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课题主体报告记录
智能机器人实验报告.doc
智能机器人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了解广茂达智能小车的工作原理;2、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小车各项功能的实现方法;3、掌握对小车功能的编程及调试方法;4;通过实验促进对理论课学习到的知识的理解。
实验原理:实验一:遥操作实验本实验利用信号发射器将操作平台给出的控制信号发射出去,接收器调至适当的频道后接受控制信号并控制小车的动作。
将机器人的运动类型划分为五种: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停止。
在下位机开发环境中编程,分别规定这五种运动控制字分别是:a、b、c、d、e。
即上位机向机器人发送字符a时,机器人便开始前进,发送其他控制字依次类推。
在上位机VC环境下编程实现这五种运动对应的键是:"↑"键、"↓"键、"←"键、"→"键、"Space"键(即空格键),或按下五个按钮分别向串口发送不同的控制字符。
这样当按下"↑"键(当操作方式选择”按键操作”时)或按下”前进”按钮(当操作方式选择”按钮操作”时),上位机通过串口发送字符a,机器人接受到字符a后便开始前进。
按下其他控制键或其他控制按钮,道理与此类似。
实时视频显示区用于动态显示无线摄像头采集的视频信息。
彩色视频开关组框下有两个按钮:彩色视频开和彩色视频关,通过这两个按钮可以控制彩色视频的开与关,在实时视频显示区就可以显示小车上摄像头所拍摄到的画面。
实验二:自主路径跟踪实验调节绿色和白色的RGB阈值,使得经过阈值分割后在视频处理后显示区中绿色背景和白色条纹可以明显分辨开来,处理后的画面进行统计,程序中规定只有当每行的白色像素点超过35个,而满足这个条件的行超过80行时,才认为在机器人视野范围存在白线,但是如果由于各种原因机器人在行进过程中可能偏离白线较远,这时候机器人不能不作反应,因为在它视野范围内的局部的白线仍是可以利用的,可以认为只要靠近这些局部的白线机器人仍可能找到白线。
《人工智能机器人进课堂实验研究》结题报告
《人工智能机器人进课堂实验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本课题所指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主要是指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机器人在功能和技术层次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推动了机器人概念的延伸。
将具有感觉、思考、决策和动作能力的系统称为智能机器人,这是一个概括的、含义广泛的概念。
这一划时代的概念产生,为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也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拓开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和新的创造天地。
智能机器人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是一门具有高度综合渗透性、前瞻未来性、创新实践性的学科,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教育资源。
我们努力做到探索出人工智能机器人进课堂的经验;形成一些优化课堂教学教育教学的方法与策略;研制出和应用好一批适用于中小学机器人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的软件或教材,并加强网络环境下多元资源库的建设,从而深化学校教育改革,提高校本培训的质量,使信息化建设与运用达到新的水平。
本课题由阿城市教师进修学校牵头,各个基层学校参加。
围绕本课题,设置专题研究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人工智能机器人进课堂教学》、《信息资源环境下人工智能机器人进《网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模式构建的研究》、《人工智能机器人进课堂教材的编制与应用研究》、络环境下人工智能机器人进课堂教学教育资源的开发及应用》。
本课题拟为:1、以点带面推动实践活动。
2、在不同类别的学校研究应用信息技术的个性与共性问题;3、侧重研究学科教学,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机器人进课堂教学背景下教学活动,继续教育和教育科研中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管理、评价诸问题。
二、课题的界定人工智能机器人作为能力培养研究性课程平台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创造性地使用各种元器件,充分开动脑筋,自由组合,开发出千变万化的各种不同的机器人。
他们会执行不同的任务,具有不同的外形,只要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具有不断进取的精神,就会获得无穷的知识和乐趣。
能力培养研究性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创造开发能力,还有科学思维能力等等。
《小学智能机器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小学智能机器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选题1. 选题的意义:科技推动教育,知识改变命运,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是智能机器人飞速发展的时代。
随着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智能机器人教育走入中小学学生课堂即将成为可能和必然趋势。
此外,这项活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很大帮助。
首先,它提供了一种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与前沿研究相结合的生动形式,而且内容本身也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实践性、探索性和综合性,易于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同时,也是学校开展科技教育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2. 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国外一些发达国家非常看好智能机器人教育对未来高科技社会的作用和影响,尤其对年轻一代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他们在中小学教育中都不同程度地对学生进行智能机器人知识的教育。
例如,介绍机器人的由来,要求学生搜集各种机器人的图片、小说或录像等资料。
让学生分组讨论有关机器人的功用和局限性及可能对人类产生的影响等问题。
这些内容主要穿插在科学概论、社会研究和计算机概论等课程教学中进行。
在国内,智能机器人技术向教育领域的渗透已有呈加速度发展的趋势,智能机器人事业和教育事业同时面临跨越式发展的极好机遇。
如果说上世纪末我国“ 863”高科技发展计划把“普及机器人文化”作为我国发展机器人事业的一项战略措施,那么到了新世纪,普及机器人文化也将越来越成为促进教育创新的一个战略性手段。
我市的许多学校也都开展了机器人的活动,但是这些学校智能机器人活动都以校内科技活动小组或者竞赛小组的方式出现,并没有真正进入课堂教学。
我校在2004—2007三年主动发展规划中将大力开展科技特色教育,机器人教育是其中一部分,根据实践经验、师资水平和学生发展需求等因素,决定将它作为独立的课程纳入小学日常教育教学中,开展把智能机器人引入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给学校的特色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一个新的舞台。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总目标:以校本课程建设推进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以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研究报告第一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暨武汉市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重点课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结题研究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学校课程”的概念,在2001年6月7日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 校本课程从此走入我们的视野,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推进校本课程建设成为学校管理者的责任。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是一项课程革新任务,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
这个问题的解决具有以下五点意义:(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创国家级山水园林城市”是武汉市政府向全体市民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
我校与东湖风景区近邻。
东湖风景区以其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楚文化的特色和现代科技文明风韵,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研究天地。
因此以东湖风景区为依托研究开发与实施我校特色校本课程,对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武汉市政府工作目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实施素质教育,规范教学内容,严格课程管理,将德、智、体、美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是《义务教育法》对中小学办学行为和育人方向总的规范要求。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校本课程以学校教师资源为中心,以学生需求为重点的兴趣校本课程初具雏形。
整合学校与地域教育资源,规范开发与实施行为,形成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摆在了我们面前。
因此这一课题的研究,对规范办学行为,创建以东湖文化为载体的教育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智能机器人开放课题实验报告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开放实验项目
智能机器人
总结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2021年1月
实验一认识实验
·。
尽量减少吸盘开关次数,以减少搬运时间,提高搬运效率。
实验二API实验
完成“12”书写
分别将字符“1”和“2”的运动信息储存在Y1和Y2的两个字典变量当中,使用PTP 运动模式移动笔尖,依次移动到指定的位置,完成书写。
实验三GRIPPER实验
完成“搬运、码垛”
首先获得当前机械臂末端位置,移动到指定位置吸取第一个物块,再搬运到下一个位置,重复此过程,注意每次放下物块时的高度都要比上一个放下物块时的高
度高一个小物块的高度。
搬运代码如上
码垛图示及代码如上
实验四激光雕刻实验
自主实验:用激光作图1幅图,要包含线条图案和位图雕刻图案。
以“抗疫”,“冬奥”,“嫦娥五号”,“努力学习”等主题。
根据要求安装好激光发射器,在写字/画画中选择激光选项,在绘图面板的有效区域内绘制相应图形,点击开始,机械臂自动开始激光雕刻。
实验五激光雕刻实验
采用BLOCKLY实现机械臂运动(分拣)
使用红外传感器探测是否有物块到达指定位置,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物块后,传送带停止运转,机械臂运动到物块上方,吸取物块,再将物块移动到颜色传感器工作区,颜色传感器检测物块颜色,再根据颜色将物块移动到对应位置。
实验六自主实验
实验总结。
智能机器人开题报告
智能机器人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机器人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工业生产中的自动化装配,到家庭服务中的智能助手,智能机器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智能机器人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
然而,智能机器人的发展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如感知能力、决策能力、交互能力等方面的不足。
因此,深入研究智能机器人的相关技术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一)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深入研究智能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包括感知、决策、控制和交互等方面,探索如何提高智能机器人的性能和智能化水平,为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通过对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机器人学的理论体系,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如人工智能、控制理论、计算机科学等。
2、实际意义智能机器人在工业、医疗、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
提高智能机器人的性能和智能化水平,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例如,美国的波士顿动力公司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具有出色的运动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日本的机器人技术在工业生产和服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国内研究现状近年来,我国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工业机器人方面,国内企业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市场份额逐渐增加;在服务机器人方面,一些创新型企业推出了具有特色的产品。
四、研究内容(一)智能机器人的感知技术研究如何通过传感器获取环境信息,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以及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和融合,提高机器人对环境的感知能力。
(二)智能机器人的决策与规划技术探讨如何根据感知到的信息进行决策和规划,制定合理的行动策略,使机器人能够自主完成任务。
(三)智能机器人的控制技术研究如何对机器人的运动进行精确控制,实现高效、稳定的动作执行。
人工智能机器人兴趣社团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人工智能机器人兴趣社团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研究”开题报告目录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2)(一)问题的提出 (2)(二)研究意义 (3)1.理论意义 (3)2.实践价值 (4)二、理论基础与依据 (6)1. 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 (6)2.多元智能理论 (6)3. 合作学习理论 (7)4.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8)三、核心概念界定 (8)四、同类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9)(一)研究现状 (9)(二)主要研究成果 (10)(三)现状述评 (11)五、研究的创新及研究的假设 (11)(一)研究的创新 (11)(二)研究的假设 (12)六、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12)(一)研究的目标 (12)(二)研究的内容 (12)七、研究的对象及范围 (13)八、研究思路及方法 (13)(一)研究思路 (14)(二)研究方法 (14)九、研究计划及步骤 (15)十、预期成果 (16)十一、课题组构成及分工 (16)十二、课题经费预算 (16)参考文献略。
(16)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一)问题的提出目前在美国、日本等国家, 都在中小学开设了机器人课程。
机器人教育是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载体, 已经逐渐进入我国中小学课堂, 我校也就人工智能机器人兴趣社团方面作为校本课程有所实践。
中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 这将有力促进机器人新兴市场的成长, 创造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我市中小学机器人竞赛活动从2003年开始起步, 在市教委、市科协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培育下, 已经初见成效, 在国际、国内各类赛事上取得了优异成绩, 部分项目发展水平走在了全国前列。
从2010年开始, 市教委、市科协整合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和“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三项全国赛事的学生机器人竞赛项目。
其中人工智能机器人比赛项目是机器人竞赛的一个重要项目。
智能机器人课程报告
智能机器人课程报告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姓名:郭胜班级:自动化10-06内容提要:远古时期地球上诞生了无组织的单细胞生物,然后形成了具有一定组织结构的多细胞生物,最后形成了具有复杂系统的高等生物,而我们人类则是其中的佼佼者。
人类具有复杂的神经系统,具有超强处理能力和自我意识的大脑,以及灵活坚韧的身躯,这使得人类在长期自然竞争中生存下来。
随着科技的发展的,很多问题的解决需要耗费很多人力,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机器来代替自己做事情,这就形成了机器人的雏形。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认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和计算科学的发展,人们提出了制造具有判断,推理,学习,自我意识的机器人的想法,这就是人工智能。
智能机器人就是基于人工智能的具有判断,思维,推理,学习的能力的新一代机器人,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人类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机器视觉一关于智能机器人的一些认识我们从广泛意义上理解所谓的智能机器人,它给我们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一个独特的进行自我控制的“活物”。
其实,这个自控“活物”的主要器官并没有像真正的人那样微妙而复杂,他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模仿了生物体的功能与控制机制。
下面我们以人体的工作机制为引例,弓I入机器世界的组成结构。
人具有耳朵, 眼睛, 子,舌头,等感觉器官,用于接受外界刺激, 外界刺激经由这些传感器变成微电信号,经由神经传导网络送入各级处理神经系统进行处理,处理结果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给相应的组织和器官,从而引起人体对于外界刺激的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人类的活动机制包括宏观上的硬件和软件组成,其中硬件是各种功能形成的前提,是逻辑,抽象的基础;软件是基于硬件的高级抽象性的活动,是一种虚拟的逻辑形式,他以思维,意识的形式存在。
软件硬件的结合,才能形成具有一定行为能力的个体。
机器人就在以上理论基础上建立的复杂系统的集合。
和人体相似,机器人需要各种传感器对外界和本体内部信息进行收集和转换,然需要各种通信网络将信息准确,高速的传输出去,之后需要具有高处理能力的处理器对传入的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最后需要具有一定自由度的机械系统去完成处理器的指令要求。
初中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校本课程教 学资源开发与实践
初中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校本课程教学资源开发与实践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很有前景的学科,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内容逐渐成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
因此,开发人工智能校本课程教学资源并实践教学,对于提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报告将介绍我们在人工智能校本课程教学资源开发与实践过程中做了哪些工作以及取得的成绩。
1. 教学资源开发我们的教学资源分为三个部分:教学视频、教学文档和教学软件。
教学视频:我们制作了一系列人工智能相关主题的视频,包括人工智能的概念介绍、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自然语言处理等。
这些视频不仅可以作为学生掌握知识的辅助材料,也可以作为教师备课的重要参考资料。
教学文档:我们编写了一些针对初中生的人工智能篇幅不太大、却比较易懂的教学文档,力求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基础概念,理解其工作原理,掌握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这些教学文档将作为学生课堂笔记和自主学习资料。
教学软件:我们开发了一个人工智能交互式学习软件,学生可以通过这个软件进行人工智能编程体验、人工智能应用设计和人工智能实验。
这个软件将人工智能理论联系到实践,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人工智能的应用及其代码实现方法。
2. 教学实践我们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从三个方面入手:课堂教学、作业及考试、课外拓展活动。
课堂教学: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互动式讲解、案例分析、课堂练习、小组讨论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知识和应用方法。
同时,我们也不断地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课堂引导调整,积极发挥学生主体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作业及考试:我们的人工智能校内课程与作业、考试密切相关,旨在评估学生对人工智能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我们通过下发书面作业、小组项目、实验报告等方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深入体验人工智能的思路和方法。
课外拓展活动:我们组织了一些人工智能相关的比赛、科普讲座等课外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志同道合的同学中互相学习、交流。
《智能机器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研究》
《智能机器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研究》[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智能机器人活动在中小学的存在方式已不仅仅是“兴趣活动”,智能机器人活动的主要目标也不仅仅是“竞赛夺冠”,而是开始走向课程定位,提升课程意义。
机器人教学是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新载体,机器人教育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信息技术的核心价值。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机器人教育走进课堂已成为必然趋势,必将给信息技术教育带来新的活力。
[关键词]机器人教学校本课程信息技术科学教育科学素养2006年在高中课程改革推动下,结全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我校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物理等多学科资源整合,开设了《走近机器人》校本课程,把机器人教学活动由原来单一的课外活动推向课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造科技平台,以此推动学校的科学教育。
下面我就谈谈我校基于机器人校本课程开展科学教育的一些认识与实践。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机器人教学实践已经证明,机器人课程不仅具有实践性、跨学科性,更重要的是具有极大的开放性,从机器人的搭建到项目方案的解决,能激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团结协作能力。
同时,机器人本身具有好玩的特点,使机器人教学很容易吸引学生进入这个科学的前沿领域,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又是人的综合素质中较为重要的核心部分。
因而开展机器人教学将会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学校科学教育的质量。
我校结合实际,着力构建校本课程体系,打造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将《走近机器人》校本课程列入学校校本课程体系,为我校机器人课程的正常、高效开展提供了课时保障和良好的条件。
二、研究的目标1、智能机器人教育如何切实有效的发挥创新教育功能的研究计划就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两个相互独立又密切的教育形式,研究如何将现行教育的训导模式向自主动手做、做中学模式转化,如何将考试现有的单一考察记忆功能向综合素质考察功能转化;整合课堂内外的教育资源,将校本资源与“新课程”相得益彰的结合,适应创新教育要求的课程模式与机制。
智能机器人实验报告
机器人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认识“能力风暴"机器人,并会简单编辑程序,使其完成规定动作。
2、了解“能力风暴机器人内部构造,认识声音、光敏、碰撞等传感器。
3、了解AS多功能拓展卡,并能够简单应用。
二、实验过程:各组领取能力风暴机器人,老师对其进行讲解,然后各组对其观察,认识,并编辑一些小程序对其进行简单操作。
1、认识能力风暴机器人AS—UII有一个功能很强的“大脑”和一组灵敏的“感觉”器官。
它不仅可以随着外部环境敏捷地作出反应,而且还可以与你进行交流。
它有听觉、视觉、和触觉,它还会象人一样使用动作和声音,来表达与它周围世界互动时的感觉。
开关:控制AS-UII电源的按钮.电源指示灯:电源指示灯的颜色是绿色。
开机时,这个灯会发光,告诉你机器人已经进入工作状态了!充电指示灯:当你给机器人充电时,充电指示的红灯发光。
充电口:只要将充电器的直流输出端插在充电口上,再将另一端接到 220V电源上即可.下载口:使用时只需将串口通信线的一端接下载口,另一端连接在电脑机箱后面的一个九针串口上。
“复位/ASOS”按钮:这是个复合按钮,用于下载操作系统和复位。
复位功能:在机器人运行程序的过程中,按下此按钮,机器人就会中断程序的运行。
如果要重新运行程序,须按运行键。
下载操作系统功能:连接好串口通信线,打开机器人电源开关,在VJC1。
5流程图编辑界面中选择“工具(T)——更新操作系统”命令,然后按下此按钮,即可下载操作系统。
运行键:机器人开机后,按击“运行"键,就可以运行最近下载的程序。
通信指示灯:通信指示灯位于机器人主板的前方,是一个黄色的小灯.在给机器人下载程序时,这个黄灯闪烁,表明下载正常,程序正在进入机器人的“大脑”。
2、认识VJC1。
5编程软件例:要求:先让机器人以速度100前进3秒,再让机器人以速度-60后退5秒,再在原地以功率80旋转1秒。
(1)编写流程图a)用鼠标将“执行器模块库”中的“直行”模块移到流程图生成区,并与“主程序"模块连接上;b)右击“直行”模块,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速度为100、时间为3秒;c)再用鼠标将“执行器模块库”中的“直行"模块移到流程图生成区并连接在第一个“直行”模块的下面;d) 设置第二个“直行" 模块, 在对话框中输入移动速度为-60、时间为5秒;e) 再将“执行器模块库”中的“转向"模块连接到程序中,在模块上点击右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速度和时间分别为:80和1f) 再将“程序模块库"中的“任务结束"模块移入到流程图生成区,并连接在程序的末尾。
推荐-智能机器人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精品
智能机器人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姓名:组员:指导老师:时间:一、课程设计设计目的了解机器人技术的基本知识以及有关电工电子学、单片机、机械设计、传感器等相关技术。
初步掌握机器人的运动学原理、基于智能机器人的控制理论,并应用于实践。
通过学习,具体掌握智能机器人的控制技术,并使机器人能独立执行一定的任务。
基本要求:要求设计一个能走迷宫(迷宫为立体迷宫)的机器人。
要求设计机器人的行走机构,控制系统、传感器类型的选择及排列布局。
要有走迷宫的策略(软件流程图)。
对于走迷宫小车控制系统设计主要有几个方面:控制电路设计,传感器选择以及安放位置设计,程序设计二、总体方案2.1 机器人的寻路算法选择将迷宫看成一个m*n的网络,机器人通过传感器反馈的信息感知迷宫的形状,并将各个节点的与周围节点的联通性信息存储于存储器中,再根据已经构建好的地图搜索离开迷宫的路径。
这里可选择回溯算法。
对每个网格从左到右,每个网格具有4个方向,分别定义。
并规定机器人行进过程中不停探测前方是否有障碍物,同时探测时按左侧规则,进入新网格后优先探测当前方向的左侧方向。
探测过程中记录每个网格的四个方向上的状态:通路、不通或未知,探测得到不同状态后记记录,同时记录当前网格的四个方向是否已被探测过。
若某网格四个方向全部探测过则利用标志位表示该网格已访问。
为了寻找到从起点到终点的最佳路径,记录当前网格在四个方向上的邻接网格序号,由此最后可在机器人已探测过的网格中利用Dijkstra算法找到最佳路径。
并为计算方便,记录网格所在迷宫中行号、列号。
并机器人探索过程中设置一个回溯网格栈记录机器人经过的迷宫网格序号及方向,此方向是从一个迷宫网格到下一个迷宫网格经过的方向。
设置一个方向队列记录机器人在某网格内探测方向的顺序。
设置一个回溯路径数组记录需要回溯时从回溯起点到回溯终点的迷宫网格序号及方向。
考虑到迷宫比较简单,且主要为纵横方向的直线,可采用让小车在路口始终左转或者始终右转的方法走迷宫,也就是让小车沿迷宫的边沿走。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校本课程研发与实施
包括人工智能基础知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基本原理和 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 能医疗等场景中的应用案例。
教学方法与手段
项目式学习
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项目,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人
工智能相关知识和技能。
探究式学习
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 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培养学 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计划与安排
教学目标
明确人工智能教育的教 学目标,包括知识、技 能和情感态度等方面。
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 当的教学内容,包括人 工智能基础知识、算法
、编程等。
教学时间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 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学
习和实践。
教学资源
准备必要的教学资源, 如教材、课件、实验设
备等。
课堂教学实践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的校本课程研发与实
施
目录
• 引言 • 人工智能教育校本课程研发 • 人工智能教育校本课程实施 • 人工智能教育校本课程研发与实施效果分析
目录
•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校本课程研发与实施面临的挑 战与对策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人工智能时代到来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 应用,培养具备人工智能素养的人才 已成为当今教育的重要任务。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近年来 得到快速发展,但仍存在课程体 系不完善、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 ,亟待加强研发和实施力度。
研究目的与问题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研发适合中小学阶段的人工智能校本课程,并通过实践验证其有效 性和可行性,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和深入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智能机器人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研究》工作报告
《智能机器人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研究》研究工作报告自2006年7月本课题立项,我们课题组成员就根据上级领导的指示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周密策划目标检测体系,制订实施计划和细则,并积极组织研究落实。
三年来我们全体课题组成员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设计认真履行各项课题研究任务,并在研究中不断修订、开拓、创新,比较顺利地完成了预定的三个阶段的各项工作。
在实践中我们首先确定了机器人教学的遵循原则和指导思想。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了遵循自主、互助的教学原则,按照构建主义理论实施教学研究,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研究热情为主,实行灵活、生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多渠道、多思路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在课题的开展过程中,我们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激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实践、敢于创新、敢于尝试的信念。
教学中我们不断向学生贯彻“试一试”的教学理念。
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鼓励学生敢想敢做并实践自己的想法,所以当学生询问是否能换一种做法时,我们总是鼓励他们“试一试”;当学生一筹莫展时,我们也与他们一起探讨课题要求,换一个思路“试一试”;当学生踌躇满志胜利在握时,要激励学生能否再做改进“试一试”,通过一段时间教学,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我们每隔一段时间的机器人创意设计征集,从第二次交上来的创意设计看与第一次相比较思维发散程度、独创性都有很大提高。
其次我们还通过自学和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提高了课题成员教师的专业水平。
由于参与的教师都是由于兴趣而加入的,专业水平和思维还不适合机器人教学的需要。
在学校领导和上级各部门的支持下,通过多种途径的学习,提高了参与老师的水平,经过多年的磨练,课题组的老师都达到了能够独立授课,指导学生研究的层次,这为本课题的持续研究和计划落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6年9月-2007年7月我们主要研究的方向是智能机器人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优势和有效途径。
小学机器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报告
小学机器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报告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教育愈来愈倾向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越来越多的小学开始开设机器人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次研究聚焦小学机器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分析了小学机器人课程的现状,并通过实验得到了有效实施机器人校本课程的思路。
关键词:机器人教学;校本课程;教学设计一、研究意义机器人教育是近几年教育界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未来也逐渐会变成考核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部分。
机器人的学习课程是一门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极高的课程,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电子、数学、物理等多门科目的基础知识[1]。
在小学中开设机器人课程,是一项开展全民科技教育的重要举措,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机器人编程中提高学习主动性。
二、小学机器人课程开发的现状目前,大多数开设机器人课程的小学所开课程并不是普及型课程,而是针对培养学生参与竞赛而开设,这种课程不利于在大范围内进行推广[2]。
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机器人教育开展的难度差异较大,有些学校开设的机器人课程只能作为兴趣班,没有真正关于机器人编程的教学内容。
(2)课程缺乏实质的内容,没有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很多学校的课程几乎是由无规则的内容拼凑而成。
(3)因为各地小学所使用的机器人设备不同,所以机器人的课程主题不在全国小学通行。
(4)有些学校的机器人课程只停留于理论层面,不具备基本的可操作性,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没有实质提升[3]。
基于国内小学机器人课程的现存问题,本次研究将提出开发与实施机器人校本课程的思路。
三、课程内容的开发深究起来,机器人课程是一门难度较大的课程。
因此,可以从较简单的、学生容易感兴趣的机器人种类,例如小车机器人很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也能拉近学生对机器人的认识,减少距离感[4]。
小学中开发机器人课程时,要尽量融入接近生活化的课堂元素。
智能机器人实训报告
智能机器人实训报告智能机器人实训报告一、实训目的本次智能机器人实训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智能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内容1. 智能机器人概述在本次实训中,我们首先了解了智能机器人的概念和分类。
智能机器人是一种具有感知、思考、决策和执行等功能的自主系统,可以完成一定程度上复杂任务。
根据其功能不同,可以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教育机器人等。
2. 机器人组装与调试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进行了智能机器人组装与调试。
通过组装不同型号的零部件,我们成功地制作出了一个完整的智能机器人。
在调试过程中,我们对电路进行了连接和设置,并对传感器进行了校准和测试。
3. 编程控制为了使智能机器人具有更多功能,我们还需要对其进行编程控制。
通过学习编程语言和软件环境,我们成功地编写出了多个程序并上传到智能机器人中。
通过编程控制,我们实现了智能机器人的自主巡航、避障和抓取等功能。
4. 应用案例分析在实训的最后阶段,我们还进行了智能机器人应用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和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进行了模拟测试。
在此过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智能机器人在工业、服务和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三、实训成果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掌握了智能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2. 学会了智能机器人组装与调试技术。
3. 掌握了编程控制技术,并成功地编写出多个程序。
4. 深入了解了智能机器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
5. 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并提高了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训体会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地认识到智能机器人已经成为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学生,我将更加努力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为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时,本次实训也让我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相互协作、相互支持,才能完成任务。
智能机器人教学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智能机器人教学实验的设计与实施在21世纪科学与技术飞速的发展的今天,国家大力提倡开展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活动,中学智能机器人项目竞赛方兴未艾。
作为省示范高中和全国百强中学的我校,正开展着智能机器人教学实验,和人工智能进入中学信息技术课堂等教学实验。
在智能机器人教学实验基地建立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组织参加湖北省智能机器人全国选拔赛,获得湖北省高中组机器人灭火二等奖,机器人足球赛三等奖的可喜成绩。
高中智能机器人技术融合了造型技术、机械、电子、传感器、计算机软件、硬件和人工智能等众多先进技术,充分地体现了当代信息技术多个领域的先进技术,是信息技术的重要内容,更是智能技术的结晶。
智能机器人的教学内容给信息技术基础教育带来新的活力,使智能机器人成为中小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智能平台,为进一步开展教学研究积累科学素材资料。
关键字:智能机器人教学实验设计与实施一、智能机器人的定义机器人技术综合了多学科的发展成果,代表了高技术的发展前沿,它在人类生活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正引起国际上重新认识机器人技术的作用和影响。
在科技界,科学家会给每一个科技术语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机器人问世已有几十年,机器人的定义仍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
原因之一是机器人还在发展,新的机型,新的功能不断涌现。
根本原因主要是因为机器人涉及到了人的概念,成为一个难以回答的哲学问题。
自机器人诞生之日起人们就不断地尝试着说明到底什么是机器人。
但随着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机器人所涵盖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机器人的定义也不断充实和创新。
森政弘与合田周平提出的:“机器人是一种具有移动性、个体性、智能性、通用性、半机械半人性、自动性、奴隶性等7个特征的柔性机器”。
智能机器人课程设计报告
virtual void DoDataExchange(CDataExchange* pDX); // DDX/DDV support
//}}AFX_VIRTUAL
// Implementation
protected:
//{{AFX_MSG(CAboutDlg)
//}}AFX_MSG
BOOL CVoyTestDlg::OnInitDialog()
{
CDialog::OnInitDialog();
// Add "About..." menu item to system menu.
// IDM_ABOUTBOX must be in the system command range.
int cxIcon = GetSystemMetrics(SM_CXICON);
int cyIcon = GetSystemMetrics(SM_CYICON);
CRect rect;
GetClientRect(&rect);
int x = (rect.Width() - cxIcon + 1) / 2;
组别:
学生姓名:吴雪萍学号:08509205
起止日期:2011年3月1日~2011年7月1日
指导教师:刘岩恺梁景莲
同组人员:
课程设计题目
机器人设计实验
姓名
吴雪萍
学号
08509205
班级
08信息(1)班
班级
专业
信息工程
组别
组长
组员
指导教师
刘岩恺 梁景莲
课程设计目的
设计家庭组机器人和机器人行走
课程设计环境
机器人特色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人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为了紧跟时代步伐,提升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我校特开展机器人特色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交流研讨等方式,让教师深入了解机器人教育,提高教师运用机器人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
二、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上午9:00-11:30三、活动地点学校机器人实验室四、活动参与人员1. 教务处负责人2. 机器人教研组全体成员3. 部分有兴趣的教师五、活动内容1. 机器人教育概述2. 机器人教学案例分享3. 机器人实践操作4. 教师研讨与交流六、活动过程1. 开场致辞活动开始,教务处负责人首先对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阐述,强调了机器人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性,并对参与活动的教师提出了期望。
2. 机器人教育概述由机器人教研组组长介绍了机器人教育的背景、发展趋势以及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
通过PPT展示,让教师们对机器人教育有了初步的认识。
3. 机器人教学案例分享两位有经验的教师分享了他们在机器人教学中的成功案例。
案例包括:利用机器人进行编程教学、利用机器人进行物理实验等。
教师们通过案例分享,对机器人教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4. 机器人实践操作在机器人实验室,教师们分组进行了机器人实践操作。
他们学习了如何搭建机器人、编写程序以及进行调试。
在操作过程中,教师们互相帮助、共同探讨,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5. 教师研讨与交流实践操作结束后,教师们进行了研讨与交流。
大家就以下问题展开了讨论:(1)如何将机器人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2)如何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创新思维?(3)如何解决学生在机器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们各抒己见,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七、活动总结1.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机器人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运用机器人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机器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课题主体报告记录作者:日期:“智能机器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主体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价值智能机器人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是一门具有高度综合渗透性、前瞻未来性、创新实践性的学科,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教育资源。
把机器人教育引入中小学,不仅有利于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我们探索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新方法;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同时将推动我国智能机器人知识和技术的普及。
学生们在学习机器人技术的过程中能综合的了解到诸多领域的先进技术,并亲身接触和体验现代高新技术,可以激发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兴趣,使他们在获得科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发明的潜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我校在市区教育装备中心及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于2004 年3 月成立机器人工作室,经过这几年的改进和提高,实验室现有智能机器人近50 套,专业铺导教师3 名。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参加了市、省、全国各类比赛,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如:全国第五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小学组足球亚军、浙江省第四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小学组创意一等奖等荣誉。
2006年1 月被评为首批“全国中小学机器人教学实验学校” 。
2006 学年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我校在六年级进行了课堂教学实验,在此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改革,一学年的实验效果较好。
2007 学年,六年级机器人课堂教学全面铺开,每周一节机器人课,学生积极性都非常高涨。
在我们不断进步,机器人教学全面铺开的同时,我们同样遇到了非常多的问题,如教材的开发,教学模式的探索,评价体系的建立,机器人器材的合理分配,管理等。
因此提出《“智能机器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这一课题,希望以课题为引领,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前期的工作进行梳理总结,并对产生的新问题,新想法进行探究,以期开发出面向全体学生,可操作性强,绩效性高的“智能机器人” 校本课程。
我们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把学校教育和科技教育有机的联系起来,结合本校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特色,进一步校本课程资源,落实学校课程改革,同时进一步研究和推进校本课程实施,让机器人教育给信息技术基础教育带来新的活力,使智能机器人会成为青少年能力、素质培养的智能平台。
、国内外文献综述或研究现状最近几年,在全国范围内,许多中小学都把电脑机器人活动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使神奇的机器人走向学生的学习生活。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内容,很多教师都在探索如何进行电脑机器人教学,才能使这种跨学科、高操作性、极具挑战性的内容,真正适合学生综合创新活动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编程能力、创造能力和团队精神,使他们在积极的学习兴趣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实现自己的新创意、新设想和新设计。
而国外进行智能机器人教学研究的主要是一些大学的机器人实验室和一些培训机构,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LIST VISUAL ARTS CENTER MEDIA LABORATORY 和波士顿的CEEO( Center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al Outreach)中心,前者是研究机器人课程设置和传感器研发的机构,后者是研究机器人培训课程的机构,而两者都有大学背景,所面向的都是部分有兴趣的学生,重点是培训,在中小学进行机器人课程相关研究的信息暂没有更多的相关资料。
三、课题的界定智能机器人课程:智能机器课程,是一门综合多种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课程,学生们通过计算机编程,工程设计,动手制作与技术构建,结合学生们的日常观察、积累,去寻求自己最完美的解决方案,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它符合“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指示精神。
面对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态势,校本课程:指由学校、教师、学生根据本校实际、地方特色、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编制选用的课程。
“智能机器人课程” 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有独特的作用,同时智能机器人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多个领域,它融合了机械、电子、传感器、计算机软件硬件、材料、人工智能等多种先进技术。
没有一种技术平台比智能机器人更具综合性。
四、研究内容:(一)思辨性成果1.《智能机器人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教育价值通过对机器人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施,使我们从实践中体会、思辨机器人课程的教育价值,也使我们充分的认识到了机器人校本课程的教育价值,从而使我们进一步的坚定了长期进行机器人校本课程研究与实施的信心。
教育部早在2003 年颁布的《技术课标准》(实验)中已经把“人工智能初步” 列入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块中,把“简易机器人制作” 列入通用技术课的教学模块中。
(1)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真的要消亡了,要取消了吗?有人说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要消亡了,要取消了。
原因是中小学各个学科都已经在运用电脑和网络了。
我以为这种论点未免过于偏颇了其实,被整合的正是原来不属于信息技术课本身范畴的,属于信息技术课越俎代庖的内容而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内容是不可能被其他课程整合掉的。
思考:整合之后的信息技术课应该学点什么?(2)智能机器人技术的综合性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指出:“机器人学的进步和应用是20 世纪自动控制最有说服力的成就,是当代最高意义上的自动化” 。
机器人技术综合了多学科的发展成果,代表了高技术的发展前沿,它在人类生活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正引起国际上重新认识机器人技术的作用和影响。
智能机器人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多个领域,它融合了机械、电子、传感器、计算机软件硬件、材料、人工智能等多种先进技术。
没有一种技术平台比智能机器人具有如此的综合性。
引进智能机器人的教学必将给信息技术课程增添新的活力,智能机器人会成为培养中小学生综合能力、信息素养的优秀平台。
(3)智能机器人校本课程是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补充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主要内容是学习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传播的技术。
但目前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材中对信息的获取部分的介绍大多数还停留在如何从网络获取信息。
因特网只是文字信息、图像声音、视频信息的获取,而现实生活中还有更大量的信息是从网上得不到的。
例如,温度、压力、污染、亮度等等。
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过分地强调了从网上获取信息,而忽略了获取另一类的信息而机器人的行为正好是感知外部信息,然后经过分析判断,做出反馈或决策的过程。
这一过程比单纯的文字信息、图像信息的获取加工要复杂的多,涉及到传感器的知识、机械知识、电子知识、编程知识等。
(4)智能机器人作为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之一的作用使学生了解智能机器人这个信息技术前沿领域的发展和应用状况,了解智能机器人的概念和工作方式,破除中小学生对智能机器人的神秘感,为进一步学习智能机器人技术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使学生掌握为一种智能机器人下载程序的方法,了解智能机器人的传感器和驱动装置的作用。
理解体会程序是智能机器人的灵魂,了解体会智能机器人是怎样在人的指挥下工作的。
学习为一种智能机器人编写程序,通过为机器人编写程序学到科学而高效的思维方式,提高规划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完成项目任务和比赛项目,使学生在为机器人扩充功能的过程中学习有关数字电路方面的知识,在组装扩展机器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5)智能机器人是培养中小学生综合能力的优秀平台为智能机器人的行为编写相应的程序是以智能机器人为平台的学习内容之一,在编写程序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了解智能机器人的功能、结构和工作原理,还要了解各种传感器的功能,并通过编写程序来控制各种传感器,使机器人感知外界的环境信息,并对感知到的信息做出决策和响应,以使机器人能够完成规定的任务。
学习为机器人编程序的过程是学生赋予机器人移动、转弯、避障、避碰、说话、听话、观察等人类行为功能的过程。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感受到失败的强烈遗憾和成功的巨大喜悦,对遗憾和喜悦的感受必然形成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二)实践性成果1. 成立了完善的机器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组织。
《智能机器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课题,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由校长室总体规划,教导处、信息技术中心、大队部、教科室统一管理,也是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中心的一个分支机构,由专任教师负责管理,下属各学科机器人指导老师。
整体教师结构呈现优秀的梯队状态,让机器人课堂教学深入、顺利、高效推进:既有专职机器人辅导教师团队更有优秀学科协作辅导团队,整个团队富有朝气、充满干劲,也为机器人活动充满活力。
高级机器人辅导教师(陆志刚、沈李琴、李娟燕、吴建伟)属于机器人推进的第一梯队,这部分辅导教师不单是课堂教学的探索实践者,更是机器人实践理论的研究推动者:校本教材的开发,机器人器材的合理配备,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都在这一梯队不断创新、不断提升。
中级机器人辅导教师(钱仙峰、曹骏、沈华、张丽娜、钱慧瑜、李张宇)这一梯队虽然不在信息技术学科第一线,但是他们是机器人实践的一线体验者,也是学校机器人课堂教学推进的有效监督岗,他们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对机器人课堂教学进行审视监督,让机器人课堂教学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学校行政部门有效领导(校长室、教科室、教导处、信息技术中心、大队部、课程开发部)这是机器人课堂教学得以高效推进的行政保障:教研活动的开展,学生竞赛的举办,教材开发,论文、案例撰写,课题研究的推进,机器人课堂实践的落实都需要这些部门的高度支持。
2.打造了厚积薄发的校本机器人课程活动环境(1)软环境打造:嘉兴市实验小学机器人实验室成立于2004年3月,经过这几年的改进和提高,我们正慢慢走向成熟,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兴趣小组活动,无论是常规学员培训还是竞赛选手集训都有自己的特色。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参加了市、省、全国各类比赛,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2006 年1 月被评为首批“全国中小学机器人教学实验学校”。
2007 学年,六年级机器人课堂教学全面铺开,每周一节机器人课,学生积极性都非常高涨。
2008 年《智能机器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立项,并开始实施,首先进行了机器人仿真平台的探索使用取行了非常不错的成项,2009学年东西校区联合推广,2010 学年正红红火火走向纵深。
在实验室里,每天中午的自由创作实践,学生更是乐此不彼,实验室里总是人头颤动:积木搭建一般是三四年级学生的最爱,程序设计创作是五六年级的强项(2)硬件环境打造机器人校本课程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机器人硬件的支持。
课题组成员结合以下几个方面,慎重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供学生机器人课程学习。
A.机器人主流发展方向。
(如引入人型机器人)B.学生学习活动的适合性。
(a)受益面广。
(如乐高的积木机器人,有上千个积木零件,可以供多个学生使用)(b)可培养孩子的多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