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背景下学科融合途径与策略
新课改环境下小学科学课学科融合的教学体验及创新研究
新课改环境下小学科学课学科融合的教学体验及创新研究摘要:加强科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小学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能够让整个教学的过程更加方便,也能让学生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在知识的学习环节,学生不再是单一孤立的局面,而是能够将他们所学到的知识用于不同的学科中发挥作用,让学生的综合素质更高,也让学生得到成长。
本文针对新课改环境下小学科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进行教学探究,提出相应的创新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新课改;学科融合;创新策略一、小学科学学科融合教育的重要意义学科融合教育是将不同的学科进行关联,把不同的知识点以及教学方法和思维等进行整个归纳,在实际教学的时候灵活巧妙的运用,从而有效的实现多样化的教学目标,教师们需要重点侧重不同的学科的结合,这是现阶段素质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
小学科目学科融合教育是在进行科学教学的时候结合不同学科的内容,促进学生们形成综合多角度的思维方法,这样不断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广度,还能帮助学生熟练的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使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三观,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多角度发展。
因为科学科目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积极创新改革以往的教学模式,运用多元化的方法实施课堂教学,辅助学生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认知,为将来学习更多的科目打下坚定的理论基础。
二、小学科学学科融合的创新策略(一)小学数学与小学科学的融合1.寻找学科融合要点科学知识的学习是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现象,能够在生活当中应用科学知识。
在科学、数学课程整合应用阶段,教师要寻找二者的融合切入点,展开教学设计,才能体现课程整合价值。
例如,在教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运动的小车》这部分时,主要研究小车运动过程拉力、推力之间的大小关系,实验过程,教师可指导学生观察第一次小车运动时间,得到结论“在特定时间内,对小车施加的拉力或者推力越大,其运动速度也就越快”。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策略
探索篇•教学研究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策略常鸣(江苏省徐州市商聚路小学,江苏徐州)“学科融合”是指把由于学科分割所造成的知识支离破碎的状态,通过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有机组合,把知识与思维、感性与理性、理论与实际辩证统一起来。
体育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如果在体育课上融合精粹的语言、巧妙的运算、激情的音乐,能极大地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在多元智能的空间里尽情遨游,让体育课呈现出勃勃生机。
一、体育与语文学科内容的融合———为课堂增添文化气息新课程改革强调体育教学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第一的思想。
在坚持新课标体育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若能在体育课堂练习中融入人文知识元素,不仅能充实体育教材的内涵,活跃课堂氛围,而且有利于学生巩固文化知识,培养体育与文学的双重素养。
在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生动、富有教育意义的课文。
例如一年级下册《动物王国开大会》,出现了老虎、狗熊、狐狸、大灰狼等动物,与体育低年级教材内容《各种姿势的走与跑》进行融合,低年级的学生都具有活泼好动、爱模仿的特点,当学生听说要模仿各种动物走路时,都能第一时间进入教学情境中,从学习动物发出叫声到模仿各种动物走再到动物跑步接力赛,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在练习中穿插小组内展示并结合课文故事内容开展课本剧表演等方式去充实教学内容,让课堂充满运动气息和童话的色彩。
二、体育与数学学科内容的融合———让体育课来一场体力与脑力的双重风暴新课改中要求体育教学要将身体练习和大脑思维相结合,形成体育与智育的协调发展,所以我们要找到体育与数学学科的互补性进行学科融合。
从小学数学课本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体育的身影,经过调查可以了解到人教版数学教科书中涉及足球、篮球、跳绳、跑步等25种体育项目,共出现多达79次,很多应用习题都是平时体育课上就可以接触到的,因此体育与数学学科之间存在难以分割的联系。
例如一节《往返跑》的体育课中,以往的教学方式就是让学生机械性地重复往返练习,学生的目标只是完成规定的往返次数,而且经常出现在多次往返的过程中记不得自己跑了多少趟的情况,这样的练习方式会使学生的兴趣很快被磨光,出现消极的情绪。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策略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策略摘要:在小学时期,体育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体育课程可以有效改善学生身体素质,使学生的课余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将这门课程作为独立的一门课程,很少去研究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存在的关联,这也极大地局限了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深入研究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的关联,并将其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结合,从而更好地推动体育教学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小学;新课改;体育;其他学科;融合策略引言:对于体育课程而言,很多教师将这门课程作为锻炼学生身体、传授学生运动技巧的课程,这种认知极大地限制了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
为了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使体育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就需要教师对原有的体育教学进行科学的改进和创新,强化体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使其他学科的内容能够更好地融入到体育教学中,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不同学科的优势,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不断扩充体育教学的内容,从而推动体育教学的不断进步。
一、学科融合的意义在过去,体育教学基本与其他学科不会发生任何关联,只是单纯地教授学生体育知识和技巧,这对于体育教学的发展十分不利。
各个学科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通过学科之间的融合,可以使体育教学的内容得到极大的扩展,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锻炼,让学生能够突破学科之间的限制,形成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这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二、体育与语文科目的整合体育教学与语文科目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关联,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语文学科知识与体育课程进行有效结合。
通过这种结合不仅可以使体育课堂变得更加有趣,还可以使学生对语文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这对于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通过将语文科目的内容融入体育课程之中,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领略体育的魅力,强化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知,从而使学生更加喜欢这两门课程,进而推动体育教学的不断进步。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跨学科融合的有效路径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跨学科融合的有效路径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跨学科融合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为小学体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它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促进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协同发展。
一、小学体育跨学科融合的重要性(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往往侧重于学生的体能训练和运动技能培养,而跨学科融合能够将体育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和素养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仅锻炼身体,还能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提升学科教学质量通过跨学科融合,体育学科可以与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例如,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数学的计算和测量,让学生在运动中巩固数学知识;与科学学科结合,让学生了解运动中的生理变化和科学原理,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跨学科融合能够让学生在不同学科的交叉点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如在体育比赛中,学生需要运用语文的表达能力进行团队沟通,运用数学的逻辑思维制定战术,运用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知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小学体育跨学科融合的现状与问题(一)教师跨学科教学意识不足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对跨学科融合的认识不够深刻,缺乏主动将体育与其他学科整合的意识和能力,仍然习惯于按照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二)学科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各学科教师往往各自为战,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设计上缺乏沟通与协作,导致跨学科融合难以实现。
(三)教学资源整合困难要实现跨学科融合,需要整合不同学科的教学资源,但目前在教材编写、课程设置、教学设施等方面,还存在资源分散、难以整合的问题。
(四)评价体系不完善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主要针对单一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缺乏对跨学科融合教学效果的全面、科学评价,难以有效激励教师和学生参与跨学科融合教学。
三、小学体育跨学科融合的有效路径(一)提升教师跨学科素养1、加强教师培训学校应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参加跨学科培训,邀请各学科专家进行讲座和指导,让教师了解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
浅谈新课改下小学科学学科融合及创新策略
浅谈新课改下小学科学学科融合及创新策略摘要:每一门科目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尤其是小学科学这门学科。
因为小学科学这门学科可以算是其他学科的整合,涉及到气候变化,人文科学,物理和化学,政治,语文,英语等各类知识,主要探究自然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让学生具备科学思维能力。
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在讲授科学内容的时候就可以对学科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将其他学科有效融入在科学教学中,推进融合教育,强化科学教学效果。
鉴于此,文章将探究在新课改下小学科学学科融合及创新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科学;学科融合;创新策略小学科学这门学科中涵盖的知识内容非常广,大到地球宇宙科学,工程通讯技术,小到生物的发展起源,物质的变化规律。
利用这些丰富的内容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思维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素质教育。
而在小学科学这门学科中渗透学科融合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能够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科学学科融合教育的重要性在小学科学中渗透学科融合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科学知识,可以启发学生的学科思维,有助于为学生奠定学习基础。
同时,其他学科融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还能够增强科学教学的趣味性,降低学生的学习理解难度,能够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让学生对世界万物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以科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为例,里面就涉及了生物环境知识,光学知识,物理化学以及地理气候等多种知识。
教师在讲述这些知识内容时,同时引入对应的学科概念,这样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就不会手忙脚乱。
二、小学科学学科融合的创新策略(一)关注学生身心感受,同伴参与示范支持关注小学生的身心感受,引导学生进行参与示范,能够更好的促进小学科学融合教育。
因为不同学生的能力不同,教育不同,对知识点的理解存在差异。
如部分学生在家长耳濡目染下知道了不少地理知识,这时教师在讲解五年级上册科教版《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第一部分内容时,要让学生认识平原、高原、商山地、丘陵、盘地等地形,让学生知道我国的地形以及地壳运动的原理,了解火山和地震发生的原因,教师就可以播放PPT课件,同时通过口述的方式来讲述这些内容,在设置学习任务或提问时,就可以引导对地理知识有一定了解的学生回答,让回答的学生产生成就感,进而激励其他学生,利用学生的好胜心来促进学科融合教育。
新课标下小学科学与多学科融合的教学策略
新课标下小学科学与多学科融合的教学策略小学科学与多学科融合是指在其教学中将科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发展学生的综合性思维,不仅有利于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发展,从而完善并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认识与技能。
由于科学素养包含多个维度,需要通过多种学习活动加以达成,小学科学与多学科融合是必然发展趋势。
本文以小学科学教学现状为例,并联系语文、数学、历史学科教学,在此基础上提出小学科学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策略。
一、融合语文传承传统文化,提升科学素养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
所以小学科学课程与语文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科学课程不仅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的课堂,更是学生发现形象美、感受科学美,实现“审美发现与鉴赏”目标的平台。
如在教学《声音的强与弱对比》时可以用一对反义词“震耳欲聋”、“低声细语”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声音强弱的区别;执教《认识食物链》时运用耳熟能详的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让学生理解这三者的关系不仅仅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还暗含着食物链中消费者捕食的关系;在《区分不同的季节》时可以引用描写季节的诗句,让学生通过诗句描绘四季的气候特征;教学《拱形的认识》时可以引入小学语文三年级的《赵州桥》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拱形的力量。
将小学科学与语文学科融合,在课堂上引经据典、古今观照,创设新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够完成“文化传承”使命,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融合数学精确实验数据,提升数据分析能力数学作为一种基础性的工具,在科学课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将数学的知识与思想融入到科学课程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和科学素养。
实验是科学课程的灵魂,而实验数据的处理更是决定学生能否得出实验结论的关键性要素,所以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将科学知识与数学知识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课改背景下学科融合途径与策略
多学科融合的途径与策略 可以从综合性学习、项目学习谈起…
多学科融合课程中的 “融合途径”
1. 以一科教学内容为主切入,多科相邻知识融入课堂的整合路径。 2. 以一个课题内容命题,同一个班级在一个课时中,两个或以上不 同科目教师分别授课路径。 3. 以一个班级,同一个教学内容,两个不同科目的教师分两节课依 次上课路径。 4. 以一个教师具备多项技能为前提调动课堂,实施多科知识与内容 的教学路径。 总之,是从整体出发,用综合的思想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它提出的是一种新的课程思维理念,并非专指把一门学科分 散到其他学科中去传授。
国际上长达 20 多年的研究表明,只有找到人发展的 “核心素养体系”,才能解决好有限与无限的矛盾 ; 只பைடு நூலகம்找到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DNA,才能在给学生打 下坚实知识技能基础的同时,又为未来发展预留足够 的空间。 中国孩子实现核心素养必须从基础抓起,更与我们的学 科紧密相关。
“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 也是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
多学科融合可以落实在课堂层面也可以落 实在活动层面
项目学习、主题学习是多学科融合的两大抓手 从国外着眼… 从国内发现… 从我校尝试…
设计的流程
从国外着眼…
Evalute(评价)
Ask(提问)
Create(创造) Imagine (想象)
研究策略:
模块式:是一种以课题为中心的整合模式并以项目的形 式呈现。 牵引式:是在课程内部寻找一条串联的线索。再围绕这 条线索寻求相应的学科知识链接。 整合式:是将彼此相近的学科知识按一定线索有机整合 成具有新质的课程。 拼盘式:是指将相近的几门学科内容组合成一个大学科。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策略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必不可少的内容,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新课改的推进,体育学科的教学地位越来越高,其中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作为整个体育教育的基础环节,能够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
所谓的“学科融合”指的就是通过挖掘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到一起进行教学,实现学生知识与思维、感性与理性、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发展。
体育作为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度很高,不仅能够为体育课堂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极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打造一个多元智能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策略一、小学体育与语文学科相融合——添加文化气息在开展体育其他学科的融合教学时,语文作为一切学习的基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十分重要,若是能够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大量的人文元素,不仅能够充实体育的教学内容与内涵,还能够为体育课堂增添一些文化气息,加强学生语文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实现学生体育与文学素养的双重发展。
例如,在组织学生举行赛跑游戏的时候,教师可以用一些符合学生语文知识水平的词汇来形容学生在比赛时的状态,如大步流星、两脚生风、疾步如飞等,既能够增添体育教学的文学气息,又能够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二、小学体育与数学学科相融合——引发双重风暴在新课改的教学标准中,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进行全面培养,而数学作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关键,并且与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跳跃思维和发展思维,有殊途同归之意。
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联合数学学科,通过数学知识与体育技能的相融合,引发一场体力与脑力的双重风暴,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体育与智育的协调发展。
例如,在教授学生“往返跑”体育知识技能的时候,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让学生机械地重复练习,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感觉不到学习体育知识、参与体育运动的乐趣,因此很快就会消磨光兴趣和耐心,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新工科课改思维模式下的课程融合方式
新工科课改思维模式下的课程融合方式随着新工科建设的推进,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的新工科课程改革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热点话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不同学科之间往往是独立存在的,学生只能在各自的专业中深入学习。
而新工科课程改革则提倡跨学科融合,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能够拥有跨界思维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探讨在新工科思维模式下的课程融合方式,并提出一些实施建议。
新工科课程融合可以通过课程设计来实现。
传统教学中,不同学科的课程往往是独立设置的,学生需要分别学习各自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而在新工科课程融合中,可以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
在工程设计课程中,可以将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专业的知识融入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
新工科课程融合可以通过项目实践来实现。
传统教学中,学生主要通过听课和考试来获取知识。
而在新工科思维模式下,项目实践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
学生通过参与项目,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可以开设一个跨学科的创新创业项目,让学生从创意生成到产品设计再到市场推广,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新工科课程融合还需要改革评价方式。
传统教学中,评价主要以考试为主,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记忆。
而在新工科课程融合中,评价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项目报告、课程设计作品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价,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新工科课程融合是以培养跨界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要实现新工科课程融合,需要通过课程设计、项目实践、跨学科团队合作和评价方式改革等多种方式。
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可以使学生能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培养跨界能力,为创新创业做好准备。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措施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措施摘要:本文论述了小学体育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深入开展,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所谓“学科融合”,就是充分发掘知识点间的内在关联,把多个学科中的知识进行有机整合,使学生在知识与思维、情与理、理与实的辩证发展中,获得新的成就。
体育是一门具有很强交叉性的课程,它与其他课程的高度结合,既可以给体育课堂带来新的生命和活力,又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到最大,还可以给学生们提供一个发展多种智能的空间,从而推动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策略;其他学科一、与语文学科进行融合在小学体育的教学中,将体育活动与语文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语文教学转化为体育教学,可以让学生对体育的学习感兴趣,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体育的训练中来,从而让他们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因此,在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要积极地将体育与语文有机地融合起来,这样才能挖掘出更多的体育资源,使小学体育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举个例子,就拿"篮球"来说,这一节课,我在讲授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时候,首先给同学们讲了一下篮球的运动要领,然后给同学们安排了一个普通的篮球赛:首先,我邀请一队的队长给同学们讲讲篮球的技术,然后,同学们就这一节课要用到的技术展开讨论。
接着,我要求各组按照各自所制定的策略,进行一场比赛。
在这次竞赛中,我将作为裁判,给同学们打分。
比赛结束后,我将把最终成绩发给每位学生,同时将学生在比赛中学习到的语言写作技巧进行整合,让学生在比赛中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这一基础上,对中学体育和语文两个学科进行整合,既能发掘出其中的丰富体育资源,又能让小学体育绽放光彩。
二、将运动和英语有机结合将语言应用于体育课堂,为英语课堂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一堂课的开头和结尾的时候,师生之间可以使用" Good morning (上午好)、 GoodAfternoon (下午好)、GoodMorn- ing teacher (老师好)、 Good boysand girls (同学们好)、 Good bye (再见)"等相互打招呼和道别。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策略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策略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小学教育不断发生着变化。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体育也在不断发展与改革中,其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小学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小学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不仅可以丰富小学生的学习体验,而且可以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小学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的定义、融合策略以及融合带来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小学体育;其他学科;融合策略新课改的推行为小学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其中小学体育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现今高度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将小学体育与其他学科相融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也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对于全面素质教育的需求。
一、小学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的定义小学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是指将体育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融合,通过课程整合、教学相长等方式,实现小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融合的重点在于将体育与其他学科相互结合,互相渗透,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和教育效果的协同[1]。
融合的主要手段是将各学科的知识与体育活动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运动中体验知识的实际运用,同时,也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感受到运动带来的快乐和身体的好处。
例如,可以将体育与数学相结合,通过统计数据、比较大小、计算运动员成绩等方式,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也可以将体育与语文相结合,通过朗读、写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当前小学体育与其他学科融合现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也面临着新的变革和挑战。
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的提高,成为了当前小学教育的重要议题之一。
在教学实践中,小学体育已经开始向跨学科、跨领域的方向拓展,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语文学科方面,小学体育教学已经开始融入阅读、写作、演讲等课程内容。
例如,通过体育赛事的阅读和写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
新课标学科内容融合实施方案
新课标学科内容融合实施方案一、背景新课标学科内容融合是指在新课标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将学科内容进行融合,实现跨学科的综合学习。
这种融合可以促进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因此,制定一份实施方案,将新课标学科内容融合落地实施是非常必要的。
二、目标1. 促进学生跨学科的思维能力的形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 提高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3. 加强师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实施步骤1. 制定融合课程安排。
根据学科内容的特点和融合的需求,制定符合学生学习情况的融合课程安排,确定融合的学科内容和教学方法。
2. 教师培训和支持。
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提高教师跨学科教学的能力。
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教学支持和辅助材料,帮助他们更好地实施融合课程。
3. 学生参与和评估。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融合课程中,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评估方法,对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进行评估和反馈。
4. 持续改进和分享。
根据实施过程的反馈和评估结果,进行持续改进,不断完善融合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方法。
同时,与其他学校和教育机构分享经验,进行交流和合作。
四、资源需求1. 培训资源:提供教师跨学科教学培训和支持。
2. 教材资源:制定适合融合课程的教材和教学资源。
3. 技术支持:提供必要的技术设备和支持,以促进融合课程的实施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五、评估机制1. 教师评估:通过教师培训和参与融合课程的教学实践,对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进行评估。
2. 学生评估:通过学生参与融合课程的学习和跨学科思维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估。
3. 教育教学质量评估:针对融合课程的实施和效果,进行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以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经过以上的实施方案,相信能够有效推进新课标学科内容的融合实施,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中小学跨学科课程融合的问题与对策
中小学跨学科课程融合的问题与对策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跨学科课程融合已逐渐成为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
跨学科课程融合是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然而,跨学科课程融合也会面临一系列问题,如学科之间的融合难度、教师培养和资源分配不均等。
因此,在推行跨学科课程融合时需要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首先,学科之间的融合难度是跨学科课程融合的一个主要问题。
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学科思维方式存在差异,要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不容易。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跨学科研讨会、研究小组等形式,促进学科之间的对话和合作,共同研究跨学科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方法,深化对各学科之间联系的认识,从而更好地进行跨学科课程融合。
其次,教师培养是跨学科课程融合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目前,由于师资力量不足以及教育资源不均等等原因,中小学教师在跨学科课程融合方面的专业素养和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要推动跨学科课程融合的实施,需要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和能力提升。
政府可以出台政策,增加教师培训机会和资源投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学校和教育机构可以开展相关的培训课程和研讨活动,为教师提供跨学科课程融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此外,跨学科课程融合还面临着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需要教育资源的共享,而目前中小学教育资源分配存在不均衡的现象,使得一些学校在跨学科课程融合方面处于相对劣势的位置。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建立跨学科课程资源共享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打破时空限制,实现学校之间、学科之间的资源共享。
同时,政府可以增加投入,加大对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优化,确保每个学校都能够获得跨学科课程实施所需的资源支持。
此外,在推行跨学科课程融合时还需注意平衡学科和跨学科课程的关系。
虽然跨学科课程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学科思维的培养仍然是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
新课标下小学科学与多学科融合的教学策略
新课标下小学科学与多学科融合的教学策略摘要:小学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运用小学科学及其方式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加以处理,并利用学校科学活动逐步地累积经验,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
在新课标标准实施过程中,老师们应该把新课本吃透,以全面掌握学生的特征和教学体系,不但要注意教学模式的选择,同时也要注意质量的提高,以实现教师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科学;教学策略引言: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学校科学课程改革相当大,以往的教学方式早已不能适应社会需要,所以,我们的方法也应要与时并进,如此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前进。
科学教育在小学时期发挥着启蒙性功能,对老师而言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如何抓住学生的特点,将学生良好的融合在教育环境中,使学生全面接触到教学改革,成为当前一个亟待探讨的课题。
一、小学科学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在小学科学的教学,单词、短语、句型等是阅读的基础,是阅读的基础组成因素。
进行阅读教学,是新课标所明确提出的基本要求。
新课标规定了小学英文的阅读内容应以读写为主,并要求学生们可以通过图画、贺卡等的方式理解故事里面的细节、知识点和情节,并要求学生采用适当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通过阅读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单词能力,而且能够巩固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阅读英语的兴趣,而且能够使学生在长期有效的读书中形成良好的读书行为。
二、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小学科学的基本思想小学科学的基本理念,可用"识字、书写及学词思考"、"读写、口语交际思考"及"习作、综合性教学思考"三个部分加以阐述,而这三个部分的内容一起就构成了小学科学理念。
以上述的教学理念为依据,小学科学教育中应重视思维在低年级进行渗透,因为科学方法与思维经验是密不可分的,虽然二者都是以一定方法经验为依据的,但反过来也推动着思维认识的逐步深入。
语言方法既是对思维进行实践的主要技术性方法,同时又是对方法经验加以总结的主要理论依据。
新课标背景下学科融合的体育课堂实践策略研究
新课标背景下学科融合的体育课堂实践策略研究摘要:“学科融合”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更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能够更好的推进新课标的落实,传统体育课堂中笔者发现当前的教学方式仅停留在枯燥的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的形式,缺乏有效练习手段,而学生对于学习健美操动作之间的衔接没有很好的掌握,缺乏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对此,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研究制定了融合鼓声节奏来加强学生对体育课堂动作节奏的认识与掌握,预期达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标。
关键词:新课标;学科融合;体育课堂新课标背景下学科融合的体育课堂实践笔者认为应面向学生学习效率与质量上的同步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包括健美操、武术、跳高、跳远等不同项目,而经笔者教学实践后发现学生普遍对于学生对于此类运动项目环节的掌握并没有很扎实,从而影响了掌握情况,主要表现为掌握不全,难度动作不自信和转换失误,动作技能不连贯,针对学生的问题笔者设计了音乐学科融合的方式,以通过音乐中鼓点的提示作用来让学生们更加容易掌握健美操类等体育运动的动作要领,进而增加动作的连贯性,具体实施如下:一、整理教材,寻找合适内容首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理,从中寻找出与鼓相契合的动作技能;其次,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能与鼓完美结合,且鼓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掌握该项技能提供较大的帮助。
在教材整理完毕后教师可通过鼓声节奏的控制来引导学生进行健美操动作要领的掌握,要以基础性学习为主,确保基本动作要领的掌握。
例如,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首先教师要注重节奏的掌控以达到学生的引导作用,教师可以利用鼓声节奏的变化,来控制学生练习节奏的变化,通过鼓声提示,能更好的将音乐和动作融会贯通;其次教师巧用强弱,体现差异。
教师可以利用鼓声强弱变化的特点,来控制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最后教师要设置自我练习活动,要求学生通过自我练习进行查漏补缺,同时配合音乐鼓点教学让学生学习的健美操动作要领更加规范,从而提升健美操教学课堂效率与质量。
新工科课改思维模式下的课程融合方式
新工科课改思维模式下的课程融合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的学科划分已经逐渐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新工科课改思维模式提出了一种将不同学科融合在一起的理念,旨在培养具备综合能力的工程人才。
在这种新的模式下,如何实现不同学科的课程融合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新工科课改思维模式下的课程融合方式。
新工科课改思维模式强调综合性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学科划分使得学生过于注重于某个特定学科的学习,而忽视了其他学科的重要性。
而新工科课改思维模式要求学生具备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学科的融合。
一种常见的方式就是将多个学科的内容进行整合,开设一门综合性的课程。
在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中,可以开设一门“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课程,将计算机科学、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等学科的知识内容整合在一起,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应用能力。
新工科课改思维模式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工科课改要求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纸上谈兵。
在课程融合的方式中,实践教学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一方面,可以通过开设实践课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在机械工程专业中,可以开设一门“机械设计与制造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知识。
可以通过项目实训的方式进行课程融合。
可以开设一门“智能家居设计与实践”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背景,开展智能家居的设计和实践项目,实现多个学科的融合。
新工科课改思维模式强调创新思维的培养。
新工科要求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工程人才。
在课程融合的方式中,创新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一方面,可以通过开设“创新工程实践”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
可以通过开展创新项目或参与创新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和创新动力。
在电气工程专业中,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智能能源系统设计与创新”项目,培养学生的智能能源领域的创新能力。
新工科课改思维模式下的课程融合方式可以通过整合学科内容、强调实践教学和创新教育来实现。
中学教学方案中加强学科整合与融通的策略
中学教学方案中加强学科整合与融通的策略在当今社会,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学科之间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
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需求。
因此,中学教学方案中加强学科整合与融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策略。
一、为什么需要加强学科整合与融通学科整合与融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传统的学科划分使得学生只能在狭窄的领域内学习,缺乏对知识的整体把握。
而加强学科整合与融通,可以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使学生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形成更为全面的认知。
此外,加强学科整合与融通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综合素养是指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通过学科整合与融通,学生可以培养跨学科思维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二、如何加强学科整合与融通1. 设计综合性课程综合性课程是加强学科整合与融通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融入到同一个课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例如,可以设计一门“科学与艺术”课程,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体验艺术的美妙,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 强化跨学科项目跨学科项目是加强学科整合与融通的另一种方式。
通过跨学科项目,学生可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和应用。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城市规划项目,让他们在了解地理、历史、数学等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设计一个理想的城市。
3. 培养跨学科思维跨学科思维是加强学科整合与融通的核心能力。
中学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帮助他们从多个学科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例如,可以通过讨论和辩论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
4. 教师团队合作加强学科整合与融通需要教师团队的合作。
不同学科的教师应该进行密切的合作,共同设计和实施综合性课程和跨学科项目。
同时,教师还应该进行交流和分享,共同提高对学科整合与融通的认识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教学路径。
总之,是从整体出发,用综合的思想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它提出的是一种新的课程思维理念,并非专指把一门学科分 散到其他学科中去传授。
-
研究策略:
模块式:是一种以课题为中心的整合模式并以项目的形 式呈现。
牵引式:是在课程内部寻找一条串联的线索。再围绕这 条线索寻求相应的学科知识链接。
整合式:是将彼此相近的学科知识按一定线索有机整合 成具有新质的课程。
拼盘式:是指将相近的几门特点一:是以往“课外活动”“活动课”的深化与提升; 特点二:学科课程从学科知识出发,综合实践活动从人出发。 特点三:具有无限拓展性和空间,在学科课程与学生生活之间。一端是 儿童的现实生活,一端是学科知识,由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究欲望把 这两端连接起来。 特点四:“课程”色彩比较浓郁。 国外的此类课程,更多倾向于一种学习方式、学习策略或者一种学习机 会,而我国的多学科融合课程被定位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它是一种 以问题、经验或主题为中心,整合课程资源,密切学生与自然、学生与 社会、学生与生活、学生与自我联系的经验性课程,是综合课程的一种。
国际上长达 20 多年的研究表明,只有找到人发展的 “核心素养体系”,才能解决好有限与无限的矛盾 ;
只有找到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DNA,才能在给学生打 下坚实知识技能基础的同时,又为未来发展预留足够 的空间。
中国孩子实现核心素养必须从基础抓起,更与我们的学 科紧密相关。
-
“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 也是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身心健康发展的人概括为四学: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这 四种基本素养是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四大支 柱”,是各国课程改革共同追求的目标。
“多学科融合”教育,在于淡化分科知识的界限,重 视知识融合的价值。纠正过分分科及知识间的人为割 裂和学生人格的支离,纠正分科知识与学生经验和生 活的分离。这对于小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形成有着内在 的促进作用。(课题研究案例)
课改背景下学科融合途径与策略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王倩
2016-07
-
核心素养
前不久,一个崭新的概念——“核心素养”,首次出现 在国家文件中。
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 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 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
今天,这个概念体系正在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的 方向。
-
“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
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素养”概念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
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 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 创新实践。
-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探索并实施综合性学习 中国孩子实现核心素养必须从基础抓起……
对综合性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研究,成为了众多
学校和广大教师教育研究的一个新热点。
综合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理念。然而要将理念从观念 层面转向实践层面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综合的方式有: 1. 学科内部的综合 2. 学科间主从式综合 3. 学科间平均式综合
-
综合性学习落实到具体学科可以理解为 “多学科融合”教育
-
多学科融合可以落实在课堂层面也可以落 实在活动层面
项目学习、主题学习是多学科融合的两大抓手 从国外着眼… 从国内发现… 从我校尝试…
-
设计的流程
从国外着眼…
Evalute(评价)
Ask(提问)
Create(创造)
Imagine (想象)
-
-
研究方案: 1.整合课程知识,寻找学科融合交点 2.合并学科课堂,开展合科融合教学 3.从拓展找融合,尝试拓展融合课例 4.以评价论融合,探索课程融合评价
多学科融合的课堂教学研究是基于对学生学习主体的 关注、学习兴趣的关注,促进学生自己学习、独立思 考、主体判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养和综 合能力的生成教育。
-
-
多学科融合的途径与策略 可以从综合性学习、项目学习谈起…
多学科融合课程中的 “融合途径”
1. 以一科教学内容为主切入,多科相邻知识融入课堂的整合路径。 2. 以一个课题内容命题,同一个班级在一个课时中,两个或以上不
同科目教师分别授课路径。 3. 以一个班级,同一个教学内容,两个不同科目的教师分两节课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