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复习题及答案二教学文稿
经济管理复习题及答案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1.我国产业政策体系的核心是()A.产业布局政策B.产业结构政策C.产业组织政策D.产业技术政策2.配置消费资源的手段或方式,称为()A.消费模式B.消费结构C.消费方式D.消费体制3.外汇杠杆的核心是()A.利率B.进出口贸易C.汇率。
D.非贸易外汇收支4.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任务是()A.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B.确定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C.确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D.正确处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5.影响社会总供求形成的最根本的因素是()A.物质生产的发展规模和水平B.进口商品的规模和水平C.出口商品的规模和水平D.商品储备动用的规模6.警情之所以能够预报,其根据是()A.警度可以测量和评估B.爆发警情必有一定的先兆C.客观存在着警源D.警情会引起人们的警惕7.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指标属于()A.相对数指标B.实物指标C.使用价值指标D.价值指标8.对于地区经济发展和生产布局,计划管理的任务是()A.不承认差别,平均布局B.既承认地区差别,又要扩大差别C.既承认地区差别,又要缩小差别D.应逐步扩大地区差别9.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A.生产概念B.分配概念C.流通概念D.收入概念10.考虑政策的时滞因素而进行的分配政策搭配是()A.主辅搭配B.效应搭配C.松紧搭配D.时差搭配11.在经济信息中,可供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国家计划用的信息,属于()A.管理决策信息B.管理指标和协调信息C.微观经济信息D.管理的实际操作信息12.下列部门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是()A.建筑业B.运输邮电业C.农业D.工业13.我国现在实施的现代化建设战略属于()A.一元目标战略B.多元目标战略C.综合目标战略D.传统战略14.“有形之手”的调节,是指社会对经济活动的()A.盲目调节B.自发调节C.自觉调节D.市场调节15.量入为出的理性消费是()A.黑色消费B.红色消费C.灰色消费D.白色消费16.国民经济投资效果系数是指()A.投产项目单位生产能力的投资B.每增加一单位国内生产总值需要的投资C.单位生产性投资所增加的国内生产总值D.每一项目投资额与投产后年盈利的比率17.某种管理手段出台后,其宏观经济管理效果变化的一般趋势是()A.开始时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递减B.开始时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效应强度保持不变C.开始时较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递增D.开始时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递增18.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最低限度的消费需求等于()A.基期新增人口与基期人均消费额的乘积B.计划期人口总数与计划期人均消费额的乘积C.计划期新增人口与基期人均消费额的乘积D.计划期人口总量与基期人均消费额的乘积19.比较适合中国实际的那种类型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是()A.财政主导型B.金融主导型体制C.计划、财政、金融结合型体制D.计划主导型体制20.按照国际标准,在全部债务中,短期债务的比例比较适宜的是()A.50%左右B.60%左右C.5%左右D.20%左右二、多项选择题(下面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正确,对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1.5分,共30分)l.衡量生活消费水平,应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A.消费数量B.消费效果C.消费性质D.消费内容E.满足消费需要的方式2.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计划调节之所以成为必然决定于()A.现阶段生产力水平低B.存在私有制经济C.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D.引进外国资本E.社会化大生产3.内涵型经济增长的特点是()A.主要依靠扩大生产场所B.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前提C.主要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D.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E.主要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4.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涵义是()A.保持个别商品价格水平的基本稳定B.不排斥一些商品价格的变动C.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不动D.价格总水平可以有能为人民承受的较小变化E.防止物价总水平的剧烈波动5.法律手段具有以下特征()A.规范性B.强制性C.纵向性D.责任性E.相对稳定性6.管理是由以下要素组成的()A.管理的目的B.管理的办法和措施C.管理的范围D.管理的主体E.管理的客体7.SNA核算体系的总量指标主要有()A.国民收入B.国民生产总值C.国内生产总值D.社会总产值E.国民生产净值8.从银行自身而言,组织信贷收支平衡,应该()A.多吸收存款,少发放贷款B.做到资金运用增长与货币需要量增长相互适应C.坚持以存贷差额作为衡量信贷收支平衡的标志D.提高贷款质量,使新增的存款和现金具有物质保证E.把资金运用增长量控制在应追加的货币需要量的范围之内9.经济手段具有以下特点()A.具有纵向性的手段B.价值形式的手段C.具有强制性的手段D.经济利益引导的手段E.运用它需要有一定的条件10.中央政府投资的范围主要是()A.重大骨干项目B.企业技术改造C.基础设施D.企业职工住宅E.社会公益事业1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计划对微观经济主体来说是()。
经济管理基础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精品办公资料

复习题 1一、选择题A1、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企业、家庭和()等微观供求行为与价格之间关系的经济科学。
A 单个市场B 整个社会C 国民经济D 总体市场B2、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A 资源配置B 资源利用C 国民收入D 市场价格D3、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是()。
A 亚当·斯密B 大卫·李嘉图C 威廉·配第D 马歇尔A4、 1870年,英国杰文斯、法国瓦尔拉斯、奥地利门格尔几乎同时提出了()。
A 边际效用价值论B 不可能性定理C 交易成本D 资源最优配置标准B5、经济学是研究()A企业如何挣钱的问题B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C用数学方法建立理论模型D政府如何管制的问题C6、下列哪项问题不是经济学研究涉及的问题()A在稀缺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方法B如何实现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翻两番C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D充分就业和物价水平的稳定D7、关于经济如何运作的基本经济问题()A、只有在市场经济国家中才存在B、只有在计划经济国家中才存在C、只有在混合经济国家中才存在D、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经济,都存在B8、下列哪项是属于规范经济学研究的范畴()A、电冰箱在夏季热销的原因分析B、政府如何改变收入分配不均的现象C、对中国经济实现经济增长率超过8%的研究D、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研究C9、实证经济学不意味着()。
A、它能回答是什么的问题B、它能回答为什么的问题C、它能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D、数学和统计学是经常用到的分析工具C10、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
A 国民收入的决定B 资源的充分利用C 个体经济单位D 整个经济体系B11、价格机制调节经济的条件不包括()。
A 存在市场B 独立的经济实体存在C 市场竞争的完全性与公平性D 国家存在价格制定中心B 12、在微观经济学中,对每个经济问题的研究都是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进行的。
最基本假设是()A 健全的法律体系B 市场出清C 行之有效的政府调控D 正确的信息判断C13、当苹果价格上升时,对香蕉的需求量将()A 减少B 保持不变C 增加D 没有影响A14、消费者收入减少,则对某商品当前需求会()A 减少B 不变C 增加D 没有影响A15、影响供给量变动的因素是()。
现代企业管理和技术经济计算题教学文稿

1.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160万元,单位产品售价为1200元,若年度产品订单为4万件,试问单位可变成本降至什么水平才不至于亏损?1.根据Q=F/(P-V)得出V=(QP-F)/Q=(40000×1200-1600000)/40000=1160(元)所以,只有可变成本低于1160元时该公司才不会亏损。
2.某企业准备生产一种新产品,估计这种产品在市场上的需求量(自然状态)大体有四种情况:需求量较高、需求量一般、需求量较低、需求量很低,对每种情况出现的概率无法预测。
为了生产这种产品,企业考虑了三种方案:A方案是自己动手,改造原有设备;B方案是淘汰原有设备,购进新设备;C方案是购进一部分关键设备,其余自己制造。
该产品准备生产5年,据测算,各个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下5年内的损益值如下表:自然状态需求量较高需求量一般需求量较低需求量很低损益值方案A方案190 120 —24 —30B方案140 90 20 —10C方案160 80 30 10试分别用冒险法、保守法和折衷法选择最佳方案。
(设置最大值系数为0、7)冒险法:max 190,140,160 =190,它所对应的A方案就是最佳方案。
保守法:max -30,-10,10 =10, 它所对应的C 方案就是最佳方案。
折中法:各方案的加权平均值为: A 方案=190×0、7+(-30)×0、3=124 B 方案=140×0、7+(-10)×0、3=95 C 方案=160×0、7+ 10×0、3=115max 124,95,115 =124, 它所对应的A 方案就是最佳方案。
1.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100万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700元,单位产品售价为900元。
试用盈亏平衡点法确定其产量。
1.企业达到盈亏平衡点时的产量:Q=1000000/(900-700)=5000(单位)所以,该产品达到盈亏平衡时的产量是5000个单位。
经济管理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经济管理基础复习题及答案1、职能制组织结构的最大缺点是()。
A、横向协调差B、多头领导C、不利于培养上层领导D、适用性差答案:B2、()是我国管理者常用的激励手段,也是管理者的一种指挥方式。
A、目标激励B、教育激励C、表扬与批评D、竞赛激励答案:C3、1937年,德国心理学家勒温(Kurt lewin,1890-1947)等人以()定位为基本变量,通过试验,提出了专制、民主和放任三种不同的领导方A、威信B、职权C、权力D、权威答案:C4、在经济生活中,经常提到“看不见的手”,它指的是()。
A、政府B、企业C、组织D、市场答案:D5、劳动供给决策包括( )之间的选择。
A、工作和睡眠B、收入和消费C、消费和睡眠D、收入和闲暇答案:D6、面对不对称信息,下列哪一项不能为消费者提供质量保证()?A、品牌B、低价格C、长期质量保证书D、气派的商品零售处答案:B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B、边际收益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C、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D、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答案:D8、以下关于组织的说法中不准确的是()A、组织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B、组织必须有一定的行为准则C、组织必须有既定的目标D、任意一个群体都可称为一个组织答案:D9、( )作为一项管理职能,它是按照计划标准检查计划完成情况和纠正偏差,以确保计划目标实现的一系列活动。
A、计划B、组织C、控制D、领导答案:C10、在长期中下列哪项是不存在的?()A、可变成本B、平均成本C、机会成本D、隐含成本答案:A11、目标管理是在工作中实行()并努力完成目标的一种有效管理制度或方法。
A、“压制管理”B、“自我控制”C、“被动管理”D、“直接控制”答案:B12、领导者的能力是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
A、方法B、指挥C、素质D、技能答案:C13、正常利润是()A、经济利润的一部分B、经济成本的一部分C、隐性成本的一部分D、B和C都对答案:C14、根据基尼系数的大小,比较下列三个国家中哪一个国家的分配最为平均( )A、甲国的基尼系数为0.1B、乙国的基尼系数为0.15C、丙国基尼系数为0.2D、丁国的基尼系数为0.35答案:A15、我国古代就有“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之说,是指()。
经济管理概论部分练习题答案

经济学基础第一篇第二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 DACBC 6-10 DCDCA 11-15 ACCCA二、多项选择题1.BE2.CE3.BC4.BE5.BD6.BCDE7.BCDE8.AB9.BE 10.ABC三、判断题1-5:√×××√6-10:√√√×√11-13:×√√四、简答题1、答:影响需求弹性的主要因素除了商品本身的价格外,还包括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以及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未来预期等。
2、答: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除了商品本身的价格外,还包括厂商的生产技术水平、投入要素价格、其他商品的价格、厂商对价格的未来预期以及市场上厂商数目、税收和补贴等。
3、答:政府最高限价的后果是:过度需求;出现消费者偏好;政府偏好代替消费者偏好;可能出现黑市;从长远来看,还会限制供给量;政府卷入微观经济活动中。
4、答:如价格过高,则会供大于求,迫使价格下降,从而使需求量增加、供给量减少;如价格过低,则会供小于求,推动价格回升,从而使需求量减少、供给量增加。
价格的这种变化要一直到某一水平为止,在这个价格水平上,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在这个产量水平上,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
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为均衡价格,这时的产量为均衡产量。
5、答:需求法则即假定其他影响需求的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的规律。
例外三种情况:(1)、吉芬商品(2)、炫耀性商品(3)、期货、证券、黄金等6、答:收入效应:如商品价格下降,人们的购买力增强,收入增加,则会购买更多的这种商品。
替代效应:如商品价格下降,替代品的价格不变,原购买替代品的一部分消费者转而购买这种商品,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7、答:需求价格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就是用来衡量商品的需求量对它的价格变化反应敏感程度的概念。
8、答:需求的交叉弹性(cross elasticity of demand)是衡量一种商品胡需求量对其他商品价格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的概念。
经济管理复习题及答案

经济管理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经济学中,边际效用是指:A. 消费者从消费一种商品中得到的总满足B. 消费者从消费一种商品的最后一单位中得到的满足C. 消费者从消费一种商品中得到的满足与商品价格的比率D. 消费者从消费一种商品中得到的满足与商品数量的比率答案:B2.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不包括:A. 产品同质化B. 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C. 买卖双方数量众多D. 进入或退出市场自由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A. 国内生产总值B. 通货膨胀率C. 失业率D. 企业利润率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影响供给的因素包括:A. 生产成本B. 技术水平C. 消费者偏好D. 相关商品价格答案:A, B, D2. 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A. 利率调整B. 公开市场操作C. 法定准备金率调整D. 直接信贷控制答案:A, B, C三、判断题1. 价格弹性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表明商品的需求越缺乏弹性。
(错误)2. 在完全垄断市场中,企业可以通过改变价格来影响需求。
(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
答:边际成本是指生产额外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而平均成本是指生产每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
当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增加生产可以降低平均成本;当边际成本高于平均成本时,增加生产会导致平均成本上升。
2. 描述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答: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影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预期,可能导致消费和投资行为的改变。
长期通货膨胀还可能引起收入分配不公,影响经济稳定和社会和谐。
五、计算题1. 假设某企业生产函数为Q=2L^(1/2)K^(1/2),其中Q为产量,L为劳动投入,K为资本投入。
若企业劳动投入为100单位,资本投入为400单位,求该企业的产量。
答:根据生产函数Q=2L^(1/2)K^(1/2),代入L=100,K=400,得Q=2*100^(1/2)*400^(1/2)=2*10*20=400单位。
经济管理知识习题及答案

经济管理知识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通过动用经济杠杆调节经济利益而达到调控目的的手段是( )A.行政手段B.法律手段C.思想教育手段D.经济手段2. 消费按其性质可以划分为( )A.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B.吃、穿、用、住、烧C.红色消费、白色消费、灰色消费和黑色消费D.个人消费和社会集团消费3. 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目标是( )A.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目标B.总量平衡目标C.结构优化目标D.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目标4. 对于经济预警来说,最具根本意义同时也比较重要的是( )A.分析警兆B.寻找警源C.确定各类警限D.定量描述警情5. 在经济发展战略的构成要素中,作为战略灵魂的是( )A.战略目标B.战略重点C.战略对策D.战略步骤6. 下列因素中,与经济增长率成反比关系的是( )A.生产资料数量的增加B.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数量的增加C.单位产品生产基金占用量的增加D.劳动力数量的增加7. 投资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叫( )A.投资系数B十生产能力形成率C.在建总投资规模D.投资率8. 我国国际收支的主要项目是( )A.劳务收支B.贸易收支C.转移收支D.国际组织收支9. 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之间的关系是( )A.总量平衡了,结构一定不平衡B.总量平衡了,结构一定平衡C.结构平衡了,总量必定平衡D.结构平衡,总量必定不平衡10.按照我国三次产业划分方法,第一产业指( )A.农业B.工业C.建筑业D.商业11.经济效益好,意味着( )A.投入量大于产出量B.投入少而产出多C.投入多而产出少D.劳动占用多而产出少12.建立健全宏观经济管理组织机构的基本原则是( )A.统一的原则B.民主集中制原则C.政企职责分开的原则D.精简的原则13.在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时,人们的消费结构必然是( )A.以吃、穿为主的结构B.以文化用品消费为主的结构C.以服务消费为主的结构D.以穿、用为主的结构14.承担统一协调任务的最综合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是( )A.财政部B.国家统计局C.国家计划委员会D.中央银行15.正确处理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关键问题是( )A.生产要素价格的确定B.企业留利的确定C.工资总额的确定D.利润分配16.编制计划的基本方法是( )A.因素分析法B.综合平衡法C.系数法D.定额法17.由于管理机构工作效率不高,组织实施不力以及管理客体抵触而造成的管理活动的失效称之为( )A.实施性失效B.自动性失效C.环境性失效D.规模性失效18.凡是大于国力承受能力的投资规模,叫做( )A.适度投资规模B.在建投资规模C.投资需求膨胀D.投资需求萎缩19.信贷杠杆的特点之一是( )A.具有强制性B.具有固定性C.具有转嫁性D.具有偿还性20.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等于(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国民生产净值D.社会总产值二、多项选择题l.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的关系表现在( )A.前者以后者为前提和外在条件B.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和实现条件C.二者没有矛盾,完全一致D.二者有相互矛盾的一面E.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外在条件2.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表现在( )A.能够促使生产适应市场需要B.可以促进技术进步和劳动节约C.可以保证宏观层次上优化资源配置D.能使社会经济效益提高E.可以在微观层次上优化资源配置3.行政手段具有以下特点( )A.灵活性B.统一性C.强制性D.纵向性E.持久性4.我国基尼系数的特点是( )A.农村基尼系数高于城市B.农村基尼系数低于城市C.城市基尼系数有提高的趋势D.城市基尼系数有降低的趋势E.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从以下方面考察社会总供求是否平衡( )A.通货膨胀率B.资金利税率C.商品供求差率D.经济增长率E.居民储蓄余额增长率6.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表现为中间环节的是( )A.交换B.积累C.生产D.消费E.分配7.乙类警情的指标有( )A.投资率B.能源原材料生产增长率C.通货膨胀率D.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8.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三大支柱是( )A.价格B.财政C.金融D.法律E.计划9.产业政策具有以下特色( )A.开放性B.预见性C.连贯性D.诱导性E. 强制性10.中外合资经营方式具有以下优点( )A.能引进一些先进技术B.经营管理简单C.比较灵活,风险较小D.适用范围广E.可利用外商的名牌商标和市场11.投资结构有( )之分。
经济管理经管试卷2参考答案

经济管理经管试卷2参考答案专业:课程名称:经济管理根底学分:3试卷编号〔B 〕〔每题4分,共16分〕1、经济物品:有限供应、稀缺物品。
〔4分〕2、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消费总值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活动的最终成果。
〔4分〕3、组织构造:组织的根本架构,为了更好实现组织的目的,对组织的成员进展科学分工,确定组织全体员工的职务、职责、职权及其互相协作关系,这种构造体系简称为“权责构造”。
〔4分〕4、管理:根据管理对象的特点,通过方案、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活动作用于管理对象,使之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实现既定目的的人类活动。
〔4分〕〔每题4分,共20分〕1、答:无差异曲线特征:1、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程度越高;2、负斜率;3、无差异曲线为凸向原点的曲线。
这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作用的结果;4、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4分〕2、答:边际效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变化最末一个单位时总效用的变化量。
详细地说就是,当消费者增加〔减少〕一个单位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总效用的增加〔减少〕量。
用MU表示。
〔2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消费某特定商品或效劳,随着商品或效劳数量不断增加,对消费者产生的满足程度即效用的增量不断递减的。
〔2分〕3、答:企业文化内容: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目的、企业伦理道德、企业制度。
〔2分〕作用〔功能〕:导向作用;凝聚作用;鼓励作用;标准作用;协调作用;辐射作用。
〔2分〕4、答:任务目的原那么;专业分工与协作原那么;管理幅度原那么;统一指挥原那么;责权对等原那么;柔性经济原那么=柔性+精干高效。
〔4分〕5、答:经济学的和行问题是:〔需求〕欲望是无限性和资是稀缺性之间的矛盾。
〔4分〕〔2小题,共20分〕1、解:〔1〕把需求函数和供应函数联立方程组: Q D =16—3PQ S =6+8P当 Q S =Q D 时的价格和成交量,即是平衡量和平衡价格那么求解方程组,得: Q=13. 3, P=10/11 〔5分〕〔2〕令需求价格弹性为E,那么在点〔13.3,10/11〕处得需求弹性为:E=-3×〔10/11×1/13.3〕=-0.2 〔5分〕2、解:〔1〕负债率=负债总额/资本总额=〔20+12〕/〔90+9〕=0.32从负债率来看,公司负债比例较小,资金来独立性较大,平安性较高,但也说明公司利用外资程度低。
基础经济管理题库及答案

基础经济管理题库及答案1. 什么是市场经济?答: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其中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主要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调节,而不是由中央计划来决定。
2. 简述需求法则。
答:需求法则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存在反向关系,即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
3. 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原理?答: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指的是随着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数量的增加,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所带来的额外满足或效用逐渐减少的现象。
4. 什么是机会成本?答:机会成本是指为了进行一项选择而放弃的最有价值的替代选择的成本。
它反映了资源有限性与选择之间的权衡。
5. 简述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答: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包括:市场上有大量买家和卖家;产品是同质的;市场信息完全透明;进入和退出市场没有障碍;没有交易成本。
6. 什么是规模经济?答:规模经济是指当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时,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
这通常是由于固定成本在更大的产量中分摊,导致单位成本降低。
7. 什么是通货膨胀?答:通货膨胀是指货币购买力下降,通常表现为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
8. 什么是GDP?答: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9. 什么是货币政策?答: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利率等手段,以影响经济活动,特别是控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10. 什么是财政政策?答: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调整税收、政府支出和债务等手段,以影响经济活动,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
11. 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答: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应考虑其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
12. 什么是风险管理?答:风险管理是指识别、评估和控制可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风险的过程。
13. 什么是SWOT分析?答:SWOT分析是一种战略规划工具,用于评估组织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
经济管理综合真题答案解析

经济管理综合真题答案解析在经济领域中,管理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一个企业的成功或失败,往往取决于其管理水平和方法。
因此,经济管理考试对于培养和评估管理者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经济管理综合真题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类似的考试。
一、理论知识部分在经济管理综合考试中,通常会涉及一些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例如,供需关系、弹性、价格理论等。
对于这些知识点,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其内涵和应用。
在解答问题时,要注重分析问题的背景,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此外,还会涉及到一些管理学的原理和方法。
其中,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等内容较为常见。
在回答相关问题时,我们要灵活运用管理学的理论,结合具体情境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案例分析部分经济管理综合真题中通常会给出一些实际案例,并提出相关问题。
在解答这些问题时,需要具备较强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首先,我们需要仔细阅读案例,理解其中的关键信息和问题。
然后,对问题进行分析,结合相关理论和知识给出解答。
对于案例分析题,我们需要注重深度思考和创新思维。
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有拓展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好能够提供多个解决方案,并给出理由和优劣势分析。
这样能够展示出我们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实践案例部分经济管理综合真题除了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还会涉及到一些实践案例。
这些案例通常是基于真实情况,旨在考察我们对于管理实际问题的应对能力。
在回答实践案例时,我们要紧密联系具体情境,理解问题的本质和影响。
要注重实际操作和策略制定,结合理论和经验给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同时,还要考虑实践的可持续性和长期效果。
四、综合分析部分综合分析题是经济管理综合真题中的重要部分。
这类题目通常以一个综合性问题为出发点,要求综合运用多个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解答。
对于综合分析题,我们需要具备全面的知识和深厚的思考能力。
首先要理清问题的核心和要点,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在解答时,要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避免答非所问或陷入片面思维。
经济管理概论复习题

经济管理概论复习题一、单选题(共68题,每题1分,共68分)1.马歇尔认为,商品的价格是指( )A、商品的效用大小B、商品的市场供求价格C、商品的市场价值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B2.假定所有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 )A、需求量减少B、需求增加C、需求减少D、需求量增加正确答案:D3.1973年石油危机持续3年,1975年结束。
这个周期的显著特点是衰退时间短,然后迅速复苏。
从周期时间跨度看,该经济周期是属于( )A、长波周期B、中时期C、超短周期D、短周期正确答案:D4.供给的变动引起:( )A、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B、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C、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正确答案:C5.市场配置资源机制是( )A、企业通过市场价格配置资源B、企业通过计划配置资源C、企业依靠政府配置资源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A6.一个高于均衡价格的价格表示( )。
A、在此价格上生产者无法收回生产成本B、在此价格上供给量大于需求量C、消费者愿意在此价格购买所有产品D、在此价格上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正确答案:B7.公共利益理论认为,规制的动因是( )A、利益集团B、公共利益增长C、以上都不对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B8.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 )A、商品的社会有用性B、商品的物理有用性C、商品的物理有用性与社会有用性正确答案:A9.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条件是( )A、P=ARB、P=MRC、P=MDD、P=A正确答案:C10.短期总供给曲线表明,总供给的含义是( )A、在给定的货币工资和物价水平情况下,社会总产出水平B、在货币工资可变和物价水平不变情况下,社会总产出水平C、在货币工资不变和物价水平可变情况下,社会总产出水平D、以上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A11.提出控制产品质量6σ法的是( )。
A、谷津进B、约瑟夫·莫西·朱兰C、休哈特D、爱德华兹.戴明正确答案:C12.许多的经济学家都将资本积累占国民收入的( )作为经济起飞的先决条件,把增加资本积累作为实现经济增长的首要任务。
经济管理基础复习题含答案

经济管理基础复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58题,每题1分,共58分)1.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 )。
A、MU/P=1B、MU/P=λC、MU/P<λD、MU/P>λ正确答案:B2.在长期中下列哪项是不存在的?()A、可变成本B、平均成本C、机会成本D、隐含成本正确答案:A3.()是我国管理者常用的激励手段,也是管理者的一种指挥方式。
A、表扬与批评B、教育激励C、竞赛激励D、目标激励正确答案:A4.以下关于组织的说法中不准确的是()A、组织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B、组织必须有一定的行为准则C、组织必须有既定的目标D、任意一个群体都可称为一个组织正确答案:D5.()是领导者以身作则,用亲自的带头行为来影响、带动下级的指挥形式。
A、命令B、指导C、批示D、示范正确答案:D6.( )是编制全面预算的基础。
A、销售预算B、生产预算C、直接材料采购预算D、直接人工预算正确答案:A7.麦肯锡矩阵分析法中,()企业处于经营领域吸引力低,而竞争地位优的位置,对于这类经营领域应严格控制投资,维持现有规模,采取挤干榨尽的办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
A、“IV苟延残喘类”B、“Ⅲ有问题类”C、“Ⅰ明星类”D、“Ⅱ摇钱类”正确答案:D8.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且是分层次的,管理者只有针对人的()采取激励措施,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A、低层次需要B、自我实现需要C、优势需要D、高层次需要正确答案:C9.(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更多的表现为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己要做的事情。
A、机会成本原理B、激励反应原理C、边际决策原理D、替代关系原理正确答案:D10.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从A点移动到B点是()。
A、需求的变动B、收入的变动C、需求量的变动D、成本的变动正确答案:C11.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西蒙B、波特C、德鲁克D、巴纳德正确答案:A12.需求曲线是一条向( )倾斜的曲线。
经济管理知识习题及答案

经济管理知识习题及答案经济管理知识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通过动用经济杠杆调节经济利益而达到调控目的的手段是()A.行政手段B.法律手段C.思想教育手段D.经济手段2. 消费按其性质可以划分为()A.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B.吃、穿、用、住、烧C.红色消费、白色消费、灰色消费和黑色消费D.个人消费和社会集团消费3. 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目标是()A.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目标B.总量平衡目标C.结构优化目标D.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目标4. 对于经济预警来说,最具根本意义同时也比较重要的是()A.分析警兆B.寻找警源C.确定各类警限D.定量描述警情5. 在经济发展战略的构成要素中,作为战略灵魂的是()A.战略目标B.战略重点C.战略对策D.战略步骤6. 下列因素中,与经济增长率成反比关系的是()A.生产资料数量的增加B.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数量的增加C.单位产品生产基金占用量的增加D.劳动力数量的增加7. 投资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叫()A.投资系数 B十生产能力形成率C.在建总投资规模D.投资率8. 我国国际收支的主要项目是()A.劳务收支B.贸易收支C.转移收支D.国际组织收支9. 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之间的关系是()A.总量平衡了,结构一定不平衡B.总量平衡了,结构一定平衡C.结构平衡了,总量必定平衡D.结构平衡,总量必定不平衡10.按照我国三次产业划分方法,第一产业指()A.农业B.工业C.建筑业D.商业11.经济效益好,意味着()A.投入量大于产出量B.投入少而产出多C.投入多而产出少D.劳动占用多而产出少12.建立健全宏观经济管理组织机构的基本原则是()A.统一的原则B.民主集中制原则C.政企职责分开的原则D.精简的原则13.在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时,人们的消费结构必然是()A.以吃、穿为主的结构B.以文化用品消费为主的结构C.以服务消费为主的结构D.以穿、用为主的结构14.承担统一协调任务的最综合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是()A.财政部B.国家统计局C.国家计划委员会D.中央银行15.正确处理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关键问题是()A.生产要素价格的确定B.企业留利的确定C.工资总额的确定D.利润分配16.编制计划的基本方法是()A.因素分析法B.综合平衡法C.系数法D.定额法17.由于管理机构工作效率不高,组织实施不力以及管理客体抵触而造成的管理活动的失效称之为()A.实施性失效B.自动性失效C.环境性失效D.规模性失效18.凡是大于国力承受能力的投资规模,叫做()A.适度投资规模B.在建投资规模C.投资需求膨胀D.投资需求萎缩19.信贷杠杆的特点之一是()A.具有强制性B.具有固定性C.具有转嫁性D.具有偿还性20.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等于()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国民生产净值D.社会总产值二、多项选择题l.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的关系表现在()A.前者以后者为前提和外在条件B.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和实现条件C.二者没有矛盾,完全一致D.二者有相互矛盾的一面E.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外在条件2.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表现在()A.能够促使生产适应市场需要B.可以促进技术进步和劳动节约C.可以保证宏观层次上优化资源配置D.能使社会经济效益提高E.可以在微观层次上优化资源配置3.行政手段具有以下特点()A.灵活性B.统一性D.纵向性E.持久性4我国基尼系数的特点是()A.农村基尼系数高于城市B.农村基尼系数低于城市C.城市基尼系数有提高的趋势D.城市基尼系数有降低的趋势E.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从以下方面考察社会总供求是否平衡()A.通货膨胀率B.资金利税率C.商品供求差率D.经济增长率E.居民储蓄余额增长率6.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表现为中间环节的是()A.交换B.积累C.生产D.消费E.分配7.乙类警情的指标有()A.投资率B.能源原材料生产增长率C.通货膨胀率D.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8.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三大支柱是()A.价格B.财政D.法律E.计划9.产业政策具有以下特色()A.开放性B.预见性C.连贯性D.诱导性E. 强制性10.中外合资经营方式具有以下优点()A.能引进一些先进技术B.经营管理简单C.比较灵活,风险较小D.适用范围广E.可利用外商的名牌商标和市场11.投资结构有()之分。
“经济管理”课程习题辅导与答案解析汇编

选择题1、经济管理的目标具有等特征。
综合性、可分性、客观性、阶段性2、经济管理的二重性是指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3、首先提出经济管理二重性理论的是:马克思4、人本原则是指: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即管理活动一切从人出发,以人为根本,乙在调动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5、是控制的标准。
计划6、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的19世纪思想家是:罗伯特·欧文7、“科学之父”是指:泰罗8、第一个提出把经营和管理概念相区分的是:泰罗9、首先提出重视企业中非正式组织作用的是:梅奥的人群关系论10、提倡以“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佳原则”的学派是:决策理论学派11、强调建立一套科学决策程序和数学模型以增加决策科学性,减少决策的个人艺术成分的是:管理科学学派11、的运用,以确定个人和组织对经济利益有追求为前提,并且只有在涉及经济利益时,才能发挥作用。
经济方法12、是解决一些特殊例外问题的有效手段。
行政方法13、法律方面的内容包括: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14、数量分析方法是指的管理方法。
以定量分析为主15、法律方面具有等特点。
强制性、规范性、严肃性、预防性1.按决策的方案不同,可分为:确定型决策、中层决策和高层决策2.风险型决策指:一个方案往往会出现几个不同的结果3.所谓价值准则是什么的标准:评价决策目标4.什么决策是指与企业发展方向和远景有关的重大问题的决策。
:战略5.决策的科学性与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成正比6.计划的权威性是以什么为基础的:计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7.根据对计划的执行者的约速成度可把计划分成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8.什么计划作用的领域主要是竞非争领域、非盈利性领域:指令性计划9.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的计划形式应该是:指导性计划10.什么是一种定期修订未来计划的方法:滚动计划法11.什么是根据两相指标之间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比例,来预测有关指标的方法。
系数法12.按什么划分部门是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部门划分形式:职能13.在组织规模已定的情况下,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14.什么设计是为了解决组织管理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之间的矛盾,大到提高组织管理整体功能的目的:横向联系15.为了完成组织的整体目标,必须实行什么的原则:命令统一的原则16.组织文化的核心是:组织价值观17.什么是指由于领导者具有较高的智力、较强的才能、丰富的知识而引起的权利:专长权18.领导者在实施领导权利时应当:首先使用个人权利,必要时才使用职位权利19.什么就是用忠告、督促、说理来说服或诱导他人做某种事情:劝说20.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人性假设作为领导依据的理论是:超Y理论21.需要五层次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22.什么理论认为,一种行为倾向的强度取决于个体对这种行为可能带来得结果的期望以及这种结果对行为者的吸引力:期望23.公平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24.工作上的成就感属于:激励因素25.简单的说,控制就是务必使:经济活动符合与计划26.什么控制是指利用经济手段进行控制:间接27.按控制发生在经济系统运行的不同阶段可分为:前馈控制、同步控制、反馈控制28.控制的主体是每一位负责的管理人员:计划执行29.是利用经济组织内原有的各种核算资料及计划资料,结合实际调查所的资料进行的分析研究工作。
经济管理自考试题及答案

经济管理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资源的稀缺性B. 资源的配置C. 资源的利用D. 资源的分配答案:C2. 以下哪一项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A. 价格机制B. 竞争机制C. 计划机制D. 供求机制答案:C3.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是价格的:A. 制定者B. 接受者C. 影响者D. 决定者答案:B4.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A. 利润最大化B. 股东财富最大化C. 企业价值最大化D. 社会责任答案:D5. 以下哪一项不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内容?A. 市场分析B. 产品开发C. 人力资源管理D. 企业并购答案:B6. 企业进行市场细分的目的是:A. 减少竞争B. 增加市场份额C. 提高市场效率D. 降低成本答案:B7. 以下哪一项不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A. 招聘B. 培训C. 营销D. 绩效评估答案:C8. 以下哪一项不是企业进行市场调研的方法?A. 问卷调查B. 观察法C. 实验法D. 访谈法答案:C9. 以下哪一项不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方法?A. 成本预测B. 成本核算C. 成本分析D. 利润分析答案:D10. 以下哪一项不是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策略?A. 风险规避B. 风险转移C. 风险接受D. 风险创造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企业的生产决策?A. 市场需求B. 生产成本C. 政府政策D. 企业规模答案:A, B, C2. 以下哪些属于企业财务管理的职能?A. 资金筹集B. 资金使用C. 资金分配D. 资金监督答案:A, B, D3. 以下哪些是企业战略管理的步骤?A. 战略制定B. 战略实施C. 战略评估D. 战略调整答案:A, B, C, D4. 以下哪些是企业进行市场调研的目的?A. 了解消费者需求B. 分析竞争对手C. 制定营销策略D. 提高产品质量答案:A, B, C5. 以下哪些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目的?A. 提高企业利润B. 提高企业竞争力C. 降低生产成本D. 提高员工满意度答案:A, B, 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区别。
经济管理基础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汇编

复习题1一、选择题A1、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企业、家庭和()等微观供求行为与价格之间关系的经济科学。
A 单个市场B 整个社会C 国民经济D 总体市场B2、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A 资源配置B 资源利用C 国民收入D 市场价格D3、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是()。
A 亚当·斯密B 大卫·李嘉图C 威廉·配第D 马歇尔A4、 1870年,英国杰文斯、法国瓦尔拉斯、奥地利门格尔几乎同时提出了()。
A 边际效用价值论B 不可能性定理C 交易成本D 资源最优配置标准B5、经济学是研究()A企业如何挣钱的问题B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C用数学方法建立理论模型D政府如何管制的问题C6、下列哪项问题不是经济学研究涉及的问题()A在稀缺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方法B如何实现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翻两番C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D充分就业和物价水平的稳定D7、关于经济如何运作的基本经济问题()A、只有在市场经济国家中才存在B、只有在计划经济国家中才存在C、只有在混合经济国家中才存在D、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经济,都存在B8、下列哪项是属于规范经济学研究的范畴()A、电冰箱在夏季热销的原因分析B、政府如何改变收入分配不均的现象C、对中国经济实现经济增长率超过8%的研究D、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研究C9、实证经济学不意味着()。
A、它能回答是什么的问题B、它能回答为什么的问题C、它能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D、数学和统计学是经常用到的分析工具C10、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
A 国民收入的决定B 资源的充分利用C 个体经济单位D 整个经济体系B11、价格机制调节经济的条件不包括()。
A 存在市场B 独立的经济实体存在C 市场竞争的完全性与公平性D 国家存在价格制定中心B 12、在微观经济学中,对每个经济问题的研究都是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进行的。
最基本假设是()A 健全的法律体系B 市场出清C 行之有效的政府调控D 正确的信息判断C13、当苹果价格上升时,对香蕉的需求量将()A 减少B 保持不变C 增加D 没有影响A14、消费者收入减少,则对某商品当前需求会()A 减少B 不变C 增加D 没有影响A15、影响供给量变动的因素是()。
经济管理基础测试题+参考答案

经济管理基础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8题,每题1分,共58分)1.对同样等级的效用,消费者可以通过消费不同的商品组合来获得,如果将各种不同的商品组合从坐标图上标出来,就可以获得一条曲线,由于同一条曲线上的任何一点所代表的商品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或效用都是一样的,因此,称之为( )。
A、边际效用曲线B、无差异曲线C、消费者预算线D、预算约束线正确答案:B2.派生需求的例子是()A、对经济学学生派生的棉毛衫的需求B、对劳动与资本生产的棉毛衫的需求C、生产棉毛衫中使用的劳动的需求D、对毛刷的需求正确答案:C3.劳动供给决策包括( )之间的选择。
A、工作和睡眠B、收入和消费C、收入和闲暇D、消费和睡眠正确答案:C4.使地租不断上升的原因是()A、土地的需求与供给共同减少B、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供给不变C、土地的供给不断减少,而需求不变D、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共同增加正确答案:B5.某人的吸烟行为属()。
A、消费的外部不经济B、消费的外部经济C、生产的外部不经济D、生产的外部经济正确答案:A6.工资率上升有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如果工资率一直增长到使收入效应起主要作用,则劳动供给曲线()A、向上倾斜B、向下倾斜C、向后弯曲D、垂直正确答案:C7.限制价格的运用会导致()A、黑市交易B、消费者随时可以购买到自己希望的产C、税收增加D、产品大量积压正确答案:A8.计划目标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按照()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
A、“SWOT”B、“PEOT”C、“ETOP”D、“PDCA”正确答案:D9.均衡价格的形成是()A、供求双方自发调节的结果B、消费者消费的结果C、生产者生产的结果D、政府指令性下达的结果正确答案:B10.人们经常要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增量调整,这种增量调整被称为()。
A、边际决策B、机会成本C、替代关系D、激励反应正确答案:A11.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泰罗B、法约尔C、梅奥D、韦伯正确答案:A12.如何进行有效的激励?首要的任务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1.我国产业政策体系的核心是()A.产业布局政策B.产业结构政策C.产业组织政策D.产业技术政策2.配置消费资源的手段或方式,称为()A.消费模式B.消费结构C.消费方式D.消费体制3.外汇杠杆的核心是()A.利率B.进出口贸易C.汇率。
D.非贸易外汇收支4.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任务是()A.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B.确定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C.确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D.正确处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5.影响社会总供求形成的最根本的因素是()A.物质生产的发展规模和水平B.进口商品的规模和水平C.出口商品的规模和水平D.商品储备动用的规模6.警情之所以能够预报,其根据是()A.警度可以测量和评估B.爆发警情必有一定的先兆C.客观存在着警源D.警情会引起人们的警惕7.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指标属于()A.相对数指标B.实物指标C.使用价值指标D.价值指标8.对于地区经济发展和生产布局,计划管理的任务是()A.不承认差别,平均布局B.既承认地区差别,又要扩大差别C.既承认地区差别,又要缩小差别D.应逐步扩大地区差别9.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A.生产概念B.分配概念C.流通概念D.收入概念10.考虑政策的时滞因素而进行的分配政策搭配是()A.主辅搭配B.效应搭配C.松紧搭配D.时差搭配11.在经济信息中,可供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国家计划用的信息,属于()A.管理决策信息B.管理指标和协调信息C.微观经济信息D.管理的实际操作信息12.下列部门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是()A.建筑业B.运输邮电业C.农业D.工业13.我国现在实施的现代化建设战略属于()A.一元目标战略B.多元目标战略C.综合目标战略D.传统战略14.“有形之手”的调节,是指社会对经济活动的()A.盲目调节B.自发调节C.自觉调节D.市场调节15.量入为出的理性消费是()A.黑色消费B.红色消费C.灰色消费D.白色消费16.国民经济投资效果系数是指()A.投产项目单位生产能力的投资B.每增加一单位国内生产总值需要的投资C.单位生产性投资所增加的国内生产总值D.每一项目投资额与投产后年盈利的比率17.某种管理手段出台后,其宏观经济管理效果变化的一般趋势是()A.开始时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递减B.开始时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效应强度保持不变C.开始时较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递增D.开始时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递增18.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最低限度的消费需求等于()A.基期新增人口与基期人均消费额的乘积B.计划期人口总数与计划期人均消费额的乘积C.计划期新增人口与基期人均消费额的乘积D.计划期人口总量与基期人均消费额的乘积19.比较适合中国实际的那种类型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是()A.财政主导型B.金融主导型体制C.计划、财政、金融结合型体制D.计划主导型体制20.按照国际标准,在全部债务中,短期债务的比例比较适宜的是()A.50%左右B.60%左右C.5%左右D.20%左右二、多项选择题(下面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正确,对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1.5分,共30分)l.衡量生活消费水平,应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A.消费数量B.消费效果C.消费性质D.消费内容E.满足消费需要的方式2.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计划调节之所以成为必然决定于()A.现阶段生产力水平低B.存在私有制经济C.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D.引进外国资本E.社会化大生产3.内涵型经济增长的特点是()A.主要依靠扩大生产场所B.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前提C.主要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D.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E.主要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4.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涵义是()A.保持个别商品价格水平的基本稳定B.不排斥一些商品价格的变动C.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不动D.价格总水平可以有能为人民承受的较小变化E.防止物价总水平的剧烈波动5.法律手段具有以下特征()A.规范性B.强制性C.纵向性D.责任性E.相对稳定性6.管理是由以下要素组成的()A.管理的目的B.管理的办法和措施C.管理的范围D.管理的主体E.管理的客体7.SNA核算体系的总量指标主要有()A.国民收入B.国民生产总值C.国内生产总值D.社会总产值E.国民生产净值8.从银行自身而言,组织信贷收支平衡,应该()A.多吸收存款,少发放贷款B.做到资金运用增长与货币需要量增长相互适应C.坚持以存贷差额作为衡量信贷收支平衡的标志D.提高贷款质量,使新增的存款和现金具有物质保证E.把资金运用增长量控制在应追加的货币需要量的范围之内9.经济手段具有以下特点()A.具有纵向性的手段B.价值形式的手段C.具有强制性的手段D.经济利益引导的手段E.运用它需要有一定的条件10.中央政府投资的范围主要是()A.重大骨干项目B.企业技术改造C.基础设施D.企业职工住宅E.社会公益事业1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计划对微观经济主体来说是()。
A信息性计划B.强制性计划C.导向性计划D.指令性计划E.预测性计划1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计划活动的突出特点是()。
A.指令性B.政策性C.战略性D.约束性E.宏观性13.鉴别项目的经济效益的方法有()。
A.前——后对比法B.有——无对比法C.价值法D.实物法14.经济发展战略具有的特点是()。
A.概括性B.全局性C.常变性D.综合性E.稳定性15.在市场体系的主体结构中,使用权市场的供应者是商品的()。
A.所有者B.使用者C.经营者D.占有者E.管理者16.控制是指按一定的标准对组织成员的工作和成果进行监督、检查和衡量,并采取措施纠正编差以确保组织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
它的实现必须以()为基本前提。
A.计划目标B.职责明确的、完善的组织机构C.较窄的管理幅度和较少的管理层次D.明确的纵向职权关系17.有效管理幅度取决于多种因素。
在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中,()。
A.工作的复杂程度越大,管理幅度就越宽B.新问题的发生率越高,管理幅度就越窄C.下属的分散程度越大,管理幅度就越宽D.管理活动的相同性较小,管理幅度就越窄E.组织的健全程度越高,管理幅度就越宽18.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应具有的基本要求是()。
A.稳定性B.系统性C.科学性D.全局性E.综合性19.我国城乡股份合作制改革蓬勃发展,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也有重大进展。
这一现象表明()。
A.应重新评价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B.公有制经济正逐渐被股份制经济所取代C.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理顺产权关系D.家庭联产承包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E.改革促进了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组20.宏观投资决策对微观投资决策具有()作用。
A.计划B.控制C.决定D.指导三、判断题(正确的在回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X”。
每题1分,共10分)1.我国建立的新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是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相结合,以间接调控为主。
2.宏观调控手段系统是由税收杠杆、信贷杠杆、外汇杠杆、价格杠杆组成的。
()3.政府贷款一般利率较高,利率浮动,风险较大。
()4.分配客体是收入分配系统的核心,在分配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5.资本主义经济管理和社会主义经济管理都具有二重性。
()6.单位产品生产基金占用量增加,说明生产资料效率降低,不利于经济增长。
()7.投资结构的增量调整难度较大,而存量调整相对比较容易。
()8.经济监督主要属于政府对宏观经济主体的管理。
9.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10.宏观经济管理不仅是对经济总量实施管理,而且直接管理国有企业的经济活动。
()四、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已知:某时期能源生产增长速度为5%,能源生产弹性系数为0.44。
要求:用系数推算法测定该时期的经济增长率。
2.假设:计划期新增劳动力1400万人,新增人口1600万人,基期平均每一劳动力配备的生产性投资为4650元,基期人均非生产性投资为1400元。
又知:维持简单再生产所需投资为2500亿元。
求:计划期最低限度的投资需求。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收入分配模式2.综合平衡3.国内生产总值4.投资规模六、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对投资结构进行宏观调控的措施是什么?2.简述影响进出口商品规模的因素。
3.宏观经济管理组织机构建立的原则是什么?4.简述经济手段及其基本特征。
七、论述题(20分)试论宏观调控经济增长率的措施。
宏观经济管理类笔试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D3.C4.D5.A6.B7.D8.C9.A 10.D 11.A 12.B 13.C 14.C 15.D 16.C 17.A 18.D 19.C 20.D二、多项选择题1.ABD 2.CE 3.BCE 4.BCD 5.ABDE 6.ABCDE 7.BCE 8.BDE 9.BDE 10.ACE11.ACE 12.BCE 13.AB 14.ABDE 15.AD 16.AB 17.BDE 18.ABCDE 19.CE 20.BD三、判断题正确的:1,5,6,9。
其余皆错四、计算题1.5%÷0.44=11.36%2.1400万×4650+1600万×1400+2500亿=3375亿元五、名词解释1.收人分配模式:是分配理论放在分配领域中的综合运用,是收入分配管理的具体形式。
它所要回答的问题主要是:按什么样的分配原则、分配机制、分配制度、分配手段和组织形式管理宏观收入分配。
科学的收人分配模式应有利于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收入分配的良性循环,有利于经济增长和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2.综合平衡: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之间的关系,进行统筹安排,使之相互协调,以求得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平衡,从而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
综合平衡是单项平衡和局部平衡的有机综合,是全局性的、高层次的平衡。
3.国内生产总值:一国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一个生产概念。
从价值形态看,是所有常住单位一定时期内生产中新增加的价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是所有常住单位一定时期内所创造并分配给国内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是最终使用的物质产品和服务减去进口的产品和服务。
是我国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主要指标。
4.投资规模:一定时期内用货币表现的为形成资产而投入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总量。
包括用于固定资产再生产的资金和一次性铺底流动资金的投入量。
投资规模包括年度规模和在建总投资规模。
六、简答题1.答案要点;对投资结构进行宏观调控,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存量调整和增量调整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