家继续教育机构都是根据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和市场的发展状况来确定专业设置及培养内容,按照确定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确定培养目标——选择培养内容、方法、手段——实施培训——培训效果考核这一路径对受教育者提供继续教育,整个教学过程采取理论讲授和现场实习相结合的形式,其中实践时间占一半以上的比重,着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2.4 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提高教育质量充分利用因特网,运用E-mail、联机交谈、Web教材、电子公告板、联机图书馆等途径进行继续教育,使受教育者参与教育活动的时间安排、内容选择及与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等更加方便灵活。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采用,为继续教育的个性化,即课程、进度及学习方式的自主选择提供了便利。 3 我国中医临床人才继续教育模式的完善与优化 3.1 规范中医临床人才继续教育立法我国中医继续教育已经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2002年颁布了《中医药继续教育规定》,2006年进行了修订并提出《中医药继续教育登记办法》,对中医要继续教育的组织实施、内容和形式、效果的考核、经费筹集及学习情况登记等方面做出了规定,但是相关政策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首先国家要加大对中医继续教育的扶持力度,对管理部门、办学机构、行业协会以及受教育者在继续教育活动中的权利、义务、时间、内容、经费、保障措施等作出明确规定。同时要在全社会倡导建立相关配套制度,建议用人单位建立继续教育个人档案、完善考核晋升制度,将人才的培养、考核与使用有效结合起来,把参加继续教育的成绩与效果作为职务聘任、职称晋升、绩效考核和评优表彰的重要参考条件之一,有效调动临床中医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3.2有效整合社会继续教育资源以改善继续教育条件继续教育资源的整合应该以国家的继续教育方针政策为指导,在有效利用现存继续教育机构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开发各种潜在的和可能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其他非物质教育资源,需广泛调动高等院校、中医行业协会、学术团体甚至是个人的力量来积极参与继续教育机构的建立,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同时也要注意严格审查继续教育机构的资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