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试题-第一单元测试题苏教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全套单元试题复习题含答案(1-4单元)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全套单元试题复习题含答案(1-4单元)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全套单元试题复习题含答案(1-4单元)五年级(上)期末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白天与黑夜一、填空题1、早上,我们看见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

2、一般情况下,我们看到的太阳自(东)向(西)运动。

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相反)。

3、太阳高度越高,气温越(高);太阳高度越低,气温越(低)。

4、在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5、影子的长短同太阳高度的关系是(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越低,影子越长)。

6、实验课上,测量太阳高度的仪器名称叫(太阳高度测量仪)7、很久以前,人们利用太阳运动和影子的变化规律,发明了计时工具,称为(日晷)或(太阳钟)。

8、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叫作(赤道日晷),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保存的日晷是(地平日晷)。

9、玩手掌日晷的时候,如果上午,应该用(左)手;如果是下午,应该用(右)手。

并且要面向(南)方。

10、昼夜的交替变化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

11、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时间定为当地时间20时,那么,中国的观众应在(凌晨4)时观看,美国的观众应在(15)时观看。

12、提出日心说的天文学家是(哥白尼);提出地心说的天文学家是(托勒密)。

13、在一月中月亮形状会发生周期性变化,我们称它为(月相)。

14、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这时的月亮是指月相中的(蛾眉月)。

15、月相变化是月球绕(地球)公转形成的。

16、新月是指(天空中不出现月亮)。

17、200多年前,瑞典生物学家(林奈)根据植物的花在一天中固定时间开放或闭合的特点,设计了(花钟)二、选择题18、昼夜形成的原因(B)A、太阳的东升西落B、地球自转C、山峰的遮挡19、猫头鹰活动的时间是(C)A、上午B、中午C、晚上20、月相变化的周期是(B)A、一天B、一个月C、一年21、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B)A、东-西;长-短-长B、西-东;长-短-长C、东-西;低-高-低22、日晷是测量(C)的工具。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全套单元试题复习题含答案(1-4单元)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全套单元试题复习题含答案(1-4单元)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全套单元试题复习题含答案(1-4单元)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全套单元试题复习题含答案(1-4单元)五年级(上)期末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白天与黑夜一、填空题1、早上,我们看见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

2、一般情况下,我们看到的太阳自(东)向(西)运动。

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相反)。

3、太阳高度越高,气温越(高);太阳高度越低,气温越(低)。

4、在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5、影子的长短同太阳高度的关系是(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越低,影子越长)。

6、实验课上,测量太阳高度的仪器名称叫(太阳高度测量仪)7、很久以前,人们利用太阳运动和影子的变化规律,发明了计时工具,称为(日晷)或(太阳钟)。

8、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叫作(赤道日晷),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保存的日晷是(地平日晷)。

9、玩手掌日晷的时候,如果上午,应该用(左)手;如果是下午,应该用(右)手。

并且要面向(南)方。

10、昼夜的交替变化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

11、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时间定为当地时间20时,那么,中国的观众应在(凌晨4)时观看,美国的观众应在(15)时观看。

12、提出日心说的天文学家是(哥白尼);提出地心说的天文学家是(托勒密)。

13、在一月中月亮形状会发生周期性变化,我们称它为(月相)。

14、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这时的月亮是指月相中的(蛾眉月)。

15、月相变化是月球绕(地球)公转形成的。

16、新月是指(天空中不出现月亮)。

17、200多年前,瑞典生物学家(林奈)根据植物的花在一天中固定时间开放或闭合的特点,设计了(花钟)二、选择题18、昼夜形成的原因(B)A、太阳的东升西落B、地球自转C、山峰的遮挡19、猫头鹰活动的时间是(C)A、上午B、中午C、晚上20、月相变化的周期是(B)A、一天B、一个月C、一年21、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B)A、东-西;长-短-长B、西-东;长-短-长C、东-西;低-高-低22、日晷是测量(C)的工具。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光与色彩》测试卷及答案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光与色彩》测试卷及答案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光与色彩》测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共8小题)1.彩虹是太阳光的结果。

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散成颜色的光。

2.雨过天晴,天空中很多小水珠把太阳光成多种颜色的光,形成了,这和三棱镜的实验相似。

3.镜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仪容镜、潜望镜都是利用了光在物体表面会折返的现象。

4.汽车后视镜利用了光的原理。

潜水艇上的也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5.人们除了利用来改变和控制光的传播方向外,还发明了、等来控制光的路线。

6.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着传播。

7.发光的物体叫。

镜子反射光的本领比白纸。

8.通常我们把那些的物体称为光源。

【能力培养】二.选择题(共8小题)9.下列物体中,能被称为光源的是()A.点燃的蜡烛B.月球C.玻璃幕墙10.下面的图形与光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方式相同的是()A.B.C.11.在排一列纵队时,如果队尾的学生只能看到前一位学生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站直了,这是因为()A.光沿直线传播B.光的传播速度很快C.光向四面八方传播12.“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描写的是光的()现象。

A.直射B.反射C.折射13.照明灯上装灯罩的原因是()A.减少反光B.增强反光C.增加亮度14.夏天的雨后,天空中经常会出现美丽的彩虹,这是由于()形成的。

A.空气中的小水滴将太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B.太阳光穿透厚厚的云层时发出的光C.云层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发出的光15.白光通过三棱镜时,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的光,是因为棱镜对光起到了()的作用。

A.反射B.折射C.直线传播16.用手电筒做色光混合实验时,用到哪三种颜色的玻璃纸?()A.红、黄、蓝B.红、绿、蓝C.A和B均可三.判断题(共10小题)17.只有夜间发光的物体才是光源。

()18.焰火是自然光源。

()19.光线能沿着弯曲的水流传播。

()20.无论在水中还是在空气中,光都是沿着直线行进的。

_苏教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第一学期)第一单元光与色彩检测卷(含答案)3套

_苏教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第一学期)第一单元光与色彩检测卷(含答案)3套

_苏教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第一学期)第一单元光与色彩检测卷(含答案)3套苏教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光与色彩测试题一、填空题1.太阳、萤火虫是_______光源,开启的电灯、点燃的蜡烛是_______光源。

2.用三棱镜可以将白光分解成___________种颜色的光。

3.(_______)是光源,(______)不是光源。

A.璀璨烟火B.清晨露珠C.满天云霞D.夏日彩虹E.熊熊火焰F.霹雳闪电4.红、绿色光混合成_____光;红、蓝色光混合成_____光;绿、蓝色光混合成_____光;红、绿、蓝色光混合成_____光。

5.萤火虫、篝火等能够发光的物体都可以被称为_________;物体发光时需要_________。

二、选择题6.()是自然光源。

A.篝火B.激光C.流星D.荧光乌贼7.阳光透过密密层层的树叶,在地面上形成了一个个光斑,这些光斑是由于()形成的。

A.光本身就具有美丽的光斑B.光可以透过树叶进行传播C.光沿直线传播8.属于光源的是()。

A.点亮的灯、太阳、镜子B.萤火虫、点燃的蜡烛C.月亮、篝火9.太阳光透过(),可以变成七种颜色的光。

A.凸透镜B.玻璃C.三棱镜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强光下工作和学习对眼睛有伤害B.彩虹有七种色光C.红、绿、蓝三种色光重叠在一起是黑色11.月球明亮部分总是()。

A.背对太阳B.有时背对太阳,有时面对太阳C.始终面对太阳12.用喷雾器做模拟彩虹实验时,应该()观察。

A.面对太阳B.背对太阳C.不需要太阳13.手影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游戏,只要一灯一布,就可以展开巧思,通过手势的变化,创造出各种物的形象。

这一游戏巧妙地运用了()原理。

A.光沿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三、判断题14.牛顿发现光可以发生折射,将光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______)15.三棱镜可以使光发生折射。

(______)16.通电的细钢丝会发光。

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练习与答案

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练习与答案

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练习与答案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测试题一、填空题(28分)1、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___到___。

太阳的高度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

影子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____到____,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

2、太阳钟也叫________ 是测量时间的工具,它是根据太阳下影子变化的规律制造出来的。

3、________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4、“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________提出来的,他认为________________,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而波兰天文学家________提出了“日心说”,他认为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5、月相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 、_______、_______等动物是在夜间活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动物是在白天活动的。

_______是凌晨开放,_______是上午开放,_______花是下午开放,_______是晚上开放的。

(这个题目答案不唯一)7、昼夜长短会改变动植物的___________,比如:减少光照时间可以使菊花提前开放,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鸡的产蛋量。

8、_______根据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或闭合的现象,编排出了一个“_______”。

二、选择题(16分)1、昼夜形成的原因是()。

A太阳的东升西落B乌云的遮盖C地球的自转2、月相的周期变化是() A 一年 B 一个月C一周3、新月是指天空中出现()A月牙B满月C不出现月亮4、一天中影子最短是在()A早晨B中午C傍晚5、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A哥白尼B托勒密C牛顿6、猫头鹰睡觉的时间是()A早晨——下午B中午——晚上C傍晚——早上7、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属于()A立晷B地平日晷C赤道日晷8、蜗牛出来活动的时间大都是()A上午B下午C夜晚三、问答题:(20)怎样用拳头测量太阳的高度?答:四、画图并回答问题(14分)1、根据自己对月相变化的观察,画出三个月相图,并写出大约上农历什么时间的月相。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光与色彩》测试卷及答案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光与色彩》测试卷及答案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光与色彩》测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共8小题)1.发光的物体叫。

镜子反射光的本领比白纸。

2.通过观察光束在烟雾中传播的现象可以知道,光是沿传播的。

3.光从空气射向镜面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现象。

4.潜望镜是利用实现从低处看到高处的。

5.当宇航员登上月球时,科学家利用原理计算出了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大约是千米。

6.在《猴子捞月》的故事中,猴子看到了水中的月亮是因为的反射现象。

7.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后,会形成、、、绿、蓝、靛、紫的彩色光带,说明太阳光是有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8.白光本身是由程度不同的各种彩色光所组成的非均匀的混合体。

【能力培养】二.选择题(共10小题)9.下列不是光的直射产生的效果的是()A.影子B.小孔成像C.铅笔在水中变弯10.光由空气()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不会发生变化。

A.垂直B.斜射C.前两项都对11.把一根铅笔垂直放入水中,无论我们从哪个方向看,它()A.都是直的B.都是弯折的C.有时直,有时弯折12.关于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B.只有表面光滑的物体才能反射光C.反射光线不是直线13.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是()A.三棱镜下的七彩世界B.河面波光粼粼C.七月骄阳似火14.最先发现阳光通过三棱镜能分解成几种颜色的光的科学家是()A.伽利略B.牛顿C.爱因斯坦15.在晴朗无风的日子里,江佳怡用喷雾器(),能看到彩虹。

A.背向太阳喷雾B.面向太阳喷雾C.向任意方向喷雾16.雨过天晴,天边挂着一道漂亮的“彩虹”,这是因为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水滴,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中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

空气中的“水滴”相当于()的作用。

A.有孔纸板B.后视镜C.棱镜17.关于太阳光,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光是一种黄色的光B.太阳光是一种橙色的光C.太阳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18.在白光通过三棱镜的实验时,一般要在______的环境下,制作一个彩色轮的实验时,要在______的环境下。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地球上有昼夜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晚上,我们见不到太阳,是因为地球在____转,我们正处在___________。

3.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______。

4.太阳从____方升起,从____方落下,根据这一现象,我判断地球应该是自____向____转动的。

5.16世纪______天文学家______提出了“日心说”,指出______绕着______在运动。

6.月亮变化的周期大约是______。

7.通常情况下,月亮在农历______时最圆。

8.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新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蛾眉月。

9.月亮之所以呈现出圆缺变化,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月亮形状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三者之间的位置变化引起的。

10.看过满月以后,再过______左右才可以看到下一次圆圆的月亮。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6分)1.物体影子方向变化的原因是( )变化。

A.物体的大小B.物体的形状C.太阳的位置2.每天下午放学的时候,太阳大约在( )。

A.西方B.南方C.东方3.下列几名同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影子是由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线形成的B.在测量某段时间的温度时,应将温度计放在太阳照不到的地方C.一天中,同一个物体的影子总是越来越短4.中午,我们面向正南站立,阳光照射在我们身上,影子在( )。

A.北面B.西北面C.脚下5.太阳运动的规律是( )。

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C.自南向北6.在赤道上,一年四季昼夜的长短是( )。

A.越来越长B.越来越短C.不变的7.月亮上明亮的部分总是向着( )。

A.太阳B.地球C.北极星8.月亮之所以有光亮,是因为( )。

A.能自行发光B.反射地球的光C.反射太阳的光9.月球上被照亮的部分总是月球的()。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光与色彩》测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光与色彩》测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光与色彩》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潜望镜常用于()。

A.飞机B.坦克C.潜艇2.三棱镜把白光分成七种色光,从外向内依次为()。

A.红、橙、黄、绿、蓝、靛、紫B.紫、靛、蓝、绿、黄、橙、红C.紫、橙、黄、绿、蓝、靛、红3.潜望镜的两块镜片都是()。

A.平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4.医生戴额镜给病人检查耳朵,是巧妙地利用了()。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色散5.()是人造光源。

A.穿衣镜B.电子荧光板C.反光板D.探照灯6.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会慢慢地变短,说明物体发光()。

A.需要能量B.不需要能量C.无法判断7.下列现象,利用光直线传播原理的是()。

A.树林中斑驳树影B.灯下看书C.杯弓蛇影8.红色的滤光纸可以让()光通过。

A.红B.绿C.蓝9.下列物体中,()反射光的本领最强。

A.白布B.红布C.锡纸10.太阳光透过(),可以变成七种颜色的光。

A.凸透镜B.玻璃C.三棱镜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萤火虫、篝火等能够发光的物体都可以被称为_________;物体发光时需要_________。

12.( )是光源,()不是光源。

A.璀璨烟火B.清晨露珠C.满天云霞D.夏日彩虹E.熊熊火焰F.霹雳闪电13.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 )。

光在空气中是( )传播的。

14.光是沿着___________传播的。

15.______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16.用三棱镜可以将白光分解为__________七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是由____________组成的。

17.科学家利用()原理,测量出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18.成语“珠光宝气”中的“光”我们能够看到是因为____________。

19.____________物体都能反射光,____________的物体反射效果好。

20.光是以()传播的。

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30万千米。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点燃的蜡烛是光源,熄灭的蜡烛也是光源。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测试题及答案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测试题及答案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

2017年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测试题及答案测试题及答案(第一单元)一、填空:1、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钟表、日晷)2、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地球自转)。

3、“地心说”的提出者(托勒密),4、“日心说”的提出者(哥白尼)。

5、根据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或闭合这一现象编排出的测量时间的工具:(花钟),6、一天中太阳的高度变化规律是(低→高→低),7、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8、我们看太阳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自转)9、月相的周期是(一个月)10、每个月十五即使满月,又叫做(望)二、选择:1、夜间活动的动物有( B.)A、蜜蜂。

B、蝙蝠。

C、蜻蜓。

D、公鸡2、新月是指天空中(C)A、出现月牙。

B、出现满月。

C、不出现月亮。

3、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A)A、哥白尼。

B、托勒蜜。

C、牛顿。

4、2012年伦敦的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当地时间7月27日晚上21点,中国收看实况转播的时间是(C)A、28日下午16点B、27日上午8点C、28日凌晨4点D、27日晚上2点5、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属于(C)A、立晷。

B、地平日晷。

C、赤道日晷。

6、唐代诗人张继曾著有《枫桥夜泊》,诗中写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半夜钟声到客船。

”所描述的夜景是(B)A、农历初一。

B、农历初七、初八。

C、农历十五D、农历二十二7、一天中你们学校教学大楼影子最最短的时候是(B)A、早上8:00 。

.B、正午12:00。

C、下午18:00。

D、无法判断8、下列月相随时间变化规律正确的是(C)A、满月——上弦月——新月——下弦月。

B、上弦月——新月——下弦月——满月。

C、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

D上弦月——下弦月——月满——新月。

9、B、娥眉月1页10、宋代诗人欧阳修曾著有《生查子》,诗中写到“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光与色彩测试达标试卷1

【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光与色彩测试达标试卷1

【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光与色彩测试达标试卷1一、填空题。

1.光从一个透明物体进人另一个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这种现象叫作。

2.瀑布前和喷水池上空有很多弥漫的被阳光一照就会形成。

3.在玩"借助镜子读文字"的游戏时,我发现镜子中的文字是的。

4.成语"珠光宝气"中的"光"是由于形成的;"电光火石"中的"光"是光源。

5.镜子可以改变光的,物体表面越光滑,反射效果。

6.太阳光是由种单色光构成的,透过蓝色滤光片,看到白色的衣服是色的。

二、判断题。

1.教室的墙刷成白色能更好地反射光。

( )2.光碰到镜面后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出去,形成反射光。

( )3.光沿直线传播与影子的形成没有关系。

( )4.在同种物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5.用不锈钢勺子的正反面照一照自己,形成的影像是一样的。

( )6.彩虹一般不会在空中出现很长时间。

( )7.镜子能反射阳光,其他物体都不能反射阳光。

幽子。

( )8.萤火虫是生物光源的代表。

丽雷"食菇酷您类。

( )9.我们之所以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物体表面把一部分光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里。

( )10.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七种单色光。

( )三、选择题。

1.子萱制作了几个彩色轮,旋转后不能变成白色的是( )。

A.红、橙、黄、绿、蓝、靛、紫B.黄、绿、蓝C.红、绿、蓝2.下列成语中,包含光的反射原理的是( )。

A.杯弓蛇影B.如影随形C.无影无踪3."猴子捞月"这个寓言故事说的是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水里了,于是设法把它捞上来。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月亮是自然光源B.水中的月亮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水面的作用相当于平面镜4.以下装置,能起到潜望镜的作用并且效果最理想的是(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练习册参考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练习册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1 太阳和影子一、填空题。

1.光源不透明物体2.相反3.清晰4.变化、规律 5、方向、长短二、判断题。

1. ×2. ×3. √4.×5. ×6. √7. √8. √9. √ 10. ×三、选择题。

1、C、A2、 B3、A四、简答题。

①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发生了变化。

②早晨影子朝西,较长;中午影子朝北,最短;下午影子朝东,较长。

五、实验与分析。

一天中,影子长,气温低;影子短,气温高。

2 太阳钟一、填空题。

1、太阳的运动、投影的变化、日晷、太阳钟2、时间、古代石晷、赤道日晷、地平日晷二、简答题。

1、人们利用太阳的运动与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这个知识来制造不同形状的日晷。

2、选择一个有阳光的地方,在地上垂直插一根小棍,当你的手表到达某一个整点时,就在木棍的投影处放一块石头作为记号,并把时间记录下来。

这就是著名的牛顿钟。

五、实验研究。

答案参照课本第5页上的内容。

1.在半圆形的卡纸上画上刻度。

2.把一块三角形的硬纸板竖起粘在印有刻度的卡纸上。

3.根据三角形的投影,就可以判断当时的时间。

3 昼夜交替一、填空题。

1、自转2、24 自西向东3、北极星 4、东西 5、西东6、365 自西向东7、早些自西向东自转8、杭州武汉重庆拉萨9、昨天早上6点昨天中午11点昨天晚上18点二、判断:1、√2、√3、×4、√5、√6、√三、简答题。

分析昼夜交替现象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答:地球是一个不发光又不透明的球体,同一瞬间阳光只能照亮半个地球,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于是地球的自转就形成了某个地方的昼夜交替现象。

4 看月亮一、填空。

1、月相2、303、西东4、东西5、蛾眉月、满月6、卫星、公转7、地球、太阳二、判断。

1、× 2、× 3、√ 4、× 5、×6、√7、√8、×9、√ 10、×三、选择。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 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 答案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质量监测试题(时限40分钟)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等级:__________1.郝奇心在学习了昼夜交替知识,请查看中国地图回答以下问题。

(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自西向东 ,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阳运动方向是 自东向西 (填写自西向东、自东向西)。

(2)查看地图上的北京、上海、重庆、乌鲁木齐、拉萨,按照黎明 来到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上海 北京 重庆 拉萨乌鲁木齐2.请根据阳光射来的方向和角度画出小树在地面上的影子,并说出这样画的理由。

我的理由:光是沿直线行进的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相反。

太阳越高,影子越短;太阳越低,影子越长。

3.爱迪生小组在学习月相变化时,绘制了如下示意图,请根据要求填空。

(1)当出现下弦月月相时,月球运行到( D )位置。

(填写字母)(2)A处月相名称是(新月),农历日期为(初一)。

(3)望月的月相是( C )(填写字母),约为农历每月的(十五、十六)。

4.爱迪生小组通过模拟实验探究昼夜变化的规律。

实验准备:地球仪、手电筒实验过程:用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会发现背着手电筒的一面没有变亮,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亮着和黑的一面不断变换。

实验记录图:实验结论: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转动,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5.使用手掌日晷时要注意: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

6.思考:如果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20点,那么,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观众应该分别在什么时候收看实况直播?(选择“上午”“中午”“晚上”填写到对应的横线上)美国:上午德国:中午澳大利亚:晚上7.艾克雪学习了不同的花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开放,自己上网搜索得知,木芙蓉的花会在不同时刻呈现不同颜色,早晨花刚开时是白色,慢慢向红色转变,中午就成了粉红色,傍晚就成了深红色。

请用彩笔标出不同时刻花的颜色(也可用文字标出)。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单元试题含答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单元试题含答案全册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二)基础知识梳理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7分)1.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的改变而改变。

2.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在我们的生活中很有用处。

3.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

4.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

5.由于蝴蝶是活动的,而蝙蝠是活动的,所以它们是不可能见面的。

6.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傍晚最长,最短。

7.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8.一个月就是绕地球一周,一日就是自转一周的时间。

9.“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提出来的,他认为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旋转,这样就形成了和。

而波兰天文学家提出了“”,他认为不是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的结果。

10. 根据植物不仅会在不同的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或闭合的现象,编排出了一个_。

二、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4分)1.太阳的高度越高,影子越长。

(×)2.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是影子最短的时候。

(√)3.日晷就是运用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的。

(√)4.当我国是白天时,美国却是黑夜。

(√)5.动植物有生物钟,人体没有生物钟。

(×)6.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7.牵牛花是在中午开放的。

(×)8.太阳的高度就是太阳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9.月相的变化是指月球自身形状的变化。

(×)10.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则影子在物体的右边。

(√)11.世界各地新年的钟声都是同时敲响的。

(×)12.物体在阳光下影子的长度与太阳的位置没有关系。

(×)综合能力提升三、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1.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______的形状有关。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五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30分)1、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高度的改变而改变。

2、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太阳的高度有关。

3、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的生活中很有用处。

4、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5、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6、月相的变化规律是:新月→娥眉月_→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娥眉月→新月。

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

7、由于蝴蝶是白天_活动的,而蝙蝠是黑夜_活动的,所以它们是不可能见面的。

8、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_早晨、傍晚最长,中午最短。

9、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10一个月就是月球绕_地球公转一周,一日就是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

11、“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来的,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他认为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12、林奈根据植物不仅会在不同的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或闭合的现象,编排出了一个_花钟。

二、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1、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______的形状有关。

( C )A.侧面 B.里面 C.背光面2、日晷是测量______的工具。

( B )A.体积 B.时间 C.长度3、昼夜形成的原因是______。

( C )A.太阳的东升西落 B.乌云的遮盖 C.地球的自转4、月相的周期性变化大约是______。

( B )A.一年 B.一个月 C.一周5、新月指的是天空中______。

( C )A.出现月牙 B.出现满月 C.不出现月亮6、一天中同一物体的影子最短的时候是在______。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白天和黑夜本章综合与测试-章节测试习题(3)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白天和黑夜本章综合与测试-章节测试习题(3)

章节测试题1.【答题】月亮上明亮的部分总是向着()。

A. 太阳B. 地球C. 北极星【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月亮反射太阳光的认识。

月球不会自己发光,全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

迎着太阳的半个月球是亮的,背着太阳的半个月球是暗的。

由于日、地、月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我们看到月球被照亮的部分的形状也随之变化。

【解答】月亮上明亮的部分总是向着太阳,因为月球不会自己发光,全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

选A。

2.【答题】月亮之所以有光亮,是因为()。

A. 能自行发光B. 反射太阳的光C. 无变化【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光的反射。

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当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解答】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选B。

3.【答题】月球上被照亮的部分总是月球的()。

A. 一半B. 不确定C. 四分之一【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月相的认识。

月球不会自己发光,全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

迎着太阳的半个月球是亮的,背着太阳的半个月球是暗的。

由于日、地、月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我们看到月球被照亮的部分的形状也随之变化。

【解答】根据对月相的认识,月球上被照亮的部分总是月球的一半,因为日、地、月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我们看到月球被照亮的部分的形状也随之变化。

选A。

4.【答题】为了了解完整准确的月亮变化规律,我们在观察月亮时应做到()。

A. 有的时候可以猜测B. 要坚持至少一个月的连续观察,实事求是C. 只需集中在某几天仔细观察【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月相变化规律。

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圆缺不同的样子叫做月相。

月相是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形成的,月相变化的周期是农历的一个月。

【解答】根据对月相变化周期的认识,为了了解完整准确的月亮变化规律,我们在观察月亮时应做到要坚持至少一个月的连续观察,实事求是。

选项AC不符合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科学 5 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5分)
1. 地球上有昼夜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_ 的结果。

2. 晚上 , 我们见不到太阳 , 是因为地球在 __ 转, 我们正处在 __________ 。

3.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 _______ 。

4. 太阳从 ___ 方升起 , 从 ___ 方落下 , 根据这一现象 , 我判断地球应该是自 __ 向 ____ 转动的。

5.16 世纪 _____ 天文学家 _____ 提出了“日心说” , 指出 ______ 绕着 _______ 在运动。

6. 月亮变化的周期大约是 _______ 。

7. 通常情况下 , 月亮在农历 ____ 时最圆。

8. 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新月T TTTT T 蛾眉月。

9. 月亮之所以呈现出圆缺变化 ,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 。

月亮形状变化的原因是 _______ 、 ______ 、 ______ 三者之间

位置变化引起的。

10. 看过满月以后 , 再过 _____ 左右才可以看到下一次圆圆的月亮。

、选择题(每空 2 分,共 26分)
1. 物体影子方向变化的原因是 ( ) 变化。

A. 物体的大小
B. 物体的形状
C.
2. 每天下午放学的时候 , 太阳大约在 ( ) 。

A. 西方
B. 南方
C.
3. 下列几名同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 影子是由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线形成的
B.
在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C.
, 阳光照射在我们身上 , 影子在 ( ) A. 北面 B. 西北面 C. 5. 太阳运动的规律是 ( ) 。

C A. 自东向西 B. 自西向东 6. 在赤道上 , 一年四季昼夜的长短是 ( ) 。

A. 越来越长
B. 越来越短 C
7. 月亮上明亮的部分总是向着 ( ) 。

A. 太阳
B. 地球
C.
8. 月亮之所以有光亮 , 是因为 ( ) 。

4. 中午 , 我们面向正南站立 A. 能自行发

B. 反射地球的光
脚下 自南向北 不变的
北极星
C. 反射太阳的光
太阳的位置
东方
在测量某段时间的温度时 , 应将温度计放 一天中 , 同一个物体的影子总是越来越短
A. 一半
B. 不确定
C. 四分之一
10. 为了了解完整准确的月亮变化规律 , 我们在观察月亮时应做到( )。

A.有的时候可以猜测
B. 要坚持至少一个月的连续观察 ,实事求是
C. 只需集中在某几天
仔细观察
, 月亮一天比一天圆 , 而且我们晚间看到月亮的时间也越来越 1. 在很久以前 , 人们就已经学会了利用太阳来计算时间。

( ) 2. 在阴天太阳被遮住的时候 , 我们就不能用日晷来确定时间了。

( ) 3. 将一根小棍对准太阳的方向插在地面上 , 就能做成一个“牛顿钟”。

( ) 4. 在各个不同的地方使用同一日晷 , 放置的位置要绝对。



5. 一个物体在一天中影子越短 ,气温越高。

6. 日晷竖起来的物体必须垂直。

( ) 7. 我们可以利用同时间日影长度的不同来观察四季太阳位置的变化。

( ) 8. 在玩手掌日晷的时候 , 要面向正北方。

( ) 9. 日晷就是一个计时底板。

( ) 10. 北京故宫博物院里保存的日晷是赤道日晷。



四、连线题(每线 1 分,共 10分)
1. 农历初一
满月 2.
马 农历初八 新月
主要在白天活动
老虎 农历十五 下弦月
蟋蟀
农历二十二
上弦月
主要在夜间活动
蚊子
蜜蜂
蝴蝶
五、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10分)
1. 你知道昙花为什么只在晚上开花几个小时吗
2. 细心的小朋友 , 在日常生活中你能发现昼夜交替对动植物的影响吗
11. 从蛾眉月这一天开始 A. 长 B.

C. 无变化
)这一天以后 , 月亮的形状逐渐细小 , 最后变成朔。

A. 蛾眉月
B.
上弦月
C.
13. 蛾眉月是指天空中出现( )。

A.月牙
B.
不出现月亮
C
三、判断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下弦月
满月
?请记录下你的发现和感受。

12. (
六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9 分)
自制月相盒
1. 在一个 _________ 的盒子上开上八个圆形的 ___________ ,代表__________ ;
2.盒盖的内部__________ 一只兵乓球, 在盒子的一旁插入__________ ,
3.从不同的小孔看到的兵乓球发光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 ,就如同天空中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月相盒中只看见黑乎乎的,没看见光亮, 代表的月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如果从月相盒中看见是半圆形亮光, 可能的月相是____________ 。

使昙花锻炼成不怕干旱的特性, 昙花的叶退化成很小的针状, 减少水分的蒸腾。

白天气温高,水的蒸发量大,得不到足够的水分来促使花的开放,等晚上气温较低
和蒸发量少的情况下,才能取得足够的水分进行开花, 等花完全开放以后又很容易散失水分, 而根从
沙土中吸收的水分有限,不能长期维持花瓣开花所需的水分,所以很快就凋谢了!
2.昼夜变化会改变动植物的生活习性。

如减少光照时间可以使菊花提前开放, 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
鸡的产蛋量。

六实验探究题
1.圆形 观察孔 八个方位
2. 悬挂 一只电筒
3. 不一样的 月亮形状的变化
4. 新月
5.上弦月或下弦月
参考答案: 、填空题
1.地球自转
2. 自
地球的阴影里 3. 4. 东
5.
波兰 哥白尼
地球
太阳6. 一个月 7. 8.娥眉月
上炫月
月 满月 残月下炫月 9. 月球围绕地球公转
太阳
地球 月球
10.30
二、选择题
1.C
2.A
3.C
4.C
5.A
6.C
7.A
8.C
9.A 10.B 11.A 12.C
13.A
三、判断题
X 7. V 8. X 9. X 10.
2.
五、简答题
1.昙花经过长期对自然条件的适应, 1. V
2. V 5. V 6.
3. X
4. X 主要在白天活动
主要在夜间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