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脂类代谢
生物化学第七章 脂代谢

(一)、酮体的生成
▪部位:肝线粒体 ▪原料:乙酰CoA,主要来自脂肪酸的-氧化 ▪关键酶:HMG CoA合成酶
HSCoA
2CH3COSCoA 乙酰CoA
硫解酶
CH3COCH2COSCoA 乙酰乙酰CoA
HMG-CoA合酶 CH3COSCoA
HSCoA
OH
乙酰CoA
HOOCCH2-C-CH2COSCoA 裂解酶CH3 HMG-CoA
脂解激素
受体
AC
G蛋白
ATP cAMP
脂周蛋白 P
P P P P
HSL
PKA P HSL HSL
储脂颗粒
FFA
甘油 脂肪细胞
血液
脂酸转运体
氧化分解 ATP
CO2 清蛋白
肌细胞
一、甘油(Glycerol)的分解
CH2 OH ATP ADP
CH2 OH
NAD+
NADH+H +
磷酸二
HO C H
脱氢 加水 再脱氢 硫解
O
=
RCH2CH2C~SCoA
脂酰CoA
FAD
脱氢酶 β αO
FADH2
=
RCH=CHC~SCoA
⊿2--烯脂酰CoA 水化酶
H2O
β
αO
=
RCHOHCH2C~SCoA
L(+)-β羟脂酰
NAD+
CoA脱氢酶
NADH+H+
βα O
=
RCOCH2C~SCoA
β酮脂酰CoA
硫解酶
CH3COCH2COOH 乙酰乙酸
NADH+H+
β-羟
NAD+
第七章 脂类代谢

(二)血浆脂蛋白的组成
由蛋白质、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其酯组成 的,但其脂类和蛋白质的组成比例有很大的差异。
CM:甘油三酯(80%~95%) VLDL:甘油三酯(50%~70%) LDL:胆固醇及胆固醇酯(40%~50%) HDL:磷脂、胆固醇
第七章
三、血浆脂蛋白代谢及功能
(一)乳糜微粒(CM)
生物化学
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应用技能型教材《生物化学 》
第七章 脂类代谢
武威职业学院 张建辉
本章目录
❖ 第一节 概述 一、脂类在体内的分布 二、脂类的生理功能
❖ 第二节 甘油三酯代谢 一、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二、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
❖ 第三节 磷脂代谢 一、甘油磷脂的合成代谢 二、甘油磷脂的分解代谢
三、甘油磷脂与脂肪肝 ❖ 第四节 胆固醇代谢
磷脂酶的作用下甘油磷脂水解生成甘油、 脂肪酸、胆胺、胆碱和磷酸,这些产物可 被重新利用或继续氧化分解。
第七章
三、甘油磷脂与脂肪肝
甘油磷脂是VLDL合成的重要成分,若甘油磷脂 合成减少或合成甘油磷脂的原料供给不足,都直 接导致VLDL合成障碍,最终使肝脏合成的甘油三 酯不能转运到肝外而堆积形成脂肪肝。 临床上常用甘油磷脂及合成甘油磷脂的原料及辅 因子(如胆碱、乙醇胺、丝氨酸、ATP、CTP、叶 酸、VB12等)防治脂肪肝。
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第七章
丙酮
β-羟丁酸 脱氢酶
酮体的利用
CoASH+ATP
PPi+AMP
乙酰乙酰CoA 硫激酶
(肾、心和脑 的线粒体)
=
OH CH3CHCH2COOH
D(-)-β -羟丁酸
NAD+
NADH+H+
医学生物化学(第七章)脂类代谢

族 ω -7(n-7) ω -9(n-9) ω -6(n-6) ω -3(n-3)
母体脂酸 软油酸(16:1,ω -7)
油酸(18:1,ω -9) 亚油酸(18:2,ω -6,9) α -亚麻酸(18:3,ω -3,6,9)
10
表7-2 常见的不饱和脂酸
习惯名
软油酸 油酸 亚油酸 -亚麻酸 -亚麻酸 花生四烯酸
6656 9791
×
100% = 68% (能量利用效率)
41
表7-3 软脂酸与葡萄糖在体内氧化产生ATP的比较
以1mol计 以100g计 能量利用效率
软脂酸 129 ATP 50.4 ATP
68%
葡萄糖 38 ATP 21.1 ATP
68%
42
3. 脂肪酸的其它氧化方式 * 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
脂肪 (以CM形式吸收入血)
24
С ³¦ £º Ö¬ ·¾ ×é Ö¯ £º ¸Î Ôà £º
ʳ Îï ¸Ê ÓÍ Ò» õ¥ TG GΪ Ô ÁÏ ¸Ê ÓÍ ¶þ õ¥ TG GΪ Ô ÁÏ ¸Ê ÓÍ ¶þ õ¥ TG
25
二、 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1. 脂肪动员 (1) 概念:
甘油三酯
(均含脂酸)
饱和脂酸
2. 不饱和脂酸
(不含双键) (含双键)
长链脂酸 12-26c 3 . 中链脂酸 6-10c
短链脂酸 2-4c
(16c、18c)
7
* 体内脂酸来源:
1. 机体自身合成: 饱和、单不饱和, 储存于脂肪组织中
2. 食物脂肪供给: 多不饱和(必需脂酸, PG等的前体)
8
第一节 不饱和脂酸的命名及分类
14
辅脂酶 (colipase)
生物化学第七章脂类代谢(共82张PPT)

乙 醛 酸 体
线
粒 体
三酰甘油
甘油
脂肪酸
3-磷酸甘油
氧
合
化
成
乙酰 CoA
三羧酸 循环
丙酮酸
植物和 微生物
乙醛酸 循环
糖原(或淀粉) 1,6-二磷酸果糖
磷酸二羟丙酮 PEP
草酰乙酸
苹果酸
延胡索酸
琥珀酸
第二节 脂肪的合成代谢
一、甘油的生物合成 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三、三酰甘油的生物合成
一、甘油的生物合成(细胞质中)
OO
H-C-C~ OH 乙醛酸
异柠檬酸 裂解酶
COOCH2 CH2 COO-
琥珀酸
2乙酰 CoA + NAD+ 琥珀酸+ 2CoASH + NADH +
H+
草酰乙酸
糖异生
对于一些细菌和藻 类,乙醛酸循环使它们 能够仅以乙酸盐作为能 源和碳源生长。
在脂肪转变为糖的 过程中,乙醛酸循环 起着关键的作用,它 是连结糖代谢和脂代 谢的枢纽。
β-羟脂酰CoA
NAD +
脱氢酶
O || R-C~ScoA
+
O || CH3C~SCoA
脂酰CoA
乙酰CoA
NADH 硫解酶
CoASH
OO ||
RβC-C酮H酯2C酰-SCCooAA
如:软脂酸(棕搁酸,C15H31COOH)的β-氧化过程
4、β-氧化过程中能量的释放及转换效率
例:软脂酸
CH3(CH2)14COOH
磷酸甘油酯酰转移酶
三、三酰甘油的 生物合成
磷酸酶
二酰甘油酯酰转移酶
溶血磷脂酸 磷脂酸
动物生物化学 第七章 脂类代谢

CH2OH甘油激酶 CH2OPO23- 磷酸甘油脱氢酶 CH2OPO23-
CHOH
CHOH
CO
CH2OHATP ADP CH2OH NAD+ NADH+ H+ CH2OH
2.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1)脂肪酸的-氧化
• 脂肪酸的-氧化作用是指脂肪酸在氧化 分解时,碳链的断裂发生在脂肪酸的位,即脂肪酸碳链的断裂方式是每次切 除2个碳原子。脂肪酸的-氧化是含偶数 碳原子或奇数碳原子饱和脂肪酸的主要 分解方式。
• 胰脂肪酶是一种非专一性水解酶,对脂肪酸碳 链的长短及饱和度专一性不严格。但该酶具有 较好的位置选择性,即易于水解甘油酯的1位 及3位的酯键,主要产物为甘油单酯和脂肪酸。 甘油单酯则被另一种甘油单酯脂肪酶水解,得 到甘油的脂肪酸。
1.脂肪的动员
1.甘油的代谢
• 甘油经血液输送到肝脏后,在ATP存在下,由甘油激 酶催化,转变成-磷酸甘油。这是一个不可逆反应过 程。-磷酸甘油在脱氢酶(含辅酶NAD+)作用下, 脱氢形成磷酸二羟丙酮。磷酸二羟丙酮是糖酵解途径 的一个中间产物,它可以沿着糖酵解途径的逆过程合 成葡萄糖及糖原;也可以沿着糖酵解正常途径形成丙 酮酸,再进入三羧酸循环被完全氧化。
• (2)许多类脂及其衍生物具有重要生理作用。脂类代 谢的中间产物是合成激素、胆酸和维生素等的基本原 料,对维持机体的正常活动有重要影响作用。
• (3)人类的某些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和酮尿 症等都与脂类代谢紊乱有关。
7.1 脂肪的分解代谢
• 脂肪在脂肪酶催化下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它 们在生物体内将沿着不同途径进行代谢。
• 由于软脂酸转化成软脂酰CoA时消耗了1分子ATP中的两个 高能磷酸键的能量(ATP分解为AMP, 可视为消耗了2个 ATP),因此,1分子软脂酸完全氧化净生成 131 – 2 = 129 个ATP。
7脂类代谢

R –CH=CH-CO~SCoA
脱氢
α ,β -烯脂酰CoA
H 2O
硫 解
NADH+H+ NAD+
水 化
R –C-CH2-CO~SCoA | | O β -酮脂酰CoA
再脱氢
R –CH-CH2-CO~SCoA | OH β -羟脂酰CoA
β-氧化小结:
a. β-氧化包括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4步反 应,每步均可逆行,但全过程趋向分解。 b. 含偶数碳原子的脂酰CoA,每经β-氧化一次, 生成一分子乙酰CoA,1分子FADH2 、1分子 NADH+H+,其本身碳链缩短两个碳原子,如此 反复进行,直至最后全部转变为乙酰CoA。 c. 脂酰CoA每经β-氧化一次,可生成5分子ATP。
肉毒碱脂酰转移酶Ⅰ
肉毒碱脂酰转移酶Ⅱ
CoA-SH
R-CO-肉毒碱
膜间隙 线粒体内膜
R-CO-肉毒碱
基质
CoA-SH
(三)脂肪酸的氧化分解
2.脂酰CoA的β -氧化(脱氢、水化、再脱氢、硫解)
FAD FADH2
R –CH2-CH2-CO~SCoA 脂酰CoA R –CO~SCoA
CH3-CO~SCoA
(三)脂肪酸的氧化分解
1.1 脂肪酸活化(胞液)
脂酰CoA合成酶
R-CH2-CH2-COOH
脂肪酸
ATP+HSCoA Mg2+
R-CH2-CH2-CO~SCoA
AMP+PPi
脂酰CoA
(三)脂肪酸的氧化分解
1.2 脂肪酸转运
R-CO~SCoA 肉毒碱
肉毒碱 载体
肉毒碱
R-CO~SCoA
第七章脂类代谢

小肠粘膜 细胞内
酯化 载脂蛋白
乳糜微粒
门静脉
肝脏
淋巴管
血液循环
第二节 血脂及其代谢
血脂 :血浆中所含脂类的总称,主要包 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胆 固醇酯及游离脂肪酸等。血浆中 以脂蛋白(脂+载脂蛋白 )形式
存在和运输。
血脂来源:
①外源性 :食物脂类的消化吸收;
②内源性 :组织合成后释放入血;
肾、小肠等组织的 胞浆
合成原料: 乙酰 CoA
1.软脂酸( 16C) 的合成 (1) 合成部位
肝(主要)、 脂肪组织 等胞浆
(2) 合成原料 乙酰 CoA 、ATP、HCO3﹣、NADPH +H+、Mn2+
合成脂肪酸
的供氢体
(3) 合成过程
(1)乙酰 CoA的转移
乙酰 CoA 全部在线粒体内产生, 通过柠檬酸 -丙酮酸循环 出线粒体。 NADPH 的来源:主要来自磷酸戊
脂肪
脂肪酶
甘油
α-磷酸甘油
脂肪酰 CoA
磷酸二羟丙酮 糖原
β-氧化
乙酰 CoA
三羧酸循环
丙酮酸 酮体(乙酰乙酸、 丙酮、β-羟基丁酸 )
H2O、CO2、ATP
二、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
(一)合成部位:
肝脏: 合成能力最强,但不能储存脂肪
脂肪组织: 合成、储存、动员
小肠: 利用脂肪消化产物合成
(二)合成原料 甘油、脂肪酸
4.酮体的生成过程
CoASH
OO
==
CH3CCH2CSCoA
(乙酰乙酰 CoA)
HMGCoA 合酶
乙酰乙酰
CoA 硫解酶
O
=
CH3CSCoA
O
第7章脂类代谢

1.酮体的生成途径
CoA-SH
CH3COCH2CO~SCoA
CoA-SH
乙酰乙酰
乙酰乙酰CoA
HMG-CoA
硫解酶
CH3CO~SCoA
合酶
乙酰CoA
OH
CH3CO~SCoA 乙酰CoA 关键酶 HMG-CoA
裂解酶
CH3—C—CH2CO~SCoA
CH2COOH β-羟β-甲基戊二酸单酰CoA
乙酰乙酸 脱羧酶
返回
5.酮体生成的调节
(1)脂肪动员的影响
饥饿或糖尿病时
胰岛素 / 胰高血糖素↑
脂肪动员
入肝脂肪酸
肝内脂肪酸β-氧化
肝内乙酰CoA
酮体生成 饱食及糖供应充足时,则相反。
(2)肉碱脂酰转移酶活性
饱食及糖供应充足
胰岛素 / 胰高血糖素↓
糖有氧氧化
乙酰CoA、柠檬酸
变构激活 乙酰CoA羧化酶
乙酰CoA生成丙二酸单酰CoA
H2
少二碳原子的脂酰CoA 乙酰CoA
β氧化
乙酰CoA
?
三羧酸循环
丙
草酰乙酸
H 3C C O C O O H
N A D+
CoASH
+ NADH + H
(1)
CO 2
C H 3C O ~ S C o A 乙酰 CoA
OC COOH
(10)
C COOH
H
H2
L-苹果酸 H O C C O O H
N AD H +H +
CH 2
(5) 草酰琥珀酸
COCOOH CO 2
(6)
CO 2
CoASH
α-酮戊二酸
脂类代谢

Triacylglycerol,TG
蜡 wax
磷脂
phospholipid,PL
含有脂肪酸
脂类
lipids
复合脂类
complex lipid
糖脂 glucolipid,GL 萜类
terpenes sterol
非皂化脂类
不含脂肪酸
甾醇类
(一)单 纯 脂 类
1.概念
单纯脂类是 由脂肪酸和 醇形成的酯
(1)酰基甘油酯 2.种类 (2)蜡
(1)、脂类的消化
(2)、脂类的吸收
脂类的消化 (Digestion of lipid)
小肠(small intestine):胆汁酸盐(bile)、胰脂酶 (pancreatic lipase)、辅酯酶(colipase)、胰磷脂酶 A2(phospholipase A2)、胆固醇酯酶(cholesteryl esterase)
3、β-氧化过程
a、脂肪酸的活化-----脂酰CoA(acyl-CoA)的形成
活化部位-----胞液(cytosol)
--活化后的acyl-CoA的水溶性增加,有 利于反应的进行;
--β-氧化的酶类对acyl-CoA有专一性
脂肪酸仅需活化一次,消耗一个ATP的
两个高能键;
O R-C-OH O
+
CoA-SH
烯酯酰CoA 水化酶
OH
CH3(CH2)7CH2-C-CH2-CO ~SCoA H 再开始β-氧化
• 抗脂解激素(-):胰岛素、前列腺素E、 烟酸及腺苷
二、甘 油 的 转 化
甘油
(肝 肾 肠)
3-磷酸甘油
磷酸二羟丙酮 糖酵解
糖异生
丙酮酸
葡萄糖
生物化学:脂类代谢课件

FAD FADH2
β αO RCH=CHC~SCoA
2ATP
H2O
呼吸链
=
=
反2-烯酰CoA
H2O
水化酶
β αO
RCHOHCH2C~SCoA
L(+)-β羟脂酰
NAD+
CoA脱氢酶
NADH+H+
=
βα O RCOCH2C~SCoA
3ATP H2O
呼吸链
β酮脂酰CoA
硫解酶
O
CoA-SH
TAC
=
R C ~S C oA+C H 3C O ~S C oA
抗脂解激素:胰岛素。 当饥饿、禁食时,血液中激素(肾上腺素、
胰高糖素)浓度升高,激活脂肪细胞内TG 脂肪酶,脂肪水解。
糖尿病 胰岛素 抗脂解作用 脂肪水解 糖尿病人以脂代谢维生
肾上腺素等
受体
G蛋白
腺苷酸环化酶
ATP
cAM P
蛋白激酶A (无活性)
蛋白激酶A (活性)
TG脂 肪 酶 (无活性)
HSCoA
2C H 3C O SC 乙 酰 CoA
oA
硫
解
酶
CH 3 COCH 2 COSCoA 乙 酰 乙 酰 CoA
H M G - C o A 合 酶 CH 3 COSCoA
HSCoA
OH
乙 酰 CoA
HOOCCH 2 -C-CH
裂
解
CH 酶
3
2 COSCoA H M G -C oA
CH 3 COCH 2 COOH 乙酰乙酸
甘油三酯结构
O
1
O
CH2 O C R1
2
R2 C O C H O
第7章 脂类代谢

• (3)胆固醇:胆固醇可反馈抑制HMG CoA还原酶的合成,使肝胆固醇
的合成减少,但是,小肠不受这种反馈调节影响,因此大量进食胆固 醇,血中胆固醇浓度仍然可以升高。
• 4.排泄
体内大部分胆固醇在肝脏中转变成胆汁酸,随胆汁排出,这是胆固 醇主要的排泄方式。另外,少数胆固醇直接随胆汁排入肠道随粪便排 出。
第 4 节 血脂
一、血脂
(一)血脂的组成和含量
血浆中所含脂类统称为血脂。血脂包含甘油三酯、
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磷脂以及游离脂肪酸等。
* 血脂含量受膳食、年龄、性别、职业及代谢等的影 响,波动范围很大。
(二)甘油的氧化分解
(三)脂肪酸的氧化
肝脏和肌肉中最为活跃。线粒体是脂肪酸氧化的主 要部位,其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 脂肪酸活化成脂酰CoA :胞液
2. 脂酰CoA转运进入线粒体 :肉碱
3. 脂肪酸的β -氧化
• 脂酰CoA氧化过程发生在脂酰羧基端β -碳原子上,
所以称为β -氧化。
• 从脂酰CoA的β -碳原子开始,经过脱氢、加水、
再脱氢和硫解四步连续反应。
(四)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 酮体是脂肪酸在肝细胞氧化分解时产生的特有
中间代谢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及丙酮。
• 其中β-羟丁酸约占总量的70%,乙酰乙酸约占
30%,丙酮含量极少。
1.酮体的生成
2.酮体的利用
2.酮体代谢的生理意义
• 酮体是脂肪酸在肝内正常的中间代谢产物,是肝脏输出脂
生物化学教学课件-第七章 脂类代谢.ppt

二. 甘油的分解代谢
甘油激酶
甘油 + ATP —————﹥ -磷酸甘油 + ADP ,
此反应不可逆。
磷酸甘油脱氢酶
-磷酸甘油+ NAD+ ﹤————————﹥
反应产物是比原来的脂酰CoA减少了2个 碳的新的脂酰CoA。
如此反复进行,直至脂酰CoA全部变成 乙酰CoA。
脱氢
脂酰CoA在脂酰CoA脱氢酶的催化下, 在-和-碳原子上各脱去一个氢原子,生 成反式,-烯脂酰CoA,氢受体是FAD。
O 脂酰CoA脱氢 H酶 O
另一种则位于线粒体内,可以催化中、 短链脂肪酸(含有4-10个碳)发生反应。
2 .脂肪酸的运转进线粒体
这个过程实际是指脂酰CoA在肉毒碱脂 酰转移酶的帮助下,由肉毒碱载入线粒体 内。
随后便可发生β-氧化。
在内膜外侧, RCH2CH2CH2CO -SCoA + 肉毒碱
肉毒碱脂酰转移酶Ι
————————﹥RCH2CH2CH2CO -肉毒碱 +
• (四川大学的学者认为,此过程中的第1 、2步水解反应为胰脂肪酶催化,而第3步 则由另一种脂肪酶催化)
(3) 脂肪酶是该过程的关键酶,可 以从1、3位碳上水解酯。
•
• 它对激素敏感,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导致腺苷酸环化酶 活化,而腺苷酸环化酶使ATP环化生成 cAMP,从而导致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活 化,而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使无活性的脂 肪酶磷酸化为有活性的脂肪酶-P,最终加 速脂解作用。
-磷酸甘油磷酸酶 -磷酸甘油 + H2O —————————﹥
第七章脂类代谢

1、限速酶 2、存在脂肪组织
3、受激素调节(胰岛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
O
激素敏感
O CH2 C R1 脂肪酶
R2 C CH2 O
CH2 OH CH OH + 3RCOOH
CH2 C R2
脂肪
CH2 OH
甘油
脂肪酸
抑制脂肪分解的激素,称为抗脂解激素。 促进脂肪分解的激素第七,章脂称类代为谢 促脂解激素
第七章脂类代谢
N个C原子的脂肪酸氧化的能量生成 N-I次的β-氧化产能5* N-I
产生N个乙酰CoA 减去脂肪酸活化时消耗的2分子ATP,
公式总结:[(n/2)-1] ×(2+3)+ [(n/2) ×12] -2 n为碳原子的数目
第七章脂类代谢
(三)、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脂肪酸在心肌、骨骼肌等组织中β-氧化生成的大量 乙酰CoA,通过TAC彻底氧化成CO2和H2O。
(二)、脂肪酸的β氧化
脂肪酸β-氧化是在脂酰基β-碳原子上进行 脱氢、加水、再脱氢和α与β- 碳原子之间断裂 的过程。
此过程是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完成的。 脂肪 酸必须先在胞液中活化为脂酰CoA,然后进入线 粒体β-氧化。
第七章脂类代谢
1. 脂肪酸活化为脂酰CoA (胞液)
脂酰CoA合成酶
RCOOH + CoA—SH
第七章脂类代谢
脂肪动员的激素调节作用
脂解激素
抗脂解激素
胰高血糖素 生长素
肾上腺素
+
()
胰岛素 +
腺苷酸环化酶
ATP
无活性 蛋白激酶
cAMP
+
磷酸二酯酶 5`-AMP
蛋白激酶 有活性
第七章脂类代谢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脂类代谢一、知识要点(一)脂肪的生物功能:脂类是指一类在化学组成和结构上有很大差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特性,即不溶于水而易溶于乙醚、氯仿等非极性溶剂中的物质。
通常脂类可按不同组成分为五类,即单纯脂、复合脂、萜类和类固醇及其衍生物、衍生脂类及结合脂类。
脂类物质具有重要的生物功能。
脂肪是生物体的能量提供者。
脂肪也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如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组分,油脂是机体代谢所需燃料的贮存和运输形式。
脂类物质也可为动物机体提供溶解于其中的必需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
某些萜类及类固醇类物质如维生素A、D、E、K、胆酸及固醇类激素具有营养、代谢及调节功能。
有机体表面的脂类物质有防止机械损伤与防止热量散发等保护作用。
脂类作为细胞的表面物质,与细胞识别,种特异性和组织免疫等有密切关系。
(二)脂肪的降解在脂肪酶的作用下,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甘油经磷酸化和脱氢反应,转变成磷酸二羟丙酮,纳入糖代谢途径。
脂肪酸与ATP和CoA在脂酰CoA合成酶的作用下,生成脂酰CoA。
脂酰CoA在线粒体内膜上肉毒碱:脂酰CoA转移酶系统的帮助下进入线粒体衬质,经β-氧化降解成乙酰CoA,在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
β-氧化过程包括脱氢、水合、再脱氢和硫解四个步骤,每次β-氧化循环生成FADH2、NADH、乙酰CoA和比原先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
此外,某些组织细胞中还存在α-氧化生成α羟脂肪酸或CO2和少一个碳原子的脂肪酸;经ω-氧化生成相应的二羧酸。
萌发的油料种子和某些微生物拥有乙醛酸循环途径。
可利用脂肪酸β-氧化生成的乙酰CoA合成苹果酸,为糖异生和其它生物合成提供碳源。
乙醛酸循环的两个关键酶是异柠檬酸裂解酶和苹果酸合成酶前者催化异柠檬酸裂解成琥珀酸和乙醛酸,后者催化乙醛酸与乙酰CoA生成苹果酸。
(三)脂肪的生物合成脂肪的生物合成包括三个方面:饱和脂肪酸的从头合成,脂肪酸碳链的延长和不饱和脂肪酸的生成。
脂肪酸从头合成的场所是细胞液,需要CO2和柠檬酸的参与,C2供体是糖代谢产生的乙酰CoA。
第七章 脂类代谢

游离胆固醇 总磷脂 卵磷脂 神经磷脂 脑磷脂
40~70(55) 100~250(200) 50~200(100) 50~130(70) 15~35(20)
1.03~1.81(1.42) 48.4~80.7(64.6) 16.1~64.6(32.3) 16.1~42.0(22.6) 4.8~13.0(6.4) 肝 肝 肝 肝
甘油三酯代谢
+ NADH+H NAD +
ADP CH2OH
CHOH P
甘油激酶 CH2OH (肝、肾、肠) CH2O
磷酸甘油脱氢酶
3-磷酸甘油
CH2OH C O P
糖酵解
丙酮酸
→乙酰辅酶A→TAC
CH2O
糖异生 糖或糖原
磷酸二羟丙酮
第二节
甘油三酯代谢
(三)脂肪酸的β-氧化
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主要是脂肪酸的氧化分 解。机体脂肪酸的氧化是从脂肪酸羧基端的β碳原子开始,每氧化一次断裂两个碳原子,故又 称为脂肪酸的β-氧化。除大脑、成熟红细胞外, 大多数组织都能利用脂肪酸氧化供能,以肝和肌 肉组织最活跃。线粒体是脂肪酸氧化的主要部位。
二十一世纪
??
第一节 概
述
脂类是脂肪及类脂的总称,是生物体内一 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脂肪是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脱水缩合 而成的酯,又称三酯酰甘油或甘油三酯(TG)。 类脂包括磷脂(PL)、糖脂、胆固醇(Ch)及 胆固醇脂(CE)。 脂类的共同特征是不溶于水而易溶于乙醚、氯 仿等有机溶剂。
第一节
第二节 甘油三酯代谢
脂肪酸的氧化过程可概括为:脂肪酸活化 为脂酰CoA、脂酰CoA进入线粒体、脂肪酸的 β-氧化过程及乙酰CoA的彻底氧化四个阶段。 1.脂肪酸活化为脂酰CoA 在细胞质中,脂 酰CoA合成酶催化脂肪酸与HSCoA生成脂酰CoA 的过程称为脂肪酸的活化。反应过程中ATP供 能后生成AMP ,两个高能磷酸键断裂,相当 于消耗2分子AT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脂类代谢一、内容提要脂类包括脂肪和类脂。
脂肪又称甘油三酯,类脂包括胆固醇及其酯、磷脂、糖脂等。
脂肪是体内重要的储能和供能物质,而类脂除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份外,还可转化为体内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参与细胞识别及信息传递等。
储存在脂肪组织中的甘油三酯在脂肪酶的催化下逐步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其它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称为脂肪动员。
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HSL)为脂肪动员限速酶,其活性受多种激素的调节。
脂肪酸的氧化可分为脂肪酸的活化、脂酰CoA进入线粒体、脂肪酸的β-氧化及乙酰CoA彻底氧化四个阶段。
存在于内质网及线粒体外膜上的脂酰CoA合成酶,催化脂肪酸与HSCoA反应生成脂酰CoA,反应由ATP供能;催化脂肪酸氧化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基质内,胞液中活化的脂酰CoA需要线粒体外膜和内膜内侧的肉碱脂酰转移酶I和肉碱脂酰转移酶Ⅱ及肉碱脂酰转位酶的作用,由肉碱携带进入线粒体,肉碱脂酰转移酶I是脂肪酸β-氧化的限速酶;脂肪酸的β-氧化是从脂酰基的β-碳原子开始,进行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四步连续的反应,将脂酰基断裂生成一分子乙酰CoA和比原来少二个碳原子的脂酰CoA的过程,脂酰基可继续进行β-氧化,最终可将脂酰基生成乙酰CoA;乙酰CoA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生成的FADH2和NADH+H+可经氧化磷酸化产生能量。
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及丙酮。
肝细胞线粒体存在活性较强的合成酮体酶类,尤其是羟甲基戊二酰CoA(HMG-CoA)合酶,利用脂肪酸β-氧化生成的大量乙酰CoA 缩合为HMG-CoA,经HMG-CoA裂解后生成乙酰乙酸,乙酰乙酸还原生成β-羟丁酸或脱羧生成丙酮。
肝没有利用酮体的酶,而肝外组织具有活性很强的利用酮体的酶,如琥珀酰CoA转硫酶、乙酰乙酰硫激酶,可将酮体转化为乙酰CoA,再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
甘油主要在甘油激酶的催化下,生成α-磷酸甘油,参与糖代谢。
脂肪酸合成的主要原料为乙酰CoA,合成部位在胞液,肝是合成脂肪酸的主要场所。
乙酰CoA羧化酶是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可催化乙酰CoA生成丙二酰CoA,以丙二酰CoA为二碳供体,在脂肪酸合酶复合体的作用下,经缩合、还原、脱水、再还原连续的反应,每次增加二个碳原子,反复进行,合成脂肪酸。
脂肪酸合酶复合体是一种多酶复合体,该酶是由两个完全相同的多肽链(亚基)首尾相连的二聚体组成,在每一条多肽链上都含有多个功能结构域和一个酰基载体蛋白(ACP),脂酸合成的各步反应均在ACP 辅基上进行。
全身各组织细胞内质网均可合成甘油磷脂,尤以肝、肾及肠等组织最为活跃。
合成原料为脂肪酸、甘油、磷酸盐、胆碱、丝氨酸、肌醇等。
ATP、CTP除供能外,还参与原料的活化,生成的CDP-胆碱、CDP-乙醇胺与甘油二酯作用生成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
甘油磷脂的分解由磷脂酶催化,生成多种产物。
胆固醇合成的原料主要为乙酰CoA。
胆固醇合成酶系主要存在于肝等组织细胞的胞液和内质网中。
乙酰CoA缩合为HMG-CoA后,经限速酶HMG-CoA还原酶作用生成甲羟戊酸(MV A),再经多步反应生成鲨烯后转化为胆固醇。
胆固醇在体内代谢的主要去路是在肝细胞中转化为胆汁酸,此外还可转变为类固醇激素及1,25-(OH)2-D3。
血浆脂蛋白由脂类和载脂蛋白组成。
载脂蛋白分为apoA、B、C、D、E五大类,其主要作用是转运脂类、稳定脂蛋白结构、激活脂蛋白代谢关键酶及识别脂蛋白受体等。
血浆脂蛋白用电泳法可将其分为乳糜微粒(CM)、β-脂蛋白、前β-脂蛋白及α-脂蛋白。
用超速离心法可分为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
CM 主要由小肠粘膜细胞合成,主要功能是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及胆固醇;VLDL主要由肝细胞合成,其功能是转运肝内合成的甘油三酯至肝外;LDL在血浆中由VLDL转变而来,其功能是将肝内的胆固醇转运至肝外;HDL主要由肝细胞合成,小肠也合成少量,其功能是将外周组织的胆固醇逆向转运至肝。
在血浆中游离脂肪酸与清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而运输。
二、学习要求(一)掌握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主要包括脂肪酸的β氧化、能量生成的计算);酮体生成、利用及意义;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及胆固醇生物合成的部位、原料、关键酶及其调节、胆固醇的转化途径;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代谢及功能。
(二)熟悉甘油的代谢、甘油磷脂的代谢(包括合成部位、原料、合成基本过程及降解)、甘油三酯合成的部位、原料、基本过程;血脂的种类与含量、血浆脂蛋白的代谢与高脂蛋白血症。
(三)了解脂类的生理功能和分布;鞘磷脂的代谢;血浆脂蛋白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三、难点解析(一)脂肪酸的氧化脂肪酸氧化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脂肪酸的活化、脂酰CoA进入线粒体、β-氧化及乙酰CoA的彻底氧化。
1.脂肪酸在脂酰CoA合成酶的催化下转变为脂酰CoA称脂肪酸的活化,在胞液中进行,反应由ATP供能。
2.由于催化脂肪酸氧化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基质内,故胞液中活化的脂酰CoA需经肉碱脂酰转移酶I、Ⅱ及肉碱-脂酰肉碱转位酶作用,由肉碱携带进入线粒体彻底氧化。
肉碱脂酰转移酶I是脂肪酸β-氧化的限速酶。
3.脂肪酸的β-氧化是从脂酰基的β-原子开始,进行脱氢、加水、再脱氢及硫解四步连续的反应,将脂酰基断裂生成一分子乙酰CoA和比原来少二个碳原子的脂酰CoA,同时生成FADH2和NADH+H+,脂酰基可继续进行β-氧化,最终生成乙酰CoA及FADH2和NADH+H+。
4.乙酰CoA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FADH2和NADH+H+可经氧化磷酸化产生能量。
脂肪酸的β-氧化是机体获得能量的方式之一。
(二)酮体的生成和利用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
肝细胞以乙酰CoA为原料,先缩合生成HMG-CoA,然后HMG-CoA裂解生成乙酰乙酸,乙酰乙酸还原生成β-羟丁酸或脱羧生成丙酮。
在肝外组织,特别是心肌、骨骼肌及脑和肾组织,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经活化转变成乙酰乙酰CoA,然后乙酰乙酰CoA分解成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被彻底氧化。
机体肝外组织氧化利用酮体的能力大大超过肝内生成酮体的能力,血中仅含少量酮体。
在糖尿病等糖代谢障碍时,脂肪动员加强,当酮体的生成超过肝外氧化利用能力时,,可使血中酮体升高,称酮血症,如果尿中出现酮体称酮尿症。
由于β-羟丁酸、乙酰乙酸都是较强的有机酸,当血中浓度过高,可导致酮症酸中毒。
(三)脂蛋白的主要组成及功能名称CM VLDL LDL HDLCM 前β-脂蛋白β-脂蛋白α-脂蛋白所含主要脂类甘油三酯甘油三酯胆固醇磷脂和胆固醇蛋白质所占比例1% 8% 25% 50%主要合成场所小肠粘膜肝血浆肝主要功能转运外源性TG 转运内源性TG肝外转运肝内胆固醇到肝外逆向转运肝外胆固醇到肝内四、复习测试(一)名词解释1.必需脂肪酸2.脂肪动员3.脂肪酸β-氧化4.酮体5.载脂蛋白6.胆固醇逆向转运7.柠檬酸-丙酮酸循环(二)选择题A型题1.组成血浆脂蛋白的脂类主要包括:A.甘油三酯、磷脂、游离脂肪酸和胆固醇B.甘油三酯、磷脂、游离脂肪酸和胆固醇酯C.甘油三酯、胆固醇、游离脂肪酸和胆固醇酯D.甘油三酯、磷脂、游离脂肪酸、胆固醇及其酯E.磷脂、胆固醇、游离脂肪酸和胆固醇酯2.血浆脂蛋白包括:A.CM 、HDL、FFA-清蛋白复合物和VLDL B.CM、HDL、FFA-清蛋白复合物和LDL C.CM、HDL、VLDL 和LDLD.HDL、VLDL、LDL 和FFA-清蛋白复合物E.CM、VLDL、LDL 和FFA-清蛋白复合物3.VLDL的主要作用是:A.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B.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C.转运胆固醇由肝内至肝外组织D.转运胆固醇由肝外至肝内E.转运游离脂肪酸至肝4.LDL的主要作用是:A.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B.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C.转运胆固醇由肝至肝外组织D.转运胆固醇由肝外至肝内E.转运游离脂肪酸至肝内5.LDL的生成部位主要是:A.肝B.肠粘膜C.血浆D.红细胞E.脂肪组织6.抑制脂解的激素是: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胰岛素D.胰高血糖素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7.与脂肪动员有关的酶是:A.脂蛋白脂肪酶B.卵磷脂胆固醇醇酰基转移酶C.脂肪组织脂肪酶D.肝脂肪酶E.胰脂肪酶8.正常情况下机体合成脂肪的原料主要来自:A.脂肪酸B.酮体C.类脂D.葡萄糖E.生糖氨基酸9.有关脂肪酸的氧化,下列哪一种叙述是错误的?A.需要活化B.活化过程在线粒体中进行C.β-氧化酶系存在线粒体内D.肉碱可作为活化脂肪酸的载体E.每次β氧化产生一分子乙酰CoA10.脂肪酸β-氧化的四步反应为:A.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B.缩合、脱氢、加水、再脱氢C.缩合、还原、脱水、再还原D.脱氢、脱水、再脱氢、缩合E.还原、脱水、再还原、硫解11.酮体是下列哪一组物质的总称?A.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酸B.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C.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乙酰CoA D.草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E.草酸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酸12.脂肪酸合成的原料是:A.乙酰辅酶A和CO2B.乙酰辅酶A和NADH+H+C.乙酰辅酶A和NADPH+H+D.丙二酰辅酶A和NADH+H+ E.丙二酰辅酶A和CO213.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是:A.脂肪酸合成酶系B.乙酰辅酶A羧化酶C.柠檬酸合成酶D.柠檬酸裂解酶E.β-酮脂酰辅酶A合成酶14.胆固醇合成的原料是:A.乙酰辅酶A和CO2B.乙酰辅酶A和NADPH+H+ C.NADPH+H+和CO2D.乙酰辅酶A和NADH+H+E.NADH+H+和CO215.胆固醇合成的关键酶是:A.HMGCoA合酶B.HMGCoA还原酶C.HMGCoA裂解酶D.乙酰辅酶A羧化酶E.脂酰基硫解酶16.HDL的功能是:A.从肝内运输胆固醇到外周组织B.从肝内运输磷脂到外周组织C.从肝内运输甘油三酯到外周组织D.从肝内运输FFA到外周组织E.从外周组织运输胆固醇到肝脏17.酮体和胆固醇生物合成过程中共有的酶是:A.乙酰CoA羧化酶B.β-羟丁酸脱氢酶C.HMGCoA合酶D.HMGCoA还原酶E.HMGCoA裂解酶18.LCAT催化的反应是:A.卵磷脂+ 胆固醇→溶血卵磷脂+胆固醇酯B.脑磷脂+ 胆固醇→溶血脑磷脂+胆固醇酯C.丝氨酸磷脂+ 胆固醇→溶血丝氨酸磷脂+胆固醇酯D.卵磷脂+胆固醇酯→甘油一酯+胆固醇酯E.卵磷脂十胆固醇→甘油二酯+胆固醇酯19.胞液中由乙酰CoA合成一分子软脂酸需要多少分子的NADPH+H+:A.7 B.8 C.14 D.16 E.18 20.下列哪种apo 可激活LPL:A.apoA-I B.apoA-ⅡC.apoC-ⅠD.apoC-ⅡE.apoB 21.对糖、脂肪、蛋白质代谢互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可变为蛋白质中非必需氨基酸B.脂肪中的甘油部分可转变为葡萄糖C.葡萄糖可转变为脂肪D.脂肪酸可转变为葡萄糖E.以上均不是22.乙酰CoA不能合成的物质是:A.酮体B.脂肪酸C.乙酰胆碱D.胆固醇E.葡萄糖23.乙酰CoA不能参与哪些代谢途径:A.糖异生作用B.进入三羧酸循环C.合成甘油三酯的脂肪酸部分D.合成胆固醇E.生成酮体24.脂肪动员的限速酶是:A.甘油一酯脂肪酶B.甘油二酯脂肪酶C.甘油三酯脂肪酶D.LPL E.胰脂酶25.脂肪酸在血中的主要运输形式是:A.脂肪酸–清蛋白B.脂肪酸–apoB C.脂肪酸–apoDD.脂肪酸–apoC E.脂肪酸–HDL26.血浆中含胆固醇最多的脂蛋白是:A.CM B.LDL C.HDL D.VLDL E.IDL27.1mol硬脂酸彻底氧化可净生成多少ATP:A.148mol B.130mol C.120mol D.131mol E.136mol 28.哪种不是脂肪酸β-氧化的产物:A.乙酰CoA B.NADH+H+C.FADH2D.脂酰CoA E.以上均不是29.下列磷脂中含胆碱的是:A.卵磷脂B.脑苷脂C.心磷脂D.磷脂酸E.脑磷脂30.能够激活LCAT 的载脂蛋白是:A.apoA-I B.apoB-48 C.apoB-100 D.apoC-II E.以上均不是31.哪型高脂蛋白血症甘油三酯升高总胆固醇正常:A.IIa 型B.IIb 型C.III 型D.IV 型E.V 型32.血脂不包括:A.甘油三酯B.磷脂C.胆固醇及其酯D.游离脂肪酸E.胆汁酸33.下列物质在体内彻底氧化后,每克释放能量最多的是:A.葡萄糖B.糖原C.脂肪D.胆固醇E.蛋白质34.脂酰CoA可借助下列哪种物质通过线粒体内膜:A.草酰乙酸B.苹果酸C.α-磷酸甘油D.肉碱E.胆碱35.脂肪酸β-氧化与酮体利用过程中的共同中间产物是:A.乙酰乙酰CoA B.甲羟戊酸C.HMGCoAD.丙二酰CoA E.以上均不是36.下列哪种脂肪酸可由体内合成:A.软脂酸B.亚油酸C.亚麻酸D.花生四烯酸E.以上都不是37.乙酰CoA由线粒体转运至胞液的途径是:A.三羧酸循环B.葡萄糖-丙氨酸循环C.柠檬酸-丙酮酸循环D.鸟氨酸循环E.γ- 谷氨酸循环38.以FAD为辅助因子的脱氢酶是:A.乳酸脱氢酶B.苹果酸脱氢酶C.脂酰CoA脱氢酶D.β-羟脂酰CoA 脱氢酶E.异柠檬酸脱氢酶39.胆固醇生物合成的亚细胞定位是:A.线粒体与胞液B.线粒体与内质网C.胞液与内质网D.胞液与溶酶体E.胞液与高尔基复合体40.有关载脂蛋白叙述错误的是:A.参与脂类物质的转运B.稳定脂蛋白的结构C.参与受体的识别D.某些酶的激活因子E.各种血浆脂蛋白所含的载脂蛋白基本相同41.乙酰CoA羧化酶的变构抑制剂是:A.cAMP B.柠檬酸C.异柠檬酸D.长链脂酰CoA E.以上都不是42.下面有关酮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糖尿病时可引起酮症酸中毒B.酮体是糖代谢障碍时才能生成的产物C.酮体是肝输出脂类能源的一种形式D.酮体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E.酮体包括β-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43.长期饥饿时脑组织的能量主要来自:A.脂肪酸的氧化B.氨基酸的氧化C.葡萄糖的氧化D.酮体的氧化E.甘油的氧化44.下列化合物中以胆固醇为母体的是:A.乙酰CoA B.胆红素C.维生素D3D.维生素A E.维生素E 45.关于LDL叙述错误的是:A.在血浆中由VLDL转变而来B.它是胆固醇含量最多的血浆脂蛋白C.为正常人空腹血浆的主要脂蛋白D.主要经LDL受体途径进行代谢E.富含apoB4846.关于HDL叙述错误的是:A.主要由肝细胞合成B.小肠粘膜细胞也能够合成C.富含apoB100D.成熟的HDL胆固醇酯含量增多E.HDL主要在肝降解47.合成前列腺素的直接前体是:A.花生四烯酸B.亚油酸C.油酸D.亚麻酸E.软脂酸48.下列哪种物质在体内可转变成PG 、TX 和LT?A.亚油酸B.亚麻酸C.油酸D.花生四烯酸E.软脂酸49.酮体生成的关键酶是:A.硫解酶B.HMGCoA合酶C.HMGCoA 裂解酶D.β-羟丁酸脱氢酶E.乙酰乙酰硫激酶50.相应于α-脂蛋白的是:A.CM B.VLDL C.IDL D.LDL E.HDL 51.apoB100主要存在于:A.CM B.VLDL C.LDL D.HDL E.心肌52.类脂的主要功用是:A.氧化供能B.防止体温散失C.保护体内各种脏器D.储存能量E.维持正常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53.乙酰CoA不能转变为下列哪种物质?A.脂肪酸B.胆固醇C.乙酰乙酸D.丙酮酸E.CO2+H2O+ATP 54.下列反应中哪个不正确:A.葡萄糖→乙酰CoA →脂肪酸B.葡萄糖→乙酰CoA →胆固醇C.葡萄糖→乙酰CoA → CO2+H2O D.葡萄糖→糖原E.以上均不是55.脂肪酸氧化分解的限速酶是:A.脂酰CoA合成酶B.肉碱脂酰转移酶ⅠC.肉碱脂酰转移酶ⅡD.脂酰CoA脱氢酶E.β-羟脂酰CoA脱氢酶56.一分子甘油彻底氧化可以净生成多少分子ATP?A.16.5~18.5 B.20.5~22.5 C.24.5~26.5D.28.5~30.5 E.以上均不是57.组成卵磷脂的成分是:A.胆碱B.乙醇胺C.丝氨酸D.肌醇E.鞘氨醇58.酮体不能在肝中利用是因为缺乏:A.琥珀酰CoA转硫酶B.硫解酶C.HMGCoA还原酶D.HMGCoA合酶E.HMGCoA裂解酶59.酮体生成的亚细胞定位为:A.微粒体B.内质网C.溶酶体D.高尔基复合体E.线粒体60.下列物质经转变不能生成乙酰CoA的是:A.脂酰CoA B.乙酰乙酰CoA C.柠檬酸D.甲羟戊二酰CoA E.以上均不是61.体内胆固醇含量最高的组织是:A.肝B.肾C.脑D.肺E.肌肉62.磷脂酶A2水解甘油磷脂的产物有:A.甘油B.磷酸C.胆碱D.溶血磷脂E.乙醇胺63.体内合成神经鞘磷脂的最活跃的组织是:A.肝B.肾C.小肠D.脑E.胃64.不能够利用酮体的组织是:A.心肌B.骨骼肌C.肾D.脑E.肝65.下列化合物不参与脂肪酸氧化过程的是:A.肉碱B.NAD+C.FAD D.NADP+E.HSCoA 66.apoB48主要存在于下列哪种脂蛋白中:A.CM B.VLDL C.IDL D.LDL E.HDL 67.下列有关酮体叙述错误的是:A.酮体是脂肪酸在肝中氧化的中间产物B.糖尿病时可引起血酮体升高C.饥饿时酮体生成减少D.酮体可从尿中排出E.酮体包括丙酮、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68.CM中甘油三酯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需要的酶和载脂蛋白是:A.LCAT+apoCⅠB.LPL+apoCⅡC.LPL+ apoCⅠD.LCAT+apoCⅡE.LCAT+apoAⅠ69.下列各种脂蛋白中,密度最高的是:A.CM B.VLDL C.IDL D.LDL E.HDL 70.卵磷脂合成时产生的活化中间产物是A.ADP-胆碱B.GDP-胆碱C.CDP-胆碱D.UDP-胆碱E.TDP-胆碱71.形成脂肪肝常见的原因不包括:A.肝细胞内甘油三酯来源过多B.胆碱供给不足C.VLDL形成发生障碍D.肝功能障碍E.以上都不是72.含甘油的磷脂不包括:A.磷脂酰胆碱B.磷脂酰丝氨酸C.磷脂酰乙醇胺D.磷脂酰肌醇E.以上都不是73.哪种脂蛋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A.CM B.VLDL C.LDL D.HDL E.以上均不是74.参与胆固醇逆向转运的脂蛋白是:A.CM B.VLDL C.LDL D.HDL E.IDL75.对脂肪的主要功能叙述错误的是:A.氧化供能B.防止体温散失C.保护内脏D.储存能量E.以上均不是76.乙酰CoA 羧化酶的辅基是:A.叶酸B.硫胺素C.泛酸D.生物素E.油酸77.通常不存在于生物膜中的脂类是:A.卵磷脂B.脑磷脂C.胆固醇D.糖脂E.以上均不是78.关于载脂蛋白功能叙述错误的是:A.与脂类结合运转脂类B.apoA-Ⅰ激活LCATC.apoC-Ⅱ激活LPL D.apoB100参与LDL受体的识别E.apoB48主要参与VLDL的组成79.乙酰CoA羧化酶的变构激活剂是A.cAMP B.柠檬酸C.乙酰CoAD.长链脂酰CoA E.丙二酰CoA80.关于血脂叙述正确的是:A.都来自肝细胞B.都能够与清蛋白结合C.均不溶于水D.主要以脂蛋白形式存在E.都能够与载脂蛋白结合B型题A.肝B.心肌C.脑D.白细胞E.红细胞1.能够合成LCAT的组织是:2.不能利用酮体的组织是:3.合成白三烯的主要组织细胞是:A.胞液B.线粒体C.胞液和线粒体D.胞液和内质网E.内质网和线粒体4.脂肪酸β-氧化的酶存在于:5.脂肪酸合成酶体系存在于:6.软脂酸碳链延长的酶存在于:7.胆固醇合成酶存在于:8.肝内合成酮体的酶存在于:9.肝外组织氧化利用酮体的酶存在于:A.乙酰CoA B.肉碱C.NAD+D.CTP E.FMN10.脂肪酸β-氧化需要:11.脂肪酸β-氧化可生成:12.脂肪酸合成需要:13.胆固醇合成需要:14.卵磷脂合成需要:15.活化的脂肪酸转移进入线粒体需要:A.HMG-CoA合酶B.HMG-CoA裂解酶C.HMG-CoA还原酶D.乙酰乙酸硫激酶E.乙酰CoA羧化酶16.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17.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18.酮体生成限速酶:19.催化酮体氧化利用的酶:20.与胆固醇及酮体的合成都相关的酶:A.脂酰CoA B.β-羟脂酰CoA C.丙酰CoAD.丙二酰CoA E.HMGCoA21.脂肪酸合成需要:22.脂肪酸β-氧化的中间产物是:23.奇数碳脂肪酸β-氧化终产物中包括:24.在胞液和线粒体都能合成的物质是:25.在胞液生成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的物质是:A.长链脂酰CoA B.胆固醇C.柠檬酸D.ATP E.丙二酰CoA 26.乙酰CoA羧化酶的变构激活剂:27.乙酰CoA羧化酶的变构抑制剂:28.HMGCoA还原酶的抑制剂:29.肉碱脂酰转移酶I的抑制剂:A.NAD+B.FAD C.NADP+ D.生物素E.泛酸30.脂酰CoA脱氢酶的辅助因子:31.β-羟丁酸脱氢酶的辅助因子:32.乙酰CoA羧化酶的辅助因子:33.HMGCoA还原酶的辅助因子:34.酰基载体蛋白的辅基是:A.CM B.VLDL C.LDL D.HDL E.IDL35.乳糜微粒:36.前β-脂蛋白:37.β-脂蛋白:38.α-脂蛋白:39.apoB48主要存在于:40.apoB100主要存在于:41.电泳速度最快的是:42.在血浆中转变生成的是:43.逆向转运胆固醇的是:44.含甘油三酯最多是的:45.含蛋白质成分最多是的:46.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的是:47.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的是:A.apoAI B.apoA、apoE C.apoB100 D.apoCⅡE.apoCⅢ48.激活LCAT的是:49.激活LPL的是:A.丙氨酸-葡萄糖循环B.柠檬酸-丙酮酸循环C.三羧酸循环D.鸟氨酸循环E.乳酸循环50.合成脂肪酸提供乙酰CoA:51.乙酰CoA彻底氧化进入:A.LPL B.HSL C.LCAT D.HL E.胆固醇酯酶52.催化CM中TG水解:53.催化脂肪细胞中的TG水解:54.催化胆固醇酯化:C型题A.在内质网进行B.在胞液进行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1.酮体的生成:2.胆固醇的生物合成:3.软脂酸的生物合成:4.甘油磷脂的合成:A.NAD+ B.NADPH+H+ 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5.胆固醇生物合成需要:6.由丝氨酸转变成胆碱的过程需要:7.脂肪酸的-β氧化需要:8.由糖转变为脂肪需要:A.HMG-CoA合酶B.HMG-CoA还原酶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9.胆固醇生物合成的限速酶:10.参与胆固醇生物合成的酶是:11.酮体生成需要的酶是:12.参与TXA2合成的酶是:A.脂肪酸合成B.脂肪酸氧化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13.需ACP参与的是:14.需CAT-Ⅰ参与的是:15.需LCAT参与的是:16.需VitPP参与的是:A.在内质网进行B.在线粒体内进行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17.脂肪酸的β-氧化过程:18.脂肪酸碳链的延长:19.脂肪酸的活化过程:20.甘油磷脂的合成过程:A.apoA-ⅠB.apoC-Ⅱ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21.存在于HDL的是:22.能够识别LDL受体的是:23.能够激活LPL的是:24.能够激活LCAT的是:A.LPL B.LCAT 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25.参与血浆脂蛋白的代谢:26.参与CM的分解代谢:27.参与LDL的分解代谢:28.参与HDL的成熟过程:X型题1.必需脂肪酸包括:A.油酸B.软油酸C.亚油酸D.亚麻酸E.花生四烯酸2.花生四烯酸的衍生物是:A.前列腺素B.血栓素C.白三烯D.亚油酸E.亚麻酸3.乙酰CoA不参与下列哪些代谢:A.合成葡萄糖B.合成脂肪酸C.合成酮体D.合成胆固醇E.参与鸟氨酸循环4.下列有关脂肪酸氧化的正确叙述是:A.脂肪酸在胞液中被活化并消耗ATPB.β-氧化过程包括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四个连续的反应步骤C.反应过程需要FAD和NADP+参与D.生成的乙酰CoA可进入三羧酸循环被氧化E.CAT-Ⅰ是脂肪酸β-氧化的限速酶5.脂肪酸β-氧化过程中需要的辅助因子有:A.FAD B.FMN C.NAD+D.NADP+E.CoASH6.乙酰CoA可来源于下列哪些物质的代谢:A.葡萄糖B.脂肪酸C.酮体D.胆固醇E.柠檬酸7.下列有关酮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酮体是肝输出能源的重要方式B.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C.酮体在肝内生成肝外氧化D.饥饿可引起体内酮体增加E.严重糖尿病患者血中酮体水平升高8.下列哪些因素可引起酮血症:A.饥饿B.高脂低糖膳食C.糖尿病D.过量饮酒E.高糖低脂善食9.参与脂肪酸氧化的维生素有:A.维生素B1B.维生素B2C.维生素PPD.泛酸E.生物素10.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的代谢是:A.脂肪酸β-氧化B.脂肪酸合成C.酮体的生成D.酮体的氧化E.胆固醇合成11.直接参与胆固醇合成的物质是:A.乙酰CoA B.丙二酰CoA C.ATP D.NADH E.NADPH 12.胆固醇在体内可转变为:A.维生素D3B.睾酮C.胆红素D.醛固酮E.胆汁酸13.在肝外组织使酮体转化成乙酰乙酰CoA的酶有:A.硫解酶B.硫酯酶C.乙酰乙酸硫激酶D.琥珀酰CoA转硫酶E.脂酰CoA合成酶14.乙酰CoA羧化酶的变构激活剂是:A.乙酰CoA B.柠檬酸C.异柠蒙酸D.长链脂酰CoA E.胰岛素15.合成卵磷脂和脑磷脂共同需要的原料是:A.甘油B.脂肪酸C.胆碱D.CTP E.磷酸盐16.参与血浆脂蛋白代谢的酶主要有:A.激素敏感性脂肪酶B.脂蛋白脂肪酶C.肝脂肪酶D.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E.脂酰基胆固醇脂酰转移酶(三)填空题1.LDL是由在血中直接转变而成的。