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第五章

合集下载

《建筑识图与构造》课件——5-2识读建筑平面图

《建筑识图与构造》课件——5-2识读建筑平面图
窗 墙
房间

建筑平面图主要内容
(1)图名和比例 (2)墙与柱 (3)门窗及编号
(4)房间名称
(5)楼地面标高 (6)楼梯
(7)阳台、雨棚、台阶、坡道、散水、明沟、雨水管等
(8)建筑风道和烟道 (9)剖切符号
(10)详图索引符号 (11)尺寸标注 (12)指北针
图名
比例
柱 墙
同学们,结合之前学习 的投影知识,我们已经能够 了解到刚才事故视频中提到 的承重墙/柱主要体现在建筑 平面图中,那么建筑中承重 墙到底有多重要?
支撑着上部楼层重量/承重墙 是其他墙面的基石。
窗 门
房间名称
窗 房间名称 门
柱 墙
同学们,结合上节课的 内容,识别雷神山医院病房 区平面图(局部)中都包含 了哪些内容?
门、窗的位置/墙体的位置。
回答的非常正确,雷神 山医院病房区平面图(局部) 中包含了房间的平面布局、 房间的名称、门窗的位置、 墙体的位置,其实通过门窗 的编号我们还能得出门窗的 宽度和高度。
剖切符号
剖切符号
如果要看剖面图其他楼层的位置,需要 对应首层平面图剖切符号所在位置对应 其他平面图相应位置(参考轴号位置)。
索引符号
索引符号
索引符号
同学们,我们来讨论一下“索引 符号由直径为多少的圆和水平直 径组成”呢。
索引符号
直径为10mm的圆组成。
索引符号
尺寸标注 尺寸标注
第一道尺寸位于最下或者最左侧, 表示外部轮廓的总尺寸,即指从 一端外墙到另一端外墙边的总长 和总宽尺寸。
其余各层平面图的尺寸,除标出轴线间的尺寸和总尺 寸外,其余与底层平面相同的细部尺寸均可省略。
指北针
建筑平面图主要内容

室内设计制图与识图第第二版教学课件第五章建筑施工图

室内设计制图与识图第第二版教学课件第五章建筑施工图

第三节 建筑平面图
(一)比例与图例 建筑平面图的比例应根据建筑物的大小和复杂程度选定,常用比例为1 ∶ 200、 1 ∶ 100、1 ∶ 50,其中1 ∶ 100 比例使用居多。 (二)定位轴线 定位轴线确定了建筑物各承重的定位和布局,也是其他建筑构配件的尺寸基准线。 定位轴线的画法和编号如图5-3 所示。建筑平面图中的定位轴线编号确定了,其他图样 的轴线编号应与之一致。
第四节 建筑立面图
(一)比例与图例 和建筑平面图一样,建筑立面图使用比例通常为1 ∶ 50、1 ∶ 100、1 ∶ 200,其 中1 ∶ 100 比例使用居多。立面图的建筑构造与配件使用图例绘制,见表5-4。外墙面 的装饰材料、做法、色彩等用文字或列表说明。
第四节 建筑立面图
(二)定位轴线 建筑立面图一般只画出两端的定位轴线和编号,以便与平面图对照。 (三)图线 建筑立面的最外轮廓线用粗实线画出,使建筑物的轮廓突出、层次分明。室外地坪 线用加粗线(1.4b )画出;门窗洞、阳台、台阶、花池等建筑构配件的轮廓线用中实 线画出。
第一节 建筑施工图概述
(二)建筑基本组成 虽然建筑的使用要求、 空间组合、外形处理、结 构形式和规模大小等各有 不同,但它们的组成是大 同小异的。建筑的基本组 成如图5-1 所示,其作用见 表5-2。
第一节 建筑施工图概述
第一节 建筑施工图概述
(一)施工图的形成 1. 初步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阶段主要是根据建筑项目的设计任务,明确要求,收集资料,调查研究, 并对建筑的主要问题。 方案设计图确定后,需要进一步解决结构造型及布置、各工种之间的配合等技术问 题,从而对方案作进一步修改,按一定的比例绘制初步设计图。初步设计图包括总平面 图、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此外,通常还加绘彩色透视图,表达建筑外部形 态和颜色搭配。必要时,还要制作缩小比例的模型。

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 第5章《墙体》

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 第5章《墙体》

提示
高厚比:
H0 [ ] h
式中:H0——墙的计算高度; h——墙厚; [β]——墙容许高厚比。
第五章 墙体
5.1 墙体的类型和设计要求
6
5.1.2 墙体的设计要求
2.具有必要的热工要求 1)墙体保温 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寒冷,要求外墙具有良好的保温能力,以减少室内热量损失。 对有保温要求的墙体,需提高 其构件的热阻,通常采取以下措施: ① 增加墙体厚度; ② 选用孔隙率高的轻质材料; ③ 采用多种材料的组合墙。 2)墙体隔热 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炎热,除在设计中考虑建筑物朝向、通风外,外墙应具有一 定的隔热性能,常用的隔热措施有: ① 选用热阻大、重量大的材料作外墙; ② 选用光滑、平整、浅色的材料,以增加对太阳的反射能力; ③ 在墙内设置通风间层; ④ 在窗口外侧设置遮阳设施,以遮挡太阳光直射室内。
第五章 墙体
5.2 墙体构造
1
5.2.1 墙体砌筑材料
墙体是用砂浆将块材按一定技术要求砌筑而成 的砌体,其材料是块材和砂浆。
1.块材 目前砌筑墙体常用的块材主要包括砖和砌块。 1)砖 砖是传统的砌墙材料,常用的有普通实心砖 (标准砖)和多孔砖。 (1)普通实心砖 普通实心砖中最常见的是黏土砖(参见图5-2), 另外还有炉渣砖和烧结粉煤灰砖等。 普通实心砖的规格为 。砌筑砖墙时通常取10 mm宽的灰缝,在加入灰缝后,砖的长、宽、厚之比 为4∶2∶1,一个砖长等于两个砖宽加灰缝或等于四 个砖厚加三个灰缝。
图5-7 文化石勒脚
第五章 墙体
5.2 墙体构造
5.2.2 墙体的细部构造
3.散水、排水沟 1)散水 散水是靠近勒脚下部的水平排水坡,如 图5-8所示。散水宽度一般为600~1 000 mm, 并比屋檐挑出宽度大150~200 mm,坡度为 3%~5%。 散水做法通常是在基层土壤上现浇混凝 土或用砖、石铺砌,水泥砂浆抹面。 散水与外墙交接处应设分格缝,分格缝 用弹性材料嵌缝,防止外墙下沉时将散水拉 裂,如图5-9所示。散水整体面层在转角处以 及纵向距离每隔6~12 m做一道分格缝。

《建筑识图与构造》教学课件 第5章 墙体

《建筑识图与构造》教学课件 第5章 墙体
① 墙内构造柱的间距 不宜大于层高的2倍;下 部1/3楼层的构造柱间距 可适当减小。
② 外纵墙开间大于 3.9 m时, 应另设加强 措施;内纵墙的构造柱 间距不宜大于4.2 m。
04
5.4 隔墙
砌砖隔墙-普通砖隔墙
普通砖隔墙一般采用半砖隔 墙,用普通砖或多孔砖顺砌而 成,其标志尺寸为120 mm。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隔断
隔断也是划分建筑内部空间的构件之一,主要解决半封闭的分隔问题。
隔断根据高度不同,可分为通视隔断和不通视隔断。 通视隔断的高度不超过普通人的视平线,其特点是通视性强、 封闭性差;不通视隔断的高度超过普通人的视平线,其特点是 通透性差、封闭性好。
05
5.5 墙体保温构造
墙体保温材料及要求
1
2
3
构造柱可不单独设基础,但应伸入 室外地坪下500 mm,或与埋深小 于500 mm的基础圈梁相连。
墙体细部构造-构造柱位置距离
位置
构造柱一般应设在建 筑物易于发生变形的部 位,如外墙转角、内外 墙交接处、较大洞口两 侧(内墙大于2.1 m)、 较长墙段的中部,以及 楼梯、电梯四角等。
构造柱 间距设置要求
满足隔声要求
1
2
4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满足热工要求
3
包括体温和隔热 满足防火要求
满足经济和适应建筑 工业化发展要求 6
5
满足防潮、防水、隔汽要求
墙体的承重方式
(a)横墙承重
(b)纵墙承重
(c)纵横墙混合承重 (d)半框架承重
02
5.2 墙体基本构造
墙体砌筑材料
块材包括砖和砌块
块材
砌块
砂浆
砂浆包括 水泥砂浆 石灰砂浆 混合砂浆

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五章墙体构造

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五章墙体构造

《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五章墙体构造
三、墙体的结构布置方案

横墙承重方案:凡以横墙承重的称横墙承重方案或横向结构系统。
1. 主要特点是横墙间距密,加上纵墙的拉结,使建筑物的整体性好、横向刚度大,对抵抗
地震力等水平荷载有利。但横墙承重方案的开间尺寸不够灵活。 2. 适用于房间开间尺寸不大的宿舍、住宅及病房楼等小开间建筑

纵墙承重方案:凡以纵墙承重的称为纵墙承重方案或纵向结构系统。
纵墙承重可使房间开间的划分灵活,可以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但这类房屋的横向刚度 较差,应加强楼、屋盖与纵墙的连接,这种体系不宜用于多层建筑物。 2. 多适用于需要较大房间的办公楼、商店、教学楼等公共建筑
1.

纵横墙承重方案:凡由纵向墙和横向墙共同承受楼板、屋顶荷载的结构布臵 称纵墙(混合)承重方案。
于60mm,砂浆饱满、厚薄均匀
(a)全顺式 (b)丁顺相间式 (c)一顺一丁式 (d)两平一侧式
粘土砖的使用趋势 缺点:占用耕地、破坏环境、模数不符、自重大热工性能 差、施工效率低。不适应工业化生产。06年起安徽全省禁 止使用粘土砖作为墙体材料
《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五章墙体构造
2.多孔砖墙与空心砖墙: 多孔砖:孔洞率不低于15%、孔径小数 量多烧结粘土砖;竖孔用于承重。 (以煤矸石、页岩、粉煤灰或黏土为 主要原料,经焙烧而成、孔洞率不大 于35%,孔的尺寸小而数量多,主要用 于承重部位的砖。)
(a)抹水泥砂浆或水刷石;(b)加厚墙身并抹灰;(c)镶砌石材;(d)用石材砌筑
《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五章墙体构造
(a)抹面;(b)贴面;(c) 石材砌筑
《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五章墙体构造
(2).散水:散水一般设臵在建筑物的四周和勒脚的 外侧;

最新课件-建筑识图与构造墙体构造 精品

最新课件-建筑识图与构造墙体构造 精品
8 2018/12/24
三.墙体的要求
根据墙体所处位置和功能的不同,设计墙体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2.具有必要的保温、隔热等方面的性能 3.应满足防火要求 4.应满足隔声要求 5. 要适应建筑工业化的要求 6. 减轻自重,降低造价,不断采用新材料和构造方法 除此之外,墙体还应防潮、防水、防腐蚀、防射线等特殊要求。

按方向的不同可分为纵墙和横墙。
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的墙称横墙;沿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的墙称
纵墙。
4
2018/12/24
(二)按受力情况分 墙体按受力情况的不同,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 承受其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的墙体,称为承重墙; 不承受上部传来荷载的墙体,称为非承重墙。 非承重墙又分为隔墙、填充墙和幕墙。 1 隔墙是用来分隔建筑的内部空间的墙体,其自重由属于建筑物结构
9
2018/12/24
四.墙体的结构布置方案
1.横墙承重 2.纵墙承重 3.混合承重 4.半框架承重
10
2018/12/24
• 横墙承重:建筑物的横向刚度较强、整体性好,空间划分 不灵活,适合小开间,多用于横墙较多的建筑中,如住宅、 宿舍、办公楼等; • 纵墙承重:开间布置灵活,但横向刚度弱,而且承重纵墙 上开设门窗洞口有时受到限制,多用于使用上要求有较大 空间的建筑,如办公楼、商店、教学楼、阅览室等。 • 混合承重:纵横墙承重,平面布置灵活,空间刚度好,楼 板类型多,施工麻烦,多用于中间有走廊或一侧有走廊的 办公楼、以及开间、进深变化较多的建筑,如幼儿园、医 院等。 • 半框架承重:房屋内部采用柱、梁组成的框架承重,四周 采用墙承重,由墙和柱共同承受水平承重构件传来的荷载, 优点是室内空间大,划分灵活,空间刚度好,但耗费钢材、 水泥较多,适用室内需要大空间的建筑,如大型商店、餐 厅等。

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论-建筑识图与构造课件

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论-建筑识图与构造课件

2、楼梯


(1)楼梯的形式与位置
楼梯的形式主要有直行跑梯、平行双跑梯、三跑梯等形式。直行跑梯方 向单一,不转向,构造简单,常会给人以严肃向上的感觉。除常用于层高较 小的建筑外,大型公共建筑为解决人流疏散和加强大厅的 气氛也常用这种形 式,如北京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大楼梯。平行双跑梯是民用建筑中最为常见的 一种形式, 往往布置在单独的楼梯间中,占用面积小,使用方便。三跑梯体 态灵活、造型美观,但楼井较大,常常布置在公共建筑门厅和过厅中,可取 得较好的效果。民用建筑楼梯的位置按其使用性质可分为主楼梯、次要楼梯、 消防楼梯等。
(三)建筑构件的尺寸
1、标志尺寸 是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 轴面、定位面 或定位轴线、定位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如开 间、柱距、进深、跨 度、层高等)以及建筑构配件、建筑组 合件、建筑制品、有关设 备界限之间的尺寸。 2、构造尺寸 是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等的设 计尺寸,一般 情况下,标志尺寸减去缝隙或加上支承长度为 构造尺寸。 3、实际尺寸 是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等生产 后的实际尺 寸,实际尺寸与构造尺寸之间的差数应符合建筑公差的规定。 4、技术尺寸 是建筑功能、工艺技术和结构条件在经济上处于最优状态下 所允许采用的最小尺寸数值 (通常是指建筑构配件的截面或厚度)。 5、标志尺寸、构造尺寸和实际尺寸的关系(举例说明)
―、单层厂房的结构组成
结构组成
承重结构
围护结构
二、单层厂房的结构类型
按其承重结构 的材料分类 •砖石混合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 构 •钢结构厂房
•装配式结构 •现浇式钢筋 混凝土结构
单层厂房结 构类型 按其主 按其施 要承重 工方法 结构的 分类 类型分 类
•排架结构 •刚架结构 •空间结构

建筑工程技术《第5章 民用建筑概述》

建筑工程技术《第5章 民用建筑概述》

第五章民用建筑概述5.1 民用建筑构造的构造组成民用建筑通常是由基础、墙体(或柱)、楼板层(或楼地层)、楼梯、门窗、屋顶等六个主要部分所组成。

房屋除了上述几个主要组成部分之外,对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还有一些附属的构件和配件,如阳台、雨篷、台阶、散水、勒脚、通风道等。

这些构配件也可以称为建筑的次要组成部分。

1 基础基础是建筑物向地基传递荷载的下部结构。

作用:承受建筑物的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地基。

设计要求:1.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2.能抵御地下各种不良因素的侵蚀。

2 墙体(或柱)墙体(或柱)是建筑物的竖向承重和围护构件作用:1.承重:承受建筑物由屋顶或楼板层等水平构件传来的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基础;2.围护:外墙起着抵御自然界各种因素对室内的侵袭的作用;3.分隔:内墙起着分隔房间、创造室内舒适环境的作用。

设计要求:根据墙体功能的不同,分别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保温、隔热、隔声、防水、防火等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耐久性和经济性。

3 楼板层和地坪(楼地层)楼板层和地坪(楼地层)是楼房建筑中水平方向的承重构件和分隔构件。

作用:1.承重:承受楼板层本身自重及外加荷载(家具、设备、人体的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墙(或柱);2.分隔楼层:按房间层高将整栋建筑物沿水平方向分为若干层;3.对墙身起着水平支撑的作用。

设计要求:1.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隔声能力;2.具有防潮、防水、防火能力。

地坪是建筑底层房间与下部土层相接触的部分,它承担着底层房间的地面荷载。

由于地坪下面往往是夯实的土壤,所以强度要求比楼板低。

不同地坪,要求具有耐磨、防潮、防水和保温等不同的性能。

楼梯楼梯是楼房建筑的垂直交通设施。

作用:1.供人们上下楼层的垂直交通联系和紧急疏散;2.起着重要的装饰作用。

设计要求:1.具有足够的通行能力;2.具有足够的强度;3.防火、防水和防滑。

5 屋顶:建筑物顶部的外围护和承重构件屋顶是建筑物顶部的外围护和承重构件作用:1.围护:抵御自然界不利因素的侵袭:风、雨、雪、太阳热辐射等对顶层房间的影响;2.承重:承受建筑物顶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垂直方向的墙(或柱)等承重构件。

房屋建筑构造与识图课件第5章 工程形体的表达方法

房屋建筑构造与识图课件第5章 工程形体的表达方法

5.5 第三角视图
第一角基本投影面展开方向,以观察 者而言,为由近而远之方向翻转展开。 左视图放右边,右视图放左边,俯视图 (上视图)放下面,依此类推;前后判 断:远离主视是前方。
5.5 第三角视图
第三角基本投影面展开方向,以观察 者而言,为由远而近之方向翻转展开。 左视图放左边,右视图放右边,俯视 图(上视图)放上面,依此类推;前后判 断:远离主视是后方。
5.3 断面图
➢1. 断面图标注
断面图中剖切符号用剖切位置线表示,剖切位置 线用粗实线绘制,长度约6 mm~10mm,剖切符号 编号与剖面图相同。
5.3 断面图
断面图与剖面图的区别为:
(1)在画法上,断面图只画出物体被剖开后截 面的投影,而剖面图除了要画出截面的投影, 还要画出剖切面后物体可见部分的投影。
5.2 剖面图
5.2.1 剖面图的形成 假想用剖切面(平面或曲面)剖开物体,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 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投影称为剖面图。
5.2 剖面图
如右图(a)所示是杯形基础,基础内孔投影出现 了虚线,使形体表达不很清楚。
假想用一个与基础前后对称面重合的平面P将 基础剖开如图(b)(c)所示,移去观察者与平面之 间的部分,而将其余部分向V面投射,如图(d) 所示,得到的投影图称为剖面图,剖开基础的 平面P称为剖切面。
第五章 工程形体的表达方法
第五章 工程形体的表达方法
建筑物的形体复杂,结构多种多样的,要想完整、清晰地表达工程形体的内外 结构形状,有时仅用三个视图不能满足要求。《建筑制图统一标准》和《房屋 建筑制图统一标准》等国家相关标准规定了多种表达方法。
5.1 视图的组成
5.1.1 基本视图
六个基本视图

电子课件-《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三版)》-A09-1647 第五章 地基与基础

电子课件-《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三版)》-A09-1647 第五章 地基与基础

第二节 基础分类与构造
第五章 地基与基础
一、按材料及受力特点分类
1. 刚性基础
(1) 砖基础 (2) 三合土基础 (3) 石基础 (4) 混凝土基础
2. 钢筋混凝土基础
第五章 地基与基础
二、按基础的构造形式分类
1. 条形基础
条形基础呈连续的带状,故也称带形基础。条形基础一般用于墙下,也可用于 柱下,如图所示。
第五章 地基;掌握房屋基本构件的组成、作用 及设计要求;了解影响建筑构造的各种因素,熟悉建筑构造设计原则。
第一节 地基与基础基本概念
第五章 地基与基础
基础的作用是把房屋的自重以及房屋内所承载的人和各种设备、屋顶积雪、墙 和屋顶所受到的风的作用等所有的荷载传给它下面的土层。基础下面承受荷载的那 部分土层叫作地基,如图所示。
4. 桩基础
当建筑物荷载较大,地基的软弱土层厚度在 5m 以上,基础不能埋在软弱土 层内,或对软弱土层进行人工处理困难或不经济时,常采用桩基础,如图所示。
桩基础
第三节 地下室
第五章 地基与基础
一、地下室的分类
(1) 按使用性质分可以分为普通地下室和人防地下室。 (2) 按埋入地下深度可以分为全地下室 ( 地下室地面低于室外地坪面的高度超 过该房间净高的 1 / 2) 和半地下室 ( 地下室地面低于室外地坪面高度超过该房间净 高的 1 / 3 ,且不超过 1 / 2 者) 。
地基与基础
第五章 地基与基础
砖基础
石基础
第五章 地基与基础
毛石混凝土基础
第五章 地基与基础
2. 独立基础
独立基础呈柱墩形,也叫单独基础,当房屋为框架承重结构或内框架承重结构 时,承重柱下扩大形成独立基础,常用的断面形式有阶梯形、锥形、杯形等。

建筑识图与构造电子课件

建筑识图与构造电子课件
建筑识图与构造高职高专 ppt 课件
书名:建筑识图与构造 ISBN:978-7-111-25784-4 作者:魏松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书配有电子课件
建筑识图与构造高职高专 ppt 课件
建筑识图与构造
课程介绍
第一章建筑概述 第二章楼板层与地面 第三章基础 第四章墙体 第五章建筑制图与识图基本知识 第六章楼梯 第七章屋顶
2.1.10 其他符号
指北针 引出线
共同引出线
连接符号
2.1.11建筑绘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1.制图前的准备工作 2.画底稿的方法和步骤 3.铅笔加深的方法和步骤 2.2 投影的基本概念和投影分类 2.2.1投影的基本概念
投影法与投影三要素
2.2.2投影分类 投影可以分为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两大类:
尺寸的组成
尺寸界线图
轮廓线作尺寸界线
箭头尺寸起止符号
尺寸数字的读数方向
尺寸数宇的注写位置
2.尺寸的排列与布置
尺寸不宜与图线相交
尺寸的排列
尺寸数字处图线应断开
3.半径、直径的尺寸标注
半径的标注方法 圆直径的标注方法 小圆直径的标注方法
角度的标注方法 弧长的标注方法
弦长的标注方法
4.薄板厚度、正方形、坡度、非圆曲线等尺寸标注
断面图的产生 剖面图的产生
2.4.4剖面图和断面图的区别 根据剖面图与断面图的概念,剖面图是将剩下的形体进行投射,包 含后部未被剖切到的部分。而断面图是将相交平面进行投射,不包 含其它部分,而后面未被剖切到的部分投影也可能投影出轮廓。则 剖面图包含断面图。
剖面图与断面图的区别
2.4.2剖面图与断面图的规定 1.剖面图的组成和规定 2.断面图的组成与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基础的埋置深度及影响因素





一、基础的埋置深度 为确保建筑物的坚固安全,基础要埋人土层中一定的深度。 一般把自室外设计地面标高至基础底部的垂直高度称为基础 的埋置深度,简称埋深,如图5-3所示。 根据基础埋置深度的不同,常分为深基础和浅基础。其实 深基础与浅基础并无明显的界限,通常把埋置深度大于5m的 称为深基础,埋置深度小于5m的称为浅基础。一般来说,基 础的埋置深度愈浅,土方开挖量就愈小,基础材料用量也愈 少,工程造价就愈低,但当基础的埋置深度过小时,基础底 面的土层受到压力后会把基础周围的土挤走,使基础产生滑 移而失去稳定性;同时基础埋得过浅,还容易受外界各种不良 因素的影响。所以,基础的埋置深度最浅不能小于500 mm。 二、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 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地基与上部分的强度,所以基 础底面需要宽出上部结构(底面宽为B),基础底面积用A表示, 如图5-2所示。当R>= N/A成立时,说明建筑物传给基础底面 的平均压力不超过地基承载力,地基就能够保证建筑物的稳 定和安全。

地基对保证建筑物的坚固耐久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 础传给地基的荷载如果超过地基的承载能力,地基就会出现 较大的沉降变形和失稳,甚至会出现土层的滑移,直接影响 到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在建筑设计中,当建筑物总荷 载确定时,可通过增加基础底面积或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来保 证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地基与基础概述







(二)对基础的要求 (1)基础要有足够的强度,能够起到传递荷载的作用。 (2)基础的材料应具有耐久性,以保证建筑的持久使用。因为 基础处于建筑物最下部并且埋在地下,对其维修或加固是很 困难的。 (3)在选材上尽量就地取材,以降低造价。 (三)地基、基础与荷载的关系 地基承受着由基础传来的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地基在建筑 物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和应变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 达到一定深度后就可以忽略不计。直接承受荷载的土层称为 持力层,持力层以下的土层称为下卧层,如图5-1所示。 如建筑物的全部荷载用N表示。地基在保持稳定的条件下, 每平方米所能承受的最大垂直压力称为地基的承载力,用R 表示。
第五章基础与地下室

第一节地基与基础概述 第二节基础的埋置深度及影响因素 第三节基础的分类 第四节地下室的构造
第一节地基与基础概述




一、地基的分类 在建筑中,将建筑上部结构所承受的各种荷载传到地基上 的结构构件称为基础。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称为地基。地 基可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大类。 (一)天然地基 如果天然土层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不需要经过人工改良和 加固,就可直接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满足变形要求,称 之为天然地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黍占性土等, 一般均可作为天然地基。 (二)人工地基 当土层的承载能力较低或虽然土层较好,但因上部荷载较 大,土层不能满足承受建筑物荷载的要求时,必须对土层进 行地基处理,以提高其承载能力,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 质,这种经过人工方法进行处理的地基称为“人工地基”。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地基与基础概述





二、人工地基处理的方法 人工地基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换填垫层法、预压法、强夯法、 强夯置换法、深层挤密法、化学加固法等。 (1)换填垫层法:挖去地表浅层软弱土层或不均匀土层,回填 坚硬、较粗粒径的材料,并夯压密实,形成垫层的地基处理 方法。 (2)预压法:对地基进行堆载或真空预压,使地基土固结的地 基处理方法。 (3)强夯法:反复将夯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冲 击和振动能量,将地基土夯实的地基处理方法。 (4)强夯置换法:将重锤提高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形成夯坑, 并不断夯击坑内回填的砂石、钢渣等硬粒料,使其形成密实 的墩体的地基处理方法。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基础的埋置深度及影响因素




(1)建筑物自身的特性。如建筑物设有地下室、地下管道或设备 基础时,常须将基础局部或整体加深。为了保护基础不露出地 面,构造要求基础顶面离室外设计地面不得小于100 mm。 (2)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荷载有恒载和活载之分。 其中恒载引起的沉降量最大,因此当恒载较大时,基础埋深应 大一些。荷载按作用方向又有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当基础要 承受较大水平荷载时,为了保证结构的稳定性,也常将埋深加 大。 (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同的建筑场地,其土质情况也 不相同,就是同一地点,当深度不同时土质也会有变化。一般 情况下,基础应设置在坚实的土层上,而不要设置在淤泥等软 弱土层上。当表面软弱土层较厚时,可采用深基础或人工地基。 一般基础宜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以减少特殊的防水、排水 措施,以及受化学污染的水对基础的侵蚀,有利于施工。当必 须埋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宜将基础埋置在最低地下水位以下不 小于200 mm处,如图5-4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地基与基础概述





(5)深层挤密法:主要是靠桩管打入或振入地基后对软弱土产生 横向挤密作用,从而使土的压缩性减小,抗剪强度提高。通 常有灰土挤密桩法、土挤密桩法、砂石桩法、振冲法、石灰 桩法、夯实水泥土桩法等。 (6)化学加固法:将化学溶液或胶粘剂灌入土中,使土胶结以 提高地基强度、减少沉降量或防渗的地基处理方法。其方法 有高压喷射注浆法、深层搅拌法、水泥土搅拌法等。 三、地基与基础的关系 地基与基础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一)对地基的要求 (1)地基应具有一定的承载力和较小的压缩性。 (2)地基的承载力应分布均匀。在一定的承载条件下,地基应 有一定的深度范围。 (3)要尽量采用天然地基,以降低成本。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基础的埋置深度及影响因素


(4)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对于冻结深度浅于500 mm的南方 地区或地基土为非冻胀土时,可不考虑土的冻结深度对基础埋 深的影响。对于季节冰冻地区,如地基为冻胀土时,应使基础 底面低于当地冻结深度。在寒冷地区,土层会因气温变化而产 生冻融现象。土层冰冻的深度称为冰冻线,当基础埋置深度在 土层冰冻线以上时,如果基础底面以下的土层冻胀,会对基础 产生向上的顶力,严重的会使基础上抬起拱;如果基础底面以下 的土层解冻,顶力消失,使基础下沉。这样的过程会使建筑产 生裂缝和破坏,因此,在寒冷地区基础埋深应在冰冻线以下200 mm处,如图5-5所示。采暖建筑的内墙基础埋深可以根据建筑 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5)相临建筑物的基础埋深。当存在相邻建筑物时,一般新建建 筑物基础的埋深不应大于原有建筑基础,以保证原有建筑的安 全;当新建建筑物基础的埋深必须大于原有建筑基础的埋深时, 为了不破坏原基础下的地基土,应与原基础保持一定的净距L, L的数值应根据原有建筑荷载大小、基础形式和土质情况确定, 一般取等于或大于两基础的埋置深度差,如图5-6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