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重点整理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总结
名词解释1.新制度经济学: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制度的经济学。
2.科斯革命:科斯在微观经济学中增加一个新的成本分类,这个新的理论被接受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
3.有限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人们不能像完全理性一样时刻遵循效用最大化原则行动。
4.制度变迁:新制度的产生并否定,扬弃或改变旧制度的过程。
5.路径依赖: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变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
6.理性:每个经济主体都能遵循趋利避害原则,通过成本—收益的边际分析,通过深思熟虑后对其所面临的所有机会和手段进行最优化选择。
7.有限理性:介于完全理性和非完全理性之间的在一定限制下的理性。
8.互惠制度:互惠互利的制度,即一种双方承担义务的制度,一方做出给予的另一方必须给予相应的回馈。
9.交易费用:指交易成本在完成一笔交易费用时,交易双方在买卖前后所产生的各种与此交易相关的成本。
10.产权: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包括财产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收益权和处置权。
11.外部性:社会成员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也即行为举动与行动后果的不一致性。
12.逆向选择:信息不对称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
13.道德风险: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14.委托—代理关系:为了使交易双方的利益关系得到协调,委托人希望设计一种契约机制授权给代理人从事某项活动,并要求代理人为委托人的利益活动。
15.资产专用性:某些投资一旦形成某种专门用途的资产就难以改变为他用,如果要改为其他用途,可定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16.剩余索取权:是一项索取剩余的权利,也就是对资本剩余的索取,即经营者分享利润。
17.剩余控制权:相对于合同收益权而言的,指对企业收入在扣除所有固定的合同支付的余额的所有权。
18.寻租:在非市场领域,通过政治行动获得比通过市场活动所获得更多的报酬。
新制度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要点第一章1.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的基本假设1.对经济人假设的拓展----人有利己主义的一面,也有利他主义的一面2.从合理利己到机会主义行为及诚信假设的提出3.从完全理性到不完全理性的行为假设第二章1.康芒斯对交易的论述有哪些内容?如何评价康芒斯的交易观?内容:1.交易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制度经济学的最小单位。
2.交易是以财产权利为对象,是人与人之间对自然物的权利的出让和取得的关系。
3.交易本身必须含有“冲突、依存和秩序”三项原则。
4.交易活动的具体类型和形式:买卖的交易、管理的交易、限额的交易。
评价:康芒斯对交易的论述对科斯提出交易费用范畴显然是有帮助的,对我们进一步理解科斯的交易费用范畴也是有意义的。
康芒斯没有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认识到,交易本身也要消耗资源,过高的交易代价意味着降低资源配置的效率。
2.威廉姆森是如何分析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的?1.威廉姆森主要从人的因素、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交易的市场环境因素,三方面进行分析的。
2.威廉姆森的交易费用理论是在新的人性假设基础上来研究合约行为问题的。
导致交易费用产生的因素有:有限理性、机会主义。
3.威廉姆森通过对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解释各种交易彼此不同。
导致交易费用产生的因素有:资产专用性、交易不确定性、交易频率。
4.威廉姆森发现交易的市场环境及潜在交易对手的数量也影响交易费用的产生。
3.交易费用有哪些性质?1.交易费用是对人类社会财富和稀缺资源的损耗。
2.高额的交易费用可能减少或消除本来可能有利的交易,但也能阻碍有害的交易发生。
3.虽然交易费用无法彻底消除,但却是可以降低的。
第三章1.外部性及其解决思路一、外部性及其后果(一)外部性的含义及类型1.外部性是一个经济人的行为对另一个人的福利所产生的效果,而这种效果并没有从货币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
2.外部性分为四种类型:即生产者正外部性、生产者负外部性、消费者正外部性和消费者负外部性(二)外部性的后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因经济的外部性不能为市场所涵盖,它必然导致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领域产生种种扭曲,其结果是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5*2=10 辨析10*2=20 简答4*5=20 案例分析2*10=20 论述2*15=30一、名词解释1.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经济活动人会以狡黠的方式追求自身的利益,他会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他会有目的地、有策略地利用信息,包括有时说谎、隐瞒、欺骗等。
定义:在非均衡市场上,人们追求收益内在、成本外化的逃避经济不胜任的行为。
2.正式约束与非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行为规则,具有持久生命力,并构成世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
正式约束是指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以正式文本形式颁布的、并往往以国家权威为后盾强制实施的一系列规则。
3.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从制度的形式和实施机制来看,是否有成文规则及是否有权威性的执行和惩罚机构。
若制度是以非成文的形式存在,或虽有成文形式,但没有权威机构执行这套制度和惩罚违规者,则称此类制度为非正式制度。
反之,制度以成文形式存在,且有权威机构付诸实施,则称之为正式制度。
4.核心制度与边缘制度:核心制度存在于每一个社会之中,由该社会的主流信念所决定,反映了该社会的基本特征,它是社会主导集团所奉行的社会组织原则和所追求的社会目标之具体化。
在社会主流信念改变之前,核心制度是不会发生变革的。
边缘制度是同社会的主流信念相矛盾的制度安排,故它只能处于该社会的边缘,无法在该社会取得主导的地位。
一个社会是否存在这类边缘制度,视该社会的核心制度在长期内能否独立生存而定。
5.交易费用:是企业(也包括个人)在寻找与其它企业或个人进行经营活动时,为在价格方面或其它方面达成协议、合同、契约,并确保其条款得以实施而所产生的成本。
6.资产专用性:资产专用性是某项资产能够被重新置于其他替代用途,或是被他人使用而不损失其生产价值的程度。
(有些投资一旦形成某种特定资产就难以转向其他用途,即使进行再配置也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7.产权:产权的直接形式是人对物的关系,实质上却是产权主体之间的关系。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提纲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提纲《新制度经济学》复习提纲第⼀章制度:诺斯:“制度包括⼈类设计出来的⽤以型塑⼈们相互交往的所有约束”构成制度的三个基本部分:-正规的规则:成⽂的法律、规定-⾮正规的约束:习俗、传统和习惯形成的⾏为准则和框架。
-实施特征制度的⽬的是为个⼈⾏为沿着特定的⽅向提供⼀种指引,为⽇常⽣活活动提供了⼀种⾏为准绳,从⽽降低不确定性.制度“界定了社会,尤其是经济的激励结构”(North,1990)新制度经济学:最早由威廉姆森提出。
科斯:新制度经济学就是利⽤正统经济理论(新古典经济学)去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并去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体系运⾏中的地位和作⽤。
新制度经济学的核⼼思想是,制度对于经济运⾏的绩效是⾄关重要的(弗鲁博顿、芮切特)。
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内容:产权理论、交易费⽤理论、组织理论(公司、国家治理理论)、制度变迁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交易成本和产权;政治经济学和公共选择;数量经济史;认知,意识形态以及路径依赖的作⽤。
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两个核⼼问题--制度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制度如何兴起新制度经济学的特征:新制度经济学充分假设制度有深刻的效率因素。
也就是说,不同制度下绩效是不⼀样的。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技术本质,⽽且还在于管理⽅式结构,后者带来不同的经济类型中信息传递、激励和分权控制的区别。
新制度经济学⽤的是⽐较⽅法,⼀种可⾏的形式与另⼀种相⽐,⽽不是与抽象的⽆磨擦的理想形式相⽐较。
⽐较中的基本概念就是交易成本。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组织的中⼼问题,归本求源是⼈类活动者的⾏动属性,⾏为假设被看作是现实中的重要部分,这个层次的严重失败将导致制度经济学的危机。
注重对⼈类⾏动属性的深⼊分析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特征之⼀。
重要问题:1、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新制度经济学特别强调对⼈的研究“当代制度经济学应该从⼈的实际出发来研究⼈,实际的⼈在由现实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中活动”(科斯);“制度经济学的⽬标是在研究制度演进背景下⼈们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做出决定和这些决定⼜如何改变世界”(诺斯)科斯和诺斯都强调了新制度经济学应该研究⼈、制度与经济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新制度经济学重点整理word资料24页
新制度经济学重点整理word资料24页新制度经济学概念、研究对象及基本假设?1、概念–“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最早由威廉姆森提出。
–新制度经济学就是⽤新古典经济学去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并去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体系运⾏中的地位和作⽤(科斯)。
2、研究对象–“当代制度经济学应该从⼈的实际出发来研究⼈,实际的⼈在由现实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中活动”(科斯);–“制度经济学的⽬标是在研究制度演进背景下⼈们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做出决定和这些决定⼜如何改变世界”(诺斯)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假设1)效⽤最⼤化。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们总是在⼀定约束条件下最⼤化⾃⼰的效⽤,并把效⽤最⼤化假说扩展⾄所有⼈的选择,从⽽抛弃了新古典理论陈旧的⼆分法——家庭追求效⽤最⼤化,企业追求利润最⼤化。
2)有限理性。
新古典经济学不仅把⼈假设为单⼀的“经济⼈”或追求利益最⼤化的机器,⽽且假定“经济⼈”具备完全理性,即假定⼈随时随地都⾃觉地,⽽且全智全能追求“最⼤化”或“最优化”,是具备完全理性的“经济⼈”。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完全理性不符合⼈类⾏为的现实,因⽽提出了“有限理性”的假设。
有限理性。
这种假设源于:现实⽣活是复杂的事物是发展的,因⽽其属性和状态是不稳定的和不可确知的,此⼆者决定了我们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完全的⼈的头脑也是⼀种稀缺资源,因⽽⼈的⾏为能⼒也是有限的搜集信息、处理及计算、⾏为本⾝的执⾏都是有成本的。
由此,⼈们“有达到理性的意识,但⼜是有限的”(西蒙,1972)。
3)机会主义的⾏为倾向。
基本意思是,经济活动⼈会以狡黠的⽅式追求⾃⾝的利益,他会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他会有⽬的地、有策略地利⽤信息(包括有时说谎、隐瞒、欺骗等)。
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作科斯:《企业的性质》(1937)、《社会成本问题》(1960)等;诺斯:《西⽅世界的兴起》(1973)、《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1981)、《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1990)等;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1985)等;阿尔钦:《不确定性、进化与经济理论》(1950)、《信息成本、定价与资源闲置》(1969)等;德姆塞茨:《所有权、控制与企业》(1988)等;张五常:《佃农理论》(1969)、《企业的契约性质》(1983)等。
新制度经济学考点
名词解释1、交易费用,就是在法律意义上和有形的意义上的转移发生时所产生的各种金钱的和非金钱的代价。
2、X非效率是指独家垄断下企业经营目标偏向于守成而非进取,从而造成效率低下。
垄断企业不仅会造成低配置效率,而且会造成缺乏动机、有机会不利用的X低效率。
3、寻租是社会中的个体利用合法非法手段获得特权以占有租金的活动。
4、设租是权力个体在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行政管理过程中阻止供给增加,形成某种生产要素的人为的供给弹性不足,造成权力个体获取非生产性利润的环境和条件。
5、资产专用性是指“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条件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程度。
它与沉入成本概念有关。
6、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7、私有产权就是将资源的使用与转让以及收入的享用权界定给一个特定的人的产权安排。
8、如果产权的主体是由多个经济主体所构成的共同体,权利为共同体内所有成员共同拥有,则称这种产权为共有产权。
9、集体产权是一种介于完全私有产权和共有产权之间的中间形式。
集体产权是指产权的主体是一个集体,行使各种权利的决定必须由一个集体做出,即由集体的决策机构以民主程序对权利的使用做出决策。
10、国有产权也是一种介于完全私有产权和共有产权之间的中间形式。
国有产权在理论上是指产权由国家拥有,国家按可接受的政治程序来决定谁可以使用或不能使用这些权利。
11、公地悲剧”就成为描述资源和环境退化的一个代名词:任何时候只要许多人共同使用一种稀缺资源,便会发生资源和环境的退化。
第一章1、新制度经济学产生(1)1937年科斯的《企业的性质》一文首次“发现”了交易费用,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960年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提出了著名的“科斯定理”,揭示了制度对资源配置的重要意义,标志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形成。
2、新制度经济学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主要是沿着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的,一是对构成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基础的交易费用和科斯定理的进一步研究,二是对产权、契约、企业和国家等制度特殊的研究,三是对制度及其变迁和演化这一制度一般问题的研究。
新制度经济学派思想理论学习要点笔记
新制度经济学派思想理论要点总结笔记一、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主要思想内容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科斯、诺斯、威廉姆森等。
该学派在接受传统新古典经济学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注重研究制度的构成、运行及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在研究经济组织制度时,基本保留了新古典主义的三个基本要素,即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经济人行为的完全理性、经济人具有稳定的偏好,但是又根据现实情况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例如采用经济人行为的有限理性假定或采用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的假定等。
在分析方法上,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沿用了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仍然使用的是“成本一收益”的分析方法,在传统的生产成本理论的基础上,从制度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了交易成本的理论,而且将不同制度下交易成本的大小进行分析,进而分析制度的优劣。
而且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一样,注重对个人主义的分析方法,通过对个体现象和过程的研究来认识一般。
在政策主张方面,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一样,注重的是市场机制的运行,而且通过对制度的改进,市场的运行是可以实现有效率的,可以实现优化和均衡,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在政策主张方面强调市场的自由运行,反对国家干预市场。
二、新制度经济学派和新制度学派的比较1、新制度学派与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渊源比较新制度学派是作为新古典经济学批判者的姿态出现的,它的理论基础与新古典经济学完全不同,因此,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制度学派没什么直接关系。
而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是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中“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和经济人行为的完全理性两个基本假设基础之上的。
2、新制度学派与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对“制度”分析方法的比较新制度学派从文化整体的角度看待经济与制度,认为经济是一个整体范畴,表现为两个方面,即制度的方面与技术的方面。
而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方法是沿用了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仍然使用的是“成本一收益”的分析方法,在传统的生产成本理论的基础上,从制度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了交易成本的理论,而且将不同制度下交易成本的大小进行分析,进而分析制度的优劣。
新制度经济学重点总结 - 副本
1.新古典经济学:指从19世纪70年代初到20世纪30年代以边际分析方法和原则为特征的各种学说(新古典经济学实际涵盖了从古典经济学到凯恩斯经济学之间西方主流经济学,这种经济学构成后来微观经济学的基础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一切命题和基本分析方法都包括在最初由瓦尔拉斯提出的、至今发展为“阿罗—德布鲁模型”的市场一般均衡体系中)新古典的内核:稳定性偏好、理性选择和相互作用的均衡结构新古典的保护带:主体面临特定环境的约束;主体拥有特定的关于环境的信息;研究特定的相互作用的方式。
2.NIE的基本假设1.对经济人假设的拓展———人既有利己主义的一面,也有利他主义的一面2.从合理利己到机会主义行为及诚信假设的提出3.从完全理性到不完全理性行为的假设3.机会主义行为:所谓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是指人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的行为倾向(威廉姆森看来,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总是尽最大能力地保护和增加自己的利益,自私且不惜损人,只要有机会,就会损人利已,这就是机会主义)4.关于交易的类型:1,买卖的交易,即法律上平等和自由的人们之间自愿的买卖关系。
买卖的交易过程必然存在谈判和交易后可能发生争执的问题。
买卖的交易的一般原则是稀少性。
2, 管理的交易,是一种以财富的生产为目的的交易。
交易双方是一种上级和下级的关系,也含有一定谈判成分。
管理的易的一般原则是效率。
3,限额的交易,也是一种上级对下级的关系,在限额的交易里,上级是一个集体的上级。
5.交易费用内涵的界定交易费用,就是在法律意义上和有形的意义上的转移发生时所产生的各种金钱的和非金钱的代价。
威廉姆森的交易费用实际上既包括给定制度条件下的交易的代价,也包括建立、维持或改变体制基本制度框架的费用6. 交易费用的具体测量方法及评价方法:沃利斯和诺思采用了两种方法测量。
第一种方法对公共交易部门和公共非交易部门分别计算。
公共交易服务部门的交易费用的规模由政府的交易活动的支出价值来测量。
新制度经济学重点整理
新制度经济学重点整理•(一)康芒斯的“交易”•“交易”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单位。
•“交易”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所有权的转移,是人与人之间对物的所有权的让渡或取得,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交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买卖的交易:即法律上平等的人们之间自愿的交换关系,主要表现为市场上人们之间平等的竞争性买卖关系。
•管理的交易:即长期合约规定的上下级之间的不平等交易,主要表现为企业内上下级之间的命令与服从关系。
限额的交易:这也是一种上级对下级的关系,只是上级是一个集体的上级或它的正式代表如政府、董事会,主要表现为政府对个人的关系。
•不同的具体交易和在一起便构成了经济研究上的较大单位——“运行的机构”或制度(无数次交易活动的结果)•(二)科斯的“交易”•在继承康芒斯把交易关系作为法律上所有权转让的制度的基础上,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来认识“交易”的内涵•在多数场合,“交易”主要是指较狭小的市场交换或市场交易•把企业配置资源的活动在替代了市场交易的层面称为“被组织的交易”•交易是稀缺的、可计量的,交易的成本和收益也是可以计量和比较的•传统微观经济学没有认识到交易本身的稀缺性,甚至将其视为可以在市场中自动完成的,从而在研究资源配置效率时,没有考虑交易的影响•(三)威廉姆森对“交易”研究的贡献:“交易” 的细化•1、交易•当一项物品或劳务在技术上可分的结合部发生转移时,交易就发生了•生产或提供商品服务的活动从技术上可分为一系列独立的活动过程,每个在技术上不可分的活动都是一个独立的活动过程,它们属于整个活动的一个阶段。
当一项物品或劳务从一个阶段交到下一个阶段时,则会产生交易。
•2、威廉姆森对“交易”研究的贡献:“交易” 的细化•从交易维度分析交易的特性•交易是由它的维度来限定的,交易相异的主要维度是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程度和交易频率•2、契约视角的交易费用研究•(1)威廉姆森•从契约的角度分析交易费用•事前的交易费用——起草、谈判、保证落实某种契约的成本,即达成契约的成本;•事后的交易费用——签约之后的成本;−退约−因合同有误而更改合同的成本−仲裁费用(政府、法院、仲裁机构等)−为确保交易关系的长期化和持续化所付出的费用•共识:交易费用包括准备合同的成本、达成合同的成本、监督和实施合同的成本。
新制度经济学考试重点
1.交易费用:科斯:“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
阿罗:“经济制度操作的成本”。
诺思:“交易成本是规定和实施构成交易基础的契约的成本。
”威廉姆森:“经济系统运转所要付出的代价或费用”。
2.外部性:外部性是一个经济人的行为对另一个人的福利所产生的效果,而这种效果并没有从货币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
外部性分为四种类型:即生产者正外部性、生产者负外部性、消费者正外部性和消费者负外部性3.路径依赖:路径依赖是描述过去对现在和将来产生强大影响的术语。
人们过去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
路径依赖是对长期经济变化作分析性理解的关键。
路径依赖理论能较好地解释历史上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发展的差异。
4.诺思悖论:没有国家办不成事,但有了国家又有很多麻烦。
在新制度经济学家看来,任何时候有国家总比无国家(即无政府状态)好。
因为,有国家才能确保社会秩序、公正和安全。
而要确保秩序、公正和安全,人们又必须把确定和保护“所有权”的垄断权交给国家,以便它能够完成人们要求它完成的任务。
但是,国家有了垄断权力以后又可能成为个人权利的最大、最危险的侵害者,因为一旦国家接管了产权保护职能并成为惟一合法使用暴力的组织,它就有可能凭借其独一无二的地位索取高于其提供服务所需的租金,更有甚者还可能干脆剥夺私人产权。
5.三边治理:一种介于市场治理和专用性资产交易(双边)治理之间的中间形式。
它不是直接诉诸法律来保持或断绝交易关系,而是借助于第三方(仲裁者)来帮助解决争端和评价绩效。
6.制度耦合:指的是制度结构内的各项制度安排为了实现其核心功能而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从不同角度来激励与约束人们的行为。
在制度耦合的情况下,制度结构内的各项制度安排之间不存在结构性矛盾,没有互相冲突和抵制的部分,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制度结构的整体功能。
7.完全契约:就是契约条款详细地表明了在与契约行为相应的未来不可预测事件出现时,每一个契约当事人在不同的情况下的权利与义务、风险分享的情况、契约强制履行的方式及契约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
新制度经济学期末复习要点
• 1.契约的定义、内容 • 2.新古典契约理论
七、企业理论
•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八、合作
• 1.社会资本 • 2.合作与合作剩余 • 3.合作与博弈(从竞争走向合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五、制度变迁
• • • • 1.制度变迁含义 2.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制度变迁的轨迹与轨迹依赖. 在制度变迁中,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 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了某一条道路, 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 • 3.诱致性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 • 4.诺思悖论
六、契约理论
四、产权
• 1.产权的含义 • 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 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 • 产权包括所有权、使用占有权、经营权、 处置权、决策权和剩余索取权。
• 2.产权的属性:排他性、可分割性或可分离性、 可交易性 • 3.科斯定理 • 在市场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产权制度安排对 资源配置没有什么影响。 • 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现实世界,产权初始界定会 对经济效率产生影响。 • 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情况下,产权的清晰界定将 有助于降低人们在交易过程中的成本,改进经济 效率。
期末复习
一、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的三个假设
1.人有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两面性 2.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3.人有机会主义倾向和讲诚信的两面性 相关概念: “信息悖论”:信息搜寻不可能达到最佳状态,因为在搜寻 之前不可能知道信息价值。
新制度经济学案例分析例题和知识点
新制度经济学案例分析例题和知识点新制度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制度如何影响经济行为和经济绩效的学科。
它强调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对各种制度安排的分析来解释经济现象。
以下将为您呈现一些新制度经济学的案例分析例题,并梳理相关的重要知识点。
一、案例分析例题案例一:产权制度与资源配置在一个偏远的农村地区,有一片公共的森林资源。
由于产权不明确,村民们都可以自由地进入森林砍柴、放牧和狩猎。
结果,森林资源遭到了过度开发和破坏,生态环境恶化,村民们的长期利益也受到了损害。
后来,当地政府实施了一项产权制度改革,将森林的产权明确界定给了一个特定的集体或个人,并制定了相应的使用规则和监管机制。
在新的产权制度下,所有者有了保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采取了合理的开发和保护措施,森林资源逐渐得到恢复,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同时也为所有者带来了可持续的经济收益。
知识点:1、产权的定义和作用:产权是指对财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一系列权利。
明确的产权能够为经济主体提供激励,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保护。
2、公共物品与产权界定:公共物品往往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容易导致“搭便车”行为和过度使用。
通过产权界定,可以将公共物品转化为私人物品或准私人物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3、产权制度与经济绩效:合理的产权制度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
案例二:交易成本与企业边界假设有一家制造企业,它需要采购原材料来生产产品。
如果企业自己去市场上寻找供应商、谈判价格、签订合同、监督合同执行等,会产生较高的交易成本。
为了降低交易成本,企业可能会选择纵向一体化,即自己生产原材料,或者与少数几个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合同约定来规范交易行为。
这样可以减少市场交易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提高交易效率。
知识点:1、交易成本的概念和构成:交易成本包括搜寻成本、谈判成本、签约成本、监督成本和违约成本等。
2、企业的本质:企业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成本而产生的一种组织形式。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笔记
新制度经济学1.什么是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
2.现代经济学发展呈现出的三⼤大趋势:①数量化 ②假设前提放宽 ③研究领域的扩展3.经济理论的三⼤大传统柱⽯石:天赋要素、技术和偏好第四⼤大柱⽯石:制度4.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①交易成本和产权②政治经济学和公共选择③数量经济史④认知,意识形态以及路径依赖的作⽤用。
5.早期的制度分析又称:近代制度主义 代表⼈人物:康芒斯、凡勃仑、加尔布雷斯新制度学派代表⼈人物:科斯、阿尔钦、威廉姆森、诺思、德姆塞茨、张五常6.新制度经济学的创新之处:①坚持逻辑实证主义⽅方法论,把传统微观经济学的边际均衡分析⽅方法和制度分析⽅方法结合起来;②以资源配置为主题,改变了其他制度主义者主题过于宏⼤大和杂乱的状况;③创⽴立了“交易费⽤用”范畴,在原来新古典经济学的⽣生产成本这⼀一约束条件的基础上,引⼊入新的约束条件。
7.制度分析的三个层次——微观层次、中观层次(利益集团)、宏观层次(国家理论)8.新古典经济学的局限性①从研究对象来看,新古典经济学的交换中⼼心论严重地限制了其思想的范围和⽅方法,是对经济体系的实际结构和运转的严重误解,致使许多对经济过程极其重要的东西都被这种交换观点掩盖起来了、搞乱了。
②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新古典经济学把经济过程定义为⾯面对稀少进⾏行选择,实际上其整个核⼼心都依赖于对经济的逻辑演绎分析,忽视了对在历史上同 ⽣生产和消费联系在⼀一起的现实的社会制度和⾏行为的分析。
③新古典经济学的解释⼒力也是有限的。
它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按⾃自我利益⾏行事,也可以解释⼈人们为什么讨厌某些东西。
但它不能有效地解释问题的另⼀一⾯面,即对⾃自我利益的计较并不构成动机因素的那些⾏行为。
④新古典经济学为了其研究达到“科学”的⽔水平,进⾏行了许多抽象,并对其范围进⾏行了较严格的界定。
这固然有利于其研究⽔水平达到“科学”,即利⽤用数学及计量技术进⾏行经济学研究,但却会降低经济学的解释⼒力。
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第一篇: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
它涵盖了经济学与制度之间的双向关系,既关心制度对经济的影响,也关心制度在经济经验影响下的发展。
2.交易费用:交易费用是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要付出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
3.有限理性:人的有限理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们面临的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因此所获得的信息也就不完全。
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无所不知。
4.不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是指市场参与者不拥有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新凯恩斯学派认为,不完全信息经济比完全信息经济更加具有现实性,市场均衡理论必须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予以修正。
5.产权: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6.寻租:个人为增加个人财富所作出的对社会净财富发生不利影响的努力。
7.科斯定理:如果交易费用为零,不管初始权利如何配置,自由交易都会达到资源的最优利用状态。
在正交易费用的情况下,法律在决定资源如何利用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8.制度创新:所谓制度创新是指社会规范体系的选择、创造、新建和优化的通称,包括制度的调整、完善、改革和更替等。
9.制度变迁:制度变迁是指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它的实质是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
10.路径依赖:它指一个具有正反馈机制的体系,一旦在外部性偶然事件的影响下被系统所采纳,便会沿着一定的路径发展演进,而很难为其他潜在的甚至更优的体系所取代。
11.产权残缺:所有权的残缺可以被理解为是对那些用来确定“完整的”所有制的权利束中的一些私有权的删除。
12.诺思悖论:一方面,国家权力是保护个人权利的最有效的工具,另一方面,国家权力又是个人权利最大和最危险的侵害者,导致无效的产权安排和经济衰落。
这就是有名的“诺思悖论”。
新制度经济学重点总结(精品文档)_共3页
1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关系:新制度经济学利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析问题。
2马克思的制度分析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关系:马克思的科学方法论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影响。
马克思注重制度分析并吧制度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内生变量。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框架对新制度经济学体系的产生有重要影响。
3制度分析的三种方法:①科斯,诺思的交易成本方法②布坎南托利森,塔洛克的寻租方法③奥尔森的分利集团方法。
4人类行为分析的假定:①科斯指出,当代制度经济学应该从人的实际出来研究人。
人类行为动机是双重的,一方面人们追求财富最大化,另一方面人们又追求非财富最大化,人类历史上制度创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双重动机均衡的结果。
②第二个假定涉及人与环境的关系,即有限理性。
人的有限理性包括:一是环境是复杂的,在非个人交换形式中由于参加者很多,同一项交易很少重复进行,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世界,而且交易越多,人不确定性就越大,信息越不完全。
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有限的,人不肯能无所不知。
③威廉姆森把理性分为三个层析一是强理性,即预期收益最大化,二是弱理性,即有组织的理性,三是中等理性,介于以上二者之间。
5交易费用存在的原因:一是人的因素:①有限理性②机会主义。
二是与特定有关的交易因素:①资产专用性②交易的不确定性③交易频率。
三是交易的市场环境因素,指潜在的交易对手的数量。
6总量交易与每笔交易的交易费用的变化趋势:7产权的功能:产权不是一项权利,而是一组权利,产权并不意味着享有者可以为所欲为,他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驶其权利,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各项交易实质上都是产权交易。
①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②激励和约束③资源配置8科斯定理:①如果交易费用为零,不管初始权利如何配置,自由交易都会达到资源的最有利状态②在正常交易费用情况下,不同的权利界定会带来资源配置的不同效率③在正常交易的情况下,产权的清晰界定将有助于降低人们在交易过程中成本,改进经济效率。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重点
新古典经济学的内核:稳定性偏好、理性选择和相互作用的均衡结构新古典经济学的“保护带”:①主体面临特定环境的约束;②主体拥有特定的关于环境的信息;③研究特定的相互作用的方式。
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关系新制度经济学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修正”旧制度经济学特点①以本能心理学说为理论基础来研究人类的行为习惯及对社会各种经济制度发展演变的影响。
②强调经济行为的研究,认为必须根据人类行为来探讨经济问题,制度是指集体行为的一定规范。
③用进化论观点研究经济变动过程,认为社会生活及其制度是处在不断变动过程之中的,他们反对不顾时空的差别,不注意不断出现的变化,而一味寻找永恒的经济原理的静态观点。
新旧制度经济学的关系新制度与旧制度经济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研究纲领,有着各不同的硬核和保护带,他们之间不存在“修正”关系。
虽然新制度经济学与旧制度经济学有着相同的研究对象——人类社会的制度及其变迁,但它不是在旧制度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新制度经济学与旧制度经济学的差别①价值判断标准不一样。
②研究对象的把握不同。
③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态度不同。
④在理论一般性方面的区别。
新制度经济学相比旧制度经济学的主要创新①分析方法上的创新②理论体系上的创新③基本理论范畴上的创新④研究领域方面的创新诺思对马克思理论的肯定“在详细描述长期变迁的各种现存理论中,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恰恰是因为它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
马克思强调在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中产权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现有的产权制度与新技术的生产潜力之间产生的不适应性。
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贡献。
”我们对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界定以交易费用为媒介,研究为什么要生产制度、如何生产制度以及为谁生产制度的这样一门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新制度经济学的经验、历史和制度分析具体方法反设事实,即是设想或思维实验,也就是对历史事实和某种特定的状态的假设,假设某一条件与事实相反,经济将会如何发展?经验和案例研究。
新制度经济学知识点
1.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是应用现代微观经济学分析去研究制度和制度变迁的产物。
它源自这样一种命题,即理性选择(在具体的约束条件下)将创造和改变诸如产权结构、法律、契约、政府形式和管制这样一些制度。
2.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特征:(1)新制度经济学充分假设,制度有深刻的效率因素。
不同制度下绩效是不一样的。
(2)新制度经济学坚持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技术本质,而且还在于管理方式结构,后者带来不同的经济类型中信息传递、激励和分权控制的区别。
(3)新制度经济学用的是比较方法,一种可行的形式与另一种相比,而不是与抽象的无磨擦的理想形式相比较。
比较中的基本概念就是交易成本。
(4)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组织的中心问题,归本求源是人类活动者的行动属性,行为假设被看作是现实中的重要部分,这个层次的严重失败将导致制度经济学的危机。
3.试比较新旧制度经济学的异同点。
(1)康芒斯、凡勃伦、加尔布雷斯等美国制度主义学者称为近代制度学派,新制度经济学与近代制度经济学并没有什么理论上的渊源关系。
(2)在某种程度上讲,新制度经济学与近代制度经济学在理论上还是对立的。
近代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不是理论性的,而是反理论的,他们尤其反对古典经济理论。
(3)新制度经济学恰恰相反,他们利用正统经济理论(包括古典经济理论)去分析制度与现实问题。
(4)近代制度经济学的失败是因为它没有提出实证的理论学说,仅仅是对正统经济理论的不满和批判态度。
他们没有留下什么理论工具(或范式)供别人或后人去使用。
近代制度学派没有理论框架。
(5)近代制度主义的错误主要表现为,方法上和认识上的,制度主义者变成了出类拔萃的资料收集者。
他们在奠定了制度规范和习惯的重要地位后,低估了花大力气描述经济政治制度的性质和功能这种工作的意义。
(6)近代制度学派认为经济体系的组织和控制问题,即经济体系的权力结构应该摆在第一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制度经济学概念、研究对象及基本假设♦1、概念–“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最早由威廉姆森提出。
–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新古典经济学去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并去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体系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科斯)。
♦2、研究对象–“当代制度经济学应该从人的实际出发来研究人,实际的人在由现实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中活动”(科斯);–“制度经济学的目标是在研究制度演进背景下人们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做出决定和这些决定又如何改变世界”(诺斯)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假设1)效用最大化。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人们总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最大化自己的效用,并把效用最大化假说扩展至所有人的选择,从而抛弃了新古典理论陈旧的二分法——家庭追求效用最大化,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
2)有限理性。
新古典经济学不仅把人假设为单一的“经济人”或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机器,而且假定“经济人”具备完全理性,即假定人随时随地都自觉地,而且全智全能追求“最大化”或“最优化”,是具备完全理性的“经济人”。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完全理性不符合人类行为的现实,因而提出了“有限理性”的假设。
有限理性。
这种假设源于:♦现实生活是复杂的♦事物是发展的,因而其属性和状态是不稳定的和不可确知的,此二者决定了我们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完全的♦人的头脑也是一种稀缺资源,因而人的行为能力也是有限的♦搜集信息、处理及计算、行为本身的执行都是有成本的。
由此,人们“有达到理性的意识,但又是有限的”(西蒙,1972)。
♦3)机会主义的行为倾向。
基本意思是,经济活动人会以狡黠的方式追求自身的利益,他会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他会有目的地、有策略地利用信息(包括有时说谎、隐瞒、欺骗等)。
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作♦科斯:《企业的性质》(1937)、《社会成本问题》(1960)等;♦诺斯:《西方世界的兴起》(1973)、《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1981)、《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1990)等;♦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1985)等;♦阿尔钦:《不确定性、进化与经济理论》(1950)、《信息成本、定价与资源闲置》(1969)等;♦德姆塞茨:《所有权、控制与企业》(1988)等;♦张五常:《佃农理论》(1969)、《企业的契约性质》(1983)等。
♦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组织理论(公司、国家治理理论)♦制度变迁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交易成本和产权;♦政治经济学和公共选择;♦数量经济史;♦认知,意识形态以及路径依赖的作用。
交易费用是人与人之间打交道的费用。
科斯思考一个问题:既然市场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进行合作的最有效的形式,为什么还会有企业存在?《企业的性质》于1937 年发表在美国的《经济学》杂志上。
但是“企业的性质”在发表以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并未得到经济学界的关注。
1960 年科斯教授的另一篇著名论文“社会成本问题” 问世以后,引起了经济学界的轰动,人们才又回过头来挖掘“ 企业的性质”的价值。
所以说,“ 社会成本问题” 的成功不仅是其理论上的推进,而且是其表达上的效应。
“社会成本问题” :科斯定理•(一)康芒斯的“交易”•“交易”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单位。
•“交易”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所有权的转移,是人与人之间对物的所有权的让渡或取得,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交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买卖的交易:即法律上平等的人们之间自愿的交换关系,主要表现为市场上人们之间平等的竞争性买卖关系。
•管理的交易:即长期合约规定的上下级之间的不平等交易,主要表现为企业内上下级之间的命令与服从关系。
限额的交易:这也是一种上级对下级的关系,只是上级是一个集体的上级或它的正式代表如政府、董事会,主要表现为政府对个人的关系。
•不同的具体交易和在一起便构成了经济研究上的较大单位——“运行的机构”或制度(无数次交易活动的结果)•(二)科斯的“交易”•在继承康芒斯把交易关系作为法律上所有权转让的制度的基础上,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来认识“交易”的内涵•在多数场合,“交易”主要是指较狭小的市场交换或市场交易•把企业配置资源的活动在替代了市场交易的层面称为“被组织的交易”•交易是稀缺的、可计量的,交易的成本和收益也是可以计量和比较的•传统微观经济学没有认识到交易本身的稀缺性,甚至将其视为可以在市场中自动完成的,从而在研究资源配置效率时,没有考虑交易的影响•(三)威廉姆森对“交易”研究的贡献:“交易” 的细化•1、交易•当一项物品或劳务在技术上可分的结合部发生转移时,交易就发生了•生产或提供商品服务的活动从技术上可分为一系列独立的活动过程,每个在技术上不可分的活动都是一个独立的活动过程,它们属于整个活动的一个阶段。
当一项物品或劳务从一个阶段交到下一个阶段时,则会产生交易。
•2、威廉姆森对“交易”研究的贡献:“交易” 的细化•从交易维度分析交易的特性•交易是由它的维度来限定的,交易相异的主要维度是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程度和交易频率•2、契约视角的交易费用研究•(1)威廉姆森•从契约的角度分析交易费用•事前的交易费用——起草、谈判、保证落实某种契约的成本,即达成契约的成本;•事后的交易费用——签约之后的成本;−退约−因合同有误而更改合同的成本−仲裁费用(政府、法院、仲裁机构等)−为确保交易关系的长期化和持续化所付出的费用•共识:交易费用包括准备合同的成本、达成合同的成本、监督和实施合同的成本。
•3、制度视角的交易费用研究(广义)•康芒斯的思路•交易是人与人之间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无数次的交易构成经济制度的实际运转,并受制度框架的制约•阿罗•交易费用是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交易费用包括:•制度的确立或制订成本•制度的运转或实施成本制度的监督或维护成本(违反必究)共识:交易费用实际上是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交易费用就是“制度成本”,交易费用的变化可以体现出制度结构的变化♦契约视角的交易费用研究♦交易费用包括准备合同的成本、达成合同的成本、监督和实施合同的成本。
♦制度视角的交易费用研究♦交易费用实际上是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交易费用就是“制度成本”.•产权的定义–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它不仅是人们对财产使用的一束权利,而且确定了人们的行为规范,是一些社会制度。
产权的基本属性•(1)排他性•一个人或者一群人拥有某物的产权,其他人或者群体就不能合法地拥有该物并对该物行使产权。
产权的可分割性•产权的初步分解:把产权区分为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等。
可交易性•产权交易:买卖行为实质上就是商品的所有权与货币的所有权的交换。
即交易行为本身就是产权的交易,这是一种广义的理解;狭义的理解是特指的,如企业的买卖(兼并)、股票的买卖、房地产的买卖、生产要素的买卖等等。
•产权中的任何一项权利都是可交易的,不可交易的产权不是真正的产权,这包括产权的买卖、产权的转让等等。
•产权的可交易性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条件。
产权的功能•产权的功能源于资源的稀缺性•一、激励和约束功能–如果经济活动主体有了界限确定的产权(不管什么产权,数量有多少),就界定了他的选择集合,并且使其行为有了收益保证或稳定的收益预期。
这样,其行为就有利益刺激或奖励。
–奖励功能与约束功能是相辅相成的。
约束是一种反面的奖励。
产权关系既是一种利益关系,又是一种责任关系。
从利益关系说是奖励,从责任关系说则是一种约束。
•二、外部性内在化–产权的所有者拥有他的同事同意他以特定方式行事的权利。
–很显然,产权是界定人们如何受益及如何受损,因而谁必须向谁提供补偿以使他修正人们所采取的行动。
–“产权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引导人们实现将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的激励。
”(德姆塞茨)–如对消费产生的垃圾征税。
–专利权•当某个人的行为所引起的个人成本不等于社会成本、个人收益不等于社会收益时,就存在外部性。
•三、资源配置功能–是指产权安排或产权结构直接形成资源配置状态或驱动资源配置状态改变或影响对资源配置的调节。
•产权的实质是界定产权主体与非产权主体对产权客体的关系、权利和义务。
•产权的定义•如:我拥有一亩水塘.•产权的构成•产权的基本属性:•1、排他性•2、可分割性•3、可交易性•科斯第一定理:•权利的初始界定是重要的吗?如果交易成本等于零,回答是否定的。
•如果市场交易费用为零,不管权利初始安排如何,当事人之间的谈判会导致最佳的资源配置。
•推论:通过清楚完整地把产权界定给一方或另一方,并允许把这些权利用于交易,政府能有效地解决外部性问题。
•科斯第二定理:•权利的初始界定是重要的吗?如果交易成本不等于零,回答是肯定的。
当存在交易成本时,可交易权利的初始配置将影响权利的最终配置,也可能影响社会总体福利。
既然权利的初始配置影响到社会福利,因此应该选择提供较大社会福利的权利初始配置。
•进一步思考上面的例子。
假定法律赋予工厂排污的权利,居民必然地将选择为工厂安装污水过滤器?如果考虑到居民聚集在一起进行集体选择的交易成本,假定每户付出的此成本为30元。
•那么结果只能是每个居民将花费75元购买净水器。
•因此,交易成本能够改变法律规则的选择结果——从社会成本的角度来说,赋予居民使用清洁水的权利,是更有效率的。
•推论:•1、在选择把全部可交易权利界定给一方或另一方时,政府应该把权利界定给最终导致社会福利最大化,或社会福利损失最小化的一方;•2、一旦初始权利得到界定,仍有可能通过交易来提高社会福利。
但是,由于交易成本为正,交易的代价很高,因此。
交易至少只能消除部分而不是全部与权利初始配置相关的社会福利损失。
•科斯第三定理:•由政府选择某个最优的初始产权安排,就可能使福利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改善;并且这种改善可能优于其他初始权利安排下通过交易所实现的福利改善。
•假设:政府能够成本比较低地近似估计并比较不同权利界定的福利影响,同时它还假定政府至少能公平、公正地界定权利契约是指两人或多人之间为在相互间设定合法义务而达成的具有法律强制力的协议☐经济学与法学意义上的契约的比较⏹经济学中的契约概念比法律上所使用的契约概念更为广泛,它包括:☐法律效力的契约☐默认契约⏹现代经济学中的契约概念,实际上是将所有的市场交易都看作是一种契约关系,并以此为分析基础。
☐默认契约没有法律效力,没有书面文本,但在一定范围内能约束各成员的行为。
默认契约是一个长期性的、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契约关系。
契约双方对自己的权利义务都心照不宣,契约双方自觉遵守合作协议并相互信任。
默认契约的存在有效地降低了契约双方交易时的不确定性,抑制了机会主义。
契约是指几个人(至少两人)之间达成的某种协议,意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