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神奇的眼睛学案教科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4章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
教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6节神奇的眼睛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6节神奇的眼睛2. 详细内容:a. 眼睛的构造及其功能b. 视觉的形成过程c. 近视、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d. 保护眼睛的方法与注意事项二、教学目标1. 了解眼睛的构造及其功能,理解视觉的形成过程。
2. 掌握近视、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3. 学会保护眼睛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近视、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2. 教学重点:眼睛的构造及其功能,视觉的形成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眼睛模型、近视眼镜、远视眼镜、幻灯片。
2.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谈谈自己或身边人佩戴眼镜的经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a. 使用幻灯片展示眼睛的构造,讲解各个部位的功能。
b. 讲解视觉的形成过程,包括光线经过眼球的各个部位,最终形成清晰的物像。
3. 例题讲解:a. 讲解近视的成因: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导致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
b. 讲解远视的成因: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导致物像落在视网膜后方。
c. 讲解近视、远视的矫正方法:佩戴凹透镜(近视眼镜)或凸透镜(远视眼镜)。
4. 随堂练习:a. 让学生观察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判断其镜片类型。
i. 小明佩戴近视眼镜,妈妈给他买了一副新的近视眼镜,但是度数更高。
ii. 小华患有远视,医生建议她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5. 保护眼睛的注意事项:a. 长时间看书、使用电子设备时,每隔一段时间要让眼睛休息。
b. 保持正确的读书姿势,眼睛与书的距离适中。
c. 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时发现并矫正视力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眼睛的构造及其功能2. 视觉的形成过程3. 近视、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4. 保护眼睛的方法与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简述眼睛的构造及其功能。
b. 描述视觉的形成过程。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6节《神奇的眼睛》学案 教科版
《神奇的眼睛》学习预设问题与活动规则与评价教学(学习)目标1.了解照相机的原理、知道眼睛看物体的过程2.了解近视眼的成因,知道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认真阅读明确目标导入新课复习提问:(1)当物距u>2f时,成、、像;(2)当物距f<u<2f时,成、、像;(3)当物距 u<f时,成、、像。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双眼睛,有关眼睛,你了解多少呢?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点一:眼睛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78-79页内容,然后完成填空1.眼睛就是一个活的机。
相当于凸透镜,相当于光屏。
2.眼睛的主要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通过眼睛的晶状体在上,成一个、、像。
但是人的感觉却是______立的实像,这是因为人的眼睛与生俱来就已经习惯于这种感受,看物体时,视网膜上成的倒立的实像,人们的感觉就是正立的实像。
3.一般的照相机的镜头是可以移动的,以便使像清晰地成在上。
我们的眼睛有一个精巧的变系统,眼睛的睫状肌牵拉,会改变它的形状。
当你登高远眺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变,远处的风景清晰得映在你的上;当你看书写字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使文字的像也恰好落在你的上。
[及时练习]1.眼睛与传统照相机比较眼睛照相机成像原理结构角膜和晶状体—()视网膜—( )镜头—()底片—()调节作用像距不变靠改变()焦距不变,靠改变()要求:1、先独立思考2、组内交流讨论,补充完善3、三分钟后小组展示。
同学们完成后小组代表展示,其他小组质疑,老师完善,评价激励使像成在()上使像成在()上知识点二:保护你的眼睛1.近视眼试验探究,模拟近视眼(1)把凸透镜看做是近视眼的晶状体,烛焰是眼睛要看的物体,光屏看做视网膜,戴上近视镜,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标出光屏的位置。
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___的位置。
(2)拿开眼镜,像变模糊,表示是;(3)向________移动光屏,再次成清晰的像,表示思考:为什么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会模糊?近视眼镜有什么作用?答:近视眼晶状体____,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_____,所以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会感到模糊。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6《神奇的眼睛》教学设计
3.汇报展示: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他小组学生认真聆听,相互学习。
(四)课堂练习
在这一环节,我将设计一些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教师活动: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
-学生能够阐述物体颜色的产生原理,包括光的分解和不同视锥细胞的响应。
2.掌握凸透镜的成像原理,了解眼镜矫正视力的基本方法。
-学生能够运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解释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并明白眼镜是如何矫正这些视觉问题的。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探究,观察不同焦距凸透镜对光线的聚焦效果,进而理解眼镜度数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6《神奇的眼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人眼的结构和功能,掌握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以及物体颜色的原理。
-学生能够描述眼球的主要结构,如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并理解它们在视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学生能够解释光通过眼球各部分时的折射现象,以及如何形成清晰的物像在视网膜上。
5.阅读拓展材料:教师提供一篇关于眼睛保健的科普文章,要求学生阅读并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对眼睛保护的认识。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完成作业,书写工整,表达清晰。
2.实验报告要详细记录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并附上实验图片或图示。
3.案例分析和拓展阅读需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避免照搬照抄。
2.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在此过程中,教师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指导他们正确解题。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4.6.神奇的眼睛 学案
学习目标1.能认出眼睛构造,理解眼睛看清远近不同物体的原理;2.能区别近视与远视,知道如何进展视力矫正。
自学导航1.如图1所示,请在图中填写出眼睛的构造名称。
2.眼睛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看清物体的,远处物体通过晶状体,生成一个、的实像,成在视网膜上,通过传给大脑。
3.近视眼应配戴透镜的眼镜,远视眼睛应用透镜来进展视力矫正。
图1 成在课堂1.人的眼睛象一架神奇的照相机,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来自物体的光经成像于上,再通过视神经把信息传到大脑,产生视觉,人眼中所成的像相对于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像,眼睛是靠调节______ ____的平凸程度来改变_______ 而获得清晰的像。
但是人的感觉却是______立的实像,这是因为人的眼睛与生俱来就已经习惯于这种感受:看物体时,视网膜上成的倒立的实像,人们的感觉就是正立的实像。
2.常见的视力缺陷有和,这都是由于眼睛的调节功能降低,不能使物体的像清晰地成在上引起的。
3.矫正近视眼所佩戴眼镜的镜片是透镜,它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_______(前/后)移,从而使清晰的像落在上。
4.以下三图中,________正常眼睛,_______近视眼睛,_________远视眼睛。
A B C图25.小肯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爷爷的远视更重一些,小明的妈妈是近视眼,他们三人的眼镜都放在报纸上,图3所示,如何区分他们个三人的眼睛。
〔在图下填爷、爸、妈〕图3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6.一付眼镜,你如何判断这付眼镜是近视眼镜,还是老花眼镜?试用三种方法判断。
赢在过程A组1.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的_________〔前、后〕,应配适当度数的_______镜进展矫正。
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的_________〔前、后),应配适当度数的_______镜进展矫正。
2.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而看不清近处的物体,产生远视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_______,或者眼球在前前方向上太_______,因此来自近处某点的光没有会聚到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了,到达视网膜的是一个模糊的光斑,我们可以利用_______镜能使光线_______的特点来矫正。
【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6《神奇的眼睛》学案
4.6神奇的眼睛【教师寄语】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为才有效!1.了解照相机的原理,知道眼睛看见物体的过程。
2.了解近视眼的成因,知道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3.知道光的色散现象,能说出光的三基色。
【重点难点】劲往这里使!本节重点是眼睛成像的机理,认识近视眼及色光的混合是教学的难点【知识回顾】防止知识遗忘,我能记得更牢!1.凸透镜对光线起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作用。
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它的成像原理是_____ ____。
3.在右图中画出物体AB经透镜折射后的成像光路图。
要想使物体的像变大些,物体应透镜,光屏应透镜(填“远离”或“靠近”)。
【课堂探究】亮出我的观点,秀出我的个性,展示我的风采!目标一眼睛1.认真观察图4-6-4,眼睛的主要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类似于凸透镜。
2.眼睛的成像原理和__________的工作原理一样。
正常人的眼睛的“焦距”都小于2cm,物距都在什么范围?__________,因此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特点是什么?。
3.我们的眼睛有一个精巧的变焦系统,负责调节作用的是。
当你登山远眺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变______;当你看书写字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______,使景物或文字的像正好落在视网膜上。
目标二保护你的眼睛■近视眼及其矫正1.如右图可知,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______,这说明近视眼的晶状体比正常眼要_______,会聚能力太_______。
2.要想使物体的像正好落在视网膜上,就应该让进入眼睛的入射光线提前变得发散一些,而透镜对光线能起到发散作用,因此可用透镜加以矫正,该镜又称近视镜。
■远视眼及其矫正3.如右图可知,远视眼(又称老花眼)成像在视网膜______,这说明近视眼的晶状体比正常眼要_______,会聚能力太_______。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4.6神奇的眼睛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4.6神奇的眼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第四章第六节“神奇的眼睛”。
本节主要让学生了解人眼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理解视觉的形成过程,以及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人眼的基本结构,包括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并理解它们在视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 掌握视觉的形成过程,包括光线经过眼球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再通过神经系统传达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3. 了解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学会正确使用眼睛,保护视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人眼的基本结构及视觉的形成过程。
难点: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眼球模型、幻灯片、投影片、视频资料。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眼睛的照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眼睛的结构,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5分钟)利用幻灯片、投影片和视频资料,详细讲解人眼的基本结构,包括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以及视觉的形成过程。
3. 例题讲解(15分钟)举例说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并讲解其矫正方法。
如:近视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大,导致光线在视网膜前方聚焦,矫正方法为佩戴凹透镜;远视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小,导致光线在视网膜后方聚焦,矫正方法为佩戴凸透镜。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一些关于眼睛结构和视觉形成过程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人眼的基本结构: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
2. 视觉的形成过程:光线→ 角膜→ 瞳孔→ 晶状体→ 视网膜→ 视觉神经→ 大脑皮层。
3. 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七、作业设计1. 描述人眼的基本结构,并画出视觉的形成过程。
2. 解释为什么近视和远视会发生,并列出矫正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眼睛结构和视觉形成过程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对近视和远视的认知情况。
八年级物理上册 4.6 神奇的眼睛导学案(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4.6 神奇的眼睛导学案(新版)教科版【学习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清物体的。
2、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特点、成因及矫正视力的方法3、培养眼保健意识及将科学技术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1、眼睛的构造。
2、视力的矫正。
【学习过程】模块一预习反馈(阅读教材,课前自主完成以下内容)1、(眼球的构成)眼球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
2、(眼睛构造原理)、眼睛就是一个活的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能将眼前的图像汇聚到__________视网膜上,形成一个_______的像。
视网膜就相当于___________。
3、、(眼睛视物原理)正常的眼睛自我调节本领较强,通过___________调节___________的形状,使远近物体都能在________上成清晰的像,。
因此人们能看清远处或近处的物体。
4、(近视眼及其矫正)近视眼就是能看清楚_______的物体,不能看清楚_______的物体,用透镜矫正。
5、(远视眼及其矫正)而远视眼则是能看清楚______的物体,却不能看清楚_______的的物体,用透镜进行校正。
模块二合作探究1、比较三个直径相同的凸透镜,观察它们的焦距f与透镜厚薄的关系,能得到什么规律?规律:直径一样的三个凸透镜,透镜越厚,焦距越______,透镜越薄,焦距越_____。
2、完成下列光路图,分析比较又能得到什么规律?FF规律:凸透镜的焦距越大,凸透镜的折光能力越____,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凸透镜的折光能力越_____。
2、物体通过眼睛后成在视网膜上的是一个倒立的实像,为什么人的感觉却是正立的实像?3、近视眼和远视眼及其矫正方法(1)近视眼及矫正近视眼及矫正远视眼及矫正(1)近视眼的晶状体使眼睛前面的图像成像在视网膜方,这是由于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或薄)或晶状体前后距离变。
八年级物理上册4神奇的眼睛教科版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基础,掌握了简单的物理概念和实验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眼睛的结构和功能有一定了解,但对眼睛的成像原理及其与物理知识的联系认识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以下学情:
2.完成一份关于眼睛成像原理的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描述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并解释眼睛成像的物理原理。此作业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
3.家长协助学生调查周围人的视力状况,并填写视力调查表。根据调查结果,学生需要提出针对性的视力保护建议,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4.写一篇关于“如何保护眼睛”的短文,要求不少于300字。文章中要包含眼睛成像原理、视力问题及其矫正方法、保护眼睛的实用建议等内容。通过写作,巩固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眼睛的成像原理,特别是晶状体的调焦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2.过程与方法方面: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将物理知识与眼睛的实际工作原理相结合,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对眼睛保护的重视,以及运用所学知识改善生活质量的态度。
3.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
a.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引导他们深入探讨眼睛成像的物理原理,提高其学术素养。
b.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采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案例分析,帮助他们理解眼睛成像的过程。
4.实践应用,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6. 神奇的眼睛教案
第四节神奇的眼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和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模拟眼睛成像活动,经历、体验和领悟眼睛成像的原理,通过比较实验,领会近视的成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健康的意识,使其能自觉注意保护视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用前面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加深对眼睛的了解。
【教学难点】
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的培养。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课件、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眼镜。
【教学过程】
【课堂总结】
学生分组概括本节的内容。
八年级物理上册 4.6 神奇的眼睛学案(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4.6 神奇的眼睛学案(新版)教科版4、6 神奇的眼睛学习目标:1、知道眼睛就实一个活的照相机。
2、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纠正办法。
3、通过学习认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眼睛的构造和成像原理。
学习难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和纠正方法。
教材导读:一、眼睛看书P76图4-5-10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回答: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立、、像。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立、、像。
电影放映机是利用凸透镜立、、像。
由此你想到:1、眼睛是一个活的。
2、眼睛的主要构造有:其中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视网膜相当于一个。
3、你的眼睛有一个精巧的变焦系统,眼睛里的睫状肌牵拉晶状体,会改变它的形状。
当你看远处,睫状体,晶状体,焦距变大。
当你看近处,睫状体,晶状体,焦距变小。
教师点拨:当你眼睛的晶状体最薄时,能够看到物体的最远点叫眼睛的远点。
正常人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处;当眼睛的睫状体收缩最紧,晶状体最厚时,能够看到物体的最近点叫做眼睛的近点,正常眼睛的近点在离眼睛约10cm左右的地方;在合适的光照条件下,睫状体处于正常状态,眼睛能够分清楚地看清物体而不容易感到疲劳,此时物体离眼睛的距离称为明视距离,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是25cm。
二、保护你的眼睛看书P79~80,注意图4-6-7近视眼及调节,图4-6-8远视眼及调节,回答:远视眼是由于光线通过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的纠正时,要佩戴近视眼是由于光线通过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的纠正时,要佩戴三、眼镜的度数P81走向社会对近视眼情况调查看书P80 眼镜的规格用“度”表示,度数规定为镜片的焦距(单位:米)倒数的100倍,例如,200度眼镜的焦距是0、5米。
焦距是0、2米的眼镜是度。
训练与提高:1、下列四个情景中,属于实像的是()A、树在水中的倒影B、林间地面圆形的光斑C、船上的人看到水里的鱼D、海市蜃楼2、如图所示是一些透镜的截面,在这些透镜中(1)属于凸透镜的是:(2)属于凹透镜的是: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潜水艇利用潜望镜观察海面情况B、站在水中看到腿变短了。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6神奇的眼睛优秀教学案例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眼球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如“角膜有什么作用?”,“晶状体如何调节视力?”等。
2.通过提问,让学生探讨视觉形成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为什么看远近不同的物体需要调节晶状体的厚度?”等。
五、案例亮点
1.创新的情景创设: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手段,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示了眼球模型和视觉形成过程,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眼球的结构和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种情景创设在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我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眼球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视觉形成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他们的需求,尊重他们的个性,使得课堂教学既严谨又生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针对眼睛健康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预防近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教学策略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眼球结构和视觉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2.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学习方向。
2.提问:“你们对眼睛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分享他们对眼睛的认识,为讲授新知识做好铺垫。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6《神奇的眼睛》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6《神奇的眼睛》,旨在让学生了解人眼的基本结构和视觉形成过程,掌握放大镜、照相机和眼睛视力的关系,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结合课程内容,我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教学案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视觉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3.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放大镜、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3.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4.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和实际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人眼的基本结构,包括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等,并了解各结构的功能。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张美丽的风景照片,引导学生观察照片中的景物。
2.提出问题:“你们是如何看到这张照片中的景物的?”引发学生对视觉现象的思考。
3.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人体感官知识,为新课的导入做好铺垫。
4.宣布本节课的主题《神奇的眼睛》,激发学生对眼睛视力现象的好奇心。
案例背景:现实生活中,学生们常常遇到照相机、放大镜等与眼睛视力相关的现象,但他们对这些现象的原理却知之甚少。为此,我以《神奇的眼睛》为主题,设计了一堂富有生活气息的物理课。课堂上,我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深入了解人眼结构、视觉形成过程以及放大镜、照相机等光学设备的工作原理,从而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运用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6《神奇的眼睛》学案设计(无答案)
4.6神奇的眼睛导学案一、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1、知道照相机的工作原理,了解眼睛和照相机的相似之处。
2、了解眼球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眼球是怎样变焦的。
3、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
4、了解明视距离和计算眼睛度数的公式。
重点与难点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
二、预习检测:1、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是:物距,像距,成、的像。
人眼工作原理与照相机类似。
2、当你远看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远处的风景清晰的映在视网膜上;当你近看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近物的像恰好落在视网膜上。
3、人眼的明视距离是。
神奇的眼睛学习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照相机的工作原理,了解眼睛和照相机的相似之处。
2、了解眼球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眼球是怎样变焦的。
3、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
4、了解明视距离和计算眼睛度数的公式。
二、学习过程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物距u>2f , f<v<2f , 成倒立、缩小、实像(1)看远处1、人眼的构成及工作原理:近视眼 2、(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实像)晶状体——镜头视网膜——底片瞳孔——光圈(1)看远处物体:睫状肌放松,晶状体变薄,对光线折射能力变弱。
(2)看近处物体: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厚,对光线折射能力变强。
3、 近视:晶状体变厚,对光线的折射能力变强,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
矫正方法:配戴近视眼镜(凹透镜)4、远视:晶状体变薄,对光线的折射能力近视眼镜(凹透镜)(2)看近处变弱,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
矫正方法:配戴远视眼镜(凸透镜)5、明视距离:正常眼睛观察最清晰而又不易疲劳的距离(u=25cm)近视眼:u<25cm远视眼远视眼:u>25cm凸透镜。
八年级物理上册4.6神奇眼睛教案教科版
第六节神奇的眼睛教学设计一、研究问题如何用实验的方式尽可能地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眼睛与视觉是人教版新教材生物七年级下册的内容,内容较多,分两课时讲述,本课为其后半部份。
在内容展开时,有多处较为抽象的地址,例如,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太长时,会使由近视眼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凹面镜能够矫正近视眼等等。
若是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知其然”,而不能“知其因此然”,他们就只能通过“机械经历”,机械地记住知识。
在研究教材时,我发觉这些内容与物理知识有着莫大的关联,若是我能设计一些适当的物理实验,让学生通过探讨试探,自己发觉、形成知识,所达到的成效或许将是非同一样的。
二、设计依据在上一节课,咱们已经把“眼睛与照相机的类比”,“眼睛的结构与功能”,和“瞳孔大小与光线强弱的关系”学完了,而且对“结构和功能”作了详细的介绍,目的是为这一课时的学习打好基础。
本课时包括视觉的形成,近视眼的结构机理,近视眼的预防等内容。
在研究教材和学生后,我把教材进行了“全新改版”:本来没有实验,此刻有了实验;本来最多也就安排教师的演示实验,此刻我就给改编成了学生的分组实验。
因为我感觉如此做,更符合学生实际,更有利于知识的明白得,更能激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学情分析学生对“眼睛与视觉”这部份内容是比较感爱好的,他们不仅对结构与功能感爱好,更对与眼睛有关的疾病感爱好。
因此我已在上节课尽可能地把它们穿插在一路讲了。
但是很多与眼睛有关的疾病,都和视觉形成的机理有关。
想要清楚地了解什么缘故,这第二课时的内容很重要,因此学生对本节课已有了足够的爱好。
更何况本节课还有与他们紧密相关的“近视”。
另外,我还安排了学生自己动手的实验,相信也足够激发他们的热情。
再次识记眼睛的结构与功能,并明白视觉形成的机理;熟悉近视眼,明白眼镜是如何矫正视力的;知道如何预防近视,爱惜视力。
学会用模拟实验的方式,探讨视觉形成的机理并熟悉近视眼。
第4章第六节神奇的眼睛(新教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
教案:第4章第六节神奇的眼睛(新教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一、教学内容1. 眼睛的构造和功能:介绍眼球的结构,如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等,并解释它们各自的功能。
2. 视觉的形成:阐述光线如何通过眼球各个结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像,以及大脑如何处理这些信息,形成我们所看到的正立图像。
3. 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分析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眼球轴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等,以及对应的矫正方法,如戴眼镜或进行激光手术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眼球的构造和功能,掌握视觉的形成过程。
2. 理解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能够判断自己的视力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视力。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关爱眼睛、关注健康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眼球各结构的成像原理,视觉的形成过程,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2. 教学重点:眼球的构造和功能,视觉的形成过程,护眼常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模型眼球、视力表、眼镜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自己的眼睛,提问:“你们知道眼球的结构吗?视觉是如何形成的?”2. 知识讲解:(1)介绍眼球的构造,如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等,并解释它们各自的功能。
(2)阐述视觉的形成过程,包括光线通过眼球各结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像,以及大脑如何处理这些信息,形成我们所看到的正立图像。
(3)分析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眼球轴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等,以及对应的矫正方法,如戴眼镜或进行激光手术等。
3. 例题讲解:出示有关近视和远视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眼球的构造和功能2. 视觉的形成过程3. 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4. 护眼常识七、作业设计1. 绘制眼球结构图,并标注各结构的功能。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6神奇的眼睛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6 神奇的眼睛教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们知道眼睛的基本结构,了解眼睛的功能,能说出几种保护眼睛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让孩子们理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如何保护眼睛。
教学重点则是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操作,亲身体验眼睛的神奇。
为了进行这节课,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眼球模型、图片、视频、眼睛保护小道具等。
我会通过一个谜语引出今天的主题:“有什么东西,黑黑的,圆圆的,能帮我们看世界?”让孩子们猜测,从而引出眼睛的重要性。
然后,我会展示眼球模型,让孩子们直观地看到眼睛的结构,同时解释每一部分的功能。
我会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孩子们理解眼睛是如何看到世界的。
接着,我会播放一个关于眼睛的视频,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眼睛的构造和功能。
在这个环节,我会引导孩子们观察视频中的内容,并回答一些问题,以检验他们是否理解。
之后,我会组织孩子们进行一个动手操作的环节。
我会发给每个孩子一张眼睛的图片,让他们用彩笔标注出眼睛的各个部分,并简单描述这些部分的功能。
这个环节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这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孩子们理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如何保护眼睛。
我会通过直观的展示、视频观看和动手操作等方式,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
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实施情况,包括孩子们的参与度、理解程度等,并根据反馈进行调整。
同时,我也会考虑如何将这节课的内容延伸到日常生活中,让孩子们真正学会保护眼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孩子们的年龄特点:考虑到这是一节幼儿园的科学活动,我需要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式。
幼儿园的孩子们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因此我设计了观察眼球模型、观看视频和动手操作等环节,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 直观的展示: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我特别准备了眼球模型和视频。
通过直观的展示,孩子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眼睛的各个部分,从而更好地理解眼睛是如何看到世界的。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4.6.神奇的眼睛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4.6. 神奇的眼睛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6节“神奇的眼睛”。
本节主要介绍人眼的基本结构、视觉的形成过程、近视眼的成因、预防和矫正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人眼的基本结构: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等。
2. 视觉的形成过程:光线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象,由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3. 近视眼的成因、预防和矫正方法: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形成近视眼。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正确的读书姿势,控制近距离作业时间,进行户外活动。
矫正方法:佩戴凹透镜眼镜。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人眼的基本结构,掌握视觉的形成过程。
2. 知道近视眼的成因、预防和矫正方法,能够正确对待眼睛健康。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人眼的基本结构、视觉的形成过程、近视眼的成因、预防和矫正方法。
难点:近视眼的成因、预防和矫正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模型眼睛、近视眼镜、放大镜。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眼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眼睛健康,激发学习兴趣。
2. 基本结构:介绍人眼的基本结构,展示模型眼睛,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眼睛的各个部分。
3. 视觉的形成过程:讲解光线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象,引导学生理解视觉的形成过程。
4. 近视眼的成因、预防和矫正方法:讲解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导致近视眼的成因,介绍预防和矫正方法,如保持正确的读书姿势、控制近距离作业时间、进行户外活动、佩戴凹透镜眼镜等。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关于眼睛健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人眼的基本结构: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的形成过程: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神经冲动→大脑皮层近视眼的成因、预防和矫正方法:成因: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
物理:第6节 神奇的眼睛教案(教科版八年级上)
第6节神奇的眼睛一、本节三维目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了解照相机的原理,知道眼睛看见物体的过程。
➢➢了解近视眼的成因,知道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2.过程与方法➢➢动手自制照相机,认识照相机的原理。
➢➢通过照相机与眼睛的结构对比,了解眼睛看物体的机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自觉保护视力,注意用眼卫生。
二、重点与难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眼睛成像的机理,认识近视眼是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眼睛成像是透镜成像规律的重要应用。
照相机与眼睛有相似的结构,自制照相机,能使学生对利用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有较直观、深刻的印象。
因此,对眼睛成像的认识,可以从自制照相机开始。
通过生理学中的眼模型或课件,将生理眼抽象成简化眼模型。
将自制照相机与简化眼对比,使学生认识到眼睛可以看成是精巧的照相机,眼球中的角膜和晶状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人眼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这就是眼睛成像的基本原理。
研究照相机可以使我们认识眼睛是怎样成像的。
反过来,科技工作者们对眼睛结构的进一步研究,又促进了照相机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变焦照相机的出现,是仿生学的一个重要典范。
眼睛与传统照相机的比较:①近视镜与凸透镜组合,确定近视眼视网膜的位置;②拿开眼镜,光屏像变模糊,表示是近视眼看物体的情形;③向透镜移动光屏,再次成清晰的像,是近视眼实际成像的位置;④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近视眼的凸透镜后会聚在视网膜的前面;⑤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在眼睛前放一个凹透镜,能使从物体发出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
此探究过程还可以再作展开,增加一些环节,如可以在②与③之间,保持光屏与透镜位置不动,移动蜡烛,使之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的蜡烛位置表示拿开眼镜的近视眼能够看清楚物体的位置。
明白了近视眼的成因,应向学生介绍一些眼保健知识(如眼睛保健操等),还应在课下走向社会,进行一些近视眼方面的调查,使学生认识对眼保健的重要性。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第四章6神奇的眼睛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第四章 6 神奇的眼睛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刻认识到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本节课的主题是“神奇的眼睛”,我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活动,旨在让孩子们了解眼睛的构造和功能,提高他们的保护眼睛的意识。
一、教学目标1.了解眼睛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学会保护眼睛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难点:眼睛的构造和功能。
2.重点:保护眼睛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PPT、眼球模型、眼药水、护眼贴。
2.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
四、活动过程1.引入:通过眼球模型和PPT,向孩子们介绍眼睛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实践活动:眼球模型制作(1)让孩子们用剪刀剪下眼球模型的各个部分,并按照提示拼凑成完整的眼球模型。
(2)通过观察和触摸眼球模型,让孩子们了解眼球的构造和功能。
3.实践活动:保护眼睛的方法和技巧(1)向孩子们介绍眼药水的作用和使用方法,让他们亲自体验使用眼药水的感受。
(2)向孩子们介绍护眼贴的作用和使用方法,让他们亲自体验使用护眼贴的感受。
4.实践活动:画出自己的眼睛(1)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画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的眼睛,并写下保护眼睛的方法和技巧。
(2)让孩子们将自己的画作贴在班级墙上,互相学习和交流。
五、活动重难点1.重点:眼球模型的制作和保护眼睛的方法和技巧的介绍。
2.难点:眼球模型的拼凑和眼药水、护眼贴的使用方法的掌握。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课后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的兴趣很高,积极参与活动。
通过实践活动,他们更好地了解了眼睛的构造和功能,也学会了保护眼睛的方法和技巧。
但是,我也发现有些孩子在操作眼球模型时不够细心,需要加强观察力和耐心。
2.拓展延伸:可以让孩子们深入了解眼睛的疾病和预防方法,例如,近视、远视、散光等,以及如何通过饮食和运动来保护眼睛。
还可以让孩子们深入了解盲人和视力障碍者的生活,让他们更加珍惜自己的视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册神奇的眼睛学案教科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照相机的原理、知道眼睛看物体的过程。
2、了解近视眼的成因,知道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3、增强学生自觉保护视力的意识,养成卫生用眼的好习惯。
二、定向导学互动展示
一、自学自探环节(内容、方法、时间25min)随堂笔记知识链接:
1、作出光线穿过透镜后的路径: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
2、照相机工作原理:当u>2f时,成、的像。
导学一:眼睛与照相机眼睛是一架精密的照相机,眼球结构中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中的,瞳孔相当于,视网膜相当于。
导学二:我们是怎样看见物体的眼睛是能够自动“改变焦距”的凸透镜,它是通过______来改变晶状体的曲度从而改变晶状体焦距的。
(曲度越大,焦距越。
)当睫状体舒张时,晶状体曲度变__ __,焦距变,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看见远处物体。
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曲度变___ _,焦距变 ,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看见近处的物体。
导学三:探究近视眼成因及矫正仔细研究课本78页实验模拟近视眼,思考下列问题:(1)当在
凸透镜前放上近视眼镜时,找到光屏上清晰的像,此时将近视眼镜取下,屏上的像还清晰吗?答:
,这时屏上的像就是近视眼人不带眼睛看到物体的情形。
(2)此时若想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不移动透镜和蜡烛的前提下,应怎样移动光屏?答:
,此时光屏就是实际成像的位置,也就是说,如果近视眼的人不带眼镜,看远处物体时像会成在视网膜的方。
(3)结论: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所成的像,成在视网膜,用透镜矫正。
思考:
1、为什么凹透镜可矫正近视眼?。
2、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物体,是因为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用透镜矫正。
导学三:如何保护眼睛(阅读课本79页,结合生活实际,时间5分钟)要保护我们的眼睛,预防近视应该怎样做?。
二、展示提升环节(内容、方法、时间10min)
1、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近视眼校正后成像情况的图分别是()
A、图甲和图丙
B、图乙和图丙
C、图甲和图丁
D、图乙和图丁
2、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
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3、如图2所示是常见的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像示意图,现要进行视力矫正,则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正确的是()
A、甲是近视眼的示意图、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B、乙是近视眼的示意图、需配戴凸透镜矫正
C、甲是远视眼的示意图。
需配戴凸透镜矫正
D、乙是远视眼的示意图,需配戴凹透镜矫正图2甲乙
4、同学们学习很辛苦,很多同学的视力发生了变化,影响学习生活,需进行矫正。
请你从下面两幅图中正确选出:矫正近视眼的是;矫正远视眼的是。
(选填“甲”或“乙”)三:整理导学案课堂反馈(每空1分,共12分)
1、人的眼睛相当于一个照相机,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一个、的像。
透镜,如图所示表示的是来自远处的光经小丽眼球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小丽是近视眼
B、小丽是远视眼C、应利用凸透镜矫正
D、小丽眼睛正常镜片
3、(xx年河北)小明从眼镜上取下一块镜片,透过镜片观看邮票上的文字如图所示。
小明用的镜片是透镜,所成的是像。
小明将此镜片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然后再镜片前放一眼镜(如图所示),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向后移动光屏,像又清晰了,则此眼镜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4、(xx年茂名)小明进行“视力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下图甲在光屏上得出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
(1)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的前提下,他该。
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填“靠近”或“远离”)眼睛。
(2)如图乙所示的四副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其矫正做法是图。
A B C D图乙课堂反馈(每空1分,共12分)
1、人的眼睛相当于一个照相机,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一个、的像。
透镜,如图所示表示的是来自远处的光经小丽眼球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小丽是近视眼
B、小丽是远视眼C、应利用凸透镜矫正
D、小丽眼睛正常镜片
3、(xx年河北)小明从眼镜上取下一块镜片,透过镜片观看邮票上的文字如图所示。
小明用的镜片是透镜,所成的是像。
小明将此镜片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然后再镜片前放一眼镜(如图所示),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向后移动光屏,像又清晰了,则此眼镜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4、(xx年茂名)小明进行“视力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下图甲在光屏上得出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
(1)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的前提下,他该。
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填“靠近”或“远离”)眼睛。
(2)如图乙所示的四副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其矫正做法是图。
A B C D图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