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植被恢复原则与模式的研究
郑州黄河湿地保护管理现状及对策
第14卷 第2期 湿 地 科 学 与 管 理 Vol.14 No.2 2018年6月 WETLAND SCIENCE & MANAGEMENT Jun.2018郑州黄河湿地保护管理现状及对策王恒瑞(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河南 郑州450003)摘 要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和摇篮,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目前郑州段黄河湿地面临着开发利用过度,生态退化;多头管理,分工不明确;政策滞后,基础薄弱,投入不足;渔业养殖业污染严重,破坏湿地生态环境和湿地不湿,湿地旱化严重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加强重点区域湿地保护及工程建设,退耕还湿(渔),进行鸟类栖息地保护恢复,加强科研监测与宣教工程建设和加强保护能力建设5个方面的建设内容,旨在探讨更有效的郑州黄河湿地保护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 黄河;现状及问题;湿地保护;退耕还湿(渔)Current Status of Yellow River Wetland in Zhenzhou and Measures for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WANG Heng-Rui(Yellow River Wetland Nature Reserve Management Center, Zhengzhou 450003,Henan )Abstract The Yellow River is the mother river of Chinese people, where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was originated. At present, the Yellow River wetland in Zhengzhou are facing major challenges including ecological degradation resulted by excessive exploitation, multiple management authorities, policy lag and poor infrastructure, insufficient investment, severe pollution by fish farming, ecological destruction leading to wetland not wet and severe dry-out.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problems, measures were proposed to explore more effective method to protect the Yellow River wetland in Zhengzhou including strengthening the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key wetland areas, returning farmland to wetlands (fish), the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of bird habitat, strengthening scientific monitoring and educational dissemination, capacity building for wetland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Keywords Yellow River;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Wetland conservation, Returning farmland to wetland收稿日期:2017-12-15基金项目:河口湿地生物连通修复技术(611706037)作者简介:王恒瑞,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从事管理工作。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育区及周边黄河滩区综合整治的通告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育区及周边黄河滩区综合整治的通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6.24•【字号】郑政通〔2015〕25号•【施行日期】2015.06.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育区及周边黄河滩区综合整治的通告郑政通〔2015〕25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 (试行)》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保护黄河湿地生态资源,保障我市饮用水安全,规范黄河滩区经营行为,市政府决定对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育区及周边黄河滩区进行综合整治,现将有关事宜通告如下:一、综合整治范围:1.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育区;2.东至黄河花园口景区东门、西至南裹头大坝下游200米处、北至黄河主河道中线、南至黄河南岸的水域范围;3.岗里水库至花园口景区东门黄河大堤及北侧100米控制区范围内。
二、综合整治内容:凡在上述范围内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私搭乱建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经营项目、游乐娱乐设施设备等均属于违章建筑、违法经营项目,必须全部进行拆除清理。
具体为:1.在黄河滩地和黄河大堤控制区内搭建的渔家乐饭店、屋棚、遮阳棚、亭房、活动房、围栏、鱼塘、游园等;2.在黄河滩地、河道内和黄河大堤控制区内经营的餐饮船、摩托艇、快艇、观光船、卡丁车、沙滩车、跑马场等。
3.未经批准在黄河大堤道路上设置的广告牌、指示牌等。
三、拆除清理时间:2015年6月24日—8月16日。
四、综合整治工作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由市政府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育区及周边黄河滩区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市农委、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河务局、市交通委、市海事局、市林业局、市森林公安局、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惠济区人民政府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原则及模式分析
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原则及模式分析作者:肖雪毅秦俊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8年第10期摘要院湿地是“地球之肾”,属于特殊生态资源与土地环境,湿地的生态状况会对该地区生态平衡形成直接影响,因此,各地都加大了对湿地公园的生态修复力度。
以湿地公园生态修复设计原则为切入点,简要分析生态修复模式,为湿地公园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院设计原则;生态修复;湿地公园;生物群落工业化进程与人口速度的迅速增长,使得湿地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全球范围内的湿地面积开始呈现逐渐缩小的趋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需要积极展开各项恢复措施。
1 湿地公园生态恢复设计原则1.1 生态恢复性各地区湿地公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生态环境相对恶劣,因此,需要恢复其生态,确保公园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能够得到切实改善,以深度挖掘与发挥公园在城市中的作用与价值。
1.2 生物多样性生物种类数量会对生态系统稳定程度产生直接影响,在设计修复模式时,通过丰富空间内部生物多样性的方式,切实提升湿地公园内部物种数量与种类,以保证生态系统稳定性,确保生态系统外来物种抵御能力可以得到强化。
1.3 保护利用合理性需要合理运用湿地公园内部动植物综合价值,保证保护与开发的平衡性,确保在欣赏湿地公园景观的同时,对生态环境形成有效保护,从而真正达到提升公园利用与保护合理性水平的目标。
2 修复模式与分析2.1 构建生物群落,确保生态环境稳定性由于湿地植物主要以水深6m 以下的水域植物为主,因此,在构建生物群落时,要加大对水生植物群落的构建力度。
通过合理运用漂浮植物、挺水植物以及浮叶植物等方式,有效调节水环境内部营养,以防止出现水环境营养过高的情况,确保水质可以得到切实净化,为水生动物提供更加优质的生存环境与食物。
同时,配合在岸边种植水杉以及柳树,使植物配置更加群落化,确保物种之间可以形成良好的生态位互补,保证生物多样性,确保在生物群落的作用之下,生态环境可以逐步达到自我净化的目标。
黄河治理植被恢复措施
黄河治理植被恢复措施黄河治理植被恢复措施1. 介绍黄河黄河,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中国民族的母亲河。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和自然力量的影响,黄河流域的植被遭受了严重破坏,导致了河道堤防的不稳定和水土流失的问题。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黄河治理植被恢复措施被提出并逐步实施。
2. 黄河治理植被恢复的重要性黄河流域的植被恢复对于维护黄河健康生态系统和保护河道安全至关重要。
植被能够稳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净化水质,调节水量,维持生态平衡,对于保护河道生态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黄河治理植被恢复措施的实施对于解决黄河流域的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3. 黄河治理植被恢复的措施为了促进黄河流域植被恢复,一系列措施已经被提出和实施。
加强河道生态修复。
通过种植适宜的植被,如河岸草、苇类植物等,修复黄河流域的植被覆盖,加强土壤保水、固土保持的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和河道冲刷的问题。
采用植物修复技术和灌溉措施,修复退化湿地,提高河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加强黄河治理的生态工程建设。
对于河道附近的植被保护与修复,可以采用种树造林、草坪绿化、湿地建设等方式,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还可以进行湿地保护与修复,建设湿地公园,为河流生态系统提供更多的栖息地。
另外,加强农业生产控制。
改善农田耕作方式,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合理施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农业对于黄河的环境压力和污染。
4. 黄河治理植被恢复的效果与意义黄河治理植被恢复措施的实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植被恢复使得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得到了重要的改善。
植被的恢复不仅带来了水质的改善,减少了黄河的污染物负荷,还提高了水池的水环境质量,保护了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植被恢复对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防治水土流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植被的覆盖能够稳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和河道冲刷的问题,维护河道的稳定性,降低洪水灾害的风险。
植被恢复也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通过植被恢复,可以改善黄河流域的生态旅游资源,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生态保护湿地保护后期的区域恢复措施
生态保护湿地保护后期的区域恢复措施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破坏,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后期区域恢复措施。
本文将从湿地恢复的原则、方法和案例三个方面分析。
一、湿地恢复的原则1.还原湿地生态系统湿地恢复的目标是还原湿地的自然状态,还原湿地的生态系统。
这需要遵循自然演替的原则,尽量减少人为干扰。
2.保护和修复湿地生物多样性湿地是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恢复湿地需要保护湿地中的濒危物种和栖息地,促进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3.改善湿地水质湿地恢复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改善湿地的水质。
这可以通过减少农业和工业的污染、处理废水、提高水体循环等措施来实现。
二、湿地恢复的方法1.湿地植被恢复恢复湿地的植被是湿地恢复的关键一环。
可以通过引入适应湿地环境的植被,例如芦苇、蒲草等,来恢复湿地的植被群落。
2.湿地水体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水体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恢复湿地的水体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通过拆除围堰,恢复自然水体循环,减少人工排水等方式来改善湿地的水体状况。
3.改善湿地土壤质地湿地的土壤状况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有着重要的影响。
可以通过增加有机质,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水分保持能力,促进湿地植物的生长。
4.控制入侵物种许多湿地都受到外来入侵物种的影响,这些入侵物种会对湿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因此,在湿地恢复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控制和清除入侵物种。
三、湿地恢复案例1.美国恢复伊利湖湿地伊利湖湿地是北美最大的淡水沼泽湿地。
由于农业和城市的发展,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破坏。
为了恢复湿地,美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湿地植被恢复、水体治理、控制入侵物种等。
通过这些措施,伊利湖湿地生态系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2.中国恢复滨海湿地中国的滨海湿地也面临严重的破坏和退化。
为了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禁止围垦、加强海岸线保护、恢复海岸植被、控制污染等。
通过这些措施,中国的滨海湿地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总之,湿地保护和区域恢复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任务。
湿地生态恢复的原则目标特点修复理论基础及技术和方案确定
湿地生态恢复的原则目标特点修复理论基础及技术和方案确定湿地生态恢复是指因人类活动而受到破坏或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通过一系列的修复措施和技术手段,恢复湿地的自然功能和生态完整性。
湿地生态恢复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目标,具有一些特点,并且基于相关的修复理论和技术,通过确定恰当的修复方案来进行实施。
湿地生态恢复的原则主要包括生态优先原则、可行性原则、适当性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
生态优先原则是指在湿地恢复过程中,以保护和恢复湿地的自然生态功能为首要目标,尽量减少人为干预和破坏。
可行性原则是指恢复方案必须基于科学、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的考虑,确保恢复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适当性原则是指湿地恢复方案和措施必须与该湿地的自然特征、地理条件和人为影响相适应,确保恢复效果能够持久。
可持续性原则是指湿地恢复必须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和长期效益。
湿地生态恢复的目标主要包括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恢复湿地生态功能、改善水资源管理和保障生态安全。
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是指通过恢复湿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过程,维护湿地中的濒危物种和生境,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恢复湿地生态功能是指通过修复湿地的水文、水质、土壤和植被等要素,使湿地恢复原有的水调节、净化和生物生境功能。
改善水资源管理是指通过修复湿地,改善水资源的储备、蓄积和净化能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保障生态安全是指通过湿地恢复,保障区域生态系统的安全稳定,减少自然灾害风险和生态环境问题。
湿地生态恢复具有以下特点:多样性、综合性、系统性和动态性。
多样性指不同类型的湿地生态恢复需要采用不同的技术和方法,因为湿地的类型和特征各异。
综合性指湿地恢复需要综合考虑水文、水质、土壤、植被等因素的相互作用,进行综合修复。
系统性指湿地恢复需要考虑整个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整体修复而非片面修复。
动态性指湿地恢复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根据湿地的生态演替过程和变化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和修复。
黄河口湿地保护与恢复研究
黄河口湿地保护与恢复研究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泥沙河流之一。
它的河口地区是一个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黄河口湿地。
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黄河口湿地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保护和恢复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相关部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一、湿地生态系统湿地是指土地在常年或季节性地被水覆盖或浸泡的区域。
黄河口湿地是一个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特点是土壤湿润,植物茂盛,动物丰富多样。
它不仅是众多珍稀鸟类和植物的栖息地,还对水质净化、气候调节和防洪等功能起到重要作用。
二、湿地保护挑战然而,随着农业和工业的发展,黄河口湿地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湿地水域的填埋和固化,湿地植被的破坏和退化,以及过度捕捞等问题都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此外,水土流失和河流污染也对湿地的恢复造成了困难。
三、保护与恢复研究为了保护和恢复黄河口湿地,相关部门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
其中,生态调查是最基础的工作之一。
科学家通过野外考察和数据分析,了解湿地的现状和生态系统的特点。
此外,他们还通过监测湿地水质、植被覆盖率和生物多样性等指标,评估湿地的健康状况。
除了生态调查,湿地保护还需要法律和政策支持。
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限制湿地开发和破坏。
这些法规和政策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另外,湿地的恢复也需要技术和工程手段。
科学家研究出了一系列的湿地恢复方法,包括湿地植被的再生和建设、河道的整治和修复以及湿地的水文系统调整等。
这些技术和工程手段可以帮助湿地恢复到更健康的状态。
四、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平衡湿地保护不应该只是停留在学术研究层面,它还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
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应该与农业、工业和旅游等产业密切结合,形成良性互动。
例如,农业生产可以采取生态农业的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减少对湿地的污染。
旅游业可以发展生态旅游,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保护和恢复黄河口湿地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它需要政府、科学家、农民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2020修正)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2020修正)【发文字号】郑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37号【发布部门】郑州市政府【公布日期】2020.01.17【实施日期】2020.01.17【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2008年5月15日郑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75号发布2010年12月25日郑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96号第一次修正2020年1月17日郑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37号第二次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是指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发挥湿地生态调控功能、维持生物多样性,在黄河郑州段的河道、滩区划定的保护区域。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保护区的规划、建设、保护及其相关的管理活动。
第四条保护区的规划、建设、保护及管理应当服从黄河流域防洪规划,符合河道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坚持科学规划、分区控制、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妥善处理与当地经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
第五条市和保护区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湿地保护工作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根据湿地保护需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湿地保护。
第六条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是保护区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其所属的保护区管理机构负责保护区的具体管理工作。
保护区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设立的保护区管理机构在市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统一协调、指导和监督下,负责本辖区内保护区的管理工作。
市、县(市、区)保护区管理机构履行下列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二)制定并落实保护区的各项管理制度;(三)调查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并建立档案,组织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监测;(四)组织或者协助有关部门开展保护区的科学研究工作;(五)承担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六)承担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的监测、研究、救护工作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防控工作;(七)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行使行政执法权;(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浅谈黄河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理论和方法
浅谈黄河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理论和方法浅谈黄河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理论和方法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流,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流域面积广阔,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农业文明的发源地。
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发展,黄河流域面临着严峻的水生态保护和修复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黄河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理论和方法,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一、黄河流域水生态现状与问题1.水资源短缺:黄河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水源,但因为水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和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凸显。
2.水污染严重:随着农业、工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废水、工业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物被排入黄河中,严重破坏了水质环境,影响了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
3.水土流失加剧:流域内的大规模水土流失是黄河流域的一大突出问题,不仅严重损害了土地资源,还会导致水灾、土地沙化等一系列问题。
二、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理论1.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通过开展对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和评价水生态系统的功能与价值,进而制定相关的保护和修复策略。
2.水文生态学理论:水文生态学是研究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过程的科学,通过研究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规律,以及水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能力,为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三、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方法1.加强水资源管理:通过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优化水资源配置,合理开展水资源开发利用,确保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2.完善水环境治理:加强工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改善水质环境。
3.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通过采取措施,如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建设水土保持工程,修复退化湿地等,限制水土流失速度,减少黄河的河道淤积和河谷地的沙尘暴发生。
4.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系统:湿地是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水、净水、减灾等重要功能,加强湿地保护和修复,能够改善水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黄河湿地恢复实施方案
黄河湿地恢复实施方案黄河湿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长期的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黄河湿地面临着严重的退化和破坏。
为了有效恢复和保护黄河湿地,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一、调查研究。
首先,应对黄河湿地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了解湿地的地形、水文、植被、动物资源等情况,明确湿地的现状和问题所在。
这将为后续的恢复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二、生态修复。
针对湿地的生态问题,应采取相应的生态修复措施。
可以通过植被的恢复和保护来增加湿地的生态系统稳定性,修复湿地的水文环境,增加湿地的水资源供给,提高湿地的生态系统功能。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
黄河湿地是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应加强对湿地内各类濒危物种的保护工作。
通过建立保护区、加强巡护和监测等措施,保护湿地内的珍稀濒危物种,促进湿地内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保护。
四、社区参与。
实施黄河湿地恢复方案需要得到当地居民的支持和参与。
应加强对当地居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他们对湿地保护的意识,鼓励他们参与到湿地的保护和管理中来,形成保护湿地的良好氛围。
五、政策支持。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黄河湿地的恢复工作。
可以通过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共同参与的保护体系。
六、监测评估。
实施恢复方案后,需要对湿地的恢复效果进行监测评估。
通过定期的监测和评估工作,了解湿地的恢复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确保恢复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效果的实现。
七、国际合作。
黄河湿地的保护和恢复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可以通过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借鉴其成功经验,共同推动黄河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工作。
总之,黄河湿地的保护和恢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科学的实施方案和全社会的参与,才能实现黄河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郑州黄河湿地保护现状探讨
2020年4月鎳色科仗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8期郑州黄河湿地保护现状探讨张璐(河南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河南郑州450044)摘要:指出了郑州黄河湿地处于黄河中下游过渡地带,区位特殊,开展郑州黄河湿地保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视角出发,阐述了郑州黄河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分析了郑州黄河湿地的特点及存在问题,研究提出了加强郑州黄河湿地保护的4条途径。
以供参考。
关键词:黄河湿地;保护;研究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20)8-0044-021引言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 为“地球之肾”,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蓄 洪防旱、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生态功能1]。
郑州黄 河湿地是我国河流湿地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是我 国中部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 候鸟迁徙三大通道的中线通道[2]。
针对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生态需求,了解郑州黄河湿地的保护现状,对实现黄河流域天蓝、地绿、水清可以发挥示范作用。
2黄河湿地概况黄河湿地是河南省重要的河流湿地,也是我国湿地 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多样的 湿地生态系统类型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郑州黄河湿地包括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及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是2004年11月经省政府批复成立的保护区,全长158. 5 k m,跨度23k m,面积2534k m2W,西起巩义市康店镇井沟村,东到中牟县狼城岗乡东狼城岗村,涉及5个县 (市)区的黄河滩区,有河流湿地生态系统、沼泽湿地生 态系统、滩涂生态系统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
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则是2008年11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复,2012年5月湿地公园示范园建成并开放,2015年10月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林业局评估验收。
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恢复及保护措施分析
L i n y e y u a n y i自然保护区是对自然遗迹、自然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进行保护和管理的特定区域。
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生态在未进入保护范围内之前,由于各种因素而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加强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恢复及保护至关重要。
本文对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恢复与保护措施进行了分析。
湿地是生态、社会及经济价值均比较高的自然系统,主要由水及陆地资源相互作用而形成,可以为人类提供最佳的生存环境,也是多样化的植物及生物聚集的地方。
湿地具有美化环境、降解污染物、调节径流和气候的功能。
但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活动范围的扩大,湿地面积逐渐缩小,湿地质量逐年下降,对生态环境带来了比较严重的威胁。
因此,必须采取恢复及保护措施,使现有的湿地生态资源得到切实的保护和发展。
一、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恢复措施1、湿地基质恢复在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恢复的措施中,基质恢复是最基本的工作。
基质恢复的主要内容是对底泥污染物进行清除,重新塑造地形,对动过的土进行回填以及对表土进行保护等。
在以上内容中,将底泥污染物进行清除是指利用机械或人工,对污染区域进行清理,清除污染物,使其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
重新塑造地形是对由于地形地势造成的基底沉积或基底侵蚀进行改善,通过改变地形和地势,使沉积和侵蚀的基底得到保护,形成完善的生态环境。
动土回填指的是采取种植带、种植穴及分层的方法对基质进行回填,回填的基质厚度有所差别,以对较差的基质理化特性进行改良,满足多样化植物的生长需求。
对表土进行保护,指的是施工前将部分表土剥离,利用这些基质条件良好的表土,填到基质条件较差的区域,对其基质进行改良。
也可以在施工结束后再将表土回填到原位,使表土质量始终保持较好的状态。
2、湿地岸坡恢复岸坡恢复是根据岸坡损坏的程度以及水位的基线进行的,恢复岸坡一般采取利用生态砖、植物、石块、木桩等进行护坡的方法。
利用生态砖恢复被水流冲塌的岸坡,是一种有效措施。
因生态砖强度高,且多孔,不仅可以减缓水流的冲击力,还可以在砖的孔隙中种植一些根系比较发达的植物,可以使岸坡的稳定性得到显著增强。
黄河流域生态修复技术及调控策略分析和应用展望
黄河流域生态修复技术及调控策略分析和应用展望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和修复黄河流域的生态系统,许多生态修复技术和调控策略被提出并应用于现实中。
本文将对黄河流域生态修复技术及调控策略进行分析,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首先,黄河流域生态修复技术包括植被恢复、草地保护和水土保持等方面。
植被恢复是生态修复的重要手段,通过植被覆盖可以增加土壤固结力和水分蓄积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
黄河流域的植被恢复可以采用树木和草本植物的种植,通过适宜的栽培管理和人工调控,提高植被的生长速度和覆盖率。
此外,黄河流域的草地保护也是重要的生态修复措施,可以采取适宜的放牧管理和草地恢复计划,保护和恢复黄河流域的草原植被。
此外,水土保持工程也是黄河流域生态修复的关键措施,可以通过修建水土保持措施,如梯田、沟壑防治和水源地保护等,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的发生。
其次,黄河流域的生态调控策略包括水资源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水资源供应区,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对于保护和修复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可以通过实施水资源的综合调度和分配,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生态系统的水分需求。
此外,土地利用规划也是黄河流域生态调控的关键策略之一,可以通过合理安排土地利用,增加生态用地比例,降低生态环境的破坏。
最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保护和修复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对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的投入进行经济补偿,鼓励各方积极参与生态修复工作。
黄河流域生态修复技术和调控策略的应用展望看好。
随着单位GDP 能耗的不断下降和环保意识的提高,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和经济发展区,保护和修复黄河流域的生态系统对于维持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黄河流域生态修复技术和调控策略的支持力度,加强科研力量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3S在河南郑州黄河湿地植被调查中的应用
2010年第06期(总第244期)吉 林 农 业JILIN AGRICULTURALNO.06,2010(CumulativetyNO.244)136 JILIN AGRICULTURAL1 研究区域河南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郑州市北部。
地理坐标在东经112°48′-114°14′,北纬34°48′-35°00′,之间。
属黄河的中下游地区,其中巩义、荥阳段属黄河中游地区,惠济、金水、中牟段属黄河下游地区。
保护区长158.5km ,跨度23km ,总面积38 007hm 2。
2 研究方法2.1 调查方法植物群落的调查方法采取线路概查与样方详查相结合的途径。
并以地面调查作为训练样本区,结合卫星遥感影像判读解译,对整个保护区植被进行系统分类,最终在arcgis 下形成植被分布数据库。
2.1.1 线路踏察法 对流经郑州黄河的主要滩区进行踏察,进行植被整体调查;同时为不同植物群落类型的样方调查选点。
2.1.2 样方调查法 由于是在8月份调查,同时结合黄河湿地滩区乔木层分布少且结构单一的特点,本次调查主要以灌、草为主,设计32处1×1m 的样方调查灌、草丛群落。
2.2 数据处理将调查的32处样方数据整理,归纳出各样方优势群落类型,通过GPS 测量的经纬度(X ,Y 值)导入到arcmap 中,将调查样方在arcgis 的arcmap 模块矢量化后作为精度检验点。
2.3 监督分类利用erdas 软件下的监督分类模块对2007年7月的spot5多光谱影像图进行监督分类。
将根据野外样方的相对应位置点的光谱特性在Signature Editor 下建立30处解译标志。
并对影像进行监督分类,算法采用最大似然法。
利用32处样方点对解译结果进行精度验证,经过Accuracy Assessment 模块验证解译精度达到75%。
3 分析与结论3.1 结果保护区地带性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但由于长期垦殖和黄河历次决口泛滥,原生自然植物群落已所剩无几,存留的大多为新生的疏密不一的沙生植物为建群种的群落。
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植被恢复合理目标及固碳提升潜力研究
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植被恢复合理目标及固碳提升潜力研究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植被恢复合理目标及固碳提升潜力研究一、引言黄河是我国重要的母亲河之一,其上游地区是黄河水源涵养区,具有极其重要的水资源和生态价值。
然而,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的植被状况受到了严重破坏,造成了水源固碳能力下降的问题。
因此,研究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植被恢复合理目标及其固碳提升潜力,对于保护黄河水资源、改善环境状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现状1. 植被破坏情况目前,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的植被状况十分严重。
大量的森林被砍伐、草原退化、湿地遭受破坏,致使水源涵养区的生态系统失去平衡,植被覆盖度显著下降。
2. 固碳能力下降植被是固碳的重要媒介之一,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植被恢复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还有助于提升固碳能力。
然而,由于植被破坏,水源涵养区的固碳能力大幅下降,对于缓解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恢复合理目标的确定1. 生态功能恢复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的植被恢复应首先以生态功能的恢复为目标,包括水源涵养能力、水土保持能力、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通过推行大规模的植被恢复计划,还原原有的生态环境,增强水源涵养区的生态系统功能。
2. 固碳能力提升植被恢复目标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提升固碳能力。
可以通过引入大面积树种、推广绿色植被覆盖等方式增加植物的生物量,从而提高固碳能力。
此外,加强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对于增加固碳效应也具有重要意义。
四、固碳提升潜力研究1. 植物种类研究通过研究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的植被,了解不同植物的固碳能力和适应能力,有助于确定最适宜的植被恢复方案。
同时,可以推广栽培固碳效果显著的优势植物,增加固碳潜力。
2. 养分循环研究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地区自然条件复杂,土壤养分循环对于植被恢复和固碳效应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研究土壤养分的转化和重新分配规律,可以为合理优化土壤养分供给提供科学依据。
河南省郑州黄河自然保护区湿地恢复模式研究
河南省郑州黄河自然保护区湿地恢复模式研究张明祥;张阳武;朱文星;廖成章;赵生成【期刊名称】《湿地科学》【年(卷),期】2010(8)1【摘要】河南省郑州黄河自然保护区周边人口众多,湿地围垦现象严重,亟需开展湿地恢复工程建设。
根据郑州黄河自然保护区的地形特征、水文状况、受威胁状况和和湿地植物的适宜性特点,郑州黄河湿地的恢复模式可分为自然湿地恢复模式和主动湿地恢复模式,其中主动湿地恢复恢复模式又可分为蓄水型、溪流型和多塘型湿地恢复模式。
针对嫩滩、河心洲、岛等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可以利用黄河自身的水文周期、植物种质资源、自然肥力,采用自然湿地恢复模式进行恢复。
在地势平坦、宽度较大、坡度较小且距平水位1~2m之间地形平顺无突变的二滩区,可采用蓄水型湿地恢复模式;在地势低洼,具有自然沟渠雏形,并与黄河河道相连的嫩滩区和靠近嫩滩的二滩区,可采用溪流型湿地恢复模式;在现状地形起伏较大,或现有及废弃的鱼塘分布区,可采用多塘型湿地恢复模式。
研究结果表明,自然恢复区域主要集中在南河渡黄河大桥西侧、嘉应观黄河铁路大桥西侧、郑州黄河公路大桥东侧等区域,总面积为5086hm2;主动湿地恢复区域主要集中在伊洛河东侧、嘉应观黄河铁路大桥东侧、郑州黄河公路大桥东侧和中牟太平庄村东北侧区域以及现有鱼塘集中分布区域,总面积为965hm2。
【总页数】7页(P67-73)【关键词】湿地恢复模式;自然恢复;主动恢复;蓄水型;溪流型;多塘型【作者】张明祥;张阳武;朱文星;廖成章;赵生成【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6【相关文献】1.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类型研究 [J], 孙浩冉;孙淼2.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 [J], 李錾华;张杰;雷雅凯;田国行3.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植被恢复原则与模式的研究 [J], 王红春;胡堂春4.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功能机制及生态效益价值研究 [J], 杨朝兴;卫发兴;王坤宇5.郑州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和多样性 [J], 李长看;赵海鹏;邓培渊;赵宗英;李振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湿地生态恢复的原则、目标、特点、修复理论基础及技术和方案确定
湿地生态恢复的原则、目标、特点、修复理论基础及技术和方案确定湿地生态恢复的原则、目标、特点、修复理论基础及技术和方案确定1 湿地生态恢复的原则1.1 地域性原则我国湿地分布广,涵盖了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各种类型的湿地。
因此应根据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湿地类型、功能要求、经济基础等因素,制定适当的湿地生态恢复策略、指标体系和技术途径。
1.2 生态学原则生态学原则主要包括生态演替规律、生物多样性原则、生态位原则等。
生态学原则要求根据生态系统自身的演替规律分步骤分阶段进行恢复,并根据生态位和生物多样性原理构建生态系统结构和生物群落,使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处于最大利用和最优循环状态,达到水文、土壤、植被、生物同步和谐演进。
1.3 最小风险和最大效益原则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退化湿地系统的生态恢复是一项技术复杂、时间漫长、耗资巨大的工作。
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某些环境要素的突变性,加之人们对生态过程及其内部运行机制认识的局限性,人们往往不可能对生态恢复的后果以及最终生态演替方向进行准确的估计和把握,因此,在某种意义上,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这就要求对被恢复对象进行系统综合的分析、论证,将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同时,还应尽力做到在最小风险、最小投资的情况下获得最大效益。
在考虑生态效益的同时,还应考虑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
2 湿地生态恢复的目标湿地生态恢复的总体目标是采用适当的生物、生态及工程技术,逐步恢复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最终达到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持续状态。
但对于不同的退化湿地生态系统,其侧重点和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总体而言,湿地生态恢复的基本目标和要求如下:(1)实现生态系统地表基底的稳定性。
地表基底是生态系统发育和存在的载体,基底不稳定就不可能保证生态系统的演替与发展。
这一点应引起足够重视,因为中国湿地所面临的主要威胁大都属于改变系统基底类型的,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我国湿地的不可逆演替。
郑州黄河滩地生态重建研究
郑州黄河滩地生态重建研究
乔丽芳;马杰;余春林;张毅川
【期刊名称】《生态科学》
【年(卷),期】2006(025)006
【摘要】通过生态重建和景观重建,使郑州黄河滩地重新发挥生态系统功能与价值.以郑州黄河滩地为研究区,以实地调查数据、卫片资料等为依据,通过合理地定位重建目标、控制景观结构、划分景观分区和采用生态经济学方法进行成效评估,制定郑州黄河滩地生态重建方案.郑州黄河滩地蕴含着巨大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潜力,生态重建后可以为城市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主要表现为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调节气候和涵养水源功能,保持土壤和净化环境功能,生态防灾功能;经济生产功能和社会功能:科研教育功能,旅游和遗产价值.
【总页数】5页(P537-541)
【作者】乔丽芳;马杰;余春林;张毅川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学院园林学院,新乡,453003;河南科技学院园林学院,新乡,453003;郑州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郑州,450000;河南科技学院园林学院,新乡,453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149
【相关文献】
1.郑州黄河滩地植被特征 [J], 段艳芳;赵东;赵辉
2.郑州黄河滩地不同植被土壤养分的含量与分布特征 [J], 贾美芹
3.郑州黄河滩地景观发展研究 [J], 张毅川;乔丽芳;姚连芳;余春林
4.郑州黄河滩地景观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 [J], 乔丽芳;陈亮明;张毅川
5.基于可拓物元法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以郑州黄河滩地为例 [J], 刘蕾;姜灵彦;李庆召;高军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郑州黄河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郑州黄河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孙浩冉
【期刊名称】《山东化工》
【年(卷),期】2017(46)20
【摘要】郑州黄河湿地公园拥有大量的动植物资源,是郑州市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本文通过分析郑州市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今后保护的对策和建议.主要包括:①加强立法,提高宣传力度,增强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②实施湿地生物多样性修复工程;③建立湿地物种资源信息数据库,为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科学决策依据;④建立完善的湿地保护和监测体系;⑤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湿地生态补偿机制.
【总页数】2页(P158-159)
【作者】孙浩冉
【作者单位】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化工食品学院,河南郑州 450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37
【相关文献】
1.郑州市郑东新区生态湿地规划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J], 高辉巧;牛光辉
2.山西古城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研究 [J], 薛爱爱
3.莱州湾及黄河口水域渔业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 [J], 邓景耀;金显仕
4.城市人工湿地景观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以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湿地景观规划为例 [J], 高辉巧;张俊华
5.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使用特征及满意度研究 [J], 吝成旺; 杨延基; 禹冰; 冯理明; 王鹏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2月第1期林业资源管理F OREST RES OURCESMANAGE M E NT February 2010No 11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植被恢复原则与模式的研究王红春,胡堂春(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北京100714)摘要:受黄河反复冲淤和人类频繁活动的影响,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内自然植被遭受严重破坏,开展植被恢复已是保护区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
基于对保护区内植被分布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保护区在植被恢复时应考虑保护优先、依法治理,自然为主、人工为辅,因地制宜、适地适植被,适度利用、持续发展、统筹规划、多措施并举等原则,并提出自然恢复、人促自然恢复、人工生态恢复等3种植被恢复模式。
关键词: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植被恢复;原则;模式中图分类号:S75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22(2010)01-0079-05Study on Reveget a ti on Pr i n c i ples and M odes i n ZhengzhouY ellow -R i ver W etl and Na ture ReserveWANG Hongchun ,HU Tangchun(Acade m y of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SFA,B eijing 100714,China )Abstract:Due t o the repeated persistent scour -and -fill in the Yell ow R iver and frequent human activi 2ties,the native vegetati on in Zhengzhou Yell ow -R iver W etland Nature Reserve suffered heavy destr oy 1It is very i m portant and urgent t o carry out revegetati on 1Based on the field invent ory of vegetati on ’s cur 2rent situati on and existent issues,the paper puts f or ward the revegetati on p rinci p les,including p ri ority of p r otecti on and treat m ent according t o la w,natural recovery as the maj ormeasure with the support of artifi 2cial constructi on,considerati on of l ocal conditi ons as well as matching sites with p r oper vegetati on,wise utilizati on and sustainable devel opment,and overall p lanning with many measures in the revegetati on p r o 2ject,and brings f or ward three modes including natural recovery,artificially natural recovery and artificial ecol ogy rest orati on 1Key words:Zhengzhou Yell ow -R iverW etland Nature Reserve,revegetati on,p rinci p les,modes收稿日期:2009-10-12;修回日期:2009-11-12作者简介:王红春(1973-),福建宁化人,高工,博士,主要从事森林经理研究工作。
E mail:lyf whc@1261com 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之一,是我国第二大河流。
郑州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于2004年11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保护对象主要为郑州黄河湿地生态系统、侯鸟停留繁殖迁徒地、区域内珍稀濒危野生生物,同时,保护区也是河区经济的重要组成,保护区内植被是维系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石。
然而,由于保护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黄河河流反复冲淤和人类的频繁活动和过度利用,尤其是围垦、过度放牧、工业污染等,保护区自然植被遭受严重破坏,尤其是天然林资源已荡然无存,人工植被突显短期经济效益,因此,开展植被恢复、发展生物资源、扩大植被种群数量,已是保护区迫在眉睫的林业资源管理第1期 重要工作。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增强,越来越多基金资助濒危湿地的保护与恢复,国外有关受损湿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研究大量涌现[1],在国际、国内层次上也不断推出植被恢复的措施。
本文在前期收集资料和2008年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保护区植被恢复的原则和主要模式,以期为恢复保护区植被提供一些思路。
1 保护区概况郑州河段属黄河的中下游交界地区,也属黄河冲积扇的脊轴,该段河床宽浅,沙洲密布,汊河较多,冲淤剧烈,主流摆动幅度很大,属典型的游荡性河段,洪水多发性地段。
保护区位于郑州市北部①,行政区域从西到东分别隶属于巩义市、荥阳市、惠济区、金水区、中牟县,东西全长15815k m,南北跨度23km,地理坐标在北纬34°48′~35°00′,东经112°48′~114°14′之间,总面积38007hm2。
保护区属于北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18~1515℃,是河南省生物多样性分布的重要地带,湿地内物种繁多,生态系统类型多样,为我国中部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湿地,是我国中部地区生物多样性分布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是我国三大全球候鸟迁徒通道之一———中线通道的重要节点,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繁殖地和觅食地区。
区域内植被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社会价值,一是其中有受保护的珍稀物种,如野大豆;二是其为湿地生态系统、河区经济的重要成份;三是其对郑州市生产生活用水起着重要的生态净化作用。
保护区除河流主干道水面以外,主要形态还有滩地、农地、阔叶林地、经济林地、灌木林地和其它用地(村屯等),如表1所示。
表1 保护区土地现状与利用结构面积及比例总计非林业用地合计水面滩地农地其它林业用地合计阔叶林经济林灌木林面积/hm2380073595295001900073521002055186238155比例/%10094162510501019130135144190110142 植被现状及存在问题211 植被现状21111 植物种类据调查资料[2],保护区内有维管束植物80科284属598种(含4个变种),分为木本植物有38种,草本植物560种。
其中,蕨类植物8科9属14种,被子植物70科273属582种及变种,裸子植物仅2科2属2种。
保护区内的野大豆(Glycine soja)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黄河虫实(Corisper2 m um huanghoense Tsien et1G1Ma)、荷花柳(Cynan2 chum riparium Tsiang et Zhang)是黄河区域特有种,是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
按植物生境分,水生植物种类有18科41种,陆生植物共有62科557种,浮游植物8门37科71属124种。
21112 植被类型由于黄河河水泥沙含量大,淤积、冲刷、决溢、改道不断发生,同时,由于人类不断地在淤积滩地耕作、频繁活动,形成了该区生态类型多样的特点,主要生境类型有湿地、森林、灌丛、农田作物等4类,主要植被类型分为水生植被、沙生植被、盐生植被、防护林和果木林植被、农作物植被等5类。
按起源分为人工植被和天然植被2类,人工植被主要是以乔木为主体的林分或林带和以粮食作物为主体的农作物,表现出人类对河流湿地的控制和大量利用。
天然植被主要是灌草为主体的陆08①河南郑州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1河南郑州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120071 第1期王红春等: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植被恢复原则与模式的研究生灌草丛植被和以浮游植被为主体的水生草丛植被,呈现为周期性的存活变化,反映出河流湿地的动态性。
21113 植被分布保护区内自然植被较少,主要分布于低河漫滩和洼地,保护区内植被类型以人工植被为主,主要是农作物,也分布着大量的防护林带、林分。
由于村庄、砖厂、道路、河道控导工程也广泛分布于保护区内,导致天然植被的大量破坏。
植被分布结构如表2所示。
表2 黄河湿地植被分布主要状况类型水分条件植被演替主要植物种类主河道嫩滩二滩老滩河道工程稳定积水水生藻类为主,部分地区有挺水植物金鱼藻、狐尾藻、灰藻、眼子菜、慈菇、芦苇、香蒲等中常水位即过水藻类、一年生草本灰藻、藨草、狐尾藻、马塘草等2~3a过水一次禾本科、低矮挺水植物水蓼、加拿大莲、旋复花、芦苇等3~5a过水一次高草、中高挺水植物蓼、蒿、蓬、白茅、芦苇、拂子茅、柽柳6~10a过水一次旱生植物和灌丛旱莲、加拿大蓬、芦苇、狗尾草、碱蓬、蓼、藜、隐花草、白茅、蒿、蓬、旱莲、水烛、水葱、柽柳、紫穗槐、旱柳等。
10~20a过水一次旱生植物、杨柳类乔木白茅、狗尾草、旱莲草、芦苇、白茅、柽柳、旱柳、杨树等农田、村庄农作物和经济果树小麦、玉米、棉花、苹果等大堤、河道控导等防护林、景观林杨树为主212 存在问题1)沼泽自然植被萎缩长期以来在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尤其是黄河湿地特殊的水文情况(河流汛期与枯水期流量差异悬殊)和小浪底水库枢纽工程的调控,黄河湿地的森林沼泽、芦苇沼泽和草本沼泽规模不断减少,质量不断降低,植被不断萎缩。
2)植被覆盖程度低保护区内森林(乔木)覆盖率仅5%,农田林网多为残缺不全,主河道上除黄河大堤控导工程处基本上有人工林(或截干的人工林)外,其它主河道上缺乏有效的防浪林或防护林;即使是在保护区的核心区,也大量被开垦为耕地,滩地上天然植被比例较少,除低河漫滩和洼地外,其它区域内以人工植被为主,但植被盖度不高;水域(主河道和内滩洼地湖面)面积占有一定比例,但主河道水域内水生植被如藻类、挺水植物等分布极少,内滩洼地湖面水生植被也较为稀疏。
总体上,保护区内植被覆盖程度低。
3)植被多样性下降保护区内植物种类比较丰富,但自然植被日益减少。
陆生植被方面,除低河漫滩和部分洼地外,绝大部分原生植被已被农田、果园及村落所代替,木本植物种类较少,且都是人工林木、种类简单,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植被的丰富程度并影响了其种类组成,人工植被日益增加,早期广泛可见的黄河虫实、荷花柳,如今已是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