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工程问题》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工程问题》教学设计含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工程问题》教学设计含反思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2页例7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了解工程问题的特征。
2、经历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掌握运用假设、验证等方法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会数学模型思想。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了解工程问题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工程问题的解答方法,掌握工作效率的表示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链接生活,谈话导入一条道路,如果甲队单独修,12天能修完,如果乙队单独修,18天能修完。
假如你是公司经理,你会选择哪个施工队?板书课题二、利用旧知,辨析标准1、一条道路长150米,施工队每天修30米,多少天修完?生列式,说数量关系2、一条道路,施工队5天修完,平均每天修的是全长的几分之几?三、准备铺垫,讲授新知1、一条道路长30米,如果甲队单独修,10天能修完,如果乙队单独修,15天能修完。
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学生试做,教师巡视预设:1、30÷(30÷10+30÷15)=30÷(3+2)=6(天)2、1÷(1/10+1/15)=1÷1/6=6(天)2、一条道路长45米,如果甲队单独修,10天能修完,如果乙队单独修,15天能修完。
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和上一题有什么不同?学生试做预设:1、45÷(45÷10+45÷15)=45÷(4.5+3)=6(天)2、1÷(1/10+1/15)=1÷1/6=6(天)3、思考讨论:(1)为什么路的长度变了,但结果都一样?甲乙两队每天修的长度分别占总长度的几分之几没变(2)如果这条道路的长度变成100米、20千米、500千米……结果怎样?自己随意写个数试试4、一条道路,如果甲队单独修,10天能修完,如果乙队单独修,15天能修完。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7工程问题-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7工程问题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的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是学生在学习分数、比例和比例尺等知识后的一个重要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如何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涉及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科学思维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概念理解:工程问题中的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之间的相互转换。
2. 公式运用:如何正确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在复杂情境下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简单的工程问题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2. 新知探究:介绍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公式,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
3.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的工程问题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巩固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工程问题的定义、公式及其应用展开,通过清晰的板书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
作业设计设计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和提高题,让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本教案遵循了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通过数学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难点在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教学难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教学难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理解障碍或操作困难的知识点,它们往往是课程的核心,也是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突破口。
小学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3分数除法《工程问题》教案
六年级《工程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工程问题的特点,理解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方法。
2、会正确解答一般的工程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加强数学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感知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工程问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工作总量是用单位“1”表示以及求工作效率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今年雨水天气特别多,在一场暴雨的袭击后,这段公路出现了塌陷,交通部门要求尽快恢复这里的交通。
有两个工程队他们都承诺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但甲工程队单独完成需10天,乙工程队单独完成需15天,上级要求尽快完工,怎么办?二、探究交流,学习新知。
1、猜想师:同学们可以估一估,两个工程队共同加工需要的天数大概会是多少天?2、验证师: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帮忙算一算需要几天能完成。
想办法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是不是正确?(板书:两队合修需几天完成任务?)师:题目里没有具体的工作总量,怎么办?生:我们可以假设这条直行跑道的实际长度,如30米,60米……师:可以,你们认为假设这条路的长度为多少米比较好?为什么?生:10和15的最小公倍数比较好,计算方便。
师;下面我们计算验证。
指学生板演,并说出算式中每一步表示的意思。
通过以上的列式计算,你们有什么疑问?改变了工作总量,为什么合修的天数还是6天?3、释疑:(1)讨论释疑。
师:这个问题提的好,有价值。
下面,就请同学们针对这个问题,四人一小组讨论:为什么总量变了,而合修的天数不变?学生讨论,小组汇报。
4、尝试:既然合作的工作时间与工作总量的具体数值没有关系,可以假设这条道路的长度为单位“1”,学生尝试解答:指名板演。
指名说一说: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这里的“1"表示什么?说出数量关系式.5、练习6、小结:像这样修路,做零件等等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而工作效率则用"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工程问题.(板书课题:工程问题)师:今天解决的这种工程问题,其实就是用分数的方法解答我们过去学过的有关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三个量之间相互关系的问题6、提炼思想工程问题咱们是怎么解决的?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六年上册《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六年上册《工程问题》教学设计第一篇:六年上册《工程问题》教学设计《工程问题》教学内容:第42~43页例7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用“假设法”解决分数工程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的分数工程应用题的基本特点、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2.通过猜想验证、自主探究、评价交流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工程问题的特点,掌握其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用“工程问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师:今天,我们将继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先来看看,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1)修一条360米的公路,甲队修12天完成,平均每天修多少米?360÷12=30(米)。
师:你是怎样列式的?为什么?(教师板书: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2)修一条360米的公路,甲队每天修18米,多少天能完成?360÷18=20(天)。
师:你是怎样列式的?为什么?(教师板书: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3)加工一批零件,计划8小时完成,平均每小时加工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1÷8=。
(师:你是根据什么来列式的?)(师小结:不知道工作总量时,我们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相对应的工作效率就用时间分之一来表示。
)(4)一项工程,施工方每天完成,几天可以完成全工程?1÷=6(天)。
(师:你又是根据什么来列式的?)二、创设情境,设疑导入为了建设新农村,各地都在进行乡村公路的建设。
张村也准备新修一条公路。
两个工程队,一队单独修12天完成,二队单独修要18天完成。
师:从以上条件,我们可以获得什么信息?师:假如你是负责人,你会承包给谁?为什么?如果要修得又快又好,怎么办?(预设:让甲队修;可以让两个队一起修。
)师: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PPT出示完整题目。
)张村准备新修一条公路。
两个工程队,一队单独修12天完成,二队单独修要18天完成。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工程问题》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工程问题》人教版1. 教学目标1.了解工程问题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掌握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一些常见的工程问题。
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选择数学模型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实际应用。
3. 教学内容3.1 工程问题的定义与基本概念3.1.1 工程问题的定义•工程问题是指实际生产、建设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工程问题具有复杂性、变化性、不确定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工程问题解决需要应用数学、物理等知识。
3.1.2 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工程:指人类运用自然物资和能源,在地球表面上进行的各种工作,是生产、建设和生活的物质基础;•工程设计:指根据使用要求,运用技术、经济、管理等原则和方法,对工程实施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工程实施:指根据设计方案,组织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工程建设,并对工程工作进行全面组织和管理。
3.2 选择数学模型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3.2.1 选择数学模型的意义•工程问题解决需要应用数学知识;•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能够简化问题、提高计算效率;•合适的数学模型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准确度。
3.2.2 选择数学模型的方法•根据工程问题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分析工程问题的相关因素,确定问题的瓶颈因素;•根据问题相关因素,选择适合的数学方法和模型。
3.3 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一些常见的工程问题3.3.1 常见工程问题•长方体容器设计问题;•水平投射问题;•工程测量问题。
3.3.2 解决常见工程问题的方法•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运用所学的知识,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检验解答结果,确定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4. 教学方法与预期效果4.1 教学方法本节课程采用课堂讲授法、提问互动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选择数学模型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一些常见的工程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3.8工程问题优秀教学案例
(四)反思与评价
反思与评价能够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
1.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解题规律和方法。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伴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学生改进的动力。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学数学人教版3.8工程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我希望通过本案例,让学生掌握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解题方法。具体包括:
1.理解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如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等。
2.掌握工程问题的解题步骤,如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求解问题等。
3.学会运用比例关系解决工程问题,并能灵活运用相关公式。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3.8工程问题的内容时,我首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导入新课:“某修路队承担一项修路工程,计划修一条长为1200米的公路,如果每天修路80米,问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修路工程?”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积极思考并讨论,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我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我让学生分享他们在讨论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引导他们总结工程问题的解题规律和方法。通过总结归纳,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工程问题的解题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作业小结
最后,我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总结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进行改进。通过作业小结,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程问题(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表格式)
1.一条公路长36km,工程队平均每天修4km,几天能修完?
36 ÷ 4 = 9(天)
认知:工作时间= 工作量÷工作效率
五育培养:观看港珠澳大桥、张家界的盘山公路图片,让学生感受我的基础建设的震撼,让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增强对国家的热爱和自豪感!
探究思考解决问题
活动一:
探究工程问题
4、探究讨论:不同的路长,合作的结果一样,为什么?
5、分析假设这条道路的长度是“1”(课件出示)
1)题目里没有具体的工作总量,可用什么来表示工作总量?
2)甲队每天完成工程的几分之分?
3)乙队每天完成工程的几分之几?
4)两队合做,每天完成工程的几分之几?
5)两队合做,需几天完成?
6、分析变量中的不变量
归纳总结 深化认识
学生活动
教师点拨
学习收获有哪些?
用分数来解决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与用整数来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相同,所用数量关系相同;在用分数解决工程问题时,通常没有具体的工作总量,解题时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工作效率。
工作量 =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 工作量÷工作时间
独立
活动
1、假设路长,解决问题
2、讨论分析数量关系
交流
点拨
一、分享交流:
说说工程问题的特点是什么?
二、重点点拨:
工作总量可用单位“1”来表示,
工作效率用单位“1”的几分之一来表示。
练习
设计
填空:
1、一批零件甲单独做3天完成,甲的工作效率是
2、做一个零件,甲需要5分钟,乙需要7分钟,的工作效率较高。
3、做一个零件,甲需要5分钟,甲做2分钟的工作量是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工程问题》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工程问题》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工程问题》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
本章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的阐述,又有大量的练习题,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问题有较强的求知欲。
但是,对于工程问题的理解,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
2.运用公式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
2.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工程问题的解决过程。
3.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及时反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练习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操练和巩固。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实际的工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展示一个修建公路的工程,问学生如何计算修建公路所需的总工作量。
2.呈现(10分钟)讲解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解释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之间的计算公式。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际的工程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工程问题解决方法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工程问题》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工程问题》教案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能力:1.了解什么是工程问题,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2.能够识别工程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3.能通过分析问题,制定方案,解决实际问题;1.2 过程与方法:1.探究问题,发现规律;2.思维活跃;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热爱数学,勇于挑战数学;2.认识并尊重工程师,并能从工程师中学习到知识和经验;2. 教学重点1.对于调查整理比较复杂情境中问题的不确定性特征,抓住根本,进行关键判断,确定普适描述和合理假设,通过图形、表格、文字表达,循序渐进的解决工程问题。
2.做到实施方案,解决特定问题中,注意策略的合理性和效果的可行性及可扩展性。
3. 教学过程3.1 教学准备1.教师需提前了解一些具有成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经验的工程师,并准备好他们的相关文献材料,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2.教师需要准备一些实际工程问题的案例分析,供学生探究、分析并解决。
3.2 学生学习内容和方式1.学生在掌握较丰富的真实工程问题的情境下,分析和理解工程问题的重要性,掌握工程问题的分类、描述和解决方法、技巧和策略等。
2.学生在对工程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渐渐逐渐完善诊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问题分析和电脑程序设计等能力,进而提高工程问题的解决效率。
3.3 教学过程安排本单元将会介绍工程问题的相关知识及其解决方法,教学过程大致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工程问题及其重要性;•第二步:介绍工程问题的分类和描述方法,并针对不同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第三步: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况中认识问题的不确定性特征,鼓励学生思考并做出适合的假设和方案,并进行策略的合理性和效果可行性分析;•第四步: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的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构建起解决工程问题的思维模式;•第五步: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进行工程问题的综合运用和实践。
3.4 学习方法1.学生可以结合实际工程问题进行讨论和探索,学习和研究工程问题分类、描述、解决方法、技巧和策略等;2.学生可以进行案例分析和模拟实践等,从中感悟问题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并能够独立思考和提出解决方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工程问题》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工程问题》人教版教案:《工程问题》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主要涉及“工程问题”这一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掌握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能够运用基本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学习使用图表和数学公式来表示工程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让学生能够运用图表和数学公式来表示工程问题。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
重点:运用图表和数学公式来表示工程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5分钟)1. 讲述一个实际工程问题情境,例如:某建筑工地需要搬运1000块砖,每小时可以搬运30块,问需要多少小时才能完成搬运工作?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引发学生对工程问题的兴趣。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讲解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给出定义和公式。
2. 举例解释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
三、例题讲解(10分钟)1. 给出一个工程问题例题,如:某工厂生产一批产品,每小时可以生产20个,共需要生产1000个,问需要多少小时才能完成生产任务?2. 引导学生运用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来解决这个问题。
3. 讲解解题步骤,让学生跟随讲解,理解并掌握解题方法。
四、随堂练习(10分钟)1.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2. 引导学生运用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3. 挑选几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方法。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图表和数学公式来表示工程问题?2. 给出一个工程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图表和数学公式来表示问题,并进行解答。
六年级数学上册《工程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发现工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鼓励学生合作交流,探讨解决工程问题的不同方法,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1)某工厂生产一批产品,原计划每天生产200个,需要10天完成。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工厂决定提前3天完成任务,每天至少需要生产多少个产品?
(2)一项水利工程需要挖掘土方,若每天挖掘100立方米,需要20天完成。现在施工队想用15天完成任务,每天至少需要挖掘多少立方米?
(3)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原计划每小时行驶60公里,需要5小时到达。为了提前1小时到达,汽车每小时至少需要行驶多少公里?
4.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自我检查和改正,提高解题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工程问题的特点和解决方法。
2.学生分享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教师给予解答和指导。
3.教师强调解决工程问题的关键是找出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方法。
3.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过程,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建议。
4.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具有层次性的工程问题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解答,进行展示和评价,强调解题过程中的关键点和易错点。
3.家长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协助学生完成作业,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工程问题》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工程问题》人教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够理解和掌握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
2.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工程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对数学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耐心和毅力。
二、教学内容1.工程问题的定义与特点2.工程问题解决的一般步骤3.实际工程问题的应用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工程问题的定义与特点知识讲解1.工程问题是指与实际生活中的工程建设、生产制造直接相关的数学问题。
2.工程问题通常涉及到长度、面积、体积等概念。
案例分析学生通过老师提供的案例,了解工程问题的具体应用场景。
第二课时:工程问题解决的一般步骤知识讲解1.确定问题2.设定目标3.分析问题4.列出解决方案5.实施方案6.检验结果练习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解决教师提供的工程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课时:实际工程问题的应用联想拓展学生结合身边的生活或学校周边的环境,提出实际工程问题并尝试解决。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工程问题的特点和解决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在解决工程问题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工程问题解决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实际运用能力。
同时,与学校其他老师进行交流,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工程问题》的教学内容,希朥通过本教案的实施,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工程问题》人教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工程问题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工程问题》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工程问题》选自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是人教版第七单元《分数除法应用题》中的重点内容。本章节主要涉及以下知识点:
1.理解工程问题的概念,掌握工程问题的解题步骤。
2.学会运用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的关系进行工程问题的计算。
3.能够解决简单的工程问题,例如:并联工程、串联工程、分数工程等。
4.设计不同难度的工程问题,逐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鼓励学生分享解题思路,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工程问题》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几个人合作完成一项任务的情况?”(如家庭大扫除、学校运动会准备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工程问题的奥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工程问题的解题步骤和分数除法的应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并联工程与串联工程的区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工程问题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模拟甲乙两人合作完成工程,观察并记录结果。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工程问题)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工程问题)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将探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中关于解决问题(工程问题)的内容。
课程旨在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工程问题的概念,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涉及工程问题的识别、分析、求解以及验证,同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工程问题的定义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分析工程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从复杂情境中提取关键信息。
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工程问题,包括建立数学模型、运用算术和代数知识求解。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
教学难点1. 工程问题的抽象和模型建立,特别是从实际问题中提取关键数学信息。
2. 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和策略进行问题求解,包括算术运算和代数表达。
3. 对解决工程问题的多种方法进行比较和优化,以选择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包含工程问题的实例、图表、模型等辅助教学材料。
2. 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展示解题过程。
3. 练习题和作业纸:提供给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4. 计算器:供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使用。
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工程实例引入工程问题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问题分析(15分钟):引导学生分析工程问题中的关键信息和数学关系,帮助他们建立解决问题的初步思路。
3. 解题方法探讨(20分钟):介绍并讨论解决工程问题的不同方法,包括算术方法和代数方法。
4. 案例练习(30分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案例,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5. 成果分享(10分钟):各小组分享解题过程和结果,全班讨论不同解法的优缺点。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工程问题的定义、分析、解决方法和验证步骤进行设计。
将包括关键概念、公式、图表和解题步骤,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跟随。
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几个不同难度的工程问题,要求学生独立解决。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工程问题-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工程问题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具体涉及第九章“工程问题”。
本节课将重点讲解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解决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了解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解决方法及实际应用。
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运用解决方法求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修筑一条公路为例,甲队每天修筑3公里,乙队每天修筑4公里。
两队合作,多少天可以完成这条公路的修筑?2. 讲解与示范:(1)解释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即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的关系。
(2)讲解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工作总量 = 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3)示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运用解决方法求解。
3. 随堂练习:(1)独立完成上述实践情景的数学模型构建及求解。
(2)解决其他类似的工程问题,如: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完成需要10天,乙队单独完成需要15天。
两队合作,多少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4. 小组讨论与合作:(1)分组讨论如何解决工程问题,并分享各自的解题方法。
(2)每组选取一道工程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法,并展示解题过程。
(2)强调工程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解决方法:工作总量 = 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实际应用:修筑公路、完成工程等。
七、作业设计(1)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完成需要10天,乙队单独完成需要15天。
两队合作,多少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答案:5天。
(2)修筑一条公路,甲队每天修筑3公里,乙队每天修筑4公里。
两队合作,多少天可以完成这条公路的修筑?答案:4天。
《工程问题》(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工程问题》(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介绍工程问题的概念、特点以及解决方法。
我们将通过实际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工程问题,并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策略。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工程问题的概念和特点,能够识别和描述工程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难点:1. 工程问题的特点和解决方法的掌握。
2. 学生对于工程问题的理解和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数学教材或练习册。
3. 计算器或计算纸。
教学过程:1. 引入工程问题的概念和特点,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工程问题的含义和特点。
2. 讲解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具体例题引导学生学习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策略。
3.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的工程问题,巩固对工程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
4.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解决一些复杂的工程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板书设计:1. 工程问题的概念和特点。
2. 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
3. 实际例题和练习题。
4. 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
作业设计:1. 布置一些工程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对工程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
2. 设计一些实际的工程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际例子和讲解解决方法,让学生对工程问题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思维逻辑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课后作业设计中,我布置了一些工程问题的练习题和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是本节课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理解和掌握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工程问题》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工程问题》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工程问题》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材通过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工程问题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安排合理,由浅入深,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工程问题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掌握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能够独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效率。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能够独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工程问题的实际意义。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2.实际案例:收集相关的实际案例,用于教学。
3.小组合作学习材料:准备相关的小组合作学习材料,用于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工程问题的实际意义。
例如,引入修路、建桥等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工程问题的实际意义。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解决。
例如,呈现一个修路的问题,让学生分析并解决。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总结并分享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工程问题)》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工程问题)》人教版第一课:认识工程问题目标•了解什么是工程问题•能够分析并解决基本工程问题教学重点•了解工程问题的特点•掌握基本的工程问题解决方法教学难点•将常见生活问题转化为工程问题进行解决教学过程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认识到其中的工程问题。
2.通过生动案例分析,明确工程问题的特点和解决方法。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将生活中常见问题转化为工程问题,并尝试解决。
第二课:利用图表解决工程问题目标•能够利用图表解决工程问题•训练逻辑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图表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方法•加强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图表解决工程问题教学过程1.教师介绍图表在工程问题中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图表解决问题。
2.学生通过实际例题练习,逐步掌握利用图表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
3.学生分组进行综合训练,通过团队合作解决更复杂的工程问题。
第三课:模拟实验解决工程问题目标•了解模拟实验在解决工程问题中的应用•能够进行简单的模拟实验,得出有效结论教学重点•掌握模拟实验的基本步骤•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独立设计并进行模拟实验教学过程1.教师介绍模拟实验在解决工程问题中的作用,并引导学生进行实例分析。
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模拟实验,并记录数据。
3.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得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结论。
第四课:实际应用解决工程问题目标•能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工程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教学重点•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学会分析并解决真实的工程问题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自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教学过程1.教师提供真实的工程问题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
2.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讨论,并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3.学生展示解决方案,并接受其他同学的评价和讨论,不断完善解决方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工程问题》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工程问题》教案工程问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
2.会解答较简单的工程问题。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工作总量用单位“1”表示及工作效率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创境激疑(一)、复习师:同学们,我们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做工问题涉及到哪三种量?生: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师:那它们的关系又如何呢?(课件出示)生: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师:请打开课本P84,我们先来完成“做中学”。
(课件出示)1、(1)一本书4天看完,平均每天看这本书的()。
(2)一本书每天看,看完这本需要()天。
2、修一段600米长的公路,甲工程队单独做20天完成,由乙工程队单独做30天完成,两队合作多少天完成?生:600 ÷20=30(米)600 ÷30=20(米)600 ÷(30+20)=600 ÷50=12(天)二、合作探究(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师:如果不给出具体的工作总量,该怎么解决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工程问题。
(师板书:工程问题)师:什么是工程呢?就是我们平常所看到的建房子,修公路,造桥,运货等等这些都可统称为“工程”。
(三)、探究交流,学习新知。
1、出示例7。
(课件出示)一项工程,由甲工程队单独需12天完成,由乙工程队单独做需18天完成,两队合作需多少天完成?师:那怎样理解什么是独做?什么是合做?我们先来演示一下,我们就以同学的课桌的长度为一项工程,以笔的运作为工作效率,同桌分别扮演甲乙工程队,独做就是一个同学从左运作到右,另一个同学从右运作到左。
合做就是两个同学相向运作,直到相遇表示这项工程完成了。
同学们看看,完成一项工程是独做的快还是合做的快?(同学们紧张有序的动手操作)师:同学们,你们得出的结论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
2.会解答较简单的工程问题。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工作总量用单位“1”表示及工作效率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疑
(一)、复习
师:同学们,我们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做工问题涉及到哪三种量?
生: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师:那它们的关系又如何呢?(课件出示)
生: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师:请打开课本P84,我们先来完成“做中学”。
(课件出示)
1、(1)一本书4天看完,平均每天看这本书的()。
(2)一本书每天看,看完这本需要()天。
2、修一段600米长的公路,甲工程队单独做20天完成,由乙工
程队单独做30天完成,两队合作多少天完成?
生:600 ÷20=30(米)
600 ÷30=20(米)
600 ÷(30+20)
=600 ÷50
=12(天)
二、合作探究
(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师:如果不给出具体的工作总量,该怎么解决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工程问题。
(师板书:工程问题)
师:什么是工程呢?就是我们平常所看到的建房子,修公路,造桥,运货等等这些都可统称为“工程”。
(三)、探究交流,学习新知。
1、出示例7。
(课件出示)
一项工程,由甲工程队单独需12天完成,由乙工程队单独做需18天完成,两队合作需多少天完成?
师:那怎样理解什么是独做?什么是合做?我们先来演示一下,我们就以同学的课桌的长度为一项工程,以笔的运作为工作效率,同桌分别扮演甲乙工程队,独做就是一个同学从左运作到右,另一个同学从右运作到左。
合做就是两个同学相向运作,直到相遇表示这项工程完成了。
同学们看看,完成一项工程是独做的快还是合做的快?
(同学们紧张有序的动手操作)
师:同学们,你们得出的结论是……
生:合做的快。
师:对,这就像我们平时做值日工作一样,如果只有一个人做,需要的时间就长,如果几个人一起做,需要的时间就短。
这也像建设祖国一样,只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我们大家齐心协力,就会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富强,团结就是力量,是吧?(渗透思想教育)
2、师:同学们再动动脑筋,看哪个小组又对又快地讨论出下面的问题?(播放轻松的音乐,学生在音乐声中讨论。
教师巡视,对个别组辅导)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课件出示)
1)题目里没有具体的工作总量,可用什么来表示工作总量?
2)甲队每天完成工程的几分之分?
3)乙队每天完成工程的几分之几?
4)两队合修每天完成工程的几分之几?
3、学生列式,师板书:
1÷(
121+181) =1×
536 =751
(天)
答:(略)
4、学生交流算法
三、拓展应用
1、只列式,不计算。
(1)、修一段日照沿海公路,甲队单独修需要8天修完,乙队单独修需要10天修完。
甲、乙合修,几天可以完成任务?
(2)、打一份稿件,小红单独需8小时完成,小明打完需12小时,两人合作打需几小时?
(3)从甲站到乙站,快车要行6小时,慢车要行9小时。
两车同时从两站对开,几小时相遇?
2、修一段跑道,甲队单独修需10天,乙队单独修需15天,丙队单独修需20天。
三队合修需几天完成任务?
四、总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今天我们探索、研究的问题在现实生活和生产中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把我们的学校和家乡建设的更美好。
五、作业布置
练习九3、4、6、7
板书设计:
工程问题
例7、1÷(121+18
1) =1×5
36 =75
1(天) 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