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课程期末结课论文

合集下载

犯罪心理学方面免费论文

犯罪心理学方面免费论文

犯罪心理学方面免费论文犯罪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与犯罪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刑法学等密切相关。

作为一个较为独立的学科,犯罪心理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极强。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犯罪心理学方面免费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犯罪心理学方面免费论文篇1浅谈女性犯罪心理摘要提及女性,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善良、温柔、贤淑,然而古往今来都不乏“坠落天使变恶魔”的故事。

在现代社会,女性已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妻子”“母亲”“女儿”的角色,她们正逐步走出家庭,走向社会。

然而,女性在取得成就和地位的同时也出现了违法犯罪日趋增多的问题。

也许是无知让她们误入歧途,也许是物欲让她们坠入深渊,也许是畸爱让她们迷失方向,每一起女性犯罪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背后都有她们特殊的心理过程。

本文在近年来女性刑事案件办理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女性犯罪特点及犯罪心理,希望能为预防女性犯罪提供思路。

关键词犯罪情感心理一、基本情况从案件类型来看,女性犯罪罪名较为集中,主要为侵财型犯罪(盗窃、诈骗),故意伤害、性犯罪和毒品犯罪。

据统计,上述四类犯罪约占我市女性犯罪案件总数的50%以上。

女性由于体力上明显弱于男性,心理上胆小怕事,因此多实施轻体力、隐蔽性的智力型犯罪,较少实施杀人、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

同时,女性属于弱势群体,多为被保护对象,因此社会上对女性的警惕心理容易降低,女性更为容易得到他人的信任,并且女性也善于利用该性别优势,因而女性实施诈骗等侵财犯罪活动与男性相比容易得手。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女性罪犯多集中于小学、初中文化。

文化程度是影响犯罪机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文化教育对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文化程度低则认识水平也相应较低,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足,导致性格偏激、狭隘,遇事容易感情用事,易采取片面的方式解决问题。

同时,受教育水平与法律意识水平成正比,低文化水平人群多不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甚至不知自己的行为已触犯法律。

有关犯罪心理的论文(2)

有关犯罪心理的论文(2)

有关犯罪心理的论文(2)有关犯罪心理的论文篇二《论犯罪心理的生成机制》[摘要]任何犯罪行为是以犯罪主体的犯罪心理为基础的,而犯罪心理的产生又总有一定的规律和机制。

从犯罪心理的产生过程来看,需要有其根源和基础。

当需要与具体的满足对象、工具和手段结合时,即构成动机推动个体去实施满足需要的行为;当个体的行为方式经常、反复、稳定地出现时,既构成一个人的人格特征。

在需要基础上生成的犯罪人格就是犯罪心理的具体体现。

对于犯罪的研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对犯罪的研究中,需要在犯罪的主客观因素的相互关系中分析犯罪现象,需要阐明各种导致犯罪的心理机制。

隆布罗索的天生犯罪者理论,将犯罪者看作与平常人有本质上的不同是错误的。

应当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知识,对犯罪动机的形成过程、心理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犯罪心理的形成和变化规律。

从犯罪心理学角度看,犯罪行为的产生必然要受到各种相关心理因素(如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价值观、态度、自我意识等)的影响,以特定的心理活动(如认识活动、情绪情感活动、意志活动、注意活动等)和心理特征(如性格特征、气质特征、能力特征等)为基础。

对于犯罪的研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对犯罪的研究中,需要在犯罪的主客观因素的相互关系中分析犯罪现象,需要阐明各种导致犯罪的心理机制。

隆布罗索的天生犯罪者理论,将犯罪者看作与平常人有本质上的不同是错误的。

应当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知识,对犯罪动机的形成过程、心理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犯罪心理的形成和变化规律。

从犯罪心理学角度看,犯罪行为的产生必然要受到各种相关心理因素(如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价值观、态度、自我意识等)的影响,以特定的心理活动(如认识活动、情绪情感活动、意志活动、注意活动等)和心理特征(如性格特征、气质特征、能力特征等)为基础。

支配和影响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活动和有关心理因素被称为犯罪心理。

犯罪心理是犯罪行为生成的前提,也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主观依据:而犯罪心理的生成有总有一定的规律和机制。

有关犯罪心理学论文范文

有关犯罪心理学论文范文

有关犯罪心理学论文范文为了进一步提高犯罪心理学的发展水平,就必须审视犯罪心理学的学科自身。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犯罪心理学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犯罪探析》摘要: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理论教学内容落心理学论文范文篇一《犯罪心理学教学方法后于司法实践现实需要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要求,教学方法的改革成了一种必然的趋势。

笔者主要从犯罪心理学课堂教学着手,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和完善措施。

关键词:犯罪心理学教学方法改革犯罪心理学主要是研究犯罪人与犯罪有关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它是犯罪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也是法律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犯罪心理学着重研究罪犯行为的心理原因,尤其是罪犯的心理特点、心理动机、个体人格和情绪特征;对其个人成长背景、家庭、学校、社会的致犯罪因素等方面也要进行调查研究。

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犯罪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已经历了数十年的历程,在参与社会改革和科研、教学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揭露、打击和治理犯罪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笔者发现这些成就多侧重于基本理论和犯罪及司法心理一般问题的研究总结,而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目前司法实际部门对毕业生提出了较高的应用能力的要求。

可以说,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素质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以前培养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偏死,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纯课堂教学使得学生在实践中缺乏应有的动手能力,特别是理论课教学内容严重落后于司法实践的现实需要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要求,教学方法的改革成了一种必然的趋势,这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是新的挑战。

积极开展多样性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

在此,笔者着重就犯罪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并就如何改进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犯罪心理学论文范文分享与讨论

犯罪心理学论文范文分享与讨论

犯罪心理学论文范文分享与讨论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行为的心理学领域,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分析罪犯的心理特征、动机和影响因素,旨在深入了解犯罪现象并为犯罪预防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分享一个犯罪心理学范文,并对该范文进行讨论和分析。

范文如下:标题:犯罪心理学研究在犯罪预防中的应用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其在犯罪预防中的应用。

犯罪心理学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入的了解罪犯心理的机会,同时也为有效预防和治理犯罪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借鉴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我们可以制定出更加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提高社会安全水平。

1. 犯罪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框架犯罪心理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框架主要包括罪犯心理特征、犯罪动机和犯罪环境等方面。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犯罪行为的本质和形成机制。

2. 犯罪心理学在犯罪预防中的应用犯罪心理学在犯罪预防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通过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罪犯的心理特征和动机,从而识别潜在的犯罪者。

例如,一些心理特征如冷漠无情、行为冲动等可能与犯罪行为有关,这些特征可以作为预防措施的参考因素。

其次,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比如,一些研究表明,家庭教育环境和人际关系问题与青少年犯罪有着密切的关联。

因此,通过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和加强人际关系建设,可以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

另外,犯罪心理学也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犯罪事件的心理动机,从而更好地理解案件背后的原因。

通过了解罪犯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我们可以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干预和治疗工作,防止类似犯罪事件的再次发生。

3. 犯罪心理学应用的案例分享为了更好地展示犯罪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我们分享一个成功案例:某地区青少年犯罪预防项目。

该项目利用犯罪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对当地青少年犯罪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于犯罪心理学的相关论文

关于犯罪心理学的相关论文

关于犯罪心理学的相关论文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作为犯罪实施者的犯罪人的犯罪心理是个体犯罪行为的内在因素,是在行为人犯罪心理活动的支配影响下进行的。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关于犯罪心理学的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关于犯罪心理学的相关论文篇一《犯罪人及其犯罪心理分析》摘要: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作为犯罪实施者的犯罪人的犯罪心理是个体犯罪行为的内在因素,是在行为人犯罪心理活动的支配影响下进行的。

不同的犯罪人具有不同的犯罪心理,女性犯罪人除具有一般犯罪人所具有的犯罪心理和犯罪因素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因此,本文主要以不同环境、不同特质以及不同因素作用下的女性犯罪人为视角阐述其特殊的犯罪心理。

关键词:犯罪人犯罪心理女性犯罪女性犯罪心理作者简介:李攀,华东政法大学2012级刑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犯罪学。

一、犯罪心理概述(一)犯罪尽管不同国家、同学者对犯罪概念的界定有一些不同之处,但笔者认为,无论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犯罪的概念都应该是由这个国家的法律所决定并且由刑法加以明确的。

我国《刑法》第13条从犯罪的阶级实质和法律特征的有机结合上,科学地界定了犯罪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以及应受刑法惩罚性的实质性内涵,是关于犯罪的一种科学定义。

“犯罪”亦是犯罪心理学中的一种核心概念。

缘于犯罪心理学关于犯罪人及其犯罪心理、犯罪行为等概念都必须以犯罪概念为理论基础,对犯罪概念的正确把握决定了学科的严谨性以及学科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在犯罪心理学研究中我们所说的犯罪的外延大于刑法学概念中犯罪的外延。

它是以犯罪发生前的犯罪原因和犯罪预防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的,它应该是指所有严重危害社会的应受制裁的行为。

(二)犯罪人对犯罪人的认识是从对犯罪概念的理解中得来的,两者具有实质上的相关性。

具体来说,“犯罪人”就是指实施了具有违法性、社会危害性,依照刑法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并被法院定罪判刑的人。

犯罪人作为犯罪行为的实施者,是犯罪现象结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基础。

犯罪心理学结课论文

犯罪心理学结课论文

犯罪心理学课结课论文当初就是感觉这门课特别有用才报的,同时却觉得课堂应该十分严肃,毕竟是讨论有关犯罪的问题。

但是没想到课堂如此轻松,几乎每节课都放电影,每次7,8节下课都很迫不及待地来上这节课。

不过对于理论的东西虽然我记了点但是还是感觉没什么大的所得。

所以我决定这篇论文就说说每节课的电影吧。

最开始放的是《沉默的羔羊》。

这是几部影片中相对最吓人也是最难懂的一部了。

开始时只是知道有这么一个勇敢的女警官,一个变态却聪明并知识渊博的精神病专家汉尼拔,还有那个罪犯“野牛比尔”,以及他们之间的追查关系。

最不明白的就是为什么影片叫“沉默的羔羊”,这到底暗含着什么意思?听了老师的话加上网了解后,才明白:这不仅仅是指史达琳童年的那段羊羔在要被宰杀之前惊恐的叫声,它代表了弱者的呼唤。

史达琳自己由于失去父亲寄人篱下也是一个弱者,她自己不要再这样只能弱小地惊恐,她逃走了,但是她却救不了别人,连那匹母马“汉娜”也不能。

所以,现在无论多么艰难她都要找出这个变态杀手拯救同样是弱者的女性们。

而医生汉尼拔则是不折不扣的一个变态,他的乐趣就是刺探别人隐私,以别人的痛苦为代价来给还别人想从他那儿想知道的信息,他去常常玩弄别人与股掌,在那儿欣赏别人的痛苦!虽然没有谁这样说,但是我觉得其实汉尼拔医生也是和史达琳或者是和所有人一样,也是经历过非常痛苦不幸的事之后才变成这种明知是犯罪明知是变态却依旧从容地危害着社会。

为什么这样说?看看“野牛比尔”就知道了。

他着实是一个令人恶心,令人咬牙切齿的变态。

他有易性癖,是一个想变成女人的人。

原书中说他吃过药先变成女性,但是效果不明显,于是就去申请变性手术,但是却屡遭拒绝。

我当时想,是不是因为他心理不够女性化才被拒,电影中汉尼拔好像也是这么说的,但是原书中说是由于他少年的犯罪记录才拒绝的。

这令我们不得不了解一下他的童年。

他原名詹姆·伽姆,幼时就不知父亲是谁,母亲是个美女,但是在一次选美失败后就酗酒一蹶不振,并将其寄养,十岁被祖父母接回,但是他去在两年后杀了祖父母,关入少管所,之后少管所关门,他便流入社会,从而心理更加往不正常方向发展。

《犯罪心理学》课程期末结课论文

《犯罪心理学》课程期末结课论文

《犯罪心理学》课程期末结课论文——童年经历对变态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软件工程142班_142874_邢文静犯罪心理学做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图及反应的学科。

主要深入研究的部分在于什么导致人犯罪,也研究人犯罪后的反应,以帮助法庭了解犯人的心理及预防犯罪等。

狭义的犯罪心理学研究对象是犯人即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包括其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犯罪心理结构形成的原因和过程、犯罪心理外化为犯罪行为的机理、犯罪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犯罪心理变化的规律及怎样对犯罪心理结构施加影响和加以教育改造等。

通过这一期课程的学习,关于犯罪心理学,泛泛而谈不如取其一点,所以这里我选择的论题是:童年经历对变态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

首先,我想以一部经典美剧中的人物作为案例分析说明。

《嗜血法医》(Dexter,又名嗜血判官),改编自杰夫·林赛的小说《暗夜噩梦戴克斯特》,该剧讲述的是主角Dexter·Morgan白天以迈阿密警局法医身份为掩护,黑夜降临时追捕罪犯的故事。

这里我们要讨论的主角有二。

首先是主角Dexter·Morgan,Dex很小的时候亲眼目睹了自己的母亲被恶徒用电锯分尸,他和他的哥哥被关在母亲死去的集装箱里,被警察发现的时候,他们已经在两英寸的鲜血里泡了两天。

Harry·Morgan是发现他们的警察之一,他收养了年幼的Dex并将他抚养成人。

长大后的Dex对幼时的遭遇完全没有记忆,但却不断地表现出对血的渴望。

Harry知道后引导Dex的嗜血本性,教导他如何成为一个谨慎,细心高效率的杀手,教导他如何掩盖证据,如何融入社会,并为他订立了Harry法则,正是这个法则没有让Dex 成为一个单纯嗜血的monster,而是只杀曾有过谋杀罪行的人,用自己的方式维护心中的正义。

二是主角的哥哥Brian,与年仅三岁的Dex不同,在目睹母亲死亡过程的时候他已经懂事。

Brian没有被Harry收养,而是被送进了孤儿院。

犯罪心理学论文3000字

犯罪心理学论文3000字

犯罪心理学论文3000字犯罪心理学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犯罪人的犯罪心理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犯罪心理学3000字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犯罪心理学3000字论文篇一《犯罪心理学案例教学的实践和展望》摘要:如何在发挥犯罪心理学的理论价值的同时,增强其在揭露、惩治、预防犯罪和改造罪犯的应用价值,增强犯罪心理学教学的实用性、实战性和操作性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犯罪心理学案例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需要注意的事项,并探讨了应用案例教学所带来的优势及其局限性。

关键词:犯罪心理学;案例教学;实践;展望犯罪心理学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犯罪人的犯罪心理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犯罪人的行为、动机、犯罪人格的形成以及不同类型犯罪人和不同阶段犯罪人的心理特征,揭示犯罪心理的实质,为揭露、惩治犯罪和改造罪犯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更好地预防犯罪。

犯罪心理学又是一门或然学科,即是说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结论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也不是对不同情境下的同一个人永远的应验。

增强犯罪心理学教学的实用性、实战性和操作性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

显然传统的教学方法,特别是纯课堂教学已经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寻求新的教学方法成为一种必然。

案例教学(casemethodofinstruction)是指通过具体情境、事件的描述、解剖,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事件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当前在国内,由于案例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形成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型的学习氛围而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但是由于案例教学自身的一些特点和局限性,国内的案例教学目前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主要运用于法学、医学、商业领域的教学。

下面笔者在实践的基础上就犯罪心理学案例教学的开展谈一点管窥之见。

犯罪心理学毕业论文

犯罪心理学毕业论文

犯罪心理学毕业论文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率呈现上升趋势,犯罪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已引起社会的共同关注。

通过对当前大学生犯罪特点及犯罪心理透视进行分析,提出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对策思考。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犯罪心理学毕业论文,希望大家喜欢!犯罪心理学毕业论文篇一《大学生犯罪心理透视及预防对策思考》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校园日益“社会化”。

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率呈现上升趋势,犯罪领域涉及盗窃、抢劫、赌博、伤害等,犯罪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已引起社会的共同关注。

通过对当前大学生犯罪特点及犯罪心理透视进行分析,提出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犯罪;心理透视;预防一、当前大学生犯罪的现状与犯罪特点中国大学生年龄一般介于18~22周岁。

若从中国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看,大学生这一群体具有负完全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大学生学习时间一般长达四年之久,且学习环境又较为封闭,社会就业和现实社会发展对大学生在此期间的心理变化会产生很大影响。

结合近年来各类大学生刑事案件分析,大学生犯罪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犯罪人数逐年增加,犯罪类型多样化以及犯罪手段残忍加剧。

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青少年犯罪占整个社会刑事犯罪的70%左右,其中大学生犯罪在近几年逐渐上升,约占17%;中国高等学校学生违法犯罪的,占高校总人数的1.26%。

其中盗窃案件就占到50%,打架斗殴、杀人伤害等人身伤害的犯罪仅次于盗窃犯罪案件。

而走私、贩毒、高科技智能犯罪也在呈上升趋势。

通过对有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大学生刑事犯罪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从犯罪类型来看,以侵财型犯罪和伤害型犯罪为主。

目前,在大学生犯罪类型相比较中,盗窃罪“遥遥领先”居第一位。

盗窃行为在大学生中成为一种比较严重的现象,盗窃的目标往往是钱包、银行卡以及一些贵重物品,例如手机、便携式电脑甚至教学实验室中有较高价值的教学仪器等。

除此之外,故意伤害罪所占比重也相当大。

有关青少年的犯罪心理学期末论文

有关青少年的犯罪心理学期末论文

有关青少年的犯罪心理学期末论文推荐文章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相关论文热度:有关积极心理学的探讨论文热度:网络犯罪心理初探论文热度:关于新闻心理学概论的论文热度:军校学员心理学论文热度:目前,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对青少年犯罪的临界心理进行分析,由此提出对策,以促其犯意的良性转化,减少青少年犯罪,促进社会和谐。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有关青少年的犯罪心理学期末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有关青少年的犯罪心理学期末论文篇一《青少年犯罪的临界心理及心理干预》作者简介:牛兰英(1952- ),女,中共商丘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研究方向:心理学、人才管理。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在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进程中,就业困难引发的失业、各种价值观的相互激荡、网络不良文化的渗透等,影响着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对青少年犯罪的临界心理进行分析,由此提出对策,以促其犯意的良性转化,减少青少年犯罪,促进社会和谐。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临界心理;心理干预青少年犯罪问题在当今社会中日益突出。

据《中国青年报》披露:“广州中院少年庭长张中剑介绍,近年来广州中院少年庭收案数增长迅速,截至2008年12月15日,全庭共受理各种案794件,增幅达到47.3%。

其中不少案件与涉案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有关,不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就无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1]“据统计,2007年我国网民数已达1.62亿,青少年网民占85.8%,其中13-17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最高,达到了17.1%……。

90%的青少年上网是玩网络游戏,其余是网上聊天和浏览不健康网站。

例如,轰动全国的我国淫秽色情网络第一大案‘九九色情论坛’的主犯年龄只19岁。

”[2]管窥青少年犯罪的现状,本文对青少年特别是临界违法犯罪青少年的临界心理进行分析,以期通过心理干预减少青少年犯罪。

一、青少年犯罪临界心理的类型及特征所谓临界心理,是指对社会持有一定的抵触情绪,明显怀有蔑视法纪和社会公德的阴暗心理。

犯罪心理学主题论文.doc

犯罪心理学主题论文.doc

犯罪心理学主题论文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图及反应的学科。

下面就随我一起去阅读犯罪心理学主题论文,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犯罪心理学主题论文【1】【摘要】: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犯罪率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要低很多,但自上世纪年代开始,犯罪率出现持续增长的趋势,犯罪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忧虑文章分析了我国犯罪现象呈现的特征及产生的原因,并从家庭教育社会管理体制和立法方面提出了减少和抑制犯罪对策【关键词】:犯罪现象特征原因对策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犯罪现象的存在与资本主义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犯罪率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要低得多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们大力推行依法治国,制定了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两部刑事法律,并不断修正完善,增强打击力度,但犯罪现象仍有增无减,这与我国进步的社会制度是相悖的,本文探究的就是这种相悖的原因与对策一我国犯罪现象呈现的特征一、犯罪现象所呈现的几种特点(一)犯罪数量呈上升态势我国犯罪数量,总的来讲,犯罪率和大案要案发生率上升较快,重大案件越来越多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定时期内,犯罪现象总的趋势是犯罪率呈现逐步上升的态势(二)犯罪主体以男性为主,女性犯罪率上升与世界众多国家一样,我国犯罪主体或者成员在性别构成上,以男性为绝对多数但有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违法犯罪的男女比例为100:1,但现在已接近10:1,女性犯罪多数集中在盗窃卖淫贩毒诈骗和因家庭婚姻问题引起的杀人案中(三)侵财型犯罪为多,暴力型犯罪日趋严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转变的过程中,个人利益得到社会和个体重视,加之贫富差距扩大和收入分配不合理,物质财富给一些人带来的优越感,另一些人则形成忌妒和贪欲,为犯罪形成了内在驱动力,导致财产犯罪直线上升暴力犯罪有继续加快发展的趋势,其主要集中在青少年犯罪和因婚姻感情出轨或者家庭暴力引发的故意伤害杀人案罪中妇女未成年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往往是暴力行为的受害者,暴力既使他们身心饱受痛苦,也可能使其心理扭曲,由受害者角色变成暴力犯罪的实施者(四)犯罪方式趋于组织化集团化智能化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中,犯罪成员往往是三五成群,出于哥们义气,相互壮胆,不计后果,盗窃抢劫寻衅滋事,形成团伙组织,共同作案在成年人犯罪中,犯罪形式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特点,尤以集团化犯罪比较突出如制毒贩毒犯罪等蔓延,参加人数较多,形成小集团组织共同犯罪;与此同时,我国犯罪现象向高阶层以利益为纽带的小集团化发展趋势不容忽视,其中国家公务员的腐败问题值得特别关注自上世纪80年代来,这类犯罪案件急剧上升,大案明显增多,某些官员形成小集团共同侵吞国家和人民巨额财产,危害极大,社会影响极坏当前国际形势复杂,由于境外和国外有组织犯罪开始渗透到中国大陆境内,导致我国有组织化犯罪态势进一步恶化与此相应,越来越多的犯罪分子运用现代化通讯工具与交通工具来实施犯罪,在犯罪过程中运用事先经过周密组织策划的策略与技术手段,这给我国犯罪学的研究和对犯罪分子的打击提出了更高挑战二、我国犯罪现象产生的原因在我国先进的社会制度里,,为什么会出现犯罪现象有增无减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如下(一)家庭因素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位,也是个人成长和发展基础如果家庭关系处理不当,就可能引发矛盾,进而发展到违法,甚至犯罪第一,从小管制过严,时刻担心孩子学坏,这样的情况下可能使有逆反心理的孩子瞒着家长干一些意想不到的事,很容易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第二,从小过于溺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凡事满足长大后无法独立面对社会,稍有不顺或者达不成自己的理想就自暴自弃,容易走上犯罪道路第三,单亲家庭或者部分农村家庭,父母忙于生计,无力顾及孩子的心理成长,长期缺少父爱或母爱关心的孩子,容易滋生消极情绪进而产生犯罪心理第四,家庭暴力婚姻危机家庭暴力是女性犯罪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它一般伴随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摧残,当这种摧残超出了一定的承受能力时,有些人就被迫走上犯罪道路婚外情非法同居等导致婚姻危机,部分受害者性格偏激,容易形成愤怒和复仇心理,使用极端方式,从受害者变成了害人者(二)教育因素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而目前教育尚有欠缺第一,近年来片面强调应试教育,追求升学率,唯文化课考试成绩是瞻,对道德和法制教育抓得不够,造成学生不懂法不畏法的现象有的甚至直接从课堂走向牢房,犯罪后还不知道自己已经犯了罪第二,受教育条件差,读书无用思想作怪我国已经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对教育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尤其是地处偏僻的农村,有的一所小学只有一个教师,有的几个村庄才有一所,学生学习成绩大多不理想而部分家长还认为即使努读个大学,但没有关系也找不到工作,不如干脆辍学提前闯荡社会赚点钱这些未成年的孩子还未形成稳定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容易流浪社会从而染上不良习气,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三)自身因素犯罪行为发生的自身因素通常包括两类: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是指与个人心理变化及其结果有关的犯因性因素,主要包括一些遗传而来几乎不用学习就产生内在行为倾向的本能因素个人在适用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行为和心理反应的人格因素,还有感情智力认知精神疾病等因素;生理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外表遗传等因素,它们都可能不同程度地影响或者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四)社会因素我国正处于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转变时期,在转型过程中很多方面因素尚未固定下来,社会结构处于暂时的失衡状况,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差距有所扩大,一些人对社会地位和财富的渴望非常强烈,容易产生刑犯罪而一些国家工作人员虽然社会地位显赫,但其经济状况与某些富人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容易滋生利用地位职务资源换取金钱和财富的举动而一些承包商等虽然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但对其社会地位并不满意,他们容易倾向于在社会生活中推崇金钱的力量,导致钱权交易,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此外,最突出的社会因素还有:就业困难和人员流动频繁,不安定因素大;劳动收入分配不合理,差距较大,社会公平受到挑战;快节奏的生活与激烈的竞争环境,造就的紧张心理和沉重负担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导致犯罪;影视网络中的各种色情画面暴力行为和污秽的语言容易让一些无所事事好逸恶劳的人效仿,走上犯罪的道路三、减少我国犯罪现象的对策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建设进程中,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犯罪现象发生呢?(一)改善家庭教育方式,加强和谐家庭建设家庭是人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是预防犯罪的第一道防线家长要坚持用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正确引导孩子,严格要求,耐心教育,培养孩子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家长要注重言传身教,以良好的品德修养为孩子做出表率,创造健康的家庭教育氛围要创造和建立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正确处理家庭成员间以及家庭与外界关系(二)调整教育重心,注重素质教育开展素质教育,修正评定优秀学生标准,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持续开展普法教育,加大基础性廉政教育,加强公民道德教育,让学生能够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敢于弘扬社会正气,同一切丑恶现象作斗争(三)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努力促进就业,合理调节收入分配许多犯罪现象与我国社会管理机制尚不健全相关我们要用民主和法治理念,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建立和完善各种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制度早在199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在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中指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是解决中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出路我们要紧紧围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具体落实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六个方面要求,合理调整党政司法权力分工和责任体系,将各级各部门及其领导的责权利挂钩,建立谁主管,谁负责的综合治理责任制,建立相关奖励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从犯罪意义上说,失业与犯罪从来都是孪生姐妹,一个丧失工作机会及生活来源的人,犯罪很可能成为他的选项从近三年的司法统计来看,盗窃抢劫诈骗等三类财产犯罪占公安机关立案的刑事案件近八成而这些财产犯罪又与社会弱势群体的失业缺乏有效社会保障贫困等有密切关系为此,我们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地位,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方针,激励社会力量设立创业基金,鼓励人们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充分发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落实积极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不断扩大社会就业贫富差距过大也是导致社会不稳定和犯罪的重要原因对此,我们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收入分配力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及其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四)加强立法,惩治刑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打击犯罪的刑事法律需要及时修订和完善我国在一定时期内对一些发生频繁且影响极坏的犯罪开展严打活动,虽然这一主张遭到部分理论界人士的质疑,但实践却证明,严打过后的一定时期内,犯罪率明显降低,社会治安明显好转所以,在特定的时间开展严打仍然是十分必要的,严厉打击刑事犯犯罪这根弦应该长年绷紧,让犯罪分子不敢露头。

犯罪心理相关论文

犯罪心理相关论文

犯罪心理相关论文由于影响一个人犯罪心理形成和犯罪行为发生的因素极其复杂,犯罪心理的形成和犯罪行为的发生具有不可忽视的个体差异性,所以现有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结论还无法完全适用于每一个人和每一种情境。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犯罪心理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犯罪心理相关论文篇一《浅析犯罪的心理预防》摘要:人类的各种行为都能从心理学角度得到科学的解释,犯罪活动也不例外。

犯罪的预防不仅需要外在的社会控制,更需要内在的心理防范。

以贪污贿赂犯罪为例,从外部环境和个体内因两个方面对犯罪心理产生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了犯罪人在认知、情绪、意志等方面具备的心理特征,提出了四种犯罪的心理预防措施。

关键词:犯罪;心理预防;贪污贿赂罪刑事古典学派的开山鼻祖贝卡里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中提出,预防犯罪比惩罚犯罪更为高明。

与犯罪事后惩罚相比,犯罪事先预防显然在减少犯罪危害上更具优势。

人的心理直接支配着人的行为。

人类的各种行为都能从心理学角度得到科学的解释,犯罪活动也不例外。

犯罪的预防不仅需要外在的社会控制,更需要内在的心理防范。

犯罪的心理预防是犯罪预防最根本、最有效的方式。

各类犯罪行为纷繁复杂,本文以典型的贪污贿赂犯罪为例,通过实证研究对犯罪的心理预防进行初步探讨。

一、心理学视角下的贪污贿赂罪的产生原因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贪污贿赂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贪污、受贿,或者拥有不能说明与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财产或者支出的合法来源,或者私分国有资产或罚没财物,以及其他人员行贿,接受贿赂的行为。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犯罪行为的产生,都离不开犯罪心理的支撑。

按照海特的社会归因理论,心理都是由外因和内因两方面作用而成。

(一)社会环境因素。

一是社会文化风气浮躁。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大变革的转型期。

快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化带来了多元价值观的碰撞,导致不同社会阶层成员浮躁心态的普遍产生。

国外腐朽思想的渗透和传统文化糟粕的遗毒、社会不正之风的冲击,让一部分人产生利益至上、拜金主义的思潮。

犯罪心理学论文

犯罪心理学论文

犯罪心理学论文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不仅对个人造成伤害,也对社会秩序和安全构成威胁。

犯罪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犯罪行为和犯罪人的心理的学科,对于理解犯罪的发生机制、预防犯罪以及对犯罪人的矫正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一、犯罪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范畴犯罪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犯罪人的心理活动、犯罪行为的形成原因以及犯罪预防和矫正的学科。

它关注的焦点在于犯罪人的人格特征、认知模式、情绪状态、动机和决策过程等方面。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广泛,包括犯罪人的心理特征与类型、犯罪动机的形成、犯罪行为的决策过程、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犯罪人的矫正与治疗等。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犯罪心理学试图揭示犯罪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为预防和打击犯罪提供科学依据。

二、犯罪心理的形成因素(一)个体因素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犯罪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遗传因素可能影响个体的气质和性格,从而增加犯罪的风险。

某些生理缺陷或疾病,如脑部损伤、精神疾病等,也可能导致个体的行为失控和犯罪倾向。

个体的心理特点,如低自尊、高攻击性、冲动性、缺乏自控力等,也是犯罪心理形成的重要因素。

这些心理特点可能导致个体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更容易采取犯罪行为来应对。

(二)家庭因素家庭环境对个体的成长和心理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不良的家庭环境,如父母的虐待、忽视、过度溺爱、家庭冲突等,都可能导致个体的心理扭曲和犯罪倾向。

家庭的教育方式也会影响个体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

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个体可能无法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从而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三)社会因素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如贫困、失业、社会歧视、不良文化等,都可能对个体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增加犯罪的可能性。

社会的变迁和动荡也可能导致个体的心理失衡和犯罪行为的增加。

例如,经济危机时期,失业率上升,人们的生活压力增大,犯罪率往往也会随之上升。

(四)文化因素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对犯罪心理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大学犯罪心理学论文

大学犯罪心理学论文

大学犯罪心理学论文范文一:大学生盗窃心理的成因、影响及措施摘要:大学是大学生树立人格、培养能力、获得知识的重要时期,但在大学中我们会发现身边有很多学生有一些不好的行为那就是偷盗。

为了让大学生不犯这些错误,进一步提他们的素养,本文将从对大学生盗窃心理因、影响及措施进行浅析,希望对我们女大学生有更大的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盗窃;成因;影响;措施一、探究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犯罪率呈上升趋势,犯罪手段一般以非暴力为主,尤其是盗窃行为比较严重。

对偷盗者而言,得到的东西比失去的东西更多,同时也给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留下了很多污点。

那造成学生进行偷盗的原因、影响有哪些呢?家庭、学校、社会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进行给予帮助和指导呢?二、大学生课偷窃的成因一社会原因1,大学生正处转型期,不良人际关系的交往。

大学生才从紧张的高中时期升入相对比较宽松的大学环境,人际关系还难以处理的很好,有时会不小心结交不良人群。

其价值观和思想就会有相应的改变扭曲,遇到适当的时机就会进行一些非暴力的犯罪,比如偷盗等。

2,不良的文化影响在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社会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使在校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发生严重扭曲,热衷高消费。

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难以满足高消费需求。

于是,一些大学生们便滋生了通过非法手段盗取钱财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的想法。

3,,不良的家庭教育。

家庭环境是对人的个性的形成进行启蒙教育的最佳场所,也是塑造性格的最佳环境。

如果家庭没有正确教育孩子,家长本身也有小偷小摸的习惯,孩子长大后就很容易去偷盗他人的东西。

4,一些大学的校园安全系数赶不上扩招的步伐。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在管理层面漏洞百出。

学校的物业安全管理不够到位。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国家没有建立完善的助学制度,使得一大批学生有可能的经济问题得不到解决。

加之学校不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

二主观心理原因1,从众、贪慕虚荣的性格缺陷当今社会攀比之风盛行,很多学生会为了追求时尚不惜大手大脚的花家里面给的钱。

犯罪心理学毕业论文.doc

犯罪心理学毕业论文.doc

犯罪心理学毕业论文犯罪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也是一个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它融汇犯罪学、心理学、社会学和监狱学等学科的知识,尽管这门学科的历史比较短,但是由于这门学科的独特的实际效用和深厚的理论意义。

以下是犯罪心理学毕业论文,欢迎阅读。

论文摘要本文从犯罪心理、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三个层次逐层深入的去分析和探讨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侦查中的实践与应用。

审理案件的心理实验技术,是依据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犯罪心理学三大学科基础和侦查学、物证技术学、生物电子学、神经心理学等学科知识,综合的考虑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侦查实践中带来的便利以及作为一种技术手段本身所带有的局限性。

论文关键词犯罪心理学犯罪综合动因论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科学性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是围绕犯罪这一社会现象,通过各种学科综合运用,以达到为社会实践服务的最终目的。

它通过对犯罪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的研究,了解犯罪人在不同情境中的心理状态和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

一、犯罪心理学(一)犯罪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犯罪心理是指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这些行为包括认识、情感、意志、性格、兴趣、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心理状态等。

犯罪心理学以犯罪人的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为了揭示犯罪心理形成和犯罪行为发生的规律,防止最容易成为犯罪人的人演变为犯罪人,提高工作效率,把其他与犯罪有关的人的心理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具体来说,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分为:(1)犯罪人,这是最主要的研究对象;(2)一般违法人,是指实施了违法行为,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行为和违反治安法规治安部门所处理的人;(3)虞犯,即最有可能犯罪的人。

根据某个人的品性和习惯,预测其将来有触犯刑事法律之虞;(4)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5)揭露与惩治犯罪有关的人员,具体指警察和司法人员;(6)监管矫治罪犯的人员。

犯罪心理学论文3000字 犯罪心理学论文范本

犯罪心理学论文3000字 犯罪心理学论文范本

犯罪心理学论文3000字犯罪心理学论文范本犯罪心理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以及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的一门学科。

下文是WTT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犯罪心理学论文范本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犯罪心理学论文范本篇1浅析犯罪心理学学科发展摘要:犯罪心理学(Criminal Psychology)是一门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图及反应的学科,和犯罪人类学相关连。

这一门学科主要深入研究的部分在于有关“是什么导致人犯罪”的问题,但也包含人犯罪后的反应,在逃跑中或在法庭上的。

犯罪心理学家也可以做为证人,以帮助法庭了解犯人的心理。

精神病学亦有处理到一部分的犯罪行为。

关键词:法律犯罪心理学学科犯罪心理学有狭义和广义之说,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犯罪人即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就是说犯罪心理和犯罪是其研究对象。

犯罪主体的心理包括其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犯罪心理结构形成的原因和过程、犯罪心理外化为犯罪行为的机理、犯罪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犯罪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怎样对犯罪心理结构施加影响和加以教育改造等。

简单地说,它只研究犯罪人的个性缺陷及有关的心理学问题。

广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除包括狭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外,还包括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如预防犯罪、惩治犯罪以及教育改造罪犯的心理学问题;还包括有犯罪倾向(即尚未实施犯罪行为)的人的心理和刑满释放人员的心理;还包括被害者心理、证人心理、侦查心理、审讯心理、审判心理以及犯罪的心理预测等等。

简单地说,广义的犯罪心理学既研究犯罪人的心理和行为,又研究与犯罪作斗争的对策心理学部分,即被认为是司法心理学的有关内容。

一、学科历史犯罪心理学一词最早出现于1790年德国人明希编写的《犯罪心理学在刑法制度中的影响》;而最早以犯罪心理学为书名的著作是1792年德国人绍曼编写的《犯罪心理学论》。

18世纪末19世纪初形成了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第一个活跃期。

犯罪心理学论文3000字_关于犯罪心理学的论文

犯罪心理学论文3000字_关于犯罪心理学的论文

犯罪心理学论文3000字_关于犯罪心理学的论文犯罪心理学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违法行为的一门学科,在犯罪、侦察、审讯以及罪犯改造等过程中,研究在犯罪发生的自始至终,犯罪人心理是如何发展和变化的,以及有什么样的规律。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关于犯罪心理学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关于犯罪心理学的论文篇一《青年与犯罪心理》【摘要】犯罪心理学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违法行为的一门学科,在犯罪、侦察、审讯以及罪犯改造等过程中,研究在犯罪发生的自始至终,犯罪人心理是如何发展和变化的,以及有什么样的规律。

青年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希望,研究青年与犯罪行为,能为有效预防犯罪,做出努力。

【关键词】犯罪心理学;青年;社会一、犯罪心理与动机犯罪心理学是通过心理学原理来分析和研究与犯罪活动有关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学科。

研究犯罪心理,可以帮助执法人员更加有效的确定可能出现的犯罪人,并且为后期,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心理援助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

前苏联的刑法学理论主张,刑事责任的承担,在客观上必须有危害社会的行为,在主观上行为人必须有罪过。

因此,也就是说,犯罪必须有一定的心理因素为基础。

犯罪行为是依靠犯罪心理完成的,犯罪心理存在一定的犯罪动机。

心理学上,将动机解释为人们行为的内在驱动力。

更深意义来说,就是一种需要的张力,例如我们常常听到为了得到性满足,而发生的强奸案,也会听到为了解决自己窘迫的生活,而发生的盗窃抢劫案等。

犯罪心理学通过整合犯罪人可能的心理动机,来确定犯罪人并且对犯罪人给予有效的帮助,分析种种看似无关的线索,将其连贯起来,推测犯罪人犯罪的原因,以及为后续的侦查工作提供帮助。

一从低龄化犯罪增多说起近年来,犯罪作案人正在呈现不断低龄化的事态,人们关注的对象也从中青年逐渐转向更加年幼的少年儿童。

前一段时间,发生在重庆的小女孩电梯内殴打男童事件,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导致小女孩这种异常的暴力行为。

10岁的孩子本是最天真,最淳朴的年纪,应该在父母的呵护下,有一个最善良的心。

犯罪心理学结课论文.doc

犯罪心理学结课论文.doc

犯罪心理学结课论文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图及反应的学科,和犯罪人类学相关联。

下面是我整理的犯罪心理学结课论文,欢迎阅读。

犯罪心理学结课论文摘要:童年的生活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一生的,甚至可能决定其心理的发展变化,影响其人格的健全发展。

而家庭生活更是一个人的启蒙之所;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孩子的一生。

绝大多说犯罪者都有着令人同情的童年生活,或者悲惨的生活经历,这些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他们的心理,促使他们向着极端的方向走去——犯罪。

以下要讲述的案例是一部美剧中发生的事件:黑暗王子带走了少女艾莉,艾莉的阿姨克莉斯汀和探员摩根被困在地下室里,克莉斯汀身负重伤。

黑暗王子是一个连环杀手,他已经作案多起。

黑暗王子总是在黑暗的夜里痛下杀手,年轻的夫妇被他杀死,而孩子则被要求目睹父母的死亡过程。

艾莉的父亲就是受害的小孩子。

他少年时代,目睹了父母被杀的过程。

长大成人后,娶妻生女,女儿就是艾莉。

黑暗王子杀了艾莉父,带走了小艾莉。

小艾莉想逃离黑暗王子的控制,但是黑暗王子杀了想救助艾莉的好心人。

黑暗王子告诉艾莉:“我们合作得很好,”但是艾莉坚决不肯与黑暗王子合作。

甚至在黑暗王子再度犯案时,放走了受害人的儿子,让他去通知警察和小区邻居。

黑暗王子带着艾莉逃离了犯罪现场。

但是,最后,黑暗王子却被JJ劝说得翻然悔悟。

黑暗王子放走了艾莉,最终自愿被摩根探员开枪打死。

艾莉听说亲人都死了,抱着摩根流下伤心的眼泪。

罪犯的生活经历和心理状态是我们在分析本案时无法回避的方面。

对于本案中“黑暗王子”的犯罪行为以及在整个案发过程中的心理状况我将从以上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就黑暗王子——比利的童年生活经历进行分析:由剧情中展示的比利童年的生活画面以及警方找到的相关资料可知,比利小时候生活的并不快乐;第一、他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之中。

第二、母亲不仅是一位性工作者而且是一位瘾君子。

第三、他童年的生活环境极其恶劣——洛城北部的“沙漠社区”。

大学生犯罪心理学论文范例赏析(共3篇)

大学生犯罪心理学论文范例赏析(共3篇)

大学生犯罪心理学论文范例赏析(共3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大学生犯罪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型的科学,它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加强大学生犯罪心理学研究为治理犯罪提供理论价值基础,在治理犯罪以及刑事一体化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下面是千里马论文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大学生犯罪心理学论文范例,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第1篇:论大学生犯罪心理学研究在治理犯罪时的重要作用大学生犯罪心理学研究就是为了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社会中的犯罪问题而去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是一门介于犯罪科学与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大学生犯罪心理学科学研究具备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研究对象复杂、异质性大;二是研究更受个人因素的影响;三是研究对象的不确定性,偶然性和独特性更大。

具体说来,大学生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大致包括犯罪人、一般违法人、虞犯、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揭露与惩治犯罪的有关人员以及监管矫治罪犯的人员等几种人的心理和行为。

近些年来,我国对大学生犯罪心理学基础理论以及司法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我国的法治建设以及司法实践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为大学生犯罪心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价值理论基础,但是我国大学生犯罪心理学研究在发展中仍存在的一些不足。

大学生犯罪心理学研究必须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的知识。

大量的犯罪与对策心理问题存在于治理犯罪过程或者刑事活动中,譬如犯罪心理产生与形成原因及其心理发展变化过程,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特点等,大学生犯罪心理学能够将与犯罪有关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心理科学的理论、方法以及成果,全方位的协助和支持治理犯罪及其刑事科学、刑事立法、刑事司法。

在犯罪的治理及其刑事一体化中作用甚大。

一是大学生犯罪心理学研究能够为实现刑事一体化奠定心理科学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犯罪心理学课程期末结课
论文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犯罪心理学》课程期末结课论文
——童年经历对变态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
软件工程142班_142874_邢文静犯罪心理学做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图及反应的学科。

主要深入研究的部分在于什么导致人犯罪,也研究人犯罪后的反应,以帮助法庭了解犯人的心理及预防犯罪等。

狭义的犯罪心理学研究对象是犯人即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包括其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犯罪心理结构形成的原因和过程、犯罪心理外化为犯罪行为的机理、犯罪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犯罪心理变化的规律及怎样对犯罪心理结构施加影响和加以教育改造等。

通过这一期课程的学习,关于犯罪心理学,泛泛而谈不如取其一点,所以这里我选择的论题是:童年经历对变态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

首先,我想以一部经典美剧中的人物作为案例分析说明。

《嗜血法医》(Dexter,又名嗜血判官),改编自杰夫·林赛的小说《暗夜噩梦戴克斯特》,该剧讲述的是主角Dexter·Morgan白天以迈阿密警局法医身份为掩护,黑夜降临时追捕罪犯的故事。

这里我们要讨论的主角有二。

首先是主角Dexter·Morgan,Dex很小的时候亲眼目睹了自己的母亲被恶徒用电锯分尸,他和他的哥哥被关在母亲死去的集装箱里,被警察发现的时候,他们已经在两英寸的鲜血里泡了两天。

Harry·Morgan是发现他们的警察之一,他收养了年幼的Dex并将他抚养成人。

长大后的Dex对幼时的遭遇完全没有记忆,但却不断地表现出对血的渴望。

Harry知道后引导Dex的嗜血本性,教导他如何成为一个谨慎,细心高效率的杀手,教导他如
何掩盖证据,如何融入社会,并为他订立了Harry法则,正是这个法则没有让Dex成为一个单纯嗜血的monster,而是只杀曾有过谋杀罪行的人,用自己的方式维护心中的正义。

二是主角的哥哥Brian,与年仅三岁的Dex不同,在目睹母亲死亡过程的时候他已经懂事。

Brian没有被Harry收养,而是被送进了孤儿院。

他在那里经历了孤独而又痛苦的童年时代,最后他自己学会了在人前隐藏他暴虐的本性。

成年后的Brian成为一位颇有名气的整形医生,但是他内心依旧住着一个痛恨社会的杀人狂魔,这促使他成为了“冰柜杀手”。

他不分好坏残忍地杀害妓女,放干她们的血液,进行及其精准的分尸后像礼物一样包扎,更是找到了在警局工作的Dex,试图让他加入他的屠戮行动中,做一对“杀人兄弟”。

先不论剧情中或浅或深的艺术手法,虽然现实中连环杀手成长到如此地步的机会微乎其微,但剧中人的性格、犯罪心理形成过程及通过暴力安抚内心的现象确实值得讨论。

Dex虽然对儿时的遭遇浑然不知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大脑的自我保护功能在起作用——即通过扭曲事实或遗忘来消弭残酷现实带来的悲痛,但血腥的经历确实存在于他的记忆深处。

成年后的Dex喜欢独处,因为这样可以不必紧绷神经隐藏本性;不能理解普通人的情感,讨厌需要表现悲伤的葬礼;认为性欲是猥琐的事情,将女朋友Rita视为掩护;内心的渴望只能通过人体流出的“滚烫肮脏的血液”缓解。

正是童年曾置身血海的经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Dex“与众不同”,也正是它造成了Dex对血液强烈、畸变的需要。

Brian与Dex类似,他同样是由于幼年时的血腥经历变得残忍暴虐,但
又不完全相同。

Brian遭遇这一切时已经懂事,他心中一直充满了对母亲复杂的感情以及对凶手和迟来的警察的痛恨,再加上在孤儿院孤独痛苦的生活经历,他逐渐形成了反社会的心理人格。

这让他能够毫不犹豫的杀死一个又一个妓女,甚至能够为了自己的目的与Dex的妹妹Debra恋爱之后毫不手软的将她绑在架子上试图杀掉。

他对童年经历更深刻的印象直接导致了他更加扭曲的道德观、外表温和内心冷酷的气质以及消极的心理人格。

其次,我想就另一部经典电影对童年经历导致的变态心理做一些分析。

《少年汉尼拔》是好莱坞出品的一部犯罪惊悚电影,亦是《沉默的羔羊》系列电影的第四部,该片主要讲述了从小因妹妹被人杀吃而留下心理阴影的Hannibal与其东方寡婶之间发生的故事。

片中因涉及惊骇的杀人画面,在中国大陆被禁止公映。

Hannibal童年之初充满明媚与温馨,可爱的妹妹就像他的小尾巴,是他最爱的亲人。

然而战争带走了一切,他的父亲、母亲还有他的家园。

可是这仅仅是噩梦的开始,真正的毁了他一生的是妹妹的死——残忍的德军,吃了他的妹妹。

妹妹的死成了Hannibal永远的梦魇,妹妹的脸庞和声音常常在他的梦里出现。

Hannibal决定去寻找他最后的亲人,叔叔的妻子,他的婶婶,一个神秘的东方女人,紫夫人。

紫夫人教会了Hannibal搏击的技术,也让他见识到东方世界生吃文化的精髓。

Hannibal似乎找到了走出童年阴影的出口,他开始杀人,吃人,在血腥中得到灵魂的暂时安宁。

同样的,虽然这只是一部电影,但这绝对是艺术对战争残酷,对社会
冷漠的有力反击。

Hannibal只是一个艺术载体,但在这并不平静的世界上,如他一般的创伤群体绝不少见。

Hannibal童年的经历让我们能理解了他为何对遭受虐待的女性充满同情,为何会毫无预兆的凄厉惨叫。

在残酷的战争背景下人性的暴虐、嗜血、自私自利都被无限放大,Hannibal在孤儿院没有得到应有的爱与关怀,没有得到及时的创伤后心理干预,这都是造成他扭曲的心理及无法释怀的怨恨的重要理由。

从上面几个例子能够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形成虽然是个长久的过程,但在这之中童年的经历绝对占了很大比重,犯罪心理也不能例外。

孩童时代是人一生最纯真的时期,任何细微的影响都可能造成一生的惯性。

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单纯的、容易受到影响的,在健全的人生观还未形成的之前,亲眼目睹血腥暴力、毫无人性的画面,只能给幼小的心灵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因此对变态犯罪心理的研究与预防,关注犯罪对象儿时的经历或许能提供新的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