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与“被看”吸血鬼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解读_449

合集下载

《吸血鬼女王》影评:惊艳

《吸血鬼女王》影评:惊艳

影评知识《吸血鬼女王》与当年的《夜访吸血鬼》同样改编自安妮〃芮丝(AnneRice)的畅销系列小说——《吸血鬼列传》,这一部电影无论是从演员、音乐还是布景全部都可以称得上是惊艳之作。

这部电影唯一使一些人吐槽的就算是名字了,虽然叫做“吸血鬼女王”,但是故事主要并不是将女王的,并且女王连女一号都不算,这大概也是因为是由小说改编的缘故吧。

电影中的男主角吸血鬼Lestat的扮演者斯图尔特〃汤森饰有着一双充满魅惑力的眼睛,微笑时露出一对浅浅的牙更显迷人。

他在电影中演唱会中的出场极具震撼,另无数粉丝为之迷恋。

电影中的女主角杰西虽美,但是从一开始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她也是吸血鬼一样,化妆、气质都透着一丝丝鬼魅。

一开始杰西给人的感觉并不是很讨喜,像一个很不懂事的小女孩,对于未知事物的过分好奇,让人觉得有些讨厌了,可是慢慢就会发现,她只是被Lestat给吸引,想要驱走他那种深深的寂寞,片尾两个人手牵手在时光中穿梭,不管时代怎么变迁,两个人都一直在一起。

既然叫“吸血鬼女王”,也就不能不提惊艳无双的女王陛下了,扮演女王阿卡莎的是阿丽雅,魅惑惊艳,只看一眼就会觉得女王也就是这个样子了,突然想到埃及艳后,似乎她的妖艳都不及女王陛下了。

主角配角都是帅哥美女,影片中的配乐也都很好听,哥特风、抒情、爵士无一都称得上是佳作。

影片中Lestat演唱会那一段让人回味无穷,有一种很想让那场演唱会能够继续下去的愿望。

关于电影的故事情节,对于喜欢吸血鬼题材的人来说,还算是很经典的电影了。

不过电影只是小说的一部分,小说原型是以Lestat为主角讲述了他的所有故事,属于剧情类小说,这部电影略微突出感情部分,对于想要看恐怖片的观众可能要失望了,这并不是一部恐怖片。

观影地址:/detail/.html未来的洛杉矶,如今的上海,她们相遇于这部电影《her》。

现实的上海,每个人如黑色像素,在某一固定的时刻,随着熙攘的人群流动,从此到彼,步履匆匆。

似乎城市从来不带感情:永远是远处在建的摩天楼,眼前永不熄灭的霓虹,以及从不停脚的陌生。

细数荧幕女性感吸血鬼前十名

细数荧幕女性感吸血鬼前十名

不老不死的吸血鬼大概是我们唯一不会闻风而逃的夜间访客。

说实话,被吸血鬼盯上或者被转化为吸血鬼没什么好处,但是这份神秘感无疑使得电影或者电视剧中出现的吸血鬼们看上去更加性感。

由于吸血鬼只存在于影视作品中,因此我们可以大胆设定所有的吸血鬼都很性感,并可以列出如下顺序——恐怖而又美丽性感的十大吸血鬼。

NO.10Angie Everhart 安吉•埃弗哈特出没地点:Bordello of Blood 《幽冥怪谈II》我们已经想不起《地穴传说》或者《幽冥怪谈》的具体细节了,但我还记得影片的最后,安吉•埃弗哈特所饰演的吸血鬼莉莉丝咬住了配角埃丽卡•埃伦尼克,于是世界重归原样。

不仅如此,据我所知这大概是喜剧演员丹尼斯•米勒唯一作为主角参演的电影。

另外,还有一位叫科里的明星参演了这部电影。

我想不起来是哪个科里了,但这重要吗?为什么把安吉•埃弗哈特扮演的吸血鬼放在榜单前十?因为她的红发。

我相信这是吸血鬼电影中唯一一个以自然发色出现的红发吸血鬼。

性感评价:莉莉丝经营着一家妓院......那里的妓女都是饥饿的吸血鬼!我相信这是电影的卖点之一,如果不是,呃,这样想想也不坏。

NO.9Kristanna Loken克莉丝汀娜•罗根出没地点:Bloodrayne 《吸血莱恩》克莉丝汀娜•罗根未能争取到在乌维•鲍尔的电影中扮演主角的资格,但在《吸血莱恩》中以性感的造型与矫捷的身段成为了全片的亮点。

影片中她扮演主角莱恩,这是一名半人半吸血鬼的英雄,为了复仇决心消灭吸血鬼。

她带上长刀,开始领导这场吸血鬼与人类的战争。

幸运的是,本集拍摄完毕后罗根决定退出《吸血莱恩》续集的拍摄。

本部电影中最好的一幕是,当罗根所扮演的角色来到小酒吧寻欢作乐时,她展现出作为人类有情有爱的一面。

当然,这也是这名女性拉拉半吸血鬼初次接吻的地方。

可别说乌维•鲍尔什么表演技巧都没教给你啊。

性感评价:嗯,这个女拉拉吸血鬼身上哪个部位你没看过?NO.8 Josie Maran, Silvia Colloca, Elena Anaya 琼斯•玛瑞、希薇娅•克洛卡、埃琳纳•安娜亚出没地点:V an Helsing 《范海辛》榜单前十怎么能少了《范海辛》中德古拉娇妻们的三重奏呢?琼斯•玛瑞、希薇娅•克洛卡和埃琳纳•安娜亚唯一胜过其他吸血鬼新娘的地方在于,呃,究竟谁是琼斯•玛瑞,谁是希薇娅•克洛卡,谁又是埃琳纳•安娜亚?当然啦,事实上在她们吸血时我们分不清三个女人谁是谁。

“看”与“被看”:吸血鬼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看”与“被看”:吸血鬼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看”与“被看”:吸血鬼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解读【摘要】吸血鬼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一直备受关注,女性角色常被视为“被看”的对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女性角色在电影中的地位和形象发生了转变,体现了女性在影视作品中的权力和性别政治。

女性形象也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展现了不同时期对女性形象的塑造。

女性形象的演变反映了吸血鬼电影中性别角色的固化现象,同时也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考和可能性。

通过对吸血鬼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女性在电影中的角色定位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 吸血鬼电影, 女性形象, 被看的对象, 权力, 性别政治, 社会文化背景, 演变, 性别角色固化, 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吸血鬼电影所呈现的女性形象往往受到性别政治和社会背景的影响,女性在其中被描绘为“被看”的对象,承受着注视和审视。

这种“被看”的现象不仅体现在电影中女性角色被设计成美貌动人的形象,更体现在她们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任务中。

女性在吸血鬼电影中的角色转变也反映了社会对女性权力和地位的认知变化,从过去的受害者到现代的超级英雄,女性在吸血鬼电影中的形象逐渐走向多元化和坚强化。

通过对吸血鬼电影中女性形象的解读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影中的性别表达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反映。

本文旨在探讨吸血鬼电影中女性形象的演变、性别角色的固化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为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一领域提供参考。

1.2 研究意义研究吸血鬼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代社会对女性的认知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这些电影中女性被视为“被看”的对象的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揭示社会对女性身体、美貌以及权力的关注与偏见,进而思考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权力享有情况。

研究女性形象与性别政治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性别在电影创作和文化传播中的影响,为女性主义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向。

研究吸血鬼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代电影文化中的性别问题,还能够启发我们关于女性形象塑造与权力关系的深层思考。

《吸血鬼日记》中埃琳娜的人格分析

《吸血鬼日记》中埃琳娜的人格分析
组成。 1 . 本我
2 . 自我
自我是 由本 我 产 生 发 展 来 的 。本 我 会 有 种 种基 于本 性 的 需 本 我 从 人 类 出生 就 有 ,主 要包 括人 类 如 饥 ,渴 ,性 ,生 存 求 ,而这 些 需求 未必 都 能在 现 实生活 中 马上 得到 满足 。因此 作为 等 基 本 需 求 。本 我要 求个 体 立 即满 足 这 些 需 求 ,所 以享 乐 原 则 个 体 的人 就 必须接 受 现 实生活 的种种 不足 ,并学 着在 现 实生 活 中 是本 我 理论 的主 要支 配 原 则 [ 3 ] 。在 《 吸 血鬼 日记 》 中 ,埃 琳 娜 获得 需 求 的实现 。支 配 本我 的 是现 实原 则 。它 处于 本我 和超 我 之
名 。这 部风 靡 全球 的美 剧 主要 演绎 了吸血鬼 达 蒙和 斯特 凡 两兄 弟 念 的百般 折磨 。 与 埃琳 娜 之 间 曲折 纠 结 的感情 故事 ,折 射 出剧 中各 色 人物 复杂 多 本 我追 求 的 是享 乐 原 则 。满 足 自 己的 种 种 需 求 永远 是最 重
变 的性 格 。埃 琳娜 作 为剧 中 的女主 角 ,具 有多 重人 格 ,很好 体 现 要 的。凯 瑟琳 为 了生 存 ,为 了逃命 ,她走 过 的路 上铺 满 了无 辜者 的 累累 白骨 ;埃 琳娜 为 了免 受痛 苦 ,享 受快 乐 ,她 自私 地封 闭 了 了弗洛 伊德 对于 人性 的剖 析 。
二 、人 格分 析
人 性 ,伤 害关 心她 的朋友 , 伤害 深 爱她 的两兄 弟 。凯瑟 琳和 埃琳
西 格 蒙德 ・ 弗洛 伊 德 ( 1 8 5 6 -1 9 3 9 ) ,奥 地利 人 , 他对 潜 意 娜 其 实就 是一 个 人 。他们 诠释 了本我 的真 正 内涵 。凯 瑟琳 一 味盲 识 的研 究 促进 了人格 心理 学 的发 展 ,并且 建立 了心理 学上 第 一个 目追 求 本我 付 出 了代 价 :她 失 去 了 自己原本 的 身份 , 由一个 强 大 系 统 的人格 理 论 。在 1 9 2 3 年的 《 自我 与本 我 》中 ,弗洛 伊 德详 细 的吸 血鬼 变 成一 个手 无 缚鸡 之力 的普 通 女子 ,最 终 导致 了 自我 毁 解 释 了精 神 结构 的理 论 ,并且 认 为人格 是 由本 我 , 自我 ,和超 我 灭 :失去 了生 命 。埃琳娜 也 必将为 自己的行 为付 出惨 痛的代 价 。

_夜访吸血鬼_的人物精神分析解读

_夜访吸血鬼_的人物精神分析解读

第9卷第2期2012年2月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Feb.2012Vol.9No.2吸血鬼向来是恐怖的代名词,是文化禁忌的符号。

青面獠牙的丑陋外表,嗜血为生的生理本性,往往让人闻风丧胆。

然而,安妮·赖斯的《夜访吸血鬼》向读者展现的却是一个不一样的黑暗王国,那里囚禁着像路易这样孤独,缺失身份的另类。

同所有吸血鬼的诞生方式一样,路易被莱斯特互换血液而变成了吸血鬼。

肉体的死亡宣告了路易作为人类的结束。

作为一名新生儿,路易对吸血鬼世界一无所知。

尚未泯灭的人性使他依旧恪守人类的准则生活,违背吸血鬼吸血为生的自然本性,成了吸血鬼世界完全的“素食主义者”。

对于竭力让他接受自己吸血鬼本性的莱斯特来说,路易的人性是他们之间矛盾冲突的源泉,而这一矛盾又因为吸血鬼女儿克劳迪娅的诞生更加激化。

每一部作品的灵感都来自生活,《夜访吸血鬼》也不例外,它体现了安妮本人对现代生活的思考。

虽然它刻画的是一个另类世界,但细细体味,它正是读者自己的影子。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弱势群体,他们就如小说中离群索居的吸血鬼一样,往往处于“他者”的地位和无言的状态。

而路易那深深的孤独感,更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是现代人的写照。

徘徊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辗转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现代人往往在心中筑起一道道城墙,防人于千里之外,一样的孤独彷徨。

因此,研究安妮的作品能让读者反观自身的内心世界,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在小说中,路易也好,莱斯特也罢,尽管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却都处于人格分裂的状态,缺乏完整的自我。

因此,本文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利用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相互关系去解析莱斯特,路易、克劳迪娅这三个人物,找到莱斯特和路易人格分裂的症结,从而通过克劳迪娅进一步诠释如何实现完整的人格。

一、人格理论学说视角依据在《自我和本我》这部后期著作中,弗洛伊德将心理分为意识与潜意识,并阐述了自我、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关系。

美剧《吸血鬼日记》中恐怖形象的女性主义研究

美剧《吸血鬼日记》中恐怖形象的女性主义研究
美 剧 《吸 血 鬼 日记 》 中 恐 怖 形 象 的 女 性 主 义 研 究

美剧 《 吸 血鬼 日记 》 中恐怖 形象的女性主义研究
张 阔
( 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5 0 0 8 0 )
摘 要 :近年来 ,以美国恐怖 小说 为题 材改编的影视 剧逐渐丰 富起 来并被人们 追捧喜 爱。《 吸血鬼 日记》 作 为 具 有代表 性的一部 恐怖题材 的美国电视剧 风靡 全世 界。“ 吸血 鬼” “ 女巫 ” 等传统 恐怖 形 象不再是人 们不敢踏足
的探讨 ,它致力 于纠正导致 压迫妇 女 以及轻 蔑妇女 特有 体
验的偏见 。3 ,女性 主义主张妇女具有所有 的公 民权利 ,这
意把她们塑造成男人 一样 的高大形 象 .但 却很好 地展 示 出
女性坚强独立 ,勇于应 对生活 困难 的角色形 象。剧集 的女 主角 E l e n a被刻 画成为 一个不 畏 困难 、不依赖 他人 、处 处
女平 等权 利的社会运 动 ,要求 给妇 女同男 人一 样的 社会 地
位 ,以及 自由 选 择 自己事 业 和生 活 方 式 的 权 利 。
综观 女性 主义的理论 ,有些激烈 如火 。有些平静 如水 . 有些主张做决 死抗争 .有 些认 为可退 让 妥协 。但 是所 有 的 女性主义理论 都有 一个 基本 的前 提 ,那就 是 :女 性在 全世 界范 围内是一个受 压迫 、受歧视 的等 级 。女 性 的第二性 地
女性角色往往处于弱势 地位 ,大 多数女性 角色 被刻 画成 懦 弱 、自卑 、依赖男人 的形象 。而 2 1 世纪 以来 ,以 《 吸血鬼 日记》 为代 表的恐怖小说 ,并没有 把女性 刻画成 恐怖 视角 下的牺牲 品 ,女 性形 象 也趋 于独 立 、 自信 ,与 邪恶 对抗 ,

夜访吸血鬼观后感

夜访吸血鬼观后感

夜访吸血鬼观后感吸血鬼总是以神秘而诱人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想象中。

他们以夜晚为食,潜行于黑暗中,吸取人类的生命力。

在恐怖文学和电影中,吸血鬼的形象是充满诱惑力的。

近日,我观看了一部名为《夜访吸血鬼》的电影,对于这个题材我有了诸多的思考和感悟。

这部电影以复杂的情节和吸引人的演员阵容展现出了一个人类和吸血鬼之间的纠葛。

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路易斯安那州,主人公路易斯·波因特是一个年轻的农场主,他在痛失妻子和孩子之后感到孤独和绝望。

在他的生命中出现了一个神秘的吸血鬼列斯塔特,他给了路易斯一个不死之身,却也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电影中的吸血鬼形象与我之前的想象不同。

他们并不是凶残残忍的怪物,而是具有复杂情感和思想的人类。

他们与普通人类并无明显区别,只不过他们需要吸取人类的血液来维持生命。

这使我对吸血鬼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观影过程中,我被电影所传递的主题深深触动。

这部电影讨论了永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当路易斯得知自己将长生不老之时,他并没有感到兴奋和欢喜,而是沉浸在无尽的痛苦中。

他看到了他的亲人和朋友一个个死去,而自己却永远无法与他们团聚。

他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对于吸血鬼的生活产生了厌倦。

电影中的女主角克劳迪娅,则代表了对于永生有着不同看法的吸血鬼。

她拥抱了吸血鬼的身份,并且享受吸取人类血液的快感。

她认为生命的长度和品质无关重要,她追求的是永恒不朽的力量。

这使我不禁思考生命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是追求无尽的存在还是珍惜有限的生命。

此外,电影也呈现了吸血鬼社会的阶层和权力斗争。

被吸血鬼列斯塔特所赐予不死之身的路易斯,深陷于吸血鬼社会的纷争之中。

他被迫选择加入派系并参与权力斗争,以保护自己和自己珍视的人类。

这让我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人事纷争,以及权力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电影的视觉效果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黑暗的背景与红色的鲜血形成强烈的对比,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特别是在吸血鬼们吸取血液的场景中,血液的喷溅和吸食的声音让观众对于吸血鬼的狰狞形象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吸血鬼姐妹观后感

吸血鬼姐妹观后感

吸血鬼姐妹观后感电影《吸血鬼姐妹》是一部由吴克羣执导的台湾恐怖电影,该片于2015年上映。

影片以吸血鬼为题材,讲述了一个年轻姐妹遭遇吸血鬼阴谋的故事。

该片以其紧张刺激的情节、惊悚的氛围和无可比拟的视觉效果而广受好评。

以下是我对该片的观后感。

首先,电影的剧情紧凑,扣人心弦。

故事围绕着年轻姐妹丽莎和凯西展开。

姐妹二人的性格截然不同,丽莎勇敢而果断,凯西则温柔内敛。

她们的家庭陷入一系列神秘事件的漩涡中,而这一切都与她们身边发生的吸血鬼事件有关。

整个故事紧凑有力,通过不断的反转和悬念的设置,让人始终保持着对故事发展的强烈好奇心。

观众在片中无时无刻不被吸引,难以预测的情节安排给观众带来了无尽的惊喜。

其次,电影的氛围营造得非常出色。

整部电影充满了悬疑、紧张和恐怖的氛围。

导演巧妙地运用音效和视觉效果,将观众带入一个阴森可怖的世界。

特别是在吸血鬼出现的场景中,片中运用了许多视觉上的特效来增强紧张感和恐怖感。

伴随着阴冷的音乐和阴暗的场景,观众不禁为女主角的安危而紧张。

整部电影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使其沉浸在故事情节中。

此外,电影的演员表现也值得称赞。

杨思琦和钟欣凌分别饰演了姐妹二人,她们的演技都很到位,很好地展现了角色的性格和情感变化。

尤其是在与吸血鬼的搏斗场景中,她们的表演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此外,其他配角的表演也不容忽视,他们的精彩演绎为整个电影增添了很多亮点。

最后,电影的制作和特效也是非常出色的。

影片中的吸血鬼形象设计独特饰演,让人印象深刻。

吸血鬼被塑造成既美丽又恐怖的存在,其特殊的嗜血和追逐人类的形象让观众无法忘怀。

此外,电影的特效制作也非常精良,吸血鬼的变身、炫酷的动作场景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个电影的画面效果非常出色,为观众打造了一个恐怖而逼真的世界。

总的来说,电影《吸血鬼姐妹》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恐怖电影。

其紧凑的剧情、恐怖的氛围以及出色的演员表现使其成为一部令人惊叹的作品。

观众在观看时不禁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充满了好奇和期待,而电影中的吸血鬼形象也成为经典。

《吸血鬼》:欲望与永生的阴暗诱惑

《吸血鬼》:欲望与永生的阴暗诱惑

吸血鬼:欲望与永生的阴暗诱惑简介吸血鬼是一种超自然的生物,传说中以吸食人类的血液为生。

自古以来,关于吸血鬼的传说广为流传,在文学、电影和流行文化中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吸血鬼被描绘为具有超凡能力、无尽的欲望与无穷寿命的存在,他们通常呈现出充满神秘和诱惑力的形象。

起源与历史吸血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传说和民间故事。

在不同文化和地区,如东欧、巴尔干地区以及中国等都存在关于吸血鬼的传统故事。

其中最著名且对现代文化影响最大的是东欧传说中的吸血鬼。

据说他们是死去之人复活而成,具有特殊能力,并需要从活人身上汲取生命之源——鲜血。

特征与能力吸血鬼通常被描绘为外貌年轻而美丽,拥有迷人的魅力。

他们拥有超越常人的力量、速度和敏捷性,能够变身或隐身,也具备快速恢复能力。

吸血鬼的视觉和听觉也非常敏锐,他们在黑暗中可以看到或听到人类无法察觉的东西。

欲望与诱惑吸血鬼与欲望、诱惑密切相关。

他们以吸取人类血液为生,这一行为与禁忌、死亡和肉欲等强烈的情感联系在一起。

吸血鬼被描绘为具有无尽的欲望,包括对权力、财富和性爱的渴望。

然而,这种欲望往往伴随着无尽的痛苦和孤独,并成为其永生存在中最深沉的阴暗面。

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吸血鬼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在文学作品、电影和电视剧中经常被使用并发挥重要角色。

他们成为了虚构故事中各种主题(如爱情、冒险、战斗)以及对道德和人性深层次思考的载体。

吸血鬼形象对现代流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激发了人们对于永生、欲望与死亡等主题的讨论。

吸血鬼传说在当代的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吸血鬼形象也在不断演变和改变。

从经典文学作品中的贝尔纳苏斯·德拉古拉(即德古拉伯爵)到现代电视剧《吸血鬼日记》中的达蒙·萨尔瓦托尔,各种不同风格和特点的吸血鬼形象都在创造与发展中。

这些不同形象体现了时代背景、人类价值观与对于超自然存在认知等因素。

总结吸血鬼作为一个神秘而诱惑力强大的存在,一直以来深深吸引着人们。

他们追求永生与无尽欲望之间的矛盾冲突,揭示出了人类内心最深处那些不可言喻和令人欲罢不能的渴望。

“看”与“被看”:吸血鬼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看”与“被看”:吸血鬼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主动的/ 男 性和 被 动 的 / 女 性 。起 决 定性 作 用 的男人 的眼 女 作 为 “ 本 能和 欲 望 的符 号, 是男 人 肉 体 上 的承 担 者 ” 。 光 把他 的幻想 投 射 到照 此风 格化 的女 人形 体 上 。 ” 根 据 弗 这 一类 女性形 象首 先在视 觉上迎 合 了男性 的欲望 ,她们 容
洛伊 德观 点 ,观 看癖 是人 的性本 能 ,“ 看 ”是 快感 的源泉 。 表面 上 ,吸血 鬼是 电影 中最大 的奇观 ,但女 性作 为与吸 血 鬼 相纠 缠 的形 象 ,依然 是 身体 奇 观 的展 示者 。“ 主 流 电影 把 色情 编 入 了主 导 的父 系秩 序 的语 言 之 中。 ” 纵 观 吸血 鬼 电影 ,无 论是 清丽脱 俗 的普通 女性 ,还是妖 艳魅 惑 的女吸 血 鬼 ,都 以其 美丽 的容 貌 、裸 露 的 身体 成 为影 片靓 丽 又 饱 含挑 逗 意味 的 风 景。《 吸 血鬼 女 王》 中吸 血 鬼 女王 阿卡 沙 身 着金 属 外衣 ,露 出背部 与腰 胸 ,显 出妖 艳 美 。《 惊情 四百年 》 中观 众通 过德 古拉尾 随的 目光 ,偷窥着 米娜 美丽 的身姿 。通过 男性 的 目光 ,女 性成 了男性 观看 的对 象。乔 纳森 ・ 施 罗德 说 :“ 凝视 不 只 是看 ,它 意 味着 一 种 心 理上
值得注 意 的是 ,这 些纵 欲者 与反叛 者最初 大 多是受 害 者 。克萝迪 娅 与露西 最初是 普通 人 ,但 她们 都 因受害而 成 为 吸血鬼 并最终 毁灭 。两人 拥有 这一 悲惨命 运 的共 同致命 点都在 于 纵欲 : 露西 敌不 过狼 人 诱惑 ,成 为吸 血 鬼僵 尸 : 当克萝迪 娅拥 抱路 易斯 时,便犯 下 引诱 男人 的 原罪 ,她 的 孩 子身份 更指 认 了这 种罪 孽是 女性 与身俱来 的 。她放纵 对 路 易斯 的爱 ,因而杀死 同类莱 斯特 。

韩国恐怖片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韩国恐怖片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视听2018.07|一、恐怖片中的女性形象概述追根溯源,韩国恐怖片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1924年朴金铉执导的《蔷花红莲传》被公认为是韩国的第一部恐怖片。

同时,这部影片也是第一次出现女性鬼怪的形象。

1967年,权哲辉导演了《月下的共同墓地》,创造了韩国恐怖片的票房神话。

由于韩国父权家长制意识形态根深蒂固,这一时期的韩国恐怖片中女性形象更加突出。

到了20世纪末期以及21世纪,韩国恐怖片的本土特色渐渐发挥出来,以1998年开始的《女高怪谈》系列以及2006年开始的《突然有一天》系列等影片为代表,韩国恐怖片在韩国电影史上形成了里程碑式的意义,正式形成稳定的韩式恐怖片风格。

韩国文化和中国文化密不可分,韩国属于汉文化圈,有着深厚的儒家文化积淀。

随着经济的发展,利己主义、金钱至上、道德沦丧、人性吞噬等不良思想和社会现象对韩国恐怖片产生强烈的人文倾向。

众所周知,儒家文化的本质是一种父权制文化,影视作品中对于女性形象以及社会地位的塑造,源于韩国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当下社会现实。

在韩国恐怖片中,女性形象一直占主导地位,也就是说潜意识中女性被认知为弱势方,各方面受害者也是女性居多。

直观地看,恐怖片中女性形象大致划分为作为“女鬼”的女性形象以及作为“人”的女性形象两大类别。

(一)作为“女鬼”的女性形象恐怖片中的女鬼形象具有两面性———柔弱与强势,柔弱体现在悲惨命运的纠葛上,而强势更多地是赋予作为“女鬼”的超能力。

悲惨命运的选择,更多的是源于韩式恐怖片伦理道德的诉求以及反复表达的“怨恨”情结。

韩国系统神学教授和妇女神学家郑贤镜曾说过:“我来自充满恨之灵的国度———韩国,恨是愤怒,恨是怨恨,恨是心酸,恨是悲痛,恨是心灵破碎和为解放而斗争的原动力。

”因为这种怨恨的存在,所有的有“女鬼”存在的影片中,观众都默认超能力的存在。

不限于韩国,在泰国、日本以及中国香港的恐怖片中,这种能力都是被大众一致认可的。

韩国恐怖片没有像中国香港恐怖片把女鬼通俗地设置成客观存在的恶鬼的形象。

[英美,恐怖电影,形象]当代英美恐怖电影中的人物形象解析

[英美,恐怖电影,形象]当代英美恐怖电影中的人物形象解析

当代英美恐怖电影中的人物形象解析恐怖电影与西方电影史同龄。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电影诞生之时,很多艺术家对这一新兴的艺术形式趋之若鹜,创作了许多电影史上具有开创性的作品。

梅里爱的《魔鬼的城堡》、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卡里加里博士》与《泥人哥连》等,都因扭曲的人物形象、阴森的叙事氛围和超理性逻辑而具有恐怖电影独特的审美质素。

真正令恐怖片登上电影舞台的是1931 年布朗宁的《德古拉》与詹姆斯惠尔的《弗兰肯斯坦》这两部影片。

此后,许多艺术家相继创作出许多兼具口碑与艺术价值的恐怖电影作品。

布朗宁的《怪胎们》、雅克图尔尼尔的《我与僵尸同行》、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威廉弗莱德金的《驱魔人》、科波拉的《吸血惊情四百年》以及各类触目惊心的犯罪暴力影片等,恐怖电影的题材与风格日益多元化。

这些影片既有极具先锋意义的电影实验,也有主要以商业为目的电影创作,拥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受众群体。

恐怖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其艺术价值不仅在于带给观众强烈的感官刺激,更在于艺术家们通过人物形象所表明的创作立场。

恐怖电影中的人物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也是人性的一面镜子。

各色人物的登场,无疑为恐怖电影增添了诸多审美特质,甚至一度成为这类影片的典型标签。

《怪胎们》里的马戏团演员、《恐怖蜡像馆》里的双胞胎兄弟,他们扭曲的外表、可怖的行为,总是给观众以难以名状的视觉冲击,并带给观众不安、焦虑、恐惧与怜悯的复杂情感体验。

他们是邪恶的体现者,又是罪恶的牺牲品,他们是穿透了恐怖表象的、赤裸裸的人性之眼。

文章从吸血鬼、僵尸与宗教题材这三类主要的恐怖影片为切入点,分析当代英美恐怖电影中的人物形象。

一、吸血鬼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吸血鬼电影是最早,也最常见的英美恐怖电影类型,吸血鬼则是这类影片中最典型的人物。

《圣经创世记》中因嫉妒而杀害了兄弟的该隐,受到上帝的惩罚。

该隐被永远流放,他与后世子孙终生只能生存于黑暗当中,靠吸食血液为生。

这可视为西方文化中活死人的滥觞。

而关于吸血鬼的故事早在中世纪时期便于民间广泛流传。

从电影_暮光之城_浅析吸血鬼文化内涵_胡可欣

从电影_暮光之城_浅析吸血鬼文化内涵_胡可欣

179影视天地一、关于吸血鬼故事的起源如果说14 世纪是吸血鬼故事的成型时期,其实真正有关吸血鬼的记载却已经流传了百年。

在《圣经》里就记载了该隐因为嫉妒而杀死自己的弟弟, 最终变成吸血鬼的故事, 同样也有犹大因钱财出卖上帝而变成吸血鬼的故事, 在这两个及和它们类似的故事里, 吸血鬼都是以负面形象出现的, 但并非每一个传说里吸血鬼都是不义的化身, 在《暮光之城》这部影片里, 吸血鬼兄弟与嗜血屠杀的本性抗争,以正义,充满人性的形象生活在普通人中,舍身保护自己心爱的女人。

正因为人们对吸血鬼有着复杂的想像, 所以和吸血鬼有关的艺术作品也是丰富多彩。

二、吸血鬼的特性在所有的吸血鬼文学中, 它们都被描绘有共同的特点。

一般来说, 它们是人死后复活变成的, 以嗜血为生, 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种族。

理论上它们没有生命和灵魂, 没有心跳和脉搏, 没有呼吸和体温, 但永生不老。

吸血鬼通过把自己的血液给予人类而发展后裔, 从而形成不同家族个体。

同时, 它们会有自己的思想, 能思考和交谈, 也能四处走动甚至瞬间移动, 但有时也会受伤和死亡。

它们拥有常人无法比拟的强大异能, 比如速度和力量(《暮光之城》中每位吸血鬼都有自己的专长, 如爱德华的能力是读心术) ; 它们拥有着强大魅力, 几乎没有人类能够抵挡; 又因为无限的生命使其拥有极丰富的文化知识; 它们拥有极快速的愈合能力, 所以一般很难受到伤害, 但为了维持这种生存状态, 它们必须吸食鲜血。

大部分吸血鬼会吸食人类的血液, 也有部分吸血鬼以吸食动物甚至其他吸血鬼血液为生。

吸血鬼的异能并非与生俱来, 年轻吸血鬼几乎和凡人相同, 但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 它们会逐渐发掘自身的能力, 从而越来越强大。

由此来讲, 越年长的吸血鬼拥有的能力就越强。

有的吸血鬼能力甚至可以与神媲美。

三、吸血鬼的时代内涵吸血鬼虽然是欧洲中世纪的鬼怪传说,但人文主义者却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吸血鬼作为在西方基督教文化环境里的产物,实际上可以说是人类思想情感里的一种反叛的灵异,他们借吸血鬼外形的转变,表达出隐藏在人类内心深处的一个强烈愿望,那就是变得更加强大,超越神明,拥有掌控一切的力量。

“看”与“被看”:吸血鬼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看”与“被看”:吸血鬼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看”与“被看”:吸血鬼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解读【摘要】《吸血鬼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

本文从视觉呈现与被动性、力量与欲望的矛盾、自我意识与他者的审视、转变与反抗、以及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与投射等五个方面对女性角色进行了深入解读。

通过分析女性在吸血鬼电影中的角色定位,探讨了她们所承担的种种角色与压力。

总结了吸血鬼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这种形象对观众的潜在影响。

这篇文章旨在揭示吸血鬼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所承载的意义和社会背景,引起人们对这些形象背后隐含的文化思考。

【关键词】吸血鬼电影、女性形象、角色定位、视觉呈现、被动性、力量、欲望、矛盾、自我意识、审视、转变、反抗、互动、投射、观众影响。

1. 引言1.1 介绍电影《吸血鬼》中的女性形象电影《吸血鬼》中的女性形象是吸血鬼电影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这类电影中,女性角色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们的形象常常具有多重的象征意义和内涵。

女性在吸血鬼电影中往往被描绘为神秘、诱惑、具有强大的力量,同时也是被困扰的、受压制的一面。

电影《吸血鬼》中的女性形象往往充满着反叛、挣扎和欲望。

她们的视觉形象常常是令人着迷的,美丽而又危险。

这种视觉呈现与被动性之间的矛盾,体现了女性角色内心的复杂和矛盾。

女性角色在吸血鬼电影中所展现出的力量和欲望,既是对传统女性形象的颠覆,也是对主流文化中女性角色的重新解读。

通过介绍电影《吸血鬼》中的女性形象,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探讨女性在吸血鬼电影中的角色定位,揭示女性角色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和挑战,以及她们在这些挑战中展现出的力量和反抗。

女性在吸血鬼电影中所展现出的自我意识和他者的审视,也体现了现实生活中女性所面临的社会压力和道德约束。

通过对电影中女性形象的解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反思当代社会中的性别问题和女性处境。

1.2 探讨女性在吸血鬼电影中的角色定位在吸血鬼电影中,女性角色的角色定位一直备受争议。

传统上,女性在这类电影中往往扮演着被动、柔弱的角色,成为吸血鬼的猎物或情感支持。

影视专业毕业论文 浅谈西方影视中吸血鬼形象的审美内涵

影视专业毕业论文 浅谈西方影视中吸血鬼形象的审美内涵

影视专业毕业论文浅谈西方影视中吸血鬼形象的审美内涵浅谈西方影视中吸血鬼形象的审美内涵影视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各种各样的角色形象展现出不同的审美内涵。

而在西方影视中,吸血鬼形象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吸血鬼形象凭借其独特的特征和复杂的心理内核,展现出多样的审美魅力。

本文将探讨西方影视中吸血鬼形象的审美内涵,并分析其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和影响。

一、吸血鬼形象的特征与象征意义在西方影视中,吸血鬼形象通常具备一系列特征,如苍白的皮肤、锋利的獠牙、宿命般的长生不老、善于吸取他人的生命力等。

这些特征赋予了吸血鬼一种超越人类的力量和魅力,也为其赋予了特殊的象征意义。

首先,吸血鬼作为异于常人的存在,象征着异质与异化。

其超乎寻常的能力和不同于人类的属性,使得吸血鬼与人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种异质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对自身局限性和不完美的认知,揭示了人类对于“他者”的遥远而又神秘的向往。

其次,吸血鬼形象还具有一定的性别暗示和性别角色转换的意义。

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吸血鬼往往是以男性形象出现,同时也承载着男性的说辞。

这种性别角色转换不仅给予了吸血鬼形象更多的魅力与神秘感,同时也带来了性别理论上的思考与探讨。

最后,吸血鬼形象常常被赋予一种孤独与矛盾的内核。

他们常常是社会边缘人物,被嗜血的属性所束缚,同时也常常渴望被理解与接纳。

这种孤独与矛盾的存在与人类的复杂性和社会压力紧密相连,进一步引发观众对于人类情感内核的思考和共鸣。

二、吸血鬼形象的审美表达与影响吸血鬼形象的审美表达主要通过其特征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设置来实现。

其一,吸血鬼的美感常常体现在其外表形象的塑造上。

他们常常拥有俊美的容颜、修长的身材和高贵的气质。

这种外貌上的美感与传统审美标准有所不同,更注重于对于异质美的追求,使得吸血鬼形象具备了一种独特的视觉冲击力。

其二,吸血鬼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也是其审美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影视作品中,吸血鬼往往会展现出复杂的内心情感和冲突。

《夜访吸血鬼》中克劳迪娅的精神分析解读

《夜访吸血鬼》中克劳迪娅的精神分析解读

《夜访吸血鬼》中克劳迪娅的精神分析解读彭家海;刘莹【摘要】为了对《夜访吸血鬼》中克劳迪娅这个人物做出新的阐释,加深读者对该人物性格及其悲剧命运的理解。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学说,具体分析克劳迪娅精神上本我、自我、超我的发展过程和特点,并进一步阐明造成其人格特征的成因。

%Anne Rice's first vampire novel, 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 , published in 1976, has become a cult success and drawn wide international attention from the critics. From the perspec- tive of psychoanalysis, this thesis analyzed Claudia's id, ego and superego based on the theory of Freud's tripartite model of the mind, in order to reveal the progression and features of her per- sonality, and clarified the reasons for the defect of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By doing so, this thesis aims to make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Claudia in 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 promoting the readers' understanding of this character's personality and tragic life.【期刊名称】《湖北工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027)003【总页数】4页(P74-77)【关键词】《夜访吸血鬼》;弗洛依德人格说;吸血鬼形象【作者】彭家海;刘莹【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68;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6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长期以来,“吸血鬼”一直都是西方世界中一个根深蒂固的文化现象。

“007”系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007”系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007”系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解读“007”系列电影自上世纪60年代公映以来,已经成为备受影迷欢迎的系列电影。

而其中的“邦德女郎”更是备受大家瞩目,本文打算利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来解读这一系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标签:007 电影女性解读0 引言“007”身边的女性在60年代只是作为摆设出现在银幕上,给主人公提供为她们排忧解难的机会。

随时间的流逝,她们的作用也一一发生了变化。

但有一点是没有变化的,就是“007”系列电影中的“邦德女郎”一定是性感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妇女在“007”系列电影中的形象已得到很大改善。

但不容回避的是,某些传统影响仍然根深蒂固,甚至还有许多日久弥新的发展,性感女性形象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她在电影中为何如此的“经久不衰”,这就是本文试图利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来解答的问题。

1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简介七十年代以来,受女性主义理论启发而产生的影片分析,借助“凝视”等观看理论、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符号学等,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逐渐形成。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主要是从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电影作品的内部构成、观众的反应以及文化控制上的性别差异等方面来分析电影作品。

女权主义电影理论围绕“女性在电影中是什么”这样一个中心问题,得出了四点思考性的结论:女性是被“典型化”了的;女性是“符号”;女性是“缺乏”;女性是“社会建构”的。

2 “007”系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女性主义电影批评认为在男权主义话语下传统电影中塑造的女性只有两种类型:天使型和妖女型。

形象批评模式分析一部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包括不同的角色、典范、刻板印象的建构证据,即“女性形象是什么样”。

通过对好莱坞“007”系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发现,“007”系列电影塑造的女性确实只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妖女型,以玛丽·璧克馥塑造的形象为代表;一种是天使型,以塞塔·巴拉塑造的形象为代表。

妖女型的女性原形是夏娃。

她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她自身容易受到撒旦的蛊惑,容易走上邪恶之路;二是她对男性富有影响力,能够使得无辜的男人走入歧途。

“看”与“被看”吸血鬼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看”与“被看”吸血鬼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看”与“被看”:吸血鬼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解读吸血鬼是西方文学中一个历史悠久的题材,每隔几年就会在文学作品与电影荧幕中卷土重来。

自1922年德国导演茂瑙改编的吸血鬼电影《诺斯费拉图》以来,吸血鬼题材电影已走过了近一百年。

随着近年来青少年亚文化的传播与电影观众的年轻化态势,吸血鬼形象在电影中再次发生鲜明变化,其中女性形象也有着较为明显的特征与转变。

一、吸血鬼电影中“被看”的对象劳拉?穆尔维在《视觉快感与叙事性电影》中有言:“在一个由性的不平衡所安排的世界中,看的快感分裂为主动的/男性和被动的/女性。

起决定性作用的男人的眼光把他的幻想投射到照此风格化的女人形体上。

” 根据弗洛伊德观点,观看癖是人的性本能,“看”是快感的源泉。

表面上,吸血鬼是电影中最大的奇观,但女性作为与吸血鬼相纠缠的形象,依然是身体奇观的展示者。

“主流电影把色情编入了主导的父系秩序的语言之中。

” 纵观吸血鬼电影,无论是清丽脱俗的普通女性,还是妖艳魅惑的女吸血鬼,都以其美丽的容貌、裸露的身体成为影片靓丽又饱含挑逗意味的风景。

《吸血鬼女王》中吸血鬼女王阿卡沙身着金属外衣,露出背部与腰胸,显出妖艳美。

《惊情四百年》中观众通过德古拉尾随的目光,偷窥着米娜美丽的身姿。

通过男性的目光,女性成了男性观看的对象。

乔纳森?施罗德说:“凝视不只是看,它意味着一种心理上的权力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凝视者优越于被凝视的对象。

”观看者通过凝视来建构自身的主体身份,而被观看者的心理和行为就会在被“凝视”的过程中受到规训。

女性形象出现在男性的凝视中,因男性的凝视被规训。

根据吸血鬼电影中的女性的身份功能,我们大致可以将其中的女性角色分为三类。

(一)保护者、献祭者�D�D完美的天使早期吸血鬼电影中,女性形象大都是典型的天使。

天使是“情感与道德的代码,是男人精神上的守护神”。

她们美丽善良、忠贞勇敢,维护爱人极具牺牲精神。

《诺斯费拉图》(1922)中女主角艾伦一身白衣、贞洁善良,如同圣女。

从西方吸血鬼文化角度评电影《惊情四百年》-最新资料

从西方吸血鬼文化角度评电影《惊情四百年》-最新资料

从西方吸血鬼文化角度评电影《惊情四百年》一、影片情节简介公元1462年,土耳其人入侵君士坦丁堡,并威胁到整个基督教。

罗马尼亚大将军德古拉伯爵(加里·奥德曼饰)临危受命征讨,不料就在他获胜之时,城内谣言四起,盛传他已战死沙场。

他的妻子伊丽莎白(薇诺娜·赖德饰)因悲痛欲绝而投河自杀,班师回朝的德古拉看到的只是妻子的尸体。

由此他迁怒于上帝,从而化身投入邪恶势力,以吸食鲜血延续生命,成了一个永远不死的吸血鬼。

四百年后,故事辗转到了1897年的伦敦,年轻律师强·纳生(基努·里维斯饰)受命到罗马尼亚特兰斯瓦尼亚属地的德古拉家族城堡去办理这位贵族后裔在伦敦的地产手续。

为此,他将与未婚妻——美丽的米娜分离。

德古拉城堡的主人公正是已化为吸血鬼的德古拉伯爵,他发现米娜与伊丽莎白惊人相像,认为米娜就是伊丽莎白的转世再生。

他决定找到米娜,找回那一份遗失了400年的真爱。

《惊情四百年(Dracula)》是一部阴森诡异的吸血鬼传说,同时也是一个凄美感伤的爱情故事。

吸引打动我们的,也许正是该电影将两者新鲜奇妙地组合在一起。

该片巧妙运用古今两段叙事手法,将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情感贯穿古今。

作品古今穿插的同时,还伴随着伦敦和罗马尼亚两地切换,不仅将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情感贯穿古今,穿越不同地区,还达到陈述真爱不会因时间地点的切换而改变的目的。

二、吸血鬼电影两大主题有关于吸血鬼的题材,历来为西方国家所津津乐道的题材之一,也存在着大量相关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

而传说中吸血鬼的起源之一,即德古拉,又译作“德库拉”“德拉库拉”“德拉克拉”“达丘拉”“卓九勒”等又是其中最著名的。

因着德古拉最早出现于中世纪欧洲的吸血鬼文学中,所以很多吸血鬼大多背景都是在中世纪的欧洲,再加上标准吸血鬼总是住在欧洲中世纪那种哥特式古堡里,大都能活个几百年几千年,而且吸血鬼又是超级怀旧主义者,所以总让人联想到欧洲那个残忍野蛮的黑暗时代。

从创伤视角解读影片《人·鬼·情》中的女性成长

从创伤视角解读影片《人·鬼·情》中的女性成长

从创伤视角解读影片《人·鬼·情》中的女性成长从创伤视角解读影片《人·鬼·情》中的女性成长导语:作为一部集合了人、鬼、情三个元素的影片,《人·鬼·情》在讲述女性成长的故事时,采用了创伤视角的方式,通过女性角色所经历的创伤来呈现她们的成长过程。

本文将从创伤视角来解读这部影片中的女性成长,通过对主要角色的分析,探讨创伤对女性成长的影响以及她们如何在面对创伤时不断成长并找到内心的平衡与力量。

第一章女性角色的创伤经历《人·鬼·情》中的女性角色都经历了各自的创伤,这些创伤奠定了她们成长的基础。

影片中的女主角小雪,因为家庭变故和艰难的童年生活而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创伤。

她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母亲长期以来与她疏远,她的成长过程充满了孤独和无助。

此外,她还被性侵犯,这一经历让她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与小雪相比,女猎人叶千娇的创伤则更加深远。

她曾经是一位妓女,身体和精神都承受了巨大的摧残。

尽管她已经离开了妓院,但她的过去依然成为她心灵深处的创伤,使她在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时充满了困难与抵触。

第二章创伤对女性成长的影响创伤对女性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创伤会使女性在情感上变得脆弱。

影片中的小雪和叶千娇都是如此,她们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伤害,对人际关系存在着防备和不信任。

这导致她们在与他人交往时往往保持一种冷漠的态度,难以真正接纳别人。

其次,创伤也会使女性对自身价值产生怀疑。

小雪曾经被性侵犯,这对她的自尊心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她自认为是“不值得被爱的人”。

同样,叶千娇在妓院的经历让她对自己的身份和自我价值感到困惑。

第三章女性如何在面对创伤时成长尽管经历了创伤,但影片中的女性角色最终都找到了成长的路径。

首先,她们通过发掘内心的力量,寻找到了自我价值的肯定。

小雪在电影中通过对自我价值的思考和重新建立对自己的信心,逐渐走出了创伤的阴影。

她开始学习艺术,并通过绘画表达内心的痛苦与渴望,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内心坚持与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与“被看”:吸血鬼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解读
吸血鬼是西方文学中一个历史悠久的题材,每隔几年就会在文学作品与电影荧幕中卷土重来。

自1922年德国导演茂瑙改编的吸血鬼电影《诺斯费拉图》以来,吸血鬼题材电影已走过了近一百年。

随着近年来青少年亚文化的传播与电影观众的年轻化态势,吸血鬼形象在电影中再次发生鲜明变化,其中女性形象也有着较为明显的特征与转变。

一、吸血鬼电影中“被看”的对象
劳拉?穆尔维在《视觉快感与叙事性电影》中有言:“在一个由性的不平衡所安排的世界中,看的快感分裂为主动的/男性和被动的/女性。

起决定性作用的男人的眼光把他的幻想投射到照此风格化的女人形体上。

” 根据弗洛伊德观点,观看癖是人的性本能,“看”是快感的源泉。

表面上,吸血鬼是电影中最大的奇观,但女性作为与吸血鬼相纠缠的形象,依然是身体奇观的展示者。

“主流电影把色情编入了主导的父系秩序的语言之中。

” 纵观吸血鬼电影,无论是清丽脱俗的普通女性,还是妖艳魅惑的女吸血鬼,都以其美丽的容貌、
裸露的身体成为影片靓丽又饱含挑逗意味的风景。

《吸血鬼女王》中吸血鬼女王阿卡沙身着金属外衣,露出背部与腰胸,显出妖艳美。

《惊情四百年》中观众通过德古拉尾随的目光,偷窥着米娜美丽的身姿。

通过男性的目光,女性成了男性观看的对象。

乔纳森?施罗德说:“凝视不只是看,它意味着一种心理上的权力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凝视者优越于被凝视的对象。

”观看者通过凝视来建构自身的主体身份,而被观看者的心理和行为就会在被“凝视”的过程中受到规训。

女性形象出现在男性的凝视中,因男性的凝视被规训。

根据吸血鬼电影中的女性的身份功能,我们大致可以将其中的女性角色分为三类。

(一)保护者、献祭者――完美的天使
早期吸血鬼电影中,女性形象大都是典型的天使。

天使是“情感与道德的代码,是男人精神上的守护神”。

她们美丽善良、忠贞勇敢,维护爱人极具牺牲精神。

《诺斯费拉图》(1922)中女主角艾伦一身白衣、贞洁善良,如同圣女。

为了保护未婚夫,艾伦自愿献祭给德古拉,引诱他被阳光杀死。

艾伦是典型的男性视角下被圣洁化的、符合男性社会规范的天使化角色。


艾伦相似的还有《吸血鬼的印记》(1935)中为了保护爱人、抓住吸血鬼,自愿成为诱饵的女主角。

这样的角色一直延续在吸血鬼电影中。

《惊情四百年》(1992)中女主角米娜虽爱上德古拉,但仍履行婚约与乔纳森结婚;得知范海辛欲杀死德古拉,她明知危险也要保护德古拉。

米娜不仅忠于爱情,也忠于男性社会契约;她不仅在德古拉的视线里指称了德古拉的欲望,也完成了对德古拉的拯救。

天使角色大都以女主角出现,身份上也被设定为非吸血鬼。

她们出现在吸血鬼及男性视野内,遵循世俗价值观。

然而她们没有主观表达的意愿,生来仿佛就为了保护男性。

她们以母性情怀、对爱情的忠贞与牺牲精神,成为男性想象中的完美女性,因而在男性话语权的遮蔽下被消解了女性的情感体验。

(二)施害者、反叛者――纵欲的妖女
与天使相对立的,是被扭曲和妖魔化的妖女角色。

妖女作为“本能和欲望的符号,是男人肉体上的承担者”。

这一类女性形象首先在视觉上迎合了男性的欲
望,她们容貌艳丽、穿着性感。

其次,作为欲望的符号,她们本身是原罪的代表:她们引诱着男人的堕落,并带来灾难。

无论是否为吸血鬼,反面女性角色总是与纵欲联系在一起。

吸血鬼电影中无数被害的女性,都因禁不起吸血鬼的诱惑堕落在欲望中,从而被害。

《惊情四百年》中,与忠贞、保守的女主角米娜对应的露西是堕落纵欲者的典型。

露西原本是贵族小姐,在众多追求者中徘徊不定。

订婚后,她受狼人引诱,陷入欲望深渊,最终堕落为吸血鬼并被杀死。

《吸血鬼女王》(2002)中,吸血鬼女王阿卡沙也因欲求不满而杀死吸血鬼国王。

无意间被莱斯特唤醒后,又试图抓住莱斯特并毁灭人间。

阿卡沙被莱斯特唤醒,借由莱斯特的目光,她被凝视为一个美貌、残忍同时欲求不满、偏执疯狂的女人。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纵欲者与反叛者最初大多是受害者。

克萝迪娅与露西最初是普通人,但她们都因受害而成为吸血鬼并最终毁灭。

两人拥有这一悲惨命运的共同致命点都在于纵欲:露西敌不过狼人诱惑,成为吸血鬼僵尸;当克萝迪娅拥抱路易斯时,便犯下引
诱男人的原罪,她的孩子身份更指认了这种罪孽是女性与身俱来的。

她放纵对路易斯的爱,因而杀死同类莱斯特。

一定程度上,纵欲者是男权社会的反叛者。

《夜访吸血鬼》中的克萝迪娅拒绝莱斯特的控制,也是在拒绝男性的掌控。

她设计杀死莱斯特,带着路易斯去寻找吸血鬼族群。

然而吸血鬼们却因克萝迪娅杀死同类(实际并未成功)而将她和她同样被变为吸血鬼的母亲施以极刑。

表面上看,吸血鬼族群对克萝迪娅的惩罚来自她杀死同类的罪,但其根本是对女性反抗男权社会的惩罚。

以克萝迪娅为代表的女吸血鬼,是试图挑战男权社会秩序的反叛者,因而在男性视角主导的电影里后果必然是失败与毁灭。

而吸血鬼电影中的男性视角,将这些反叛的女性从道德上定义为不贞的纵欲者,从而以男性主体身份将她们被男性造成的伤害的进行否定。

归根到底,这类女性偏离了社会准则,挑战了男权社会规范,因而必然遭到男权文化的惩罚。

(三)拯救者与被拯救者――“看”与“被看”的调和
进入21世纪后,吸血鬼电影出现了第三种女性形
象――拯救者与被拯救者。

这一女性形象,既拒绝做被动的受害者,勇于表达自我意愿,又不会制造冲突、反抗权威。

她们服从男性话语,致力于调和矛盾,最终达到拯救男性的目的。

她们既是被男性拯救的被保护者,又是拯救男性的救赎者。

《暮光之城》系列(2008―2012)中,贝拉父母离异,爱德华的爱情弥补了她家庭破碎的伤痛。

她自愿成为吸血鬼,为爱德华生下孩子,达成吸血鬼与狼人两个种族的和解。

《吸血鬼女王》中,人类杰西卡在濒死瞬间,吸血鬼莱斯特救了她,给予她永生。

同样作为女吸血鬼,吸血鬼女王阿卡沙最终毁灭,杰西卡则获得了爱情与永生。

《黑夜传说》系列(2003―2013)中的吸血鬼西丽妮,尽管她是战士,也需要男性迈克尔的拯救。

并且只有借助他,她才能得到强大力量。

由欲望而生的女吸血鬼被定义为纵欲、残忍的形象,而只有经男性拯救的女吸血鬼才能获得永生与爱情。

男性力量的存在与否,决定着女性角色的命运。

这一类型中,女性既非传统的牺牲者,亦非纵欲的反叛者,而是两者的调和。

她们既有自我意识,争取爱情,又遵循传统道德,不反抗男权社会秩序;既是
男性力量控制下的欲望客体,又是男性的守护者。

正如劳拉?穆尔维所言,“看本身就是快感的源泉,正如相反的形态,被看也是一种快感”,她们在“被看”的客体中找到了自己的立足之地。

二、小结
随着时间发展,吸血鬼电影中的两性表达出现了和解的倾向。

女吸血鬼不再被塑造得单向度恐怖,具备了人类女性特征。

女性也不再被粗暴地定义为“天使”或“妖女”,而在两者间找到一种平衡。

她指认着和解,指称着家庭的意义,更进一步地表达着女性意愿。

但即便如此,她们仍被指认为男性凝视下的客体,是男性欲望的寄托。

“对于一个母亲、一个女人来说,她只有凭借儿子才能占有一个假想中的法勒斯,才能在象征秩序中占有一个暧昧不明、岌岌可危的位置。

”这点在贝拉这一角色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拯救者与被拯救者形象的女性角色,并不是女性意识的表达,而是女性“被看”与男性“看”的一次和解。

在吸血鬼电影中,女性角色至今仍是作为“被看”的客体而存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