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镇痛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苏帆)
外科围手术期镇痛的体会

外科围手术期镇痛的体会术后疼痛不但使患者痛苦,而且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延长患者康复及住院时间,医护人员应当积极的对个体化、多模式镇痛手联合运用到围手术期的疼痛问题,帮助患者度过术后恢复期。
使患者围手术期更加舒适满意,提高生活质量。
Abstract:Postoperative pain not only make the pain of the patient, and the increased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prolong the patient rehabilitation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medical personnel should be positive for the individual, multimodal analgesia hand with pain problems of peri operation period, recovery period to help patients had postoperative. The patients in peri operation period of more comfortable satisfac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Key words:Peri operation period; Analgesia疼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最为常见的痛苦之一,也是科患者最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
疼痛还会引起内分泌反应、心肺功能异常、胃肠道影响、凝血机制异常等多方面的问题[1]。
1995年美国疼痛学会提出:疼痛是等同于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应予及时正确的处理。
尽管近年来在镇痛理论、药物及技术上有很大的进展,但是围手术期疼痛特别是术后疼痛目前仍使許多患者遭受身心的折磨。
骨科围手术期镇痛治疗现状

骨科围手术期镇痛治疗现状骨科术后疼痛直接影响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有效的镇痛促使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和下床活动,减少长期卧床带来的并发症。
目前,通对骨科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相应的镇痛方法处理,包括理疗、药物治疗等,可减轻患者疼痛,加速康复,并缩短住院时间。
Abstract:Orthopaedic postoperative pain directly affect patients with early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effective analgesia make bed early postoperative function exercise and activity,reduce the complications of long-term bed.Nowadays,treating patients during orthopaedic perioperative with corresponding analgesia methods(e.g. Physical therapy,drug therapy)can relieve patients’ p ain,accelerate rehabilitation and shorten the length of time.Key words:Intraoperative period ;Analgesia;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疼痛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目前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1]。
骨科患者手术后随着麻醉作用的消失,手术切口开始疼痛,24 h内最为强烈,一般持续3~4 d,少数持续6~12 d[2]。
而骨科创伤及手术带来的疼痛会产生一系列生理、病理和心理等变化,如关节僵硬、深静脉血栓、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2022年 最新 围术期镇痛挑战与思考-麻醉科

5. Panara MR, Renda G, Sciulli MG, et al. Dose-dependent inhibition of platelet cyclooxygenase-1 and monocyte cyclooxygenase-2 by meloxicam in healthy subjects. J Pharmacol Exp Ther. 1999;290:276-280. 10. Churchill L, Graham AG, Shih C-K, Pauletti D, Farina PR, Grob PM. Selective inhibition of human cyclo-oxygenase-2 by meloxicam. Inflammopharmacology. 1996;4:125-
特耐(帕瑞昔布) 全球第一种注射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
术后镇痛新选择
术后疼痛是绝大部分患者面临的问题
术后疼痛发生率 高达82%
18%
21% 47%
86%
出院后疼痛发生率 高达75%
8%
21% 81%
52%
疼痛强度:
轻微
中度
n=250 randomly selected patients who recently had inpatient or outpatient procedures
理想的围术期镇痛药物
• 很强的镇痛疗效 • 抑制痛觉超敏,从根本机制上解除疼痛 • 卓越的临床安全性:不影响出血,达到舒
适镇痛
特耐® 全球第一种注射用COX-2抑制剂
即将上市
特耐®简要信息
适用于手术后疼痛的短期治疗。 规格: (1)20mg; (2)40mg 推荐剂量 :40mgIV或IM,q12h 日最大剂量:80mg
外科手术中的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策略

外科手术中的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策略外科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程序,但手术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疼痛。
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策略是外科手术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旨在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并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本文将讨论外科手术中的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策略,并提供一些建议。
一、围手术期疼痛的影响围手术期疼痛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未经适当处理的疼痛可能导致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受限、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下降、代谢紊乱、免疫功能下降等,并延缓恢复速度。
此外,术后疼痛还会增加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影响社交功能和生活质量。
因此,在外科手术中合理管理围手术期疼痛非常重要。
二、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策略1. 术前评估在手术前,医生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疼痛评估,包括疼痛类型、程度和持续时间等。
通过了解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特点,医生能够根据患者的需求和手术类型制定更加个性化的疼痛管理计划。
2. 多模式镇痛策略多模式镇痛策略是指采用多种方式来减轻疼痛,以提供最佳的镇痛效果。
常用的多模式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神经阻滞、物理治疗和心理支持等。
- 药物治疗:药物是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中最常见和有效的方法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镇痛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局部麻醉剂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
- 神经阻滞:神经阻滞是一种通过阻断疼痛神经传导来达到镇痛效果的方法。
常用的神经阻滞技术有硬膜外阻滞、腰背神经丛阻滞等。
选择合适的神经阻滞技术可以降低术后疼痛程度。
-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使用热敷、冷敷、按摩、理疗等手段来缓解疼痛。
物理治疗可以刺激身体的自我修复机制,促进组织愈合和康复。
- 心理支持:术后疼痛常常伴随着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对于患者的康复也是非常重要的。
医生和家属应给予患者情感上的关怀和支持,帮助他们积极面对疼痛以及康复过程。
3. 个体化护理根据患者的特点和手术类型,提供个体化护理对于控制围手术期疼痛具有重要意义。
人工全膝围手术期镇痛方案

人工全膝围手术期镇痛方案
一、前瞻性镇痛策略
1.控制手术间疼痛:在全膝围手术前期,患者需要接受术前治疗,如心电图、血液检查、X线检查、CT检查等,在手术间开刀时应使用非失神型镇痛药物,如芬太尼,以控制腿部麻醉和手术中疼痛的发生。
2.准备镇痛药物:在全膝围手术期间,应使用特定的镇痛药物,如嗎啡、硫喷妥钠、芬太尼和复合非失神型镇痛方案。
手术后,应有经验丰富的镇痛医生按需使用镇痛药物,以确保患者安全有效地控制疼痛。
3.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在术后期间,应根据患者的状态,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并加强术后镇痛的预防。
以降低术后痛苦,改善术后恢复和患者的舒适度。
二、多层次镇痛方案
1.药物镇痛方案:以控制镇痛为主的药物方案,如静脉输液芬太尼和/或嗎啡,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痛觉调节技术:术后,应采用痛觉调节技术,如热敷、加高、低频静电刺激、长波红外线治疗等,以辅助药物镇痛。
3.精神疗法:在术后镇痛中,应尽可能采用精神卫生疗法,如心理辅导、正念、自我调节等,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围手术期患者镇痛处理措施

围手术期患者镇痛处理措施围手术期是指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整个时间段,对患者而言,这是一个需要特殊关注和细心处理的阶段。
手术过程中,患者可能会经历疼痛和不适,这不仅影响到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还可能延缓康复和恢复的进程。
因此,围手术期患者的镇痛处理成为医疗团队必须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
围手术期患者的疼痛问题源于手术本身,手术切口、组织创伤以及后续的生理反应都会引发不同程度的疼痛。
疼痛不仅会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可能导致焦虑、睡眠障碍、免疫功能下降等一系列不良反应。
因此,有效的镇痛处理是保证围手术期患者舒适度和康复的关键。
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经历了组织损伤、切口和操作等刺激,这些刺激会导致疼痛感知的产生。
手术引起的疼痛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切口疼痛:手术过程中进行的切口和缝合可能引起疼痛和不适。
(2)组织损伤疼痛:手术操作可能会导致周围组织的损伤和炎症反应,引发疼痛。
(3)内脏疼痛:某些手术涉及内脏器官的操作,这些器官本身具有疼痛感知能力,手术过程中可能引起内脏疼痛。
(4)神经性疼痛:手术操作可能会对周围神经产生损伤或压迫,导致神经性疼痛。
围手术期的疼痛问题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会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产生广泛的影响。
(1)心理影响:围手术期的疼痛可能导致患者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等心理问题,影响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健康。
(2)康复延迟:未能有效控制围手术期疼痛会导致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延迟,影响恢复的速度和质量。
(3)免疫功能下降:疼痛刺激可导致免疫系统的抑制,增加感染和并发症的风险。
(4)患者满意度降低:若围手术期疼痛未得到妥善管理,患者可能会对医疗服务不满意,影响整体疗效和医患关系。
有效的围手术期镇痛处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1)缓解疼痛:合理的镇痛处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提高其术后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2)促进康复:控制围手术期的疼痛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使其尽早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围术期镇痛挑战与思考-麻醉科

疼痛:第五大生命体征
1.
2. 3. 4.
脉搏
血压 体温 呼吸
疼痛: 第五大生命体征™1*
美国疼痛协会(APS)主席声明:
“If pain were assessed with the same zeal as other vital signs are, it would have a much better chance of being treated properly.”1
55 50 45 40
52.2%
Urinary Retention GI Side Effects
37.7% 37.3% 31.6% 32%
Patients (%)
35 30 25
22.3%
24%
20
15 10 5 0 fentanyl hydromorphone meperidine morphine sufentanil buprenephrine
抑制超敏,完善镇痛
阿片类药物只能缓解表面症状
抑制超敏,才能完善镇痛!
NSAIDs类药物作用机制
花生四烯酸
COX-1
(基础酶)
(–)
COX-2
(诱导酶)
X
前列腺素
选择性COX-2抑制剂
前列腺素
传统NSAIDs
胃肠道 肾脏 血小板
炎症部位 巨噬细胞 滑液纤维细胞
Adapted from Needleman P et al. J Rheumatol. 1997;24(Suppl 49):7.
2Atcheson
阿片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I.M Opioid 50 40 I.V PCA Opioid Epidural Opioid
围术期多模式镇痛新理念

围术期多模式镇痛新理念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的新理念逐渐被引入临床实践中。
传统的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主要依靠单一的药物或技术,如静脉镇痛药或局麻药。
然而,单一的镇痛方法在效果上存在一定局限性,无法充分满足患者的镇痛需求。
因此,发展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成为了一种趋势。
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顾名思义即采用多种不同的镇痛方法和药物,以综合的方式来管理术后疼痛。
多模式镇痛可以根据不同的手术类型和患者个体差异,个性化地制定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方案,从而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镇痛效果。
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的理念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1.多途径镇痛: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可以同时利用多个途径进行药物输注,如静脉、局部和脊髓等,以达到更好的镇痛效果。
例如,可以结合静脉镇痛药和局麻药的应用,以减少疼痛的传导和感知。
2.多种药物组合: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可以通过多种药物的组合应用,以增强镇痛效果。
常用的药物包括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和肌肉松弛剂等。
例如,可以使用静脉镇痛药和局麻药的联合应用,通过不同的机制相互协同作用,以达到更好的镇痛效果。
3.个体化管理: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将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的管理,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镇痛需求。
不同的患者可能具有不同的疼痛敏感性和药物反应性,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调整镇痛方案。
4.综合评估: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术后恢复情况和不良反应等因素,以及时调整镇痛方案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镇痛效果更好: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结合了多种不同的方法和药物,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和机制发挥协同作用,提供更全面、更强效的镇痛效果。
2.减少药物副作用: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可以减少单一药物的使用量,降低副作用的发生。
通过合理的药物组合和途径选择,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3.提高患者满意度: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疼痛需求进行个性化管理,提高镇痛效果,减少疼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和满意度。
优化围术期镇痛管理

优化镇痛的重要性
▪ 疼痛是机体对伤害刺激的反应,剧烈的疼痛往往会伴有焦虑、抑 郁等精神改变,使得部分患者因惧怕手术后的疼痛而拒绝或推迟 手术,从而耽误治疗时机,加重病情。
▪ 另外,如果术后疼痛控制不足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手术后 患者镇痛泵的管理不够完善,会引起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的发生,导致患者的恢复缓慢。因此,优化镇痛管理满足患者的 镇痛需要,可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这也是术后加速康复(ERAS) 理念的目的所在。
优化镇痛的重要性
▪ 急性术后疼痛处理不足的影响
优化镇痛的重要性
▪ 国内外术后疼痛的现状
优化镇痛的重要性
▪ 术后镇痛质量不高的原因
优化镇痛的重要性
▪ 据文献报道,术后镇痛质量不高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新技术或新 药研发不足,主要原因在于不能正确地应用传统的药物和方法或 存在管理不当的情况。
如何优化镇痛管理
▪ Ai-PCA的智能管理 (1)当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时,系统自动夹闭输注 管,中央监控台会提示“堵塞”,夹闭后镇痛泵会每隔20 min自动监测管 理是否通畅,当患者感觉疼痛重新打开管夹时,镇痛泵会按原参数自动 运行。 (2)锁定时间内出现第3次无效按压,或1 h内第4次触发有效单次量时, 中央镇痛监控台会报警提示“镇痛不足”“镇痛欠佳”。 (3)报警信息会直接上传至中央镇痛监控台,对实时报警进行分类以 方便医务人员判别,避免了床边报警声音的干扰。
优化围术期 镇痛管理
副标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言
▪ 围术期疼痛一直是临床医师关注的热点。目前,疼痛已被列为人 类“第五大生命体征”,且术后疼痛是公认的影响患者术后快速康 复的关键因素。现阶段,围术期镇痛不足的情况普遍存在,而且 许多手术患者在术后饱受中度以上的疼痛之苦。因此,优化围术 期镇痛管理是每位麻醉医师一直探索及奋斗的目标,也是麻醉学 科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镇痛:措施与对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文章编号:2095-4344(2018)23-03716-07 3716·综述·www.CRTER .org窦哲,男,1992年生,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人,汉族,内蒙古医科大学在读硕士,医师,主要从事关节外科方面研究。
并列第一作者:杨云,男,1980年生,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人,汉族,2013年内蒙古医科大学毕业,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关节外科方向研究。
通讯作者:黄健,博士,主任医师,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关节外科,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030中图分类号:R318 文献标识码:A稿件接受:2018-01-16Dou Zhe, Master candidate, Physician, Department of Joint Surger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Hohhot 010030,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ChinaYang Yun, Master, Associate chief physician, Department of Joint Surger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Hohhot 010030,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ChinaDou Zhe and Yang Yun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paper.Corresponding author: Huang Jian, M.D., Chief physician, Department of Joint Surger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Hohhot 010030,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China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镇痛:措施与对策窦 哲,杨 云,黄 健(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关节外科,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030) DOI:10.3969/j.issn.2095-4344.0287 ORCID: 0000-0003-2653-9867(窦哲)文章快速阅读:文题释义:收肌管阻滞:是近年来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后镇痛的新方法,主要阻滞感觉神经,收肌管在大腿中下1/3,从股三角顶端远端到内收肌裂孔远侧,内有股神经最大的皮支一隐神经走形。
骨科加速康复围术期疼痛管理研究现状

骨科加速康复围术期疼痛管理研究现状摘要:目的:为了更好的加速康复围术期疼痛管理,寻求更好的管理方法,本文收集国内外加速康复围术期疼痛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析。
方法:通过知网万方数据、pubmed、Springer等网站搜索“加速康复,围术期疼痛”纳入312篇文章并进一步整理分析。
结果:超前镇痛,多模式镇痛,个性化镇痛等镇痛方式能满足临床需要。
结论:各种优化镇痛方案,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方案关键词:加速康复,围术期疼痛Abstract: objective: in order to better accelerate the peri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 of rehabilitation and seek for better management methods, this paper collects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of peri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 of rehabilitationat home and abroad for sorting and analysis.Methods: pubmed, Springer and other websites were used.Results: advanced analgesia, multimodal analgesia, individualized analgesia and other analgesic methods could meet the clinical needs.Conclusion: all kinds of optimized analgesic schemes should be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of patients, and the appropriate schemes should be selectedKeywords: accelerated rehabilitation, perioperative pain1、围术期疼痛的评估疼痛评估常采用两种方法RNS、VAS。
围术期镇痛挑战与思考[可修改版ppt]
![围术期镇痛挑战与思考[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26b183d669dc5022aaea00b4.png)
目录
• 《中国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简介 • 术后超敏的发生及防治 • 特耐中小手术应用预防超敏
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 专家共识
2009年3月 北京
外科手术后疼痛
• 外科手术后最常见的临床问题 • 病人最“恐惧”的临床情况 • 治疗外科术后的疼痛已经成为国内外麻醉的常规
工作之一 • 但是,术后疼痛治疗仍未完美
(1)对乙酰氨基酚和局麻药伤口浸润 (2)NSAIDs(排除禁忌症)和 (3)外周神经阻滞(单次或持续注射)或曲马多或阿片类药物注射(PCIA)
(1)对乙酰氨基酚和局麻药伤口浸润 (2)NSAIDs(排除禁忌症)和 (3)区域阻滞加弱阿片类药物或曲马多或必要时使用小剂量强阿片类药物静脉注射
NSAIDs使用于轻中度疼痛手术
哮喘、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等现象,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类型。
患者术前最关心哪些问题
患
60
者
57
关 50
心
51
的 40 问
42
题
30
%
34 30
20
10
0
术后疼痛
手术效果
完全康复
术中疼痛 专业治疗
Warfield CA, et al. Anesthesiology 1995;83:1090-1094
(1)对乙酰氨基酚和局麻药伤口浸润 (2)NSAIDs(排除禁忌症)和 (3)外周神经阻滞(单次或持续注射)或曲马多或阿片类药物注射(PCIA)
(1)对乙酰氨基酚和局麻药伤口浸润 (2)NSAIDs(排除禁忌症)和 (3)区域阻滞加弱阿片类药物或曲马多或必要时使用小剂量强阿片类药物静脉注射
轻度疼痛
中度疼痛
重度疼痛
围术期镇痛现状与思考

脊髓丘脑束
脊髓背角
3.调节 来自脑的神经冲动下行途 径调节疼痛感觉
背根神经节
外周神经元
2.传导 神经冲动被传导 至中枢神经系统
外周伤害感受器
1.转化 有害刺激在疼痛 受体被转换成神 经冲动
损伤
炎症是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疼痛
前列腺素 细胞因子
CNS产生细胞因子 导致神经炎症和中枢痛觉敏化
传入
调制
背角
目前术后镇痛所存在的问题
1.术后镇痛的工作量比较大,工作人员少 2.镇痛方式不是很充分 3.镇痛效果未系统评估 4.管理不够系统 5.没有与病房医生、护士形成团队 6.很多静脉、硬膜外镇痛没有给予负荷量
镇痛对策: 个体化麻醉镇痛势在必行
硬膜外、静脉术后镇痛应用情 况
在总共3290篇介绍术后镇痛的文献中,硬膜外和静脉镇痛 分别占约40%、14.35%
使用手术区域导管镇痛的手术操作
胸骨正中切口 胸廓切开术
脊柱手术 肝脏手术 阑尾切除术 腹股沟疝切除术
妇科手术 剖腹产 子宫全切术+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
肩部手术 关节镜 开放肩部手术
乳房和腋下手术
腹部手术 肋下切口 剖腹手术 腹腔镜
前列腺切除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膝盖手术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常用镇痛药物
✓ 钙通道阻滞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 ✓ α2受体激动剂:可乐定,右咪托咪定 ✓ NMDA受体拮抗剂:氯胺酮,右美沙芬 ✓ 局麻药: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 ✓ 非阿片类中枢性镇痛药:曲马多,虽也可与阿片受体
结合,但其亲和力很弱,对μ受体的亲和力相当于吗啡 的1/6000,对κ和δ受体的亲和力仅为μ受体的1/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延长住院时间 – 增加医疗费用
– 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社交活动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中华骨科杂志 2008;28(1):78-81
围术期镇痛的挑战
围术期镇痛不等同术后镇痛
围手术期镇痛是缓解围术期疼痛,包括术前、术中、 术后发生的疼痛,其疼痛可能与手术本身无关。其目的 是广义的无痛概念,包括术后镇痛在内,对减轻手术应 激,提高病人手术耐受力、减少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
• 无痛医院不是指对疼痛进行治疗而 达到的一种目标 • 而是建立在更高层次上的一种理念 和制度 • 是投入人力、物力,开展疼痛各个 领域的科学研究 Nhomakorabea痛医院的内涵
• 无痛医院不是一种承诺, 而是一种规范和标准。
• 无痛医院就是重视疼痛, 研究疼痛,治疗疼痛!
无痛医院的服务
• • • • • • 手术前镇痛、麻醉、术后镇痛 疼痛疾病的治疗 癌性疼痛 无痛腔镜 无痛分娩、无痛人流术、无痛助孕术 有创性检查与特殊操作
围术期镇痛面临的问题
• 来自我们自己 愿意去付出 如何去解释 选择镇痛和管理方法 麻醉-手术医生-患方的和谐
围术期疼痛对疾病的影响
• 增加应激 • 降低术后活动度1
–延长恢复时间 –肌肉萎缩 –肺炎
• 延长住院时间1,2 • 增加医疗费用1,2
–占用更多医疗资源
• 影响患者心理健康1 • 降低患者满意度1
• 认为疼痛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 将疼痛视为短期症状,无严重后果 • 学着对病人的疼痛和焦虑视而不见 • 期望病人能够忍受疼痛,容易合作
(Madjar, 1998)
2002年IASP告知:
• 疼痛可造成严重的心理疾患和精神障碍 • 影响疾病的预后 • 降低生存质量和幸福指数
如何正确使用
谢谢!
2014.8 济南
怎样做好围术期镇痛
麻醉操作镇痛的原则
• • • • 需要性评估 麻醉操作时必须考虑 配合遗忘药物 不影响手术麻醉
怎样做好围术期镇痛
术后镇痛的原则
• • • • 倡导预防性用药 反对按需给药 提倡多模式镇痛 注重个体化镇痛
阿片类药物临床常见误区
误区一:非阿片药物比阿片药物更安全 误区二:只有在疼痛剧烈时才用镇痛药 误区三:镇痛治疗能使疼痛部分缓解即可 误区四:用阿片类药物出现呕吐和镇静等不良反 应,应立即停药 误区五:使用哌替啶是最安全的镇痛药 误区六:只有终末期癌症患者才能用最大耐受剂量 的阿片类药物
周围伤害感受器敏化并进一步导致脊髓
背根敏化是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主要 机制。
围术期镇痛的挑战
• 普及镇痛的理念 • 自愿付出 • 如何说服患者、手术医生、领导 • 可选择的镇痛方式 • 镇痛的管理
围术期镇痛的挑战
2008年1月发表在《中华骨科杂志》的《骨科常见疼痛处理 专家建议》中明确指出: 如在疼痛初始阶段未有效控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理性 重构,急性疼痛可能发展为难以控制的慢性疼痛
如何使用好镇痛药物
了解药物的特性 掌握用药的时机 用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循证医学指导下的医疗实践
几种镇痛药围术期镇痛
选 择 非 甾 体 阿 片 类 靶 喷 向 他 佐 辛 选 择 非 甾 体 阿 片 类 植 物 提 取 碱
非 甾 体 类
超前镇痛
辅助、靶向镇痛
术后镇痛
术前
术
中
术
后
无痛医院的建立
怎样做好围术期镇痛
预防性镇痛(Preventive Analgesia)
采用持续的、多模式的、阻止痛敏感状态形成的预 防性镇痛,以求取得完全的、长时间的、覆盖整个围手 术期的有效镇痛手段。包括部分超前镇痛的应用。
怎样做好围术期镇痛
多模式镇痛(multimodal analgesia)
包括:能减弱中枢神经系统疼痛信号的阿片类药
1Cousins 2Zimberg
et al. Textbook of Pain. 1999:447-491. SE. Manag Care Q. 2003;11:34-36.
围术期疼痛对疾病的影响
• 循证医学关注的结果(终末结果) 死亡率 并发症发生率 不良事件发生率 生活质量
术后疼痛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阿片类药物临床常见误区
误区七:长期应用阿片类药物不可避免会成瘾 误区八:阿片类药物如果广泛应用,必然造成 滥用 误区九:一旦使用阿片类药物就可能终身用药 误区十:麻醉药品管理麻烦,品种越少越好 误区十一:对持续疼痛患者只给长效阿片即可 误区十二:阿片类药物会抑制呼吸 误区十三:如果患者增加阿片剂量即表明产生 耐受或成瘾
1Beauregard
L et al. Can J Anaesth.1998;45:304-311.
从急性到慢性手术后疼痛
手
乳腺 腹肌沟疝 腹肌沟疝(补片)
术
发生率(﹪)
25-56 19 43 56
参考文献
Wallace et al. 1996:66-195 Pain Callesen et al. 1999:188-355 JACS Nienhuij et al. 2005.92:33 Brit.J.Surgery Eisenberg et al .2001.92:11 Pain Bar-El et al. 2005.1062:27 Euro.J.Cardio Thoracic Surgery Meyhoft et al.2006.22:167 Clinical J.of pain Nikolajsen et al.2006.50:495 Acta Anaesthesiologic Scandinarica
围术期镇痛的问题与挑战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苏
帆
围术期镇痛的概念
• 手术病人入院后除关注病人其它4大生 命体征外,还要关注病人是否有第5生 命体征---疼痛,而这些疼痛不管与手 术疾病有关与否,都应该得到医生的 关注和治疗,即围术期镇痛
围术期镇痛的范畴
• • • • • • • 手术病人疾病所致的疼痛 术前突发的疼痛 麻醉操作引起的疼痛 手术所致的疼痛 术后创口的疼痛 麻醉创伤性疼痛 非手术相关性疼痛
急性疼痛服务(APS, Acute Pain Service)
• 医院内的一种组织,为病人在疾病诊断治疗 的过程中提供疼痛管理的服务, 包括急性 疼痛治疗、无痛检查、术后镇痛、无痛分 娩、肿瘤疼痛治疗等。
APS的人员结构
主任麻醉医师
麻醉护理专员
麻醉医师
药剂师
外科医师
康复医生
临床护理专员
医护人员对疼痛的错误认识
围术期镇痛面临的问题
• 来自患方 • 来自院方 • 来自手术医生 • 来自我们自己
围术期镇痛面临的问题
• 来自患方 对镇痛很茫然 担心花费 是否要听从手术医生
围术期镇痛面临的问题
• 来自院方 为什么要去做 增加病人的负担 是否鼓励进行 如何调解麻醉与手术医生矛盾
围术期镇痛面临的问题
• 来自手术医生 不了解镇痛的益处 否定共有的资源 不配合进行
并发症及提高围术期生活质量等有循证医学方面的考量 。
围术期镇痛的挑战
术前镇痛也不是超前镇痛
超前镇痛的提出是针对中枢敏化和痛 觉上扬而提出的医疗手段,其有效性具有争 议。术前镇痛是为无痛概念和循证医学结果 而进行主动医疗行为。
围术期镇痛的挑战
围术期镇痛不单单是为痛而镇痛
围术期镇痛的基本理念不单单是让病人无疼痛 的感知,更重要的是避免和减少由于疼痛造成病人 不良事件的发生和发生率,这其中也包括术后的并 发症、死亡率等,以及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体外循环手术
44 48 28
骨盆创伤 髋关节成形
从急性到慢性手术后疼痛
Perkins和Kehlet研究:术后慢性疼痛形成的
手术前因素包括:中到重度痛长于1个月、精神易激,多次 手术
术中和术后因素包括:损伤神经、中到重度痛、放疗、化
疗、精神抑郁,其中最突出的因素是术后疼痛控制不佳。
从急性到慢性手术后疼痛
阻断疼痛刺激上传的区域阻滞
抑制疼痛信号的触发和外周、中枢痛觉敏化的非 甾体类抗炎药
靶向镇痛
超前镇痛
怎样做好围术期镇痛
•主动的付出 •智慧说服患者、手术医生、领导 •认真选择镇痛方式 •严格及时的镇痛管理
怎样做好围术期镇痛
术前镇痛的原则
• • • • 疼痛的评估 治疗的必要性 病人的知情同意 与手术医师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