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治安热点问题分析_卢媛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社会治安热点问题分析

□卢媛媛

【内容摘要】目前社会治安问题主要表现在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对敌斗争复杂、刑事犯罪案件高发、毒品违法犯罪问题严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突出。只有科学地分析研究社会治安问题,才能准确把握其特点和规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

施,充分地发挥治安管理工作防范、发现、打击、管理、服务职能作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的和谐。

【关键词】社会治安;社会稳定;社会和谐

【作者简介】卢媛媛(1983 ),女,山东平度人;中共察布查尔县委党校教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行政管理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是警察的主业,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公安工作的重中之重。社会治安是指在一定的法律、法规及制度的约束下而呈现的一种安定、有序的状态。社会治安问题是指影响社会安定的各种矛盾、因素,是社会各种矛盾和消极因素的集中反映。只有科学地分析研究社会治安问题,才能准确把握其特点和规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充分地发挥治安管理工作防范、发现、打击、管理、服务职能作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的和谐。

一、人民内部矛盾凸显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快,原有社会关系和利益格局逐渐被打破,社会隐性矛盾与显性冲突相互交织,呈现出日益错综复杂的态势。利益关系的矛盾和冲突不可避免地反映和体现到人们的思想观念上,形成社会心态和群众心理上的“焦点”和“热点”,并日益显现出强大的社会反作用力。群体性事件已成为社会矛盾冲突的极端表现形式,而且突发性、组织性、对抗性增强,暴力化倾向明显。对社会稳定的冲击力度和处置难度大大超过了一般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矛盾和公安机关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所面临的突出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在社会管理中,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近年来,由征地拆迁、退伍军人安置、企业倒闭(改制)、社会保障、劳务纠纷、非法集资、拖欠农民工工资、涉法涉诉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始终在高位上运行,行为人为谋求自身利益,频繁串联集会、上访、甚至堵路,反复性强,处置难度大,对社会政治稳定所产生的影响在不断加大。

(二)贫富差距拉大,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同时贫富分化、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日益突出,贫富悬殊和资源分配不公是非常危险的社会隐患。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贫富差距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4.5:1扩大到现在的12.66:1,反映贫富差距的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已接近0.5。社会结构呈金字塔型,富人少数,中等收入的中间阶层数量也少,低收入和贫困的社会下层占绝大多数,属于极不稳定的社会结构。橄榄型的社会结构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即高收入的富人为少数,中等收入的中间阶层人数为大多数,低收入和贫困的社会下层人数为少数。当前,由于贫富差距过大使一部分低收入和贫困阶层人员对致富机会不均等、资源分配不公平等现象表现出强烈的不满,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源自于圣经的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回来。容易产生不公平感和被剥夺感,“仇富心理”、“投机心理”甚至“报复心理”日趋增强。

(三)政府、党员干部公信力下降,也成了影响社会稳定问题的“堰塞湖”。部分党员干部漠视群众利益,不愿意也不会做群众工作,对群众的利益诉求“躲、推、托、哄、堵”,导致事情久拖不决。有的甚至以权谋私,徇私枉法。使群众产生怨恨情绪,成为引发、激化审核矛盾的重要因素。

(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伴生了大量不稳定不确定因素。随着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特别是五化进程的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快,为了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引发了大量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个别人价值取向发生偏差,“信上不信下,信官不信法”、“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能访多高访多高,能访多大访多大”,反映和解决自身诉求时,不是通过正常的信访渠道和法律渠道,而是采用不法手段,甚至采取过激行为制造影响,给党和政府施压,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更有甚者以违法犯罪的手段获得财富,增加了安全防范、社会治安管控的难度。

(五)当前舆论炒作也成了社会稳定问题的“助推器”。近年来,因为公安机关直接面对各类社会矛盾的第一线,所以逐渐成为了网络舆论的焦点。在这些舆论中,以反面舆论居多,警察成为网民发泄不平情绪的主要对象之一。公安机关在执法执勤过程中稍有不慎,甚至言语不够严谨,都有可能被网络舆论所曝光,并受到无情地抨击。“躲猫猫”、“喝水死”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案例。

(六)“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如”瓮安事件“,起因仅仅是死者家属对公安机关出具的死因鉴定结论不满,引发了上万人聚集街头,并打砸抢烧县委、县政府和县公安局办公大楼,造成当地政权机关一度失控,时间长达7小时,从人员构成看,这起事件95%以上的参与者与死者无直接关系。

二、刑事犯罪案件高发

我国的劳力富裕使就业成为困扰社会民生的大问题。违法犯罪嫌疑人在有过刑事处罚记录后,很难找到工作,无

领导科学论坛杂志

电子政务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探索

□王红芳

【内容摘要】新疆电子政务的发展面临着信息化发展不平衡,数字鸿沟明显,思维观念、体制机制障碍凸显,信息安全形势严峻的挑战。需要建立权威统一的电子政务工作领导体制、推进电子政务建设资源整合、统一规范标准,融合发展、探

索建立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和维护保障外包机制、加快建立电子政务公用基础信息数据库、完善电子政务的安全措

施、加强电子政务人才培养储备。

【关键词】新疆;电子政务;信息化发展

【作者简介】王红芳(1976 ),女,甘肃酒泉人;中共察布查尔县委党校教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学

近年来,电子政务已经愈来愈成为各级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重要手段和推动力量,电子政务作为政务公开的主要手段、为民服务的重要渠道、提高效率的有效措施、为民办事的服务平台、监督政务的展示平台和与民交流的互动平台的重要性、必要性不断凸显。

一、电子政务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信息化发展不平衡,数字鸿沟明显并有扩大的趋向。城乡信息化水平差异显著,中心城区与城乡郊区发展也不平衡,数字鸿沟有加速扩大的趋势,显现出“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趋势。

(二)政务信息化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思维观念、体制机制障碍凸显,提高政府管理能力、服务能力需求紧迫。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信息公开和共享、政务流程和服务的整合面临体制和机制的障碍,各部门对人口库、法人库、空间地理库和宏观经济库信息共享要求不断迫切,政府信息共享和流程整合创新等瓶颈亟待突破,许多政务功能没有实现信息化,部门间信息化水平不平衡,电子政务项目重复建设和不能发挥效益的现象依然存在。

(三)信息安全形势严峻,制约电子政务的发展。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深入社会各个方面,各类信息安全事件呈上升趋势,危害增大,信息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信息安全成为做好电子政务工作急需突破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障。

二、创新电子政务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权威统一的电子政务工作领导机制。建立一个“顶层、专管、强力”的领导和协调机构,是推进电子政务的

法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包容,沦为社会底层,为生存而再次犯罪并走向持续犯罪的不归路。”一次偷,一生贼“这样的状况直接导致违法犯罪嫌疑人基数不断累加,成为社会隐患。一是这些“二进宫”的累犯,在被处罚后并不认为其是因触犯刑律而要接受处罚,仅仅认为是“背运”,往往出狱后继续作案。二是在狱中这些累犯经过交流,容易学得新的作案手法并结识“朋友”,出来后便结伙作案或使用新手法作案,同时具备一定反侦察意识,给侦破和抓捕工作带来难度。三是这些人在不被社会认可后,很容易将心理矛盾嫁接到对社会的仇恨上,采取更为极端的犯罪手段,报复社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危害。随着城乡两极化发展、贫富差距悬殊等矛盾加大和相互作用下,刑事案件发案逐年上升的趋势不会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其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也将会逐步深化,为引发恶性犯罪的因素悄悄埋下伏笔,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必将给社会治安形势带来严重的影响。

三、毒品违法犯罪问题突出

一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周边环境,新疆逐步成为毒品渗透的重要通道和中转集散地。二是新型毒品来势迅猛,新型毒品冰毒、麻谷(冰毒片)、摇头丸、K粉等。三是吸食毒品引发了大量的违法犯罪活动,“以盗养吸、以抢养吸、以娼养吸、以贩养吸”,已成为影响新疆社会和谐稳定重要因素之一,毒品问题被称为世界公害。

四、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需引起高度关注

我国1999年出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但未成年人犯罪仍呈不断上升趋势,犯罪形式也由原来的少量扒窃、抢劫、吸毒向暴力化、集团化犯罪发展,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未成年人、吸毒人员等高危人群在街面犯罪中担任主要角色,在管控力减弱后直接导致街面犯罪井喷式高发。大部分青少年缺乏法律意识,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缺乏考虑,在犯罪时不考虑成本,缺少风险意识,只是凭借需求和喜好随意地犯罪,这种无序犯罪,不计后果,手段残忍,加剧了刑事犯罪的暴力化趋势。

【参考文献】

[1]唐先滨.乌鲁木齐基层应急管理的现实困境及突破[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7

[2]张陶然.治道变革: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治安制度变迁[J].理论月刊,2009

[3]张弘,邹湘江,李春勇.社会治安防控与政府应急管理协调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张真理,许传玺.社会治安评价指标体系的两个基本问题[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