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李敏同志生平事迹材料 精品
不尽的感激 永远的怀念
不尽的感激永远的怀念作者:李光彩来源:《党史文苑》2010年第11期2009年底,我到湖南长沙板仓去拍电视剧《毛岸英》,拍摄之余得知邵华阿姨和岸青同志就安葬在杨宅(杨开慧)附近的烈士陵园里。
一天早晨,我起床后独自登上小山的陵园去拜谒二老合葬墓地。
我怀着沉重的心情走到墓地,看到眼前的一切,不禁潸然泪下……2008年6月25日凌晨,我从朋友处得知邵华阿姨去世的消息。
噩耗如晴天霹雳,击打着毫无心理准备的我。
午夜的黑暗与梦魇般的悲痛围绕着我,我不敢相信这是事实,更不能接受这个事实。
我怀着悲痛万分的心情,将家里的灯光全部熄灭,点燃了一支蜡烛,但眼前的烛光仍然不能驱逐笼罩在我身边的黑暗和哀痛。
我看着烛光,噙着泪,一幕幕难忘的往事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和邵华阿姨初相识是在2007年3月毛岸青同志的遺体告别仪式上。
由于当时参加悼念的人员较多和现场程序时间的要求,我不能和阿姨进行长时间的交谈,只能在握手时,对陷入巨大悲痛之中的她进行简单的安慰,请她节哀顺便,保重身体。
虽然这只是初次相识,而且我和阿姨也只有寥寥数语,但她在失去亲人时所表现出来的坚韧,在悲痛之中所展现出来的镇定,无一不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我深深敬佩。
此后,我一直渴望能再次看到邵华阿姨,聆听她的教诲。
终于有这样一个机会满足我的心愿。
那是2007年7月,我与中国京剧院著名编剧邹忆青老师(她是电视剧《西游记》的编剧之一)共同创作完成了一部取名为《家园情深》的电影剧本,主要讲述毛泽东青年时代在北大的工作学习和相关历史,我们特邀邵华阿姨做总顾问。
当时,为了征求她对剧本的意见,我和邹老师一同前往位于北京西山的邵阿姨家里,进门时看到的阿姨虽是面容憔悴,但仍不失精神,她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在她家里,邹老师一口气把剧本《家园情深》读完,而阿姨则一边喝药,一边耐心地听完,并提出了极其宝贵的修改意见。
谈论过电影剧本后,我为她朗诵了毛泽东青年时期所作的《沁园春长沙》。
她听过后,若有所思地说:“是啊!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此时,她的目光凝滞而深邃,似乎已进入词的意境,回到了青年毛泽东所战斗的那个充满理想和激情的时代……当天我与阿姨有很多交谈,阿姨对我的谆谆教诲至今犹在耳边。
红色英雄个人事迹材料
红色英雄个人事迹材料(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事迹大全、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计划总结、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报告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a complete collection of deeds,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report summari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红色英雄个人事迹材料红色英雄个人事迹材料5篇在神州大地上,从古至今就要为和平、为国家洒汗水和血水的红色英雄,他们的事迹应该被我们记得,不妨来认识一下吧。
抗战伟人事迹材料五篇
抗战时期的伟人事迹材料1罗盛教,1931年生,湖南省新化县人。
原名雨成,新化县松山乡人。
少时在维新、文德小学读书,后因家贫辍学。
1945年冬,去乾城县所里镇(今吉首)叔父家。
翌年春,入省立九师附小就读。
1947年,考入省立九师,毕业后升入省立十三中学高中部求学,并改名罗盛教。
由于家境贫寒,罗盛教11岁时才上小学,只念了一年半就失学了。
为了有口饭吃,父亲将他送去当了道士。
14岁那年,他不得不到镇上叔叔开的杂货铺帮工。
1949年,罗盛教的家乡解放了。
这年11月,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湘西军政干部学校的一名学员。
罗盛教文化程度较低,听起课来感到吃力,抓不住重点,笔记记不全。
为了不掉队,每次下课后,他都要将别人的笔记借来,和自我的笔记对照,查缺补课,然后用钢笔工工整整地抄写一遍。
在建校劳动中,需要将倒在河中的一棵树抬到岸上搭桥用。
罗盛教第一个跳进冰冷的河水中。
在他的带动下,全班二三十个同学都跳进河里,最终将树拖上了岸,搭起了桥。
1950年2月1日,罗盛教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1年4月,罗盛教响应党的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并随部队奔赴朝鲜。
任志愿军第47军141师侦察队文书。
在朝鲜他曾参加了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
在朝鲜的日子里,罗盛教时时感到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他和驻地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的老乡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他经常帮房东大妈担水、劈柴,乡亲们都夸奖罗盛教是好样的。
1952年1月2日清晨,罗盛教和战友宋惠云一齐去河边练习投掷榴弹。
正值隆冬季节,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盖住,几个儿童正在滑冰,笑声阵阵。
忽然,传来了呼救声,有人掉进冰窟窿了!罗盛教抓起自我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弯腰,直冲过去。
他一边跑一边飞快地脱掉身上的衣服,之后跳进了冰河里。
过了好一会,罗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气,又钻进水里。
又过了一会,罗盛教最终将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
当那少年两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时,突然,哗啦一声,冰又塌了,少年连人带冰又落入水中。
爱国人物事迹材料
爱国人物事迹材料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事迹的经历,对事迹都不陌生吧,事迹是对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进行综合整理所形成的总结性书面材料。
以下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的爱国人物事迹材料,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爱国人物事迹材料篇1我们都知道钱学森是一个十分伟大的人物,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钱学森是加利福尼亚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并且还是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
钱学森为新中国的成立倍感激动,因此决定放弃在美国的机会,回国效力。
但是钱学森的专业是与国防有关的,所以他的归国之路遭到了美方的万般阻挠,钱学森历尽了千辛万苦才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钱老先生是十分热爱自己的祖国的。
爱国人物事迹材料篇2茅以升是著名的桥梁专家,他在20岁的时候到美国去留学,成为了康奈尔大学桥梁专业的研究生,并且很快就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硕士学位。
为了获得实践的机会,白天的时候到一家桥梁公司实习,在实习的过程中他一直亲手绘图、切削钢件、打铆钉、油漆等等,在晚上的时候上课,攻读博士学位,经过不断的努力,终于成为了既懂理论又有技术的人才。
因此他在美国收到了很多聘请他担任工程师的聘书,但是茅以升并没有接受这些邀请,最终决定回国,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美国人劝他说科学是不分国界的,科学家所作的贡献是属于全人类的,中国的条件很差,留在美国才能有更大的贡献。
但是茅以升却说:科学虽然没有祖国,但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
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祖国更需要我。
我要回去为祖国服务。
所以在1919年的时候,茅以升毅然回国,投身到为祖国造桥的事业中,现在我国浙江省钱塘江上的那座雄伟的大桥就是茅以升设计并主持建造的。
爱国人物事迹材料篇3说起董存瑞这个人,大家一定不陌生,我们都知道董存瑞背着炸药炸碉堡的英勇事迹。
在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的连队任务是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
感动中国人物主要事迹素材2023
感动中国人物主要事迹素材2023(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导游词、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tour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感动中国人物主要事迹素材2023感动中国人物主要事迹素材精选2023当你知道了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后,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是不是也觉得他们非常的伟大呢?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感动中国人物主要事迹素材,欢迎大家来阅读。
李敏:天山脚下的秦腔追梦人
李敏:天山脚下的秦腔追梦人文\刘军李敏出生在钟灵敏秀的东府渭南,秦之声韵在她的血液里流淌;她曾是一个天资聪敏的小童星,三岁半上电视唱秦腔有板有眼,至今提起人们依旧津津乐道;如今的她坚守边疆,在天山脚下唱响大秦之腔已经整整17年。
她是乌鲁木齐市秦剧团(新疆秦剧团)一位优秀的青年旦角演员。
李敏1989年出生在渭南市一个叫三张镇的地方,吃着渭河水听着大秦腔长大,正如父母给她取的名字一样,从小聪敏机灵,三岁半时就被陈爱美和赵冬安两位主持人抱着登上了陕西广播电视台《秦之声》的大舞台,把一段无师自通的“未开言来珠泪落”唱进了千万百姓家,唱得人们乐开了花。
此后,李敏便成了当时年龄最小、时时亮相荧屏、处处受人追捧的秦腔小童星。
在爷爷奶奶的照顾下,进西安、下南京、到杭州,走南闯北,不仅连获两届全国戏曲小梅花金奖,各种荣誉证书也纷至沓来,“我妈心细,把红本本装了整整两箱,到现在还保存着”。
伴随着女儿的“久经沙场”,李敏讷言敏行的父母也深切感受到了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开始为女儿的将来做着打算。
1999年,父母深思熟虑下带着只有10岁的李敏报考省艺校,“那年只有一个宁夏班,老师见我个头小,年龄也不大,就建议第二年再报考”。
第二年,李敏意料之中地被当时省艺校唯一一个秦腔班——新疆班顺利录取。
面对女儿五年科班毕业后将远赴新疆,爱女心切的母亲有些后悔了,是省艺校任教的乡党“盛凯爷爷”一句“远怕啥,现在交通方便得很,想回来就能回来”让母亲放下了悬着的心。
李敏和新疆,即结缘于此。
初入艺校,李敏“小童星”的优越感瞬间全无。
戏曲岂是一个“唱”字就能概括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你得一点一点练,踢腿、下腰、劈叉,圆场、身段、台步,把子、架子、毯子……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苦到汗水泪水一起流,疼到撕心裂肺闷声吼!感觉“并不是想象中的样子”:剧院后台的过道是他们睡觉的地方;初来乍到不适应当地的气候,发烧感冒时有发生;每人每月只发80块生活费;最要紧的就是赶上人事冻结,编制问题被拖了整整两年,最终通过“特批”才得以解决。
95岁抗联女兵李敏苦寻战友70年
95岁抗联女兵李敏苦寻战友70年作者:冰野来源:《北广人物》2018年第25期她叫李敏,今年95岁。
李敏老人双手捧着一双当年东北抗日联军穿过的鞋来到央视《等着我》节目现场,目光如炬地讲述作为3万东北抗联战士的一员在林海雪原爬冰卧雪、割草为食的故事。
胸前的勋章无声地诉说着她经历的不凡岁月。
已经95岁高龄的李敏是一名抗联老兵。
1938年,父亲在战斗中牺牲,年仅13岁的李敏参军支援前线,成为当年最年轻的东北抗联女战士。
怀着一腔热血,她唱救亡歌鼓舞士气,给战友做军装、做饭,抵御饥寒,也曾只身一人站岗守护伤员战友,勇敢带领队伍与敌人激战。
在漫天飞雪的林海雪原,她曾整整走了三天寻找抗联队伍,喝过雪水、吃过老鼠肉……经历过几番死里逃生的她,内心深处最大的惦念就是战友们,你们身在何方?几十年来,李敏寻找幸存的战友始终没有结果,她心里愈发着急。
最终节目组为老人找到了4位战友—一李在德、周淑玲、孟宪德、张正恩,算上李敏,他们几个年龄加在一起近500岁。
他们向我们徐徐打开70多年前那段惊心动魄的抗战历史……李敏:煮了一晚上的“年夜饭”13岁时父亲在战斗中牺牲后,李敏成为当时最年轻的抗联女战士。
身经百战的她至今难忘1938年的冬天。
那时,一场大雪覆盖完达山脉,被服厂和医院突然被日伪军包围。
指导员裴成春在阻击中身负重伤,让其他人先撤,自己在后面掩护。
山上积雪足以淹没膝盖,李敏走在前面艰难开道,然而一转身却看到身后的战友又被围击。
那一天,牺牲的战士倒在茫茫雪地里,鲜血染出了一条殷红的路,只剩李敏孤身一人在林海雪原整整走了三天,喝雪水、吃老鼠肉,最终找到抗联队伍。
除了随时应对敌人的追击围攻,战士们还要在天寒地冻中与饥寒作斗争。
至今珍藏在李敏家中橱窗里的一双硬邦邦的鞋,就是战士们在雪地里日夜行军的见证,也曾是战友用生命守护的“年夜饭”。
1939年的大年三十,缴获敌人一批物资后,战士们找到了一个只剩卜山墙的房屋。
当时,司务长煮上雪水、放进桦树的嫩树皮,还有一双鞋,算是为战士们准备的“年夜饭”。
千难万险脱虎口——东北女抗联战士李敏回忆一次严酷的考验
千难万险脱虎口——东北女抗联战士李敏回忆一次严酷的考验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一个风雪交加的黄昏,我们抗联第六军一师一支二十来人的小部队,在完达山一个高高的雪峰下,点燃篝火露营了。
宿营地只有一个大火堆,战士们由于白天爬山行军疲倦了,在雪地上铺些树枝,把背篼作枕头,紧紧地围着火堆睡了。
黑夜包围着这个火堆,鹅毛大雪飘落在他们的身上,白白的一层。
两个伤员,因为伤口没有药治疗而发炎了,翻来覆去地呻吟着。
只有师政治部徐光海主任借着火光,在写着什么,手冻得好像连铅笔都拿不住了。
他近来肺病复发,咳嗽得很厉害,再加上挨饿受冻,瘦高的个儿显得更细高了。
虽然他才三十二岁,但看他那憔悴的脸色,已像四十多岁的人了。
第二天拂晓,这支小部队开始出发了。
我们已经被敌人围困在山里好久,断绝了粮食,缺乏冬服,正准备冲出重山和敌人的封锁,解决供给问题,并补充部队。
被服厂裴盛春厂长毕竟是心细的女同志,像过去一样,当队伍走后,总要到各个火堆旁检查一遍,然后才放心走开。
她忽然发现我站在一棵大杨树旁,用刺刀刻标语。
“小李子,快走吧!不然你会掉队的!”她着急地催促着,关心着我这个十五岁的小丫头。
“我就要刻完了!”我因为着急,手又冻得不灵活,所以好不容易刻完了最后的“!”号。
我后退两步,小声读了一遍:“抗日救国是每个中国人民的光荣责任!”然后满意地笑着追队去了。
我们踏着深过膝盖的雪地,穿过密密的丛林,爬过一个又一个山峰,横过一个又宽又长的沟塘子,向光秃秃的雪峰一姜家窑山走去。
狂风呼啸着,使人抬不起头来。
正午十二点,我们登上姜家窑山峰了。
徐主任站在同志们新踩的小雪道旁,向后看有没有掉队的同志,嘴里催促着:“,陕跟上队。
”裴盛春厂长在队的中间,前后注视尖兵小马和殿后的刘排长。
队伍离山最高处还有一百米,小马已经爬上了山头。
他忽然发现敌人的一个大个子尖兵也上来了。
那人只顾弯着腰,眼睛看着地爬上来。
小马猛扑过去,但他个子太小,被那敌兵压在下面了。
当敌人拔出刺刀,正要向小马猛刺的时候,刘排长及时赶到,“砰”地一枪,敌人脑瓜开了花。
李敏金牌职工材料
金牌职工事迹材料李敏,女,年出生,年毕业卫校,年到医院从事护理工作,年至今在卫生院工作。
在护理和护理管理工作中,李敏同志爱岗敬业,本着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致力于本职工作,能以身作则,总是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注重转变护理理念,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倡导护理措施人性化,成绩突出。
如今她在护士的工作岗位上已默默耕耘了十七个年头了,虽然只是众多医务人员中平凡的一位,但她深爱着我的职业。
用真诚、爱心书写着平凡而又光彩的人生,用自己的行动赢得病人的信赖。
从他们的笑容里,她读懂了奉献的乐趣,在付出劳动的同时奉献爱心使我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和内涵。
一直以来,她都认为自己是一个认真负责、勤快又能干的护士,每天的工作我都尽职尽责,每一件事情都尽量做到又快又好。
打针技术也还可以的,铺床也铺的挺漂亮的,抢救起来我也能够独挡一面。
李敏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投身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在她的建议下重新布置了病房环境,使病人感觉更温馨,护患之间也涌现出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感谢信也雪片样的飞来。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全面开展,护理工作进入了新的里程,护患关系也将翻开新的一页。
作为一名护士,她每天都以最美丽的微笑、最亲切的语言、最体贴的护理、最饱满的工作热情来面对病人。
每天早上7点半她来到病房,首先每一位病人问好,“大家早上好!” “昨天晚上您睡得好吗?” “今天您感觉好一些了吗?” 每天下班前,她会再次来到病房看看病人,问问他们有什么需要,问问他们今天的感觉如何。
一句句简单的问候拉近了护士与病人之间的距离。
一句句真诚的话语,使病人体会到了医患之间的平等和亲切,护患之间也架起了一座座心灵的桥梁。
用她的话说:护理工作是需要爱心、需要奉献、需要理解的。
如果护理人员能够真正的把病人放在心上,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或者说把每一个病人都当成朋友或亲人,真真切切的关心他们、照顾他们, 全心投入、真诚相待,我们的医患关系不是会更加和谐吗!护士的工作是忙碌的,但是优质护理服务让病人感受到了护士的付出。
最新中国现代名人事迹材料
最新中国现代名人事迹材料给大家带来的中国现代名人事迹材料范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中国现代名人事迹材料1鲁迅生于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城内都昌坊口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
鲁迅原名周树人,英年早逝,他是中国现代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自幼聪颖勤奋,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的一所的私塾,鲁迅十二岁时到三味书屋跟随寿镜吾老师学习,在那里攻读诗书近五年。
鲁迅的坐位,在书房的东北角,使他用的是一张硬木书桌。
现在这张木桌还放在鲁迅纪念馆里。
鲁迅十三岁时,他的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父亲长期患病,家里越来越穷,他经常到当铺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再在药店给父亲买药。
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
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
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
”鲁迅听了,点点头,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
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药店去买药,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
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
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每当他气喘吁吁地准时跑进私塾,看到课桌上的“早”字,他都会觉得开心,心想:“我又一次战胜了困难,又一次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我一定加倍努力,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
”后来父亲去世了,鲁迅继续在三味书屋读书,私塾里的寿镜吾老师,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
老师的为人和治学精神,那个曾经为鲁迅留下深刻的记忆的三味书屋和那个刻着“早”字的课桌,一直激励着鲁迅在人生路上的继续前进。
鲁迅十七岁时从三味书屋毕业,十八岁那年考入免费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来又公费到日本留学,学习西医。
爱国人物的事迹材料例文
爱国人物的事迹材料例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事迹大全、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计划总结、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报告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a complete collection of deeds,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report summari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爱国人物的事迹材料例文爱国人物的事迹材料例文5篇在21世纪的今天,我辈当担负起国家兴盛的责任。
94岁李敏,在庭院为抗联战友立碑林
李敏 ▲人物|国内▁China抗联人的“家”在哈尔滨市鞍山街中段,层层楼宇间隐藏着一个安静神秘的院落。
尽管不是在哈尔滨出生, 但新中国成立后,李敏长期在这里生活工作,她和这座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
李敏住的院子里有两层小楼,看上去古朴典雅,折中主义的建筑风格在城文/祖一飞94岁李敏,在庭院为抗联战友立碑林市的钢筋水泥间显得格外清奇。
这里曾经是黑龙江省高级干部的公用住宅,最多的时候住过6户人家。
国家经济发展起来后,其他住户陆续搬走,李敏却选择留下来, 甚至为此放弃了分给她的新房。
“这里多好哇,我舍不得离开!”几十年下来,这座小院已经不单单是她的家,也成了活着的和逝去的所有抗联人的“家”。
这座院子是什么样的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院子的碑刻。
墙上、地上、花园里,到处都是。
走近细看,你会发现大石碑上刻满了抗联的历史往事,小石碑上则是爱国诗词。
这些诗词大多出自李敏已故的丈夫、同样参加过东北抗联的革命英雄—原黑龙江省省长陈雷之手。
上个世纪末,夫妻俩约定以勒石刻碑的方式纪念那些牺牲的战友。
自此以后,每个月工资的大部分,都被他们拿来购买石材和请人刻碑。
买得多了,钱不够了怎么办?两人商量后决定只买石头,自己拿回家刻。
陈雷手劲大,刻出来的字苍劲有力。
李敏也跟着刻,尽管有模有样,但她总感觉还差了点。
一些难度大的作品,她还是会请专业的师傅来刻。
石材费加上人工费,一件大点的石碑要花费上万元。
为了继续刻下去,李敏把家里珍藏的老酒也拿出来卖了。
墙面上挂满后,她让人把新碑靠在墙角竖起来,可地方还是不够用,于是院子前面的花园也被开发出来。
几十座长碑立成了一个小型的碑林, 远远望去像士兵组成的方阵。
院子里一共有多少块碑,如今李敏也记不清了。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抗日的怒火在东北燃烧开来,李敏的父亲李石远和兄长李云峰加入了抗日救国宣传队。
李敏也走上街头,利用儿童身份作掩护,在城里偷偷张贴抗日传单。
12岁的时候,李敏遇见了一位名叫李升的地下交通员,央求对方带自己上山参加革命。
不要鲜花掌声
不要鲜花掌声作者:侯懿芸张秀晨来源:《新湘评论·下半月》2015年第10期长大后的李敏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先后在国防科委、解放军总政治部工作,直至退休。
李敏曾在自己撰写的《我的爸爸毛泽东》一书中提到,父亲教育她,不要鲜花,不要掌声,夹着尾巴做人,过普通人的生活。
花白的齐耳短发,已是古稀之年的李敏很像一位老母亲,朴素又慈祥。
李敏一生生活得特别低调、简朴,无论父亲毛泽东在世时还是去世后,她都过着一个普通人的生活。
李敏,原名毛娇娇,中国共产党领袖毛泽东与贺子珍所生的女儿,1936年出生于陕西省志丹县。
李敏出生几个月之后,贺子珍远赴苏联,把女儿留在了延安。
4岁时,李敏被送到苏联,和贺子珍一起生活。
1947年,贺子珍带着李敏回到中国,住在哈尔滨。
成年后的李敏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先后在国防科委、解放军总政治部工作,直至退休。
不知父亲是毛泽东1940年初冬,毛泽东送女儿娇娇去苏联看望母亲,她和朱德女儿朱敏等人一起乘坐一架苏联轰炸机离开了延安。
回忆起当年,如今已满头白发的李敏微笑着说,“当年去的时候只有4岁,什么都不懂,没想到,那一去就是7年。
”贺子珍因为还要学习和工作,只好把李敏送到国际儿童院的幼儿班,好在毛岸英和毛岸青两个哥哥也在苏联。
李敏回忆说,生活在异国他乡的4人,节假日会团聚在一起,围在妈妈身边,度过短暂的团圆时光。
当时,贺子珍经常省吃俭用接济毛岸英兄弟。
李敏也提到,妈妈和其他女同志一样,为了支援前线,每月要织一件毛衣、三双袜子。
她双手几乎没有停下来的时候,就靠积攒起来的这点积蓄为几个孩子添置学习用具。
“我在苏联待了7年时间,都不知道自己的爸爸是谁。
”李敏回忆那时的自己,表示对父亲毛泽东没有一点印象。
李敏在苏联时,母亲从未向她提起父亲的事,儿童院里的孩子也没有打听父母的习惯。
在一间活动室的墙壁上,挂有毛泽东的画像,老师也给他们讲过毛泽东的业绩,但李敏从不知道毛泽东就是她的父亲。
李敏:第一次与父亲谈严肃话题
李敏:第一次与父亲谈严肃话题作者:方小宁来源:《源流》2013年第10期在一个敞亮的大厅里,毛泽东主席和贺子珍的女儿李敏,正缓步走来——李敏不喜修饰,朴素整洁,文质彬彬。
她头发齐肩,皮肤白皙,很像她的母亲,而轮廓尤其是下颌却酷似她的父亲。
她声音轻柔,言语明晰,神态安然,内里有一份脱俗的自如与自信。
在领袖父亲身边长大的种种切切,赋予了她云水襟怀、松柏意志。
她说:从小培养爱祖国,爱亲人,诚信、合作、向上、独立思考的好品质,培养一种为人民服务的淳朴气质与达观精神,是我的父亲所要求的。
她还说:有人说,生命不过是镜花水月的梦;有人说,生活不过是艰涩炽烈的酒;还有人说,生存不过是寺庙里敲钟的和尚,得过且过、自由自在就行……不管怎样,但我还是想说:孩子们,不要放弃了对生命的追求。
此际,李敏仍清楚记得,她第一次与父亲谈的严肃话题,是加入中国共产党。
还在中学时代,我就想加入中国共产党我1937年生于陕西保安,从小就看到在共产党员的行列里,有许许多多不可磨灭的光辉名字。
所以,还在中学时代,我便写了入党申请书,但又觉得自己还达不到一个党员的标准,入党申请书迟迟不敢交给学校党支部。
我想把自己的愿望告诉父亲,作一次同志式的思想交流。
星期六,我从学校回到家,放下书包就去找父亲。
父亲正好一个人在书房里看书。
我神态认真、规规矩矩地站在父亲面前。
父亲抬起头看着我。
一阵紧张,我忽然不知怎么开头才好。
我还是第一次跟父亲谈严肃的话题。
“娇娃,什么事呀?来坐下讲……”父亲拍拍他旁边的椅子道。
我端正坐下,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挺正经地对父亲说:“爸爸,我想和您谈件事儿,很重要的事儿。
”父亲一听,有点诧异,他放下手里的书,问:“娇娃,你想谈什么呢?”“爸爸,我想申请入党,但我想自己还不够条件。
”“那,你为什么要入党呢?”父亲不动声色问道。
“我……”没想到父亲这么问,我一下子被难住了。
父亲看看我的样子,微笑不语。
“我同学的爸爸都鼓励子女要好好努力,争取早日入党。
不负初心 方成匠心——记全国党史系统先进工作者李敏
★铸 魂 先 锋不负初心 方成匠心在中共长沙市委党史研究室的办公室里,担任副主任的李敏,看着眼前叠起来比自己还高的亲身参与编撰的作品,这位在2005年曾获得“全国党史系统先进工作者”殊荣的资深党史工作者仿佛在看自己的孩子。
李敏,1963年3月出生于湖南长沙县,1985年自湘潭大学历史系党史专业毕业,进入长沙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市委党史办,后改为市委党史研究室),从事党史研究工作至今。
扎根党史工作的32个年头里,她始终把党史事业发展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工作一丝不苟、恪尽职守,不畏艰难、勇挑重担,用实际行动展示了长沙党史人的专业素养和实干精神。
背利而去、为道而生,深耕党史为“大匠”立足岗位32载,李敏对党史这个很多人看来“冷门”的事业倾注了自身所有的敬畏和热情,精致精细,执着专一。
在让事业“从99%到99.99%”的过程中,她迂回推进,不厌其烦,努力坚守,把每一项工作,每一部党史作品,都当作工艺品一样精雕细刻、耐心打磨,从而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发展奇迹与震撼效应。
初到党史部门时,各方面工作尚在起步阶段,面临着诸如处室人手少、工作任务重等一系列困难,李敏迅速熟悉工作情况,进入工作状态,积极承担各项业务。
32年来,为了掌握好长沙地方党史的原始素材,为深入研究打下良好基础,李敏克服各种困难,深入实地查看调研,寻问知情人、亲历者,核实和还原历史,收集整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为了增加资料的科学性、可信度和完整度,她多次到各地各级图书馆、档案馆等地查阅档案资料,请教和咨询党史专家,搜集、充实相关史实。
作为一名党史工作者,她深感责任重大,也倍感时间之紧迫。
为抢救珍贵史料,她积极奔走;为查档、写稿、成书等繁重而琐碎的工作,她放弃节假日休息是家常便饭,忙得像停不下来的陀螺。
她以高度的责任自觉,持续发扬吃苦耐劳的“老黄牛”精神,出色地完成了一项项任务,随后又继续踏上新的征程。
几十年来,李敏扎根党史研究,笔耕不辍,撰写党史专题和党史文章累积数百万字,由她参编或审读的党史著作多达百余本。
优秀护士李敏事迹材料
优秀护士李敏事迹材料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优秀护士李敏事迹材料李敏,1997年7月毕业于滁州卫校,1998年1月来到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工作至今。
十二年的护士生涯使她深深地体会到要做一名合格和优秀的护理工作者,不仅是简单完成工作中的护理和治疗操作,还要有着无私奉献和不断学习的精神!所以她一直把医院的宗旨一切服务于病人当成自己的座右铭,对病人细心、耐心,态度和蔼,以自己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服务!曾多次受到病人及家属的表扬!因为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和职业的严肃性使她养成了严谨的工作作风,在十二年平凡的护理工作中从不曾松懈和存在一丝马虎,从没有发生过护理差错事故和病人投诉,同事们都说和她一起搭班非常轻松和放心!为了适应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她还利用下班时间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
2004年通过自学考试取得护理本科学历。
为了掌握科室新引进的检查仪器的操作使用,2002年到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进修学习。
2003年科室引进肺功能仪和电子气管镜后,就能独立完成肺功能仪的检查操作、报告分析,并能熟练掌握气管镜检查前的准备工作,术中配合,术后护理。
为了配合新检查技术的应用推广,她曾多次加班加点,放弃个人的休息时间,把年幼的孩子交给奶奶照顾,在家人地支持下她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患者的满意和康复出院时微笑弥补了她对孩子和父母的内疚!为了提高自己技能操作的熟练度和规范化,2007年7月积极参加市护理技能选拔赛,并以优异成绩被选送参加安徽省护理技能操作竞赛,取得优异成绩,被市卫生局授予市护理技能标兵称号。
为了提高对危重患者的护理水平,2009年7月积极参加省专科护士选拔考试,并顺利通过,经过为期半年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安徽省重症监护专科护士资格证书。
在工作中她不仅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尽职尽责完成本职工作,还成为护士长的得力助手。
革命先烈的故事500字
革命先烈的故事500字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革命烈士刘胡兰的故事革命烈士刘胡兰的故事刘胡兰烈士于1932年出生于山西汶水县,云周西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刘胡兰从小就受到革命教育。
她最先学会的几个字是“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
她积极参加抗战工作,还组织了妇女参战队,为党,为人民做了大量工作。
1946年7月盘踞在汶水的阎匪军狗急跳墙,风狂反扑,袭击了云周西乡村。
刘胡兰同志不幸被捕,在敌人面前,她英勇顽强,坚贞不屈。
她跨过了战友的遗体,踏着烈士的血迹从容来到轧刀前,振臂高呼,“乡亲们,敌人的末日不远了,新中国就要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万岁。
”刘胡兰同志牺牲时,年仅15岁。
刘胡兰同志牺牲后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毛主席为刘胡兰烈士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高度赞扬了刘胡兰同志伟大而光荣的一生,她没有死,她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篇二:关于对近现代历史人物生平事迹考察的事迹报告(500字)关于对近现代历史人物生平事迹考察的事迹报告专业班级:内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2011级2班学号:20110541235姓名:李敏摘要:通过这次对家乡近现代历史人物刘伯坚的生平事迹的考察,我深刻理解了革命先烈为祖国的解放做出的伟大牺牲,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大学生更应该明白身上的重大责任,努力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为祖国的更加富强作出不懈的奉献。
关键词:刘伯坚革命精神奋斗正文:无前的革命精神代表的是忠贞不渝的理想信念,历尽艰险的吃苦精神,无坚不摧的乐观主义。
在社会不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些精神是我们忘记和缺少的。
作为一名大学生,对革命精神的深层次领悟和传承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和历史使命。
在这个寒假,我对我们当地的革命历史人物刘伯坚的生平革命事迹做了一次实地考察,通过这次考察,我不仅重新学习了我们上一代革命先烈的奋斗和牺牲精神,更明白了我们身上所承担的伟大光荣的历史命令。
首先,我参观了以纪念刘伯坚烈士而修的刘伯坚纪念馆,在纪念馆里面,除了陈列了大量关于刘伯坚在革命时期的英雄事迹的宝贵文献和其本人作的优秀诗文之外,还向广大市民展列了一系列革命先烈在革命中使用过的器皿和各种什物,具有很高的珍藏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敏同志生平事迹材料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黑龙江省委员会原副主席李敏同志,因病于2019年7月21日3时39分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5岁。
李敏,女,朝鲜族,1924年11月5日出生于黑龙江省汤原县梧桐河村(原属萝北县)。
祖籍朝鲜黄海北道风山郡(现银波郡)。
1931年,在梧桐河村由崔石泉(崔庸健)领导组建的松东模范小学校读书时加入列宁主义儿童团。
在父兄的影响下,接受了革命思想,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革命工作。
1936年冬,参加东北抗日联军,先后在第六军第四师当战士、炊事员,并在军部密营被服厂、临时医院工作。
1937年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秋,被派往苏联学习,先后在位于苏联远东地区的抗联驻地野营护士排学习医疗和无线电专业技术,1942年8月,抗联部队编为教导旅(亦称“苏联远东红旗军独立第八十八步兵旅”)后,在通讯营任旅部广播员、政治教员、营党支部副书记等职,曾连续三年被评为旅优秀战士,被授予战斗功勋奖章,并从上等兵晋升为准尉。
1945年8月,随苏联红军进入东北后,参加绥化建政、建军、妇女群众等工作,曾任黑龙江省军区警卫连副指导员兼党支部书记、省中苏友协副总干事长。
1952年8月在东北局党校学习,毕业后任省政府文教办副主任、省教育厅副处长、厅党组成员。
1957年当选为中共黑龙江省第一届党代会代表。
1958年11月至1973年6月,任哈尔滨第一工具厂党委书记兼道外区党委书记处书记等职。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遭受林彪、“四人帮”迫害,入狱五年,身心遭到严重摧残。
1973年至1982年,担任黑龙江省总工会第三、四届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省人大第四届常委,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九届代表、执行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委员。
1982年11月至1987年,历任第五届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兼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并兼任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中共黑龙江省第四届委员会候补委员、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1987年至1993年,任第六届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兼省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
1993年李敏同志离休以后,组建了黑龙江省东北抗联精神宣传队,大力宣传东北抗联历史;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多次带领专家学者及宣传队员到我省山区、林区探访踏查东北抗联战斗和活动的地点并寻找烈士的遗文遗物,深入到部队、工厂和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专场文艺演出。
多次到大专院校及相关单位作东北抗联的专题报告,宣传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李敏同志生前曾荣获前苏联授予的斯大林勋章、朱可夫勋章、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勋章,苏联卫国战争胜利50周年、60周年、70周年纪念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70周年纪念章,以及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章等三十余枚奖章。
李敏同志提出了关于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光辉历史由八年改为十四年并纳入全国中小学教科书的建议被采纳;由李敏同志建议,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政协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黑龙江省东北抗日联军历史文化研究会”,李敏同志担任总顾问。
李敏同志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密切联系群众,艰苦朴素,严以律己,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优秀榜样。
李敏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荣的一生,也是伟大的一生。
李敏同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黑龙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倾注了满腔热情和全部心血。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
李敏同志的崇高品德、优良作风、光辉业绩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李敏同志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