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_数据库及基本表的建立
数据库实验二创建数据库和表
![数据库实验二创建数据库和表](https://img.taocdn.com/s3/m/bd16edfe0242a8956bece446.png)
实验二创建数据库和表一、实验目的1、掌握使用SQL语句创建和删除数据库。
2、了解SQL Server的基本数据类型和表结构特点。
3、掌握使用SQL语句创建和删除数据表,修改表的结构。
二、实验内容(一)数据库的建立1、在对象资源管理器里建立名为“stu”的数据库。
写出其默认的各参数(包括逻辑文件名、物理文件名、文件初始大小、增长方式、增长大小等)。
答:其默认的个参数如下所示:行数据文件——逻辑文件名stu,物理文件名空值,文件初始大小3MB,自动增长,增量为1MB,不限制增长。
日志文件——逻辑文件名stu_log,物理文件名空值,文件初始大小1MB,自动增长,增量为10%,不限制增长。
2、在“查询分析器”中使用CREATE DATABASE语句创建名为“student”的数据库,要求如下:数据文件的逻辑文件名为:Students_dat,物理文件名Students.mdf,存放在D:\TEST 文件夹下;文件的初始大小为:1MB;增长方式为自动增长,每次增加1MB;日志文件的逻辑文件名为:Students_log,物理文件名Students.ldf,也存放在D:\TEST文件夹下;文件的初始大小为:1MB;增长方式为自动增长,每次增加10%。
答:语句如下所示:CREATE DATABASE studentON PRIMARY(NAME = Students_dat,FILENAME = ‘D:\ TEST\Students.mdf’,SIZE = 3mb,MAXSIZE = UNLIMITED, FILEGROWTH=1mb)LOG ON(NAME = Students_log,FILENAME = ‘D:\ TEST\Students.ldf’,SIZE = 3mb, MAXSIZE = UNLIMITED, FILEGROWTH=1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GO3、用SQL语句删除数据库stu。
数据库及数据库中表的建立实验报告
![数据库及数据库中表的建立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68083ee0975f46527d3e11d.png)
实验题目:数据库及数据库中表的建立学院:计算机班级:网络0803 学号:姓名:任课教师:孟彩霞时间:一.实验目的1.熟悉SQL Server2000的环境。
2.掌握企业管理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对数据库及其对象有基本了解,了解SQLServer2000进行配置的方法。
3.掌握查询分析器的基本使用方法以及在查询分析器中实行T-SQL语气的方法。
4.了解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5.学会在企业管理器中创建数据库及查看数据库属性。
6.学会使用T-SQL语气创建数据库。
7.了解SQL Server 2000的基本数据类型、空值的概念,以及表的结构特点。
8.学会使用T-SQL语气和企业管理器创建表结构和修改表结构。
9.学会使用SQL Server 2000提供的数据完整性功能,并在创建表时定义表的数据完整性。
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数据完整性的概念及分类。
二.实验内容1.学会使用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管理工具。
2.使用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
3.在查询分析器中使用T-SQL语句创建数据库。
4.使用T-SQL语句创建一个图书管理数据库,数据库名为TSGL,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的初始大小,增长方式,文件的增长上限等均可采用默认值。
5.使用T-SQL语句或企业管理器创建课本第二章习题10的SPJ数据库,可以自行定义文件大小,增长方式等。
6.查看物理磁盘目录,理解并分析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的存储结构。
7.使用企业管理器查看数据库属性。
8.使用T-SQL语句或企业管理器对于(2)-(5)中建立的数据库进行和删除操作。
9.用企业管理器在教务管理数据库JWGL中创建学生表STUDENT,课程表COURSE,学生选课表SC。
10.用TQL语句在MARKET数据库中创建客户信息基本表CUOSTOMERS,货品信息表GOODS,订单信息表ORDERS。
11.使用T-SQL语句在SPJ数据库中建立第2章习题10中的4张表:S,P,J,SPJ.12.使用T-SQL语句在图书借阅管理数据库TSGL中建立图书,读者和借阅3个表。
实验1-4 数据库和表的创建
![实验1-4 数据库和表的创建](https://img.taocdn.com/s3/m/56aa5785680203d8ce2f245c.png)
实验一数据库和表的创建、修改和删除一、实验目的掌握利用SQL Server2000及其交互式查询语言SQL进行数据定义的基本操作(如建立、修改、删除基本表)。
二、实验设备与环境1.硬件:电脑一台。
2.软件:Windows 2000/XP等操作系统,安装SQL Server 2000个人版或企业版。
三、实验内容1.掌握查询分析器及企业管理器的使用。
2.利用查询分析器,使用SQL中的CREATE、DROP、ALTER语句创建和删除数据库,创建、删除、更新基本表。
四、实验步骤(一)、利用企业管理器进行操作。
1.使用“”创建数据库“学生数据库”。
在“数据库”上右键单击选择“新建数据库”,如图2.1所示。
图2.1新建数据库2.在“数据库属性”中的名称中,输入“学生数据库”。
可以通过“数据文件”与“事务日志”选项分别查看数据库数据文件与事务日志的属性,如图2.2所示。
图2.2 数据库属性3.在新建的“学生数据库”上右键单击,选择“新建”中的“表”,开始创建数据表,如图2.3所示。
图2.3 新建数据表4.在创建数据表的对话框中,输入数据表的各个字段名称、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长度以及确定该字段是否允许空,如图1.4所示。
图2.4 创建数据表的各个字段5.创建表的主键。
在Student表中Sno为主键,在Sno字段的左边,单击鼠标右键选择“设置主键”。
如果某个表的主键由多个字段联合组成,可以通过Ctrl键将多个字段选中,然后按上述方法设置主键。
如图2.5所示。
图2.5 设置表的主键6.将表建好以后要对其进行保存,在保存表对话框中输入表的名称。
如图2.6所示。
图2.6 保存表7.按照以上步骤,完成课程表Course和选课表SC。
8.表建好以后,可以添加数据。
在“学生数据库”中找到上述建立的Student表,右键单击选择“打开表”中的“返回所有行”,如图2.7所示。
图2.7 选择查看数据表的数据9.通过步骤8可以看到Student表中的所有数据,在表中另起一行,向表中添加新的数据,如图2.8所示。
(完整版)数据库实验报告
![(完整版)数据库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87f3b44b14e852459fb5738.png)
数据库实验报告姓名学号目录一.实验标题:2二.实验目的:2三.实验内容:2四.上机软件:3五.实验步骤:3(一)SQL Server 2016简介3(二)创建数据库 4(三)创建数据库表 7(四)添加数据17六.分析与讨论: 19一.实验标题:创建数据库和数据表二.实验目的:1.理解数据库、数据表、约束等相关概念;2.掌握创建数据库的T-SQL命令;3.掌握创建和修改数据表的T-SQL命令;4.掌握创建数据表中约束的T-SQL命令和方法;5.掌握向数据表中添加数据的T-SQL命令和方法三.实验内容:1.打开“我的电脑”或“资源管理器”,在磁盘空间以自己的姓名或学号建立文件夹;2.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使用create database命令建立“学生-选课”数据库,数据库文件存储在步骤1建立的文件夹下,数据库文件名称自由定义;3.在建立的“学生-选课”数据库中建立学生、课程和选课三张表,其结构及约束条件如表所示,要求为属性选择合适的数据长度;4.添加具体数据;四.上机软件:SQL Server 2016五.实验步骤:(一)SQL Server 2016简介1.SQL Server 2016的界面2.启动和退出SQL Server 20161)双击图标,即出现SQL Server2016的初始界2)选择“文件”菜单中的“退出”命令,或单击控制按钮中的“×”即可注意事项:1.在退出SQL Server 2016之前,应先将已经打开的数据库进行保存,2.如果没有执行保存命令,系统会自动出现保存提示框,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操作(二)创建数据库方法一:1.点击“新建查询”,出现如下对话框2.在空白区域输入创建数据库“学生选课”的代码命令,点击“执行”3.消息框中出现“命令已成功完成”即表示数据库创建成功,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右击“数据库”,打开快捷菜单,选择“刷新”命令,在“数据库”向下会出现新创建的数据库“学生选课”方法二:1.右击数据库,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2.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学生选课”3. 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右击“数据库”,打开快捷菜单,选择“刷新”命令,在“数据库”向下会出现新创建的数据库“学生选课”注意事项:数据库名称在服务器中必须唯一,并且符合标识符的规则(三)创建数据库表1.左键点击“学生选课”数据库,再点击“新建查询”,在出现的空白对话框中输入如图代码后点击“执行”,消息框中出现“命令已成功执行”即成功建立好学生、课程、选课三张表2.建立成功后的表格如图所示注意事项:1.T-SQL中创建数据库表的指令格式为:Create table 表名(字段名1 数据类型{identify | not null | null},字段名2 数据类型{identify | not null | null},……)null表示该字段的值可以为控制,空值意味着没有任何存储数据,这是默认参数,当所定义的字段允许空值时,参数null可以忽略not null表示该字段的值不能为空值identify称为计数器,表示该字段的值是一组递增的证书数据。
2 数据操作语言 DML 实验
![2 数据操作语言 DML 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a4f4b04c581b6bd97f19ea61.png)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1、进入 ORACLE 的环境,进入 scott 用户模式(在 sqldeveloper 中使用 scott 用户连 接 Oracle)。 2、用 Create、Insert 语句建立基本表 S、P、J 和 SPJ ,其中:
(6) 请将 S6 向工程项目 J8 供应 500 个 P7 零件的信息加入到供应关系; 意涉及到几个表的添加元组操作?表的添加顺序如何?)
insert into S(SNO) values('S6'); insert into J(JNO) values('J8'); insert into P(PNO) values('P7'); insert into SPJ values('S6','P7','J8','500');
(6) 找出所有供应商的姓名和所在城市; 代码: select SNAME,CITY from S;
(7) 找出所有零件的名称、颜色、重量; 代码: select PNAME,COLOR,WEIGHT from P;
(8) 找出使用供应商 S1 所供应零件的工程号; 代码: select distinct JNO from SPJ where SNO='S1';
代码: create table S( SNO char(3) primary key, SNAME char(10), STATUS char(10), CITY char(10) ); insert into S values ('S1','精益','20','天津'); insert into S values ('S2','盛锡','10','北京'); insert into S values ('S3','东方红','30','北京'); insert into S values ('S4','丰泰盛','20','天津'); insert into S values ('S5','为民','30','上海');
实验二--数据表创建和操作
![实验二--数据表创建和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fda55d23cfc789eb172dc8aa.png)
实验二表的创建及简单操作实验目的:本实验主要是对SQL基本操作语句进行学习,完成数据表的建立(Create Table)、修改(Alter Table)、删除(Drop Table)和数据记录的插入(Insert)、修改(Update)和删除(Delete)。
1.掌握构造SQL语句完成数据库中各张基本表的创建、修改、和删除方法。
2.在建立基本表的基础上,掌握为表建立索引及删除索引的方法。
3.掌握利用SQL语句对基本表中元组进行插入、修改和删除的方法。
4.对数据库中各表中的记录完成简单查询,掌握单表查询和多表查询的SQL语句构造方法。
实验内容及步骤:(二)综合实验2新建一个学生选修课程的数据库School,其中存放以下三个表:学生Student(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系别),即Sno char (3), Sname char(4), Ssex char(2), Sage int, Sdept char(6);课程Course(课程号,课程名,任课教师),即Cno char(3), Cname char(8), teacher char(4);选修SC(学号,课程号,分数),即Sno char (3), Cno char (3), Grade int,试用SQL语言完成下列功能:1.打开SQL Server2000点击电脑“开始”—“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启动“服务管理器”点击电脑“开始”—“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启动“企业管理器”点击电脑“开始”—“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启动“查询分析器”出来登陆窗口后:,点击“确定”登陆2.建表,在定义中要求声明:(1)每个表的主外码;主键:外键:(2)学生的年龄介于16到40之间;(3)学生的姓名和课程名不能为空值;(4)选课成绩要么为空值,要么取0到100之间的整数。
北邮大三下数据库实验报告2
![北邮大三下数据库实验报告2](https://img.taocdn.com/s3/m/845cec320722192e4536f664.png)
北京邮电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内容实验(2)数据库表/视图的创建与维护班级2013211** 姓名 ***指导老师卢向群成绩_________2016年4月10日实验二数据库表/视图的创建与维护实验实验目的1.通过进行数据库表的建立操作,熟悉并掌握SQL SERVER数据库表的建立方法,理解关系数据库表的结构,巩固SQL标准中关于数据库表的建立语句;2.通过进行数据库表数据的增加、删除和插入等维护操作,熟悉并掌握SQL SERVER数据库数据的操作方法,巩固SQL中关于数据维护的语句;3.通过对SQL SERVER中建立、维护视图的实验,熟悉SQL SERVER中对视图的操作方法和途径,理解和掌握视图的概念。
实验内容建立相应的表及视图,并熟悉基本操作,例如数据增删改、表结构修改等。
实验环境C/S结构,SQL Server企业版服务器及客户端;数据库存储在服务器上,表和视图定义也存储在服务器上,同学可通过网络使用客户端连接到服务器上进行操作。
实验要求详尽记录每一步骤。
截图并注解。
实验步骤1.熟悉课程实验背景知识;2.根据物理模式使用SQL Server创建相应的表可采用两种方法创建表:A.使用对象资源管理器。
B.SQL语句。
A.使用对象资源管理器的方法:①光标移到“表”上,右键选择新建表。
②输入表的属性、数据类型等信息,还可以设置主键、外键。
但是本次实验不需要先新建表,可以直接导入表。
导入表的步骤见下。
B.用SQL语句创建表。
①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单击右键,选择“新建查询”,在空白框中写入创建表的SQL语句。
如图所示:执行命令后,刷新可在资源管理器中看见新建好的book 表。
3.将教师提供的数据导入表;①如图选择“导入数据”。
②选择数据源和路径。
③勾选相应的表格④点击下一步,直到完成数据导入。
刷新可见到导入成功的表。
4.对表做增加记录的操作。
①右键,选择新建查询②在中间空白框内输入SQL语句,用于执行增加记录的操作初始的class 表插入一条记录后的class 表成功插入第13条记录。
数据库系统概论实验教案
![数据库系统概论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48e4db50e2524de5187e52.png)
8.建立工程J1的零件供应视图V_J1(SNAME,PNAME,QTY)
9.建立红色零件视图V_RED(PNO,PNAME)
实验
重点
与
难点
重点:
对数据库进行插入、删除、修改等操作,学习建立视图。
难点:
更新数据时体会数据完整性约束的作用,
实
周次
13
实验类型
验证型
教学对象
本科生
实验时数
2
实验
目的
及
要求
目的:
熟练掌握SQL SELECT语句,能够运用该语句完成一般查询
要求:
熟练掌握SELECT语句的一般格式。
实验
内容
在实验一建立的供应数据库基础上,进行SQL语句的一般查询
1.查询所在城市为“北京”的所有工程号和工程名。
2.查询所有零件的名称和颜色。
本科生
实验时数
2
实验
目的
及
要求
目的:
熟练掌握SQL SELECT高级语句。
要求:
能够运用SELECT语句完成使用集函数及嵌套查询。
实验
内容
在实验一建立的供应数据库基础上,进行SQL语句的集函数查询
1.查询工程J1中由北京供应商供应的零件总数。
2.查询每个工程所需的零件总数。
3.查询为每个工程供货的供应商个数。
10.查询为所有工程供货的供应商名。
实验
重点
与
难点
重点:
用SQL语句进行一般查询
难点:
嵌套查询的使用
实
验
教
学
设
计
教学内容
数据库和数据表基本操作实验报告
![数据库和数据表基本操作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37b6943767f5acfa1c7cd7e.png)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上机实验名称:数据库和数据表基本操作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103 指导教师:卫凡学生姓名:贾梦洁学期: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名称数据库和数据表基本操作姓名贾梦洁学号 201107010330专业班级计1103实验日期2013年10月28日成绩指导教师卫凡一、实验目的1.巩固数据库的基础知识。
2.掌握利用企业管理器和使用Transact-SQL创建数据库、表和修改、删除数据库、表等。
3.掌握使用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接收Transact-SQL语句和进行结果分析、保存。
4.掌握使用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向已经建好的表中添加信息、修改信息、删除信息和进行信息的简单查询。
二、实验环境硬件环境:PC机软件环境:操作系统为Microsoft Windows 2000或以上版本。
数据库管理系统为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标准版或企业版。
三、实验内容1.熟悉SQL Server的安装步骤和环境。
2.熟悉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
3.利用企业管理器和使用Transact-SQL创建数据库、表和修改、删除数据库、表等。
4.查看数据库属性,查看和修改表结构和表内容。
5.练习使用SELECT、INSERT、UPDATE语句对数据表进行基本的操作。
四、实验步骤1.熟悉SQL Server 2000安装步骤和环境。
2.使用企业管理器完成:(1)建立学生_课程数据库;(2)查看学生_课程数据库的属性,并进行修改,使之符合要求;(3)在建好的学生_课程数据库中建立学生、课程和选课3个表,其表结构为:学生S(学号,姓名,性别,年龄,所在专业名称)课程C(课程号,课程名,任课教师名,开设的学期)选课SC(学号,课程号,成绩)要求为每个表定义其主键,每个字段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设置是否允许空值和默认值,给每个表中至少插入5条学生信息等;举例:学生表S课程表C选课表SC(4)向各表中输入数据,查看各表的结构和内容;(5)修改数据库、表等;(6)删除数据库、表等。
北邮大三下第2次数据库实验报告--kingbase数据库的建立
![北邮大三下第2次数据库实验报告--kingbase数据库的建立](https://img.taocdn.com/s3/m/0d85d403844769eae009ed63.png)
1 实验二数据库表/视图的创建与维护实验一、实验内容1、数据库表实验:(1)创建数据库表创建学生选课数据库中所包含的数据库表,数据库表结构如下: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系别,班级)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选修(学号,课程编号,学生成绩)要求为各数据库表属性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
列名、数据类型(长度列、精度、小数位数项)、是否允许空值等。
(2)查看和修改表结构。
选择一个数据库表,练习对其表结构进行相应的修改。
(3)练习用交互式的SQL语句分别完成以上操作。
(4)对学生数据库中的三张表分别插入数据;(5)对表中的数据进行修改;(6)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删除操作2、视图实验:视图的建立、修改、删除(1)建立如下视图:学生选修课程信息视图,包括以下内容:学生学号、姓名、所在系、选修的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成绩(2)修改以上视图,增加学生所在班级信息。
(3)对以上视图删除。
二、实验要求(1)用交互式语句完成以上操作;(2)能够对整个的过程进行批命令操作;(3)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上内容。
(4)根据以上内容确定实验步骤。
(5)实验完成后完成要求的实验报告内容。
三、实验平台及环境Windows7 系统Kingbase ES V7软件平台四、实验步骤及结果分析1、数据库表实验:2 (1)创建数据库表创建学生选课数据库中所包含的数据库表,数据库表结构如下: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系别,班级)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选修(学号,课程编号,学生成绩)创建“学生选课”数据库sql代码Create database “学生选课” withEncoding =’GBK’;创建“学生选课系统”模式:Create shema “学生选课系统”;在“学生选课系统”模式中建立表格“学生”:create table "学生选课系统"."学生”("学号" varchar(10) notnull,“姓名”varchar(10) notnull,“年龄”numeric(1,0) notnull,“系别”varchar(20) notnull,“班级” char (10) notnull,primary key ("学号"));(2)查看和修改表结构。
《数据库实验》实验报告
![《数据库实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991b83e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eb.png)
《数据库实验》实验报告《数据库实验》实验报告黄爱蓉编审湖北汽车⼯业学院电⼦信息科学系⼆〇〇七年⼀⽉实验⼀:建⽴数据库及基本表实验报告⼀、实验⽬的1、了解SQL Server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2、了解SQL Server的基本数据类型;3、学会在企业管理器中创建数据库和表;4、使⽤SQL查询分析器⽤CREA TE、DROP、ALTER语句创建和删除数据库,创建、删除、更新基本表。
⼆、实验内容1、创建数据库和查看数据库属性。
2、创建表。
3、查看和修改表结构。
4、熟悉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具的使⽤⽅法三、实验步骤1、在企业管理器中创建数据库和数据表。
(1) 使⽤企业管理器建⽴图书管理数据库,数据库名为BM,初始⼤⼩为10MB,最⼤为50MB,数据库⾃动增长,增长⽅式是按5%⽐例增长;⽇志⽂件初始为2MB,最⼤可增长到5MB,按1MB增长。
数据库的逻辑⽂件名和物理⽂件名均采⽤默认值。
详细步骤:(2) 在企业管理器中查看图书管理数据库的属性,并进⾏修改,使之符合要求。
(3) 通过企业管理器,在建好了图书管理数据库BM中建⽴图书(book)、读者(reader)和借阅(borrow)3个表,其结构为:图书(书号,类别,出版社,作者,书名,定价);读者(编号,姓名,单位,性别,电话);借阅(书号,读者编号,借阅⽇期)。
创建上述三个表的步骤:三个表各个字段的数据类型:2、在查询分析器中创建数据库和数据表(1) 创建数据库S-C 的sql语句:(2) 在数据库S-C下,创建基本表学⽣表student(sno,sname,ssex,sage,sdept)的sql语句:创建基本表课程表course(cno,cname, ccredit)的sql语句:创建基本表成绩表sc(sno,cno,grade)的sql语句:(3) 在窗⼝下分别键⼊DROP TABLE Student及DROP TABLE SC命令,运⾏后观察结果。
数据库实验 建立基本表
![数据库实验 建立基本表](https://img.taocdn.com/s3/m/febc99f6172ded630b1cb69d.png)
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概论实验项目:建立基本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2017 年10 月25 日实验项目名称:建立基本表一、实验目的熟练掌握数据库基本表的建立。
二、实验内容1、综合运用相关知识,熟悉数据库管理系统2、掌握基本表的建立方法,建立学生选课数据库。
三、实验步骤1、建立选课数据库打开SQL server的查询分析器,新建查询,输入如下sql语句create database scuse sc选课数据库包括学生表,课程表和学生选课表三个基本表:(1)学生表:Student(Sno,Sname,Ssex,Sage,Sdept)Sno-学号 Sname- 学生姓名 Ssex-性别 Sdept-所在系其中Sno为关系的主码(2)课程表:Course(Cno,Cname,Cpno,Ccredit)Cno-课程号 Cname-课程名 Cpno-先修课 Ccredit-学分其中Cno为关系的主码Cpno为外码,参照此表中的Cno(3)学生选课表:SC(Sno,Cno,Grade)Sno-学号 Cno-课程号 Grade-成绩其中Sno,Cno共同做关系的主码Sno为外码,参照学生表的SnoCno为外码,参照课程表的Cno2、建立基本表SQL语言使用create table语句定义基本表,其基本格式如下:Create table<表名>(<列名><数据类型>[列级完整性约束条件],<列名><数据类型>[列级完整性约束条件],...[表级完整性约束条件]);建表的同时通常还可以定义与该表有关的完整性约束条件,这些完整性约束条件被存入系统的数据字典中,当用户操作表中的数据时有数据库管理系统自动检查该操作是否违背这些完整性约束条件。
如果完整性约束条件涉及表的多个列,则必须定义在表级上,否则既可以定义在表级,也可以定义在列级。
常用数据类型(1)建立学生(1)创建表StudentSql语句如下create table Student(Sno char(10) primary key,Sname char(20) unique, //Sname取唯一值Ssex char(2),Sage int,Sdept char(20));(2)创建表Coursecreate table Course(Cno char(4) primary key,Cname char(20) not null, //Cname不能取空Cpno char(4),Ccreait int,foreign key(Cpno)references Course(Cno)/*表级完整性约束,Cpno是外码,被参照表是Course,被参照列是Cno*/);参照表和被参照表可以是同一个表。
《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书--最新版
![《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书--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abb7b7154431b90d6c85c7b4.png)
实验一实验环境熟悉与数据库(表)的建立实验目的熟悉实验的环境,掌握数据库、数据表的建立方法。
实验内容1、熟悉SQL的使用环境进入SQL环境(企业管理管理器、查询分析器)。
2、建立学生管理系统所需的数据库、数据表一个数据库,三张数据表。
实验环境1、硬件PC机,具有网络功能。
2、软件OS: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DBMS: SQL Server 2000.实验过程一、SQL server 2000环境1、系统的安装系统的安装过程比较简单,给学生演示一下。
2、进入查询分析器开始→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 如下图所示:图1-1查询分析器的界面如图1-2所示:图1-2在文本框输入命令即可。
举例:计算圆面积的SQL程序的输入与运行结果界面(图1-3)。
图1-33、企业管理器的进入开始→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 如下图所示:图1-4企业管理器的界面如图1-5:图1-5二、建立数据库与数据表1、建立学生管理数据库用SQL语句(生成的主文件名为: XSGL.MDF)语句为:CREATE DATABASE XSGL2、建立学生管理系统的数据表(共3个)使用SQL语句建立如下三个数据表(表结构见课本P92):学生表: Student.DBF(选本班10个同学作为10条记录)CREATE TABLE Student (Sno CHAR(9) PRIMARY KEY, Sname CHAR(20)UNIQUE, Ssex CHAR(2),Sage SMALLINT,Sdept CHAR(20));INSERT INTO Student ( Sno, Sname, Ssex, Sdept, Sage) V ALUES ('200215128','陈东','男','IS',18);建立表结构的语句见课本p85(P88—P89),记录的输入用插入命令INSERT, 详见课本P115。
数据库实验报告(2)
![数据库实验报告(2)](https://img.taocdn.com/s3/m/ae43d8f2d5bbfd0a795673b3.png)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实验二实验题目:SQL基本表查询基本表、索引与视图的定义、删除和修改指导老师:李萍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1106班姓名:李锋()2013年9月29日实验类型__验证__ 实验室_软件实验室一__ 一、实验题目:SQL 基本表查询基本表、索引与视图的定义、删除和修改二、实验目的和要求:熟悉SQL Server的企业管理器的用法,初步了解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的使用方法,熟悉SQL SERVER的常用数据类型,加深对SQL和SQL语言的查询语句的理解。
熟练掌握简单表、索引与视图的创建与修改。
三、实验内容:(1)基本表的建立:a)建立一个“学生表student”,它由学号xh、姓名xm、性别xb、年龄nl、所在系xi五个属性组成,其中学号属性为主属性,并且其值是唯一的。
b)建立“课程course”包括课程号kch,课程名称kcmc,先修课程xxkc,学分xf,要求建立主键课程号c)建立“选课表sc”包括学号xh,课程号kch,成绩grade,要求建立主键及与student及sc表联接的外键(2) 基本表的修改:d)在选课表中增加一列“任课教师rkjs”e)删除选课表中rkjs一列f)将student表的xm一列允许空值的属性更改成不允许为空,将列xm的长度由char(8)改为char(10)g)建立一个临时表,再将其删除(3)索引的建立与删除a)在学生表中以学生的姓名建立降序索引b)在课程表中以课程名建立升序,以学分建立降序索引c)删除以上索引(4) 建立、删除和更新视图a)建立数学系学生的视图,并要求进行修改和插入操作时仍需保证该视图只有数学系的学生,视图的属性名为Sno,Sname,Sage,Sdept。
CREATE VIEW C_Student AS SELECT Sno, Sname, Sage, SdeptFROM StudentsWHERE Sdept=’数学’ WITH CHECK OPTIONb)删除视图在数学系的学生视图C_Student中找出年龄(Sage)小于20岁的学生姓名(Sname)和年龄(Sage)。
MySQL实验二
![MySQL实验二](https://img.taocdn.com/s3/m/69e2f2eef61fb7360b4c6544.png)
MySQL数据库技术实验报告
、用SQL命令,建立学生-课程数据库基本表(首先建立数据库名称的姓名的拼音作为数据库的名称,比如:
huangfeihong-db )
1)创建表单一
创建表单二
student表中添加“Sentrance”列:(入学时间,DATE
命令实现
、将student表中“Sentrance”的类型改为varchar,请截图并用ALTER命令实现、删除student表中的“Sentrance”列
、请分别为学生表、课程表、选修表中插入如下数据:请看下列截图
插入后表格显示为:
插入后课程表显示:
、将(学号:2008004;姓名:李四;性别
插入到student表中(输入首先代码,并在
、将student表中学号为2008001的学生的所在系改为MA(输入首先代码,并。
实验报告二SQL指令创建数据库和表
![实验报告二SQL指令创建数据库和表](https://img.taocdn.com/s3/m/5b38a42302768e9951e73883.png)
实验报告二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实验日期9.21(软工1401B)实验项目名称T-SQL指令创建数据库和表实验地点1#606 实验类型□验证型√设计型□综合型学时 2一、实验目的及要求(本实验所涉及并要求掌握的知识点)1.掌握用T-SQL指令创建数据库和表的方法2.掌握用T-SQL指令在数据表插入数据的方法3.掌握交互式和T-SQL语句修改数据表中数据的方法4.掌握交互式和T-SQL指令删除数据表中数据的方法5.掌握交互式和T-SQL指令删除数据库和表的方法二、实验环境(本实验所使用的硬件设备和相关软件)硬件:微型计算机软件:Windows XP/Windows Vista/Win 7操作系统;SQL Server2005数据库管理系统。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阅读以下内容:1、通过新建查询用SQL指令创建教材P20-21图1-15和图1-17学生成绩数据库,数据库名为StuScore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单击工具栏上的“新建查询”,然后在查询窗口中输入下面SQL语句:2、用T-SQL指令创建数据库StuScore的三张表student、course和grade(1)改变当前数据库为StuScore默认情况下登录SQL SERVER服务器后,以master数据库为当前数据库,如下图所示,应先使用下列命令改变当前数据库为StuScore数据库:USE StuScoreGO执行该命令后,发现查询窗口的标题栏发生了变化,master被换成了StuScore,说明命令执行成功,当前数据库为StuScore。
(2)在数据库StuScore中建立Student表在查询窗口中输入下面SQL语句:(3)在数据库StuScore中建立Course表在查询窗口中输入下面SQL语句:按上述方法查看StuScore的Course表是否创建成功。
(4)在数据库StuScore中建立grade表在查询窗口中输入下面SQL语句:也可以在表创建成功后再增加表级完整性约束3、学习用SQL语句修改基本表的结构的方法。
实验报告范文的书写格式及实验内容
![实验报告范文的书写格式及实验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5e727df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0.png)
实验报告范文的书写格式及实验内容书写格式: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内容三、实验步骤与结果(见后,先写题目再写代码及运行结果)实验步骤与结果:实验1数据库及基本表的建立1.创建一个tudent数据库,该数据库存放在E:\\ql_data目录下(如果没有该文件夹,则事先在window资源管理器中建立该文件夹)。
CREATEDATABASEtu--数据库名为tudentON(NAME=tudent_data,--数据库的逻辑名为tudent_dataFILENAME=E:\\ql_data\\tudent_data.mdf,--数据库的物理名SIZE=10MB,--数据库的初始大小为10MBMA某SIZE=50MB,--数据库的最大容量为50MBFILEGROWTH=10%--数据库容量自动按10%的比例增长)LOGON (NAME=tu_log,--日志文件的逻辑名为tu_logFILENAME='E:\\ql_data\\tudent_log.ldf',SIZE=2MB,MA某SIZE=5MB,FILEGROWTH=1MB)2.分别创建教材P82页三张表的结构,执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1)学生表tudentcreatetabletudent(nochar(9)notnull,namechar(8),e某char(2),agemallint,deptchar(2),primarykey(no),check(e某in('男','女')),check(agebetween15and30));(2)课程表coure:createtablecoure(cnochar(2)notnull,cnamechar(12),cpnochar(2) ,ccreditdecimal(1),primarykey(cno));注:tudent和coure表建完以后,最后建SC表。
因为SC表的SNO和CNO是外码,必须先建立tudent和coure表,才能建SC表,不能颠倒顺序。
数据库的创建实训报告
![数据库的创建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aae873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b2.png)
一、实训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库技术已成为当今社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柱。
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开展了数据库的创建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使同学们熟悉数据库的创建过程,掌握创建数据库、表、索引等基本操作,为今后从事数据库相关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目的1. 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创建数据库、表、索引等基本操作;3. 提高数据库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实训内容1. 数据库基本概念与原理(1)数据库:存储、组织、管理数据的集合,以一定的数据模型表示,为多种应用服务。
(2)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一种软件系统,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
(3)数据模型:描述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约束的模型。
2. 数据库创建(1)创建数据库在DBMS中,创建数据库的基本步骤如下:①进入DBMS命令行界面或图形界面;②使用CREATE DATABASE语句创建数据库;③指定数据库名称和数据文件存放路径。
(2)选择数据库使用USE语句选择要操作的数据库。
3. 表的创建(1)表的基本结构表由行和列组成,行代表记录,列代表字段。
(2)创建表使用CREATE TABLE语句创建表,包括指定表名、字段名、数据类型、约束等。
4. 索引的创建(1)索引的概念索引是数据库表中的一种数据结构,用于加速对数据的检索。
(2)创建索引使用CREATE INDEX语句创建索引,包括指定索引名、字段名、索引类型等。
四、实训过程1. 实训准备(1)安装DBMS软件,如MySQL、Oracle等;(2)了解DBMS的基本操作,如创建数据库、表、索引等;(3)准备好实验环境,如实验机、实验数据等。
2. 实训步骤(1)创建数据库使用CREATE DATABASE语句创建一个名为“student”的数据库,数据文件存放路径为“C:\dbms\student”。
实验二
![实验二](https://img.taocdn.com/s3/m/fcd601e0524de518964b7d0b.png)
实验二数据库模式实例下面是一个完整的数据库模式例子。
数据库的主题为电影,它是建立在Movie关系之上的。
一、下面首先介绍该模式的几个关系。
(1)电影:它的键由title和year两个属性组成。
此关系中还有两个属性studioName 和producerC#,前者为制片公司名称,后者为一个整型,描述了电影制作者地信息。
该信息将会在下面的MovieExec关系中更详细的表达。
电影关系:Movie(title,year,length,incolor,studioName,producerC#)(2)电影明星:关于演员的一个关系。
键为电影明星的名字name,原因是任何两个演员都不会用同一个名字。
除名字外,还有住址address,性别gender,和生日birthdate。
电影明星关系:MovieStar(name,address,gender,birthdate)(3)演出:将电影与电影中的演员联系在一起。
其中,电影是以movieTitle,movieYear 属性显示,电影明星是以starName属性参与。
演出关系:StarIN(movieTitle,movieYear,starName)(4)电影制片:提供电影制作者的信息,如姓名、住址及市场资产。
该键是为每个制片设计了一个证书号属性cert#,包括电影制作者姓名(在关系Movie中出现)、电影公司主席(在关系Studio中出现),这些属性都是字符串形式的整数,不同的属性指定给不同的制片人。
电影制片关系:MovieExec(name,address,cert#.netWorth)(5)电影公司:认为没有任何两个电影公司拥有相同的名字,所以属性name可以作为关系的键。
其他属性还包括电影公司的地址以及公司主席的证书号。
假设公司主席也一定是电影的制片者。
所以他也一定会在关系MovieExec中出现。
电影公司关系:Studio(name,address,presC#)总结:该数据库模式的五个关系:Movie(title,year,length,incolor,studioName,producerC#)StarIN(movieTitle,movieYear,starName)MovieStar(name,address,gender,birthdate)MovieExec(name,address,cert#.netWorth)Studio(name,address,presC#)二、请根据关系将数据库在SQL Server中创建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数据库及基本表的建立
一、实验目的
1、掌握SQL SERVER的查询分析器和企业管理器的使用;
2、掌握创建数据库和表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1、练习使用SQL语句、企业管理器(Enterprise Manager)创建数据库;
2、练习使用SQL语句、企业管理器(Enterprise Manager)创建数据库表;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1.计算机及操作系统:PC机,Windows 2000/xp;
2.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ver 2000;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
1、创建数据库“student”,指定数据文件位置放在E盘,初始大小30MB,增长20%。
找到主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观察大小
实现代码:
Create database student
ON
(
NAME=St_DAT,
FILENAME='E:\St.mdf',
SIZE=30MB,
FILEGROWTH=20%
)
LOG ON
(
NAME=SC_LOG,
FILENAME='E:\St.ldf',
SIZE=2MB,
FILEGROWTH=1MB
)
步骤:
2、创建基本表S表
Sc表:
SQL语句
create table S
(
Sno char(10)primary key,
Sname char(10)not null,
Ssex char(2)check(Ssex='男'or Ssex='女'), Ssp char(20),
Sdept char(20),
Sbirth datetime,
);
create table C(
Cno char(10)primary key,
Cname Char(10)unique,
CCredit real check(CCredit>=0 and CCredit<=20));
create table Sc(
Sno char(10)References s(sno),
Cno char(10)References c(cno),
Grade real check(Grade>=0 and Grade<=100)
)
3.用sql语句将C表中的ccredit改为整型,同样约束为0-20之间
4.用sql语句将S表中“专业”字段数据类型改为varchar,长度为30并保存结果
5. 用sql语句删除SC表中的“备注”字段并保存结果
6.生成数据库关系图截图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