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与形势分析(上)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是指对整体经济运行状况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估和预测。

通过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可以帮助政府、企业和个人做出相应的决策,有效应对经济波动和风险。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和展望。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情况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指标,GDP增长率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的GDP增速在过去几年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

尽管经历了新冠疫情的冲击,但由于中国政府的积极调控和纾困政策,我国2020年的GDP增速仍然是全球最高的。

而随着疫苗的普及和经济活动的逐渐恢复,预计我国的GDP增速将进一步提升。

二、就业和失业情况就业是经济运行稳定和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而失业则是经济不稳定的重要表现。

随着新冠疫情的冲击,全球范围内的就业形势普遍严峻。

然而,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各类稳岗政策得到了有效实施,失业率总体得到控制。

近年来,我国就业市场保持了相对稳定,特别是新经济领域的就业增长较为明显。

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就业形势将进一步向好。

三、通货膨胀情况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直接影响到人民币的购买力和物价水平。

根据数据统计,我国通货膨胀率在过去几年保持了相对较低的水平。

然而,在特定时期和特定因素的影响下,物价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

此时,政府需要通过货币政策等手段来控制通货膨胀,并保持物价的相对稳定。

四、贸易状况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也需要关注贸易状况。

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高,特别是进出口贸易。

然而,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给我国的出口造成了一定影响。

然而,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和双边贸易合作,并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为贸易状况的改善创造了良好条件。

五、金融市场和投资环境宏观经济形势对金融市场和投资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尽管金融市场在新冠疫情之后出现了一定波动,但在政府积极的稳定市场预期和监管政策的引导下,市场逐渐恢复稳定。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2002年以来,由于我国加入WTO,受外向型经济拉动,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高增长周期,拉动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内需、出口,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情况,这个高增长周期一直持续到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外贸出口的下降,中国经济也出现了一些回调、波动,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经济运行开始回归正常增长轨道。

一、宏观经济调控任务完成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外部发展环境总体上略好于今年,国内投资、消费、进口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内需增长从政策推动向市场驱动转变,投资增长动力实现市场接替,进口和消费增长依然强劲,出口恢复快速增长,物价涨幅趋稳,资产价格泡沫化风险降低。

与应对金融危机初期相比,今年以来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宏观调控目的达到,我国经济形成了市场驱动的投资、消费、进出口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良好格局。

同时,物价涨幅出现趋稳迹象,资产泡沫化风险降低,经济运行从应对危机的特殊状态向正常增长轨道的转变有了重要进展。

一是内需增长从政策推动向市场驱动转变;二是出口恢复快速增长,占全球1比重进一步提高;三是物价涨幅趋稳,资产价格泡沫化风险降低,四是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效果初步显现,房价过快上涨的局面得到抑制。

部分开发商资金链趋紧,库存明显增加,房价水平有一定幅度回调。

此外,货币信贷已回归适度增长区间,信贷投放节奏较为均匀,经济过热和通胀预期下降,资产价格泡沫化风险降低。

综合看,今年以来,内需增长动力从政策推动转向市场驱动,出口恢复快速增长,显示我国经济运行已成功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冲击,开始进入常规增长轨道。

增长速度高位回调有内在要求,也受到政策主动调整的影响。

鉴于房地产投资增幅呈现下降趋势,将带动整体投资增长出现一定幅度回落;出口增速受世界主要经济体复苏步伐减缓的影响,目前仍然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呈现了两个特点:第一,是呈现出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工业后期阶段特征。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精选10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精选10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精选10篇)篇1: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第一,中国经济在这次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袭击下仍然继续增长,全年保8%看来问题不大去年9月中旬,美国的`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引发金融危机,并且很快的转为全球经济危机,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纷纷陷入衰退.篇2: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自从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以来,由于国际经济严峻的形势给中国带来的负面影响,经过我国政府不断的努力,现在正处在由企稳回升走向全面恢复的关键阶段,应努力保持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为下一阶段经济平稳运行打好基础。

宏观调控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一、2023经济指标分析(一)国内生产总值分析持续快速增长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8855亿元,同比增长7.7%,而环比则增长1.6%,我国经济总体上仍处于高速增长下的平稳状态。

面对世界经济的全面复苏的格局,我们既要把握好主动性,坚持稳中求进,推动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也要增强紧迫性,坚持创新驱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序转变。

在第一季度中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村居民的非农业收入增速明显。

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8015元。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27元,同比名义增长9.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7%。

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871元,同比名义增长12.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3%。

其中,工资性收入同比名义增长16.5%,家庭经营收入增长7.3%,财产性收入增长27.0%,转移性收入增长12.2%。

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长较快,稳步推进城镇化,是保证上述两项收入得到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保证。

(二)经济增速分析创危机以来新高点1.经济并未“过热”一季度高速增长,受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影响较大。

尽管此增速高于近十年同期平均水平,但如果以20一季度为基期,近两年一季度平均增速为9%,低于~平均增速1.2个百分点。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政策选择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政策选择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政策选择目前,对中国经济形势有诸多争论,其原因在于,中国经济运行有很强的独特性,其背景和原因非常复杂,政策选择的难度加大。

从不同角度观察当前中国经济运行,其结果差距很大,引起争论实属正常。

但是,如果对当前经济运行的认识不够全面甚至错误,就容易造成误判和政策决策失误。

充分认识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特点和背景,准确判断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状态,对于保持中国经济的稳定健康运行、选择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非常重要。

1.对当前经济运行的判断:低通胀(适度通胀水平)的结构性投资过热(1)GDP增长率超过过热预警线有研究报告认为,当前中国年度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应在7%~9%之间,高出9%就应当视为过热。

虽然这一衡量标准过于简单,但是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根据许多学者的研究,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在8%~9%之间(也有学者认为是在9%~10%之间甚至超过10%)。

如果经济增长率长期高于潜在增长率,必然表现为经济过热。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运行的情况看,GDP增长率超过9%往往伴随投资过热和通货膨胀。

2003年第三季度以来,中国GDP 增长连续三个季度超过9%,2003年第四季度达到10.7%,2004年第一季度达到9.7%,都接近甚至超过了经济过热的预警线。

(2)当前的经济过热主要表现为结构性投资过热主要表现为:①投资增长加快,部分行业超高速增长,投资过热的特征十分突出。

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2002年增长26.7%,比2002年加快9.8个百分点。

2004年第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3.0%,增幅提高15.2个百分点,只有1992年和1993年经济过热时期的增幅超过这一水平。

另外,部分行业投资超高速增长。

例如,2004年第一季度黑色金属开采和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长106.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增长117.5%;金属制品业投资增长130.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投资增长120.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投资增长91.8%;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53.1%;纺织业投资增长100.7%;有色金属开采和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长92.6%;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增长207.8%;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增长127.2%;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投资增长94%。

2022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2022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2022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2022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2022年上半年的宏观经济形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全球疫情、国内经济政策、国际贸易形势等因素。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对2022年上半年的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与展望。

首先,全球疫情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居首要地位。

虽然2021年疫苗的研发和推广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新冠疫情仍然没有完全结束,而且新的变种病毒也不断出现。

这使得全球范围的经济复苏不够稳定,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预期一再受到干扰。

在2022年上半年,全球疫情的发展将继续对各国经济产生影响,需要密切关注疫情的变化及其对生产、供应链等方面的影响。

第二,国内经济政策也是影响2022年上半年宏观经济的重要因素。

在过去一年里,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包括减税降费、稳定就业、扩大内需等措施,有效刺激了经济增长。

在2022年上半年,预计中国政府仍将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应对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

另外,国内政治稳定、社会秩序良好也将为经济增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第三,国际贸易形势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近年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气氛加剧,国际贸易摩擦频发。

2022年上半年,尽管全球贸易状况有望改善,但是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此外,一些国家可能会继续采取措施对进口商品进行限制,这将对全球供应链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企业和政府需要密切关注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展望未来,对于2022年上半年的宏观经济形势,有几点值得关注。

首先,全球疫情的发展仍然需要关注,特别是新冠病毒的变种病毒可能对经济造成新的冲击。

其次,中国政府将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稳定经济增长。

最后,国际贸易形势的不确定性也需要关注,特别是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

总的来说,2022年上半年的宏观经济形势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但也存在一些积极因素。

各国政府和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国际疫情、国内经济政策和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挑战,以稳定经济增长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58页PPT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58页PPT

时事报告
2019年末国家外汇储备28473亿美元 ,比上年末增加4481亿美元。年末人 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6227元人民币, 比上年末升值3.0%。
时事报告
4.看国际收支平衡状况
第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效益稳定提高,
竞争能力不断增强,成为国际收支实现双顺差的基本面;

第二,国际收支大量顺差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结构性特
时事报告
• 膨胀,你一百元买的东西少了; • 紧缩,你一百元,你买的东西多了…
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会影响到经 济的正常、健康发展,都是不利的经济现象。
时事报告
(二)物价调控面临“两难”。
为了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促进节能减 排,有必要对原来比 较低的资源价格进 行改革。但当前通 胀压力较大,社会非 常关注,要把握好力 度,否则助长物价上 涨压力。
一是国际储备资产的增加额比上年减少。
2019年储备资产增加28473美元,比上年末
增加4481亿美元。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 6.6227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3.0%。
二是经常项目顺差有所增长。我国国际收支 经常项目顺差306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5%;资 本和金融项目(含净误差与遗漏)顺差1656亿美 元;国际储备资产增加471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 18%。
信心比黄金 和货币更重

时事报告
一 2019年中国经济运行回顾
时事报告
什么是宏观经济 ?
宏观经济(Macro Economy)是指总量经济活动,
即国民经济的总体活动。是指整个国民经济或国 民经济总体及其经济活动和运行状态,如总供给 与总需求;国民经济的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国民 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物价的总水平;劳动就 业的总水平与失业率;货币发行的总规模与增长 速度;进出口贸易的总规模及其变动等。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应对政策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应对政策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应对政策一、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整体稳中向好,但也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和挑战。

从宏观经济指标看,国内生产总值(GDP)保持了稳定增长,预计今年全年GDP增速将在6%左右,居民消费、投资和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均有所增长。

在货币政策方面,央行通过定向降准、利率市场化改革等措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有助于缓解企业融资难题,促进投资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体制转型双重挑战。

国际上,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影响到我国外贸出口和对外投资。

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面临一定的阻力,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金融风险、企业债务风险和房地产泡沫等问题也仍然存在,对宏观经济形势造成一定的不确定性。

二、应对政策建议针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有必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稳定经济增长,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在货币政策上,可以进一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投资和消费的增长。

在财政政策上,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投入,增强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

还应着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挖掘内需潜力,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实现高质量发展。

需要重视应对外部挑战,积极参与全球贸易体系改革,加强与其他经济体的合作,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可以通过多边、双边和区域合作机制,扩大市场准入,深化经济合作,增强我国经济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在金融风险和债务问题上,应建立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加强资本金监管,规范金融市场秩序,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对于房地产市场,需要继续加强房地产调控政策,防止房价泡沫化,降低房地产金融风险,保障住房需求。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虽然整体稳中向好,但仍面临多种风险和挑战。

应对这些挑战,需要政府积极调整宏观政策,引导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还需要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应对政策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应对政策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应对政策近年来,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充满了变数和不确定性。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受到了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如经济增长放缓、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金融风险加大等问题。

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需要审慎分析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制定相应的应对政策,以应对外部和内部风险,确保经济稳定发展。

一、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1. 经济增长放缓: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已经逐渐放缓,2019年GDP增长率为6.1%,较上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

出口、消费和投资增速均有所减缓,制约了经济增长的动力。

2.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摩擦、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等外部因素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越发突出。

特别是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出口市场的影响明显,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3. 金融风险加大:随着经济增长放缓,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债务风险加大。

部分地方政府和企业存在较高的债务水平,金融风险隐患不容忽视。

1. 适度扩大财政政策调节力度: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当前可以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环保产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韧性。

要稳妥推进税收体系改革,减轻企业和个人税负,激发市场活力。

2. 稳健货币政策松紧适度: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应该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度放宽货币信贷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促进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3. 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受到了结构性问题的制约,需要进一步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市场化改革,优化投资结构和消费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

4. 加强风险防控:当前金融风险加大,需要加强金融监管,规范金融市场秩序,严格控制金融投机行为,防范金融风险。

要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强对债务风险的监测和预警,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机制。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研究与展望课件 (一)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研究与展望课件 (一)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研究与展望课件 (一)我国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但也面临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结构性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宏观经济的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和掌握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课件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概述从我国宏观经济指标角度看,2019年我国GDP总量达到99.1万亿元,同比增长6.1%,经济总量居于世界第二位。

此外,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实现了预期目标。

从招商引资和企业投资角度看,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2%,发展态势良好;零售品消费总额同比增长8.0%,进口消费同比增长8.5%,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0.4%,表现积极。

二、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问题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虽然总体稳中向好,但也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外部环境不稳定因素增多,美国贸易保护政策对中国出口贸易影响明显。

这意味着,我国在外贸领域将面临重新调整的压力。

其次,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存在不错位等问题。

这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显著的。

三、未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趋势展望虽然我国宏观经济形势面临困难,但由于我国实施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和措施得到了积极应对,并且我国仍在推动“封内转外”的开放政策,这为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积极因素。

随着国家不断增强制度性颁发机制的建设,并制定一系列新的改革方案,我国经济在未来将更加多样化和健康稳定。

同时,在技术创新、高-end消费品和制造业数字化方面,我国将继续领先,并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创新和经济成本降低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研究和了解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未来发展趋势对于把握经济走势和发展趋势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时期,我们应该根据新的形势、趋势和思想,严格实施好政策。

我们应该更加努力、更加细致、更加科学地推动我国的经济稳步发展,以实现人民对更好生活的向往。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全球宏观经济、中国经济和全球贸易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揭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当前,全球宏观经济面临多重挑战。

首先,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多个国家和地区面临低增长、甚至衰退的风险。

这主要受制于全球经济结构性问题、债务负担加重和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的影响。

其次,全球通胀压力较低,某些地区甚至存在通缩风险,这对经济增长造成了一定冲击。

此外,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金融风险增加,给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

二、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中国经济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并呈现出多个积极因素。

首先,中国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供给侧改革,加大了对创新和高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其次,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消费升级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促进了消费潜力的释放。

此外,改革开放政策的延续和深化,以及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助于健康发展中国经济。

然而,中国经济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一些重要领域的过剩产能和结构性矛盾问题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解决。

其次,金融风险的积累和高杠杆带来了一定压力,需要加强监管和风险防范。

此外,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外部冲击。

三、全球贸易形势分析全球贸易形势严峻,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近年来,全球各国纷纷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给国际贸易带来了不确定性和风险。

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争端尤为突出,其影响已经超出双方之间,对全球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

同时,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仍在继续,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全球产业链合作仍然具有巨大潜力。

各国之间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推动自由、开放、包容的贸易环境。

四、宏观经济形势展望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仍面临不确定性和挑战,但也充满了希望。

全球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经济政策,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和贸易自由化。

中国应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创新驱动,提升产业竞争力,稳定金融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应对政策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应对政策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应对政策随着全球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各国宏观经济形势也面临新的挑战和变化。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摩擦加剧、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因素对宏观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分析当前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以及我国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政策。

当前全球宏观经济形势的主要特点是增速放缓和不稳定性增加。

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速逐渐下滑,主要表现为发达经济体增速低迷、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速回落。

受到贸易摩擦影响,国际贸易形势也较为严峻。

地缘政治风险不断上升,如中东局势紧张、英国脱欧等事件都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国面临的宏观经济挑战也不容忽视。

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持续下降,结构转型压力加大。

内外部风险因素交织,对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

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全球贸易摩擦、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等;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不断攀升的债务风险、产能过剩等。

这些挑战给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面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挑战,我国应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政策。

应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稳定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等手段,确保经济增速处于一个合理的区间。

应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提高财政支出力度,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创新科技、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应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

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不过度放松或收紧。

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促进金融体系稳定,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第四,应加强结构性改革。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通过去产能、去杠杆等措施,推动经济结构优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第五,应推进改革开放。

加大市场化改革的力度,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投资环境。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当前全球宏观经济形势面临许多挑战,我国也面临一些宏观经济问题。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研究分析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研究分析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分析————————————————————————————————作者:————————————————————————————————日期:2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分析------由微观数据看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摘要: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经过2009、2010年两年的经济复苏之后,我国经济又逐渐恢复。

随后2011年和2012年有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两年,“复杂性”“多变性”贯穿其中,发展和变化多端。

由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新兴市场资产泡沫和过剩流动下通胀压力加大,国际保护主义升温。

未来国际经济和金融形势更趋复杂,中国处于十分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内生增长动力强劲,国内投资不足,通货膨胀不减,经济周期波动,急需结构调整。

关键词:经济增长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失业率投资对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分析,须先由具体的相关数据分析开始:一、GDP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从2006年至今GDP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201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

GDP绝对额的快速增长,带来的是我国国力的迅速提升和财富的不断增加,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但是与此同时,我国GDP高速增长的背后也隐藏着诸多的问题。

首先,我国GDP的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特别是经过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政府推出四万亿投资计划,这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2008年,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为47.5%,拉动GDP 4.6个百分点;2009年,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更是到达95.2%,拉动GDP 8.7个百分点,而消费和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分别只占到45.4%和-40.9%,拉动GDP分别为4.1和-3.7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中国经济的增长的结构极不合理,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是难以持久的,必须在消费和出口方面寻找突破口,尤其要注重扩大内需。

对我国近两年来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的分析

对我国近两年来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的分析

对我国近两年来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的分析【摘要】我国近两年来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呈现出一系列特点。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持续稳定,就业形势保持向好趋势,物价水平有所上涨但整体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外贸进出口形势相对平稳,投资和消费保持增长态势。

我国宏观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的势头,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贸易摩擦、金融风险等。

未来,我国经济将继续向好发展,但需要加强结构调整、改善投资环境,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关键词】宏观经济、国内生产总值、就业形势、物价水平、外贸进出口、投资、消费、平稳增长、挑战、未来发展趋势1. 引言1.1 全球经济形势目前全球经济形势呈现出一种复杂多变的态势。

近两年来,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着多重挑战,如贸易摩擦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全球制造业增长放缓等。

特别是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全球各国都在积极应对这些挑战,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全球贸易合作,加强国际合作与沟通。

在这种背景下,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全球经济的走势。

及时了解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态势,分析其中的问题和挑战,对于预防风险、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全球经济形势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方向,准确把握经济发展的脉搏,为未来的经济政策制定提供有力支持。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在全球经济趋势的指引下,谋求更加健康平稳的发展路径。

1.2 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于其对整个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宏观经济发展涉及国家的整体经济状况,包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就业水平、物价水平、外贸进出口以及投资和消费情况等多个方面。

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和国民生活水平。

在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稳步增长的情况下,国家的经济将能够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为国家提供更多的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摘要: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物价总体可控,就业和居民收入增长较快,总的看,我国经济运行的情况是好的,但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依旧复杂,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宏观调控的对策。

关键词:宏观经济形势政策一、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1)、“双高”经济是当前经济增长的一个显著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工业化驱动、城市化抑制的发展模式,以及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这些因素决定了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以“高增长、高通胀”为特征的“双高”经济增长周期。

首先,消费物价指数(CPI),自从2009年10月份走出负增长以来,持续上升,2010年11月份达到5.1%的高位,2011年3月份达到5.4%,4月份保持在5.3%,5月份维持在5.2%,6月份跃升至6.4%。

如果考虑到2011年1月份CPI 指数篮子调整的因素,按照去年的CPI统计指数的话,今年3-4月份CPI已经达到6%左右,通胀的压力在持续上升。

本轮通胀压力主要来自于成本压力,包括国际能源资源和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因素,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国经济处于刘易斯拐点后农业商业化阶段,或者说工业化中后期的中等收入陷阱阶段,农产品价格上涨,以及由此推动的劳动成本上涨,将是一个持续影响中国消费物价指数的因素。

其次,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同样自2009年11月份走出负增长以来,在2010年5月达到7.1%,一直保持在6%左右的高位,在2011年3月份达到7.3%,在4月份保持在7.2%,5月份维持在6.8%,6月份继续保持7.1%。

PPI在2010年4月达到6%以上以来,一直保持着高位运行。

这一方面反映了国际能源资源和大宗原材料价格保持高位水平,另一方面反映了国内劳动成本持续上升并保持高位水平的现实。

第三,GDP增长,自2009年3月走出经济周期的谷底6.1%以来,在2010年3月达到11.9%的高位,到2010年12月回归到9.8%,到2011年3月保持在9.7%。

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导向【精品ppt】

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导向【精品ppt】
第三,发达经济体的失业率居高不下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失业率都明显上升,最高时分别达到10.2%、10.1%和5.7%,目前虽有所回落,但仍显著高于危机前平均水平。
第四,政府债务风险继续积聚 很多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超常规财政刺激政策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风险从私人部门向公共部门转移。美国联邦赤字连续3个财年超过1万亿美元,今年可能达到创纪录的1.65万亿美元,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10%。欧元区一些国家财政收支严重失衡,财政赤字高企,债务规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仍在上升,欧债危机阴霾挥之不去。受美欧等国经济、社会等因素制约,主权债务问题在短期内很难缓解,这将明显拖累世界经济复苏进程。
2、金融危机后的“货币战争” 过去的20年里,美国是世界上唯一打过四场对外战争的国家,为什么? 绿纸换财富的游戏,是经济自由化的结果?还是少数美国人精心构织的金融战略的产物? 维护霸权地位——延续作为超级大国的国家生存方式(用金融手段从全球向美国转移财富)——金融殖民体系。 越南战争使美国损失8000亿美元。 强制力量使美元与石油挂钩。美元流到了产油国手里,也流到了需要购买石油的国家手里。防止其贬值——购买美国国债。 如何让全球对美国的投资环境保持信心呢?阿富汗战争——用战争把美国以外的地方打得更坏。
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 形势及政策导向
一、我国当前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 二、“十二五”期间我国的经济政策导向 三、运用经济学方法把握好形势与政策
一、我国当前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 (一)国际经济形势 国际经济复苏进程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 国际经济形势复杂性和经济复苏的艰巨性在增加。
2011年10月19日、20日,希腊议会 两度通过了新一轮的财政紧缩法案,为获得第一轮救援中第六笔总额为80亿欧元的援助贷款铺平了道路。 2011年7月21日,欧元区达成对希腊第二批救援资金,共1090亿欧元(1500亿美元)。 在7月达成的私营部门承担21%的损失也显然不足够,欧元区领导人正急于说服银行业者同意“自愿”将所持主权债务减计最多50%。 IMF近期的一份报告确认,减计主权债务会导致欧洲银行业资产负债表出现2000亿欧元的资金缺口。 拟通过EFSF(由欧元区各国按照GDP比例出资组成,目前提供的总额为4400亿欧元)在次级市场上买债、进行预防性贷款并对银行进行资本重组。 法国主要是倾向于由欧洲央行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而德国倾向于首先由国际投资者来认购的方式。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取向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取向
➢ 到目前为止美国并没有采取控制通货膨胀的政策。 ➢ 中国是三F的受害国。输入通胀;外汇储备增长较快,
加大了我国控制货币的难度。
3、南方雪灾和地震对经济增长影响不大,主要表现在物 价上
➢ 地震财政支出中部分政府消费和政府预算投资转化 为重建投资,实际拉动投资增长1.4个点。拉动经济 增长0.3个点
➢ 经济增长速度之快、持续时间之长、稳定性之高在中 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1992-1996年,五年经济增长 12.4%,物价12.1%,速度最高为14.2%,最低为10%, cpi 最 高 为 94 年 24.1% 。 2003-2007 年 , 物 价 上 涨 2.4%。
➢ 原因:世界经济同步增长、全球化带来的资源配置效 率、中国加入WTO后国际化程度提高、以住房、汽车 为支柱的消费结构迅速升级、城市化快速发展、农村 二元结构存在带来的劳动力剩余(刘易斯拐点)等。
上涨预期与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相互推动。
➢ 金融风险在不断积累 热钱流入,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进一步加剧。也存在大
出的可能性 2004年,顺差321亿美元, 外资640亿,热钱1106亿 2005年,顺差1020亿美元,外资638亿,热钱431亿 2006年,顺差1775亿美元,外资735亿,热钱-35亿 2007年,顺差2662亿美元,外资870亿,热钱1087亿。 2008年1-6月,外汇储备18088亿美元,热钱1293亿。 股市不稳定:降至3000点。 房 地 产 市 场 面 临 下 行 危 险 : 房 地 产 投 资 额 1-5 月 增 长
7、资产价格:住房价格、股市价格
8、总结:分析短期宏观经济,主要看:GDP、 工业、能源(电力)、投资、零售额、出口、 进口、企业利润、CPI、PPI、M1、M2、新增 贷款。

中国2024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中国2024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中国2024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2024年一季度的宏观经济形势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国内政策调整、全球经济环境、科技进步等。

以下是对一季度宏观经济的一些主要分析和预测:1.国内政策调整:随着中国政府持续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预计一季度将有更多政策出台以支持经济增长。

这些政策可能涉及财政、货币、产业等多个领域,旨在稳定市场预期,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全球经济环境:全球经济环境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

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放缓,以及地缘政治风险、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的存在,一季度外部经济环境可能给国内经济带来一定压力。

同时,全球科技进步和创新也将为国内经济发展提供新机遇。

3.投资与消费: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共同作用下,一季度投资和消费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政府将加大对基础设施、新兴产业等领域的投资力度,同时鼓励消费升级,推动内需扩大。

4.产业发展: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一季度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同时,传统产业也将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5.就业与收入:在经济稳定增长和政策支持下,一季度就业形势有望保持稳定。

随着就业岗位的增加和劳动者收入的提高,居民消费升级和内需扩大将得到进一步支撑。

6.价格与通胀:在供需基本平衡和政策调控下,一季度物价总体水平有望保持稳定。

同时,政府将密切关注通胀压力的变化,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确保物价稳定。

7.金融市场与货币政策:金融市场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防范金融风险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健中性,适时适度进行逆周期调节,确保经济稳定增长和金融市场稳定。

综上所述,2024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不确定性。

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加强政策协调和市场监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探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与财政政策

探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与财政政策

探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与财政政策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探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与财政政策一、我国宏观经济态势分析(一)中国经济在动荡中前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我国经济卷入一场浩劫,各行各业都受到一定影响,很多企业濒临倒闭,社会失业人数增加,经济水平下降。

此次金融危机持续了5年,其影响规模巨大,以至于众多经济学家将其称之为百年难得一遇,我国政府通过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改善经济,虽然近几年经济开始慢慢复苏,但依旧在动荡中前行。

根据以往经济发展规律,金融危机具有周期性和结构性的特点,在二次大战之后西方国家出现的经济危机,我们总说它的突出变化是周期缩短,原来7、8年一次,后来5、6年一次,3、4年一次,甚至是2、3年一次。

为应对金融危机,各国都开始积极调整经济结构,比如美国、欧洲、日本等,而中国的经济结构本来就没法和这些发达国家相比,因此,截至目前中国的经济结构还不是很合理,这也是中国经济在前进中充满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GDP增速持续回落2011年我国GDP为473104亿元,2012年我国GDP为519322亿元,2013年我国GDP为588019亿元,2014年我国GDP为635061亿元,可以看出2011-2014年我国GDP整体呈上涨趋势,但增长速度持续下滑,2013年GDP增速为%,2014年下滑为%。

虽然增长速度持续下滑,但GDP整体水平还是很乐观的,2014年我国GDP水平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这一结果虽然比美国要晚上13年,但对我国而言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因为截至2014年,我国和美国是全球仅有的两个国家GDP超过了10万亿美元。

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2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超过美国一半;2013年,中国经济总量已约为第三大经济体日本的两倍,经济总量已于超过了整个欧元区;2014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美元,将意味着与美国经济总量差距进一步缩小。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特点及政策分析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特点及政策分析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特点及政策分析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近年来,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呈现出一些特点,如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金融风险的防范等。

本文将通过分析这些特点,并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进行评估和展望。

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中国的经济增长表现出了一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自1978年中国进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率达到约9.5%。

尽管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仍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

稳定的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政府的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

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农村发展和社会福利支出等措施,为经济增长提供了稳定的支撑。

另外,中国还通过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和鼓励企业创新等举措,推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提高了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以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在于解决过剩产能、降低企业成本和提高供给质量。

在过剩产能方面,中国政府通过减少钢铁、煤炭等行业的过剩产能,推动产能优化配置,提高行业集中度,优化了产业结构,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绿色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了经济的结构升级和转型升级。

在降低企业成本方面,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降低税费负担、减少行政审批环节、压缩制度性交易成本等,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促进企业发展。

这些措施不仅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也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经济增长。

金融风险的防范金融风险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防范金融风险,并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

首先,中国政府加强了金融监管。

通过建立综合性监管框架,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此外,中国政府还加强了对非法资金流动和金融欺诈的打击,减少了金融风险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与形势分析(上)————————————————————————————————作者:————————————————————————————————日期:2015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与形势分析(上)袁钢明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教授二0一五年三月今天的主题是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与形势的分析,并且还要结合两会的热点,以及一些政策的讨论。

那么,我们现在面对的情况是,2015年马上就要展开了,在此之前我们回顾一下2014年,在此基础上分析一下2015年。

2014年总的来说是“困难重重、稳中趋缓、有稳有缓”,2015年是“隐患难消、退中求稳”。

一、2014年宏观经济形态(一)2014年宏观经济的变化按照我的研究,目前的宏观经济势态是“有退有进”。

当然政府报告和中共中央说的是“稳中有进”,中央电视台归纳的是“三稳四进”,就是政府报告中说的“增速稳、就业稳、价格稳”,“四进”就是经济协调性可持续性增强,发展质量提升,人民生活改善,改革开放新突破,“进”主要从运行质量和结构状态上来说,这是政府报告的说法。

但是,根据我的研究或者经济的实际情况来看,它是“有退有进”,不完全都是“进”。

那么,按照统计局最新的说法是“稳中趋缓”,“缓”是什么东西呢?就是减缓或者放缓,就是稳中有退,稳中有落,不是稳中有“进”,是有“落”。

为什么呢?因为稳中出现了放缓。

前面三句话不一定是稳,应该是“增速落、就业增、价格落”,也就是两落一增。

从结果和运行状态上来看,相对于上面的说法,是增长底线失守后撤,增长底线是7.5%,原定的底线后撤到区间去了。

结构调整进退交错,收入增速全面下落,虽然人民生活有所改善,但是政府、企业、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全面下落。

改革创新,且行且止,就是正在前进,也有停止不前的地方,因为有困难。

风险挑战新旧交加,有旧的风险的积累,也有新的风险的产生。

那么看第一个图像,这是37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曲线,上下波动,去年掉到了7.4%,也就是说GDP增长速度“艰难守稳,似稳未稳”。

为什么叫做“艰难守稳”呢?就是要想守住7.5%的底线非常艰难。

你看最右端,从2012年底的7.7%降到了7.4%,降了0.3个百分点,没有守住7.5%。

“似稳未稳”,看起来好像下降的幅度比2008年到2012年期间要平缓了,但是还在下落,所以还没有稳定。

总的来看,我们进入了“新常态”。

“新常态”的第一个特征就是高速增长换挡为中高速增长,高速增长指的是以前平均10%的高度增长,甚至10%以上,但是现在变成了7%多一点的中高速增长,因为10%的中间即5%的增长是中速,在5%到10%之间的7.5%刚好是四分之三的位置上,就是“中高速增长”。

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上是比较高的,但是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历史以来是很低的,也就是1990年以来的最低增速。

1990年的时候曾经最低达到了3.5%,那么现在到了7.5%,所以现在的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

那么把这个图像放大一点,直接看2013年以来的情况,也就是李克强总理主管经济工作以来中国经济的状况。

总的来说,增速平稳,由大幅度下落变成了平稳。

比如这张图,大家可以看到,红色的线就是GDP增长速度,在2010年第一季度的时候最高达到了12.1%,2012年的时候落到7.7%,差不多落了将近5%,差不多一年落一个百分点。

而上面蓝色的线,工业增加值就下落的更多了,从20%下落到了10%,落了10个百分点。

因为工业增加值变化幅度很大,工业增加值的指标也比较敏感,它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50%,而且每个月公布一次,所以我们常常用工业增加值来观测和检测GDP的增长情况。

那么大家可以看到这两条线,从2012年以后就变得平缓了,改变了2007年到2012年大幅度下滑的状态,变成了平稳,从7.7%到7.4%,两年间只下落了0.3个百分点。

但是下行压力还很大,为什么呢?大家看最右侧蓝色的线,工业增加值2月份下滑到了6.8%,因为GDP是一个季度公布一次,3月份还没公布,但是如果2、3月份还继续延续这个状态,那GDP就会下落到7%以下或者左右。

因为根据工业增加值高于GDP的情况来看,现在工业增加值已经落到7%以下了,那GDP也可能落到7%以下,但是,如果3月份还有回升的情况,也可能GDP能够保持在7%左右,但是毫无疑问下行趋势还存在,压力很大。

这是统计学公布的官方数据,实际上比经济的真正情况可能还有偏离。

这张图就是实际经济增长速度要低于官方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前面是官方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根据用电量、铁路货运,还有其它的一些增长情况来看,增长下滑的情况更加严重,这样我们对实际经济情况有更加实际的把握。

我们用李克强指数来表示,克强指数指的是用用电量、铁路货运、贷款三个主要指标综合起来,变成一个克强指数,这三个指标各占一定的权重,大概各占三分之一,用电量占的比重比较高一点。

克强指数比较好地反应了经济的实际情况,甚至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GDP增长数据更加准确一点。

这张图里,大红色的线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的线,那么粉红色的线是克强指数,克强指数可以在国内外、国际数据库上查到。

2014年12月克强指数是5.8%,克强指数在合理的情况下,应该和GDP 完全一致。

比如在这张图的左侧,也就是2008年以前,克强指数总体上在国家统计局数据以上,粉红色线在红色线以上,也就是说GDP当时是10%的时候,克强指数大概是11%、12%。

而现在倒过来了,现在GDP是7.4%,可是克强指数只有5.8%了,就是说明国家统计的数据高于克强指数,可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高报了。

通过其它的指标可以看到,2015年2月份用电量累计增加2.5%,同比-6.3%,不可能在用电量那么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经济增长速度还保持很高。

铁路货运就更低了,铁路货运下降了-9%,这是多少年以来绝无仅有的数据,所以形势非常严峻。

按照这些数据来估计,GDP的实际增速应该在5%以下了。

不管是用电量也好,还是铁路货运量也好,还是克强指数也好,在正常情况下和GDP是基本一致的,上下波动在一个很小的区间。

但是现在这些所有的重要指标都在7.5%以下,甚至5%以下,所以实际经济增速应该比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要严重地多。

甚至电力数据可能都不真实,因为自从统计局数据受到人们质疑以后,人们就用电力数据来检测统计局数据,可是,现在电力数据也可能出现了不真实的情况。

电力数据去年忽高忽低,有时候增长1%,有时候增长5%,变化幅度太大,这里存在一些人为的痕迹,所以现在连电力数据都可能出现不真实的情况。

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其它的一些指标来检测电力数据的可靠程度。

现在我们看煤炭。

中国的电力大多数是火电、煤电,有的数据说是占50%,有的数据说占80%,所以电力增长速度有多高,煤炭增长速度也有多高。

但是现在我们的煤炭大幅度下降,煤炭堆积如山。

这张图表中蓝色的线是煤炭增长速度,大幅度低于现在的电力增速,低的幅度快要和1998年、1999年那个时候一样了,因为1998年和1999年也发生了和现在类似的情况,经济增长跌到了8%以下,到处的电力都出现了停机的情况,煤炭也大幅度下降,所以出现了增长速度高报、电力高报的不真实情况,而煤炭结果没有修改,结果暴露出了问题。

如果再用其它数据来分析也能够证明这一点,比如现在的电力设备利用小时也大幅度下降,电力一般平均年发电小时都是5000多小时,现在只有4200多小时了,大幅度的闲置和大幅度的下降,这都说明电力数据也可能出现了虚假现象。

那么,经济下滑的情况如何,原因何在?首先分行业来看,主要是采掘业增速大幅度下落。

采掘业是煤炭、石油、黑色金属矿、有色金属矿(铁矿石、铜矿、锌矿、锡矿、有色金属、稀土矿等等),都大幅度下滑,这些采掘业、矿业的生产情况和投资重工业和房地产密切相关,说明受房地产和投资重工业等产业的下落,这些采掘业、重化工业增长速度大幅度下滑,这是当前经济下滑的主要方面。

我们可以把行业分成三大类,采掘业、机电制造业、消费品业。

刚才说采掘业大幅度下落,那么我们现在把两张图放在一个版面上看,制造业下落幅度比采掘业要小一点,叫做中幅下落,从原来25%的时候下落到了10%左右。

好一点的是消费品行业,就是与老百姓关系密切的消费品行业下落比较慢一点,因为消费品行业是热的时候不热,冷的时候也不冷,它是必需的东西,不会跟风炒作,所以消费品的行业从过去20%下落到了10%。

但是大家看,所有的行业都落了10%以上,所以整体上中国经济GDP最后从10%落到了7.5%,还没有从行业上看来的严重。

在下落过程中也可以看到好的方面,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一些新兴产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没有下落,或者下落的幅度很低。

我在这个图纸中表现出来了,比如机电制造业中比较粗的红线就是计算机通讯业,2015年2月是11.8%,高出了平均水平,有色金属冶炼是12.7%,高新科技产业大概有信息通讯、新材料、生命科学这三个行业。

有色金属冶炼是产生新材料的一个业种,有色金属冶炼是12.7%,速度还比较高,这是好的现象。

医药是10.5%,也还可以,因为医药的新产品也很多,它采用了生物科学、生命科学的一些新成果。

所以我们国家在整体行业下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些新的行业下落不多,而且增长还比较高的情况。

我们再来从宏观总量的三大需求来看。

三大需求连年下落,就是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国需求,今年更低。

投资需求从最高的时候即2008年以前的30%,下落到了2008年以后的20%左右,特别是下落到了前几年的15%到17%之间,但是今年2月份下落到了14%以下,首次突破了14%,变成了13.9%,每个季度、每个月都在下降。

第二,消费品零售额也在下降,消费品零售额2008年以前达到了20%左右,后来落到了16%、17%,去年落到了12%,那么今年年初又下落到了10.7%,进一步下落。

第三,出口落的也很低,出口在高的时候是30%,低的时候大概去年落到了10%以下,甚至出现了负增长,那么今年年初出现了一个上升,这个回升不足为奇,因为年初的回升有季度性的一些因素在里头,可能持续不住。

按照一些研究者的分析,虽然整体上三大需求连年下落,今年创了新低,但是民间投资还比较高。

民间投资指的是非国有的民营投资,这些民营投资的增长速度现在是14.7%,略低于15%,是比总投资还要高一点的一项投资,所以这是不利中的一点有利。

前面说的是“增长落”,经济增速落,包括它的一些原因、产业和需求。

现在进入就业,就业这边风景独好,强劲增加,还不是一般的增加。

2014年新增就业创新高,达到1322万人,这是很了不起的。

过去经济增长10%的时候,新增就业每年能够突破1000万人,都觉得很困难了。

没想到现在经济增长速度下落了以后,结果连连突破,创造新纪录,从1100万上升到新增就业1200万,到了去年的1300万,以为再涨不上去了,结果又涨到了去年的1322万,而且我们确实看到每个季度都能增加二三十万的新增就业人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